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伙伴》教案设计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个小伙伴4篇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个小伙伴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个小伙伴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三个小伙伴》一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三个小伙伴》教材2. 彩色笔、铅笔、调色盘、水彩颜料3. 白纸、彩纸、剪刀、胶水4. 学生的画夹、作品展板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其中包括孩子和动物一起玩耍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画面中的色彩、形状、神态等元素,并提问:你们喜欢和小动物一起玩吗?为什么?步骤二:学习(15分钟)1. 学生跟随教师打开教材第几页,观察插图。
2. 教师读懂孩子们与小动物玩耍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并与学生讨论其中的细节。
3.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插图的色彩运用和表现方式,让学生表达对画面的感受。
步骤三:实践(20分钟)1. 学生将教师提供的白纸对折,用铅笔轻轻画出两个小朋友与小动物一起玩耍的场景,再用彩色笔填充颜色。
2.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在白纸上用彩色笔和颜料自由创作一幅《三个小伙伴》的图画。
3. 学生可以使用剪刀和彩纸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在画上粘贴。
步骤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收集整理,放入画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3. 教师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给予肯定和指导意见。
步骤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鼓励学生继续发展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将美融入生活中。
教学延伸: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如油画棒、粘土等,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个人的艺术风格和想象力。
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次小小画展,展示和分享他们的作品。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个小伙伴精选4篇(二)教案名称:五彩树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五彩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和运用;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三个小伙伴-湘美版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三个小伙伴》是湘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小伙伴的外貌特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三个小伙伴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并描绘出三个小伙伴的外貌特征,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他们的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伙伴的美好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出三个小伙伴的外貌特征。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三个小伙伴的形象。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油画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小伙伴,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展示三个小伙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如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三个小伙伴的形象,并讲解绘画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观察和想象,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三个小伙伴的形象。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三个小伙伴》2. 教学目标:观察描绘三个小伙伴的形象,培养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教学难点:观察描绘外貌特征,激发想象力。
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示范讲解、学生练习、展示评价。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三个小伙伴的形象。
2.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的小伙伴,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他们的形象。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绘画等环节,达到了教学目标。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作品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别指导还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小伙伴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小伙伴教案【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中三个小伙伴合作完成植树任务的过程。
2. 能力目标:通过朗读和复述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主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验并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乐于助人、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记生字词,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三个小伙伴如何利用各自特长完成任务的情节。
难点:体会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理解团结协作的价值,并能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以“合作”的话题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同学或家人合作完成任务的经历,引出课题《三个小伙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指导正音,对难读字词进行注音解释。
2. 全班齐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大意。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1. 分析故事结构,讲述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各有什么特长,他们是如何发挥这些特长帮助种植树苗的。
2. 引导学生讨论,如果没有团队合作,这三个小伙伴能否顺利完成任务?从而突出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四、情境创设,角色扮演1.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三个角色,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故事,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创新性地演绎故事情节,体验不同角色在团队合作中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 教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团结协作在生活中以及学习上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思考或描绘一个生活中的“三个小伙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例子。
【板书设计】《三个小伙伴》故事人物及特长团队合作完成植树任务的过程合作的力量与价值。
《三个小伙伴》教案之一
《三个小伙伴》教案之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三个小伙伴》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三个小伙伴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是否喜欢交朋友,为什么喜欢交朋友。
(2)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与朋友相处,如何互相帮助。
2.故事梗概(1)教师简要介绍《三个小伙伴》的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回顾故事内容,初步理解故事主题。
