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手足口病的病例分析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1. 摘要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最近发生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报告包括疫情背景、病例分析、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措施以及建议等内容。
2. 疫情背景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
近期,某地区报告了手足口病疫情的暴发,引起了广泛关注。
疫情的暴发可能与季节性流行、传染源扩散以及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
3. 病例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对病例进行了分析。
在此次疫情中,共有XXX例手足口病病例报告。
其中,婴幼儿占XX%,幼儿园儿童占XX%,其他年龄段占XX%。
病例中男性占XX%,女性占XX%。
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4. 流行病学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疫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疫情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托儿所等儿童聚集场所。
病例之间存在密切接触史,如共同生活、共用餐具等。
此外,个人卫生习惯的差异也可能导致疫情的扩散。
5. 预防控制措施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我们提出了以下预防控制措施:- 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加强健康教育;- 加强儿童聚集场所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 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
6. 建议为了更好地应对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的建设,提高疫情应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挑战;- 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7. 结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对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通过本次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疫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和预防控制,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全国手足口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
全国手足口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肠道病毒属A组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热出疹综合征,主要感染病原体是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 virus A16, CV-A16),近年来CV-A6和CV-A10感染也呈现上升趋势。
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的肠道病毒而多次发病。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主要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或溃疡和/或手掌、足底等部位出现皮疹。
然而,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出血或肺水肿、心肺功能衰竭等重症表现,且病情进展迅速,部分重症患儿可引发死亡。
我国于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
监测结果发现,2009年以来我国每年报告100-200万手足口病病例,1-3万重症病例和数百例死亡病例,而多数重症患者与EV71感染有关。
手足口病在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和死亡数排位中均位列前5,给我国儿童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随着防控工作对疾病监测要求的逐步提高,现行手足口病监测系统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⑴各地执行重症病例的诊断标准不一,难以对临床严重程度和变化趋势进行监测;⑵全国所有区县均开展轻症病例的病原学监测,监测质量难以保证;⑶未掌握标本采集数、肠道病毒检测结果阴性数以及未检测数,无法全面准确估计手足口病病例中的病原体分布特征。
为促进手足口病的科学防控,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手足口病监测,特制订2014版监测方案。
新版监测方案主要具备以下特点:⑴细化重症病例的诊断标准,加强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监测;⑵增加地市级哨点监测,提高监测质量;⑶开发“手足口病监测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全国监测数据,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自本监测方案执行起,《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中关于监测部分内容同时废止,但《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继续执行。
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分析
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分析
陈建国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14(000)022
【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分析其流行规律。
方法:收集某市
2010-2013年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
结果:手足口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2010年-2013年共32241手足口病例
报告,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为1~3岁,男性多于女性(P<0.05);全年均可发病,主要
