山青·水秀·山水城——浅谈江山市江滨景观改造
让绿化动起来 让运动绿起来——江山市“312”城乡绿化运动纪实
河流 、 水库宦绿化地段绿化 率均超过 9 %, 5 还有农 田林 网化率也达 到了 9 %。 十 分钟 绿色休闲圈” 61 “ 逐 形 成。让森林走进 城市 ,让城市 拥抱森林 。近年 来 ,江…市以 “ 4 1 4 7 ”城 区绿 化提 升工程为
抓 手 , 开 了 一 场 拆违 建 绿 , 缝 插 绿 , 墙 透 绿 , 溪 植 绿 , 地 增 绿 的 “ 绿 运 动 ” 展 见 破 沿 扩 圈 。一 江两 带 、
全 民动手”的魄力和力度 ,完成了一次国土绿化的 “ 丽转身 ” 华 。也正是这场轰轰烈烈的绿化运 动带我们走入了这个只有 6 0万人口的小县城 , 让我们领略到江山人民对绿色的那份钟爱和执 着。
节后第一天 :三万干群栽下十万幸福树
人勤春来早 , 新春植树忙 。2月 9日,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 , 山市 、 、 江 乡 村与企业等社会各界 “ 四
地 30 0 0亩 ,全 市 认 建 认 养 绿 地 面 积 达 3 0多 万 平 方 米 。 0 变化 二 : 土 绿化 体系 更加 完善 。 国 “ 1”城 乡 绿 化 运 动 重 点 在 平 原 ,难 点 32
江山市委书记傅根友 ( 右一 )和江 山市人民政府市长陈锦标 ( 一 )在植树 左 沈天法 摄
在农村 。通 过这 两年多的努力 ,江 山市
的 平原林 木覆 盖率 已提高 至 12 6 %,城
乡 绿 化 格 局 逐 步 形 成 , 『十 绿 化 体 系 渐 趋 完 善 。 百 万 公 益 林 筑 成 “ 护 网 ” 主 I 保 。作 为 钱 塘 江 上 游 的
江 山市 , 区濒江 临… , 山港 流域有 8 % 以上的水流经市 区。保护钱江源 , 城 江 。 确保一江清水出江山 , 这 成了江山人 民的庄严承诺 。近 年来 ,江 山市着力提升生态公益林 建设水平 ,在原有 6 4万亩省 2 级 以上重点公益休基础上 , 又扩面 l 5万南 。目前 , 6 全市省级以上公益林保护面积 已达 7 9万亩 , 8
江山市城市规划概况及介绍
• 城市规划成果
一、城市规划历程
江山分别于1988年、1996年、2002年和2007年四度修编城市 总体规划。从浙江省建材基地和浙闽赣三省边界地区的物资集散 地演变为现在的“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山水家园”;从1987年 11月设市之初的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5.8万人发展成为建 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15.9万人,市域总人口58.9万人,这 个浙西山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总体结构
中心城区以西山公园、虎山公园、须江公园 (乌木山公园)、双塔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及江 山江等作为主要生态隔离廊道,形成七个功能各 有侧重的城市片区,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为: 一带五园七片。 “一带”:指依托须江休闲景观带,通过滨江 绿地系统的建设,形成贯穿中心城区的蓝网、绿 网、休闲网“三网”结合的景观带。是展示江山 城市形象的风貌带。 “五园”:指五个公园,分别是双塔公园、西 山公园、须江公园、老虎山公园及湿地公园,除 湿地公园外,均以山体为依托,自然界定各功能 片,为居民提供提供日常健身、休闲的场所。双 塔公园文化主题公园,内部配套有一定规模的居 住、游憩、体育与旅游接待等设施。湿地公园是 以河口湿地为主题,保留现状水系及农田,连接 周边山体,界定中心城区与贺村组团边界。
“多娇江山”—江山市城市规划概况及介绍
浙江省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 界,是浙江省的西南门户和钱江 源头之一。1987年撤县设市,区 域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人口 58.67万人,浙赣铁路复线和黄衢 南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江山山川 秀美,物产丰富。先后被命名为 “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白 鹅之乡”、“中国白菇之乡”、 “中国蜜蜂之乡”、"中国水泥之 乡“、“中国木门之都”、“江 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 地”、首个“中国村歌之乡”、 “中国幸福乡村”。
江山市 立足“生产、生态、景观”相融合 打造美丽新田园
市县动态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63个子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35754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补助1.8亿元,建设工期约20个月。
计划在白沙湾滨海湿地开展人工沙滩修复、水环境治理、岸线植被恢复三项工作。
人工沙滩修复方面,沿岸线选用海沙回填方式布置全长2472米,宽100米的人工沙滩。
水环境治理方面,按照食物链和生态净化原理,在白沙湾内合理配置动植物、增氧曝气设配和水交换泵站设施、清除污染底泥,实现滨海湿地恢复面积200公顷,岸线修复2840米。
岸线植被恢复方面,计划修复植被面积28公顷,主要包括生态海堤、岸线植被恢复工程。
植被恢复苗木以木麻黄、白榆、苦楝等构筑防海风、抗盐碱的绿化层次,强化耐盐碱地被,采用碱蓬草、马鞭草、紫花鼠尾草等抗海风耐盐碱地被,兼顾景观效果。
下阶段,临海市将按照要求扎实推进各项修复工程修复滨海生态系统,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着力打造“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丽”的海岸带,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临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陈诚烨江山市立足“生产、生态、景观”相融合 打造美丽新田园近年来,江山市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狠抓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把“生产、生态、景观”融为一体,打造美丽田园。
2018年底,贺村镇达埂等村石排山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总面积722.84亩基本完工。
通过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等措施,674.61亩耕地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升,并及时谋划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承包给种田大户种植管理,目前,20多亩油菜已成熟待割,400多亩早稻秧苗长势喜人。
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既要整好土地,又要护好生态的理念,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建设中把生态修复工作作为重要一环。
如达埂村石排山畈高标田建设项目区,特别是在棠坂溪改造中,防洪堤挡墙采用面石浆砌,挡墙与基础之间专门设置鱼槽,对挡墙上方防洪提土护坡专门进行种草复绿;同时,还对原棠坂溪边的古樟树进行保留保护,既使村民们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又保护了生态和美丽田园风貌。
江山市清漾历史文化村保护规划
江山市清漾历史文化村保护规划第一部分:保护规划部分 ................................................................................................................... 1 第一章 总 则 ................................................................................................. 1 1.1 规划依据 ............................................................................................ 1 1.2 规划研究范围 .................................................................................... 1 1.3 规划原则 ............................................................................................ 1 1.4 规划目标 ............................................................................................ 2 1.5 规划内容 ............................................................................................ 