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理念与大学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整合发展 转型突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办学理念与发展策略

整合发展 转型突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办学理念与发展策略

学院 发展过 程 是办学 理念各 个发 展时期 遵 循专业 办 学规 律的 集体 意志和 不懈 追求 。
办学 理念 作为办 学 的灵魂 和一 种相 对稳 定的价 值 现 ,始 终是 学 院 一切 工 作的 出 发点 与 发展 指 向 学 院在 长 期办 学实 践 牛,逐 步 形成 了 自身 的办 学理 念 。 20 年 同济 百 年校 庆 之际 学 院 对 自身 办学 理念 与 07 发展 定位 进行 了总 结与 梳理 。办 学理念 概括 为 “ 以创 造和 培育 中国 的 、 代 的原创 精神 为核 心 .注重 人才 现 培养 、 学术研 究 、社 会服 务 和对 外 交流 的协 调发 展 , 注重 学院 精神 的传承 和 文化氛 围 的营造 。 以人才培 养
T eE uain l ela dD v lp n t tge f A PT n jU ies y h d ct a I as n e eo me t r e is U ,o gi nv ri o d Sa oC t
接薹
文章 指 出学院 发展过 程 是办 学理 念与发 展策 略
ex m pi e n i uc t a d l a v o e l d i t ed ai lieas ndde elpmen i f s on t srt gis a e om p e en ie a d c or n t d ta e e B s d ona c r h sv n o dia e dv o e elpmen o dicp ie . e c to l d s a d t f s iln s du a ina iea n t oro aton of he int i de el v opmen de e m i t e t t r ne h fcu of o ens o s c nc r an t e v vng r n i t d h e oli te ds n he cl es ol de elpmen sr t i I r eB y ar eg v o t t aeges n ec f t e s ( n5F t o tan ・ s il r pu i paf m 0 tucI On f a f ¥dicpi y na bl c ltor hsb na a ee doped a as e s e f ri e a e t s a b i m a ur o ntgrt d c d eopmen of s i i s b t CAUP w h l ev l t dicpl y he ne ; ie ta s r r n f mat d eopmen h s o i ve ev l t a be s e a a en e n s f d un amenal uiet u t r h c t d of rhe an emen t elve g en t of h e l o ed ai a t n r su er ew drum sa c | uc t on l a da d nd s n c t n es K W O RDS EY E c ton Ie ; De elpmen du a i al d al v o t

谈谈作为大学生如何学习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谈谈作为大学生如何学习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谈谈作为大学生如何学习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摘要:五大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充分的反映了我党在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念产生的变化。

我们作为青年大学生更加需要做到严格律己深刻的学习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关键词:大学生学习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方式方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充分的反映了我国党在治理国家中产生的新变化、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深层次的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指明了方向。

我们大学生作为先进的知识分子,需要严格的和认真的进行十八大中五大发展理念的学习,做到在生活上,在学习中,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自己行动和学习的指导方针。

为此,我们青年大学生需要做到在学习的过程中勤于律己,勤于创新,知识共享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和态度对待社会的发展和积极的心态对待自身的成长。

首先,青年大学生需要严格律己,勤于学业。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增强自身的知识素养,把学业作为大学阶段自己的重要任务,不可有丝毫的松懈之心,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态度,用开放的姿态迎接各种外来的优秀文化以及用开放的姿态对待与同学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共同进步,只有在让自身的知识素养得到质变时才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能量和知识为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作出重要的贡献。

其次,青年大学生需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

青年是一个人自身的道德观念和思想观念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中的五大发展理念中需要有素质的大学生,青年大学生在践行和学习“五大发展理念”的过程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只有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才能够为我国的文明和绿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最后,大学生学习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需要有务实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

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需要有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心态,“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的现代意义讲稿

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的现代意义讲稿

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的现代意义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下“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的现代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

而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则是大学的灵魂和核心要素,它们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使命。

首先,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对于大学的内在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理念是大学的宗旨和价值观念,它体现了大学对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崇高追求。

大学精神则是大学师生的共同精神面貌和行为准则,它体现了大学师生对于学术追求、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的高度认同。

只有坚持正确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大学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对于大学的外在形象和影响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标识,它们能够凝聚和感染更多的人,带动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共同参与到大学的发展中来。

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的期望越来越高,只有大学具备了高尚的理念和精神,才能够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支持。

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现代意义就在于它们能够为大学树立起正确的形象和价值导向,提升大学的声誉和影响力,让大学成为社会发展永恒的动力源泉。

再次,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对于个人成长和人生价值的追求也极其重要。

大学正是年轻人生命的黄金阶段,而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则为青年学子塑造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在大学,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现代意义就在于它们能够引领年轻人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的现代意义是多方面的。

它们不仅对于大学的内外建设和形象发展至关重要,更对于个人的成长和人生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国高等院校发展战略和规划(PPT 139页)

中国高等院校发展战略和规划(PPT 139页)