发病月份为3~8月。
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多为婴幼儿,男多于女,流行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且逐年增加,需相关部门加强防控,以降低该类疾病发生率。
【总页数】2页(P82-83)
【作者】陈建国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万载 33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5
【相关文献】
1.探讨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发病特点
2.基于HIS真实世界异位妊娠发病特点
及证治规律分析3.2008年-2012年石嘴山市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分析4.某地手足口病流行规律分析5.探讨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发病特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足口病病例处置报告模板
手足口病患儿处置报告2014年4月22日上午8时,我防保站接到县疾控中心疫情通报:我乡XX村患儿XXX 于县人民医院被确诊为轻症手足口病,现居家隔离观察。
接到疫情通报后,我院领导相当重视,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到疫情发生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现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患儿XXX,男,2岁,散居儿童,南乐县西邵乡XX村人。
其父亲XX,联系电话:XXXXXXX.患儿全家共有3人,其中儿童1人,大人2人,患儿母亲在家照看小孩。
患儿家住XX村的一条小胡同,住房屋面积约为300平方米,人均60平方米。
室内外环境一般,无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患儿在家活动范围较小,不与本组儿童一起玩耍。
二、发病经过患儿祖父代述,患儿于2014年4月14日发病。
主要症状为发热、精神状态差,手足出现疱疹,由其父母送患儿至XX村卫生室就诊(该村卫生室有医疗执业许可证,乡村医生XXX有乡村执业医生执业资格,为注册乡村医生,2013年~2014年接受过三次乡级手足口病防控技术培训)。
经查,患儿手、足、部有皮疹,口腔粘膜上有红色溃疡。
随即被送往南乐县人民医院就诊,后转至濮阳市人民医院。
三、流行病学调查患儿发病前无手足口病接触史,与患儿密切接触者共有7人,其中成人4人,儿童3人,儿童密切接触者名单如下:XXX,女,11年10月3日,患儿邻居,常与患儿玩耍,目前无手足口病症状。
XXX,男,12年5月3日,患儿邻居,常与患儿玩耍,目前无手足口病症状。
XXX,女,11年1月19日,患儿邻居,常与患儿玩耍,目前无手足口病症状。
患儿疫苗接种情况良好,无免疫系统疾病,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发病前3个月身体健康。
患儿所在组目前无其他手足口病患者。
四、处理措施我西邵乡防站工作人员携带调查资料.手足口病防治资料.消毒液.体温计等器材于4月22日下午4时50分到达患儿家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随行医生XXX (XX村卫生室乡村医生)。
1、指导患者家及周围群众家用“84”消毒液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另外要求患儿家长对患者床铺、衣服及餐具进行消毒。
浅谈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防控措施
培训讲座
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开展知识讲座 和培训,提高大众对手足口病的
认知和防控意识。
个案报道
报道典型病例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以及防控经验和教训,引导公
众科学防控手足口病。
04
手足口病防控的挑战 和展望
面临的挑战
01
手足口病病毒的变异
手足口病病毒具有较高的变异性,导致病毒株不断演变,给防控工作带
加快手足口病病毒疫苗的研发进程,通过 特异性疫苗的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有 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提高诊断和监测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能力建设,提 高医务人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同时, 加强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 各国共同合作和交流,分享经验和研究成 果,共同应对挑战。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膜炎 、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 死亡。
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 症状和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 查可确诊。
02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 调查
调查目的和方法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流行 趋势和传播途径,为制定防控措 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场调查相 结合的方法,收集病例的基本信 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 等,并进行统计分析。
治疗措施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患有手足口病, 应立即就医,尽早得到诊 断和治疗。
遵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和护理,按时服药,定期 复查,直至痊愈。
关注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病情的发展和变 化,如出现高热不退、神 志不清、呼吸困难等严重 症状,应及时就医。
健康教育措施
宣传教育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一、引言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儿童。
近期,在某地区发生了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为了及时控制疫情的蔓延,保障公众健康,我们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便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调查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卫生部门提供的疫情报告、医院就诊记录和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2. 调查对象:疫情发生地区的儿童、家长、医务人员和卫生部门工作人员。