2 第二章 保护框架规划 ..................................................................................... 2 2.1 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 ........................................................................ 2 2.2 保护框架 ............................................................................................ 3 第三章 保护等级与范围 ................................................................................. 3 3.1村落区域环境的保护 ......................................................................... 3 3.2 古村落的保护 .................................................................................... 4 3.3 古村落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 ................................................ 5 第四章 建筑保护与整治方式 ......................................................................... 6 4.1 现状建筑综合评价 ............................................................................ 6 4.2 建筑保护与整治方式 ........................................................................ 6 第五章 高度控制规划 ..................................................................................... 7 5.1 文物古迹和重要建筑(构筑)物及周边高度控制 ........................ 7 5.2 主要视廊及山体周边高度控制 ........................................................ 8 第六章 人口预测与用地控制 ......................................................................... 8 6.1产业结构分析 ..................................................................................... 8 6.2 人口预测 ............................................................................................ 8 6.3 土地规模控制 .................................................................................... 8 第七章 土地使用与功能分区 ......................................................................... 9 7.1 规划原则与功能定位 ........................................................................ 9 7.2 土地使用调整规划 ............................................................................ 9 7.3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10 第八章 道路交通规划 ................................................................................... 10 8.1 规划目标和原则 .............................................................................. 10 8.2 道路交通规划 .................................................................................. 10 8.3旅游交通和消防交通规划 ............................................................... 11 第九章 空间景观控制规划 ........................................................................... 11 9.1 自然景观环境控制规划 .................................................................. 11 9.2 村落景观环境控制规划 .................................................................. 11 第十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控制规划 ............................................................... 12 10.1古村落周边耕地农田的保护 ......................................................... 12 10.2 古村落水系的保护与整治 ............................................................ 12 10.3 古村落周边生态环境的控制 ........................................................ 13 第十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划 . (13)11.1 规划原则 (13)11.2 重要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规划 .................................................... 13 第十二章 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 (14)12.1给水工程规划 (14)12.2雨水工程规划 ................................................................................ 14 12.3污水工程规划 ................................................................................ 15 12.4电力电讯工程规划 ........................................................................ 15 12.5燃气工程规划 ................................................................................ 15 12.6综合管沟工程规划 ........................................................................ 15 12.7环卫设施工程规划 (15)12.8综合防灾规划 ................................................................................ 16 第十三章 实施与分期建设规划 .................................................................. 16 13.1 实施与分期建设原则 . (16)13.2 分期建设内容及经济测算 ........................................................... 17 第十四章 规划实施与管理策略 .................................................................. 18 14.1 行政政策 ....................................................................................... 19 14.2 法律政策 (19)14.3 经济政策 ....................................................................................... 19 14.4管理策略 ........................................................................................ 19 第二部分:村落的保护整治与建设开发导则 (19)第一章 重点历史建筑(保护建筑)的保护与整治 ................................... 19 第二章 其它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整治 .......................................................... 