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1)
(五)职业教育学和政策知识复习题(单选)
![(五)职业教育学和政策知识复习题(单选)](https://img.taocdn.com/s3/m/e9f2369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64.png)
(五)职业教育学和政策知识复习题(单选)1.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教育的特点: () [单选题] *A国度性B技术性(正确答案)C时代性D生利性2.下面哪个不属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结构内容() [单选题] * A学习能力(正确答案)B专业能力C方法能力D社会能力3.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单选题] *A职业教育的对象B职业教育领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C职业教育学科体系(正确答案)D职业教育领域的外部关系4. 以下哪一个不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 [单选题] *A“双元制”教学模式B“C BE”教学模式C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正确答案)D“MES”教学模式5.如果按课程开发主体来分类职业教育课程类型,以下哪项不属于()[单选题] *A校本课程B企业课程(正确答案)C国家课程D地方课程6. 以下哪一个不是工作场所学习具有的主要特征() [单选题] *A职业性(正确答案)B真实性C社会性D情境依赖性7.“6S”管理模式具体运用到实训实习场所不包括() [单选题] *A整理、整顿B整理、整顿(正确答案)C清扫、清洁D素养、安全8.如何上好一堂理论课?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D )[单选题] *A充分备课B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及课堂气氛C丰富教学内容及方法D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撰写(正确答案)9.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能力结构,不包括() [单选题] *A专业能力B方法能力C思想品德(正确答案)D社会能力10. 实训实习的类型具体不包括() [单选题] *A从时空上分,有校内和校外两种,包括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
B从形式上分,有技能鉴定达标和岗位素质达标两类,包括通用技能实训和专项技能实训。
C实训实习不能使学生在实训实习期间学到专业新技术、新技能。
(正确答案)D从内容上分,有动手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类。
11.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包括() [单选题] *A教学准备和教学组织B课程开发C教学内容(正确答案)D方法手段12.编写教学方案的一般要求不包括()[单选题] *A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做到目的明确、要求适当B有经验的教师不必写教学文案C编写教学方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正确答案)D要求环节完整、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繁简得当、时间分配科学13.1917年黄炎培联合教育界、实业界48位名人在上海创建的教育机构叫()[单选题] *A百工教育B中华职业教育社(正确答案)C机器学堂D实业学堂14.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以及生活在社会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不包括()能力。
教育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重点问题
![教育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重点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02b98f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0.png)
第一章绪论1、教育学的内涵及其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分析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处于一级学科的地位,它侧重探讨教育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其中充满矛盾,包含着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对立统一;“现实的个人”的教育活动,是教育学最具体、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对象,教育现象、教育规律2、教育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及其观点1、教育经验——教育术2、《论语》《理想国》柏拉图3、《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方法论著夸美纽斯,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早期公共教育的倡导者,大力推行班级授课制,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1658年出版世界上第一本学校教材《世界图解》。
夸美纽斯尝试把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从零散、肤浅的教育经验提升为更加深刻、系统,因而更具普遍意义的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在其《普通教育学》中明确将教育学定性为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科学化过程:通过把对教育现象的解释建立在可验证的经验基础之上,从而追求教育学知识的可靠性。
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把人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
系统阐发了关于教育本质、人的个性和社会性、人的实践和人的主体性、人的全面发展等教育基本理论。
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开启了人类教育思想发展的新纪元4、教育学的发展趋势与众多学科交叉发展突破学校时空框架,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展呈现出信息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等时代特征5、教育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行动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教育问题最基本的思想方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最重要的科学理论;第二章教育及其本质1、教育的不同起源论的基本观点(一)生物起源论(二)心理起源论(三)劳动起源论(四)需要起源论(五)交往起源论2、当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一)教育全民化(二)教育现代化(三)教育国际化(四)教育终身化(五)教育信息化3、教育的涵义、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e4bac4858fafab069dc027e.png)
教育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人的发展P83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身心两个方面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
身指的是人的身体发展,心指的是人的心理发展。
2、个体个性化P105个体个性化是指个体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它反映的不是对社会的适应,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造。
因而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
个体追求个性化的结果就形成了人的个性。
3、个体社会化P109个体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学习知识、技能和各种社会规范,使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要求,掌握社会生活的本领,进而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充当适当的社会角色,发展和完善人的过程。
4、教育目的P118、123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根据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制定的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主要表现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质量规格,身心素质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所属的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要求,及各级各类学校在课程或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体要求、设想或规定。
教育目的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自身发展需要,以观念或理念形式体现出来的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关于受教育者素质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
5、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P129个人本体论坚信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就是真善美的体现,主张应以个人的需要为本,强调根据儿童的本性,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
(代表人: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福禄培尔)6、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P130社会本体论认为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受社会的制约,主张教育目的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促使个人社会化,使人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符合国家根本精神的有用公民。
