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卷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D.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为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所以他们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划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
②在《中庸》中,儒家德行“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那么“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了,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行。
③孔子践履“孝”这种德行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行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行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孔子的“述而不作”是一种教育理念。
①结合材料一“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可见“述而不作”有其积极的一面,有利于孔子教育和培养子弟,以及宣扬自己的思想;
B.“于是首先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错误。根据材料一第①段“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可知,“三年之丧”的礼制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1. C2. D3. B4. A5. D6. C7. B8. A9. D10. C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11.(1)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韧。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强调了在人生旅途中要持之以恒,不断追求进步。
12.(1)文章通过对比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坚持和放弃,突出了坚持的重要性。
(2)作者认为,只有坚持才能克服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13.(1)文章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努力和奋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2)作者认为,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到达终点。
14.(1)文章通过对比主人公在困境中的表现,强调了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2)作者鼓励读者在面对困境时,要勇敢地站起来,坚持自己的信念。
三、古诗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15.(1)望岳(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这首诗通过描写泰山的雄伟壮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6.(1)滕王阁序(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这句话通过描写落霞、孤鹜、秋水等景物,表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17.(1)长恨歌(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永恒的追求。
18.(1)庐山谣(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这句话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四、作文(50分)题目:我的青春梦想答案:我的青春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师这个职业,对我来说,既神圣又充满挑战。
它需要我具备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我眼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困惑中找到答案,在挫折中找到勇气。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只要给他们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他们就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最新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最新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礼”的内涵十分丰富。
首先,“礼”强调秩序和规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相应的礼仪规范,这些规范规定了人们在不同场合下的行为举止,从而维护了社会的秩序。
其次,“礼”注重道德修养。
礼仪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更是内在道德的体现。
通过遵守礼仪,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最后,“礼”倡导和谐与包容。
礼仪的实施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不同的文化和习俗都可以在“礼”的框架下得到尊重和包容。
“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在一个有礼的社会中,人们遵守规范,尊重他人,矛盾和冲突就会减少,社会秩序得以维护。
另一方面,“礼”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它可以培养人的自律、尊重他人和责任感等品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社会,“礼”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礼”所倡导的秩序、道德和和谐等价值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礼”的传统,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的建设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概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始终。
B.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礼”只强调外在形式,与内在道德无关。
C.“礼”思想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个人成长也有积极意义。
D.在当今社会,“礼”已经完全失去了现实意义。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壮(bēi zhuàng)颠簸(diān bǒ)振奋(zhèn fèn)B. 招摇(zhāo yáo)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调皮(tiáo pí)C. 沉着(chén zhù)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潇洒(xiāo sǎ)D. 妩媚(wǔ mèi)毫不犹豫(háo bù yóu yù)震撼(zhèn h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精神生活却相对贫乏。