20 2.1针对其他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整治原则. (20)2.2 整治策略细分 ................................................................................. 20 第三章 历史环境要素的控制引导 .............................................................. 21 3.1对门的形式控制 .............................................................................. 21 3.3对墙的形式控制 (21)3.4卵石巷道的样式控制 ...................................................................... 21 3.5水系驳岸的设计引导 ...................................................................... 21 3.6村落范围内的仙霞古道保护与整治导则....................................... 21 3.7村落新建道路设计引导 (22)3.8村落道路改造方式引导 .................................................................. 22 第四章 非历史建筑的整治与改造 .............................................................. 22 第五章 新建建筑的风貌特色控制 .............................................................. 23 第三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 (23)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发展用地的选址 .......................................................... 23 1.1方案一——向西发展 ...................................................................... 23 1.2方案二——向北发展 . (23)1.3方案三——向东北发展 .................................................................. 23 1.4方案比较 .......................................................................................... 23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的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 . (24)第三章新农村建设发展用地与古村落的关系 (24)3.1空间发展的关系 (24)3.2村落各职能分布的关系 (24)第四章建设新农村,营造乡村社区 (24)4.1村规民约的重修 (24)4.2古村落产业的发展 (25)4.3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规划 (25)4.4生态景观的整治 (26)4.5提高乡村福利 (26)4.6村民自助互助 (26)第五章旅游开发与乡村社区的和谐发展 (26)5.1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26)5.2逐步提升乡村社区的环境品质 (27)5.3 注重公众参与、强化地方文化认同感 (27)5.4审视地区承载力、强化遗产保护 (27)附录 (27)附录1.问卷调查及分析 (27)附录2.保护建筑一览表 (27)附录3.历史建筑一览表 (27)第一部分:保护规划部分第一章总则江山市清漾历史文化村保护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1)为指导,通过对清漾古村落的文物古迹、传统民居及周围环境景观风貌的实地调查,在详细考察古村落的历史沿革,综合分析古村落的整体风貌特征,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与宗族特色的基础上,按建设部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5)制定。
江山休闲景区产品开发初探
江山休闲景区产品开发初探徐德勤徐求臻2012-4-9 11:22:56 来源:《中国旅游报》 2012年03月26日江山休闲景区发展现状1.休闲旅游资源独特。
浙江省江山市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主要河流江山港(须江),系钱塘江源头之一,南北贯穿市域中部。
江山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
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191万亩,林木总蓄积量60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7%以上,是全国首批绿色小城镇之一。
以江郎山、仙霞关、浮盖山、廿八都古镇、清漾毛氏文化村等景区为主线,江山形成了集自然观光、生态旅游、人文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生态旅游产业带。
2.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建立。
近年来,江山市累计投入资金4.2亿元开发了浮盖山景区、须女湖生态旅游区、浮盖山峡谷漂流、山里河马场游客接待中心、世外桃苑度假村、和睦彩陶文化村和清漾毛氏文化村,初步完善了仙霞关(戴笠秘宅)景区,完成了廿八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一期工程,其中江郎山申遗成功成为浙江省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江郎山为核心的观光休闲旅游产品,以清漾毛氏文化村和廿八都古镇为代表的文化休闲旅游产品,以城区须江、西山、虎山、双塔主题公园为代表的运动健身休闲旅游产品,以月亮湖、峡里湖、仙霞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旅游产品。
以和睦彩陶文化村、准绳园岗移民新村、太阳山古村落等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日臻成熟。
3.农家乐生态休闲景区初显特色。
充分利用和开发田园景观资源,“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成了江山农家乐休闲生态旅游景区的特色。
2011年10月,全市有休闲农业园(景区)3个,农家乐经营户进入统计范围达178户,直接从业人员860人。
依托以月亮湖景区、江郎山风景区和廿八都镇景区,江山已形成三大农家乐集聚区。
农家乐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
存在的问题1.休闲景区和休闲产品规划滞后,引领发展存在缺陷。
休闲景区和休闲产品规划滞后,规划数量多,质量不高,个别与实际脱节,而且未形成成片或成带趋势,整体性不强。
呵护之江大地绿水青山,让浙江重回颜值巅峰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 S 57ZIRANZIYUANWENYUAN自然资源文苑上一期,我们带大家来到城市,讲的是杭州地铁四期建设加速度背后的神秘“引擎”,这一期我们带您回归自然,说一说浙江是如何通过生态保护修复重回颜值巅峰的。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我们利用自然,也在不断平衡发展与生态的关系,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进行生态保护修复。
生态保护修复,简单地说,就是针对受到高强度开发建设、不合理利用和自然灾害等影响的区域,自然资源部门采取一些综合措施,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提升生态功能。
而这一系列举措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2022年12月,“中国山水工程”获评了联合国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十年旗舰项目”。
浙江省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中国山水工程”的重要典型案例。
瓯江源头区域山水工程提炼了青田稻鱼共生、云和梯田共生等治理模式,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浙江思路。
在这之前,浙江于2018年启动了母亲河钱塘江源头区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打造了新安江综合保护工程、开化古田山森林生物多样性等一批精品工程。
钱塘江源头山水工程成功入选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十大案例。
2021—2022年,浙江累计修复废弃矿山304个,修复面积约2.25万亩,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有的还和旅游项目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2023年,浙江将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75个。
