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管理史-填空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全国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4题,共88分)1.既是京师大学堂的“校长”,也是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长官,各省学堂皆归大学堂管辖,其官职称为()。

A.管学大臣B.总理学务大臣C.尚书D.侍郎ABCD正确答案:A2.1924 年《国立大学条例》规定,在国立大学中,负责审议学校计划、预算、决算和其他重要事项的机关是()。

A.教授会B.评议会C.董事会D.校务会议ABCD正确答案:C3.1927 年,国民政府改教育部为大学院,为了反对教育行政入员官僚化,力行学术化,对公立学校校长实行()。

A.委任铡B.荐任制C.聘经制D.合同制ABCD正确答案:C4.中世纪,集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为一体的一种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是()。

A.留廷学校B.骑士教育C.城市学校D.教区学校ABCD正确答案:B5.欧渊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路德否认罗马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至上权威,他认为,商于一切的是()。

A.圣父B.圣子C.圣灵D.圣经ABCD正确答案:D6.1833 年,英国公布了一项法令,规定9~l3 岁的童工每天劳动8 小对或9小时,并且每天在劳动时闻里受2 小时的义务教育。

这项法令是()。

A.《工厂法》B.《初等教育法》C.《福斯特法案》D.《费里法令》ABCD正确答案:A7.在美国,早期的公立学校运动的倡导者,如贺拉斯·曼、亨利·巴纳德等,都坚持对教育实施领导的是()。

A.联邦政府B.州C.乡D.镇ABCD正确答案:B8.1872 年,日本制定颁布的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是()。

A.《教学大旨》B.《学制令》C.《教育令》D.《教育敕语》ABCD正确答案:B9.在英国中等教育中,起领导作用的是()。

A.文法学校B.公学C.国立中学D.古典中学ABCD正确答案:B10.作为学位的博士大约最早产生在()。

A.牛津大学B.剑桥大学C.哈佛大学D.耶鲁大学ABCD正确答案:D11.在英国“新大学运动”的推动下,成立的大学是()。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课程代码00445)3、7、8、9、11、12、13、14、15、16、1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1分,共2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夏、商、西周时期学校在性质上【】A.都是官学B.都是私学C.官私并举D.官学为主,私学为辅2.据史料记载,我国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始于【】A.西汉B.东汉C.三国D.北魏3.唐代主持“省试〞命题考试工作的机构是【】A.行省B.礼部C.吏部D.国子监4.宋朝崇宁兴学,创设的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是【】A.劝学所B.提举学事司C.国子寺D.学务公所5.为严格控制学生的思想言行,明代为地方官学制定了严格的学规是【】A.学校禁例十二条B.训士卧碑文C,学堂禁令D.学务纲要6.清代初期设立的倡导实学的漳南书院,其主持人是著名教育家【】A.黄宗羲B.戴震C.颜元D.顾炎武7.洋务派最早创办的专门的技术学堂是【】110A.福建船政学堂B.上海机器学堂C.天津电报学堂D.湖北矿务学堂8.对我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具有直接促进作用的私立学堂是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与【】114A. 天津中西学堂B.浦东中学堂C.南开中学堂D.广明小学9.戊戌变法时期设立的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是【】112 A.学部 B. 教育部C.制度局D.京师大学堂10.明清时期,由一族一村延请教师择址建馆教其子弟者称【】A.教馆B.坐馆C.村塾D.书馆11.民国初年按照小学令规定管理高等小学的主体是【】A.村B.乡C.镇D.县12. 我国在1937年之前,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采用的方法是【】A.单独招生B.统一招生C.联合招生D.委托招生13.在古希腊斯巴达教育中被无视的教育是【】A.军事教育B.文化教育C.政治教育D.劳动教育14.在古代罗马共与国初期负责实施教育的是【】A.官吏B.社会团体C.学校D.家庭15.西方最早论述普及义务教育思想的人是【】A.柏拉图B.夸美纽斯C.路德D.卢梭16.根据学龄与学力划分四级学校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夸美纽斯17.文艺复兴时期被称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的人是【】A.弗吉里奥 B. 维多利诺C.拉伯雷D.伊拉斯谟斯18.在1833年第一个工厂法中提出平民教育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9.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毕以后,日本进展了【】A.一次教育改革 B. 二次教育改革C.三次教育改革D.四次教育改革20.以导生制作为国民教育运动有机组成局部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21.德国近代最主要的中学类型是【】A.文法中学B.实科中学C.文科中学D.骑士学校22.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实验的先驱者是【】A.帕克B.杜威C.华虚朋D.约翰逊23.1806年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的德国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福禄贝尔C.康德D.费希特24.提出“要索教育论〞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裴斯泰洛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全国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模拟试卷(一)

全国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模拟试卷(一)

全国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的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A。

《颜氏家训》B. 《太公家教》C。

《家范》D。

《教子家训》【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宋代系统论述关于人才的“教、养、取、任”的教育改革家是()A. 范仲淹B。

王安石C. 蔡京D。

朱熹【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 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学校进行全面改革的是()A. 胡适B. 蔡元培C. 严复D. 蒋梦麟【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洋务派创立的中国最早的专门的技术学堂是()A。

福建船政学堂B。

上海机器学堂C。

上海电报学堂D。

南京矿务学堂【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5题唐代科举考试中最受重视的科目是()A. 进士科B. 明经科C. 秀才科D。

明法科【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6题洋务派最早创立的新式学堂是()A. 京师同文馆B. 福建船政学堂C. 广州同文馆D。

京师大学堂【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苏区最早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A。

湘赣边区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教育部B。

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C。

中央教育人民委员会D。

中央教育宣传部【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 1932年颁布的《中学法》及1935年颁布的《中学规程》关于普通学校校长的任用开始有了统一的规定,一律采用()A. 考任制B。

选任制C。

聘任制D。

委任制【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9题晚清时期对各级各类学堂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作了详细规定的是()A. 《癸卯学制》B。

《学务纲要》C。

《各学堂管理通则》D. 《强迫教育》【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起于()A。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200404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200404

200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课程代码0445)5、15、18、21、25、26、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9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a 】p5A.“六艺”B.《四书五经》C.“七艺”D.“七技”2.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所专科学校是汉代的【 b 】p25A四姓小侯学B.鸿都门学C.太学D.郡国学3.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是【】p38A荐举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4.唐代专门管理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是【 d 】p50A.崇文馆B.弘文馆C.礼部D.国子监5.宋代蔡京主持的兴学运动是【】62A.崇宁兴学B.熙宁兴学C.元丰兴学D.庆历兴学6.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是【】P17A《弟子职》B.《弟子规》C.《劝学篇》D.《学记》7明清时期使用最为广泛的蒙学教材是【】99A.《蒙求》B.《幼学琼林》C.《小儿语》D.“三、百、千、千”8.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9.维新派创建的新式学堂是【】111A.万木草堂B.南洋公学C.浦东中学堂D南开中学堂10.民国初年提出“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教育家是【】134A.陶行知B.蔡元培C.杨贤江D.范源濂11.制定《白鹿洞书院教条》的教育家是【】68A.王守仁B.吕祖谦C.朱熹D.陆九渊12.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又称【】148A.壬子学制B.壬戌学制C.癸丑学制D.壬寅学制13.抗日战争时期,驰名中外的一所高等军事学校是【】A.鲁迅艺术学校B.延安大学C.陕北公学D.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4.抗日根据地教育的总方针和政策是【】196A.教育要为抗战服务B.教育为生产劳动服务C.教育为劳动人民服务D.教育为统一战线服务15洋务派最早创立的军事学堂是【】106A.福建船政学堂B.天津水师学堂C.广东水陆师学堂D.江南水师学堂16《理想国》的作者是【】225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夸美纽斯D.卢梭17.双元制职业教育属于【】A.美国的职业教育B.法国的职业教育C.德国的职业教育D.英国的职业教育18提出“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的教育家是【】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D.裴斯泰洛齐19.提出“要素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柏拉图C.裴斯泰洛齐D.卢梭20.道尔顿制的创始人是【】A.帕克赫斯特B.克伯屈C.帕克D.华虚朋2l.学习科目为哲学、法律、数学、修辞、天文、音乐的古罗马学校正【】A.初级学校B.文法学校C.修辞学校D.音乐学校22西方第一个全面阐述“学制”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亚里士多德C.拉伯雷D.赫尔巴特23.学按收费昂贵.学生寄宿,培养大贵族子弟的独立学校是英国的【】A.文法中学B.公学C.技术中学D.现代中学24.日本教育行政制度的类型是【】A.中央集权型B.地方分权型C.中央、地方合作型D.州集权型25.主张在综合中学实行能力分组的美国教育家是【】A.科南特B.巴纳德C.杜威D.贺拉斯·曼26.法国提出高教改革三大原则的法案是【】A.《郎之万一华伦法案》B.《富尔法案》C.《国家与私立学校关系法案》D.《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27.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颁布的教育法令是【】A.《教育令》B.《学制令》C.《帝国大学令》D.《学校令》28美国的现代教育管理制度是典型的【】A.中央集权型B.地方分权型C.州集权型D.中央、地方合作型29.被称为美国“进步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A.贺拉斯·曼B.帕克C.杜威D.约翰逊30.19世纪末,欧洲培养资产阶级新人的第一所新学校是【】A.英国小村庄B.夏山学校C.劳动学校D.阿波茨霍姆学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填空 中外教育管理史

填空  中外教育管理史

中外教育管理史1.夏朝的学校是以军事教育为重点。

2.刊刻石经_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最初是封建国家加强对教育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后来则成为国家重视教育、独尊儒术的象征。

3.汉代兼管中央官学的行政官员是_太常_。

4.西晋国子学是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为世族子弟设学之始,这是___门阀世族______享有特权在教育上的反映。

