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顺序控制
PLC顺序控制与顺序功能图课件
![PLC顺序控制与顺序功能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c6779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6.png)
指令表 SCRT S位
梯形图 梯形图 梯形图
S位 SCR
SCRE S位 SCRT
课题六、顺序控制(二)
小结
4、编程:先写“步及步的转移”,再写“步的动作”。 A、进入初始步:看进入条件,写“触点”;看箭头及
所指向的“(初始)步”,写“置位 (初始)步”;再写“复位(其它所 有步)”;最后直接写初始步要完成 的其它工作。
4.1 几个例子 (1)单序列:
SM0.1
S0.0
I1.0
S0.1
Q0.0
I1.1 S0.2
Q0.1
I1.2
课题六、顺序控制(二)
4.1 几个例子 (2)单序列(立即停止):
SM0.1+I0.0
S0.0
I1.0
S0.1
Q0.0
I1.1 S0.2
Q0.1
I1.2
以下程序同前。
课题六、顺序控制(二)
S1.1 T42
2秒 2秒
4秒
S0.3 T39
S0.4 T40
S0.5 T41
S1.2 T43 S1.3 T44
2秒 2秒
S1.4 T45 S1.5 T46
SM0.1+I0.1 S0.0
I0.0
T39·C0
S0.1 T37
S0.2 T38
S0.3 T39·C0
S0.4 T40
S0.5 T41
S0.6
T41
S0.6
S1.1 Q0.5 T42 T42
S1.2 Q0.3 T43 T43
S1.3 T44 T44
S1.4 Q0.3 T45 C1 T45·C1
S1.5 Q0.4 T46 T46
PLC程序的顺序控制设计方法
![PLC程序的顺序控制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1643de26fff705cc170a41.png)
六、讨论
(2)顺序功能图绘制
四、顺控设计法中梯形图的编程方式
梯形图的编程方式是指根据功能表图设计出梯形图的方法。 ➢ 使用通用指令的编程方式 ➢ 以转换为中心的编程方式 ➢ 使用STL指令的编程方式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假设刚开始执行用户程序时,系统
已处于初始步(用初始化脉冲M8002将初始步置位),代表 其余各步的编程元件均为OFF,为转换的实现做好了准备。
变化,系统就从原来的状态步转入新的状态步。
二、顺序控制设计法基本步骤
2、状态转移条件的确定
转移条件的定义 转移条件是使系统从当前状态步进入下一状态步的条件。
常见的转移条件 ➢ 外部输入信号(按钮、行程开关、定时器和计数器 的触点动作等); ➢ 外部输入信号的逻辑组合。
二、顺序控制设计法基本步骤
一、基本概念
4、顺序功能图的组成要素 (1)三要素 状态步、与状态有关的状态转移和动作。
(2)状态步转移的必备条件 前级状态步必须是活动的 对应的转移条件满足
二、顺序控制设计法基本步骤
1、状态步的划分 状态步的定义 根据被控对象的工作过程及控制要求,将系统的工作 过程划分成的若干个阶段。
划分的方法和依据 根据PLC的输出量的状态划分,只要输出量状态发生
线之下,只允许有一个转换符号。
三、顺序功能图的组成
4、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
子步
➢ 某一步可以包含一系列子步和 转换,通常这些序列表示整个 系统的一个完整的子功能。
➢ 使系统的设计者在总体设计时 容易抓住系统的主要矛盾,用 更加简洁的方式表示系统的整 体功能和概貌。
三、顺序功能图的组成
5、注意事项
时一定要使用RET指令。 ➢ STL触点断开时,CPU不执行它驱动的电路块。 ➢ CPU只执行活动步对应的电路块,因此允许双线圈输出。 ➢ STL触点驱动的电路块中不能使用MC和MCR指令。 ➢ 使状态器置位的指令如果不在STL触点驱动的电路块内,执
plc顺序控制选择分支案例
![plc顺序控制选择分支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2ad74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3.png)
plc顺序控制选择分支案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顺序控制选择分支是一种常见的控制逻辑,用于根据不同条件执行不同的操作。
下面我将给出一个案例来说明PLC顺序控制选择分支的应用。
假设我们有一个自动化生产线,其中包括一个传送带和三个工作站(A、B、C)。
传送带上的物料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经过这三个工作站进行加工。
PLC控制器负责控制传送带的运行和工作站的操作。
现在,我们需要设计一个PLC顺序控制选择分支来满足以下要求:1. 当物料到达传送带时,首先检测物料的类型。
2. 如果物料类型为A,则将物料传送到工作站A进行加工。
3. 如果物料类型为B,则将物料传送到工作站B进行加工。
