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PCT)及临床应用-共55页文档

合集下载

降钙素原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急诊科是一个综合性强的科室,除了危重病人的的抢救外,还承担着基本的分诊工作。

感染是急诊科医生每天都要面临的问题,严重感染又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感染是急诊科医生最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检验指标存在着耗时、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的缺陷。

近年研究发现降钙素原(PCT)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评估感染严重程度及作为调整抗生素的依据。

近年来PCT已应用于急诊临床工作中。

一、概述正常情况下PCT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泌,量极少,且不释放入周围循环血,故血清PCT测定低于0.1ng/mL,甚至检测不到。

自1993年Assicot等证实血清PCT水平升高和感染性疾病相关以来,血清PCT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鉴别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及感染程度的监测。

研究证实PCT本身不能启动炎症,但可放大炎症的级联反应,并可增加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抑制多核型白细胞的吞噬和杀菌活性等。

用内毒素诱导后,内毒素或细胞因子抑制PCT分解成降钙素,PCT释放入血,使血中PCT增高。

2-3h后检测血清PCT浓度即升高,6-12h达到峰值,1d内保持较高水平,2d后降到基线水平,半衰期约20-24h。

对于严重肾功能衰竭的病例研究,PCT并不大量升高,也适用于肾衰工人工肾治疗的患者。

由此可见,感染状况下PCT生成快,稳定性好,不受基础疾病的影响,可客观反映感染情况,具有评估病情和观察疗效的价值。

同时PCT浓度的增长反映了从一个健康状态到细菌感染的最严重后果的持续发展过程,与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所以PCT作为一种新的细菌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指标,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临床,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降钙素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目前降钙素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以下三种:(1)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它是利用人工合成的多克隆抗体R2B7特异地识别和连接合成氨基酸降钙素原,因放射性元素的污染致使此法使用受限。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为甲状腺腺滤泡旁细胞合成及分泌的糖蛋白,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为13 KD。

正常条件下,人血清PCT含量极低,约0.0025ug/ml,成熟PCT含量约为0.0063ug/mL,一般的方法检测不出,其半衰期大约为20-24 h。

PCT的清除途径尚不完全清楚。

临床数据表明在严重肾功能衰竭的病例中,PCT并不大量升高,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别。

尿液中PCT浓度与血浆中的PCT浓度比例相对恒定,约为1:4。

血浆PCT的肾脏清除率远低于1ml/min。

因此血浆PCT检测也适用于肾衰或人工肾治疗的患者。

也有研究指出,脂肪肝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PCT值均为0.06±0.01ng/ml。

但肝功能异常患者PCT值与正常人相比,是否有不同,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1]。

PCT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多数微生物感染时均可升高。

此时,全身广泛的CALC1基因表达,故所有的组织及细胞均可生成及释放PCT[2],在炎症发生后3-4小时即可由多种方法检测到,6小时后急剧上升,并在6-24 小时内维持该水平。

由于其半衰期大约为1天,故每日PCT监测可为临床感染的早期诊治提供重要指导。

具体表现在:1.感染的诊断多个研究表明,当机体感染,特别是严重、全身感染时,血浆PCT浓度异常升高,而且升高的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有关。

一项关于急性胰腺炎的研究中指出,第l天严脓毒血症组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1.4±0.4 vs 0.8±0.2ng/ml,P<0.05);第3天感染组、轻中度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5.0±0.1、3.2±0.9、8.7±2.6 vs0.8±0.3ng/ml,P<0.05),严重脓毒血症组明显高于轻中度脓毒血症组(P<0.05);第7天严重脓毒血症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各组感染控制后血清PCT水平趋于下降[3]。

降钙素原生化特征及其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生化特征及其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生化特征及其临床应用降钙素原(PCT )是20 世纪90年代首先在脓毒血症病人的血清中检测到的蛋白, 随着对PCT的研究不断深入, 其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就PCT的生化特征、临床应用等作一简要的综述。

1 生物学特性1.1 生化特征PCT 来自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 11p15, 4)的单拷贝基因, 该基因由2800个碱基对组成, 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

转录后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粗面内质网内翻译成降钙素原前体, 包括N 端84个氨基酸、活性降钙素和降钙蛋白三部分。