B. 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我们必须刻苦学习,否则就不能取得好成绩。
C. 这篇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D. 她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生,每天晚上都熬夜学习,所以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责任,展现了他的担当精神。
B.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退缩,而应该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对于我们拓宽视野有很大的帮助。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语言幽默风趣,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的绿化工作做得非常好,街道两旁绿树成荫。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努力。
C.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D. 她的舞姿优美,仿佛在翩翩起舞,让人陶醉其中。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文学和科学方面的书籍。
B. 他的声音洪亮,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一种力量。
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含答案)
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旨在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充分挖掘和运用丰富的红色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要求,也是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增强思政课铸魂育人效果、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的重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
”红色资源包括革命遗物和遗址等物质资源、革命传统和文化等精神资源,要准确把握红色资源融入新时代“大思政课”的丰富内容。
构建红色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并科学设计思政课红色实践教学大纲。
学校主动对接博物馆、纪念馆等实践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支持成立红色文化社团、举办校园红色研讨会,以重大纪念日和历史事件为契机,开展话剧表演、课堂辩论、案例分析等红色文体活动。
推进全国思政课教研系统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使用,以数字化技术纵深挖掘、横向关联红色资源蕴含的丰富思政资源,建设红色资源教学案例库、专题素材库、在线示范课程库等。
拓宽网络教育宣传平台,支持思政课教师参加主流媒体的红色时政节目,综合运用多种网络传播媒介,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和场景推送红色知识。
鼓励专任教师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教学,聘请相关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邀请革命老兵、英雄模范和红色基地讲解员等参与思政课合作教学。
搭建研究队伍平台,组建研究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的课题组和教研室。
通过集中培训、实地研学等方式,让思政课教师首先做到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深厚,提升融入红色资源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小学阶段侧重红色历史文化启蒙,初中阶段侧重革命感性体验和历史知识学习相结合,高中阶段侧重红色实践体会和理论学习相结合,大学阶段侧重实现学理认知到信念生成的转化,研究生阶段侧重对红色资源的宣传阐释和研究探索。
高二期中统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瞠目结舌(chēng)B. 翻箱倒柜(dǎo)C. 息息相关(xī)D. 稳如泰山(wě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场演讲比赛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风采,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 在这次科学实验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让我们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 他的演讲激情澎湃,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感动。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B. 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
C. 我对他的决定感到很遗憾。
D. 这座城市的历史非常悠久。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他今天下午要去图书馆看书。
B. 我们学校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
C. 我对他的提议表示赞同。
D.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小说和历史书籍。
B.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D. 他昨天去了北京,明天要去上海。
二、现代文阅读(40分)【甲】在人类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现象。
其中,文学艺术是一个时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古至今,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传承了人类的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博大精深,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明清小说,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乙】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电子书、手机阅读等新兴阅读方式逐渐普及,纸质书阅读逐渐减少。
有人认为,这导致了阅读量的下降,对文化传承产生了负面影响。
事实上,阅读方式的改变并不意味着阅读量的减少。
2024学年烟台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烟台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自20世纪末开始,社会分工急剧加速,各学科开始倾向于“互不越界”,甚至同一学科也开始分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创作与评论之间愈发割裂。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偏见竟逐渐地被不自觉地广泛认同。
所以在这时,谁能用具体的文学作品质疑偏见,谁能思考如何回归评论与写作的血肉联系,就成为文学界所关注的问题。
面对“盛行”的偏见,有许多学者、文学评论家仍践行着评论与写作的“双肩挑”,努力让割裂的两者加以弥合,如金克木、张中行、余秋雨、周国平、刘小枫、赵园、乐黛云、谢冕、洪子诚、雷达、陈平原、孙郝、南帆、王彬彬等。
他们将写作的“形象思维”与研究的“抽象思维”融合,一方面从事评论、研究,另一方面跨越学科的设限,以自由之心书写着对宇宙人生的深切感悟。