3.故事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小伙伴的特点,如:勇敢、聪明、善良等。
(2)学生分组讨论,从故事中找出三个小伙伴如何相互帮助、克服困难的具体事例。
4.故事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三个小伙伴是如何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2)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5.小组活动(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组长。
a.以《三个小伙伴》为主题,编写一个短剧。
b.小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表演短剧。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
6.成果展示(1)各小组依次表演短剧,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反思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
四、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三个小伙伴》的故事,与家长一起探讨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1.在分析故事时,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故事内涵,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2.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3.在作业布置方面,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三个小伙伴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三个小伙伴》教案: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教学方案
引言科学实验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份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教学方案——《三个小伙伴》,它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科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个教学方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理解水对温度的影响,了解水的分子运动规律,掌握开展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具体目标包括:1. 了解水对温度的敏感度,掌握如何进行实验。
2. 掌握装置的制作和调整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三个小伙伴》这个科学实验。
具体内容如下:1. 实验目的:探究水对温度的敏感度。
2. 实验环境:室内。
3. 实验材料:水、两个透明玻璃杯、酒精灯。
4. 实验步骤:(1)将两个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满水,并在其中一个杯子里加入少量冰块。
(2)用酒精灯分别加热两个玻璃杯的底部。
(3)分别观察两个玻璃杯中水的变化,记录观察结果和感受。
5. 实验结论:加热过程中,水的分子活动加剧,温度上升,与水中的空气分子碰撞更加频繁,使水中的空气分子冒泡现象加剧。
而在水温降低的情况下,分子活动减弱,水中的空气分子冒泡现象变得不明显。
三、教学方法1. 师生问答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反复询问学生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原理,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来深化学习内容的理解。
2. 课前和课后展示法:在课前,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展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提前熟悉实验装置和实验流程;在课后,老师可以布置一定的作业或习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 实验演示法: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对实验装置和实验流程有一个生动的感性认识。
同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
三个小伙伴教案
三个小伙伴教案教案标题:三个小伙伴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有关“友谊”和“合作”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有关“友谊”和“合作”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2. 卡片或图片,包括有关友谊和合作的词汇和表达方式3. 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的材料和道具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友谊和合作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分享他们对友谊和合作的理解。
2. 词汇和表达方式学习(15分钟)- 展示有关友谊和合作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幻灯片或黑板。
- 逐个解释每个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意思,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口头练习。
- 将卡片或图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提示进行配对或小组讨论。
3. 合作活动(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三人。
- 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任务,例如解决一个难题或完成一个小项目。
- 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互相帮助来完成任务。
- 观察学生的合作情况,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4. 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三人。
- 分发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的材料和道具。
-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并通过对话和互动来展示友谊和合作的重要性。
-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或根据提供的情景进行表演。
5. 总结和评价(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到的有关友谊和合作的知识和技能。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合作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体验和感受。
- 提供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发展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友谊和合作的活动,如组织小组游戏或合作完成课堂任务。
2.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1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三个小伙伴》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第一册中的最后一课。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事。
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二、三、五自然段的结构基本一致,读讲时可抓住重点,体会三个小伙伴的形象。
二、教学理念:“ ”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根据本课的类型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积累,采用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自读自练,尝试感悟。
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6个字只读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识1种笔画。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四、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体会小猪、小象和小袋鼠在集体遇到困难时,自告奋勇,主动承担任务的主人翁态度和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
(因为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都是“皇帝” “太阳”,一切依赖家长,一切得围着他转)五、教学流程:围绕教学目标,紧扣《》和教材,体现“三读”、“三抓”、“三落实”。
一、读通课文,抓“识读”、识写相结合,落实感受知大意;二、读懂课文,抓重点词句的理解,落实“入境悟情”;三、读熟课文,抓精妙语言,落实积累运用。