浙江是海洋大省。
2016年以来,浙江成功获批10个国家“蓝色海湾”项目,共申请中央财政补助25亿元,带动总投资约45亿元,现在已形成了临海白沙湾万人沙滩、温州洞头十里湿地、乐清最北界红树林等一批修复成效显著的“蓝色海湾”精品工程。
2023年,浙江进一步加大力度,启动实施5个省级“蓝色海湾”项目,省级资金补助两年2亿元,带动总投资4.25亿元,预计两年完成生态修复面积375亩。
江山大境公园设计理念
江山大境公园设计理念
江山大境公园的设计理念是以“自然、人文、健康、互动”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环境优美、结构完整的现代综合性公园。
首先,我们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公园的设计将充分融入自然元素,通过规划景观、植被和水体,打造出自然、生态的环境。
同时,在强调自然的同时,我们也将注重展示区域的人文特色。
公园的建筑风格将参照传统建筑,以独特的设计手法、形式和材料,展现区域独特的文化魅力。
其次,健康是公园的设计理念之一。
在公园环境中,我们将统筹考虑人们的身心健康,配置休闲娱乐设施,如休闲步道、健身房、综合球场等,满足人们进行户外运动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同时,公园还将提供健康饮食选择,鼓励人们享受新鲜、健康的绿色食品。
此外,互动是公园设计的关键理念之一。
公园将提供丰富的社交空间和共享设施,以激发人们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公园中的休闲广场、亲水平台、户外剧场等区域将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吸引人们聚集,并提供舒适的环境供人们交流和互动。
最后,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设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园将采用环保材料、先进技术和节能设计来降低能耗和环境影响。
公园还将建设生态湿地和植物园,促进生态保护和植物多样性。
同时,公园会定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在江山大境公园的设计理念中,我们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注重人文氛围的凸显,关注人们的身心健康及互动交流,同时重视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设计理念的综合运用,我们将打造一个面向公众,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的理想公园。
建设江山森林城 打造浙江后花园
建设江山森林城打造浙江后花园绿色地天浙江林业LVSETIANDI近年来,江山市以建设“江山森林城,浙江后花园”为定位,探索建立全域覆绿、城镇织绿、民众添绿“三绿一体”模式,助推美丽“大花园”建设。
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9.5%,平原林木覆盖率达2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27平方米。
境内有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城区森林主题公园4个。
获全球绿色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和浙江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浙江省首批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全域覆绿保护绿水青山底色秉承“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乡一体”的全域绿化理念,在县级层面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加快城乡绿化均衡建设步伐,以覆盖市域范围的大规模、持续性国土绿化行动为主抓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推进城市、城镇和乡村绿化工程建设,着力构筑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体系。
规划布局一揽子。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遵循“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原则,依托现有资源禀赋、自然生态和产业特点现状,以全域视角开展城乡绿化规划设计,构建形成“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的城乡绿化布局结构体系。
先后编制完成《江山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3—2020年)》《江山市湿地保护规划(2014—2020年)》《江山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年)》等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绿化规划,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市国土绿化等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植绿护绿不间断。
以实现全域绿化均衡为目标,拉网式摸排全市292个行政村绿化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宜各个村庄的绿化模式与树种,依托当地强劲的种苗花卉供应能力,发起覆盖全市所有村庄的绿化运动,快速消除各地不均衡现象,夯实全市平原绿化基础。
通过开展全市集中植绿护绿行动,当年平原林木覆盖率从原先的16.2%提高到20.1%。
2016年以来,江山市又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及承办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为主抓手,覆盖全市19个乡镇(街道),累计投资2亿元进行国家森林城市及美丽乡村建设,平原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全市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26.5%。
浙江江山的发展现状
浙江江山的发展现状
浙江江山的发展现状非常迅速。
作为浙江省丽水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城市,江山市正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条件。
近年来,江山市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涵盖机械、电子、建材、食品等多个领域。
一些重点企业不断壮大,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城市建设方面,江山市注重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以提升城市绿化为重点,大力推进园林景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市区的街道整洁有序,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给人一种宜居宜业的感觉。
同时,江山市还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
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也成为当地的一张新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也得到了加强和改善。
江山市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提升了基础教育的水平。
医疗领域各级医疗机构设施完善,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文化设施日益完善,艺术和体育活动多元化。
总体来说,浙江江山在经济、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等方面都取
得了显著的进展。
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县级城市,江山市正在逐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浅谈绿化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以江山湿地公园景观绿化工程为例
率高, 给绿化苗木的种植施工造成很大影响。
2 5株计算 , 种植效果不理想 , 不能达 到景观要求 的马上 见效果 。
2 施工过程 中存在的 问题
原 因是 小袋 苗 分 枝 少 , 2 ~ 3分 枝 , 如: 朱蕉 、 彩叶扶桑等 , 分枝少 , ( 1 ) 现 场 回 填 土 质差 。该 工程 原 场 地 为 田地 , 表层 5 0 e m土 壤 冠 幅小 。该 工 程 绿 化 施 工 为 4月 份 , 由于 刚 经 历 冬 天 , 小 苗 不 怎 结构疏松透气 , 不易板结, 肥力较强, 对树木生长有利 。由于场地 么 生长 , 加上市场 需求量大 , 小苗质量 比较差 。部分地被袋苗 由 园 建 和 绿 化 未 能沟 通 协 调 配 合 , 园 建 开 挖 土 方 和 埋 设 管 道 时 没 漳 州马口发货 , 由于长途运 输和中转 , 需要 1 d左右 , 加上现场种