他们将学术的识见与对世界的关切,深度地融入文字中,既有个性的展现,亦有“有情”的说理。
比如,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陈平原,以宽厚、中和的笔触,在散文随笔中对当下学术、文化热点问题不乏锐利目光与犀利的剖析,与其学术理念交相辉映,展现着一位学者的“人间情怀”。
还有南帆的散文,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特别是他的文艺理论家、文学评论家身份,更能诠释何为评论对创作的“反哺”。
南帆在文学评论、文学研究中就重视对历史与人性“盲点”、边缘处的洞察,不被固化、僵化的成见所束缚,以睿智的思考,在不易察觉之处发掘出人性与历史的褶皱。
而他在散文叙述中,也能以非定论式的理路,深入地体察、探寻世界的“关系与结构”,与他的批评理念形成共鸣。
在这里不难看出,这些学者、文学评论家不仅甘愿坐学术研究的“冷板凳”,更用实际创作去检验和践行自己的学术理念,此中坚守显得难能可贵。
这种精神,亦鼓舞了更多后继的评论家从事文学写作,以更独特、多变的视角来观摩人间百态。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窃窃私语(yǔ)B. 惊愕(è)不已C. 殚精竭虑(dān)D. 水天一色(y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医疗条件也越来越好。
B.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C.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D. 这次考试,由于我准备充分,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在工作中总是兢兢业业,从不懈怠,是单位里的楷模。
B. 这部电影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飙升,可谓是炙手可热。
C.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队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对手,实属不易。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公园玩,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如:湖水、绿树、红花等。
B. 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阅读历史、文学、科学等书籍。
C. “你为什么迟到了?”“因为我起床晚了。
”这是他每天都会问我的问题。
D. 他正在写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论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5.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这个计划非常可行,可以有效地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C. 他的文笔优美,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让人陶醉。
D. 他的性格非常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名句默写正确的两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列词语中,写出其正确的字形:()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8. 下列各句中,选出加点词语的正确解释:()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40分)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礼泉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科素养评价质量调研高二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当前,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弘扬科学家精神等各方面,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接长手臂,扎根基层,最广泛地与人才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党内外、国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的周围。
鼓励和支持广大人才根据国家发展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随着我国人才队伍规模快速壮大,广大人才在服务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国家重大需求中屡建功勋。
事实证明,伟大的事业激励人才、造就人才、成就人才,广大人才只有投身自主创新的生动实践,才能充分释放自身的才华和能量,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职责。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人才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潜能。
当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现在,我国拥有科技人力资源约1.1亿人,已经建成23000余个各级团结科技人才的学会组织,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
科技群团的工作,说到底都是人才工作。
各级科协、学术团队既具有联系人才的桥梁和纽带功能,承载着团结引领众多科技人才矢志爱国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等历史使命,又秉承着建设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人才之家的根本宗旨,应该帮助广大人才反映意见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加强科学共同体自律,真正促进人才成长提高,促进科技的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以及智库作用的发挥。
福建省厦泉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厦泉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了解一位哲学家是如何推理的,往往比了解由此推出的结论更重要。
这大概是因为不论何种观点或理论总有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或理论存在,也或许是因为缺乏论证的思想终究是无效的。
推论关系是一种逻辑关系,它可以以一种认识上透明的方式被一劳永逸地确立。
它不会因推理链条的冗长复杂,或因年代的久远而使推论的有效性有丝毫的减损,即便推理存在着错误,也可以通过主体间性的公认方式被纠正。
有效性是逻辑推理力量的根本来源,逻辑的一切问题都与有效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诸如蕴涵、一致性与哲学、数学乃至日常思维联系密切的重要的逻辑性质与关系的定义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涉及有效性问题,对有效性的不同理解与处理从根本上塑造了逻辑的版图。
对逻辑研究对象和使用方法的考察,充分揭示出这门学科的科学特征。
它是求真的科学,尽管它探求的不是实在的真知,但它探求负载知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逻辑不涉及具体的科学发现却涉及科学发现的程序和方法。
逻辑并不是一种实用的知识,也不是论证和推理的结构的知识,而是识别和判断思想和思想的联系正确与否、有效与否的科学。
逻辑也没有一个实在的研究对象,其对象只是一种理性的存在,是只以心灵所赋予的存在方式而存在着。
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
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