3. 调查内容:了解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病例数量、病情严重程度、传播途径等。
三、调查结果1. 疫情发生情况: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在某地区的幼儿园和小学,起始时间为某年某月某日。
截至某年某月某日,已报告病例总数为XXX例,其中男性占XX%,女性占XX%。
2. 病例分布情况:疫情主要集中在某地区的A幼儿园和B小学,占总病例数的XX%。
其他地区也有少量病例报告。
3. 病情严重程度:大部分病例为轻型,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少数病例为重型,出现呼吸困难、心脏病变等严重症状。
4. 传播途径:疫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个别病例通过接触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播。
四、疫情分析1. 疫情原因: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季节因素、人群密集、卫生条件不佳等因素可能导致疫情的暴发。
2. 传播途径:疫情主要通过幼儿园和小学的密集人群接触传播,尤其是在课堂、操场等集中活动场所。
3. 防控措施: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通风等;及时隔离病例,减少传播风险。
五、应对措施1. 卫生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提醒家长和学校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2. 学校管理: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通风,提供洗手设施,及时隔离病例,减少传播风险。
3. 医疗支持:加强医院的诊疗能力,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引言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儿童。
最近,某地区出现了一起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该疫情进行调查,并详细阐述疫情的原因、传播途径、症状、防控措施以及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一、疫情原因:1.1 病原体: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是肠道病毒,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最为常见。
1.2 季节因素:手足口病疫情通常在夏秋季节高发,这是因为高温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和繁殖。
1.3 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差、不洗手、不注意饮食卫生等因素也是手足口病暴发的原因之一。
二、传播途径:2.1 接触传播: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接触患者的口水、粪便等。
2.2 环境传播:病毒可以通过污染的水、食物、玩具等间接传播,感染者接触这些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易被感染。
2.3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手足口病后,通过胎盘感染、分娩过程或哺乳等方式将病毒传给新生儿。
三、症状:3.1 发热: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之一是高热,一般持续2-3天。
3.2 口腔症状:患者常出现口腔溃疡、咽峡炎、口腔疼痛等症状。
3.3 皮疹:手足口病患者常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红斑、水疱、疱疹等皮疹,可能伴有瘙痒和疼痛。
四、防控措施:4.1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后、使用卫生间后、饭前饭后等时刻。
4.2 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避免积水、蚊虫滋生等。
4.3 隔离措施: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传播给他人。
五、对公众健康的影响:5.1 社会影响: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学校、幼儿园等公共场所的关闭、人员流动的限制等。
5.2 经济影响:疫情的暴发可能导致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旅游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减少。
5.3 心理影响:疫情的暴发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因此需要加强心理疏导和支持。
69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RP、cTnI联检结果分析
6 9例 手足 口病患儿血清 CR 、T I P c n 联检结果分析
浙江省兰溪市中医院检验科 (2 10 3 10 )
手足 口病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病毒感染 性疾病 , 主要 由科 萨 奇病 毒 A 6和 E 7 1 V 1型等肠道 病毒 引起。近 年来流 行病 学 和临床研究 发现 , 手足 口病 能 引起 患儿 多项 检验 指标 异
en 结果 比较无 明显差异 ( 0 0 ) TI P> .5 。
表 2 手足 口病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 C P和 en 检测结果 ( s R TI i± )
岁 。 有病 例符合手 足 口 所 病诊 断标 准 。正 常对照组 2 】 8例 为同期本 院健康 体检儿 童 , 年龄 9 个月 ~ 岁 。 7 12 方法 患J - . I] d 诊人院时静脉采血 2 l分离血 清后测定 m,
夏国文
e n > . 0 g m 为 阳性 。两个项 目在手 足 口病 中的阳性率 T I 0 3 n/ l 比较见表 1 R 。C P的阳性率 为 7 . % ( 2 6 ),T I 5 4 5 / 9 e n 的阳性 率为 1 4 ( / 9 , . % 1 6 ) 两者 比较 有显著性 差异 ( P<0 0 ) .1 。
放 免j 墼羔
1 O
笙望 鳖 』 Fra bibliotek! ・ !
翟
—
—
一
99
. l y e N U C 水 诊断 的慢性 肾炎患者 ( 包括病史 、 体征 、 实验室有关项 目的检 2 2 慢性 肾炎 患者 组血 浆 t 与 B 、 r 平 进行 相关
测后 明确诊断 ) 。 112 正常对照组 ..
肝 肾功能试验正常。
1 2 方 法 .