降钙素原前体在内源多肽酶作用下剪掉nPro-CT 端单一序列, 生成116 氨基酸的PCT, 分子量约为13kD, PCT和降钙素具有一个相同的32个氨基酸的序列( 60~91 位) 。

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

正常代谢时,甲状腺C 细胞分泌并产生有激素活性的降钙素。

PCT 在健康个体中的浓度非常低( < 0.1ng /ml ), 并且在活体内外都是非常稳定的蛋白, 半衰期大约20~ 24h。

收集标本24h后, PCT 浓度在室温下大约下降12%, 4℃大约下降6% , 因此PCT 不需特殊储存条件, 只需用常规实验室方法收集。

PCT 在内毒素等细胞因子诱导下, 2~3h 开始增加, LPS 后2h血浆中可检测到, 6~8h 体内浓度快速升高, 12~48h到达峰值, 2~ 3d后恢复正常。

随后有研究表明, PCT 是由细菌内毒素、TNF-α、IL-6 等因素作用于肝、脾、肾、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或特殊细胞而产生。

动物实验证明, PCT可能是一种次级炎症因子,本身不直接参与启动脓毒血症反应, 但可放大并加重脓毒血症病理过程。

1.2 来源在人体中, PCT mRNA 最初在肝脏中发现。

随着研究的深入, 也在其他器官中被发现。

有研究证实PCT mRNA 可以在脓毒血症动物模型中已分化的实质细胞上表达。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由钙素原分子经原位剪裁而成的化学物质,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感染性疾病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

目前,降钙素原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许多优点,本文将从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价值、应用范围、临床利弊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降钙素原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降钙素原在感染及炎症反应中会迅速升高,因此可以作为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有助于医生尽早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二是指导抗生素的应用。

降钙素原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类型,从而更加科学地选择抗生素的种类和疗程,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和抗生素滥用。

三是监测感染的疗效。

通过连续监测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可以及时评估治疗效果,指导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其次,降钙素原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疾病的辅助诊断与治疗。

例如,在危重病房中,降钙素原可以作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在外科手术中,降钙素原可以帮助鉴别感染和炎症的性质,指导手术决策;在儿科领域,降钙素原可以用于婴儿感染性疾病的筛查和监测。

因此,降钙素原已经成为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临床决策依据。

最后,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也存在一些利弊。

在利于方面,降钙素原作为一个全面细致的辅助诊断指标,能够帮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同时,降钙素原的检测方法也越来越简便和标准化,使其应用更加方便和广泛。

然而,在利弊方面,降钙素原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肾功能等,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诊率。

此外,降钙素原并非万能,不能替代其他常规检查和临床观察,需要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

综上所述,降钙素原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相信降钙素原将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降钙素原(PCT)及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PCT)及临床应用
菌感染可能
.
3 PCT水平监测在脓毒症中的应用
• 3.1 用于脓毒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PCT水平:脓毒症 ≥ 非脓毒症,
细菌性 ≥ 非细菌性。 • 脓毒症和鉴别严重细菌感染的生物标记物。 • 如果怀疑脓毒症,建议立刻检查PCT。 • 目前PCT诊断脓毒症的界值水平为>0.5 ng/ml。
PCT < 0.05 ng/ml的患者患高风险细菌性感染的 可能性非常小,也几乎不会发生血流感染 。 • PCT检测时间窗(一般为起病3~6 h)。 • 急性症状而PCT水平不高的患者,建议6~12 h后 复查。
菌血症 念珠菌血症
➢ 单单一次PCT检测不容易鉴别细菌感染与真菌感染 ➢ 连续监测PCT浓度变化,更容易看出真菌感染时的变化规律
.
外科念珠菌感染脓毒症 vs 细菌感染脓毒症
➢ 念珠菌引起的脓毒症PCT水平显著低于菌血症
➢ 逆向思维: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果PCT长期在灰色浓度
间起伏、血培养阴性、但又存在炎性症状,可考虑真菌感染可
• 高水平的PCT表明全身炎症反应非常严重,死亡 风险很高,应立即开始抗生素及其他针对性治疗。
• PCT持续升高:提示感染加重或治疗失败, • PCT降低:可以视为感染好转和治疗成功。
.
建议对下列患者监测PCT趋势:
• (1)监测和评估抗生素治疗效果: ①所有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②需要暂停或者终止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降钙素原(PCT) 及临床应用
.
细菌感染性疾病概况 1 PCT及生物学特征 2 PCT及临床应用
3
.
临床细菌感染/脓毒血症的
挑战
➢ 急诊科
怀疑感染或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鉴别诊断
➢ 重症监护室 脓毒血症的诊断、治疗效果监测等