(代表人:柏拉图,荀子)7、学校教育制度P192学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组织(主要指学校)的总体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123b70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4.png)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名词解释1.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2.职业特征:(一) 目的特征性:职业活动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二)社会特征: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三)稳定性特征:职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生命周期(四)规范性特征:职业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五)群体性特征:职业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员数3.教育:广义: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曾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狭义:指学校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4.职业教育:是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一种教育5. 壬戌学制: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
6. 劳作学校:就是在每所国民学校,进行实在的工作计划,增设实习工场、校园、烹调室、缝纫室、实验室等,以便系统地培养学生体力劳作的兴趣、习惯和技能。
二、问答题1、试述我国教育产生发展的历程P4(一)原始社会教育:人类生产力低下,人类活动的目的主要是繁衍和生存。
因此该阶段的教育也十分原始,处于教育的萌芽状态(二)夏、商、西周时的教育:产生阶级、国家、文字;文化得到一定发展,老师开始分化出来,学校得到初步发展;(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该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度时期。
私学兴起,‘学术官守’、‘学在官府’被冲破;(四)秦汉到两宋时期的教育:中华民族从融合、形成到初步稳定的时期,也是我国的封建教育体制逐渐完善定型的时期;(五)元、明、清时期的教育: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退没落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实行高压专制,八股取士也逐渐走向没落腐朽;(六)现当代教育:民国以后,我国在引进吸收国外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一套从初等到高等教育。
2、如何理解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P101913年,黄炎培在《教育杂志》上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
职业教育ppt资料重点
![职业教育ppt资料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7acd1ab307e87101f696be.png)
——(来源: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 吴江在
“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振兴论坛”上的讲话,2008.12.5)
21
城市就业人口技能水平
近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待转移
我国对教育的投入还相对较低
经济合作组织(OECD)还有一个统计, GDP的百分之几给高等教育,2004年OECD 国家平均1.4%,美国2.9%,韩国2.3%,澳大 利亚1.6%,波兰1.5%,墨西哥1.3%;非OECD国 家, 以色列1.9%,智利2.0%,斯洛文尼亚1.4%, 巴西和俄罗斯公立高等教育的支出分别占GDP 的0.7 %(未统计私立部分), 印度和中国0.6%。
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 学校
陶行知(1891~1946年)安徽 歙县人,人民教育家
解放后,毛泽东把”教育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一项 根本方针。在“教劳结合 ”思想的基础上,毛泽东 提出“学校办工厂,工厂 办学校”的教育思想。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 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 习”
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 教育的决定》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2002年7月,2005年11月,国务院两次召
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9)》
考温
察家
,宝
2009 1 10
职
教
女
生年
向 温
月
总
理日
送在
围职
巾教
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是解决青年失业问题的途径 之一 职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创业人才
14
职业教育对宏观经济增长有贡献
(完整版)职业教育学重点归纳
![(完整版)职业教育学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4a581512cc58bd63086bd64.png)
职业教育学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是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这是我国企业办学之始。
2、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和(“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一个公民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
3、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4、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的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劳工组织)借鉴德国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验,创立的职业教育理论。
5、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6、(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下设师范院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
7、(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技工师范学院等四所学校,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
8、古代职业教育形式“家传世袭制”、“师徒相传制”和“学徒制”。
9、1917年通过的《史密斯—休斯法案》正式确立了美国职业教育体系与制度。
10、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具有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组织(个别化)、教学评价客观化的特征。
11、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三种类型。
12、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
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13、1917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强烈指出教育不与(职业)沟通教育的问题所在、社会各行各业不能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
14、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过程是:(职业岗位分析);学生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文件)。
教育学复习资料(修改版)
![教育学复习资料(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a24917680203d8ce2f24e6.png)
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学和教育⏹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阶段【简】(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3)教育学的多元化阶段(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礼记》中的《学记》,大约出现在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1年,比外国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古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所著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300来年。
【判】⏹“道(引导)而弗牵(走,强通),强(鼓励)而弗抑(打击),开(启发)而弗达(结果)”,“不凌(超越)节(年龄)而施(教育)”“长(发扬)善救(弥补)失”,“禁(预防)于未发”,“教学相长”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规律,成为千古朗诵的教育格言,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1632年,著名的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融合了当时伦理学和心理学的成果,使教育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赫尔巴特试图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
⏹赫尔巴特被称为奠定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教室、书本⏹杜威现代教育三中心:学生、经验、活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所创立,其代表著作是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
⏹1939年,前苏联出版了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母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成认识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教育学复习资料--各章节重点(考试通过-超有效)
![教育学复习资料--各章节重点(考试通过-超有效)](https://img.taocdn.com/s3/m/927f3c49a0116c175e0e486c.png)