某医院80例手足口病例临床分析
某医院80例手足口病例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手足口病近年来高发并危害性越见明显,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征,以促进该疾病在治疗与防控能力的提高。
方法本文通过对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手口足病80例患儿作一回顾性分析。
结果发病3岁以下61例(占76.25%), 3~9岁19例(占23.75%)。
80例(占100%)均见手足口皮疹,49例(占61.25%)伴发热,并发症以肺炎的患儿最多,有11例(占13.75%);合并心肌损害9例(占11.25%),肝功能损害5例(占6.25%)以合并脑炎症状最危重2例(占2.5%)。
本组患儿治疗以抗病毒为主,辅以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 79例(98.75%)治愈,死亡1例(1.25%)。
结论手足口病可防可治,其中防控工作很重要,托幼机构和小学校防控工作尤为关键,常规治疗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其中对危重病例做到早识别,早重视,早治疗,注意治疗方案的调整,即可减低死亡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并发症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coxa16)、肠道病毒(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学龄前儿童为易感人群,尤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1]。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2008年开始在我国南方地区有爆发流行上升趋势,并且以感染肠道病毒为主,易侵犯神经系统,使患儿出现脑炎及神经性肺水肿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发展成重症导致患儿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给我国儿童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与2008年比较2009年发病强度高,高峰持续时间长,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
本文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手口足病80例患儿作一回顾性分析,为疾病的治疗与防控提供有益的临床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009 年3 月至2011 年3 月,在本院住院并确诊为手足口病的患儿80例,病例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 年版)中规定的临床诊断标准[2]。
手足口病疫情分析报告
手足口病疫情分析报告一、疫情概况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多见。
某某年5月2日之前,某某市每年都有手足口病例散在发生,据不完全报告(此前手足口病未作为法定传染病报告)某某年全市报告发病人数149人。
自某某年5月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报告以来,某某市按照国家下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根据本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制定了《某某市疾控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指导意见》,并结合实际情况指导各旗县区疾控机构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
在夏季发病高峰,我们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疫情。
进入秋季以来,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10月份以来,出现发病高峰。
因此我们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发病趋势的进一步蔓延,我们对5-10月份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
(一)概述:某某年5月1日TO月21日,某某市共报告911例手足口病病例,两个高峰分别在7月(182例)和10月(317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
(二)手足口病例的三间分布情况:1、地区分布:2、时间分布:某某年某某市手足口病继6、7月份出现高峰后,9、10月份再次出现高峰,经统计学分析(SPSS),差异有显著性。
3、人群分布:(1)性别分布:男女比例为1.48:1。
(2)年龄分布:年龄以1-5岁幼儿最多,占总发病数的90.12%。
(3)职业分布: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最多,占总发病数的93.19乳学生占5.71%。
二、疫情趋势分析:从时间分布图可以看出,某某市5-10月手足口病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
6-7月份有一个小的高峰,8月份发病下降,9-10月份发病有所上升。
这也符合手足口病夏秋季多发的流行病学特点。
原因可能与8月份托幼机构及小学校放暑假,人群相对不密集。
而9月份学校开学后儿童接触机会增多,交叉感染机会增加导致病例增多。
由于手足口病具有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内即可造成较大范围流行的特点,疫情控制难度较大。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比较分析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比较分析作者:蒋太敏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第05期【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9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剂量方法将其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46例。
两组患儿均采取丙种球蛋白基础治疗,大剂量组采取甲泼尼龙10~15 mg/(kg·d)静脉滴注,小剂量组采取甲泼尼龙2 mg/(kg·d)静脉滴注,最后分析两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
结果:大剂量组患儿的易惊缓解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高血压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小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短期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可确保较高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与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无差异,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手足口病;甲泼尼龙;不同剂量中图分类号 R7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5-0028-03doi:10.14033/ki.cfmr.2015.05.013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疾病,主要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此疾病发病紧急,病死率较高[1]。
手足口病发病时,患儿口、足、手、肛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伴随发热症状、中枢神经系统损坏,甚至会引发循环功能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等现象,不利于患儿的生命安全。
目前,手足口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脱水剂、利巴韦林、甲泼尼龙及丙种球蛋白等。
手足口病诊疗研究中提出,可采取冲击剂量激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但是其治疗效果仍存在各种争议[2]。
为了分析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将收治的9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大剂量、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9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标准[3],按照不同的剂量方法将其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46例。