美国大学的战略规划
20世纪70年代,美国许多管理专家开始尝试将企业的战略规划和 管理模式运用于大学的研究之中。 80年代早期引入战略规划以来,大部分美国高校都尝试建立某种 形式的战略方针与规划。有许多院校适应于战略方针与规划的理 念,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决策使之接近于校园的主流文化、领 导机构的管理风格和学校内部的管理过程,并因此而赢得了更有 活力的教师队伍、更精明的管理团队、更好的声誉、更高的教学 质量、更多的学生和更大的资金投入。 卡内基——梅隆大学前校长理查德_萨尔德直言:”我相信我们比 所知道的任何一家公司在战略管理方面做得更好”.
“为州服务”的发展战略,使威
斯康辛大学成为高等教育的旗
帜 20世纪初正是威斯康辛州的农业由小麦转向畜牧业
和以乳制品为主的转型期,对专门技术和管理的需 求十分迫切。
范海斯校长顺应这一需求,提出大学必须为社会发 展服务的办学理念。范海斯校长有一句名言:“鞋 子上沾满牛粪的教授是最好的教授。”威斯康辛大 学对于农民来说,就象猪圈和农舍一样近在咫尺; 对于工人来说,就像他们的工会大厅一样可以随时 出入;对于制造成商来说,大学的实验室随时为之 开放。
“教育发展战略” 概念的提出
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在一份 报告中第一次使用“教育发展战略”的概念,用以概括 和指称对国家教育发展起强大作用的整体性、长远性的 决策行为。
高校发展战略的内涵
高校在分析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为求得发展 和壮大,完成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而作出的总体的、长 远的谋划。 高校发展战略不仅包括战略规划的制定,还包括战略的 实施与监控。其核心是要对高校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 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
大学校长的管理之道
在外国,不论是实施中央集权管理 模式的法、德等国,还是实施分散 管理模式的美国,大学校长们都认 为: ——大学发展战略与规划非常重要。 ——动员、吸收大学每一分子思考并 落实战略规划是校长的重要任务。

大学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发展历史沿革

大学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发展历史沿革
学 较 目 起 f 十世 i 目 女 学 t § f & 女 学A t 特 , ☆ ± & 酿 镕 .撂 } ^ 拳 展 提 供 ☆
S r o 创办 ( ob n 图1) 该校位 干巴黎 謇纳 河 。 的西堤岛 ( I el C ) “ 2 7 red a i l t 6 . 1 5 年在 圣 杰内美耶 美 ( a e e i 丘 上 S i G n v e e) me v 成 立索邦学院 ( e o g e o o , L i e r n} cl d S b 1 世 纪左 右学院 逐渐 成为 神学研 究 中心’ 4 。 索 邦大 学 c a S r o B 逐 步发展 扩大 , ob n e1 L 形 成E黎 学 ,在中世 纪 ,E黎大 学采用 的 是 以教 师 主 的管理模 式 ,英目、德 目、丹 羞 、瑞典 等国都 黎 大学 为典范 .奉行 它 的管 理模式 博涪尼 亚太 学( n e s 自 d 。 U i ri v t l B l n ) 要追溯到 1 世纪 的博洛尼亚 , o g a 的根 o 1
文献 标识码
F I U ¨

B l g a 。 E挈 大 学的 前身 是 索邦种 学 院 oo n )
(So b r onN ) , 12 纪 由 神 父 Rob t e e 世 er d
史幸 蝙号 I f
辅 要 日 * t 日 联 女学
79 (¨ 】 { I7 I 3X 2 I )I I 2

女学 务社套、目 注意 服
要 女 化
复 旮 杂、
争诗
p c — m
培养 职能
聚 集 惠
} 教学; 皋 塔
庭 式 空 ; 自自 散 落 空 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学生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

大学生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

大学生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篇一“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要聚焦发力,首先必须下功夫领会好、领会透”。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高度,联系理论和实践、纵观历史和现实,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问题作出深刻阐述,对落实好新发展理念提出明确要求。

的重要讲话,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明大势才能谋大事。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

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需要从空间和时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

从时间上看,我国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再到盛的几个大时期,今天的新常态是这种大时期更替变化的结果。

从空间上看,我国出口优势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面临新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种变化的体现。

可以说,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

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

新常态要有新作为,新作为要有新理念。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并不容易,对我们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

我们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学发展战略

大学发展战略

大学发展战略一、高校发展战略的内涵、特点及构成1、内涵及特点战略是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方略。

高校发展战略普通是指,在科学分析高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对关系学校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作出的总体谋划。

高校发展战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方向性。

发展战略是高校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定向功能的发展方略,是对高校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和创新思量。

(2)全局性。

发展战略针对的是学校事业全局,通过它来规范和整合学校各方面的关系,谋求学校整体利益的最佳化。

(3)长远性。

发展战略立足于学校长远利益,以谋划学校的中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避免和减少短期行为、盲目行为。

(4)稳定性。

发展战略关系到高校的长远发展和事业全局,一经学校法定程序制定,就成为纲领性文件,不得轻易改变。

2、主要构成(1)战略思想。

它是发展战略的灵魂,系统概括了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

(2)战略目标。

它是发展战略的核心,它集中概括了高校在一个时期内所追求的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体现办学活动主体在对办学规律把握基础上的价值追求。