关键词 : 江 山 湿地 公 园 ; 绿化施工 ; 问题 ; 对 策 中 图分 类 号 : ¥ 7 3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1 6 7 5 ( 2 0 1 5 ) 1 7 — 0 0 8 6 — 0 2
1江 山湿地公 园施工现场情 况
1 . 1 当地气 候
没 考 虑 好 土 方 的 回 填 。现 场 为 环 湖 的人 行 道 ,机 械 车 辆 不 能 进 入, 无 法 在 上面 盖一 层 适 合 植 物 生 长 的 种 植 土 , 给 后期 的 整 地 造 成 很 大 困难 。 ( 2 ) 现 场养 护用 水 不 便 。 由于 当地 居 民用 水 为利 用 山上 下 来 的水 , 水量 小和 压 力 不够 , 未 能满 足 将 近 8 k m 2 绿 地 用水 。现 场 施 工 时未 能提 早 安 装 给 水 喷 灌 设 施 , 没有固定的取水点 , 只 能 靠 抽 人 工 湖 的水 来 进 行 浇 水 ,给 种 植 浇 水 和 后 期 的养 护 造 成 较 大 的 不便 。 ( 3 ) 苗 木 种 植有 一定 困难 。 该项 目绿 化 苗 木种 植 在 4月 份 , 此 时 当地 大部 分乔 灌 木 由于 气 温 升 高 , 开始发芽长 叶, 对 于 树 木 移 栽 后 水 分散 失和 成 活 率有 较 大 影 响 , 且 为 了保 证 苗 木 种 植效 果 ,
江山地标建筑方案
江山地标建筑方案江山地标建筑方案江山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作为江苏省重要的文化和旅游城市,江山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为了进一步展示江山的独特魅力和吸引更多的游客,我制定了一个江山地标建筑方案。
这个地标建筑位于江山市中心,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由多个建筑组成,结合了古典和现代风格,既能代表江山的传统文化,又能展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整个建筑群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座高塔,高度约100米。
这座高塔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江山的丰富历史和独特风景。
塔的顶部采用传统的江南风格,带有弯曲的瓦片和彩色玻璃。
塔的中部是一个观景平台,游客可以在这里俯瞰整个江山市的美景。
塔的底部是一个展览馆,展示江山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作品。
第二部分是一个大型的水景广场,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广场上有几个喷泉和水池,设计成漂亮的花卉和雕塑。
水景广场的中央是一个大型音乐喷泉,每晚都会进行音乐和灯光秀。
广场的周围有一些露天咖啡馆和休闲桌椅,供游客休息和欣赏美景。
第三部分是一个文化展示中心,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这个中心包括一个博物馆和一个艺术展览馆。
博物馆主要展示江山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工艺品。
艺术展览馆则展示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并定期举办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
中心的设计既保留了传统建筑元素,又融入了现代的建筑风格,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整个地标建筑方案还包括了周边的绿化和景观设计。
建筑周围有一片花园,种植了各种美丽的花卉和树木。
花园中间有一条散步小道,供游客漫步欣赏自然风景。
在建筑的前面还有一个广场,供游客集会和举办各种活动。
通过这个地标建筑方案,我希望能够为江山市的形象打造一个独特的标志性建筑,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这个建筑不仅能展示江山的历史和文化,还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同时,这个地标建筑还将成为一个独特的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和娱乐体验。
我相信,通过这个地标建筑的建设和运营,江山市将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江山市城市风貌建设初探
江山市城市风貌建设初探一、构成江山风貌特征的要素分析1、自然因素。
江山地处浙江西南部,钱塘江的上游,为浙、闽、赣三省交界区,是浙江西部门户。
江山市区地形大致是中间低、东西两侧高,两山对峙,一港居中,整体轮廓是呈不对称的“凹”状地形。
西南为西山、鸡公山,东面隔江为乌木山。
市区依山傍水,外轮廓呈南北狭长形。
具有地形起伏,地貌多变,生态环境复杂的自然条件。
其次,江山又是自然景色优美的丘陵城市,靠山临江,南面老虎山与鸡公山对峙,北面凝秀、百祜双塔相望。
老虎山上有景星塔、烟萝洞、鹤泉等古迹,西山上有鸡公石、接云洞,山下有目连洞、雪泉、须女泉。
2、社会、文化因素。
江山一是历史悠久,文化蕴含深邃,孕育了许多名人、文豪。
据记载,唐代名闻两浙的名儒——祝东山就世居在市区西山梅泉边上。
宋朝江山曾产生过180位进士。
许多文人墨客像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杨万里、陆游、辛弃疾、朱熹等均来过江山,留下大量诗文和墨迹。
二是位于边界地区,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人杰地灵,打造了江山人正直、豪气、义气、强悍英勇的民风民情;三是民居排列紧密,强调天人合一,反映了江山具有江南民风纯朴,邻里关系融洽,为人和善、凝聚力强,团结友爱的特点。
3、人工因素。
江山市经过历年城市建设特别近年来规划的实施,已初步形成东部绿化,南部工贸,西部仓储,北部居住,中部商业的功能分区。
贯穿市区的四纵十四横的城市主道路已形成了城市基本框架,人均公共绿化面积已达7.7平方米。
江山城市风貌建设,应在遵循城市发展普遍规划的基础上,依据江山城市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风民情等特点,明确城市风貌发展方向和特色定位,使江山城市建设既体现出历史底蕴,又展现出当代文明,成为展示江山城市社会发展的窗口。
二、江山城市风貌建设的构想(一)整体风貌江山青山碧水的城市山水格局是整个城市生态的基础,也是城市风貌塑造的基调。
因此,江山整体风貌要以西山、虎山为城市景观背景,通过景观走廊和其他景观元素的有机衔接,形成“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景观网。
江山社区公园设计理念
江山社区公园设计理念江山社区公园设计理念江山社区公园的设计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健康和快乐生活"。
通过创造一个美丽、健康、舒适的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公园的整体布局应以自然景观为主,尽量保留原有的绿地和树木,同时增加新的植被,形成一个大小适宜、绿树成荫的环境。
考虑到江山社区的自然条件,我们可以规划出一个有湖泊、花园、草坪等区域的综合型公园。
公园中心可以修建一座木质的亭子,供游客休息和观景。
公园的边缘可以设计成步行和自行车道,方便居民进行健身锻炼。
其次,公园应提供多样化的娱乐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可以建设一个儿童游乐场,供孩子们玩耍和锻炼。
同时,还可以设计一片开放的草坪,供居民举办各种户外活动。
为了让居民享受到更多的运动乐趣,公园还可以配置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
此外,公园还可以设立一些休闲设施,比如健身器材、游泳池、图书馆等,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
第三,公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例如,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浇灌公园内的植物。
公园中的路灯可以使用太阳能发电,节约能源。
此外,公园还可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维护好公园的环境。
最后,公园的管理和维护至关重要。
应设立专门的公园管理机构,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公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公园设施和环境的良好状态。
同时,公园还可以举办一些文化活动,比如音乐会、艺术展览等,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综上所述,江山社区公园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自然为依托,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空间。