降钙素原(PCT)的5大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PCT)的5大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PCT)的5大临床应用1、PCT的生物学特征降钙素原(PCT)是一种分子量为13 KDa的糖蛋白,正常生理条件下由甲状腺旁C细胞生产,故又被称为甲状腺降钙素。

但在细菌感染时,肝脏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等也可以合成并分泌PCT,导致PCT 水平显著升高。

与其他感染标志物相比,PCT对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更好,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区分细菌和非细菌性感染。

正常情况下,PCT产生后仅有少量进入外周血,因此其在健康成年人外周血中的含量很低<0.05μg/L,以常用的检测手段无法有效地检出。

但人感染后外周血中的PCT水平会快速升高,3 h后即可在外周血中检出,6~12 h后达到峰值(可高达1 000μg/L),且几乎不受肾功能状态的影响。

此外,PCT水平升高的发生早于其他感染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用于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2、PCT的检测方法及特点PCT无激素活性,其检测过程几乎不受外界干扰,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广泛地用于感染的诊断。

PCT检测手段多种多样,有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荧光法、胶体金比色法、免疫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和免疫层析法等(见于表1)。

表1降钙素原检测方法比较3、PCT的临床应用1、导致PCT升高的常见疾病导致PCT升高的常见疾病见于表2。

表2导致PCT异常的常见疾病2、感染性疾病2.1细菌感染2.1.1呼吸系统感染:引起肺炎的病原微生物种类较多,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不典型病原体。

因此PCT水平在肺炎患者中呈现多样性,主要与病原体的类型、肺炎的严重程度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有关。

细菌性肺炎患者的PCT水平高于病毒、不典型病原体(军团菌除外)和结核菌导致的肺炎,但PCT正常或轻度增高不能排除细菌性肺炎。

初始PCT水平高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持续升高或不降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降钙素原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分级管理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1)》推荐:依据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LRTI)不同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应采用不同PCT阈值进行感染分级管理。

降钙素原(PCT)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PCT)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PCT) 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内容
降钙素原(PCT)是什么
降钙素原(PCT)是什么
降钙素原(PCT)是什么
• 生理情况下,PCT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支 质量13×103,在甲状腺C细胞中由前体物质(141氨基酸)脱去25个氨基酸序列而产生,随后在转 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降钙素(32-氨基酸),无 激素活性
• 正常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产生,健康人血清的PCT 浓度非常低,<0.05μg/L,半衰期为20~24小时, 在炎症刺激特别是细菌感染或者脓毒血症的状态 下,机体各组织、多种细胞类型均可以产生PCT并 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降钙素原(PCT)是什么
与其它炎性标记物的区别
C反应蛋白(CRP)
WBC计数
• •
• •
白细胞介素6(IL-6)
PCT的优势
PCT的临床应用
PCT的临床T的临床应用
PCT的临床应用
PCT的临床应用
PCT的临床应用
PCT的临床解读
PCT的临床解读
谢谢

降钙素原(PCT)检测及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PCT)检测及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PCT)检测及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pct)检测及临床意义
检测方法和正常参考值范围
检测pct较特异与敏感的分析方法: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双抗夹心法)和放射
免疫分析法(ria)。

双抗体夹心法使用双单克隆抗体,其中一种作为捕获抗体直接结合pct96-106氨基酸
残基,即未成熟CT:ccp-1部分,另一种作为示踪抗体直接结合pct70~76氨基酸残基,即
未成熟CT分子。