4. 如果物料类型为C,则将物料传送到工作站C进行加工。
5. 在每个工作站完成加工后,物料将继续传送到下一个工作站。
为了实现这个顺序控制选择分支,我们可以使用PLC中的条件语句(IF语句)和跳转指令。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PLC程序示例:START:IF 检测到物料 THEN.IF 物料类型 = A THEN.控制传送带运行到工作站A.等待工作站A完成加工。
控制传送带运行到下一个工作站。
ELSE IF 物料类型 = B THEN.控制传送带运行到工作站B.等待工作站B完成加工。
控制传送带运行到下一个工作站。
ELSE IF 物料类型 = C THEN.控制传送带运行到工作站C.等待工作站C完成加工。
控制传送带运行到下一个工作站。
END IF.END IF.跳转到START.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嵌套的条件语句来根据物料类型选择不同的工作站。
每个工作站的加工过程都会等待完成后,控制传送带继续运行到下一个工作站。
最后,通过跳转指令回到起始点,实现循环执行。
这个案例展示了PLC顺序控制选择分支的应用,通过判断条件来选择不同的操作路径,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顺序控制。
当然,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涉及到其他的控制逻辑和安全保护措施,这里只是简单示例了基本的选择分支控制。
【课件】PLC顺序控制精编版
![【课件】PLC顺序控制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aed1e1ec3a87c24128c40d.png)
三、绘制顺序功能图的规则:
( 1 ) 步与步之间必须有转移隔开。
( 2 ) 转移和转移之间必须有步隔开。
( 3 ) 步和转移、转移和步之间用有向线段连接,正常画 SFC 功能图的方向是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按照正常顺序画 图时,有向线段可以不加箭头,否则必须加箭头。
( 4 ) 一个 SFC 功能图中至少有一个初始步。
知识点二 移位指令
一、SR左移位寄存器指令
1.指令功能:指定WR中的任一个寄存器作为左移位寄存器使用
2.指令使用说明:SR左移位寄存器指令必须按数据输入(IN),移 位脉冲输入(CP),复位输入(R)和SR指令的顺序编程。数据在 CP的上升沿逐位向高位移位,最高位溢出,R端输入信号时,寄存 器清零。该指令只用于WR的16位数据左移1位。
指令功能:当LOOP指令的控制触点闭合时,反复循环执行LOOP与LBL之间的 程序,循环次数由预置在寄存器中的操作数决定。
四、ED(结束)和CNDE(条件结束)指令
1.指令功能:ED:无条件结束指令。CEND:有条件结束指令。
五、步进控制指令
指令功能
SSTP:步进程序开始指令。表示进入步进程序。
顺序控制
知识点一 顺序启停控制
1. 主电路的顺序控制
主电路顺序起动控制电 路如下图所示。
只有当 KM1 闭合, 电动机 M1 起动运 转后, KM2 才能 使 M2 得电起动, 满足电动机 M1 、 M2 顺序起动的要
求。
知识点一 顺序启停控制
2、控制电路的顺序控制
只有当 KM1 闭合,电 动机 M1 起动运转后, KM2 才能使 M2 得电起 动,满足电动机 M1 、 M2 顺序起动的要求。 同时只有当KM2断开, 电动机M2停转后,才 能、断开KM1使得电动 机M1停转。
PLC步进顺序控制指令
![PLC步进顺序控制指令](https://img.taocdn.com/s3/m/3a7bdf08ba1aa8114431d9b6.png)
步进顺序控制指令我们知道每一个状态都有一个控制元件来控制该状态是否动作,保证在顺序控制过程中,生产过程有秩序地按步进行,所以顺序控制也称为步进控制。
FX1S采用状态继电器作为控制元件,并且只利用其常开触点来控制步动作。
控制状态的常开触点称为步进接点,在梯形图中用符号表示。
当利用SET指令将状态继电器置1时,步进接点闭合。
此时,顺序控制就进入该步进接点所控制的状态。
当转移条件满足时,利用SET指令将下一个状态控制元件( 即状态继电器)置1后,上一个状态继电器(上一工步)自动复位,而不必采用RST指令复位。
用梯形图表示:状态转移图用梯形图表示的方法:(1)控制元件:梯形图中画出状态继电器的步进接点;(2)状态所驱动的对象:依照状态转移图画出;(3)转移条件:转移条件用来SET下一个步进接点;(4)转移方向:往哪个方向转移,就是SET置1的步进接点控制元件。
根据上述所学知识,我们学习步进指令(STL、RET)。
一、步进指令STL、RET1.STL指令STL指令称为“步进接点“指令。
其功能是将步进接点接到左母线。
格式:操作元件:状态继电器S。
RET指令称为“不仅返回“指令。
其功能是使临时左母线回到原来左母线的位置。
格式:操作元件:无。
程序举例:步进接点只有常开触点,没有常闭触点。
步进接通需要SET指令进行置1,步进接点闭合,将左母线移动到临时左母线,与临时左母线相连的触点用LD、LDI指令,如上图。
