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说课稿

近似数说课稿
近似数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近似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近似数》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的知识点,教材先通过国庆60周年庆典中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和使用到近似数,知道近似数与实际值之间有一定的偏差,进而使学生明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非常准确的数,而是用近似数。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填一填、说一说使学生理解“四舍五入”法并且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最后拓展创新,让学生初步体会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在不同数位上取近似值。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归纳法

学法:合作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3、在求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分析、观察、判断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观看2009年国庆阅兵视频导入新课

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感觉。老师接着学生的话题说:不仅如此,这盛大的阅兵活动中还蕴涵着一些数学信息。

(二)认识精确数与近似数

1、对上面的数据进行分类

2、理解精确数与近似数,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理解“四舍五入”法

1、学生猜想: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平方米,而报道称近2万平方米,这合理吗?

2、结合数线图理解18000平方米近似成2万平方米的合理性。

认识约等号及它的读法。

3、将1万与2万之间的10500、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8000、19000近似成整万数,理解“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合理性。知道近似成整万数也叫四舍五入到万位,此时关键要看第千位。

4、结合上面求近似数的过程,理解“四舍五入”法。

(四)尝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小组合作学习:参加国庆阅兵的精确人数是233482人,而报道说“约20万人”,这个20万是怎么得到的?(提前发放《合作学习小研究》)

2、全班交流合作学习成果,老师适时点拨。

3、小结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应注意的问题。

4、将233482四舍五入到其它数位。

(五)达标测评

1、课本试一试第1题。

2、课本试一试第3题。

3、下面的□里可以填哪些数?

□499≈8000 ()3□5123≈370000 ()74□1032≈7500000 ()8□96572≈8000000 ()54□78≈50000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如果给这节课起一个题目的话该叫什么?

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及反思

《积的近似数》教案 五一班邓小红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P11页例6 教材分析:积的近似数是在学生学会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使学生能够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计算结果的近似数,为以后学习商的近似数知识打好基础。通过积的近似数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小数并不一定都要知道他们的准确值,只需知道他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让学生体会求积的近似数也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掌握求积的近似数方法,并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 (2)学生的学习内容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方法上有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知识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知识与技能:理解积的近似值,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的过程,体验迁移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积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2、出示导纲 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怎样列式? ?2、独立计算,解决问题。 ?3、如果把题中的“45”换成“46”呢? ?4、如何求积的近似数? 3、自学设疑

人民币兑换说课稿

《人民币兑换》说课稿 这节课是第五单元小数除法中的第四节,通过“人民币兑换”的情境,学习求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 1、通过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难点: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说教学流程】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具体的情景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了使学生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按照教材呈现的一个“美国小朋友寄书”的情境,让学生思考这本书折合成人民币该怎么办,并想办法解决。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利用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求积、商近似值的方法。 在学生想出6.7美元折成人民币时要用乘法计算时,引导学生独立计算得出结果后发现问题并尝试独立解决。使学生认识到积的近似值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值。接着出示第二个情境“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少美元?”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交

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求积、商的近似值的方法:积取近似值是先精确计算,在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商取近似值是直接根据要求多除一位,然后取近似值。 3、巩固练习 教材68页的练一练,涉及到了多个国家的货币与人民币的兑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反思: 《人民币兑换》一课是通过人民币和其他货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因为在学生的生活中很少或根本用不到外币兑换,缺乏生活经验,所以理解人民币的兑换问题会有一定困难,那这节课的难点就在外币兑换时,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南部县城关五小苏琴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1 2.地位与作用: 《商的近似数》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是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之后的继续。因为在小数除法中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这就需要求商的近似数了。所以对商的近似数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前面已经学过求积的近似数,为本节课学习“商的近似数”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时,结合生活实例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懂得求商的近似数的实际意义。还会按照要求和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的引入计算器的使用,让学生通过对计算器的使用,亲身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和优势。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也培养了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学生勇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二、 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知识与我们生活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4、教学重点分析 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1. 学情分析: (1)有利因素 学生已经具备了小数除法的知识与技能; 有了对小数除法运算“快”,“准”的积极心理;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交流学习的基础。 (2)不利因素 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实际问题中商的近似数如何取舍,部分同学对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求近似数》说课稿