以合成PCT为标准。

方法特异,无交叉反应。

最低浓度为10pg/m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0~60pg/ml。

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和8%。

该方法有相应的
商业试剂,时间短,易于自动化,但不能检测正常人血清中的PCT。

ria使用一种对人工合成的aminopct特异的多克隆抗体rib7。

rib7直接作用pct的aminopct部分,故ria既能检测游离的pct,又能检测结合型的pct,也可检测降钙素基
因相关前体(pro-cgrp)。

此法可信的敏感度为4pg/m[1]。

线性范围10~77pg/ml,50%的结合游离比为140pg/ml。

该法能检测正常人血清pct,故较双抗夹心法敏感;另一优点
是ria与病程呈正相关(r=0.47,p=0.071)。

ria缺点是所需时间较长。

pct检测的临床
应用
血液肿瘤科:PCT有助于明确诊断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全身感染。

即使在化疗患者中,PCT也能可靠地检测和评估是否存在感染。

PCT在免疫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的表
达。

降钙素原PCT参考值的临床应用定稿版

降钙素原PCT参考值的临床应用定稿版

降钙素原P C T参考值的临床应用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降钙素原(PCT)参考值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控及预后判断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诊断指标。

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血浆PCT 异常升高,3~6h 即可测得,6~12h 达高峰,2~3天恢复正常。

广泛用于ICU 病房、血液科、肿瘤科、儿科、早产儿及新生儿监护室、外科、内科、器官移植科、急诊科、介入诊断和治疗实验室等。

1、全身感染/脓毒症的诊断PCT <0.05 ng/ml健康人PCT 水平<0.05 ng/ml健康人PCT <0.5 ng/ml 进展为重度全身感染(重度脓毒症)风险较低注意:PCT <0.5 ng/ml 不能排除感染,局部感染可呈现低水平的PCT在细菌感染的早期9(感染6小时内),PCT 也可呈现较低水平,此类患者应在6-24小时后再次检测全身感染(脓毒症)可能性非常小 考虑局部细菌感染可能2 ng/ml >PCT ≥0.5ng/ml 中度风险进展为重度全身感染(重度脓毒症)此类患者应注意临床密切观察,同时6-24小时内再次进行PCT 检测和评估考虑全身感染(脓毒症) 排除可导致PCT 升高的其他情况10 ng/ml>PCT≥2ng/ml高风险进展为重度全身感染(重度脓毒在排除其他已知病因的情况,症)可以确诊为全身感染(脓毒症)PCT≥10ng/ml基本可以确诊为重度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重度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2、下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PCT<0.1 ng/ml强烈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排除细菌感染0.25 ng/ml>PCT≥0.1ng/ml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较小0.5 ng/ml>PCT≥0.25ng/ml建议开始抗生素治疗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PCT≥0.5ng/ml强烈推荐进行抗生素治疗提示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的测定意义及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的测定意义及临床应用
3 d 、 6 d的 P C T值 均 极 明 显 高 于健 康 对 照 组 ( P < O. O 1 ) , 治疗后 l O d P C T值 基 本 恢 复 正 常 状 态 , 与健 康对
照 组 比较 无 显 著 差 异 ( P > O . 0 5 ) 。结论 : P C T对测 定和诊 断临床 感染 具有重要 意 义 , 也 可作 为 临 床 感 染
类疾病施 治情 况和 效果 的一种 重要检 验标 准 。
关键调 : 降钙 素原 ; 检
文献标识码 : B
测; 意 义 ; 临 床 应 用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1 s s n . 1 0 0 6 - 6 2 3 3 . 2 0 1 4 . 0 1 . 0 5 1
4 4 9.
[ 7 ] 彭凤祥 , 徐娜 , 王志铭. C T动 态扫描及三 维成像在 胃癌诊
断中的临床应用[ J ] . 辽宁医学院学报, 2 0 1 i , 3 2 ( 2 ) : 1 2 3

1 2 4.
降 钙 素 原 的 测 定 意 义 及 临 床 应 用
朱银 武 , 梁 燕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6 2 3 3 ( 01 2 4 ) 0 1 - 0 1 3 7 03 -
[ 5 ] 张洁, 孙明军. 早期 胃癌的 胃镜 下特 点一 附7 8例 I l 盘 床分析 [ J ] . 临床消化病杂志. 2 0 1 0 , 2 2 ( 5 ) : 2 5 9 — 2 6 3 . [ 6 ] 潘 志刚, 苏东星, 肖晨 , 等. 超 声 内镜在 胃癌分期和淋 巴结 转移 中的 应 用价 值 [ J ] . 广 西 医 学, 2 0 1 1 , 3 3( 4 ) : 4 4 7—