在每条步进指令后不必都加一条RET指令,只需在连续的一系列步进指令的最后一条的临时左母线后接一条RET指令返回原左母线,且必须有这条指令。
2.指令说明:(1)步进接点与左母线相连时,具有主控和跳转作用;(2)状态继电器S只有在使用SET指令以后才具有步进控制功能,提供步进接点。
(3)在状态转移图中,会出现在一个扫描周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状态同时动作的可能因此在相邻的步进接点必须有联锁措施。
(4)状态继电器在不仅状态转移图中使用可以按编号顺序使用,也可以任意。
什么是plc顺序控制?plc顺序控制设计方法
![什么是plc顺序控制?plc顺序控制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4fb9f0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8.png)
什么是plc顺序控制?plc顺序控制设计方法
挨次掌握通常是对一些开关量的掌握如按钮、限位开关等输入内容以及指示灯、中间继电器等输出内容,这里主要针对是规律掌握,它是我们plc的基本掌握内容。
可以说是在传统继电器系统进展起来的,因此这里我们试验平台需要的东西有:
1、输入相关器件
常见的是按钮开关一类的,而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旋转按钮、复位按钮、急停开关,脚踏开关。
除此之外就是限位开关一类的有行程开关、接近开关,行程开关是靠机械位置进行闭合多为两线制,接近开关是靠感应位置进行闭合,有两线制和三线制(NPN型和PNP型)的常闭或者常开类型,它们一般用在设备上的极限位置。
2、输出相关器件
输出的内容比较多,PLC般不能与掌握外围设备直接进行连接,需要通过中间继电器、接触器的形式进行掌握,常见的掌握对象有三相异步电机、各种电磁阀包括水阀、气阀的。
PLC的输出类型一般分为晶体管和继电器类型,晶体管可以驱动直流负载开关频率很高常常掌握脉冲输出,继电器可以驱动任何形式的负载,只不过开关频率有一点的限制,可直接驱动一些沟通负载如接触器。
3、小结
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比较基础的也是我们常见的低压元器件,我们以掌握三相异步电机的启保停、正反转、通电断电延时为例建试验
平台,主要有按钮、中间继电器、接触器、小功率的三相异步电机,最好能够搭建一个机械的移动平台(电机连接丝杆),可以增加行程开关或者接近开关进行限制。
S7200PLC顺序控制功能图
![S7200PLC顺序控制功能图](https://img.taocdn.com/s3/m/269f81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b.png)
6.3 功能图的主要类型
• 6.3.1 单流程 • 这是最简单的功能图,其动作是一个接一个地完成。每个状态仅连接一个
转移,每个转移也仅连接一个状态。如图6-7所示为单流程的功能图、梯形 图和语句表。
6.3 功能图的主要类型
• 6.3.2 可选择的分支和联接
• 在生产实际中,对具有多流程的工作要进行流程选择或 者分支选择。即一个控制流可能转入多个可能的控制流 中的某一个,但不允许多路分支同时执行。到底进入哪 一个分支,取决于控制流前面的转移条件哪一个为真。 可选择分支和联接的功能图、梯形图如图6-8所示。
• 左限位开关LS3 I0.4
右行接触器KM3 Q0.4
• 小球右限位开关LS4 I0.5 左行接触器KM4 Q0.5
• 大球右限位开关LS5 I0.6
• 大小球检测开关SQ I0.7
• (2)系统功能图如图6-12所示,梯形图如图6-13所示。
6.4 顺序控制指令应用举例
• 6.4.2 并行分支和联接电路举例
• 2 解题
• (1)输入/输出点地址分配
• 输入点:
• 手动启动按钮 I0.0; 1#容器满 I0.1;1#容器空 I0.2;
• 2#容器满
I0.3; 2#容器空 I0.4;3#容器满 I0.5;
• 3#容器空
I0.6; 4#容器满 I0.7;4#容器空 I1.0;
• 温度传感器 I1.1
6.4 顺序控制指令应用举例
• 图6-9所示为并行分支和联接的功能图和梯形图。需要特别说 明的是,并行分支联接时要同时使状态转移到新的状态,完 成新状态的启动。另外在状态S0.2和S0.4的SCR程序段中, 由于没有使用SCRT指令,所以S0.2和S0.4的复位不能自动 进行,最后要用复位指令对其进行复位。这种处理方法在并 行分支的联接合并时会经常用到,而且在并行分支联接合并 前的最后一个状态往往是“等待”过渡状态。它们要等待所 有
PLC功能指令—顺序控制指令
![PLC功能指令—顺序控制指令](https://img.taocdn.com/s3/m/5c7b79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3.png)
输入继电器 I0.1
输入 输入元件 SB1常闭触点
作用 停止
输出继电器 Q0.1
输出 输出元件 继电器KA1
Q0.2
继电器KA2
I0.2
SB2常开触点
启动/ 调速
Q0.3
继电器KA3
控制对象
变频器 低速控制端
变频器 中速控制端
变频器 高速控制端