(3)战略定位。

它是战略目标的具体化,包括办学方向定位、发展规模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办学层次与形式定位、人材培养目标定位、服务对象定位等诸多方面。

(4)战略任务。

它是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所在,具体包括学科建设战略、队伍建设战略、人材培养战略、科研发展战略、校园建设战略、特色建设战略等诸方面。

(5)战略保障。

它是实施战略规划的重要保障和有效抓手,它系统地提出了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必须采取的政策和策略。

二、高校发展战略的类型和模式(一)类型1、从战略制定和实施主体的角度来看,高校发展战略可分为学校层战略、院系层战略及职能部门层战略等。

2、从战略实施的时间长短来看,可分为短期战略(时间跨度在一年以内的战略,也可以称为战略计划)、中期战略(时间跨度在一年以上,五年以内的战略)、长期战略(时间跨度在五年以上)。

3、从学校发展战略功能的角度来看,可以划分为增长型战略、稳定型战略、收缩(谨防)型战略等三种。

关于新时期我国大学理念的思考

关于新时期我国大学理念的思考

第 卷第 期 年月教学研究关于新时期我国大学理念的思考秦 军 王爱芳( 南京邮电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摘 要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观念或哲学观念。

大学理念的产生 晚于大学的产生,但对于大学的发展方向、目标确定等却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

我国大学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曾 经有过辉煌,但也存在着许多与现代大学理念不相适应的方面,我们应该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的大学理念, 改进我国大学理念中的不足之处,塑造新时期的大学理念,使我国大学获得新的发展。

关键词 大学理念;现状;塑造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 及所持的教育观念或哲学观念。

从一定意义上说, 大学理念体现着大学精神,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 向、目标确立、专业设置及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其应 有的作用,大学理念是大学之魂,并随时代发展而 发展,今日的大学虽由昨日发展而来,但受到所处 时代的影响,今日大学的理念中自然会有时代赋予. Al它l的R特i质gh。

t一s所R优es秀e的rv大e学d不. 仅仅有优良的传统,也处处体现出时代的光芒:立于时代潮头、站在时 代前列、引领时代潮流,这就是大学理念中的时代 精神。

我国目前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理念已经发生并 且继续在发生重大的变革,所以,对我国高等教育 者来说,探索这个时代大学的理念极富现实意义。

中外大学理念的回顾及其启示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最早的大学于公 元十一世纪在意大利波隆拿出现。

大学理念滞后于 大学的产生,但同样具有悠久历史。

最早对大学理 念进行系统论述的是牛津学者纽曼,他认为,大学 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 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大学教育要达到提高 社会理智格调、培养大众的心智、净化民族的情趣 等目的,大学应为自由教育而设,并且提供普遍性 和完整性的知识教育,而不是狭隘的专门化教育 。

大学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

大学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

XXXX大学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一、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XXXX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遵循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坚持“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总体办学思路,不断提高办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把学校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阵地、优秀青年的锻造重地、安定团结的模范基地、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的治学园地,为XXXX乃至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二、办学定位办学类型:综合性、应用型大学。

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国际教育、预科教育、专科教育和继续教育。

服务面向:立足XX,服务XXXX,面向西部民族地区。

办学特色:在招生就业方面,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办学,注重从民族地区和XX本地招生,保证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培养大批能够在民族地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靠得住的合格人才;在教学方面,坚持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色人才培养和“双语”教学模式,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教育,构建特色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科建设方面,突出民族和XXXX地域两个特色,立足XXXX 自然禀赋和社会人文特点,打造特色学科和品牌学科,形成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体、以民族类学科为特色、文理工综合发展的学科体系;在科学研究方面,围绕国家在XXXX的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具有地缘优势的学术研究,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打造XXXX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问题研究的重要智库。

三、办学理念立足XX大地和XXXX办大学,遵循现代大学发展规律,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育人为核心、教学为根本、科研为基础、学科为龙头、人才为关键、特色为法宝的办学理念,突出特色、坚守质量,办好各族人民满意的XXXX大学。

创新大学办学理念 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创新大学办学理念 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进入 2 世 纪 , 1 随着我 国教 育体 制改革 的不 断 深入 , 场机制 对 高 校 产 生越 来 越 强 烈 的 冲击 和 市
的时代 、 同的 民族 与文 化背 景 , 就 了风格迥 异 不 造 的大学 。一 流 的 大 学 理 念 不 仅 使 学 校 的 办 学 思
影响, 各类院校办学 的多样性使得学校之间的竞 争不断加大。大学要谋求发展 , 必须把握机遇 , 激 发 动力 , 深度 发掘 并凝 聚和树 立 自身理 念 , 以实现 内聚力量 , 外求发展的综合 目 标。可以说 , 大学理 念 建设 既是 应对 教 育 改 革发 展 的必 然选 择 , 也是
YUAN n ,HUI Xi — u Fa g ny
( . e at n f a yC m t e B in i t gU i r t,B in 0 0 4, hn ; . e m n U i 1 D pr me t r o mie , e igJ oo nv sy e ig10 4 C ia 2 R n i n— o Pt t j a n ei j
创 新 大学 办 学 理念 促进 高校 可持 续 发 展
袁 芳 惠新 宇 ,
(. 1 北京交通 大学 党委 宣传部 , 北京 10 4 0 04;2 中国人 民大学, . 北京 10 7 ) 0 82
摘要 : 大学理念作为大学教育最基本、 最核心 的部分 , 既是 大学的灵魂和 生存发展 的根本 , 也是 大学办 出高水平
vr t o hn , e ig10 7 , hn ) esy f ia B in 0 8 2 C ia i C j
Absr c Ben he mo tb sc a s e ta a to he u i e st t a t: i g t s a i nd e s n ilp r ft n v riy,t e i a fa n v r i s t e s u h de lo n u i e st i h o l y

