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我觉得,不关注学生的课堂就是无效的课堂。提升教学效果是我们的目的,通过什么标准来判断我们是否达到目的了呢?落脚点就是学生。备课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备学生,这里脱节了,谈什么都是虚的,这样的教学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很多课堂看似精彩纷呈,但是静下心来回味,如果主演是教师配角是学生,是不是可以这样讲,这节课精彩得几乎荒凉?”
三、怎么分析?——学情分析的策略或方法
“学情分析,可繁可简,
成熟教师,之所以能简中见繁,皆因曾于繁中历练;正如无数次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年轻教师,必思于繁、行于简,才能逐步在繁杂纷乱中循出属于自己的规律,逐步螺旋上升、积淀经验。
教学经验的累积上没有捷径可循——开始时粗枝大叶,越老越粗枝大叶。。。。。。”
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据,没有学情分析的内容分析往往是一盘散沙或无的放矢;因为只有针对具体学生才能界定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学情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为没有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任何讲解、操作、练习、合作都很可能难以落实。
wenku.baidu.com3.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分析
分析不同班级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据此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度和广度。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并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
4.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班级整体学习风格: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可以通过单元测验、摸底考察、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抽查或提问等非正式的方式。
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当然,在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时,进行一定的针对性调查和了解,也是比较可行的。
其实,主要做到了有心,那么在日常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每节课前备课时进行具体的学情分析,我觉得对我们上好课还是益处多多的,呵呵”
“当我得知要接手五六年级的课程时,心里着实紧张了一下,去年一年我都是教一、二年级,观察同事给高年级学生上课的情况,问题真的很多。所以就用了开学前一周的时间,翻看了很多篇有关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的文章,试图了解和这一阶段孩子打交道的规律。开学后,时常翻看一下当时的笔记,尝试着把理论的东西运用于实际操作中,还是很有效果的。的确像大家所说,和孩子打交道,重在用心。”“我个人认为,虽然我们的童年和现在孩子的童年差别很大,但是,既然是孩子就还是有共性的。自从做了老师,我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试图把那时的记忆梳理出来加以记录,我总能从中发现一些曾经来源于我的学生的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的影子。看过《窗边的小豆豆》后我发现,只有走进孩子的思维世界,才能做到理解他们,与他们息息相通。
最近,我正在尝试业余时间写一个系列,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从我的童年来分析一个孩子的成长。一种自娱自乐,希望也能从中收获一些对教学有利的提示。”
“‘走进学生’、‘留心我们的学生’、‘思于繁、行于简,才能逐步在繁杂纷乱中循出属于自己的规律,逐步螺旋上升、积淀经验。’”
“学情分析,更多的是通过经验来认识学生认知、思维水平和心理状态,学生个体经验部分,很难预判。其实学情分析经验积累很简单,多下课堂,多观察,去思考为什么,没有那么复杂。复杂条条框框都是后来总结的。未总结之前什么条框都没有。
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
“教书一年半的时间,每一次在写教案的时候都有“学情分析”的内容,但从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究竟什么是学情分析?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学情分析?我尝试过对任课班级的学生进行分析,可是发现,分析结果有失偏颇,学生的个体差异影响到学情分析的合理性。
将我的疑问帖于此,希望能够得到各位老师的点拨。”
“学情分析看似简单,想要做得到位真的很难,但是不做的话,备课又会显得盲目。我现在每次下课时都及时把每个班学生的特点,上课的情况,课程进度等等用最简单明了的句子记录下来,这样下次上课前可以加以参考,时间久了也能总结出一些规律来。”
“上课的时候多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与学生进行交互,找学生谈心,其它渠道信息等等,基本上对学生的情况主要时基本情况和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是有一定了解的。
根据大家的回答和自己的认识,我觉得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什么分析?——学情分析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是系统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教学设计的其他部分存在极为紧密的互动关系。
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空中楼阁;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才能确定其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活动中的最近发展区,而从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来阐述最近发展区就是教-学目标。
二、分析啥?——学情分析的内容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包括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开始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开始抵触老师;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来分析,也可以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
还有不同年龄学生的感兴趣特的话题不同,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屈尊或者迁就学生的不良兴趣。
“我觉得,不关注学生的课堂就是无效的课堂。提升教学效果是我们的目的,通过什么标准来判断我们是否达到目的了呢?落脚点就是学生。备课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备学生,这里脱节了,谈什么都是虚的,这样的教学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很多课堂看似精彩纷呈,但是静下心来回味,如果主演是教师配角是学生,是不是可以这样讲,这节课精彩得几乎荒凉?”