2014年某地区手足口病监测报告
2014年某地区手足口病监测报告发表时间:2015-11-30T16:49:19.9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作者:宋振海[导读] 内蒙古正蓝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大地区性投入,成立协调小组,多汇报,争取得到卫生行下部门的支持与协调,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的。
宋振海内蒙古正蓝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概况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驻地锡林浩特市,是距京津冀经济圈最近的草原牧区,常住人口数104万,有蒙、回、藏、朝鲜、满、达翰尔等23个少数民族,其中蒙古族占人口数的30%,土地面积20.26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原面积18万平方公里。
辖9旗2市1县和1个管理区,畜牧业资源为主的多种资源,如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太阳能、风能资源、草场资源、农业资源、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
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
道路交通越来越适应社会的发展,全盟共有中学39所,小学71所,幼儿园104所,在校学生(幼儿)约5万人。
有医院34个,卫生院120个,妇幼保健院(所)14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4个,有疾病工作人员400余人。
在推进扎实的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和监管体制改革,改善卫生计生工作基础上,全力提升服务水平,为全盟人民的防病灭病提供有力的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支配收入人均28000元(城镇),农牧民11000元。
各项社会保障有了充实的保障。
民生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十个全覆盖工程”有效推进。
城乡综合治理,社会整治“十个专项行动”全面工作。
近年来手足口病全盟每年有病例报告,虽然没有造成流行,但各项监测工作每年都在完成,预警机制建全,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保障,2014年我们按照监测方案对该地区所辖区开展了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监测,并就下一步防控措施提出了建议.二、手足口病监测本年度共报告病例352例,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
全年采集手足口病例标本243份,样本总体阳性率75.72%.阳性结果以CVA16和EV71型为主(占阳性结果的90.22%).(一)病例的三间分布情况1.时间分布2014年全年通过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52例较去年下降61.78%.今年首例病例时间为2014年1月19日。
手足口病136例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13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探讨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措施。
方法:对收治的13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见手足口疱疹,伴发热106例(77.9%),并发心肌损害54例(39.7%),肺炎32例(23.5%);治疗以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感染为主,辅以解热对症处理。
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后遗症。
结论:手足口病可防治,早诊断、早治疗并进行有效宣教,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热;心肌损害;肺炎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3-0129-01手足口病是一种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症状的小儿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大多数病情较轻,预后良好,极少数可引起脑膜炎、脑炎、神经源性水肿及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对2011年3-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3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36例手足口病患儿均符合卫生部2010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制定标准[1],其中男74例,女62例,年龄8个月~7岁,3岁以下患儿居多,109例(80.1%)。
1.2 临床特点(1)发热:106例(77.9%),热型不规则,热程1~7 d。
(2)皮疹:所有患儿均有皮疹,一般于发热3 d内出现,口腔疱疹出现较早,初为水泡或粟米样斑丘疹,周围有红晕,破溃后可形成溃疡,手足、肛周部位皮疹为米粒或绿豆大小的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一般不痛、不痒。
(3)并发症:心肌损害54例(39.7%),肺炎32例(23.5%),哭闹、易惊31例(22.8%)。
1.3 辅助检查血细胞分析:白细胞总数升高52例(38.2%),降低44例(32.4%),单核细胞比例升高49例(36.0%);心肌酶谱升高54例(39.7%);胸片提示支气管肺炎32例(23.5%)。
1.4 治疗所有患儿均住隔离病房,主要予对症支持及抗病毒、抗感染治疗。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分析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分析何洪贵【摘要】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 of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children. Methods 78 cases of childrenwith HFMD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treate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foot and mouth were sores, fever, nausea, vomiting, convulsions; 73 cases were ordinary cases, 4 cases has severe tendency, 1 case was severe case. After combined treatment, the prognosis was good, sequelae and deaths did not occur.Conclusion For children with HFMD, we should closely observ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make early diagnosis, timely targete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transmission.%目的:探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的案例
手足口病的案例一、病例概述患者小明,男,5岁,居住于城市。
于XXXX年XX月XX日因发热、口腔和手足出现疱疹就诊。
小明在就诊前一周与多名患病儿童有过接触。
此案例主要对小明的手足口病病情进行详细描述,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和预防建议。
二、症状表现小明在发病初期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等症状。
随后在口腔黏膜、手掌和足底出现散在性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部分疱疹还出现在患者膝盖、肘关节等部位。
小明还伴有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
三、诊断过程根据小明的临床表现和接触史,医生初步诊断为手足口病。
为进一步确诊,医生进行了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比例略升高,EV71和COXA16等肠道病毒抗体阳性。
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小明被确诊为手足口病。
四、治疗过程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以下几点:1.休息:要求小明在家休息,减少外出,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2.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