整个教学安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一)、引导自读,感知课文1、教师引入:你们有伙伴吗?他们是谁?你们常在一块儿干些什么?(揭题、齐读)课题中的三个小伙伴分别指谁呢?(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图)待学生回答后问:他们正准备去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在看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扫清阅读障碍,读通课文,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读懂课文,尝试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精心导学,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感悟课文)1、学习课文第一段:(1)齐读后问: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2)你能学着“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一同上山栽树”的句式来说一说吗2、学习2、3、4、5段(1)小组自学,要求:①反复读读课文②议一议,读了这几段,我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小组成员可自选一段学习,待各人交流后选派一人作汇报)(低年级的课文浅显易懂,教师无需作过多地讲解,让学生在合作自学中相互提示,在“我知道了… … ”中自读自悟,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个小伙伴》教案
《三个小伙伴》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会用“一同”练习说话。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新朋友。
你们你们想认一认吗?出示图片:小野猪、小象、小袋鼠。
并说说这些动物的特点。
板书:小野猪、小象、小袋引入课题,齐读。
理解“伙伴”。
说说谁是你的伙伴?你们经常在一起干什么?二、初步感知课文。
1、你们想知道这三个小伙伴在一起做了什么事情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小朋友一定要认真看,认真听哟!2、出示句子:课文讲的是()、()和()一同()的故事。
3、指名回答。
4、检查读词语:伙伴一同没有不要紧嘴巴拱就把手拉手锄头箩筐鼻子(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齐读。
5、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长句子多读几遍。
(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6、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你能把这里的“一同”换个词,意思不变吗?(一起、一道、一块儿)指名用“一同”造句。
3、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去栽树,他们高兴吗?瞧,他们的嘴角正挂着微笑呢!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四、品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问题引领:细心的小朋友一定发现了,三个小伙伴没有栽树的工具,两手空空的,他们是怎么把树栽起来的呢?遇到了哪些困难呢?他们又是怎么解决困难的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2—5自然段。
2、用横线把写他们遇到困难的句子画出来。
3、交流:她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出示句子: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真没有想到植树的过程中会遇到这么多的麻烦,你觉得他们这个时候的心情怎么样呢?(焦急)指导朗读:你能不能试着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三个小伙伴》教案
《三个小伙伴》教案《三个小伙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方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种新笔画。
3. 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现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感悟同心协力方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实物投影仪。
2、图片、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计划:14 三个小伙伴野猪嘴拱树坑袋鼠口袋运肥料小象鼻子浇水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临写。
课外: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看图,谈话导入。
2、揭示课题。
指名读题。
3、齐读课题。
4、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它们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二、初读指导1、看图读故事开头和结尾。
(1) 看图读开头。
A看投影1,点名回答三个小伙伴是谁。
B从图上能看出它们去干什么吗?C出示第一自然段。
指名齐读,指导读好句中停顿。
指导感情朗读。
分组读,表演。
读到这儿时,老师声音变了,由于小珊迪的善良使我禁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在坐的学生抬起头,有不少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尤其是单亲、父母离异的孩子更是这样。
(2) 看图读结尾。
A看投影2,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B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C再次映示投影1,问:读了故事的结尾,知道三个小伙伴已经栽好了树。
你们再看看这幅图,读读开头,细心的小朋友会有疑问吗?2、引入故事中间部分。
(1)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栽树的步骤,相机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
(2) 可是——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3) 是啊,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可怎么栽树呢?同桌猜猜三个小伙伴会怎么办。
(4) 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将第二至五自然段读正确,读流利。
(5) 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词语读。
点名朗读。
三、指导写字1、认读生字:同拉么。
2、指导书写。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三个小伙伴》教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案例
《三个小伙伴》教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的基本节奏,学会唱歌并掌握基本的节奏感。
2.培养学生的听觉感受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音乐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鼓舞学生勇于尝试,敢于挑战自我。
二、教学内容1.歌曲演唱(《三个小伙伴》)。
2.教学活动(展示图片,展开讨论)三、教学过程1.师生入室。
2.学习歌曲《三个小伙伴》的基本节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韵律,加强节奏感。
在课堂进行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掌握歌曲的节奏感。
3.教学活动将一张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完之后谈论图片的相关问题,例如图片中三个小伙伴的衣服分别是什么颜色,他们三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等等。
引导学生听一听歌曲《三个小伙伴》,再通过交流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含义,可以从歌曲中领悟到什么。
4.学生唱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表率,教师需要在音乐课堂上带头唱歌,并引领学生跟随一起唱。
5.游戏参与通过一些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一起编排一段舞蹈,就算孩子们跳不好,但是在活动中相互配合和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很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6.反思与评价教学评价需要从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角度出发。
先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再让学生自评,老师可以适当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音乐教学课堂,我们通过歌曲学习和互动交流,引导孩子们积极向上,勇敢拼搏。
同时,还加强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了孩子的智力和情感发展。
在日后的音乐学习生活中,希望孩子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魅力。
三个小伙伴教案
三个小伙伴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中三个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建立和维护友谊。
三、教学准备
故事书《三个小伙伴》。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讲一个故事,好不好呀?