现代大学理念及启示

现代大学理念及启示

现代大学理念及启示张玉玲山东科技大学跟中国其它大学一样正处在历史的转型期,现代大学理念的讨论和确定,对我校的长远发展及其目标的最终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一、学术自由乃是现代大学理念的核心学术自由,是19世纪德国现代大学倡导的核心理念,是著名洪堡五原则之一,由此创造了德国大学和民族世纪的辉煌。

蔡元培早年曾留学德国,深受其影响,他在主持北大所推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宗旨,也曾创造北京大学的辉煌,至今中国教育界学者同仁仍对其备加推崇。

学术自由是学者在不受学术以外的因素干扰的情况下理智地决定自己的研究、教学、学习计划和事务的权利,学术自由对于学者来说,就是一种自由、自主、自觉的权利,即确保学术人员在进行学术活动时忠实于他们自己的探究,而不依赖外在政治的、哲学的、宗教的或认识论的意见和信念,保证学者们不受限制地表达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所发现的真理。

因此,学术自由从本质上讲,能够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激励学者的学术创新。

学术创新的活动,本身就是思想创新、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过程,时至今日,上述种种形式创新仍然是21世纪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最强音、主旋律,高等教育在其中起着社会良知、思想库的作用,发挥着批判、前瞻功能。

因此,综观世界各国的大学,不管是以注重绅士博雅教育的英国牛津、剑桥大学,还是以培养专门研究人才而著称的德国柏林大学,或是以服务社会、培养社会急需人才为特点的美国哈佛、耶鲁大学,无不以学术自由和学校自治为核心的理念,进而推动学校以教学和科研为归旨的最终实现。

不仅世界各国现代大学发展昌盛离不开学者的自由、自主、自觉的权利。

同样,纵观两千余年中国大学精神史,中国大学精神凡能士(学)人自主则盛,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宋代理学兴起,1917年至1946年中国大学学人相对自主的精神创造都可以成为这一方面的例证;自然,凡不能保证学人自主(不管政治、经济、军事),大学精神则必衰无疑,当士(学)人依附于封建君主越紧密,科举越盛行,功名思想淹没了士(学)人的自觉意识,都可能成为大学精神衰微的直接动因。

大学理念与大学发展战略

大学理念与大学发展战略

*本文系作者在“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所做的主题报告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壮丽前景,而要把这一蓝图变为现实,还需要我们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的研究,回答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进入21世纪,随着大学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许多大学更加重视发展战略研究,注重从全局和战略层面对大学进行规划设计,这是我国大学逐步走向成熟的表现。

但同时,一些大学的发展战略缺乏内在理念的有力支撑,缺少历史与现实维度的合理关照,因此其发展战略尚显稚嫩空泛,缺乏理性的厚度。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理念嬗变中汲取养分、获得启示,对于研究和制定大学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一、世界教育中心转移的历史考察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大学理念。

国外科学史研究者发现,自16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科学中心每隔70年左右就发生一次转移,至今已经历经了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的转移。

而在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同时或前后,则伴随着大学教育中心的转移和大学理念的变迁。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于欧洲中世纪,意大利是中世纪大学的策源地。

以博洛尼亚大学和萨勒诺大学为代表的意大利大学,是世界最早的高等教育中心。

这个时期的大学虽然还没有出现明确的大学理念,但给当今大学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基本制度。

如,大学由教师或学生社团构成,过着共同的知识生活;课程概念、学习安排、科目设计、测试成绩等,构成了大学基本的学习制度;中世纪大学还利用当时教会和国家的矛盾,获得了许多特权,为后来大学自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们开始对大学基本问题产生一些思考,但这时的大学理念还处于发展的萌芽状态。

17世纪,英国成为继意大利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高等教育中心随之转移到英国。

这一时期英国大学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基于几个因素:一是经济的推动。

新建本科高校发展的理念与发展方略

新建本科高校发展的理念与发展方略

分 发挥 教职 工的 主体作 用 , 让学 校改 革发 展 的成果 惠
及 全体教 职工 。 次 , 其 坚持 “ 以生 为本 ”适 应建设 社会 ,
主 义 和谐 社会 的需 要 , 养和 谐 发展 、 面 发 展 的人 培 全 才 。凸显 大学 生在成 长 过程 中 的主体 地位 , 把人 才培
是 Ir 对当代 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 发展一 般规 律 ,又符 合学 校 自身实 际 的发展方 略 ,
对于新 建本科 高校 自身 , 对于 社会 的发 展和 人类 文化
的进步 , 疑具 有重大 价值 。 无