《求近似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以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和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后,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这部分内容不好总结,但是与过去的旧知识联系紧密。由讲故事引入课题,进而渗透旧知,由复习省略百位、千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类推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这样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近似数。 (四)说教法 这部分知识与旧知联系比较紧密,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采用帮助学生回忆有关的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出新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首先由情

景引入课题,进而复习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此时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帮助学生类推: 1、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时,是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那么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是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要强调,只要根据尾数的最高位,不要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2、千位上不满5怎么办? 3、为什么中间用约等号,而不用等号?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可以用等号连接吗? 4、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五)说教学设计 (1)师:我们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把下面各数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4926≈5000 9375≈9000 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看百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师:比万大的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板书课题:求近似数)(2)出示例题6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

公开课《近似数》说课稿(2020)

公开课《近似数》说课稿(2020)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和处理 《近似数》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之前学生只认识简单的小数,通过学习《近似数》以后,学生知道了有些小数是精确数有些小数是近似数,并能跟据具体情况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近似数的方法,了解求近似数时,精确度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又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掌握了一定的猜想、推理、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 在辩证的接受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又能展现自己的独到见解。因此本节课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教学目标定位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因此把学习目标确定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究近似数的方法。 2.会根据要求正确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感和数学意识。 在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时,考虑到学生以前学过,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即:“四舍五入”法。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难,但“四舍五入”法也是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所以教

五年级上册数学.3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悄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在本册前面,已经教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这里只是通过例7—道计算钱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由于计算钱数时一般算到''分"就可以了,那么题中的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千分位,也就是要先算出三位小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怎样把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处理。接着,让学生试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这一题是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使学生更明确,算出的小数位数都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按要求在小数除法的计算中正确地截取商的近似值。并且能够灵活的处理问题。 2、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2、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师以引导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数,并且在练习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问题, 使知识活

《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及编排意图: 《求小数的近似数》是义务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节的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后的一次扩展,同时又为后面改写成以万和亿作单位的数做好知识铺垫。教材内容展示了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说明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测量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加深对小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知道精确度的含义。 2.经历类比迁移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推理及概括能力,初步掌握“迁移”、“数形结合”等学习数学的方法。 3.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 1.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理解求小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五、教学流程: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五环节教学,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回归情景,深化理解——反馈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回归生活”。具体设计是: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主题图,学生明确了用 0.984米、0.98米和1米三个数据都能表示豆豆身高后提出问题:他们是怎样得到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对求小数近似数的探究欲望。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由整数类比迁移到小数

在回顾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后,做出强调:求近似数一定要用约等号来连接。随机提出猜想:求小数的近似数是否也会用到四舍五入法呢? 2、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 接着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求近似数。在充分理解了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的含义后放手让学生探究,相互交流,汇报时,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完整的叙述。由于学生能够在求整数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类比迁移,这一环节表述的比较完整,能轻松的将内部思考过程外化为语言表达。 3、汇报交流,提炼方法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回顾求1.93和16.195近似数的过程比较讨论得出共性,都是按要求保留一位小数,都要看到小数部分的百分位?不同点是:一个运用四舍法求到的近似数会小于原数,一个运用五入法求到的近似数会大于原数,在讨论交流中,学生明确了四舍五入法仍然是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4、借用数轴,直观理解 (1)直观发现1.93距1.9更近 但为什么求近似数省略部分的最高位小于5时要四舍,不小于5时要五入呢?在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还是会从四舍五入的方法本身进行思考和解答?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时,数轴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借用动态的课件设计,数形结合,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因为1.93的位置更接近1.9,所以1.93保留一位小数后约是1.9。 (2)直观列举,体味“四舍五入”的道理 在学生能从“四舍”,和“五入”两个角度思考出近似数是1.9的两位小数后,也更容易思考出近似数是1.9的最大两位小数和最小两位小数是多少。 (3)理解保留一位小数为何只看百分位 从而得出:因为百分位的数决定了原数的位置,所以无论是几位小数在求近似数时,只要保留一位小数只需要看百分位的结论。进而小结出保留一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后,又让学生再类比迁移,得出保留其他位数的方法。 5、类比迁移,尝试归纳 接下来,充分运用练习题的辐射作用引发学生的逆向思考:你能找到能保留三位或四位小数的数吗?为什么?明确原小数至少应该比保留后的近似数多一位。 三、回归情景,深化理解