生:好呀!
师:故事的名字叫《三个小伙伴》。
(开始讲述故事)
师:故事讲完啦,谁来说说故事里都有谁呀?
生:有小猪、小袋鼠和小麻雀。
师:对啦,那他们一起做了什么呢?
生:他们一起种树。
师:那他们在种树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呀?
生:没有锄头挖树坑。
师:那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呢?
生:小袋鼠用皮口袋运肥料。
师:真不错,还有呢?
生:没有水桶浇水,小麻雀去啄水。
师:太棒了!那从这个故事里你们学到了什么呀?
生:要互相帮助。
师:对呀,这就是友谊,好朋友之间就要互相帮助,一起合作。
那你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小伙伴吗?
生:有!
师:那你们一起做过什么事情呀?
生:我们一起做游戏。
生:我们一起打扫卫生。
师:真好,那以后也要继续互相帮助哦。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故事的讲述,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友谊和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时,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分享他们的经历,以加深理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
《三个小伙伴》教案之二
《三个小伙伴》教案之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故事传达友谊、团结、勇敢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脉络。
2.分析故事中角色特点,感受友谊、团结、勇敢的力量。
3.运用故事启发学生思考,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提升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简要介绍《三个小伙伴》的故事背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关于友谊、团结、勇敢的故事或经历。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故事,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2.教师简要复述故事,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
三、深入阅读1.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注意语气、表情的运用。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分析角色特点。
四、讨论交流2.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故事内容,回顾友谊、团结、勇敢的品质。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二、故事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故事中三个小伙伴的特点。
2.学生讨论,探讨如何在学习、生活中践行友谊、团结、勇敢。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模拟故事中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提高表演技巧。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期望。
五、作业布置2.鼓励学生将故事分享给家人或朋友,传递友谊、团结、勇敢的力量。
六、教学反思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三个小伙伴》的故事内容,感受友谊、团结、勇敢的品质。
同时,通过讨论交流、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道德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成长心灵。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脉络。
集思广益——《三个小伙伴》小组讨论教案
【引言】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借鉴。
特别是在团队合作中,集思广益更是至关重要。
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培养集思广益的能力,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让孩子们学会集思广益,学会团队合作,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小组讨论的方法。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三个小伙伴》小组讨论教案,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小组讨论目的】小组讨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更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在《三个小伙伴》这个环节中,我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了解一下孩子们的团队合作和学习状态。
具体目的如下:1、培养生的思维能力孩子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需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这样可以刺激孩子们的思维潜力,让他们在讨论中不断地思考和进步。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孩子会接触到大量的讨论内容,需要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这样可以锻炼孩子表达自己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小组讨论需要孩子们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适应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流程】1、讲解主题在小组讨论开始前,教师应先讲解本次讨论的主题,明确学生们需要讨论的事项。