3.药物治疗:给予板蓝根颗粒、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口服,以增强免疫力。
同时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口腔疼痛。
4.监测病情:密切监测小明体温和疱疹情况,如发现病情加重或持续高热不退,及时就医。
五、康复情况经过一周的休息和治疗,小明体温恢复正常,口腔和手足疱疹逐渐消退,未留下明显后遗症。
在此期间,小明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注意饮食调整和休息。
家长也积极配合医生建议,对小明病情进行监测。
经过一周的治疗和护理,小明病情明显好转,疱疹消退,食欲恢复。
医生评估后认为小明已康复,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
六、预防措施针对手足口病,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保持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要洗手。
家长接触孩子前也要洗手,避免病毒传播。
2.增强免疫力:让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3.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尽量减少与患病儿童的接触,特别是不要接触患病儿童的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
240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240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全球性传染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口腔炎及手足等处皮疹为特点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报导。
特别是2008年首先在我国安徽埠阳地区爆发,出现死亡病例,而后在很多省份出现流行。
故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该病易在婴幼儿中发生流行[1]。
病原体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coxa﹚16型常见。
笔者对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4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24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感染科门诊就诊的诊治的患儿。
其中男性160例,女性80例,男女之比例为1.52:1,年龄最小为6个月,最大的为7岁,小于1岁18例占7.5%﹙18/240﹚,1~3岁147例占61.24%﹙147/240﹚,4~6岁65例占27.06%﹙65/240﹚,6岁以上10例占4.16%﹙10/240﹚。
幼儿园群居的患儿165例占68.75%,散居儿童75例占31.25%病程5~14天,平均10天。
所有病例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同时排除其它出疹性疾病。
本病1年四季均可发病以以4~6月为多见共156例65%。
2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出疹前多数无明显全身表现,240例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以低热居多,临床治疗显示,中-低热症状155例﹙64.58﹪﹚,高热45例﹙18.75﹪﹚.20例﹙8.33﹪﹚患儿出现并发症﹙心肌炎7例,下呼吸道13例﹚。
患儿就诊前就伴有食欲不振、口痛、流涎、拒食、恶心、少数有咳嗽、咳痰、腹泻等症状。
﹙2﹚发疹情况:患儿都有可见不同程度的皮疹,集中分布在手掌、足掌、口腔粘膜,臀部、膝盖和手臂。
同一患者,手、足、口腔皮疹不一定全部出现,有的仅表现为上鄂粘膜斑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流调结果分析
手足口病流调结果分析摘要: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发病最多。
多发生于10岁以下婴幼儿,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我区根据国家疫情网络直报对辖区手足口病患者逐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现将2014—2016年1767例临床确诊病例按不同年份、季节、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结果:1、发病状况:我区2014--2016年共发生手足口病1767例。
其中2014年全区共发病726人发病率为79.43/10万;2015年全区共发病590人,发病率为64.54/10万;2016年全区共发病451人,发病率 49.36/10万。
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
2 时间分布:在1767例手足口病按发病时间统计结果为每月均有发病,但6—9月份发病人数最多,共发病1439人,占总发病人数81.44%,显示为高发季节。
表1 香坊区2014---2016年月份发病统计表5、职业分布:在1767例手足口病发病者中,散居儿童1132人,占发病总数64.06%,托幼儿童发病523人,占发病总数29.60%,学生发病100人,占发病总数5.66%,家政、家务及工人发病12人,占发病总数0.67%。
职业高发显示为散居儿童。
表4 香坊区手足口病2014—2016年职业发病统计表7、小结:手足口病传染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搞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在本病流行期间,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居家看护儿童,居民往往带领幼童随意活动玩耍,要告知看护人员尽量不带婴幼儿和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
同时,根据儿童生活环境是否有手足口病发生,以及与手足口病发病患儿密切接触程度,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手足口病案例
手足口病案例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中。
该病通常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咽峡炎、手足口疱疹等症状。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手足口病患者的案例来了解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过程。
患者小明,男,2岁,因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疱疹等症状就诊于医院。
患者父母称,小明在前几天出现了发热症状,伴随着食欲不振和口腔溃疡。
随后,小明的手部和脚部出现了红斑和水疱,有些水疱已经破裂。
经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小明被确诊为手足口病。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为小明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首先,对患者的发热症状进行了控制,给予退热药物,同时建议患者多饮水、休息。
对于口腔溃疡,医生建议患者使用漱口水清洁口腔,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对于手足疱疹,医生建议患者保持局部卫生,避免挠抓,必要时可使用外用药物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家人也需要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首先,要加强家庭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家居环境。
其次,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另外,家人要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用品,减少传播风险。
经过几天的治疗,小明的症状逐渐好转,发热消退,口腔溃疡愈合,手足疱疹逐渐干燥结痂。
在治疗结束后,医生对患者进行了复查,确认病情已经得到控制,患者可以出院。
在出院后,医生还对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工作进行了指导,提醒家人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避免复发和传播。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
对于手足口病患者,及时就医、科学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患者的家人也要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希望通过对手足口病案例的了解,能够提高大家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减少患者的痛苦,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引言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暴发疫情的情况有所增加。