从 历史 与现 实的 维度来 认识 发展 理念 与发 展
化, 进行 战略 思考 , 长远 设 计 , 科学 谋 划 , 能把 握 高 才
提 升 竞争 实力 , 就必 须要 以科 学发 展 观 为指 导 , 时 审
位 。牢 固树立人 才 资源是 办学 兴校 第 一资源 的观 念 ,
把 实现 好 、 护好 、 维 发展 好 教 师 的根本 利 益 作 为学 校
度势 , 立足发 展 区位 , 新 办学 理念 。 因此 , 推进 新 创 在 建本科 高校 发展 中 ,需 要我 们 以科学 发展 观 为指导 ,
临 着 以外 延 扩张 为 主到 以内涵建 设 为 主 的转 型 发 展 问题 。 它们 作为直 接为 地方经 济建 设和 社会发 展服 务
内涵建 设是相 对 于物质 形 态 的外延 建设 而言 的 ,
的主要承 担者 , 如何 在 日趋 激 烈 的高 等教育 市场 竞争
旨在 根据 高 等教 育 发展 的客 观规 律 提 高教 育 教 学质
等教 育发 展 的前 沿 , 才能 更好 地解 决在 改革发 展过 程

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作者:————————————————————————————————日期: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关于大学,每一个教育家都有着自己的理想!第一部分西方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大学的起源与大学理念的萌发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于中世纪。

最早产生的大学是意大利的莎拉尔诺大学、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它们有“母大学”之称。

后来的大学大多以他们为样板建立起来的。

●中世纪大学的意涵1.探究普遍学问的场所2.大学:教师和学生的社团●中世纪大学的人才培养以专业教育为目的,培养教师、牧师、律师、医生等专业,这时期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学者个人行为。

第二节洪堡的大学理念与研究型大学的发端(18世纪末―19世纪初)●背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虽德国虽然商处于分裂状态,但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传统的大学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工业大学和专门学校逐渐发展起来,并对传统大学产生了影响。

德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和政治家洪堡,一方面奋起捍卫传统的大学理念,一方面把科学研究引入大学,导致研究型大学的产生。

他创办的柏林大学的成功,不但使洪堡成为承载德国大学发展史的人物,成为整个世界大学理念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大学理念以及他为实现这种理念而设计的办学原则,对后世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是什么首先,大学是一个学者的社团其次,大学是一个高等学术机构再次,大学是受国家保护但又享有完全自主地位的学术机构●大学的职能以及人才培养在大学的地位洪堡对大学的单一教学(人才培养)职能提出异议,认为大学具有科学探索与人才培养的双重职能。

●大学应培养怎样的人才洪堡认为大学应培养有理智、有修养的完人●大学如何培养人才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2.大学应注重普遍教育3.自我教育是培养完人的重要途径4.大学要为培养完人提供适宜的环境第三节纽曼对传统大学理念的捍卫(19世纪)●背景事件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功利主义哲学在英国兴起,并对大学理念产生了冲击。

大学文化理念与大学文化的发展

大学文化理念与大学文化的发展
维普资讯
航 海教 育研 究 2 0 . 06 3
大 学 文 化 理 意 与 大 学 文 化 的 发 展
徐 文静
( 大连 大 学 体 育 学 院 , 宁 大连 1 6 2 ) 辽 1 62

要 : 述 大学 文 化 理 念 的 概 念 内涵 整 合 方 法及 实施 策 略 , 以 大 连 大 学 为 例 , 大 学 文 化 理 念 的 整 合 及 实施 作 深 概 并 就
文化理 念不应 是抽 象空 洞 的 , 不 能任 意 照搬 也 借用 , 必须 紧密结合 学 校实 际 。因此 整合 理 念 成 了
于 文化 理念 建设 的重 要 内 容 。理念 的 整合 步 骤 主 要 工作 改造 , 是就会 促 进对应 新 理念 的工 作 制度 的 有 : 筛选 。通 过调 研 、 ① 分析 , 掌握 了学 校某 些 工 在
行 分析 。进行 这 种 工作 分 析 , 以是 集 体 进 行 的 , 可
也可 以是 个别进 行 的。在 先进 理念 的对 照 下 , 人们
被 融化 , 而加强 了大学 的整 合度 。 从
2. 念 的整 合 理
通过查 找 分析 工 作 现 状 , 到 制 约 工作 的瓶 颈 , 找 按 照新 理念 的要求 , 定 出合 理 正确 的 改进 办法 。在 制 此基 础上 , 极有 可 能推及 到整 个工 作 系统 内的其 他 层面 的工 作步 骤和 办法 , 而产生 了 进行 系统 性 的 进
志 和教 育追 求 , 即一 切都 要把 学 生 的成 才 等 正 当利
优 秀大学 的成 功事实 告诉 我们 , 大学 文化 理念 是促 成 其 自身健 康发展 的关键 或 核 心 。 因此 , 须 必
重视 大 学文 化及 大学理 念 的研究 。