通过创造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满足居民的休闲和娱乐需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同时,公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最后,公园的管理和维护应得到重视,确保公园设施的良好使用和维护。
江山市城市水系综合利用初探
江山市城市水系综合利用初探【提要】“众山夹江”,青山碧水是江山城市的显著特征,江山江由西南流入,穿城而过,城内其他支流水系纵横交错,构成了山水相依、城景交融的城市特色。
本文围绕《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确定的建设“山青、水秀、城美”的总体发展目标,对城区7支水系本身及两岸50米范围内的用地所涉及的城市规划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文章对江山城市各水系沿线土地使用结构调整、沿岸的开放度、绿化步行系统及如何加强与沿线公园绿地的联系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并提出了滨水地块景观营造的总体思路,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塑造城市景观特色具有较有的指导意义。
江山市坐落在市域北部,由虎山和双塔两个街道办事处组成,江山江由西南方向流入,穿城而过,构成了山水相依、城景交融的城市特色。
《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中确定江山城市规划期末人口规模为25万人,由须江和上余组团组成,其中须江组团为主城区;城市性质为“浙闽赣三省边界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旅游服务城市”。
一、现状概况江山主城区除江山江外,还有三桥溪、达岭溪、封门溪、协里溪、丰足溪、鹿溪等6条河流,其中鹿溪为人工沟渠,其余5条为江山江的支流。
本文重点探讨7支水系本身及两岸50米范围内的用地所涉及的城市规划方面的问题。
1、河流特征。
江山的水系可划分为自然型和人工型。
城区7支水系中,鹿溪为人工型,相传于南宋乾道年间截江山江流域水源而建,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明代又建,清康熙年间重修,历史上曾作为护城河,后经次修筑,用于农业灌溉,1979年,重新修建的鹿溪渠从堰坝水闸起,经三里亭、双塔底、大夫第,跨越浙赣铁路、经上余中学、联珠、杨家山至黄家埠,总长19.4公里;其它6支均为自然水系,水源主要来自降水,具有源短流急、洪枯水位变化大等山溪性河流的基本特征。
江山江是钱塘江上游的支流,是江山市域内最主要的河流,从南往北流经市域全境,市域内总长105公里,属于洪水尖峰型的山溪性河流,市区段长11.88公里,河道底平均坡度为1.18%,洪、枯水期流量相差悬殊,水流暴涨暴跌。
江山市发展林下经济助推“青山”变“金山”
江山市发展林下经济助推“青山”变“金山” 作者:王斌来源:《浙江林业》2020年第12期江山市属于典型的“七山一水两分田”省重点林区县(市),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20.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2.8%,森林覆盖率69.6%,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
近年来,江山市依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林下套种中药材、油茶、食用菌、山稻等绿色富民产业,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目前共有林下经济种植面积2.25万亩,发展势头迅猛。
2019年实现产值超6亿元,一产亩均增加产值4000元,创造了“一亩山万元钱”江山样本。
全市从事林下经济生产、加工、销售的主体超2000户,人数近2万人,林下种植给山区乡镇农民提供工作岗位超3000个,农民月均增收2500元以上。
因势利导搭建发展大平台全覆盖科学规划布局。
充分考虑资源基础、立地条件和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结合农林产品区域布局,制定专项规划,分区域确定林下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目标。
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突出当地特色,合理确定林下经济发展方向和模式,如保安乡利用3.8万亩竹林,引导林农在竹林下套种黄精等中药材,收益是毛竹收入的数倍;风林镇大力发展光伏板下套种白芍、白术、铁皮石斛等名贵中药材,目前套种面积超4000亩,将建成全省首个“连片万亩名贵中药材基地”;塘源口乡在猕猴桃幼园套种茶叶等经济作物,使林农在种植初期就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张村乡在1.5万畝油茶林套种山稻,亩均产值超5000元。
多渠道惠农政策扶持。
借助财政补助、金融扶持、社会参与等多种途径,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林下经济的资金扶持力度。
积极向上争取林下经济科技和产业项目,近三年来先后争取到油茶林下套种栀子花、园林苗木下套种白芨、毛竹林下套种竹荪等多个林下经济项目,达1000多万元,受益林农200多户。
同时,不断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对林下经济经营主体开展信用等级评估工作,对资信较好的给予授信额度,努力破解林农“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2020年来,已累计向林下经济经营业主发放贷款250万元。
江山城乡风貌提升工程方案
江山城乡风貌提升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江山市是浙江省丽水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浙西次中心,是浙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区域中心城市。
在城乡发展中,江山市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城市面貌不够美观、城乡一体化不够完善、市民生活环境不够舒适等问题。
因此,为了提升江山市的城乡风貌,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制定本城乡风貌提升工程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提升城市面貌:通过改善市中心及周边地区的道路、绿化、广场、建筑等设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美观度。
2. 完善城乡一体化:加强城乡间的联通和交流,建设便捷的道路交通和便民的市政设施,让城市和乡村之间互通有无。
3. 改善市民生活环境:通过优化市区环境、改善市容市貌、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培育和树立文明城市形象。
4.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城市和乡村间的产业配套,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
三、项目内容1. 城市面貌提升(1)道路改造:对市中心及周边地区主干道路进行重新铺设、提升道路整体景观,提高通行效率和安全系数。
(2)绿化环境优化:新增绿道,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绿化带和景观树木,打造城市绿色生态走廊。
(3)市政设施升级:改善市区公共设施,提高市区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包括市政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服务设施,确保市民正常生活需要。
(4)市容市貌提升:对城市标志性建筑、景点和公共区域进行整体升级,美化市容市貌,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
2. 城乡一体化建设(1)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城市的交通枢纽,加强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打通城乡交通干道,提高城市交通便捷度和通达性。
(2)便民设施建设:增加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站点、便民设施等,增加市民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
(3)产业配套提升:加强城市和乡村产业的产业配套,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3. 市民生活环境改善(1)优化市区环境:对市区内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市区环境的整体卫生水平。
浅谈如何将地方文化融入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以浙江省江山市为例
城 市产业结 构显著影 响碳 的排放 量 ,传统 的农业生 产只是辅 助性 产体 。在 与 自然环境 和谐 相处方 面 :采用 低冲击开 发模式 , 城市发 让