5.隋唐时期,文教政策的基本精神是崇尚儒术和___兼用佛道_____。

6.___分斋教学_____是苏湖教法的核心。

7.明朝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___会试 ___和殿试。

8.辽金元时期文教政策的集中体现是尊孔崇儒和___兴学设教9.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创建体现在:学部的建立、学务公所的建立和__劝学所的建立。

10.蔡元培关于___“五育”并举__教育方针的构想,成为民国初年制定教育宗旨的理论基础。

11.南洋公学是我国采用__分级教育__制度的开始,也是近代学制的雏形。

12.教育独立运动要求:教育经费独立、___教育行政_ 独立和教育思想、内容独立。

13.抗战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内容包括:教育为抗战服务、建立____抗日文化教育__统一战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坚持“干部教育第一”。

14.雅典时期贵族子弟进入__文法__学校学习基本的读、写、算知识。

15.1526年,人文主义者在法国创立了“__法兰西学院__ ”,法国国王亲自监理。

16.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发展的趋向主要表现为社会化、_终生化_、民主化、理性化和专业化。

17.春秋战国时期,教育体制变革最直接的表现是___官学______的衰败和私学的兴起。

18.汉代董仲舒提出了独尊儒术_、兴太学、重选举三大文教政策。

19.博士弟子制___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

20.我国第一部专论家庭教育的著作是《_颜氏家训___》。

21.唐朝具体管辖国子学等中央官学的专门机构是_国子监__。

22 .北宋改革教育的三次兴学运动为:___庆历兴学 ______ 、熙宁、元丰兴学和崇宁兴学。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 ,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 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4、《》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

5、《四书》包括《》、《》、《》、《》。

它是由编定的。

6、朱熹将人性分成" " 与" " 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 。

7、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

8、在中世纪的僧院学校和大主教学校里,是全部学科的"王冠"。

9、《大教学论》是的教育代表作。

10、基佐法案是法国时期著名的教育法案。

11、德国最早的一所实科中学是创办于年的" 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 。

12、美国的教育在学制上是制。

13、日本从世纪初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4、洛克从培养出发,讨论了范围广泛的教育问题。

15、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是。

二、选择题1、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A、孝B、礼C、忠D、仁2、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3、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A、人才思想B、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D、”性三品”思想4、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D、癸丑学制5、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A、晓庄学校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园6、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B.美育C •劳动教育D •军事体育7、埃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A.英国B .法国C .尼德兰D .意大利8、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摩雷尔法》旨在资助各州大办()学院。

中外教育管理史-填空题(有答案)

中外教育管理史-填空题(有答案)

三、填空题1、夏、商和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是“学在官府”。

2、西周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选贤贡士制度。

3、既是中国又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的是《学记》。

4、墨家和儒家并称“显学”。

5、墨家私学的领袖称为“巨子”。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朝。

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核心。

8、博士弟子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

9、汉代教育行政由太常监管。

10、汉代广为流传并留存下来的蒙学教材是《急就篇》。

11、汉代太学中由考生抽取题目然后回答的考试方法称为射策。

12、《白虎通》一书的撰写者是西汉的班固。

13、西晋国子学是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为世族子弟设学之始。

14、我国开始建立郡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朝代是北魏。

15、《颜氏家训》是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作者是颜之推。

16、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17.《五经正义》呗确定为唐朝全国官学的统一教材,其撰写者是孙颖达。

18.隋炀帝在606年设置进士科,它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19. 进士科在唐代各科中最受重视,及第者常有“白衣公卿”或“一品白衫”的美称。

20.在唐代,礼部是中央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

21.唐代官学的学生一律称为“生徒”。

22、既是宋代治国方针的一部分,又是其文教政策的核心的是兴文教。

23、庆历兴学是在范仲淹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24、胡瑗的分斋教学法也被称之为“苏湖教法”。

25、我国开始设立提举学事司作为专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朝代是宋朝。

26、宋代书院常礼聘院外名师来作专题讲座,称为会讲。

27、宋代书院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称为展礼。

28、我国书院官学化始于元朝。

29、成为元朝官方意识形态,意味着元朝已经比较彻底地完成了“汉化”过程的是理学。

30、元代在教学管理制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的三舍法和积分制,实行“分斋升等”和考试积分制。

31、“贤才,国之宝也”,说这句话的明朝皇帝是朱元璋。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题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题

中外教育管理史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早实行的人才制度是。

( A ) (上一)A.选贤贡士制度B.察举制度C.九品中正制度D.科举制度2.汉代私学中,属于蒙学的是。

( A ) (二)A.书馆B.精舍C.经馆D.精序3.《师说》的作者是( B ) (五)A.司马光B.韩愈C.刘劭D.王安石4.宋代最为著名的书院有六大书院,下列不属于六大书院的是。

( D )。

(五)A.白鹿洞和岳麓B.应天府和嵩阳C.石鼓和茅山D.遂宁和桂岩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宗旨是在。

( A ) (八)A.《重定学堂章程折》B.《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C.《特定教育纲要》D.《颁定教育宗旨》6.民国初年,负责处理各学科之废置、讲座的种类、大学内部规则及教育总长及大学校长咨询事件的组织机构为。

( C ) (九)A.教育部B.劝学所C.评议会D.教授会7.“六三三”学制规定中等教育。

( C ) (九)A.4年B.5年C.6年D.7年8.运用国家力量编辑大学教材,我国近代始于。

( B ) (十一)A.1935年B.1939年C.1942年D.1947年9.苏区各级小学建立的学生自治组织称( D ) (十二)A.学生自治会B.学生委员会C.全校学生大会D.学生会10.柏拉图的和谐教育的本质是。

( B ) (下一)A.维护封建领主统治秩序B.维护奴隶主统治秩序C.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统治秩序D.维护基督教会统治秩序11.“自由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 B ) (下一)A.柏拉图B.亚里斯多德C.夸美纽斯D.培根12.《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 C ) (下二)A.路德B.维多利诺C.夸美纽斯D.拉夏洛泰13.被尊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教育家是。

( B ) (下三)A.爱默生B.贺拉斯·曼C.亨利·巴纳德D.杰斐逊14.裴斯泰洛齐最著名的代表作是。

( B ) (下三)A.《告德意志国民书》B.《林哈德与葛笃德》C.《教育学讲授纲要》D.《大教学论》15.最早开办实科中学的欧洲国家是。

历年中外教育管理史考试真题

历年中外教育管理史考试真题

《中外教育管理史》浙江省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 ×)1-5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代的文教政策,其中的“儒术”就是指孔子的思想。

( ×)2-213.我国第一部专论家庭教育的著作是由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

( √)3-384.唐朝的“礼部”就是当时专门管理教育的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 √)4-495.宋代书院“学田”的主要功能是供学生“勤工俭学”以供养书院及学生自己。

( ×)5-636.明清时进入殿试的考生,没有被淘汰的风险,反而一律被正式赐出身“进士”。

( √)7-877.明清时期的国子监具有双重职责,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

( √)7-868.同文馆是我国最早的外语学校,首任校长是美国人,同文馆的课程全部为外语类的课程。

( √)8-1049.我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大体建成于20世纪20年代。

( √)10-14410.苏区的教育干部是苏区教育管理的直接领导者,因此苏区非常重视教育干部的培训。

( ×)12-19011.中世纪大学开始突破教会对教育、学术和思想的控制,因此它是不受教会控制的。

( ×)1-23512.由国家实行统一强迫教育制度的思想是柏拉图最早提出来的。

( ×)1-22613.夸美纽斯认为,古代学校的学习是一种闲暇活动,而近代学校的学习是一种劳动。

( √)2-24414.欧洲近代的“双轨制”是指普通教育与教会教育两种并行的教育制度。

( ×)3-24915.近代俄国的国民教育制度始建于18世纪末期。

( √)3-26416.19世纪拿破仑上台后建立的国立和市立中学在课程设置上更主要体现的仍是古典主义的传统。

( √)4-29217.19世纪末雷迪在英国创办了第一所乡村寄宿制学校,手工劳动是学校的必修课,但它不是培养劳动者和公民的学校。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200907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200907