新时代大学定义

新时代大学定义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性审视、理想追求及所持有的教育观念或哲学观点。

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有着不同的大学理念。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中教育形式的改变正演示着大学理念的变化。

从五帝传说开始,黄帝让中国有文化更有文明,“成均”是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

春秋时期,孔子的“私学”成了当时最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真正开端,而孔子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开山大师和第一位伟大代表。

汉文化中出现了“太学”和书院,直至朱熹将书院的合法化,使书院成为了与东方文化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机构。

辛亥革命后的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标志着中国共和时代高等教育的开始。

大学的出现,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科学”阶段,而中国历史上的“成均”、“私学”、“太学”、“书院”是的“人文”的阶段。

随着世界文化的发展,“科学”逐渐取代了“人文”。

对这种说法许多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涂又光先生认为中国高等教育,若要进人“中国”高等教育阶段,就一定要进入“人文·科学”阶段,不能只停留在“科学”的阶段;在“人文·科学”阶段不只是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并重,学人文学者兼学科学、科学学者兼学人文,而是人文为科学启示方向,师生体现人文精神。

这就是大学的存在与发展的问题。

而大学为什么存在和发展的问题?杨桂华在《大学理念与大学发展战略》中提到大学的存在与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制定大学发展战略的一个价值取向问题。

大学有三大发展理念,认识论、政治论和人本论,这三类哲学观交互作用和冲突融合,构成了现代大学发展的历史。

从大学理念发展历史的维度来审视,目前我国大学无论在理念发展方面,还是在宏观战略和具体制度建设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在发展战略上至少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战略研究上,解决有设计无理念的问题。

第二:在办学方式上,解决有层次无类别的问题。

第三;在管理体制上,解决有模式无活力的问题。

在这样的特殊的历史时期,高校教师应该怎样的定位自己的角色,是与大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挑战。

国外知名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大学发展

国外知名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大学发展

大 起 治 理 学 校 的任 务 。在 现 代 大学 发 展 的 几 百 年 历 程 中 , 课 程 。艾 略 特 还 认 为 ,“了 大学 的 变 革 和 发 展 。

举 措 就 是 提 高 教 师 工 资 ,不 惜 重 金 聘 请 最 优 秀 的 人 才 ,
李 宏 ,张 夙
( 北 大 学 ,辽 宁 沈 阳 1 0 0 ) 东 10 4
摘 要 :大 学校 长是影 响 大学发 展 最为 关键 的 因素 ,其教 育理 念对 大 学的发 展 又起 着非 常重要
的作 用 。教 育理 念 所起 的作 用是 观念 对 实践 的作 用 ,它指 导 大学的 发展航 向。笔 者通过研 究
因此 ,大 学 校 长 必 须 形 成 一 定 的 教 育 理 念 ,才 能 驾 驭 课 中有 选 择 权 ,即使 在 核 心 课 程 和 专 业 课 中 也 有 很 大 的选 择 权 ,可 以在 一 定 的 领 域 范 围 内选 择 自 己需 要 的 ” 著名 的 大学 校 长 以 他 们 对 大 学 深 邃 的 认 识 ,塑 造 了 大 的 仓 库 ,是 真 理 的 寻 求 者 。 他在 上 任后 的 第 一 个 重 大
他 提 倡 学 术 研 究 自由 ,要 求 教 师 能 承 担 起 教 学 和 科 研

重 视 师 资 ,尊 重 学 术 自 由
师 资 是 立 校 之 本 ,学 术 大 师 、名 家 、权 威 是 一 所
的双重职责 ,并为他们 的教 学和科 研 提供 最好 的便利
高 等 学 校 的 中 流 砥 柱 ,一 支 品 格 优 秀 、实 力 雄 厚 的 师 条 件 ,从 而使 哈 佛 大 学 成 为 优 秀 学 者 的 荟 萃 之 地 。从 资 队伍 是 高 等 学 校 的 宝 贵 财 产 。 大 学 是 各 种 思 想 、学 此 学 术 自由成 为 哈佛 大 学 的 新 传 统 ,科 学 研 究 成 为 哈 问交 汇 的所 在 ,需 要 具 有 宽 广 的 学 术 包 容 性 。 学 术 自 佛 大学 的 新 职 能 。艾 略 特 具 有 坚 定 的 改 革 信 念 和 明 确 的 改 革 目标 ,其 成 功 得 益 于 他 提 出 了 一 整 套 切 合 哈 佛 了 自由 的学 术 环 境 ,教 师 才 能 在 一 个 不 受 约 束 和 外 界 大 学 实 际 和 美 国 国情 的 办 学 指 导 思 想 ,他 反 对 美 国大 干 扰 的 自 由环 境 中 开 展 工 作 。因 此 ,大 学 校 长 应 该 尊 学 一 味 盲 从 欧 洲 大 学 的模 式 , 呼 吁建 立 美 国 新 型 大 学 。