使用 商 品能 源 ,服务产 业单位 产值消耗 的能源也 非常有 限。真正需 要 展 与大 自然达 到适应性共 生 ,模 拟生态 系统循环 。保持原地表 水 的径 大量 消耗能 源的_ 制造业 、建筑业 和交 通运输 业。我 同正处 于T 业 流量 ,保证建 筑 、小 区 、道路都 可以充 分渗透 吸收雨水 ,从 而维护水 丁业
建议在须江城区段创设体现江山船帮纤夫的大型雕塑重现须江八景如须江之魂白渡征帆鹿溪渔火等让船帮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得以体现为后人所缅怀纪念体现江山人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给人们以激励
I . 暖
浅谈如何将地方文化融入城市 园林景观建设
— —
以浙 江省江 山市为例
张 超 刘 志杰 严 小庆
浙江省江 山市园林管理局 浙江 江 山 3 4 O 2 10
化 中后期 ,T业的 高速 发展是 我们不可逾 越 的阶段。在规 划设计 中 , T业 用地 的空间布局 、发展方 向 、用地 规模直接 导致碳排 放的高低 ; 在规艺 、设备 和企 加
循环 。
3 基础设施及绿化 建设 的完 善 . 4 绿 色基础设施 的完善是 低碳生态规 划的重要部 分 ,主要包 括 :城
江山市廿八都景区滨水线景观改造设计招标公告(2020)
江山市廿八都景区滨水线景观改造设计招标公告(2020)1、招标条件江山市廿八都景区滨水线景观改造设计已经批准建设,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人为江山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2.1工程规模:总投资额1000万元。
2.2招标范围:江山市廿八都景区红线范围内滨水景观带沿线改造及配套亮化设计、古镇景区范围内亮化设计、旅游相关业态的布置及小品景观等方案设计(含估算)、初步设计(含概算)、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配合、验收配合等建设期间的后续技术相关服务。
2.3设计期限:方案设计30日历天,方案完善及施工图设计50天。
2.4建设地点:江山市廿八都景区。
3、投标人资格要求3.1投标人具有以下任意一项资质即可:①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②同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政行业(道路或排水)工程设计丙级及以上、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乙级及以上资质;3.2项目负责人具备项目负责人具有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或排水)或风景园林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3.3浙江省以外设计单位必须按照浙江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3.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投标报名及招标文件的获取4.1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2020年4月15日至2020年4月17日,每日上午9:00~11:00,下午14:30~16:30(最后一天截止到16:00,北京时间),持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项目负责人资质证书和进浙备案登记证明(以上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到欧邦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江山分公司办公室(江山市区中山路26号东方之珠酒店四楼)购买招标文件。
也可通过网上报名,报名邮箱1391089259@。
4.2招标文件等相关资料售价200元,售后不退。
5、投标保证金的交纳本工程投标保证金玖仟元整(¥9000.00 ),由第一中标候选人在开标结束后一个工作日内交纳,未按期交纳的视作自动放弃。
6、投标文件的递交6.1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下同)为2020年5月7日14时30分00秒(北京时间),地点为江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4号厅。
江山江滨公园写景作文300字
美丽的江滨公园作文篇1总能带给我快乐的地方,就数那美丽的江滨公园了。
在门口,你可以看见一块高大的石头,挺立在郁郁葱葱的草丛中,石头上还刻着四个鲜红的大字——江滨公园。
走进大门,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犹如—把把绿色的大伞,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
沿着那碎石铺成的小径向前走,就到了我最喜欢到的地——无名湖,无名湖很清很清,清的如同世界上最明亮的玻璃,又是那么蓝,蓝的如同矢车菊的花瓣,当阳光射在水面上,水面上立刻变得波光粼粼。
当风吹过湖面,湖面上就泛起碎银般的波纹,美丽极了。
水底有许多五彩斑斓,活泼可爱的小鱼,它们有的越出水面,溅起一朵朵水花,它们有的绕着湖转了一圈又一圈,它们有的躲在湖底下做着甜甜的梦……湖的中间有一座小岛,岛上绿树成荫,鸟儿们纷纷在树上建巢,这座岛简直成了鸟的天堂。
无名湖的后面是小山坡,小山坡上长着许多大树,树的边上开满了花朵,有鲜红似火的玫瑰,有洁白如雪的百合,有深蓝似海的满天星……它们各个争相开放,十分美丽。
小山坡上还有一块草坪,草坪上的小草绿油油的,一阵风吹过,它们就按着节拍翩翩起舞,好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小山坡的正前方有座玻璃长亭,这个亭子之所以叫玻璃长亭,是因为亭上面铺着玻璃。
江滨公园的景色,不止一个季节优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美如画。
春天,草坪上开满了花儿,她们在阳光下绽开笑脸,好象在向大家报喜:“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草听到了,从泥土里探出头来,青蛙听到了,打了个哈人,从洞里跳了出来,整个公园都显得生机勃勃。
夏天,湖里的荷花开了,那荷花穿上洁白的纱裙,在风中翩翩起舞,给整个湖添加了几分色彩。
玻璃长亭那种的葡萄,一串串的挂下来,好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可诱人了。
秋天,整个公园换上了金色的衣裳。
树上的果实看着十分诱人,那鲜红的果皮,丰满的果肉,组成了一颗颗果实。
那些果实站在枝头,犹如一团团火球,向人们招手。
冬天,梅花悄然绽放,你可以闻到一阵阵清香,那一朵朵粉红粉红的梅花,点缀着干枯的树枝,犹如一颗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成为了江滨公园冬日里最炫丽的一道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建设2005/434 一、引言 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钱塘江的上游,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
江山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织,独具一格。
以“奇”著称的江郎山是“全国丹霞第一峰”;以“古”著称的仙霞古道是黄巢起义砍山伐道七百里京都通往福建沿海惟一的陆路通道,为我国古代名关之一;以“秀”著称的峡里湖、月亮湖水质清澈,群山环抱是盛夏避暑度假的胜地。
须江穿城而过,它既是江山的母亲河,也是构成江山山水城的景观带。
传承了江山文化,记载了江山自然演变。
因此,对江滨景观改造既是江山文化进一步提升,也是人和自然和协相处的进一步体现。
二、江山市江滨景观改造的理念 (一)用自然美学的手法塑造景观,体现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河湖水系是构成城市景观重要的载体,没有城市水系的点缀和丰富的水面与城市的其他景观相映衬,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就不会充分展现。
须江是一条具有明显特征季节性山溪流,易涨易落。
因此,在改造过程中既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充分发挥人工因素。
具体来说, 一是要充分利用水资源,水是一切生物群落的生命之源。
在须江下游双塔底构筑一条橡胶坝,既可满足人们的亲水性,又可在江山城区心脏部位,形成一片平远浩瀚、波光粼粼的宽广水面。
蓝天、白云、山水相映,天人合一。
二是要充分利用护岸资源,山溪性河流护岸防洪作用是短暂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更长时间主要是体现城市景观。
须江是江山城市连接虎山景区和双塔景区绿色通风走廊,自然气流通过须江进入城区,使人融入自然,感觉自然。
三是要充分利用两岸绿地资源。
在宏观上把握绿化的整体效果。
充分发挥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中观上要突出重点,要以老城区段、码头、游园为重点,精雕细刻,建成风格各异的园林景观。
微观上要注重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结合,从保护自然和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角度,充分考虑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规律,并以绿带为纽带把风格各异的游园联结起来,建设完整的带状公园; 四是要建造一个颇有园林特色的江滨公园,将城市建筑与山石、水体、植物相结合,共同构筑城市环境美、自然美,创造出融使用、文化、生态和艺术于一体的城市大园林,创造出人性化、生态化、艺术化的人居环境。