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
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
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
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儒家讲教化,着眼于培养具有健全完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也就是所谓“成人”。
这里的“成人”,并不是指年龄特征上发育成熟的成年人,而是从道德内涵上强调人的人格养成。
子路请教老师怎样才是成人。
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他先是提出了一个高标准,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孟公绰那样讲廉洁,卞庄子那样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的人文修养,就可以算得一个成人。
面对世风日下的状况,孔子又感叹地说,如今的成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可得之利时首先考虑它是否符合道义、自己该不该得,遇到危险勇于承担责任,做出牺牲,经过长久的穷困也不忘自己平生的诺言,这也可以算是成人。
孔子的“成人”思想,体现了他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深刻反思和觉醒。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他认为,要成为一个在社会上立得住的人,仅有与生俱来的质朴本真的禀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人文的修养。
只有文与质两者兼备,配合恰当与协调,才能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君子。
而人文的修养离不开教化。
教化,正是使人“成人”的途径和方法。
“教”就是教导,“教者,效也。
上为之,下效之。
民有质朴,不教不成。
”(《白虎通·三教》)“化”就是感化,也就是在“上”者的教育和引导下,使“下”者内在的人格精神发生变化。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
”(《礼记·中庸》)所谓“知人”,就是要有“人”的自觉,脱离纯粹的人的自然状态,明白做人的道理,具有分辨是非和校正自己行为的能力,承担起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语文高二考试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谨慎沉鱼落雁理屈词穷B. 奇迹源远流长举世无双C. 质朴气壮山河眼花缭乱D. 愉快满载而归难以置信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学校决定举办一次写作讲座。
B.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C.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获得了金牌,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
B. 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谦虚谨慎的态度仍然保持着。
C. 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谦虚谨慎的态度仍然保持。
D. 他取得很大的成绩,虽然谦虚谨慎的态度仍然保持。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你觉得怎么样?”B.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你觉得怎么样?”C.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你觉得怎么样?”D.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你觉得怎么样?”5. 下列各句中,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奋不顾身:形容人为了某种目的,不顾个人安危。
B. 胸有成竹:形容做事有信心,有把握。
C. 水滴石穿:形容只要有恒心,就能克服困难。
D. 鹏程万里:形容前途无限美好。
6.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颠覆:彻底改变。
B. 突破:突破某个界限或难关。
C. 谦逊:谦虚、谦让。
D. 诚恳:真诚、诚恳。
7.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突破:突破某个界限或难关。
B. 沉着:冷静、镇定。
C. 稳健:稳重、踏实。
D. 灵活:机智、应变能力强。
8.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气壮山河:形容气势磅礴。
B. 眼花缭乱:形容景象繁杂。
C. 质朴:纯朴、朴实。
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作为两种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文学和图像之间既存在对立或相互竞争,也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
一方面,语词的时间性使其在叙事上,具有图像叙事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而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不可避免地给文学叙事带来冲击。
另一方面,为了强化叙事效果,两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彼方叙事策略的影响,进而突破自身媒介的限制展开故事。
比如,当代小说受图像的影响,突破传统小说的因果线性迈辑和语词叙事的时间性,追求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从而凸显故事的空间维度,达到不同以往的艺术境界。
文学受图像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故事内容或题材的选取上。
敏锐的现代作家往往会因某幅图像带来的视觉震撼而产生创作冲动,借语词将图像内容部分或整体地转译、再现出来,形成故事从图像到文字的同质异构转化。
鲁迅先生在《示众》中,用细致的语言对看客们围观杀头的情景进行反复刻画。
相比语词解读的私人性,图像解读的公共性创造了一个主客体转换的空间,受众由解读主体变成被解读与被言说的对象。
正是在这个基于图像而创设的空间中,充当看客的、愚钝麻木的同胞给鲁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冲击,使他意识到国民劣根性的根深蒂固。
除了直接转译图像内容之外,文学家还注意到图像在唤起知性和强化记忆方面的强势作用。
劳拉·里斯曾将宣传广告语比作“钉子”,而将视觉形象比作“锤子”,指出只有依靠“图像之锤”才能更准确有力地将“产品之钉”嵌入消费者的大脑。
文学创作对颜色、形状等造型艺术的表现媒介加以利用,从而引发受众视觉层面的联想。
鲁迅的小说中有大量对于颜色的运用,如《药》中“红红白白的”破灯笼映照下,老栓从“碧绿的”包中掏出“红黑的”人血馒头,一连串颜色的对比描写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受众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凸显封建社会的黑暗及人的麻木与愚昧。
高二天一2023—2024学年(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语文)
高二天一2023—2024学年(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代东亚的丝绸之路以中国东部为起点,向东抵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在东亚诸国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籍伴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拓展,成为东亚诸国交往交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通过遣唐使、海上贸易、僧侣交往等方式传播出去,为东亚日本本汉籍、高丽本汉籍的成熟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辉煌一笔。