俄罗斯大学校长演讲稿

俄罗斯大学校长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我国俄罗斯大学的辉煌历程、办学理念和发展前景。

在此,我衷心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对俄罗斯大学的关心和支持。

一、俄罗斯大学的辉煌历程俄罗斯大学成立于19世纪,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自成立以来,俄罗斯大学始终秉持“博学、笃行、求真、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俄罗斯大学历经风雨,不断壮大。

从最初的几所学院发展成为拥有多个校区、数十个专业、数千名教师和数万名学生的综合性大学。

俄罗斯大学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俄罗斯大学的办学理念1. 坚持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俄罗斯大学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坚持全面发展俄罗斯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我们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3. 坚持开放办学俄罗斯大学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们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交流机会。

通过国际交流,我们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4. 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俄罗斯大学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我们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创新型人才。

同时,我们与企业和政府紧密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俄罗斯大学的发展前景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俄罗斯大学将继续秉持“博学、笃行、求真、创新”的校训,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理念与大学发展战略天津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教授杨桂华摘要:从世界教育中心的转移,说明教育发展的社会系统性质。

从哲学的视角,分析了认识论、政治论和人本论三种哲学观的交互作用和冲突融合,构成了现代大学发展理念的基础与大学发展的历史。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状况提出了大学发展在战略研究上,要解决有设计无理念的问题;在办学方式上,要解决有层次无类别的问题;在管理体制上,要解决有模式无活力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理念,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壮丽前景,而要把这一蓝图变为现实,还需要我们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的研究,回答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进入21世纪,随着大学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许多大学更加重视发展战略研究,注重从全局和战略层面对大学进行规划设计,这是我国大学逐步走向成熟的表现。

但同时,一些大学的发展战略缺乏内在理念的有力支撑,缺少历史与现实维度的合理关照,因此其发展战略尚显稚嫩空泛,缺乏理性的厚度。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理念嬗变中汲取养分、获得启示,对于研究和制定大学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一、世界教育中心转移的历史考察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大学理念。

国外科学史研究者发现,自16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科学中心每隔70年左右就发生一次转移,至今已经历经了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的转移。

而在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同时或前后,则伴随着大学教育中心的转移和大学理念的变迁。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于欧洲中世纪,意大利是中世纪大学的策源地。

以博洛尼亚大学和萨勒诺大学为代表的意大利大学,是世界最早的高等教育中心。

这个时期的大学虽然还没有出现明确的大学理念,但给当今大学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基本制度。

如,大学由教师或学生社团构成,过着共同的知识生活;课程概念、学习安排、科目设计、测试成绩等,构成了大学基本的学习制度;中世纪大学还利用当时教会和国家的矛盾,获得了许多特权,为后来大学自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们开始对大学基本问题产生一些思考,但这时的大学理念还处于发展的萌芽状态。

17世纪,英国成为继意大利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高等教育中心随之转移到英国。

这一时期英国大学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基于几个因素:一是经济的推动。

17世纪是英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重要时期,农业、商业、贸易都获得很大程度的发展,海外殖民也使得国家财富迅速增长,促进了大学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社会对大学的投入。

二是人文教育思想的传播。

这是英国近代早期大学教育发展的精神动力,它使大学教育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由于推行服务于世俗社会的人文教育,学生构成日益世俗化,扩大了教育机会。

三是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

这一时期,英国对政府官员、律师、医生和牧师的人才需求很大,致使社会各阶层人士进入大学,从而推动了大学发展。

然而,17世纪以后,面对迅猛发展的工业革命,传统大学理念日显保守,特别是在知识发展上未能跟上时代步伐,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地位逐渐丧失。

自由教育倡导者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的主张,集中体现了“传授普遍知识,培养理智能力”这一时期英国传统大学的核心理念。

18世纪中叶以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到法国,也促使法国高等教育成为世界的中心。

法国之所以成为继英国之后的又一个高等教育强国,有诸多因素促成。

一是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臶,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倡导理性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准绳,促进了大学新理念和新思想的发展。

二是以科学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

这一时期,法国改革教育体制和制度,实施系统的科学教育,促使大学率先实现由传统教育向新型教育的转型。

巴黎理工学校和巴黎高等学校则是这一时期新型教育的代表。

此外,法国高度集权的体制在有效调控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也是促进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但由于僵化的官僚体制和强权干预,法国大学难以避免地违背教育规律和科学规律,并窒息科学和大学教育的发展,这就注定法国大学难以长久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

19世纪20年代以后,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成为新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

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大学开始关注科学探索。

以洪堡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者提出把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使命,并把这一办学理念成功运用于柏林大学的实践,由此带来大学职能的拓展。

自此之后,大学作为科学发源地的思想得到极大重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思想迅速成为主导德意志大学的基本理念。

这个时期,以研究著称的德国大学在很多学科都取得卓越成绩,被看做世界科学的中心,德国大学被誉为当时最好的大学模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逐渐发展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

