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阳市“十二.五”规划2015年滚动课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书

襄阳市樊城区龙头中心小学

2016年6月8日

目录

一、问题提出 (1)

二、主要概念的介定 (2)

三、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容及实际意义 (2)

四、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2)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2)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 (3)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3)

八、课题成果呈现 (3)

九、经费预算 (4)

十、研究条件及保证措施 (5)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策略研究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新时期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建议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数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对数学的情感,理解数学的本质,学习数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数学探究的能力。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要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变学生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的活动,变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

2、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最重要,也是最紧迫的任务。为了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必须开展探究性教学,创设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环境,使之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能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深入思考问题,创造性地挖掘发挥自己的潜能。

3.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

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尤其是在广大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表现得更加明显。课堂上学生的

“主体性”常常受到教师“主导性”的排斥、羁押而被架空,学生只是“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于被动地学习,惰性强,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低下。严重阻碍着学习自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精神受到抑制,实践能力无法锻炼,从而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此,提出了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期望能促进数学教学活动朝着新课标要求的方向发展。

二、主要概念的界定

“农村小学生”指在农村小学就读的、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小学年段的学生。这些学生年龄小,并且由于地域的文化、家长文化水平、教育条件的局限,呈现胆怯、见识少、能力弱、陌生感强等特点。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它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自主学习是指较少依赖于他人的自己独立的学习,它的实质在于在的或自我驱动的自主选择学习,自主参与学习,通常表现为“我要学”、“我愿学”、“我乐学”,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容及实际意义

在开展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和发掘现有的课程资源,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①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动机;

②教师如何对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更有利于教师素质结构的整体优化。

四、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1、加强理论研究,明确课题涵,拟订实验研究方案。

2、以课堂为主阵地,强化课堂探索实践。

3、比较实验班前后的对比情况,写出相应的研究报告。

4、推出展示课3-5节,写出结题报告。

五、研究目标

学生学会学习,才能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而启迪和训练学生学会学习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学习策略并形成迁移能力,无疑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形成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金钥匙。据此,提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探索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具体策略和模式。

2、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和“动手”探究,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3、探求掌握能使学生把在学习活动中获取的知识、习得的能力、掌握的方法运用到类似的学习中,从而形成迁移能力的规律和方法。

4、以“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探索掌握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原则、途径和方法。

六、具体方法

文献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

经验总结法

七、课题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时间跨度为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09-2014.10

① 选择研究课题并组织论证,使之适合校情和课改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

② 确立课题,向区教育局申请立项。

③ 制订课题实施方案,明确研究目标,选学指导理论。

④ 制订课题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4.11-2015.10

1、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调查报告。

2、进行探究性学习案例研究。

3、每一位教师上一节探究性学习研讨课,然后进行交流分析研讨,不断改进教学策略。

4、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教师写出个案分析。

5、结合课例和个案分析,写论文一篇。

6、中期课题成果汇报。

7、建立网上交流平台,倡导师生写网络日志。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5.11—2015.12

1、后期测评,写出测评报告。

2、推出展示课3-5节,整理各种集锦,写出结题报告。

八、预期的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