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周平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和处理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之前学生只认识简单的小数,通过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以后,学生知道了有些小数是精确数有些小数是近似数,并能跟据具体情况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了解求近似数时,精确度的意义。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明确要求,因而情景创设和复习铺垫,既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要达到简化知识点的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在学习了求整数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又是在前几节课学习小数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保留几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相应的位置。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又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掌握了一定的猜想、推理、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在辩证的接受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又能展现自己的独到见解。因此本节课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教学目标定位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理解求近似数时,精确度的意义。 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感和数学意识。 在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时,考虑到学生以前学过,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即:“四舍五入”法。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难,但“四舍五入”法也是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所以教学重点定为: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把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保留的小数位数不同,求得的近似数的精确程度也不一样。原因是这一知识点学生生活经验少,且比较抽象不易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尝试法和讲授法。使用抛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购物的情景,提供数学信息:1盒绘图铅笔有4支,标价2.7元,引导学生发现一支是多少元?该怎样付钱?让学生试着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在新知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再次回到我创设的情景中,给售货员付的钱数,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其实已经把0.675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了整数。我引导学生比较三个近似数的不同,小组合作讨论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每个具体的近似数,试着说说是怎样保留的,从而掌握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当学生知道0.984保留两位小数是0.98米,1米是保留整数后,让学生试着解决保留一位小数应该怎样做呢?这里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尝试、比较的方法突破难点。在总结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时,也是尝试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有些问题不需要讨论,学生又没有知识经验基础时,就是教师该出手的时候,教师应该直接讲。如:保留一位小数,就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等等。 (二)说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旧知识迁移法,这种学习方法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能够根据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学习新的知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所做的学法指导是:通过复习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和练习题,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对象发生了兴趣,就有了行为内动力,学习便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我在课前创设了,生活中买东西的情境,0.675元怎么给售货员付款,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是为生活服务的,生活中需要用,所以我们才要学习,以此激发起学生探

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数学《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在本册前面,已经教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这里只是通过例7一道计算钱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由于计算钱数时一般算到“分”就可以了,那么题中的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千分位,也就是要先算出三位小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怎样把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处理。接着,让学生试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这一题是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使学生更明确,算出的小数位数都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按要求在小数除法的计算中正确地截取商的近似值。并且能够灵活的处理问题。 2、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

值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2、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师以引导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数,并且在练习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问题,使知识活学活用。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主要分以下几部分来进行教学的 (一)复习铺垫 通过复习和谈话,既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又揭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今天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作准备,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二)自主尝试 多媒体出示例题7的情景图学生通过读题列式,尝试计算来初步探究问题 这里多媒体出示生活情境图,为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多位数》说课稿 《近似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近似数》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应用。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近似数的含义,能联系具体情境判断精确数和近似数;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能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大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联系实际并通过比较理解和认识近似数,感受数的表达的多样性;借助直观比较体会“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合理性,培养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体会近似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主动学习、乐于思考等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4、教学难点:用“亿”或“万”作单位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 二、教法、学法 根据本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

“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些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认识近似数 1、体会近似数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可以说成大约为13亿人。(实际人口数接近实际人口的数)上面的人口数,一个是实际的数,一个是和实际的数比较接近的数。我们已经知道,生活里用和实际数比较接近的数表示大约多少,比较方便表达和记忆。 2、认识近似数 出示例6,让学生读一读资料内容。在上面的内容中,2409所和2650个都表示到个位,是实际的精确数。而220万人和1902万件这两个数都是大约多少的数,实际的人数和件数不可能正好多少万,所以它是和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数表示,而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像这样和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是近似数。 3、判断近似数 出示“练一练”提问:横线上的5个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精确数?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读一读内容和横线上的数。 (二)求近似数 1、出示例7。了解例题内容,让学生自己读出表里的数,再指名说说男性和女性人数各有多少。引导:我们在直线上用点表示出38万和39万,(出示直线图)交流:你大约在哪两个位置描出表示这两个数的点?