在《三个小伙伴》这个环节中,讨论的主题是关于“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小伙伴”这个话题。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在学生面前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2、小组分组在明确讨论的主题后,教师需要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在分组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分组表、点名法等。
同时,为了鼓励更多的互动和讨论,可以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让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相互合作和交流。
3、分组讨论每个小组的讨论时间为10-15分钟左右。
在这个时间里,学生需要讨论本次主题,并且准备好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三个小伙伴》(教案)
《三个小伙伴》(教案)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7一、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和背诵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种笔画。
3、理解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识字、写字、理解文。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四、教学时间:二时五、教学过程:(友情提醒:查找本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文题目。
)第一时一、教学目标:初读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二、教学过程:一、揭示题。
、今天我们要学的新是讲一个关于三个小伙伴的故事。
板书题:19 三个小伙伴2、读题,讲解:伙伴就是同伴、好朋友。
3、提问:你有好朋友吗?你们经常一起干什么?4、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它们在一起要做一什么事呢?二、初读指导。
、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词:挖坑施肥培土浇水嘴巴鼻子拱就把2)指名读生字词。
3)指名读文。
三、初读文:第一自然段:、出示挂图,指名回答三个小伙伴是谁。
2、黑板先后出示下列词语:ězhūdài shǔxiàng小野猪小袋鼠小象3、指名读,齐读。
4、从图上能看出它们去干什么吗?、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好句中停顿。
第二、三、五自然段:、指名读,质疑。
2、集体解疑。
3、出示第二自然段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éiàbɑbíɡǒnɡ没有不要紧嘴巴鼻子拱出4、指名逐次读这几个自然段。
第六自然段:、出示第六自然段内容2、齐读四、指导写字、指名读:同拉把巴没要伙伴2、根据笔顺集体书空。
3、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字形结构、笔画。
左右结构的有:“拉”“把”“没”写时左窄右宽。
“没”,右上不是“几”。
上下结构的有:要上下部分写扁些,要紧凑。
《三个小伙伴》第二课时教案让孩子感受群体归属感
《三个小伙伴》第二课时教案让孩子感受群体归属感。
一、什么是群体归属感?群体归属感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群体环境中的感知和认同感。
在群体中,我们存在着一种共同意识和精神凝聚力,我们愿意和其他人一起行动、一起分享经验和感受。
群体归属感是社会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是社会联系和合作的基础,有利于我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三个小伙伴中的群体归属感在个小伙伴这部动画片中,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小镇上,小主人公们蒂姆、杰奎琳和马克结伴而行,寻找他们丢失的小狗。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危险,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地与其他角色建立起了联系,也找到了归属感。
小主人公们三人之间互诉衷肠,互相慰藉,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并一起制定计划。
这表明了他们在小组中的归属感,他们共同分享着经验和情感,一起经历着旅程中的高峰和低谷,他们用“我们”的意识来为小组的成功而奋斗。
他们在与其他角色的互动中不断地扩展着归属感。
不同的角色都有不同的能力和特点,在他们的互动中,互相学习和帮助,小主人公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还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在小组中的优势,这样小组的效率也会大大提升,一起实现目标。
小主人公们还在困境中帮助别人,帮助其他角色解决困难,表明了他们在群体中的责任感和利他主义。
当助人为乐成为一种社会价值时,个体感知到的也就是群体归属感。
在小主人公们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他们的内心会滋生出对群体的认同感,这就成就了更为坚实的群体认同和凝聚力。
从上述三点来看,小主人公们在三个小伙伴这部动画片中不断体验着群体归属感,深刻体现了团队意识的价值,并且传达了团结友爱、合作共赢的社会价值观。
三、如何引导孩子感受群体归属感?引导孩子感受群体归属感,是帮助他们养成社会化思维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部分。
在家庭和学校中,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帮助孩子感受群体归属感:1.提供支持和安全感:家长和老师可以创造一个安全和互相支持的环境,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表现,同时也可以接受其他孩子的帮助和鼓励。
三个小伙伴美术教案
三个小伙伴美术教案【篇一: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三个好伙伴》一课是湘版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该课将三原色、三间色的色彩知识巧妙地贯穿在学生的游戏活动中,将红红、黄黄、蓝蓝设计为三个可爱的伙伴,是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趣味性、人文性的充分体现。