图5 电动机3速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电路
图6 电动机3速顺控继电器功能图
输入继电器 I0.0 I0.1 I0.2
输入 输入元件 KH常闭触点 SB1常闭触点 SB2常开触点
作用 过载保护
停止按钮 启动按钮
输出继电器 Q0.1 Q0.2
Q0.3
输出 输出元件
KM1 KM2
KM3
作用 电源接触器 Y形接触器
△形接触器
2)电动机Y-△形降压启动控制电路 图1 电动机Y-△形降压启动控制电路
模块五 功能指令
5.4
顺序控制指令
5.4.1 单流程控制
1.顺控继电器指令LSCR、SCRT、SCRE
梯形图
表1 指令表 LSCR S-bit
顺控继电器指令 功能
顺控继电器指令指定的状态开始
操作对象 S(位)
SCRT S-bit
转移到指定的状态
S(位)
SCRE
顺控继电器指令指定的状态结束
无
顺控继电器指令说明如下: (1)顺控继电器是S7-200系列PLC的一个存储区,用“S”表示,共256位,采用 8进制(S0.0~S0.7,…,S31.0~S31.7)。 (2)顺控继电器开始指令LSCR用来表示一个状态的开始,结束指令SCRE用来 表示一个状态的结束。
PLC顺序控制的编程方法
![PLC顺序控制的编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3691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f.png)
PLC顺序控制的编程方法
PLC顺序控制的编程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明确控制对象:需要明确要控制的对象以及控制目的,例
如控制一台机器人完成某项任务或者控制一个生产线的自动化流程。
2.根据控制对象和控制目的,确定控制步骤:一般而言,控
制步骤应该包括启动、运行、停止等基本操作。
3.根据控制步骤,设计PLC顺序控制程序的控制逻辑:控制
逻辑包括各个步骤的触发条件、执行动作和控制顺序等,需要确保控制逻辑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4.根据设计的控制逻辑,使用PLC编程软件编写PLC顺序控
制程序:在编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编程规范和注释,以便后期的维护和调试。
5.将编写好的PLC顺序控制程序下载到PLC设备中,并进行
参数设置和输入输出配置。
6.进行调试和测试:在下载程序后,进行调试和测试,修正
错误。
PLC的顺序控制指令及应用
![PLC的顺序控制指令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355f0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f.png)
展望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PLC顺序控制指令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PLC将更加注 重与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的集成,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同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PLC顺序控制指令的数据处理和远程监控能力也将得 到进一步提升。这将有助于实现更加高效、智能的生产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起始指令
用于标记顺序控制的开始,通常与一 个特定的输入信号关联。
步进指令
用于将程序流程从一个步骤转移到下 一个步骤,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进行 顺序切换。
动作指令
用于指定在每个步骤中需要执行的动 作或操作。
结束指令
用于标记顺序控制的结束,通常与一 个特定的输出信号关联。
顺序控制指令的使用方法
根据实际控制需求,确 定所需的输入输出信号
在轨道交通领域,列车是重要的交通 工具之一。通过PLC的顺序控制指令, 可以实现对列车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04
顺序控制指令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总结词
通过使用顺序控制指令,自动化流水线能够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高效、精准的生产操作。
详细描述
在自动化流水线控制中,顺序控制指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协同工作。通过预设的程序,指令能够精确 控制每个设备的启动、运行和停止,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进行。这种控制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 为操作失误的风险。