近似数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近似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近似数》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的知识点,教材先通过国庆60周年庆典中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和使用到近似数,知道近似数与实际值之间有一定的偏差,进而使学生明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非常准确的数,而是用近似数。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填一填、说一说使学生理解“四舍五入”法并且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最后拓展创新,让学生初步体会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在不同数位上取近似值。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归纳法 学法:合作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3、在求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分析、观察、判断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观看2009年国庆阅兵视频导入新课 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感觉。老师接着学生的话题说:不仅如此,这盛大的阅兵活动中还蕴涵着一些数学信息。 (二)认识精确数与近似数 1、对上面的数据进行分类 2、理解精确数与近似数,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理解“四舍五入”法 1、学生猜想: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平方米,而报道称近2万平方米,这合理吗? 2、结合数线图理解18000平方米近似成2万平方米的合理性。 认识约等号及它的读法。 3、将1万与2万之间的10500、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8000、19000近似成整万数,理解“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合理性。知道近似成整万数也叫四舍五入到万位,此时关键要看第千位。 4、结合上面求近似数的过程,理解“四舍五入”法。 (四)尝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小组合作学习:参加国庆阅兵的精确人数是233482人,而报道说“约20万人”,这个20万是怎么得到的?(提前发放《合作学习小研究》) 2、全班交流合作学习成果,老师适时点拨。 3、小结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应注意的问题。

《商的近似值》说课稿(含试卷)

《商的近似值》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中截取近似值有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一般是采取“四舍五入”法截取,前面已学过积的近似值截取,对商的近似值截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教学时,通过结合实例教学,要求学生明确截取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当小数除法有时碰到永远除不尽或有时虽然除尽,但实际上不需要那么多的小数位数,这就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初步学会在小数除法中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目的,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二、说学生的认识 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已基本掌握,也已学习了积的近似值的截取,对商的近似值的截取也能略知一二,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把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除到百分位,就看百分位上的数直接截取,应看千位上的数是用“四舍法”或“五入法“再来截取,尤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感到更加困难了,如:有一堆煤共有100吨,用一辆载重3吨的汽车来运,几次能运完?学生计算得1003=33次……1吨,往往是根据已学的知识用“四舍法”把余数1吨直接舍去,直观地取整数33次,这样出现了这堆煤还留有一部分,学生这种直观地思考忽略了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去考虑。 三、说指导学生学习 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认知基础、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揭露认知上的矛盾。 1、简单回顾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设计让学生求6.8496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设计的这个数字既有四舍,也有五入,还有保留三位“五入”后的数字变化,可以说一题中涵概了许多知识分量。 2、生活实例引入,在探索中求知: (1)例1我们五(一)班期中考试,全班总分是5089分,请你算一算他们班的平均分有多少分? 不告诉学生人数,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他们当然能够计算这题的平均分:508955 尝试计算后,学生发现此题不能除尽,得508955=92.52727……(分) 此时教师归纳: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小数除法不能除尽时,我们按实际情况保留一定的 小数位数,取它的近似值,应是多少分?(五入法92.5分)。 整个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判断、推理,由实际生活知识引入到所要学的内容,并在 从中悟出其中的道理。 3、反馈练习: (1)要求学生从下列每组中自由任选一题进行计算(板演和自练) A、保留一位小数 49.63 3.850.76 B、保留两位小数 4.8425 38.3612 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并指名说说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肯定对的,找出错误原因,加以纠正,然后由学生互相去讨论,总结商的近似值的取法,最后加以归纳总结,使学生更加明确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即要保留一位,要看第二位,也就要除到第二位。这个方法是学生在尝试练习中自己得出的结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语文教学需要感悟,数学教学也同样需要学生的感悟,感悟方法,感悟规律。 (2)我国的原煤产量1981年是6.2亿吨,1991年达到10.9亿吨,1991年的原煤产量是1981年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A、学生读题后,问你读题后想到什么?教给学生读数学题的方法,读了题目,学生应该知道用除法计算,并且是不能除尽,要保留一位,需要除到第二位。让学生养成先通盘考虑,然后进行计算的好习惯。培养习惯应该是数学课的重要任务,不能只授知识,无素质、习惯的培养。 计算后,强调一些细节问题:如横式中用“约等于”连接,竖式的正确书写及答案中写上“约”字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和书写习惯。 4、巩固练习: (1)按要求在下表里填上商的近似值:这个表是书本的试一试,我把它放到巩固练习处理,因为这个题,