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疫分析法、免疫荧光法、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 法、酶免法等。 PCT在血样中非常稳定,采血后在室温下放置24
1.4导致PCT升高的常见疾病 导致PCT升高的常见疾病见表2。
表2
导致PCT异常的常见疾病
h,PCT质量浓度仅下降12%左右,如果在4。C保存仅 下降6%。冰冻、抗凝剂、血清或者血浆、动脉血或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2.09.005
万方数据
生堡墨堡医堂苤蠢垫!呈生里月箍;!鲞笠竺塑堡垒i!』垦坐!垡堕幽:兰!乜堡塑堕!兰Q!!:∑!!:!!:堕!:里
・945・

PCT水平监测在急诊常见感染性疾病的 F临床应用建议
性感染症状的患者,如果PCT水平增高,需要考 虑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可能。1旷。如果超声心动图 (包括经食道超声TEE)结果正常,应在短期内复

1.1
PCT简介
PCT主要的生物学效应 PCT的生物学效应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主要
2~10
很町能为脓毒症、严重脓 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具有 高度器官功能障碍风险:
建议每日复查PcT。如果 PCT持续高水平(>4 d) 重新考虑脓毒症治疗方案 建议每口检测PCT以 评价治疗效果。
≥10
几乎均为严重细菌性脓毒症 或脓毒性休克。常伴有 器官功能衰竭,具有高度
万方数据
・946‘
生堡墨堡堕堂盘查!Q!至堡!月箜!!鲞箍里塑g些望』垦塑!垡丛塑:曼!巳堡坐坠!!呈Q!至:∑!!:!!:盟!:里 PCT降低可以视为感染好转和治疗成功[59‘㈣。 建议对下列患者监测PCT趋势以评估抗生素 治疗以及并发细菌感染的情况: (1)监测和评估抗生素治疗效果
以作为治疗监测的指标。 长时问抗生素治疗后PCT不能回复到正常范 围的感染患者需要考虑合并真菌感染的可能m叫7。。

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普外科疾病术后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普外科疾病术后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普外科疾病术后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是一种对判断细菌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也是一种鉴别炎症类别及程度的敏感指标。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达成共识:它是判断细菌感染严重程度,治疗效果评判的有力指标。

本文将对PCT在普外科常见疾病术后切口感染的诊断价值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对2012年10月~2014年1月,普外科收治的71例手术患者进行CRP、PCT检测,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3岁~78岁。

疾病种类及数量分布如下:阑尾炎21例,腹股沟疝11例,甲状腺4例,胆囊结石及胆囊炎6例,乳腺癌11例,结肠癌3例,上消化道穿孔6例,脾破裂3例,其它(脂肪瘤3例,腹壁肿物1例,肛瘘1例,腹壁刺伤1例)。

按切口类型诊断将分为四组:Ⅰ类切口,Ⅱ类切口组(伴感染),Ⅱ类切口组(无感染),Ⅲ类切口组。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查、诊疗,给予病人常规手术,术后3天采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CRP、PCT。

其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由北京艾迪康医学检验所公司提供)。

PCT结果判定分为:0~0.046ug/L正常;0.046~0.50ug/L[1]局部感染;≥2.00ug/l脓毒症三个等级。

CRP结果判定:0.068~8.200mg/L为正常≥8.200 mg/L为阳性。

2.结果2.1 各类切口PCT检测结果:Ⅰ类切口(腹股沟疝、乳腺、甲状腺、脂肪瘤、腹壁肿物)PCT检测结果阳性7例,阳性率为23.33%;Ⅱ类切口(腹腔有细菌感染:阑尾炎、胆囊结石、上消化道穿孔)PCT阳性15例,阳性率为 45.45%;Ⅱ类切口(腹腔无细菌感染:结肠癌、脾破裂、腹壁刺伤)PCT阳性4例,阳性率为 57.14%;Ⅲ类切口(肛瘘)阳性1例,阳性率为100%,四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1。