02
顺序控制指令
顺序控制指令的概述
顺序控制指令是PLC(可编程 逻辑控制器)中用于实现顺序
逻辑控制的一类指令。
顺序控制指令通过对输入信 号的顺序扫描,实现对输出 信号的顺序控制,广泛应用 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
PLC顺序控制指令及应用
![PLC顺序控制指令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643e45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e.png)
选择性分支
• 并发性分支 并发性分支
并发性分支
(3)循环构造
• 循环构造用于 一种顺序过程 旳屡次或往复 执行。功能图 画法如图所示, 这种构造可看 作是选择性分 支构造旳一种 特殊情况。
(4)复合构造
I1.2
M030.0
Q0.0
I0.0
M030.1
Q0.1
I0.1
M030.2
Q0.2
I0.3
2. 使用规则
• (1)状态与状态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转 移分开;
• (2)转移与转移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状 态分开;
• (3)状态与转移、转移与状态之间旳连线 采用有向线段,画功能图旳顺序一般是从 上向下或从左到右,正常顺序时能够省略 箭头,不然必须加箭头。
• (4)一种功能图至少应有一种初始状态。
M030.3
Q0.3
I0.4
I0.2
M030.4
Q0.4
I0.5
M030.5
Q等0待.0
M030.6
Q0.2
I0.6
M030.7
Q0.5
I1.0
M031.0
等待
功能流程图举例
I1.1
M031.1
Q1.0
4.指令格式 • 顺序控制指令格式
LSCR
Sx.y 步开始
SCRT Sx.y 步转移
SCRE 步结束
6.2 设计实例
• 1. 系统描述 • 2. 制定控制方案 • 3. 系统配置及输入输出对照表 • 4. 设计主电路及PLC外部接线图 • 5. 设计功能流程图 • 6. 建立步与继电器对照表 • 7.画梯形图
例:分检大小球
• 并行分支和连接电路举例:
PLC三百第六章顺序控制设计法
![PLC三百第六章顺序控制设计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06f37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5.png)
示例:
控制锅炉的鼓风机和引风机
的 要 求 。 按 下 起 动 按 钮 SB1
I0.0
(I0.0点输入)后,应先开引
风机,延时5s后再开鼓风机。
按 下 停 止 按 钮 SB2 ( I0.1 点 输 入)后,应先停鼓风机,5s后
Q4.0
再停引风机。KM1为引风机交 流 接 触 器 ( Q4.0 点 驱 动 ) , Q4.1
组成:步、有向连线、转换、转换条件、动作
顺序功能表图的组成
由步、转换、转换条件、有向连线、动作来组成。
步与步之间用 有向连线连接,箭 头表示转换的方向
转换用与有 向连线垂直的短 划线表示,转换 将相邻两步分开。
初始步
用矩形框表示各步。 框内的数字,编程 元件的地址表示步的 编号。
动作用矩形 框表示,框内 的文字表示动 作的内容
M1.0 系统状态
I0.0 M1.0
I0.1 M1.0
M1.0=1 连续工作模式
转换条件=1
使用置位复位指令的顺序控制梯形图编程方法
使用置位复位指令的顺序控制编程方法又称为以转换为 中心的编程方法。
转换条件
转换后的状态(结果)
示例:
输出电 路
示例:
选择分支
选择合并 分支 合并
输出
具有多种工作方式系统的顺序控制
转换条件用
短划线旁边用文 字、表达式或符 号说明。
当系统正处在某一步所在的阶段,进 行相应的动作时,叫做该步处于活动状态, 该步称为活动步。
当转换条件满足时,上一步的活动 结束,下一步的活动开始。
示例:
➢基本结构
单序列结构
选择序列结构
分支
合并
单序列由一
plc顺序控制课课程设计
![plc顺序控制课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c1434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f.png)
plc顺序控制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PLC顺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使用PLC进行简单的顺序控制设计。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PLC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理解PLC的程序结构和编程语言;熟悉PLC的输入输出接口和信号类型。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能够进行PLC的输入输出信号连接和调试;能够分析和解决PLC顺序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PLC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PLC的基本原理、PLC的程序设计方法、PLC的输入输出控制和PLC的工程应用。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PLC的基本原理:介绍PLC的定义、组成、工作原理和分类。