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课程代码 00445)1、2、3、4、5、6、7、8、9、10、14、16、17、2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清代诗经精舍的创办人为【】95A.魏源 B. 阮元 C. 康有为 D. 张之洞2.汉代察举制中的常科主要包括孝廉和【】A.贤良方正 B. 秀才 C. 明经 D. 进士3.享有门阀世族教育特权的国子学最早设于【】A.东汉 B. 西晋 C. 北魏 D. 隋朝4.唐朝地方管学归地方政府直接管辖,具体的主持者为【】A.教授 B. 提学使 C. 长史 D. 教谕5.明代国子监的学生来源主要有四种,其中通过捐纳钱物而获得监生资格者称为【】90A.例监生 B. 荫监生 C. 贡监生 D. 举监生6.明清时期塾师在自己家里设馆招收附近学童就读的私塾称为【】97A.门馆 B. 村塾 C. 教馆 D. 坐馆7.南洋公学的创办人是【】A.张之洞 B. 张寒 C. 盛宣怀 D. 梁启超8.《癸卯学制》规定中学堂中统辖全学人员,主管一切教育事宜者为【】125A.校长 B. 堂长 C. 总教习 D. 监督9.民国初年小学教员中专授手工、图画等科的教员称为【】139A.本科正教员 B. 专科正教员 C. 副教员 D. 副科教员10.我国最早规定普通中学增设职业科的学制是【】149A.癸卯学制 B. 壬子学制 C. 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11.1938年3月,国民政府规定中学训育管理制度实行【】173A.级任制 B. 科任制 C. 导师制 D. 导生制12.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改革时,设立的学校最高立法机构是【】A.评议会 B. 教授会 C. 校务会 D. 行政会13.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育专著是【】A.《理想国》 B. 《雄辩术原理》 C. 《大教学论》 D. 《普通教育学》14.古代埃及教育的最高决策者是【】A.法老 B祭祀 C. 官吏 D. 书吏15.提出“自由教育”思想的古代希腊教育思想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斯多德 D. 昆体良16.成为19世纪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国家是【】A.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美国17.美国洲立大学的范本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办者是【】310A.杰翡逊 B. 富兰克林 C. 霍拉斯·曼 D. 杜威18.欧洲新教育运动中的第一所新学校是【】A.阿波茨霍姆学校 B. 夏山学校 C. 比代尔学校 D. 罗斯学校19.1902年,英国颁布的最早规定地方教育领导权的法案是【】A.福斯特法 B. 巴尔福法 C. 费舍法 D. 巴特勒法20.法国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确立的标志是颁布了【】A.帝国大学令 B. 基佐法案 C. 郎之万-华伦教育改革方案 D. 富尔法案21.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实施《学制令》大力发展的教育是【】A.幼儿教育 B. 初等教育 C. 中等教育 D. 高等教育22.在中等教育中“公学”起领导作用的国家是【】A.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美国23.为美国国民教育制度奠定基础的运动是【】A.幼儿学校运动 B. 工业革命运动C.进步主义教育与动 D. 公立学校运动24.《民本主义与教育》一书的作者是【】A.翡斯泰洛齐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科南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自考7月浙江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自考7月浙江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课程代码:100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九品中正制对教育管理产生的影响,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提高了读书人的积极性B.使学校更加门庭若市C.促进了选士制度的发展D.使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2.唐代科举考试的考试方法有帖金、墨义、对策、诗赋四种,哪一种相当于现在考试的填空题?()A.帖金B.墨义C.对策D.诗赋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描写的是下面的哪个书院?()A.东林书院B.漳南书院C.诂经书院D.学海堂4.民国初年教育部建制,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其当时的特点?()A.重视成人教育B.教育总长的地位与权限有所下降C.注重初等教育的发展D.开始建立近代的教育行政视导机构5.“六三三”学制颁布后,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其规定的师范大学的任务?()A.培养初级小学师资B.培养教育行政界及学术界领导人才C.培养中等学校师资D.研究实验各种教育方法6.职业教育脱离普通教育成为独立系统是在下面的哪个时期?()A.民国初年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C.国民政府统治时期D.土地革命时期17.达特茅斯学院事件发生在下面的哪个国家?()A.美国B.德国C.法国D.英国8.作为学位的博士大约最早产生于哪个学校?()A.德国耶鲁大学B.美国哈佛大学C.英国剑桥大学D.法国巴黎大学9.自近代以来,日本教育经历过几次重大的改革?()A.两次B.三次C.四次D.五次10.美国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在20世纪初就建立了,其确立的重要标志是下面哪两个法案的颁布?()A.“国防教育法”与“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B.“国防教育法”与“初等与中等教育法”C.“史密斯-休士法案”与“初等与中等教育法”D.“史密斯-休士法案”与“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中外教育史习题集(含答案)

中外教育史习题集(含答案)

中外教育简史-模拟试题中外教育简史-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我国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_______ 千字文》,简称三、百、千。

2、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历史知识性的蒙书,以《_______蒙求》最为流传。

3、康有为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对儿童实行“公养”、“___公育____”制度。

4、近现代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日本式的,一种是_教会式(或宗教式)。

5、为了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福禄倍尔为幼儿设计了被称为____恩物___的一系列玩具。

6、伊拉斯谟斯提出了“事物先于文字”的口号,主张采用__直观_____ 教具来改进教学。

7、_____福禄贝尔__创立了幼儿园教育体系,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独立部门。

8、麦克米伦姐妹是英国____保育___ 学校的创办人。

9、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_______三母___ ”。

10、_______壬戌___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我国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11、在教学理论上,杜威提出了“从____做______中学”,也就是“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

12、陶行知曾指出,旧时的中国幼稚园害了“三种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和_____富贵病______。

13、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来自于三个方面: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__自然的教育_________ 。

14、世界上最早推广福禄倍尔幼儿园的国家是_____英国_____ 。

15、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______颜氏家训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 B )A. 三少B. 三公C. 三母D. 三太2、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三字经》的撰写人是宋末 ( D )A.周兴B. 吕得胜C.李瀚D. 王应麟3、《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新学制”或( D )A.“壬子学制”B.“癸丑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4、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是古希腊的( B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5、提出“开发教育方法”的英国19世纪幼儿学校的积极创办者是( A )A.维尔德斯平B.欧文C.福禄倍尔D.威廉·哈里斯6、《教育漫话》以“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为开篇语,其作者是 ( B )A.卢梭B.洛克C.夸美纽斯D.裴斯泰洛齐7、福禄倍尔1826年出版的教育著作是( A )A.《人的教育》B.《普通教育学》C.《林哈德与葛笃德》D.《爱弥儿》8、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开办了一所招收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命名为 ( A )A.“儿童之家”B.“幼儿园”C.“托儿所”D.“白天的母亲”9、古代对年轻一代实施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 A )A.雅典人B.斯巴达人C.印度人D.希伯来人10、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 ( A )A.子师B.慈母C.保母 D.养母11、“泛智论”的提出者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教育家( C )A.维吉乌斯B.伊拉斯谟斯C.夸美纽斯 D.福禄倍尔12、法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开端是奥柏林的( B )A.“保育学校”B.“编织学校”C.“托儿所” D.“母育学校”13、俄罗斯近代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代表作是( B )A.《教育漫话》B.《人是教育的对象》C.《幼儿教育论》D.《大教学论》14、皮亚杰认为,在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D )A.成熟B.物体经验C.社会经验D.平衡化15、清末的蒙养院与民初的蒙养园所使用的蒙童教学方法都是属于( A )A.日本式的B.美国式的C.欧洲式的D.教会式的中外教育简史-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_训诫_____ 类和知识掌故类。