表1 Ⅰ类切口组、Ⅱ类切口有感染组、Ⅱ类切口无感染组、Ⅲ类切口组PCT检测结果2.2 各类切口组CRP检测结果Ⅰ类切口(腹股沟疝、乳腺、甲状腺、脂肪瘤、腹壁肿物)CRP检测结果阳性23例,阳性率为76.67%;Ⅱ类切口(腹腔有细菌感染:阑尾炎、胆囊结石、上消化道穿孔)CRP阳性27例,阳性率为81.82%;Ⅱ类切口(腹腔无细菌感染:结肠癌、脾破裂、腹壁刺伤)CRP阳性6例,阳性率为85.71%;Ⅲ类切口(肛瘘)阳性1例,阳性率为100%,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降钙素原(PCT)与NT-proBNP(N端脑钠肽)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PCT)与NT-proBNP(N端脑钠肽)的临床应用

一、降钙素原(PCT)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用于严重细菌感染诊断与治疗监测的非创伤性临床实验室指标,越来越多地被认为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细菌感染有关,是细菌感染和脓毒血症的良好标记物,成为临床诊断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PCT浓度的增长与脓毒血症、严重脓毒症甚至脓毒性休克的持续发展,呈现正相关性。

因此,对于细菌感染和脓毒血症, PCT检测不仅可以进行早期的临床诊断,而且能够指明疾病的进程、预后以及对治疗方法进行指导,而目前研究的更长远的应用是将PCT作为抗生素管理的有效工具。

与其他细菌感染的传统诊断指标如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细菌培养等比较,PCT拥有早期、快速、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PCT检测具有如下特点:1.疾病的早期诊断:PCT通常在疾病发生的2-6小时内就升高,并可以检测到。

2.与病情发展呈正相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浆PCT浓度明显增高。

3.细菌感染治疗效果及预后观察:PCT水平的下降表明炎性反应的降低及感染灶的清除,因而提示良好的预后。

4.特异性高:PCT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诊断特异性明显高于CRP、WBC等指标,对细菌感染的诊断特异性在90%左右,而在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等情况下几乎不升高。

血浆PCT含量测定是MODS发生的预警指标。

降钙素原(PCT)作为目前灵敏度及特异性最好的感染标记物,梅里埃全定量PCT检测不仅可以完善对细菌感染、脓毒血症早期的快速诊断与治疗监测,同时也完善临床急诊、危重症实验室检测项目,更加完善临床诊断及治疗决策。

二、NT-proBNP(N端脑钠肽)的临床应用1、鉴别诊断呼吸困难:在确诊为心力衰竭(HF)的患者中,NT-proBNP的水平明显升高,因而在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HF患者中检测NT-proBNP有相当价值,所以NT—proBNP在鉴别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筛选高危人群:NT-proBNP在筛选如既往心肌梗死患者、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未受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糖蛋白,分子结构为含32个氨基酸CT、含21个氨基酸钙抑肽和含57个氨基酸的N末端碎片组成,分子量为13kDa,为血清降钙素(cT)的前肽,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也是一种内源性非类固醇类抗炎物质,由Maya[1]等在1975年发现,其完整的结构在1981年被测出,Assicot[2]等在1993年发现了血清PCT水平的增高与全身感染性疾病有密切相关。

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原是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与分泌,并由细胞内特殊蛋白酶分解降钙素原成降钙素,在其它不同组织中也有PCT mRNA表达,如在肝、肺、肾和睾丸中也有表达,但血清PCT的浓度极低(10~50pg/m1),常规的方法检测不到。

在病理状态下,如髓质甲状腺肿瘤或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严重细菌感染、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等等,PCT的血清浓度大幅增高,可超过10ng/mI。

机体局部感染、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时PCT水平只轻微升高,非细菌性炎症和过敏反应时PCT水平不升高[3],在寄生虫、真菌、患疟疾等感染性疾病时患者PCT水平也增高,细菌感染引起的PCT水平升高主要来自上述各种器官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PCT做大量的探索与研究,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其生物学特性不断被发现,在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感染情况发展变化和预后的判断,对症治疗等提供了可靠的诊断标准,其检测方法亦在不断更新,向自动化、微量化迈进。