2.PLC的程序设计方法:介绍PLC的编程语言、程序结构、指令系统和解题方法。
3.PLC的输入输出控制:介绍PLC的输入输出接口、信号类型、接口电路和故障诊断。
4.PLC的工程应用:介绍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和设计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具体来说: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PLC的基本原理和程序设计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PLC在工程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实验法: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熟悉PLC的输入输出控制和调试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与PLC技术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参考。
3.多媒体资料:制作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plc顺序控制设计法
![plc顺序控制设计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f872d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4.png)
plc顺序控制设计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中的控制器。
PLC的设计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顺序控制设计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PLC顺序控制设计法,并对相关技术进行讲解和指导。
PLC顺序控制设计法是一种根据工艺流程设计程序,在控制逻辑上实现一系列顺序操作的控制方式。
这种方法的应用广泛,常见于各种自动生产线、工艺流程控制中。
PLC顺序控制设计法的步骤如下:1.分析工艺流程,确定具体操作步骤。
2.针对每个操作步骤,设计PLC程序,使之符合实际要求。
3.在程序中添加各种条件判断、保护机制和控制逻辑。
4.在程序执行前根据工艺要求对所有的输入和输出进行设置。
PLC顺序控制设计法的优点:1.工艺流程可靠、安全。
PLC程序根据预设逻辑来控制各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在确保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安全性。
2.PLC顺序控制设计法的灵活性高。
通过修改PLC程序中的控制逻辑,可以适应不同的工艺流程需求,减少了设计和维护成本。
3.自动化程度高。
一旦PLC程序正确设置,就可以自动执行,省去大量人力资源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
PLC顺序控制设计法需要了解的相关技术有:1.涉及到的工业领域知识。
较深入了解工艺流程、设备和产品的相关技术性能、操作方式等,对PLC顺序控制设计法的应用有很大帮助。
2.编程语言掌握。
常见的PLC编程语言有ladder diagram(LAD)、instruction list(IL)、functional block diagram(FBD)、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SFC)等。
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学习。
3.控制器选型。
根据实际应用环境和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PLC控制器,并了解其相关硬件性能,以确定PLC顺序控制设计方案。
总之,PLC顺序控制设计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生产线和工艺流程的控制中。
想要熟练掌握PLC顺序控制设计法,需要掌握一定的领域知识,熟练掌握多种编程语言技能以及掌握相关的硬件知识。
plc顺序控制课程设计