本目标的设计意图,是以“实验”、“吹”、等手段,引领学生认识到只要动手、动脑,就会变化出丰富多彩的颜色,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为作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将教材上红红、黄黄、蓝蓝三个伙伴的合作带入到教学中,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是好伙伴,都要进行分工合作,从“双基”的学习提升到美术文化层面,凸显了美术的人文性。
本课用2课时完成。
二、教学目标1.在对色彩的感知、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敏锐感受能力。
2.学习三原色、三间色的基本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大胆实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中自觉培养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感情,自觉认识“伙伴”的重要性,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1.感知三原色(红红、黄黄、蓝蓝)的魅力。
2.通过探索、互动、合作等方式达到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难点1.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的组合方式。
2.在色彩变化的感知、认识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颜料、纸、笔、等示范用具。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一)实验导入我们画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颜色,用各种各样的颜色来装扮我们缤纷的世界。
今天,我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三种颜色,分别是红红、黄黄和蓝蓝。
现在我们先来听听红红、黄黄和蓝蓝的自我介绍,课件出示红红、黄黄、蓝蓝介绍的动画。
通过听它们各自的介绍,我们知道红红的大名叫大红,黄黄的大名叫柠檬黄,蓝蓝的大名叫湖蓝。
同学们看老师把蓝蓝和黄黄倒在一起,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变成绿色),颜色为什么会变成绿色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三个好伙伴》,引出课题并板书。
《三个小伙伴》教案设计
(2)这个问题就这样被小袋鼠解决了,所以时间不长,不一会儿(引读)
(3)肥料可真多呀,有多少---(一堆肥料)
(4)这是一只()的袋鼠。用你的朗读赞美它。
(指导学生读后,指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表演)
5、(1)可是还有一个问题,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呢?(指名说)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明白“同心协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表演,明白三个小伙伴自身的特点以及合作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1、谁来和这三个小伙伴打打招呼。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齐读这句话。
3、让我们再次见证团结的力量!当年三个小伙伴一同栽树,一同辛勤培育。瞧几年过去了原来他们栽下的苹果树现在长得怎么样? (又高又粗苹果结得又大又红)三个小伙伴看到满树的苹果口水都流下来了。他们一起来到苹果树下摘苹果他们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呢?跟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问怎么办。)出示句式没有怎么办?说 “”师他们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小朋友可以开动自己的脑筋
2、出示词语。
伙伴一同没有
(指读每一行,用红笔标出读轻声的地方,强调学生注意,齐读)
二、精读指导
(一)学习第1段:
1、(出示第一幅图)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吗?
2、(出示第一段)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指读)
3、理解“一同”。你能帮它换个词吗?(一起、一块)
(设计意图:紧扣“演”,多媒体的演示,形象直观,视觉上得到了充分的享受;让学生试着演,参与三个小伙伴的栽树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个小伙伴》第二课时教案教导孩子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冲突
《三个小伙伴》第二课时教案教导孩子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冲突三个小伙伴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需要注重的一个方面。
而《三个小伙伴》这个故事,则是一篇非常好的范例。
故事中的三个小伙伴在相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矛盾和冲突,但是他们通过理智的沟通和妥善的处理,最终找到了相处之道。
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可以借助这个故事,引导孩子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冲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我们需要让孩子了解人际冲突的产生原因。
人们在相处过程中,难免会有理念、观念、利益等方面的不同,这些因素会导致人际冲突的产生。
而在《三个小伙伴》中,三个小伙伴之间的矛盾也是因为他们各自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所以并不是一方有错,另一方就一定没错。
这一点也需要让孩子明白,相处之道并不是单方面的妥协或者妥善处理,而是双方都需要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意见和需求。
我们需要教育孩子学会理性沟通。
理性沟通是解决人际冲突的关键。
在《三个小伙伴》中,三个小伙伴之间的矛盾都是通过理性沟通来解决的。
在孩子们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需要教育孩子用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面对问题,并且要鼓励孩子主动向对方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想法,以免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不必要的伤害。