教育学复习资料--各章节重点(考试通过-超有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教育学复习资料一、绪论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问题.教育的对象:不限于青少年,也包括幼儿、特殊儿童(主要是缺陷儿童)以及成人。
3.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和条件:教育学的创立于16世纪—18世纪。
简述教育学创立的体系(标志):①对象: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范畴: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及其体系;③方法: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④结果: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⑤组织机构: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教育学创立的条件(1)来源于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2)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着密切的关系(3)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4.教育学的发展:形成多种流派.①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强调定量研究②文化教育学:狄尔泰等;采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③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④制度教育学:乌里、瓦斯凯等⑤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从社会、教育与人三者之间的历史的、现实的总体联系中来考察教育和人的发展问题。
⑥批判教育学:鲍尔斯5.当代教育学的特征(发展趋势)(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6.谈谈你对学习研究教育学重要意义的认识。
(P25-27)答:学习研究教育学重要意义在于:1、能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
2、能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能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念。
4、能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教育学所有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全
![教育学所有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2f5e404d1711cc7931b71679.png)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
……教育起源:生物(最早)、心理、劳动(马克思主义)起源说。
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填空题……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的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射击、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简答、填空……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式、内容民主化;d.教育自由化。
……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发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的研究价值:宏观: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微观(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a.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b.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c.利于掌握学生思品发展规律,做好教育工作;d.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e.有助于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改。
职业教育学
![职业教育学](https://img.taocdn.com/s3/m/61de4cbfba0d4a7302763a7c.png)
一、名词解释:1、职业教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现象中存在的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P12、教育:是以一定社会为背景,以传递人类知识和经验为手段,以培养理想的人为目的,以直接影响人的品德、智力和能力发展为方式,是人类有意识地进行自身素质生产、再生产的实践活动。
P193、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的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并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种教育。
P234、终身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案,也成为一种社会方案,教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个人从生到死的各个发展阶段。
P285、人的发展:宏观上是人类的发展,微观上指个体的发展。
P356、就业:通常表现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能获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P397、职业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努力方向,是制订其教育规划、编制课程、开展教育活动、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和价值尺度,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确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基本指南。
P798、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它充分体现着国家的教育目的,直接指导学校内部各项工作有序的展开。
P909、教育制度:也称作教育体制,是指国家管理教育的行政组织系统、各种教育机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
P9410、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为实现教育目的提供了组织制度保证。
P9511、双师型教师:是对职业学校非文化课教师的素质要求,是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高效率的教会学生。
P12612、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P12913、专业设置: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
《职业教育学》考试课知识点
![《职业教育学》考试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35dc1b7cf84b9d529ea7a44.png)
《职业教育学》考试知识点绪论1.什么是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现象中存在的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职业教育有哪些一般规律?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有两条,一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二是职业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
3.重要教育家。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在学校教学计划中增加实际应用课程,在国语学校开设有机械工艺原理课程,拉丁语学校开设医学、农学、机械工艺学等课程。
代表著作《大教学论》。
(2)德国教育家乔治·凯兴斯泰纳倡导劳作教育,代表著作《劳作学校的概念》。
(3)美国教育家杜威重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其代表著作之一《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专门列了“教育与职业”一章。
4.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1)关于职业教育的目的。
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2)关于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
黄炎培认为,办职业教育机构的基本方针是社会化和科学化。
(3)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黄炎培主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4)关于职业教育道德理论。
黄炎培主张敬业乐群。
(5)关于职业指导工作。
黄炎培提出职业指导的中心是适应“社会分工”和“人类个性”需要。
(6)此外,黄炎培还对职业教育的学制、招生、考核、经费、师资培养、行政管理、实习、职业教育的概念、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与普通教育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做过系统的论述。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概念1.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在本质上的区别:教育活动的目的、组织手段、活动方式及对象的属性有自身的特殊性,“育人”或“培养人”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它有专门的机构(学校)承担和专职人员(教师)负责,对以专门接受学习任务的人(主要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育和训练,或者说是按照人们当前的认识水平对“整体的人的造就”。
(完整版)职业教育学重点归纳
![(完整版)职业教育学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4a581512cc58bd63086bd64.png)
职业教育学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是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这是我国企业办学之始。