中外教育管理史习题

中外教育管理史习题

中外教育管理史习题第一章先秦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史载五帝时期有成均之学,虞舜有痒;2、夏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名称有序和校,以军事教育为重点;3、商代学校有:瞽宗和学,是世界上最早创办大学的;重视神学教育;4、视学包括两种:一种是天子象征性视学,另一种是督导性的视学;5、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史上第一部教育专着;6、选贤贡士制度是西周实行人才选拔制度,也是我国最早实行人才选拔制度的;7、儒家创办的私学,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8、西周形成了以“六艺”为主的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9、西周教育内容的特点文武兼备,重视礼乐道德教育,知识和能力兼求;二、简答1、学在官府教育管理体制形成的原因1政治上,奴隶主阶级垄断着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文化教育自然也为其所垄断;2经济上,生产国民展水平很低,无力休养也不需要为官者以外的精神生产者,无力在民间普及教学所需的“书”和“器”;2、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名称和主要内容名称是弟子职1要求学生虚心受教,尊敬老师;2要求学生饮食起居有良好的习惯,要有修养;3规定了学习的规则;3、儒家教育管理思想的内容1文教政策思想,主张以德治国;2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4关于学制的构想;4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5教师管理思想;4、私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1私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私学产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3社会对教育作用的充分估价是私学发展的思想基础;第二章秦汉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无为而治主张统治者不要生事扰民,一切活动都要顺应事物自身的规律来进行;2、鸿都门学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 ;3、汉代教育行政由太常兼管;4、汉代学校系统特点是官学和私学并举;5、太学的办学目标是为朝廷培养各级官吏,并对教育起示范和导向作用 ;6、汉代的私学有初级程度的蒙学和高级程度的专经研习,启蒙阶段的教育主要在私学里进行.承担这一阶段教育的私学主要是书馆和乡塾,广为流传并留下来的只有元帝时史游作的急就篇;7、汉代官学有太学、宫邸学、鸿都门学、地方官学;8、察举的科目有常科和特科;二、简答1、秦代巩固统一的文教政策有哪些1书同文;2行同伦3设三老以掌教化4禁止私学焚书坑儒5以法为教,以吏为师;2、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1.罢墨百家,独尊儒术2.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3、“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实施措施1设五经博士2.建立博士弟子制3.以儒术取士4.视学制度4、太学学生组成1.由太常选送的2由郡国县官选送的要经太常审定批准3是按规定一定级别的官吏子弟享受进太学的权利而入学者4是察举明经科考试下第者;5、地方官学的职能1传授儒家经典,培养郡国属吏,同时为朝廷或太学输送优秀学生,2推行地方教化;汉代地方官学发展不平衡;6察举制的教育管理功能1调动了世人读书求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2统一了教育的目标;3规范了教学的内容;7、规范经学内容采取了哪些措施1统一了经学标准;2刊刻石经3 规定严守师法、家法;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南北朝时周兴嗣千字文是有影响的蒙学课本,颜之推颜氏家训是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2、人物志的作者是刘劭;3、四馆是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的综合学校;即玄学、史学、文学、儒学四学4、宋文帝元嘉二十年开设了医学,是我国医学专科教育之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5、三国魏明帝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学弟子,是我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之始;简答:1、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管理发展的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1设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列2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3专门学校和综合学校的设置4私学和家庭教育的发展2、实施九品中正制的条件1中正官的品德和识鉴都能2品评人才是否有明确的标准;3、人物志的历史价值1从治国的高度论述了善于知人用人的重要意义;2阐述了人才的各种不国的类型,提出了人才的标准,分析了各类人才的心理特点;3论述了识别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和应遵守的原则等;4、九品中正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1挫伤了读书人的积极性,使学校更加门庭冷落;2促进了选士制度的发展;第四章隋唐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崇尚儒术,兼用佛、道2、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是生徒“官学的学生”和乡贡“私学的学生和自学人士”;3、五经正义是科举考试的标准,其考试方法是贴经“填空”墨义“简答”对策“基本方法”诗赋;4、师说的作者是韩愈;5、隋唐时期礼部是中央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唐代设置了国子监,为专门管理中央关学的行政机构.国子监设有祭酒,司业,监丞,主薄等 ;二、简答1、隋唐时科举制度产生原因1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收回选用人才的大权;2要巩固政治,必须最大限度的网络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以扩大统治基础;3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2、科举制对教育管理影响1调动了世人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育发展;2使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 ;3、隋唐时期采取重振儒术、兼用佛、道文教政策的背景1社会动乱,政治处于失控状态,民不聊生;2人们开始怀疑和否定儒家宣扬的大一统思想,寻求新的精神寄托;3社会上佛道和玄学迅速发展,儒学受到一冲击,丧失了独尊的地位;4、隋唐时期官学管理比较完备的标志1学校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设置国子监;2入学资格的规定;儒学各学招收14-19岁子弟;3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服从于科举考试的要求,把儒学分大中小三类;4教师的管理;5学生的管理;第五章两宋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两宋文教政策的内容兴文教,儒佛道三教并用,三教合一形成理学;2、书院之名最早出现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3、庆历兴学是范仲淹领导的,他主张把兴学育才和科举选才结合起来;实行苏湖教法;4、熙宁、元丰兴学的领导者是王安石,实行三舍法;5、崇宁兴学的领导者是蔡京,创建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提举学事司;6、宋代的着名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7、书院的教材有朱熹着的四书集注多采用自由讲学的形式;8、明体达用是胡瑷“苏湖教法”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的;分斋教法是苏湖教法的核心;二、简答1、宋代官学的发展有哪些1建立了更加完备的官学体系2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提举学事司3创行“学田制”4教师管理制度的加强5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6教学管理的发展;2、王安石兴学措施1整顿太学,实行“三舍法”颁布太学令,严选学官,实行“考官试;2整顿地方官学、3增设专门学校,设置医学、武学和律学;4明定教学内容、颁布三经新义为全国学校的教科书5改革科举制度;3、三次兴学的共同的特点1都是为了振兴官学;2都是为了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才;3每次改革都试图整顿学校教育与改革科举双管齐下;4都重视太学的改革和建议;4、书院特点书院是私学,它继承了古代私人讲学的优良传统,1书院和组织和讲学形式,受到佛教禅林的影响;教育管理水平超过了传统的私学;2书院不仅是讲学的场所,也是学者研究着书修书及刻书印书藏书的学术中心;3书院一般建筑在山水胜地,如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岳麓书院在长沙岳麓山下;第六章辽金元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辽金元时期的文教政策尊孔崇儒,兴学设教,维护民族文化传统;2、元代在教学管理制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的三舍法和积分制实行“分斋升等”和考试积分制;二、简答:元代书院管理官学化的表现1中央和地方政府兴办书院,以为天下的书院的示范或向导;2掌握书院的领导权;3加强对书院的管理;4加强对书院的招生、考试、学生出路的管理;第七章明清鸦片战争前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明清时期文教政策尊孔崇儒,推崇理学,网罗士人,禁锢思想2、明朝科举常科只有进士一科,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3、明清科举考试最大的特点就是八股文取士;考试的题目只能出自四书五经,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对偶文体;4、官学化是明清时期书院管理的主要特点;5、明清时期全国教育行政机构是礼部,官员的名称是提学官;6、倡导实学的书院有东林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7、明清私学的特点承担蒙学教育;类型主要是私塾;分三种在家里、祠堂称家塾,择址建馆教其弟子称村塾、族塾,富人请教师在家专教自家子弟称坐馆,教馆;二、简答:1、明清八股取士对教育产生的影响1当时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仅局限与训练八股文,学校完全变成了八股文的训练基地;严重的败坏了学风;2考试的题目又必处于四书、五经,就助长了一些读书人的侥幸心理;严重的妨碍学术的进步;3特别是到了清代,四书、五经中的题目出了几百年,已经没有新鲜题目出了,为了避免士人抄袭成文,就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题目;为了应付这种考试,读书人更是用心去钻营,不求真才实学,只求侥幸中举;2、明清官学学校管理体制的特点1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仍然是国子监,也是全国最高的学府;2国子监的行政和教学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国子监设有国子祭酒1人,为国子监最高行政长官;3明代国子监隶属于礼部,清代名义上是由皇帝直接管辖;3、书院蜕变的主要表现1继承宋代自由讲学的传统,以倡导实学为宗的书院;2官学化了的书院;4、蒙学教材的发展有几大类1以识字为主的教材;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2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的教材;小儿语弟子规;3诗歌类教材;千家诗神童诗;4综合知识类教材;蒙求;第八章晚清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晚清的文教政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提出,最早提出的是沈寿康;2、洋务派最早创立出最为重视的新式学堂是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是我国政府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标志着近代学校的产生;3、张之洞发表劝学篇,系统地阐述了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教政策思想;4、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有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5、军事学堂包括船政学堂,水师学堂,武备学堂;6、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是天津水师学堂,第一所陆军学校是李鸿章奏设的天津武备学堂;7、维新派创办的新式学堂是万木草堂,湖南时务学堂,京师大学堂;8、天津中西学堂是中国设立中学的先声,南洋公学是我国采用分级教育制度的开始,也是近代学制的雏形;9、晚清的教育行政体制设立了学部,它的最高长官是尚书,其次是左右侍郎,皆为政务官;10、清王朝于1905年下诏各省停止科举考试;11、学务公所是省教育行政机关,提学使是省教育行政的最高长官;12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颁行全国的近代学制,分为直系和旁系两大部分;13、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拟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14、1906年,学部设立图书局编辑教科书,这是近代由政府编慕教科书之始;二、简答:1、“中体西用”的文教政策对晚清教育的影响1解除“变我祖法,乱我圣道”之患,又可迈开学习西学的步伐,使中国走向富强;2在“中体西用”的文教政策的指导下,清末的教育及其教育宗旨,仍有浓郁的封建性,但是还是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2、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对学生的管理规定1.注重品行,严格控制学生思想;2.奖励学堂出身;3.学生在学期间不准另就他事;第九章民国初年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蔡元培被任命为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2年1月9日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二、简答:1、民国初年教育部的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成人教育2注重初等教育的发展3教育总长的地位、权限有所提高4开始建立近代教育行政视导机构 ;2、民国初年教育宗旨的内容教育宗旨上:“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共道德”; 3、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的内容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4、壬子一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不同点1学程缩短了三年,从而增加了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机会;2废除了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贵胃学堂;3废止了按学校等级奖励给毕业生科举出身的规定;4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地位,除大学外,普通中学、中等实业学校、师范学校和高级师范学校都可设立女校,初等小学还可以男女同校;5取消了当时占课时最多的读经讲经课;6打破了清末只允许私人办中等以下学校的律令,规定除高等师范学校一种外,一律允许私人开办等等;第十章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教育行政体制完善的标志是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上;到20年代,我国近代的教育行政体制建成了自中央教育部到省教育厅、县教育局一个完整的系统;2、.1922年11月1日学校系统改革案以大总统令正式公布;这个学制一般称为“新学制”或“壬戌学制”或“六三三”学制;3、六六三学制的内容包括改革学制的标准、学校系统、附则和课和标准四个方面;4、职业学校课程三种分配职业学科职业基本学科非职业学科;二、简答:1、壬戌学制意义1壬戌学制与壬子一癸丑学制相比,缩短了小学修业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普及;2延长了中学修业年限,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3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分科制,兼顾升学和就业;4注意地区差别,给地方伸缩余地;是全国爱国知识分子,特别是新教育改革家和专业教育工作者,坚持民主和科学的精神,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共同创制的,它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比较切合中国的实际,同时也考虑到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它是我国学制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第十一章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统区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在教育行政体制上,蔡元培国主实行法国创行的大学院制;2、大学院由中央与地方两级教育行政机构组成,其中央的教育行政机构称大学院,其他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称大学区.3、高等学校有四种类型:即,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院、研究院;4、校长的资格、任用的规定为教育学科20学分;5、校长的职责主要有四大方面,即计划行政教学督导社会联络;二、简答:1、教育独立主要内容1要求教育经费独立,提出政府应拨固定教育专款,不得移作他用2要求教育行政独立,各省须设专管教育的行政司,不得再将其附属于政务所之下,教育行政长官必须是具有教育素养的人担任,教育总长不可随政局的变动而频繁更换.3要求教育思想、内容独立,执行一定的教育方针,不受政党与宗教干涉,反对基督教育; 2、大学院制失败的原因蔡元培创立大学院制,目的是要变“教育官僚化”为“教育学术化”,但教育独立是不科学的幻想,加上大学院要推行的是“独立型”的教育行政体制,与中国几千年实行的中央集权制相悖,与当时的政体不合,在实行中,学术化未见成效,而官僚化却难以铲除,因此,大学院制实行之初就受到一些人的责难和非议,实行年余即被取消;3、国民党‘党化教育’的内容蒋介石发出实行“党化教育”的号召,提出以训练党员的要求来训练学生,以国民党的纪律为学校纪律,用管党的办法来管理教育;4、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的内容教育宗旨的内容:“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国民政府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4月26日通令公布,从此,“三民主义教育”成为全国遵行的教育宗旨;5、1935年中学规程对校内考试作了如下规定1中学学生成绩分学业、操行及体育成绩三项2学生成绩考查分4种:日常考查、临时试验、学期考试、毕业考试3学生成绩的评定办法:平时成绩由日常考查和临时测验组成,前者占各科成绩的三分之二,后者占三分之一4规定缺课三分之一以上不得参加考试6、国民政府在高等学校课程的管理上的特点1注重中文和外文的教学; 2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民展;3注意提高学生实践和研究的能力;第十二章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1928年5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湘赣边区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内正式设立了教育部;这是苏区最早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2、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临时中央政府设置了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为全国各根据地最高教育行政领导机构;部长是瞿秋白;3、乡教育委员会是苏区教育行政的基层组织;4、巡视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5、中央人民教育委员部也开始对教育经费实行分级管理制度;6、苏区干部学校主要培养各类干部和专门人才;7、苏维埃大学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委员会负责制;8、苏区着名的干部学校有苏维埃大学中央农业学校红军大学高尔基戏剧学校9、决定要求干部学校的教学必须抓好两个环节严格课程管理改进教学方法;10、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大是抗战时期最有影响、驰名中外的高等军事学校;11、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12、抗大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二、简答:1、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的总方针即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2、中央苏区政府制定的文教政策1彻底改造和整顿旧教育;①禁止任何宗教干预教育和学校;②取消一切封建主义的旧教育,实行新教育;2教育必须为革命战争服务;3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争取与培养知识分子为革命教育事业服务;5依靠社会力量办学;①鼓励群众团体办学,②允许私人办学;3、对新调来的教育干部训练问题作了部署,要求各级教育部采取四种办法训练教育干部:1在工作中训练,2在实际斗争中训练3用行政纪律训练4开办短期的训练班培养教育干部;4、办苏区师范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的特点1按不同的培养规格,隶属不同级别的教育行政机关管理;2各级师范学校内部都强化了“学生公社”的管理作用,学生直接参与学校行政管理;3师范学校学生实行军事化,朝廷军事训练;5、苏维埃大学学生的学习任务1学习领导广大工农劳苦大众,朝廷一切战斗动员工作;2学习改善群众生活问题,学习怎样保护工人农民的日常利益;3学习怎样管理苏维埃政权,怎样管理自己的国家;6、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1教育为抗战服务;2建立抗日文化统一战线;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坚持“干部教育第一”7、干部教育部的任务是什么1统一制定中央直属各学校的教育计划与教学方法;2适当地调剂各学校的教员、教材、课程;3有计划地朝廷招收新生的工作;4领导党政军民各机关的干部教育;5总结各学校、机关干部教育的经验等;8、为了民展社会教育,加强管理,各边区政府采取了以下几项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2实行“民办公助”的社会教育政策;3编印识字课本;4提出指标,建立检查制度;5建立教育社团,促进社会教育民展;6创办教育刊物;9、解放区的教育行政与擦亮眼睛战争时期相比,有哪几点变化1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有了明确的划分;2注意提高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的素质,提高工作效率;3建立了一定的工作制度;10、解放区学校的管理制度1建立和健全学校组织领导机构;2建立相互衔接的学制系统;3加强教学管理;11、解放区对于教师的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1明确对待旧教员的政策;2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教育;3各解放区普遍对教师采取分级管理的办法;4制定相应政策,提高教师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建立法律法规,稳定教师队伍; 12、解放区对于学生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1甄别学生的学业程度,严格学籍管理;2实行民主管理制度;3学生的学习,提倡自主自动学习;名词解释: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即学术被官方所垄断,民间无学;主要表现为官师不分,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察举制:是由中央各部门和地方行政长官负责考察和举荐人才,朝廷予以录用为官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策问:就是皇帝就时政中的问题提问,令被荐举者作答;对策:答者对时政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主张和建议;左雄改制:阳嘉改制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着手改革,规定孝廉所举之人必须在40岁以上,而且对岁举的孝廉由朝廷朝廷考试;儒生考以儒家经典,要求必须遵守家法,文吏试以奏章律令;然后在端门进行复试,左雄对察举制的改革,通常称之为左雄改制或阳嘉改制;“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就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吏部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予官职的选士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三舍法:是按学生学业水平实行分舍教学,按学生平时操行及月、岁等考试成绩决定升舍的教学管理办法;积分制:月考优等积1分;一年10次月考累积8分以上者作为升舍的重要依据;苏湖教法:胡瑷在苏州、湖州教学时,实行分斋教学,全面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成绩卓着名闻天下;分斋教学法也被称为“苏湖教法”;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教授治校:即让教授为评议会的多数,“议决立法方面的事”,让教授中的学长“分任行政方面的事”,让教授主任“分任教务”等等;学衔制:是根据高等学校教师所担任的教学工作及其专业水平授予的职称 ;。

