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处置中谣言的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性事件处置中谣言的应对
----以2012.6.25中山沙溪事件为例【摘要】群体性事件中,谣言是扩大事态、加剧冲突的催化剂。在当今媒体时代,能否有效应对谣言,并做出合理的处置,就成为能否成功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2012.6.25中山沙溪事件中谣言的处置,对群体性事件中谣言的应对进行探讨。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谣言
2012年6月25日下午5时多,中山市沙溪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某(男,13岁,中山市沙溪镇人)放学途中遭到谭某(男,15岁,重庆市永川区人,初二辍学)殴打。沙溪龙山村委治保会治安员赶到现场控制了谭某,准备将其带往派出所处理。期间两名在一旁围观的本镇村民上前殴打了谭某。事后谭某的亲友认为是治安员打人,遂纠集多名老乡前往龙山村委会讨要说法,并引起群众的围观。沙溪公安分局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村委会,将谭某送往隆都医院检查治疗,同时向围观群众承诺将依法彻查,公正处理。但部分围观人员不肯离去,从夜里11时开始沿街聚集并向村委会投掷石块、砖头和水瓶等。当晚,群众中间就开始谣传“一个芒果引发的血案”,称谭某因偷摘芒果被村治保会捆绑吊打成重伤。26日中午,中山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事件情况通报,并让谭氏父子在电视台讲述了事件经过。市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宣传引导,事态基本得到了平息。但随后两天,个别造谣滋事者继续聚集在镇政府周边街道,并利用网络、电话和短信等手段借机炒作,声称谭某已经被打死,电视台上现身的是公安机关另找的替身。网络上连续出现各种荒谬谣言,说事件中“武
警开枪致死人命”,并有人通过微博配发了一张所谓的“女子中枪倒地”的图片,煽动公众情绪。在谣言的煽动下,27日晚,一批不法分子走上街头打砸抢烧,镇内大量公共设施被破坏,一辆驶经的公共汽车还被人纵火焚烧,事件演变为一场打砸抢烧事件。随着事件性质的转变和形势的急剧恶化,公安机关迅速采取果断措施,本着公正、透明、依法的原则,迅速对打砸抢烧违法犯罪嫌疑人开展抓捕打击,并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手段对谣言有针对性的发布事件真相,引导群众共同抵制不实言论,最终使得社会秩序得到了迅速恢复。
由两名少年个体冲突引发的6.25中山沙溪事件的成功处置,得益于中山市各级政府部门对处理事件保持了“五个最大限度”:一是最大限度的保持克制。有效的克制既及时严厉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又尽力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了事件的恶化升级;二是最大限度做好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力做好本地居民的稳控工作;三是最大限度的引导舆论。通过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体,及时发布事件真相,应对各种恶意炒作;四是最大限度的防止事态蔓延,全力将事件稳控与化解在当地;五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基层单位、组织与有关企业的作用,形成化解矛盾的强大合力,确保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常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或成为事件的导火索,或为事件的发展推波助澜,或者在事件平息后继续兴风作浪。谣言常常是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通过非正常信息途径的畸形反映,联系此前发生的广东增城大敦村事件和此后发生的四川什邡事件,我们不难看出,小事件经过谣言鼓动,就会成为个别“仇官”、“仇富”、
“仇警”人员的宣泄载体,并借机打砸抢烧,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谣言借助网络媒体迅速传播,掀风作浪,已在许多的群体性事件中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因此,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应对谣言应特别予以重视。
什么是谣言?谣言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根据上述定义,谣言没有真假之分,因为是未经证实的信息,所以无法确定谣言的真假。1947年,奥尔波特和波特曼提出了一个决定谣言的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他们在这个公式中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当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不会产生了。现代环境下,利用灵活无序的网络传播,谣言传播变的速度更快、作用力更强
结合6.25中山沙溪事件中谣言的成功处置,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应对谣言主要包括以下措施。首先,及时发布权威消息。各级政府部门要善于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渠道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实现媒体联动,遏制谣言的进一步扩散。625事件发生后,“治安员把人吊起来打死”、“一个芒果引发的血案”等吸引眼球的说法迅速出现,急需准确正面消息。在核准了事件起因和治安员没有动手打人行为等关键细节后,中山市政府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山市公安局“平安中山”微博也利用其拥有23万粉丝的优势迅速发布事件真相,并得到各界群众的广泛转发,为传播准确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迅速在合理时间内发布权威消息,有效阻止了谣言的传播,并为打击谣言划定了红线;其次,迅速删除有害信息。洞察到网络上流传的各种谣言后,市公安局网警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主动与新浪、腾讯等门户网
站联系,防止了情绪化评论和不实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第三,坚决打击非法发布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澄清事件真相,从源头上依法打击处理造谣人员,并公布警示公众,就能最有效的杜绝谣言的产生。德国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有一句名言:“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是真理”。在现实的舆情斗争中,如果任由谣言横行,真相就无法再被认可。公安机关权威信息发布后,甘某(男,31岁,重庆人)仍造谣说事件中警察打死人,公安机关立刻落地查人,对其予以行政拘留。微博信息中,为吸引他人眼球,李某(女,23岁,中山沙溪人)将一交通事故倒地女子的相片发布出去,谎称所谓6.25事件中女子中枪倒地照片,配上文字,为谣言火上浇油,几小时内转发400多次,后也被迅速依法行政拘留。案件审查过程及二人的悔改表现都在中山电视台、平面媒体和平安中山微博上播出,群众反响热烈。两起案例公布后,针对625事件的谣言迅速销声匿迹。
对群体性事件处置中谣言应对进行反思。首先谣言的产生具有必然性。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所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里面深刻地指出群体易受暗示和轻信,“因为他们期待着任何形式的暗示,相信一切不可能的事,却唯独不相信现实生活的日常逻辑”;“群体用形象来思维,最容易引发幻觉现象”。从6.25事件看,电视台26日已经公布了录像,治安员打死小孩、警察开枪杀人等谣言明显虚假,但当天仍有人相信,反而变本加厉说上电视父子的是政府找来的替身,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谣言产生的必然性。当然,也不排除另一部分人明知是假也要故意挑动闹事;其次,群体性事件处置中谣言的流传不是偶然的,是当前网络时代谣言盛行的缩影,今天严重失控的网络微博已经演化成“大字报”,任由其泛滥势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