2、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和(“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一个公民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
3、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4、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的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劳工组织)借鉴德国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验,创立的职业教育理论。
5、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6、(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下设师范院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
7、(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技工师范学院等四所学校,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
8、古代职业教育形式“家传世袭制”、“师徒相传制”和“学徒制”。
9、1917年通过的《史密斯—休斯法案》正式确立了美国职业教育体系与制度。
10、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具有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组织(个别化)、教学评价客观化的特征。
11、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三种类型。
12、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
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13、1917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强烈指出教育不与(职业)沟通教育的问题所在、社会各行各业不能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
14、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过程是:(职业岗位分析);学生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文件)。
职业教育学(合集)(1)
![职业教育学(合集)(1)](https://img.taocdn.com/s3/m/429a53e5c8d376eeaeaa31c2.png)
考试内容:1-9章(第10章不考)笔试试卷总分:83分,平时的实训题和论文搜索17分题型:单项题10题,总共20分,判断题5题,总共10分,简答题4题,材料分析题1题,论述题1题。
答题注意事项:1.论述题和简答题的观点要有层次2.简答题不需要展开,仅需观点3.论述题:观点+说明4.材料题:不定要结合材料5.题目要求要结合专业实际的,一定要结合专业论述。
6.书写工整,字如其人。
第二章:职业教育功能的含义是什么?都有哪些功能?5个功能它们分别的含义?(其中重点是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两个功能分别体现在哪里)第三章:62页图3-1下面那段话要特别记忆,重点中重点第四章:可能出选择题和判断题,要特别去了解一下,不同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第五章: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10页。
专业设置的程序和方法115页。
第六章:职业教育课程特点127页。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131页。
第七章: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156页。
如果结合你的专业教学,如何运用这些原则。
第八章:有哪些素质要求201页。
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职业道德,身心素质等。
第二章职业教育的功能1、什么是教育功能?答:教育功能,又称“教育作用”或“教育职能”,是教育本质的一种体现。
教育功能指的是教育对整个社会系统的维持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功能主要指促进个体发展盒促进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2、职业教育功能主要包括:育人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
3、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答: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职业教育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培养劳动技术大军,使人们的思想、行为、习惯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要求。
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经济决定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4、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职业教育的规模、速度和质量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结构3、社会经济体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5、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功能:为经济发展创造出必要的基础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科技进步6、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1、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2、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能动作用7、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1、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活化文化功能3、文化选择功能4、文化交流、融合功能5、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第三章职业教育目标1、教育目的(其结构具有现实性和超前性)、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三者之间关系:答: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是对所有爱教育者提出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职业教育学复习答案
![职业教育学复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a914b758fb770bf68a557f.png)
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指在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职业学校教师作为一种专业职业被社会认可,获得了相应的专业地位;其次,职校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同时具备作为一名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并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教师专业化的涵义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
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进步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的特征:1.专门的知识与技能;2.强调服务理念和职业伦理;3.接受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4.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5.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6.有积极活跃的专业组织和协会;7.有相对丰厚的报酬,有一定的权威性,有使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条件;8.能从事研究活动等。
31、说课与讲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区别:1、说课与讲课要求不同:说课的重点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讲课要求必须有效地向学生传达知识。
2、说课与讲课的对象不同:说课的对象是同行的老师、专家;而讲课的对象是学生。
3、说课与讲课的内容不同:说课的内容是解说自己对某课题的理解、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理论依据等。
而讲课的内容是对某课程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学习的方法。
4、说课与讲课的意义不同:说课的意义主要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教研活动的实效;讲课的意义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及技能。
联系:1.说课是讲课的基础,说课可使教师彼此交流经验和看法,对于教师在讲课时传授知识,恰当的运用教学方法,以及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着重要作用。
职高必考知识点总结
![职高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a9d2b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a.png)
职高必考知识点总结1. 专业基础知识在职业高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专业术语、理论知识、技能要领等。
不同专业的基础知识内容不同,但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例如,学习建筑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建筑设计、施工工艺、材料性能等基础知识;学习机械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机械加工、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
2. 职业技能职业高中学生需要培养一定的职业技能,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这些技能包括手工技能、实践操作技能、专业技术技能等。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训练,掌握并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例如,学习餐饮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厨艺技能、服务技能;学习汽车维修的学生需要掌握汽车维修技能、汽车保养技能等。