中外教育管理史分章复习资料

中外教育管理史分章复习资料

中外教育管理史分章复习资料《中外教育管理史》分章复习资料第一章先秦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单选题1.夏朝教育内容的重点是()1-2A.军事教育 B.宗教教育 C.文学教育 D.艺术教育2.西周教育内容的重点是“六艺”,这儿的艺是指()1-5A.艺术 B.手艺 C.艺能 D.文艺3.在先秦诸子中,主张“强说人”,要求主动施教的学派是()1-14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4.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巅峰,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校系统。

其中天子的大学设立为中心的是【】1-3A.东序 B.成均 C.瞽宗 D.辟雍5.《大学》明确提出,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是“明明德”、“亲民”和【】1-10A.修己治人 B.格物致知 C.止于至善 D.修齐治平6.以培养“兼士”为目标的先秦时期的学派是【】1-15A.儒家B.墨家 C.道家 D.法家7.苟子在稷下学宫因“最为老师”,曾多次被推为祭酒。

这儿的“祭酒”是指【】1-16A.祭祀时的主祭B.教师领袖 C.祭祀的操办者 D.行政官员8.西周时期诸侯设立的大学名称为【】1-3A.上庠B.頖宫 C.乡学 D.辟雍9.在教育对象方面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1-11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10.稷下学宫创办的时期是【】1-16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11.据历史记载,我国虞舜时期就出现了最早的学校,名称是【】1-2A.庠 B.序 C.学 D.校12.“学在官府”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

而“学在官府”又主要表现为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和【】1-3 A.官师合一 B.政教一体 C.学术官守 D.学校与官府合一13.孔子提出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和【】1-12 A.游于艺 B.践于行 C.立于志 D.形于义14.据郭沫若、闻一多等先生考证,齐国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是【】1-17 A.《弟子职》 B.《学记》 C.《士礼》 D.《仪礼》15.夏、商、西周时期学校在性质上【】1-3A.都是官学 B.都是私学 C.官私并举 D.官学为主,私学为辅16.夏朝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学校的名称有序和【】1-2A.庠 B.塾 C.学D.校17.西周时期既是乡民政官员之首,也是各级乡学的最高行政长官,并负有向乡民宣教之责的是【】1-3A.大司乐B.大司徒 C.乡大夫 D.乡师18.孔子教育教学内容的核心是【】1-9A.六经教育 B.道德教育 C.六艺教育 D.技能教育19.在先秦诸子各教育派别中,重视劳动技能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的是【】1-15A.儒家B.墨家 C.道家 D.法家20.下面哪本书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1-11A.大学B.学记C.诗经D.论语21.目前所知,我国古代最早的学生守则是【】A.弟子职 B.学记 C.白鹿洞书院学规 D.东林会约22.我国最早创办私学的教育家是( B )A.老子B.孔子 C.孟子D.荀子23.在先秦诸子中,被后世称为“亚圣”的人是谁?( )A.荀子B.孟子C.老子D.韩非24.我国最早的学校创立于【C】A.五帝时期 B.虞舜时期C.夏朝 D.商朝25.“瞽宗”是哪一时期的学校名称【C】A.虞舜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26.西周时期诸侯设立的学校称【B】A.成均B.频宫 C.辟雍 D.校27.下面哪一项最为全面而准确地概括了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D】A.军事教育 B.宗教教育 C.知识教育 D.“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28.我国最早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A】A.选贤贡士制度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9.“有教无类”是哪一位思想家提出的教育管理思想【A】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30.重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以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的学派是【B】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31.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的名称是【C】A.《大学》 D.《学记》 C.《弟子职》 D.《劝学》32.我国最早的学校名称有【A】A.成均 B.序 C.学 D.校33.夏朝创立的我国最早的学校有【C】A.庠 B.学 C.校 D.成均34.西周时期天子设立的大学不包括的组成部分是【C】A.辟雍 B.东序 C.学校 D.瞽宗35.西周时期,国家为了对教育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而建立的制度包括【B】A.养士制度B.选贤贡士制度C.用士制度D.察举制度36.关于墨家私学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以培养“兼士”或“贤士”为目标B.以“农与工肆之人”为主要教育对象C.不重视劳动技能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D.具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纪律十分严明37.以培养“兼士”为目标的先秦学派是【】A.儒家B.墨家 C.法家 D.道家38.我国最早的学校创立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39.西周的教育内容主要是【】A.“三艺” B.“四艺”C.“六艺” D.“七艺”40.中国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A.《大学》 B.《中庸》 C.《论语》D.《学记》二、判断题1.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中外教育管理史习题

中外教育管理史习题

中外教育管理史习题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中外教育管理史习题第一章?先秦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史载五帝时期有(成均)之学,虞舜有(痒)。

2、夏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名称有(序)和(校),以军事教育为重点。

3、商代学校有:(瞽宗)和(学),是世界上最早创办大学的。

重视神学教育。

4、视学包括两种:一种是(天子象征性)视学,另一种是(督导性)的视学。

5、(《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史上第一部教育专着。

6、(选贤贡士制度)是西周实行人才选拔制度,也是我国最早实行人才选拔制度的。

7、儒家创办的私学,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

8、西周形成了以“六艺”为主的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

9、西周教育内容的特点(文武兼备,重视礼乐道德教育,知识和能力兼求)。

二、简答1、学在官府教育管理体制形成的原因(1)政治上,奴隶主阶级垄断着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文化教育自然也为其所垄断。