通过小品的材质、造型、色彩、图案等的变化体现一种自然、休闲的风格,营造生动清丽的水系景观风景线。
(二)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与自然的结合 以人为本,使人与自然亲近相融是江滨景观工程改造的核心理念。
以防洪、景观并重,绿化为主调的江滨景观改造,要充分考虑各种景点景物的相互渗透,处处体现悠然的情调和勃勃生机。
并使人中有景,景中有人,给人以源于自然,融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的感受。
一是要满足人们舒适感。
绿阴底下,说古道今、吹拉弹唱,城防堤上休闲、晨运,清水台边老人、小孩,男女青年一群群、一对对悠悠自得;二是要满足人们心理安全感。
通过设置围栏、增设盲行道、防滑花岗岩和灯光处理以满足市民心理安全感的需要;三是要设无障碍设施,通过对盲道、盲文标识牌、电子盲人导游机的设立,更好地为盲人旅游和健身提供服务。
(三)用文化的品味,表现景观文化内涵 江山历史悠久,文化深邃,宣传和弘扬江山文化是江滨景观改造的灵魂所在,历经千余年、绵延500公里的仙霞古道文化是江山文化的精髓,在中国也绝无仅有。
古道上以江山船娘、江山船滩为主要内容的江山船邦文化; 以碗窑、三卿口为代表的古陶瓷文化; 以毛滂、毛恺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黄巢起义遗址、仙霞关为代表的军事文化; 以清漾毛氏为代表的宗亲文化; 以江郎山、浮盖山为代表的景观文化;以廿八都为代表的古民居建筑文化以及江山方言文山青·水秀·山水城柴土生——浅谈江山市江滨景观改造化等等。
洋洋大观,品位高,覆盖面广,知名度大,为江滨路景观改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
开发、挖掘和宣传江山文化,不仅是建设江山特色山水园林城市的需要,而且也是人们进一步了解江山、认识江山、热爱江山、发展江山的需要。
三、江山江滨景观改造的构思 江山江滨景观改造,总的要突破原有的临江绿化单调而又封闭的线型布局。
采用点、线结合的布局形式,在5公里的沿江绿带中结合桥头、道路对景等视线焦点布置开放式休闲空间,使整个沿江景观宛如一条彩带,由线性的防洪堤串起一个个景观节点,形成一个个视觉高潮。
滨水带朝向水面方向的水滨空间都呈开敞形式,正好适应并促进水陆之间的空气交换过程,并形成良好的景观视线,满足游人亲水的需要;临街带朝向街道方向的空间也呈开敞形式,构成亲和的进入氛围。
以城北大桥为界分老区景观改造和新区景观建设。
老区现状有较好的植被,加上在市中心,所以景观改造主题应定位为“历史与文化”。
新区为城北大桥以北至凝秀、百祜双塔。
自然幽美,景观建设主题应定位为“山城风光”。
在建设中力求突出景观的简洁和大气,展现现代山城风貌。
(一)三个绿化节点建造 位于江滨路城中大桥西端的绿化节点一:建设要集旅游赏景、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营造一种“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点水中央”的意境。
在改造过程中,充分结合原有的城中小游园布局,围绕原有的圆形拼花小游园再建造一条江山文化长廊,在地面顺序布置一组四面锥体石刻浮雕,浮雕的内容以展示江山的历史文化为主、高度以人的视线为准,约1.2米左右。
锥体浮雕的前面,围绕圆形小游园的四根雕刻文化柱,以中国传统的福、禄、寿、禧为主题,采用石刻的形式,高度大约在8米左右。
从圆形广场向江面设置一排景观灯柱,延伸出一条光轴,在岸边的结束处设置景观廊架。
在景观轴线的末端建造一个游船码头,满足游人水上游览的需要。
南边呼应北边圆形小游园的主题,利用地势高差,建造圆形下沉旱喷小广场,从东门路斜插铺一条小板路,在与旱喷广场交接处建造一个星光广场,采用规整的方格布局,与圆形的下沉广场形成相互对比和谐关系,在星光广场上按方格布置低矮景观灯,在夜间创造繁星点点的意境。
临鹿溪渠的一面铺设一条亲水步道,在亲水步道边设置景观廊架,营造滨水休闲空间。
绿化节点二: 位于北关大桥东端,以“闲”为主,营造一种“水溢芙蓉藻,花飞桃李溪”的景观意境。
在建设中,一要充分利用洼地的特点,通过地面草坡和踏步解决现状地形高差。
二要营造高档住宅区雅致、闲适的氛围,在低洼处,利用现状的山体走向,铺设一条鹅卵石旱溪。
在旱溪的南侧建造一个生态广场,广场边沿旱溪设置一排景观灯柱,广场的另一侧设置景观廊架,旱溪的端头设置木质栈道和景观亭。
广场和旱溪的两侧草坡上种植桃花。
北面利用地形高差建造二级小广场空间,上层为圆形雕塑小广场,下层为石刻文化广场。
圆形雕塑广场的中央设置江山历史名人为主题雕塑,石刻文化小广场,铺设一条蜿蜒曲折的须江图案,并点缀几根石刻文化柱,柱上雕刻历代文人墨客颂咏江山的诗文句子,以增加广场的文化内涵。
绿化节点三: 是城北大桥东端,以“朴”为主,营造一种“兰惠缘清渠,繁华萌绿渚”的景观意境。
在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山体,面向江面种植艺术草坡,在草坡的顶端建造一个邀月广场,在广场中间设置几块耸立、挺拔的奇石,以象征江山人率直,踏实,坚韧,坦诚的品德和秉性。
在临江洼地,结合双塔电站蓄水后水面提高的条件,建造一个人工沙滩浴场,面积约为一公顷。
在邀月广场北面建造人工瀑布叠水流入浴场,增添自然景观情趣。
(二)绿化带建设 江山江滨绿化带改造,全长5公里, 由旧城区、新城区两部分组成。
其中旧城区绿化带长2.6公里,宽14米。
西岸靠城区繁华地带,东岸邻须江公园,绿化带宽度5—6米不等。
旧城区乔木茂盛,但树种、花卉配置单调。
因此在绿化改造中要充分考虑现状乔、灌花草树木,尽可能保留造型美观、枝条茂密的乔、灌木。
以保护为主,疏理为辅,因地制宜补充一些白玉兰、栾树、樱花、合欢、梅花等观花树木,以丰富景观色彩,使久负盛名的江滨绿化带重现昔日的风采,游人脚下“步步有景,景景有兴”。
根据所处不同位置及其周围环境旧城区绿化具体可分为九个景观区,每个景区突出表现一个主题。
新城区绿化带长2.5公里,可塑性很大。
因此,在江滨景观建设时充分运用各种造园手法、现代景观理念,合理设计,精心配置。
一是根据亚热带气候特点,采用常绿树和落叶树相结合手法表现出四季分明的江南水乡;二是形成乔木、花灌木、地被植物三个景观生态层次,创造一个四季有花,季节相变,色彩丰富,层次多样,景观优美的绿带;三是在选择植物种类上,采用本土植物与引进江滨堤坝35小城镇建设2005/4植物相结合。
(三)桥梁建设 1、桥梁要融于自然,与地景、城市景观相伴相生,既要注入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又要与相伴地景自然和谐的统一。
迎宾大桥根据江山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坐落在市区的北面,傍靠规划中的山水一色双塔公园,东接黄衢南高速公路、西接48省道,是江山市的北大门,也是衢州市乃至连接杭、嘉、湖大经济圈的主要出入口。
因此,迎宾大桥的设计,一是要满足江山市对外和对内物流、车流以及人流通行能力的要求,对在桥梁技术可能的条件下与经济成本之间进行优化; 二是迎宾大桥是近几年来,江山经济腾飞时期的表达。
迎宾大桥的桥型选择必须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桥梁景观设计上应充分凸现出时代的烙印; 三是师法于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
2、桥梁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凸现城市的风貌。
桥梁建设一般都处于滨水区域,其有滨水地带视阈广阔,是城市景观的表达重点。
须江上的桥梁从规划设计上:一是要注重桥梁景观设计,根据对建桥的背景与目的,以及桥位地理特征、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原有环境景观等进行细致调查研究,确定建桥的景观设计和指导思想,在满足桥梁功能性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桥梁的适用性、文化性、舒适性,使桥梁构造设计和景观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
城中大桥、北关大桥、迎宾大桥以及须江公园游览桥在规划建设之前,都应对每座桥梁的建桥背景与目的进行认真分析和对比。
它与周围环境形成什么样的关系?将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感觉?以及建成后的新景观是否满足人们心理需要等。
(四)护岸建设 1、处理好安全与亲水的关系 在保证防灾功能的同时,河岸设计应考虑景观的美感和生态的平衡。
须江是一条季节性山溪性河流,比降较大,老河床平均宽度150米,在雨季常有洪水灾害发生,特别是江东一遇汛期,洪水就冲毁防堤,在城区范围内5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是93.82m,3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是93.65m,江滨一带地坪平面平均标高93.00m左右,在洪汛期内,江流湍急,水位暴涨极快,但洪水持续时间短,大部分时间流量很小或干涸,因此,在不同的滨水环境氛围下,护岸可采用不同材料建造,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尽可能营造亲水空间,避免采用垂直型的混凝土护岸,造成刻板生硬的滨水景观。
在西岸的设计应尽量采用斜坡型或阶梯型,并按淹没周期和双塔电站蓄水后的水位,分别设置临水平台和斜坡绿化,通过临水平台的形态变化和斜边绿化颜色、造型的变化, 满足人们亲水和视觉要求,避免护岸迎水面呆板、生硬和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