现就PCT的临床应用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PCT的临床应用1.1 细菌感染/脓毒症的鉴别诊断细菌、真菌重症感染时,如脓毒症、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时,血液中的PCT浓度在2-6小时内迅速升高,而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等其他非细菌性感染时,PCT水平轻度升高或不升高。

1.2 细菌感染/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判断在感染疾病严重程度的发展过程中,PCT随着严重程度的不同(局部感染、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呈现由低到高的浓度变化,对于感染程度及器官机能障碍的严重性进行准确的判断。

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0.05
rig/ml。PCT<
否合并感染,例如软组织伤、腹膜炎、肺炎等)。
(2)监测并发细菌感染的情况
①脓毒症或严重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例如,
制动、免疫功能缺陷、外伤、手术等)(建议每天
检测);②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具有肺炎和其他院
内感染风险);③置入任何类型的静脉或动脉导管
ng/ml的患者患高风险细菌性感染的可能性非常
ng/ml
水平非常高,经过正确的治疗后PCT迅速下降, 预后也较好。因而PCT的变化趋势对于预后的判
断更为重要。
3.5
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和监测治疗效果 不同的研究证实,PCT结合临床信息能够进一
步明确抗生素治疗的必要性和优化抗生素疗程。通 过每日监测PCT作为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可使抗生 素治疗的疗程缩短,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抗生素使
对患者检测PCT来协助判断病原体是细菌性抑或 病毒感染,从而使初始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具有一 定的钊‘对性。 2.3真菌感染 PCT的质量浓度依真菌感染的类型而异:侵袭 性真菌感染时PCT可以增高,局灶性真菌感染 PCT很少增高,尤其免疫抑制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合 并真菌感染时患者的PCT不升高。因此PCT对真 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有限【4045二。 已经确诊的真菌感染患者,PCT的变化趋势可
疾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传统标记物(如c
反应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等)∞3‘37-38j。近
期的一项研究比较了多种生物标记物对于细菌感染
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能力,包括PCT、IL-1B、IL-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一8、IL-10、IL一12、TNF一仅、IFN一1、sCDl4等, 结果发现PCT对于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 佳,诊断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达0.952, 此研究中细菌感染的PCT中位数为1.8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感染性疾病概况
PCT及生物学特征
1
2 PCT及临床应用
3
临床细菌感染/脓毒血症的
挑战
➢ 急诊科
怀疑感染或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鉴别诊断
➢ 重症监护室 脓毒血症的诊断、治疗效果监测等
➢ 呼吸科 ➢ 外科病房
呼吸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治疗监测、抗生素使用的 管理
手术后是否发生细菌感染的监测
➢ 儿科/新生儿科 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疑似感染的鉴别诊断 ...........
➢ 血液科
是否感染引起的发热、白细胞异常的鉴别诊断
➢ 风湿免疫科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感染的鉴别诊断
➢ 肿瘤科
放疗、化疗后是否感染引起的发热的鉴别诊断
..........
脓毒症的死亡率
脓毒症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 疾病, 是非心脏内科ICU病 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率: 40%- 50%(十年来一直未变)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厌氧菌