(2)经济上,生产国民展水平很低,无力休养也不需要为官者以外的精神生产者,无力在民间普及教学所需的“书”和“器”。

2、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名称和主要内容名称是《弟子职》(1)要求学生虚心受教,尊敬老师。

(2)要求学生饮食起居有良好的习惯,要有修养。

(3)规定了学习的规则。

3、儒家教育管理思想的内容(1)文教政策思想,主张以德治国。

(2)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4)关于学制的构想。

(4)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

(5)教师管理思想。

4、私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1)私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私学产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3)社会对教育作用的充分估价是私学发展的思想基础。

第二章秦汉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无为而治)主张统治者不要生事扰民,一切活动都要顺应事物自身的规律来进行。

2、(鸿都门学)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

中外教育管理史习题

中外教育管理史习题

中外教育管理史习题第一章先秦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史载五帝时期有成均之学;虞舜有痒..2、夏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名称有序和校;以军事教育为重点..3、商代学校有:瞽宗和学;是世界上最早创办大学的..重视神学教育..4、视学包括两种:一种是天子象征性视学;另一种是督导性的视学..5、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史上第一部教育专着..6、选贤贡士制度是西周实行人才选拔制度;也是我国最早实行人才选拔制度的..7、儒家创办的私学;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8、西周形成了以“六艺”为主的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9、西周教育内容的特点文武兼备;重视礼乐道德教育;知识和能力兼求..二、简答1、学在官府教育管理体制形成的原因1 政治上;奴隶主阶级垄断着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文化教育自然也为其所垄断..2 经济上;生产国民展水平很低;无力休养也不需要为官者以外的精神生产者;无力在民间普及教学所需的“书”和“器”..2、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名称和主要内容名称是弟子职1要求学生虚心受教;尊敬老师..2要求学生饮食起居有良好的习惯;要有修养..3规定了学习的规则..3、儒家教育管理思想的内容1文教政策思想;主张以德治国..2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4关于学制的构想..4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5教师管理思想..4、私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1私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私学产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3社会对教育作用的充分估价是私学发展的思想基础..第二章秦汉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无为而治主张统治者不要生事扰民;一切活动都要顺应事物自身的规律来进行..2、鸿都门学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 ..3、汉代教育行政由太常兼管..4、汉代学校系统特点是官学和私学并举..5、太学的办学目标是为朝廷培养各级官吏;并对教育起示范和导向作用 ..6、汉代的私学有初级程度的蒙学和高级程度的专经研习;启蒙阶段的教育主要在私学里进行.承担这一阶段教育的私学主要是书馆和乡塾;广为流传并留下来的只有元帝时史游作的急就篇..7、汉代官学有太学、宫邸学、鸿都门学、地方官学..8、察举的科目有常科和特科..二、简答1、秦代巩固统一的文教政策有哪些1书同文..2行同伦3设三老以掌教化4禁止私学焚书坑儒5以法为教;以吏为师..2、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1.罢墨百家;独尊儒术2.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3、“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实施措施1设五经博士2.建立博士弟子制3.以儒术取士4.视学制度4、太学学生组成1.由太常选送的2由郡国县官选送的要经太常审定批准3是按规定一定级别的官吏子弟享受进太学的权利而入学者4是察举明经科考试下第者..5、地方官学的职能1传授儒家经典;培养郡国属吏;同时为朝廷或太学输送优秀学生;2推行地方教化..汉代地方官学发展不平衡..6察举制的教育管理功能1调动了世人读书求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2统一了教育的目标..3规范了教学的内容..7、规范经学内容采取了哪些措施1统一了经学标准..2刊刻石经3 规定严守师法、家法..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南北朝时周兴嗣千字文是有影响的蒙学课本;颜之推颜氏家训是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2、人物志的作者是刘劭..3、四馆是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的综合学校..即玄学、史学、文学、儒学四学4、宋文帝元嘉二十年开设了医学;是我国医学专科教育之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5、三国魏明帝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学弟子;是我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之始..简答:1、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管理发展的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1设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列2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3专门学校和综合学校的设置4私学和家庭教育的发展2、实施九品中正制的条件1中正官的品德和识鉴都能2品评人才是否有明确的标准..3、人物志的历史价值1从治国的高度论述了善于知人用人的重要意义..2阐述了人才的各种不国的类型;提出了人才的标准;分析了各类人才的心理特点..3论述了识别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和应遵守的原则等..4、九品中正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1挫伤了读书人的积极性;使学校更加门庭冷落..2促进了选士制度的发展..第四章隋唐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崇尚儒术;兼用佛、道2、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是生徒“官学的学生”和乡贡“私学的学生和自学人士”..3、五经正义是科举考试的标准;其考试方法是贴经“填空”墨义“简答”对策“基本方法”诗赋..4、师说的作者是韩愈..5、隋唐时期礼部是中央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唐代设置了国子监;为专门管理中央关学的行政机构.国子监设有祭酒;司业;监丞;主薄等 ..二、简答1、隋唐时科举制度产生原因1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收回选用人才的大权;2要巩固政治;必须最大限度的网络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以扩大统治基础;3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2、科举制对教育管理影响1调动了世人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育发展;2使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 ..3、隋唐时期采取重振儒术、兼用佛、道文教政策的背景1社会动乱;政治处于失控状态;民不聊生..2人们开始怀疑和否定儒家宣扬的大一统思想;寻求新的精神寄托..3社会上佛道和玄学迅速发展;儒学受到一冲击;丧失了独尊的地位..4、隋唐时期官学管理比较完备的标志1学校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设置国子监..2入学资格的规定..儒学各学招收14-19岁子弟..3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服从于科举考试的要求;把儒学分大中小三类..4教师的管理..5学生的管理..第五章两宋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两宋文教政策的内容兴文教;儒佛道三教并用;三教合一形成理学..2、书院之名最早出现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3、庆历兴学是范仲淹领导的;他主张把兴学育才和科举选才结合起来..实行苏湖教法..4、熙宁、元丰兴学的领导者是王安石;实行三舍法..5、崇宁兴学的领导者是蔡京;创建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提举学事司..6、宋代的着名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7、书院的教材有朱熹着的四书集注多采用自由讲学的形式..8、明体达用是胡瑷“苏湖教法”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的..分斋教法是苏湖教法的核心..二、简答1、宋代官学的发展有哪些1建立了更加完备的官学体系2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提举学事司3创行“学田制”4教师管理制度的加强5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6教学管理的发展..2、王安石兴学措施1整顿太学;实行“三舍法”颁布太学令;严选学官;实行“考官试..2整顿地方官学、3增设专门学校;设置医学、武学和律学..4明定教学内容、颁布三经新义为全国学校的教科书5改革科举制度.. 3、三次兴学的共同的特点1都是为了振兴官学..2都是为了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才..3每次改革都试图整顿学校教育与改革科举双管齐下..4都重视太学的改革和建议..4、书院特点书院是私学;它继承了古代私人讲学的优良传统;1书院和组织和讲学形式;受到佛教禅林的影响..教育管理水平超过了传统的私学..2书院不仅是讲学的场所;也是学者研究着书修书及刻书印书藏书的学术中心;3书院一般建筑在山水胜地;如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岳麓书院在长沙岳麓山下..第六章辽金元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辽金元时期的文教政策尊孔崇儒;兴学设教;维护民族文化传统..2、元代在教学管理制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的三舍法和积分制实行“分斋升等”和考试积分制..二、简答:元代书院管理官学化的表现1中央和地方政府兴办书院;以为天下的书院的示范或向导;2掌握书院的领导权;3加强对书院的管理;4加强对书院的招生、考试、学生出路的管理..第七章明清鸦片战争前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明清时期文教政策尊孔崇儒;推崇理学;网罗士人;禁锢思想2、明朝科举常科只有进士一科;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3、明清科举考试最大的特点就是八股文取士..考试的题目只能出自四书五经;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对偶文体..4、官学化是明清时期书院管理的主要特点..5、明清时期全国教育行政机构是礼部;官员的名称是提学官..6、倡导实学的书院有东林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7、明清私学的特点承担蒙学教育..类型主要是私塾..分三种在家里、祠堂称家塾;择址建馆教其弟子称村塾、族塾;富人请教师在家专教自家子弟称坐馆;教馆..二、简答:1、明清八股取士对教育产生的影响1当时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仅局限与训练八股文;学校完全变成了八股文的训练基地..严重的败坏了学风..2考试的题目又必处于四书、五经;就助长了一些读书人的侥幸心理;严重的妨碍学术的进步..3特别是到了清代;四书、五经中的题目出了几百年;已经没有新鲜题目出了;为了避免士人抄袭成文;就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题目..为了应付这种考试;读书人更是用心去钻营;不求真才实学;只求侥幸中举..2、明清官学学校管理体制的特点1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仍然是国子监;也是全国最高的学府..2国子监的行政和教学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国子监设有国子祭酒1人;为国子监最高行政长官..3明代国子监隶属于礼部;清代名义上是由皇帝直接管辖..3、书院蜕变的主要表现1继承宋代自由讲学的传统;以倡导实学为宗的书院..2官学化了的书院..4、蒙学教材的发展有几大类1以识字为主的教材..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2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的教材..小儿语弟子规..3诗歌类教材..千家诗神童诗..4综合知识类教材..蒙求..