商的近似数教案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大木小学龚士华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32页“商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3.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来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多媒体展示) 1.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开火车回答) 89.9095保留整数是() 89.59595精确到十分位是() 89.55095保留两位小数是() 89.55905精确到千分位是() 2.求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 (1)0.34×0.76(保留一位小数)(2)0.27×0.45(保留两位小数)在求近似数时,你是怎样想的?(在同学汇报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并给予纠正。) 二、探究发现 1、引入新课,谈话: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出示课题:求商的近似数 2、课件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2.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3、出示尝试题: 要秋游了,几个同学约好一起买食物,一打优酸乳共3瓶,标价5.50元;一袋妙芙蛋糕共4个,标价9.50元。 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买法?(引导学生得出合买相对合算)为什么?(渗透估算) 1.)尝试解决 如果合买,一瓶优酸乳需要多少钱呢?一只妙芙蛋糕要多少钱呢?你会不会解决?列式、计算。 2.)反馈交流: 小组讨论,汇报。师板书

求近似数说课稿

《求近似数》说课稿 冉店九年制谢文科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生活中有些事务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来表示,初步认识近似数,最后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探索求近似数的基本方法。学好本课,一方面为学好求积的近似值、商的近似值以及除法试商等内容做好知识上的铺垫,另一方面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约等号的用法,并掌握了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学生早在二、三年级就已经接触了估算,比如把某数看做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估算,而估算也正是受到四舍五入的影响和作用,只要我们帮助学生在这些的基础之上搭建一个数学活动的思考过程,学生就能形成四舍五入的技能。 教法、学法:

近似数的概念虽然学生没有接触过,但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多的,教学近似数的概念教师采用直观描述法,让学生在直观描述中了解近似数的用处,体会近似数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现、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习题:将10000000 50000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将1300000000 1378653976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通过课前的两道习题,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这样的数有什么特点?2、同样的这两个数谁能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另外一个为什么不行? 本环节目的是通过练习师生总结:整万(万位后全是零,具体说4个)、整亿(亿位后8个零)的数才可以改写。小技巧: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去掉4个零,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去掉8个零。 二、新课讲解 1、借助生活经验,认识近似数。 出示信息图,读信息提问题:今天小电脑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组世界之最的信息,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集体交流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都不是精确的数,而是近似数,让学生再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还能找到哪些近似数。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白精确数和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从而明确近似数的含义。 本环节设计目的是学生在读信息窗内容时体会并发现这几组数据的精确程 度并不同的,初步体验近似数的含义。明确近似数的含义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

《循环小数》 :说课稿

《循环小数》说课稿 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一个新的知识点,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有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课标》指出:“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自己的知识”。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想一想,在观察、比较、讨论中获得循环小数的概念。然后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两个小数相除,如果不能的到整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呢?”得到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的概念。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较差,对于小数计算掌握不是很熟练,因而在教学时可能在进行小数的计算时浪费的时间比较多,根据教学的重点,少一点计算,多一些对小数的观察,从而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的概念。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观察、勤思考,获得新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与无限小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介绍生活中的循环现象,进而看看数学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看课件。 师: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预设: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对你们的发现你有什么问题吗?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商的近似数》稿一、说教材: 求商的近似数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除法有时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还有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在本册前面,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本知识窗是通过求“三峡大坝的高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的,让学生体验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四、说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正确救出商的近似数。 五、说教法、学法 由于本学段的学生富于形象直观思维,但他们都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表现欲望,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呈现、学习内容和活动的安排上,一定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感受到数学学习活动有意义、很重要、可以做。在这些过程中,初步学习数学思考的方法,形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的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求小数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这正是他们的认识基础和新知识的生长点。所以只有站在这个基点上组织学习内容才是明智的选择。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求近似数》word教案