目前国外普遍认为:PCT升高的幅度没有太大的区分不同类型细菌的能力,但 是可供临床参考!比如PCT>30或40,或者更高,临床在经验性选用抗生素时 应偏重考虑阴性菌感染。
PCT与真菌感染
➢ 念珠菌 念珠菌相关的脓毒症在大多数 情况下,PCT始终在0.05-2之 间
Brunkhorst F.M et al,Intens Care Med 2019,24:888-892)。
细菌与病毒感染时PCT的合成
Adapted from Christ-Crain et al. 2019
影响PCT合成的因子
病毒感染时,释放INF-γ和IL-1β,前者阻断了PCT的释放;而 细菌感染时只有IL-1β,造成了PCT的大量释放。
Müller B. et al., JCEM 2019
降钙素原-细菌感染的标志物
亚急性心内膜炎 脓胸
肾盂肾炎、急性腹痛 关节炎
脑膜炎 急性心内膜炎
胰腺炎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血液感染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PCT动力学
一健康受试者一次性注射内毒素后,观察其血浆PCT浓度。诱导期 按动力学分二期描述:在第一阶段(<6h),即潜伏期2-3小时 (第一次测量的数值是=3h)PCT大约每小时增加0.5ng/ml,在后一 阶段,连续测量,大约每一小时增加50ng/ml。
0.5 (平均 0.2- 敏感性20are Can. 2019;13(5) :343-6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9
➢ 念珠菌引起的脓毒症PCT水平显著低于菌血症
➢ 逆向思维: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果PCT长期在灰色浓度
间起伏、血培养阴性、但又存在炎性症状,可考虑真菌感染可
能性较大
Martini A,etc. 2019 Jun;60(6):425-30. Epub 2019 Mar 10
诊断念珠菌时PCT和CRP反映敏感 性和特异性的ROC曲线
Sands et al. JAMA 2019; 278: 234 Brun-Buisson et al. JAMA 2019; 274: 968
快速诊治——临床急需
正确诊断和治疗每推迟1小时,死亡率增加7.6%
Textoris J et al. Eur J Anaesthesiol.2019;28:318–324
脓毒血症的诊断
➢ 临床指征: 不特异
SIRS标准:发热、WBC计数、心跳过速、呼吸频率等
➢ 微生物学: 血培养 检测阳性率不高, 微生物培养时间长等
培养
鉴定及药敏
微生物感染诊断流程
报告
血培养遇到的问题
➢ 报告时间较长 (48 – 72 h) ➢ 当前遇到的临床灵敏度较低
*国内大多数医院阳性检出率<15% 抽血时间点、部位、血量、瓶数等 抽血是否规范 感染部位是否容易导致血培养阳性
➢ PCT的ROC曲线面积(0.97) 显著大于CRP(0.80)
➢ PCT临界值2ng/ml区别念珠 菌性脓毒症和菌血症的敏感性 92%,特异性93%
➢ CRP最佳临界值为100mg/L, 敏感性82%,特异性53%
➢ 结合PCT和CRP在诊断念珠菌 性脓毒症时并没有增加敏感性 和特异性
Martini A,etc. 2019 Jun;60(6):425-30. Epub 2019 Mar 10
Adapted from inscheid et al. 2019
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PCT浓度比较
➢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时PCT值 升高是最高的,平均25;
➢ 其次是革兰氏阳性菌,平均 15.9;
➢ 然后是厌氧菌,平均10。 ➢ 因为革兰氏阴性菌无论是存
活阶段、还是菌体死亡都会 释放内毒素,可能存在一个 二次刺激导致PCT浓度较高。
病因 侵袭性真
菌感染 军团菌
肺结核 支原体
降钙非素原典临型界病原体感染中评的论 PCT水平
点 (ng/mL)
后期增加,在第1-3天, 敏
0.5
感性仅为 53%, 高峰期敏 感性90%, 念珠菌血症较不
显著;曲霉菌的峰值延后
0.5 ( 平均 13.5)
敏感性86.7%
敏感性30% 特异性82%, 2 (平均 4.16) 建议在HIV患者中使用
培养
鉴定及药敏
报告
降钙素原
高特异性生物标记物对脓
Procalcitonin (PCT)
毒症的快速诊断
细菌感染性疾病概况
PCT及生物学特征
1
2 PCT及临床应用
3
降钙素原生物学特性
正常情况下
细菌感染/脓毒血症
CT
PCT
在细菌感染/脓毒血症状态下,PCT在各个组织、器 官大量形成,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起伏 ➢ 曲霉菌
PCT 会延迟上升大多数情况 下,PCT浓度前期在0.05-2间起 伏,然后会有非常明显的升高, 浓度甚至可达几十
菌血症 念珠菌血症
➢ 单单一次PCT检测不容易鉴别细菌感染与真菌感染 ➢ 连续监测PCT浓度变化,更容易看出真菌感染时的变化规律
外科念珠菌感染脓毒症 vs 细菌感染脓毒症
血➢ 血培培养养仍污是染诊断脓毒症的金标准!
但没有办法帮助临床对脓毒症做出快速诊断!
PCT与血培养阳性率关 系
➢PCT:0.1-0.5ng/ml时,血培养阳性预测值 为:87%-99%
➢血培养阳性患者的PCT水平较阴性患者高
➢高PCT水平患者血培养更容易获得病原学结果
Chan YL,et al. Crit Care,2019,8(1):R1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