东亚文化圈的中日、中朝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而汉籍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早期的文化交流主要是中国对日本、朝鲜半岛的单向输出。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西汉东方朔《海内十州记》、五代后周义楚《释氏六帖》等亦有相应记载。
若是从这一年算起,中日文化交流至少已有2200年的历史了。
丝路文明与东亚诸国的交流有陆上与海上两种途径,其中海上交往是重要的交流形式。
春秋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就通过海上路线进行贸易。
隋唐时期,对外贸易的丝路更加清晰。
《新唐书·地理志》详细记载了从山东半岛到朝鲜半岛的航线,据《新唐书·地理志》,唐朝时共有七条对外贸易的交通路线,其中海路两条。
航线从登州港出发,经过渤海海峡,抵达旅顺口后再到鸭绿江,之后沿朝鲜半岛东南海岸南下后抵达日本。
明清时期,贸易路线南移,宁波港、乍浦港等成为新的贸易中心。
《长崎实录大成》记载:“当今上海、乍浦两地乃便利之处,各唐船往来共聚此地相互交易。
”汉籍传入东亚,使得日本、朝鲜文化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通过与汉文化的学习与碰撞,不断汲取汉文化的充足养分,将其融入自身的民族文化之中,进一步促进了东亚各国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东亚文化圈通过丝绸之路等形式促进了汉籍的流布,汉籍的广泛流布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认同,推动了东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词本事的失真[注]两宋笔记中记录了不少宋词本事,但绝大多数并不可靠,存在严重的情节失真。
宋学达《宋人词本事书写的虚构现象及其反思》一文认为,凡有大量细节描写者、凡以词句比附情节者皆应怀疑,但对于虚构与失真的原因则未作解释。
实际上,如若将视线转至笔记的整体写作意图与笔记的文体性质,能够相对适宜地解答笔记所载之宋词本事为何普遍失真的问题。
劝诫教化是北宋笔记的常见写作意图之一,相关笔记中便存在不少情节失真却足供劝诫的宋词本事。
王得臣于《麈史》中记录了这么一段故事:李清臣于某夜梦至王陵舍,填写了一阕怪词。
后来他在王陵舍贬所辞世,临终方悟前梦之兆。
尽管此故事颇令人生疑,但一朝宰相卒于贬所的情节构成了完美的前后落差,与王得臣在序文里提到的劝诫世人福祸相倚的意图全然相契。
这段故事也被曾敏行记录于《独醒杂志》中,但主人公变成了贺铸。
情节失真,却能够满足传播苏门群体形象的笔记写作意图。
正是不同的写作意图导致了王得臣与曾敏行的记载差异。
至于本之写作意图而将原就失真的词本事予以新的篡改增删,则主要体现在流传于世俗社会的丽情词本事中。
由于词为艳科的文体传统,丽情故事本就是宋词本事的主流。
世俗作者对已经流传于世的词本事予以香艳化的改动甚至增添,可以扩大世俗社会的潜在读者,还可以实现其市场热销的写作或出版期待。
叶梦得在《避暑录话》里记录了柳永身后归葬的故事,这段情节与叶梦得先前为柳永一生作出的评价“择术不可不慎”相契,还是希望读者不要重蹈柳永覆辙。
当这则笔记条目传入世俗社会后,遭到了世俗作者本之娱乐性的篡改增添,为柳永收葬的人变为了歌妓。
这番篡改确实于世俗社会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被冯梦龙敷演成一篇《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收入《喻世明言》之中。
或许是由于丽情词本事能够获得有效传播,使得一些亲近世俗的南宋下层士人也在笔记中对丽情词本事予以新的虚构。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含答案、详解)
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分值:150分时长: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
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这是一个认识过程。
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
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
一般的说来,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
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再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
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
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
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应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
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卷(必修五)说明:1.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
第I卷为客观题,第II卷为主观题,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卷上。
第一卷(30分)1、下列划线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嫉妒(jí) 怜悯(mǐn)脑髓(suí) 分崩离析(xī)B、譬如(pì) 扭不过(niù) 奇迹(jì) 苍劲有力(jìn)C、裹挟(xié) 混沌(hùn) 荒谬(miù) 锱铢必较(zī)D、潜在(qiǎn)胚胎(pēi)逻辑(jí) 畏葸不前(xǐ)2.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般来说,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它着人们的思维方法,着人们的行为习俗,着人们的情感抒发,着人们的审美趣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A.支配制约控制规定左右悬置B.制约支配控制左右规定悬置C.制约左右控制支配悬置规定D.支配制约左右控制悬置规定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往往让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B.这种药能治疗心脏病,又没有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C.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描绘了一幅巧夺天工的自然图景,瞿塘峡的雄,巫峡的秀,西陵峡的险,充分展现了造化的神奇。
D.超级女声周笔畅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D.目前学术法制教育存在着僵化、条文化、成人化的现象,急需培养和提高既懂教育又精通与未成年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9分)—阅读下列文言文,选择正确选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5.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③圣人之所以为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6.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D.圣人无常师7.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文言文整体阅读考察(12分)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