同时,我们也需要教育孩子学会倾听和尊重对方。
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在《三个小伴》中,三个小伙伴之间通过妥善处理问题,最终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关系。
这也告诉孩子们,在人际关系中,妥善处理问题是建立和维系健康友谊的前提和保证。
我们应该教育孩子需要通过诚信、友善、宽容等态度和行为来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尽量避免产生冲突和矛盾。
在教育孩子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冲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与理解。
作为孩子们的引路人,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他们能够主动向我们寻求帮助和支持。
同时,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让他们能够了解并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避免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我们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成为一名有思维能力、有交往能力、有道德感的优秀个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小伙伴》教案设计
扬州育才小学西区校赵蕴慧
(指导学生读后,指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表演)
5、(1)可是还有一个问题,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呢?(指名说)
PPT出示:小象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长长的鼻子。
”小象跑到小河边,用长鼻子吸足了水,把树坑浇得湿湿的。
(2)小象的鼻子可真有用,谁再来读一读呢?(评价语:没读好,这谁读的不够多;读的真好,水可真多呀)
(3)第三个问题也解决了,让我们带着轻松的心情读读吧。
6、是呀,为了载好树,三个小伙伴都很卖力,你最喜欢谁,请你边说它的话,边做动作。
(学生表演)
(设计意图:紧扣“演”,多媒体的演示,形象直观,视觉上得到了充分的享受;让学生试着演,参与三个小伙伴的栽树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三)学习第6段:
过渡:(出示图)三个小伙伴终于把树栽好啦,他们多高兴呀!(谁能读出高兴)
1、齐读第6自然段,看谁读得最高兴。
2、是谁把小树栽好的?靠一个人的力量能把小树栽好吗?(他们是一起合作,互相帮助才把树栽好的。
)我们小朋友要——出示: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齐读这句话。
3、让我们再次见证团结的力量! 当年三个小伙伴一同栽树,一同辛勤培育。
瞧几年过去了原来他们栽下的苹果树现在长得怎么样? ( 又高又粗苹果结得又大又红)三个小伙伴看到满树的苹果口水都流下来了。
他们一起来到苹果树下摘苹果他们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跟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问怎么办。
)
出示句式没有怎么办? 说“”
师他们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小朋友可以开动自己的脑筋
【设计意图:大语文观主张要“跳出课堂教语文”使学生在使用语文中学语文。
在学完本文后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运用在文中学到的规范语言和文本的结构来进行引路同样以《三个小伙伴》为话题进行说话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再次体会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
六、教学反思
《三个小伙伴》是苏教版第二册的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
这篇课文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我采用了“问、读、演、说”等低年级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去充分体会、探索,用自己的语言学习语文,感悟语文的魅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问”我抓住“他们在栽树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这一中心环节去设问,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教材中找找、划划,理解课文内容,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
“读”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不如自由读、男女生分开读、小组读等等,让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读出疑问,读出画面,读出情趣,读出自我。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在活泼快乐的氛围中感悟课文。
“演”在学习三个小伙伴是如何解决栽树带来的困难的时候我引导孩子想象小野猪用嘴拱土的样子,小袋鼠用皮口袋运肥料的样子以及小象用长鼻子浇水的样子。
学生的兴趣很足,对学生所做的动作我和孩子们给予及时的表扬、肯定那些被我及时表扬的同学当然兴趣更足
在后面的环节他们的表演也很精彩而且模仿的很像,这样在边读边演的学习下激发了学生的兴
趣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伙伴”合作的意思可谓一举多得。
所以说朗读与想象相结合学生很容易就将自己融入其中把自己当成了小动物读起来就自然而然有感情。
而在演一演当中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要团结齐力把一件事情办好的道理。
“说”最后学生在完本文后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运用在文中学到的规范语言和文本的结构来进行引路同样以《三个小伙伴》为话题进行说话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再次体会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