求近似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例5、例6,“做一做”及练习二第3-5、7-8题。 教学目的: 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2.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3.关键:把生活中的某些镜头带到学生面前,由果到因,让学生体会“近似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投影出示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图片,介绍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把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 ①按照四位分级的方法把上面三个数表示成下面形式: 500 0000 1 0000 ②让学生读出二个数:五百万、一万。 ③教师:读了这些数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读数过程作如下板书: 500 0000=500万 1 0000=1万 3.学生观察、比较等号右边与等号左边的数。 ①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不同? (等号右边的数省略了万位后面的尾数,等号左边的数没有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②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号两边的数大小完全相同) 4.学生小组讨论: ①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 ②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既简单又不容易写错,使人一看就知道数的大小。) 5.小结:为了读数和写数的方便,今后我们可以直接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数。 6.练习: ⑴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4页“做一做”1、2题,师巡视。 ⑵改写完后,抽一部分同学把完成的练习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集体评价。 二、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导入: 有些较大的数,有时没有必要或者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数。比如,重庆市开展万人长跑活

近似数说课稿

1.5.3近似数说课稿 说课者: 高坝中学徐殿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及作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近似数与准确数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类数,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当一个大数的近似数的精确度用有效数字表述时,就需要采用科学记数法,因此近似数的内容与乘方也有一定的联系,故而放在本章学习。本节内容是有理数运算的一部分,因此,在有理数运算及以后所学的实数的运算中对运算数据的处理占据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似数和准确数的概念,能将一个数字按照要求进行精确,并能准确的判断一个数字有几个有效数字。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体会用有效数字和近似数字刻画现实问题的思想。 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近似数字和有效数字的意义,按要求进行精确数字和判断有几位有效数字。(通过“举和生活相关的例子及练习与回顾小结”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对精确程度和有效数字的理解。(通过“科学记数法与近似数的关系”说明,用配合相映的一些练习加以巩固。) 四、教法、学法 基于本节课的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在媒体方面所获得知识,着重采用“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方法。即从实际问题出发,启发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注重学生参与意识。 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现、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标。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活动一:认识近似数与准确数 问题情景(幻灯片导入)思考: 513和500这两个数字有何区别?(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归纳) 513确切反映实际参加会议的人数它是一个准确数。 500这个数只是接近实际人数,但还与实际人数还有差别,它是一个近似数。 通过实例使学生充分体验近似数和准确数的概念的产生是由于人们生活和实践的需要。由此得出本课的知识点: 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称为准确数。与实际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 通过测量或估计得到的都是近似数。 活动二:认识精确度 1、导入并认识精确度(幻灯片导入)

商的近似值的说课稿

商的近似值的说课稿 有关商的近似值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中截取近似值有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一般是采取“四舍五入”法截取,前面已学过积的近似值截取,对商的近似值截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教学时,通过结合实例教学,要求学生明确截取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当小数除法有时碰到永远除不尽或有时虽然除尽,但实际上不需要那么多的小数位数,这就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初步学会在小数除法中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目的,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二、说学生的认识 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已基本掌握,也已学习了积的近似值的截取,对商的近似值的截取也能略知一二,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把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除到百分位,就看百分位上的数直接截取,应看千位上的数是用“四舍法”或“五入法“再来截取,尤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感到更加困难了,如:有一堆煤共有100吨,用一辆载重3吨的汽车来运,几次能运完?学生计算得100÷3=33次……1吨,往往是根据已学的知识用“四舍法”把余数1吨直接舍去,直观地取整数33次,这样出现了这堆煤还留有一部分,学生这种直观地思考忽略了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去考虑。 三、说指导学生学习

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认知基础、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揭露认知上的矛盾。 1、简单回顾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设计让学生求6.8496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设计的这个数字既有四舍,也有五入,还有保留三位“五入”后的数字变化,可以说一题中涵概了许多知识分量。 2、生活实例引入,在探索中求知: (1)例1我们五(一)班期中考试,全班总分是5089分,请你算一算他们班的平均分有多少分? 不告诉学生人数,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他们当然能够计算这题的平均分:5089÷55尝试计算后,学生发现此题不能除尽,得5089÷55=92.52727……(分) 此时教师归纳: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小数除法不能除尽时,我们按实际情况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取它的近似值,应是多少分?(五入法92.5分)。 整个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判断、推理,由实际生活知识引入到所要学的内容,并在从中悟出其中的道理。 3、反馈练习: (1)要求学生从下列每组中自由任选一题进行计算(板演和自练) a、保留一位小数49.6÷33.85÷0.76 b、保留两位小数4.84÷2538.36÷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