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
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
”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
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
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
以纲为广陵太守。
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
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
(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
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
)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
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
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
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充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
”婴深感悟,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
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
人情悦服,南州晏然。
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
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
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
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
(《后汉书·张纲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厉布衣之节厉:劝勉。
B.征欲擢用纲擢:提拔C.南州晏然晏:安定。
D.言弭盗者侈为美谈侈:夸耀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B.思以爵禄相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以乱易整,不武C.公其深计之D.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惧其不已,告之于帝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纲年轻时就通晓经学,虽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却磨砺布衣的节操,被举孝廉,他却不赴命,后来被任命为侍御史。
B.当时顺帝纵容宦官,张纲为国家命运担心,却因出言不逊,得罪了高官耆儒,也让皇帝很不高兴,于是得不到重用。
C.广陵寇乱积十多年,朝廷派张纲任太守平息寇乱。
他不像前任那样多求兵马,而是单车径至贼营,分析利弊,晓以情理,结果张婴等万人归降,广陵安定。
D.张纲在广陵任职只有一年,却深得百姓爱戴。
他去世后,百姓老幼相扶前去吊唁。
张婴等人还穿着丧服,背土筑坟。
第二卷(120分)11.把文中画括号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4分)译文:(2)(6分)译文:四、诗歌鉴赏(7分)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月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12.说说“露湿秋香满池岸”一句的意境。
(3分)答:13.简析诗中对比的表现手法。
概括全诗的思想感情。
(4分)答:14.默写:填写画横线处的句子(8分)①实迷途之未远,--------------------------------------②木欣欣以向荣,--------------------------------------- 。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4-------------------------------,烟光凝而暮山紫。
⑤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
6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 。
五现代文阅读考察(22分)(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6-17题。
(7分)霞冰心四十年代初期,我在重庆郊外歌乐山闲居的时候,曾在英文《读者文摘》上,看到一个很使我惊心的句子,是:May there be enough clouds in your life to make a bea utiful sunset.我在一篇短文里曾把它译成:“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其实,这个sunset应当译成“落照”或“落霞”。
霞,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童年在海边、在山上,她是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
她每早每晚都在光明中和我说“早上好”或“明天见”。
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一个生命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
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转。
东方不亮西方亮,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15.“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作者为什么说这个“sunset”应译成“落照”或“落霞”,“黄昏”和“落霞”有什么不同?(3分)答:16.怎样理解“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这句话?(4分)答:(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8-21题。
(15分)坦然看生活活着真叫累,有人这么感喟。
活着真叫烦,更有人这么吁叹。
活着真的美丽,而我却喜欢这么对生活绾结。
寻找了千百种理由之后,才得以发现:生活在我的视野下呈现出与人的不同,不是生活赐予我有什么不同,却仅仅是因为,在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盛满这么两个字:坦然。
我坦然。
于是我心美丽。
我心美丽。
于是我的人生跟着美丽。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快乐。
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
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怎么说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给我的回答却是:公主永远只有一个。
但如果没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坦然是沮丧时的一种调适。
曾经看到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灿然走过。
我便想:这么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地走过,这老伯可说是这小城里生活得最不顺心的一个了?给我的回答却是:这条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
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得最清洁的恰恰是自己的心。
坦然是平淡中的自信。
忽然想起泰戈尔的最有名的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