3. 职业素养职业高中学生需要培养一定的职业素养,包括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等。
学生需要明确自己在职业发展中的目标和规划,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职业素养,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4. 安全教育在职业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职业环境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应急处理方法等,确保自己在工作中的安全。
5. 实习实训职业高中学生需要参加一定的实习实训活动,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学生通过实习实训活动,了解职业市场需求,提前适应职业环境,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职业高中必考知识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安全教育和实习实训。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成功。
《职业教育学》复习纲要
![《职业教育学》复习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7ae6ad384b73f242336c5fae.png)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
就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
因此,学生和员工都可以从企业领取相应的工资。
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1.积极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2.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4.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为了获得一定的回报而从事的经常性的、专业化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
职业的特征(1)目的性(2)规定性(3)社会性(4)稳定性(5)规范性(6)群体性(7)可变性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
8个大类分别是: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第七大类:军人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职业教育是指适应个体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在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上,培养人们获得一定职业资格,以及继续深造、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的特性一、职业性二、社会性三、实践性五、终身性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等经典著作中也有关于学徒的记载莫尔(T.More)《乌托邦》和拉伯雷(F.Rabelais)的《巨人传》等著作都谈到职业教育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
蔡元培提出实利主义的教育方针。
黄炎培先生于1913年主张把“实业教育”改名为“职业教育”。
1996年5月15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2.教育:(广义)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狭义)指学校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
3.职业教育;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教育
4.职业教育特点;(1)社会性(2职业性(3)实践性(4)实用性(5)技能性(6)终身性(7)大众性
5.职业教育学的发展过程;(1)萌芽阶段
(2)独立学科形成阶段(3)完善和发展阶段
6.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往往以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概念充实之
7.职业教育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8.确定职业教育目标的现实依据;(1)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2)人才市场的需求及发展趋势
9.教育制度;是国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的政策法令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10.职业教育制度;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制度,即针对职业教育而制定的体系制度
11.教育制度的特点:(1)强制性(2)规范性(3)公平性(4)继承性(5)时代性(6)完善性
12.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按照社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分成的学业门类
13.专业设置;是指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
14.影响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1)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2)社会职业的分类和发展(3)收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4)教育资源(5)职业资格制度15.课程;从广义上说课程是科目、经验、计划、目标、文本假设。
本质上看课程是知识的选择和组织
16.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领域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通过知识选择与组织所形成的知识体及其方案。
17.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⑴定向性⑵职业性(3)实践性(4)灵活性
1&主要课程模式;(1)三段式课程模式(2)能力本位课程模式(3)MES课程模式(4)双元制核心阶梯课程模式(5)职业群集课程模式(6)工作本位课程模式(7)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19.职业课程开发;是指产生职业教育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以及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等环节。
20.教学;广义的教学泛指人类经验传授和经验获得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教学特指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展示的、以共同完成预定任务为目标的多边统一活动。
21.职业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⑴项目教学法⑵引导发现法⑶任务驱动法⑷分层递进教学
法(5)案列教学法(6)情景教学法
22.教师;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技能的人,是对受教育者能产生影响作用
的人。
而狭义的教师则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并在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关一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23.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⑴劳动的复杂性⑵劳动的综合性⑶劳动的实践性(4)劳动的创造性
24.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25.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任职资格;幼儿
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
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
如
学校教师资格。
26.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结构特征:(1)实践能力(2)适应能力(3)关键能力
27.良好师生关系作用;(1)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2)有助于学校集体能聚力的形成(3)有助于师生心里的健康发展
28.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⑴民主平等(2)互动合作(3)教学相长
29•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30.双师型教师:是指那些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训有机的结合起来,高效率的教会学生的教师。
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综合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还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全部内容。
31.职业学校;职业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
即专门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
32.职业学校校长应具备的素质:(1)政治思想素质(2)文化知识素质(3)组织管理素质(4)良好的心里素质
33.现场教学;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4.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既是联络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
35.课题研究的问题来源:(1)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2)从工作实际中找出问题(3)从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4)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岀问题(5)从其他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中移植和借鉴出新问题
36.常用职业教育科研方法;(1)观察法(2)测验法(3)实验法(4)行动研究法
37.学校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计划种类较多,难以执行
(二)学校制度齐全,难以落实
(三)教育评估不尽科学
(四)竞聘上岗和绩效工资的实施,使构建和谐校园面临严峻考验。
(五)民主管理意识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