本篇调查报告旨在详细分析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以期提供有关部门和公众更好的了解和防控手足口病的指导。
一、疫情背景1.1 疫情爆发时间和地点根据调查结果,本次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在某市的幼儿园,起始时间为X年X 月X日,暴发地点主要集中在该市的ABC幼儿园。
1.2 疫情暴发规模据统计,疫情暴发后,该幼儿园共有X名幼儿感染手足口病,其中包括X名确诊病例和X名疑似病例。
暴发规模较大,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
1.3 疫情传播途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我们发现本次疫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两种途径传播。
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唾液、粪便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
二、疫情原因分析2.1 病毒感染源头经过病原学检测,我们确认该疫情的病毒感染源头为某患者,该患者在疫情暴发前曾经有与其他患者密切接触的情况。
这表明病毒在患者间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 环境卫生条件通过对幼儿园的环境卫生条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例如,卫生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不到位,儿童个人卫生习惯培养不够,这些都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2.3 人群免疫力差异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彻底发育,免疫力相对较弱。
因此,幼儿园中儿童之间的相互传播更为容易,也是本次疫情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应对措施3.1 及时隔离患者在疫情暴发后,幼儿园即将采取了隔离措施,将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隔离,以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3.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幼儿园加大了对卫生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同时加强了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包括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措施,以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3.3 提高公众防控意识针对本次疫情,相关部门通过媒体和社区宣传,提高了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同时,加强了幼儿园和家庭间的沟通,提供有效的防控指导,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手足口病的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12T10:36:37.37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4期作者:宋会荣刘旭东王欣[导读] 哈尔滨市道里区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年龄和职业特征,5岁以下婴幼儿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加强疾病监测和宣传教育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关键。
宋会荣刘旭东王欣
道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哈尔滨市道里区2014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年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2014年哈尔滨市道里区共报告手足口病572例,发病率为62.09/10万,其中重症病例1例,无死亡病例,城乡结合部发病率较高。
6月至9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全部病例的82.17% 男性高于女性。
结论:哈尔滨市道里区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年龄和职业特征,5岁以下婴幼儿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加强疾病监测和宣传教育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关键。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预防控制【中图分类号】R8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179-02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科萨奇病毒A16型格肠道病毒71型最为多见。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1-2】.本文通过对2014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报告的手足口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以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规律,为进一步做好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资料病例信息来自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4年网络直报的、现住址为道里区的所以手足口病例。
人口数据来自于道里区公安局。
1.2方法利用EXCEL统计软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年道里区手足口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2.1疫情概况 2014年哈尔滨市道里区共报告手足口病572例,报告发病率为62.09/10万,有报告1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发生,报告聚集性疫情2起。
2.2流行病学特征2.2.1时间分布:全年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6-9月呈现发病高峰,共报告490例,占全年总发病数的85.66%。
7月份达到最高峰。
见图1。
3讨论
从2014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手足口分布情况来看,手足口病以夏秋季为主,从患者的分布人群来看,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托幼机构次之。
低龄组儿童病例数比较大,与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未能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关。
【3】手足口病在托幼机构的传播速度快,
容易引起聚集性病例发生,一定要加强托幼机构的疫情监测,督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深入托幼机构进行手足口防控工作的指导,普及手足口病的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自觉做好预防工作。
另外,从发病的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
由于这部分地区人口流动性大,居住条件不好,环境卫生较差,导致了手足口病在这部分人群中有相对高的发病率。
通过媒体、广播、宣传单等广泛的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向大众宣传手足口病的防病知识,才能不断提供群众手足口病知识的知晓率,保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卫生部。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朱政,郭喜玲,唐镇等。
EV71手足口病患儿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3):6-8
【3】封卫群。
泰州市海陵区2009-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13.24(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