美国早期大学从内容到形式大多是欧洲大学的移植,但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大学更加注重结合本国实际有所创新,特别是随着本国工业化的加快和《莫雷尔法案》的实施,建立了一批现代意义的、美国式的研究型大学和工农学院,逐步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

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大学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特色更加突出,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大学使命观,也使大学社会服务成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之后的第三大职能。

考察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转移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状况,对本国大学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从一定程度上讲,大学理念演进的历史,就是大学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历史。

中国要成为高等教育强国,走在世界前列,必须要在大学的功能上有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潮流。

二、大学的三大发展理念大学为什么存在和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制定大学发展战略的一个价值取向问题。

综观大学发展的历史,对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础有着不同的看法。

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认为,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

事实上,除了这两类哲学主张之外,还存在第三类哲学观点,这就是人本论的哲学观点与实践模式。

可以说,认识论、政治论和人本论这三类哲学观交互作用和冲突融合,构成了现代大学发展的历史。

认识论哲学观适应了大学追求高深学问的需要。

所谓认识论就是主张大学基本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究和科学研究。

这种哲学观趋向于把“闲逸的好奇”的知识追求作为目的,强调大学学术探究不受任何价值影响,遵循学术的客观性或独立性。

德国的洪堡、美国理性主义代表人物弗莱克斯纳,以及我国的蔡元培等都是认识论的代表人物。

在18世纪之前,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唯一职能。

随着欧洲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科学研究逐渐成为大学的重要任务。

明确提出这一价值取向的,则是德国柏林大学创办者洪堡,他认为大学是以“科学”为使命的学术社团,大学教师和学生都是为科学而存在的。

这一思想拓展了大学职能,实现了西方大学理念的突破。

20世纪初,在威斯康星大学社会服务理念影响下,美国不少大学开始出现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这与一向重视学术性和学理传统的大学理念发生严重冲突。

在这一背景下,弗莱克斯纳鲜明地提出现代大学应当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促进知识的发展,研究各种学问,从而捍卫了大学的学术责任。

认识论哲学观对我国近代大学有着深刻影响。

蔡元培的大学理念从总体上说是属于认识论的,在他看来,大学应首先承担起学术责任,研究高深学术不仅是养成硕学闳才的基础,也是启迪民智、增强国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大学必须以“兼容并包”的胸怀,探索一条研究高深学问为大学核心使命的道路。

政治论哲学则追求大学对社会需要的适应。

所谓政治论就是主张大学的主要价值在于社会服务,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如果说认识论强调知识自身的逻辑,出发点是知识(知识等同于理智),落脚点又回到知识,那么政治论哲学则突出知识背后的价值,其出发点虽然也是知识,但着力点是指向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科学主义代表人物赫胥黎、工具主义流派的科尔,以及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张伯苓都可归为政治论主张者。

赫胥黎认为现代大学不同于古典大学,古典大学只为闲暇者追求远离职业的闲逸好奇知识而存在,而现代大学为帮助学生获取能服务于自己事业的新知而存在,为生产新知识而存在。

因此,他主张大学应该给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教育,而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知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尔,在《大学功用》一书中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的观念,对大学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和作用寄予希望。

他的观点有力地指导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张伯苓先生提出的“公能”教育观,旨在“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把教育作为改造个人、改造社会的工具,把知中国、服务中国作为大学的着力点和归宿点,体现了社会本位的思想。

人本论哲学观则重视人的自由发展的需要。

人本论哲学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既不是为掌握知识,也不是基于外在的社会价值,而是促进人格的完成,因此真正的大学教育必须符合人格完成的需要。

在人本论看来,人的存在和发展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属。

永恒主义代表人物赫钦斯和存在主义代表人物雅斯贝尔斯,以及我国近代教育家梅贻琦,都是人本论哲学主张的支持者和倡导者。

赫钦斯生活在一个推崇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大学思想的时代,基于当时过于强调大学外在的功用而忽视自身价值的问题,他认为大学的目的首先是改善人,人的发展才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

他强调首先培养“作为人的人”,其次才是“承担某种社会责任的人”。

他主张大学应进行通识教育。

雅斯贝尔斯则立足于存在主义哲学观,认为大学应把培养“全人”作为目标,其基本使命在于通过文化熏陶启迪人的自由天性。

在大学教育目的理解上,他强调教育的着眼点首先是“精神成长过程”,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与赫钦斯处于同一时期,但生活在不同国度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也提出了体现人本论取向的通识教育思想。

他认为,现代大学的目的始终未能超越“明明德”、“新民”二义之范围。

“明明德”就是要着眼于大学对个体内在素质的提升,健全和培养包括知、情、志在内的人格。

为发挥大学应有的“新民”功能,必须进行通识教育。

以上三种哲学观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对大学存在的多维度文化需求。

事实上,每一种哲学思想体系本身又是一个复合系统,在突出强调某方面主张的同时,其他某些思想又难以截然地划归这一流派或那一流派。

这从某种角度讲,大学的价值观不会是单一的。

三、我国大学发展战略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大学理念发展脉络和存在哲学基础的考察,我们会发现,大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变化的,“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而具体的需求和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