第八章晚清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晚清的文教政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提出;最早提出的是沈寿康..2、洋务派最早创立出最为重视的新式学堂是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是我国政府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标志着近代学校的产生..3、张之洞发表劝学篇;系统地阐述了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教政策思想..4、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有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5、军事学堂包括船政学堂;水师学堂;武备学堂..6、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是天津水师学堂;第一所陆军学校是李鸿章奏设的天津武备学堂..7、维新派创办的新式学堂是万木草堂;湖南时务学堂;京师大学堂..8、天津中西学堂是中国设立中学的先声;南洋公学是我国采用分级教育制度的开始;也是近代学制的雏形..9、晚清的教育行政体制设立了学部;它的最高长官是尚书;其次是左右侍郎;皆为政务官..10、清王朝于1905年下诏各省停止科举考试..11、学务公所是省教育行政机关;提学使是省教育行政的最高长官..12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颁行全国的近代学制;分为直系和旁系两大部分..13、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拟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14、1906年;学部设立图书局编辑教科书;这是近代由政府编慕教科书之始..二、简答:1、“中体西用”的文教政策对晚清教育的影响1解除“变我祖法;乱我圣道”之患;又可迈开学习西学的步伐;使中国走向富强..2在“中体西用”的文教政策的指导下;清末的教育及其教育宗旨;仍有浓郁的封建性;但是还是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2、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对学生的管理规定1.注重品行;严格控制学生思想..2.奖励学堂出身..3.学生在学期间不准另就他事..第九章民国初年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蔡元培被任命为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2年1月9日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二、简答:1、民国初年教育部的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成人教育2注重初等教育的发展3教育总长的地位、权限有所提高4开始建立近代教育行政视导机构 ..2、民国初年教育宗旨的内容教育宗旨上:“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共道德”..3、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的内容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4、壬子一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不同点1学程缩短了三年;从而增加了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机会..2废除了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贵胃学堂..3废止了按学校等级奖励给毕业生科举出身的规定..4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地位;除大学外;普通中学、中等实业学校、师范学校和高级师范学校都可设立女校;初等小学还可以男女同校..5取消了当时占课时最多的读经讲经课..6打破了清末只允许私人办中等以下学校的律令;规定除高等师范学校一种外;一律允许私人开办等等..第十章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教育行政体制完善的标志是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上..到20年代;我国近代的教育行政体制建成了自中央教育部到省教育厅、县教育局一个完整的系统..2、.1922年11月1日学校系统改革案以大总统令正式公布..这个学制一般称为“新学制”或“壬戌学制”或“六三三”学制..3、六六三学制的内容包括改革学制的标准、学校系统、附则和课和标准四个方面..4、职业学校课程三种分配职业学科职业基本学科非职业学科..二、简答:1、壬戌学制意义1壬戌学制与壬子一癸丑学制相比;缩短了小学修业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普及;2延长了中学修业年限;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3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分科制;兼顾升学和就业;4注意地区差别;给地方伸缩余地..是全国爱国知识分子;特别是新教育改革家和专业教育工作者;坚持民主和科学的精神;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共同创制的;它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比较切合中国的实际;同时也考虑到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它是我国学制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第十一章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统区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在教育行政体制上;蔡元培国主实行法国创行的大学院制..2、大学院由中央与地方两级教育行政机构组成;其中央的教育行政机构称大学院;其他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称大学区.3、高等学校有四种类型:即;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院、研究院..4、校长的资格、任用的规定为教育学科20学分..5、校长的职责主要有四大方面;即计划行政教学督导社会联络..二、简答:1、教育独立主要内容1要求教育经费独立;提出政府应拨固定教育专款;不得移作他用2要求教育行政独立;各省须设专管教育的行政司;不得再将其附属于政务所之下;教育行政长官必须是具有教育素养的人担任;教育总长不可随政局的变动而频繁更换.3要求教育思想、内容独立;执行一定的教育方针;不受政党与宗教干涉;反对基督教育..2、大学院制失败的原因蔡元培创立大学院制;目的是要变“教育官僚化”为“教育学术化”;但教育独立是不科学的幻想;加上大学院要推行的是“独立型”的教育行政体制;与中国几千年实行的中央集权制相悖;与当时的政体不合;在实行中;学术化未见成效;而官僚化却难以铲除;因此;大学院制实行之初就受到一些人的责难和非议;实行年余即被取消..3、国民党‘党化教育’的内容蒋介石发出实行“党化教育”的号召;提出以训练党员的要求来训练学生;以国民党的纪律为学校纪律;用管党的办法来管理教育..4、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的内容教育宗旨的内容:“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国民政府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4月26日通令公布;从此;“三民主义教育”成为全国遵行的教育宗旨..5、1935年中学规程对校内考试作了如下规定1中学学生成绩分学业、操行及体育成绩三项2学生成绩考查分4种:日常考查、临时试验、学期考试、毕业考试3学生成绩的评定办法:平时成绩由日常考查和临时测验组成;前者占各科成绩的三分之二;后者占三分之一4规定缺课三分之一以上不得参加考试6、国民政府在高等学校课程的管理上的特点1注重中文和外文的教学.. 2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民展..3注意提高学生实践和研究的能力..第十二章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管理一、填空1、1928年5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湘赣边区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内正式设立了教育部..这是苏区最早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2、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临时中央政府设置了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为全国各根据地最高教育行政领导机构..部长是瞿秋白..3、乡教育委员会是苏区教育行政的基层组织..4、巡视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5、中央人民教育委员部也开始对教育经费实行分级管理制度..6、苏区干部学校主要培养各类干部和专门人才..7、苏维埃大学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委员会负责制..8、苏区着名的干部学校有苏维埃大学中央农业学校红军大学高尔基戏剧学校9、决定要求干部学校的教学必须抓好两个环节严格课程管理改进教学方法..10、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大是抗战时期最有影响、驰名中外的高等军事学校..11、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12、抗大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二、简答:1、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的总方针即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2、中央苏区政府制定的文教政策1彻底改造和整顿旧教育..①禁止任何宗教干预教育和学校..②取消一切封建主义的旧教育;实行新教育..2教育必须为革命战争服务..3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争取与培养知识分子为革命教育事业服务..5依靠社会力量办学..①鼓励群众团体办学;②允许私人办学..3、对新调来的教育干部训练问题作了部署;要求各级教育部采取四种办法训练教育干部:1在工作中训练;2在实际斗争中训练3用行政纪律训练4开办短期的训练班培养教育干部..4、办苏区师范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的特点1按不同的培养规格;隶属不同级别的教育行政机关管理..2各级师范学校内部都强化了“学生公社”的管理作用;学生直接参与学校行政管理..3师范学校学生实行军事化;朝廷军事训练..5、苏维埃大学学生的学习任务1学习领导广大工农劳苦大众;朝廷一切战斗动员工作..2学习改善群众生活问题;学习怎样保护工人农民的日常利益..3学习怎样管理苏维埃政权;怎样管理自己的国家..6、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1教育为抗战服务..2建立抗日文化统一战线..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坚持“干部教育第一”7、干部教育部的任务是什么1统一制定中央直属各学校的教育计划与教学方法..2适当地调剂各学校的教员、教材、课程..3有计划地朝廷招收新生的工作..4领导党政军民各机关的干部教育..5总结各学校、机关干部教育的经验等..8、为了民展社会教育;加强管理;各边区政府采取了以下几项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2实行“民办公助”的社会教育政策..3编印识字课本..4提出指标;建立检查制度..5建立教育社团;促进社会教育民展..6创办教育刊物..9、解放区的教育行政与擦亮眼睛战争时期相比;有哪几点变化1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有了明确的划分..2注意提高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的素质;提高工作效率..3建立了一定的工作制度..10、解放区学校的管理制度1建立和健全学校组织领导机构..2建立相互衔接的学制系统..3加强教学管理..11、解放区对于教师的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1明确对待旧教员的政策..2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教育..3各解放区普遍对教师采取分级管理的办法..4制定相应政策;提高教师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建立法律法规;稳定教师队伍..12、解放区对于学生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1甄别学生的学业程度;严格学籍管理..2实行民主管理制度..3学生的学习;提倡自主自动学习..名词解释: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即学术被官方所垄断;民间无学..主要表现为官师不分;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察举制:是由中央各部门和地方行政长官负责考察和举荐人才;朝廷予以录用为官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策问:就是皇帝就时政中的问题提问;令被荐举者作答..对策:答者对时政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主张和建议..左雄改制:阳嘉改制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着手改革;规定孝廉所举之人必须在40岁以上;而且对岁举的孝廉由朝廷朝廷考试..儒生考以儒家经典;要求必须遵守家法;文吏试以奏章律令..然后在端门进行复试;左雄对察举制的改革;通常称之为左雄改制或阳嘉改制..“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就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吏部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予官职的选士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三舍法:是按学生学业水平实行分舍教学;按学生平时操行及月、岁等考试成绩决定升舍的教学管理办法..积分制:月考优等积1分..一年10次月考累积8分以上者作为升舍的重要依据..苏湖教法:胡瑷在苏州、湖州教学时;实行分斋教学;全面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成绩卓着名闻天下..分斋教学法也被称为“苏湖教法”..。