三、怎么分析?——学情分析的策略或方法
“学情分析,可繁可简,
成熟教师,之所以能简中见繁,皆因曾于繁中历练;正如无数次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年轻教师,必思于繁、行于简,才能逐步在繁杂纷乱中循出属于自己的规律,逐步螺旋上升、积淀经验。
教学经验的累积上没有捷径可循——开始时粗枝大叶,越老越粗枝大叶。。。。。。”
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据,没有学情分析的内容分析往往是一盘散沙或无的放矢;因为只有针对具体学生才能界定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学情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为没有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任何讲解、操作、练习、合作都很可能难以落实。
wenku.baidu.com3.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分析
分析不同班级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据此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度和广度。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并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
4.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班级整体学习风格: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可以通过单元测验、摸底考察、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抽查或提问等非正式的方式。
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当然,在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时,进行一定的针对性调查和了解,也是比较可行的。
其实,主要做到了有心,那么在日常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每节课前备课时进行具体的学情分析,我觉得对我们上好课还是益处多多的,呵呵”
“当我得知要接手五六年级的课程时,心里着实紧张了一下,去年一年我都是教一、二年级,观察同事给高年级学生上课的情况,问题真的很多。所以就用了开学前一周的时间,翻看了很多篇有关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的文章,试图了解和这一阶段孩子打交道的规律。开学后,时常翻看一下当时的笔记,尝试着把理论的东西运用于实际操作中,还是很有效果的。的确像大家所说,和孩子打交道,重在用心。”“我个人认为,虽然我们的童年和现在孩子的童年差别很大,但是,既然是孩子就还是有共性的。自从做了老师,我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试图把那时的记忆梳理出来加以记录,我总能从中发现一些曾经来源于我的学生的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的影子。看过《窗边的小豆豆》后我发现,只有走进孩子的思维世界,才能做到理解他们,与他们息息相通。
最近,我正在尝试业余时间写一个系列,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从我的童年来分析一个孩子的成长。一种自娱自乐,希望也能从中收获一些对教学有利的提示。”
“‘走进学生’、‘留心我们的学生’、‘思于繁、行于简,才能逐步在繁杂纷乱中循出属于自己的规律,逐步螺旋上升、积淀经验。’”
“学情分析,更多的是通过经验来认识学生认知、思维水平和心理状态,学生个体经验部分,很难预判。其实学情分析经验积累很简单,多下课堂,多观察,去思考为什么,没有那么复杂。复杂条条框框都是后来总结的。未总结之前什么条框都没有。
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
“教书一年半的时间,每一次在写教案的时候都有“学情分析”的内容,但从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究竟什么是学情分析?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学情分析?我尝试过对任课班级的学生进行分析,可是发现,分析结果有失偏颇,学生的个体差异影响到学情分析的合理性。
将我的疑问帖于此,希望能够得到各位老师的点拨。”
“学情分析看似简单,想要做得到位真的很难,但是不做的话,备课又会显得盲目。我现在每次下课时都及时把每个班学生的特点,上课的情况,课程进度等等用最简单明了的句子记录下来,这样下次上课前可以加以参考,时间久了也能总结出一些规律来。”
“上课的时候多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与学生进行交互,找学生谈心,其它渠道信息等等,基本上对学生的情况主要时基本情况和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是有一定了解的。
根据大家的回答和自己的认识,我觉得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什么分析?——学情分析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是系统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教学设计的其他部分存在极为紧密的互动关系。
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空中楼阁;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才能确定其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活动中的最近发展区,而从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来阐述最近发展区就是教-学目标。
二、分析啥?——学情分析的内容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包括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开始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开始抵触老师;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来分析,也可以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
还有不同年龄学生的感兴趣特的话题不同,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屈尊或者迁就学生的不良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