历年中外教育管理史考试真题

历年中外教育管理史考试真题

《中外教育管理史》浙江省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 × )1-5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代的文教政策,其中的“儒术”就是指孔子的思想。

( × )2-213.我国第一部专论家庭教育的著作是由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

( √ )3-384.唐朝的“礼部”就是当时专门管理教育的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 √ )4-495.宋代书院“学田”的主要功能是供学生“勤工俭学”以供养书院及学生自己。

( × )5-636.明清时进入殿试的考生,没有被淘汰的风险,反而一律被正式赐出身“进士”。

( √ )7-877.明清时期的国子监具有双重职责,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

( √ )7-868.同文馆是我国最早的外语学校,首任校长是美国人,同文馆的课程全部为外语类的课程。

( √ )8-1049.我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大体建成于20世纪20年代。

( √ )10-14410.苏区的教育干部是苏区教育管理的直接领导者,因此苏区非常重视教育干部的培训。

( × )12-19011.中世纪大学开始突破教会对教育、学术和思想的控制,因此它是不受教会控制的。

( × )1-23512.由国家实行统一强迫教育制度的思想是柏拉图最早提出来的。

( ×)1-22613.夸美纽斯认为,古代学校的学习是一种闲暇活动,而近代学校的学习是一种劳动。

( √ )2-24414.欧洲近代的“双轨制”是指普通教育与教会教育两种并行的教育制度。

( × )3-24915.近代俄国的国民教育制度始建于18世纪末期。

( √ )3-26416.19世纪拿破仑上台后建立的国立和市立中学在课程设置上更主要体现的仍是古典主义的传统。

( √ )4-29217.19世纪末雷迪在英国创办了第一所乡村寄宿制学校,手工劳动是学校的必修课,但它不是培养劳动者和公民的学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填空题1、夏、商和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是“学在官府”。

2、西周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选贤贡士制度。

3、既是中国又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的是《学记》。

4、墨家和儒家并称“显学”。

5、墨家私学的领袖称为“巨子”。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朝。

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核心。

8、博士弟子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

9、汉代教育行政由太常监管。

10、汉代广为流传并留存下来的蒙学教材是《急就篇》。

11、汉代太学中由考生抽取题目然后回答的考试方法称为射策。

12、《白虎通》一书的撰写者是西汉的班固。

13、西晋国子学是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为世族子弟设学之始。

14、我国开始建立郡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朝代是北魏。

15、《颜氏家训》是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作者是颜之推。

16、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页脚内容117.《五经正义》呗确定为唐朝全国官学的统一教材,其撰写者是孙颖达。

18.隋炀帝在606年设置进士科,它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19. 进士科在唐代各科中最受重视,及第者常有“白衣公卿”或“一品白衫”的美称。

20.在唐代,礼部是中央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

21.唐代官学的学生一律称为“生徒”。

22、既是宋代治国方针的一部分,又是其文教政策的核心的是兴文教。

23、庆历兴学是在范仲淹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24、胡瑗的分斋教学法也被称之为“苏湖教法”。

25、我国开始设立提举学事司作为专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朝代是宋朝。

26、宋代书院常礼聘院外名师来作专题讲座,称为会讲。

27、宋代书院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称为展礼。

28、我国书院官学化始于元朝。

29、成为元朝官方意识形态,意味着元朝已经比较彻底地完成了“汉化”过程的是理学。

30、元代在教学管理制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的三舍法和积分制,实行“分斋升等”和考试积分制。

31、“贤才,国之宝也”,说这句话的明朝皇帝是朱元璋。

页脚内容232、明代国子监中通过捐纳钱物而获得监生资格者称例监生。

33、明清科举考试规定,考生作文一律采用的文体是八股文。

34、明代最为著名的书院是东林书院。

35、提出“宁粗而实,勿妄而虚”的办学宗旨的清代教育家是颜元。

36、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的人是魏源。

37、最早明确表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概念的人是沈寿康。

38、《劝学篇》的作者是张之洞。

39、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是天津水师学堂。

4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宗旨的时间是1904 年。

41、清末在学部设立图书局编辑教科书,这也是近代由政府编纂教科书的开端,时间是1906 年。

42、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1912 年。

43、“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提出者是蔡元培。

44、民国初年教师薪给待遇,多采用时薪制。

45、民国初年,教育部将全国划分为北京、南京、武昌、广州、成都、沈阳6个高等“师范区”。

46、《壬戌学制》的基本框架,取消了文理分组,在形式上借鉴了美国的“六三三”制。

47、1917年教育部在中学为志愿于毕业后从事职业者设立第二部。

页脚内容348、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49、在教育行政体制上,蔡元培力主实行法国创行的大学院制。

50、运用国家的力量编辑大学教材,我国近代开始于1939 年。

51、苏维埃大学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委员会负责制。

52、抗大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53、解放区的高等学校内部实行校务委员会下的校长负责制。

54、古埃及的文字分为表义字、表音字和混合字三种。

55、古埃及教育的最高决策者是法老。

56、古印度在孔雀王朝时期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人,称为古儒。

57、柏拉图教育理想中的最高培养目标是哲学王。

58、古代希腊最博学的、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59、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育专著是雄辩术原理。

60、人文主义教育在文艺复兴时期直接推动着教育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61、被称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的人是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

62、被称为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尤其是欧洲近代学校管理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奠基人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63、创立导生制的人是兰斯卡特和贝尔。

页脚内容464、《费里法令》的颁布,确立了法国国民教育免费、义务、世俗三项原则。

65、美国创立的第一所星期日学校的所在地是弗吉尼亚州。

66、俄国历史上第一部国民教育法令的名称是《国民学校章程》。

67、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原则的德国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68、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成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69、在英国中等教育中,起领导作用的是“公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文法学校。

70、被人们称为:“拿破仑式”的中学的是国立中学。

71、俄国的实科中学在欧洲出现得最早。

72、在19世纪,欧美高等教育最光辉的榜样是柏林大学的建立。

73、俄国第一所世俗的近代化的高等学校是莫斯科大学。

74、欧洲第一所学校,即阿波茨霍姆学校的创办人是雷迪。

75、夏山学校的首任校长尼尔被西方教育界看做“自由主义教育”的代表。

76、帕克被杜威称为“进步教育主义”。

77、道尔顿制创始人是美国女教育家帕克赫斯特。

78、1868年埃里奥特在哈佛大学实行了选修制。

79、“有用即真理“是对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经典表述。

80、义务教育制度最早出现在17 世纪初。

页脚内容581、英国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44 年颁布的《巴特勒法案》。

82、《富尔法案》提出高教改革的三大原则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学科相通。

83、德国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确立是1964 年《汉堡协定》的签署。

84、成为美国学校管理的最基层的管理机构是学区。

85、美国联邦教育部成立于1976 年。

86、亚洲第一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是日本。

87、日本单三次教育改革全面展开的时间是1984 年。

88、“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此话的提出者是列宁。

89、前苏联苏维埃政权颁布的第一个普通教育法令是《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90、既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91、建立郡国学校体制是在北魏时期。

92、八股文源于宋代。

93、李鸿章奏设的中国第一所陆军学校是天津武备学堂。

94、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教授法学者是昆体良。

95、西方第一个全国阐述学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96、俄国历史上第一部国民教育法令名称是«国民学校规程»。

97、德国近代最主要的中学类型是文科中学。

页脚内容698、战国时期的教育家荀子,在人性论上主张性恶论。

99、汉代太学的教师称之为博士。

100、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大学院制。

101、《教育漫话》的作者是英国教育家洛克。

102、首创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103、俄国第一所世俗的近代化高等学校是莫斯科大学。

104、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育专著是«雄辩术原理»。

105、世界最早实施强迫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106.夏朝的学校是以军事教育为重点。

107.汉代监管中央官学的行政官员是太常。

108.我国第一部专论家庭教育的著作是《颜氏家训》。

109.唐朝具体管辖国子学等中央官学的专门机构是国子监。

110.北宋崇宁年间在诸路设立提举学事司,作专门负责地方教育行政的机构。

111.明清时期,在民间普遍设置的蒙学主要是私塾。

112.近代最早设立的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113.首次明确取消了中小学读经讲经课的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

114.1932年之后,国民政府规定普通学校校长的人员一律采用页脚内容7委任制。

115.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116.雅典时期贵族子弟进入文法学校学习基本的读、写、算知识。

117.亚里斯多德主张的自由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和平教育、文雅教育与闲暇教育。

118.1526年,人文主义者在法国创立了“法兰西学院”,法国国王亲自监理。

119.导生制的创立者是英国人兰卡斯特和贝尔。

120.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发展的趋向主要表现为社会化、终生化、民主化、理性化和专业化。

121.拿破仑时期建立的最高教育领导机构是帝国大学。

122.现代德国中学的主要类型有普通中学业、实科中学、综合中学和文理中学。

123.《史密斯—休士法案》和《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颁布,是美国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确立的标志。

124.文纳特卡制的主要制定者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华虚朋。

125.中世纪世俗封建主教育主要有宫廷教育和骑士教育。

126.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称为壬戌学制。

127.汉代的中央官学有太学、宫邸学和鸿都门学。

128.张之洞在他的代表作《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教政策思想。

页脚内容8129.汉代董仲舒提出了独尊儒术、兴太学、重选举三大文教政策。

130.明朝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131.1919年教育独立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思想内容独立。

13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作《人物志》的作者是刘劭。

13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蔡元培被任命为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34.1928年以后,国民政府确定以“三民主义教育”为教育宗旨。

135.“抗大”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136.日本明治维新后颁布的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是《学制令》。

137.西欧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先生大学和学生大学两种类型。

138.凯兴斯坦纳根据公民教育理论,创办了“劳动学校”。

139.俄国历史上第一部国民教育法令是《国民学校规程》。

140.西欧中世纪世俗封建主的教育有宫廷学校和骑士教育。

141.古希腊的雅典教育注重和谐教育。

142.世界最早实施强迫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143.法国现代国家教育行政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中央集权。

144.《今日美国中学》的作者是柯南特。

页脚内容9145.英国国民教育制度形成的标志是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或《福斯特法案》)。

146.郭沫若、闻一多等人认为,《弟子职》是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

147.商代与夏代相比,教育内容方面更重视宗教教育。

148.墨家以培养“兼士”为目标,而“兼士”有三条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149.汉代中央教育行政由太常兼管。

150.《长兴学记》是万木草堂学规。

151.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的最终目标是自强和求富。

152.清末《癸卯学制》将师范学堂分为两级: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

153.我国高等学校学位制的正式推行是在国民政府时期。

154.根据苏区《小学管理法大纲》规定,小学实行乡教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55. 1905年,清政府设立了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行政的专门机构。

156.“四艺”是指天文学、算术、几何和音乐这四门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