![plc顺序控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004c5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9.png)
plc顺序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顺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PLC指令的功能和用法,并运用到顺序控制程序设计中。
3. 学生能够分析实际工程案例,理解顺序控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顺序控制程序的编写、调试和优化。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顺序控制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顺序控制程序,实现特定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顺序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意识,注重实践操作中的细节和规范。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高职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PLC顺序控制技术,为后续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和PLC基本操作能力,但对顺序控制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尚浅。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PLC顺序控制技术,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PLC顺序控制基本原理:介绍PLC顺序控制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执行过程,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顺序控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作用。
2. PLC指令系统:讲解与顺序控制相关的主要PLC指令,如顺序控制指令、跳转指令等,并通过实例演示指令的应用方法。
3. PLC顺序控制程序设计:教授顺序控制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程序流程图的绘制、程序编写、调试和优化等。
4. PLC顺序控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工业自动化设备中的顺序控制案例,使学生了解顺序控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PLC顺序控制
![PLC顺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4e57616fc4ffe473368ab9d.png)
1
b 2 c 3 d
2.选择结构
选择开始 选择结束
00
a1 b1 c1
13
a4
24
b5
35
c6
11 12
21 22
31 32
40
Hale Waihona Puke 413)并列结构并联开始
并联结束
00
a
13
31 32
24
c
35
11 12
21
40 41
22
4. 循环结构
单循环
a
1
b
条件循环
a
1
b
2
c
d
2
c
3
d
3
f
4
第三节 基本指令与顺序控制
组合输出模板
n
输出
d
n+2
第n+2步 执行的动作
e
n+2
具有相同输出要 求的输出状态的 组合
二、用基本指令设计较复杂顺序控制程序
1. 顺序功能图分析
工步标志 W0.00 W210.00 W210.04 W210.01 W210.02 W210.00 W210.01 W210.02 W210.03 W210.01 W210.00 W210.04 W210.03 0.06 T1· 0.00 T2· 0.00 0.00 0.00 0.00 T3· 0.01 W210.00 W210.04 100.04、T3 上一工 步 无 W0.00 转入条件 初始状态 0.06· 0.08 下一工步 W210.00 W210.01\W21 0.03 W210.02\W21 0.03 W210.03 100.01、T1 100.01、 100.02、T2 100.03 输出
「PLC知识」顺序控制指令及应用实例
![「PLC知识」顺序控制指令及应用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177eba9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e.png)
「PLC知识」顺序控制指令及应用实例一个复杂的任务往往可以分成若干个小任务,当按一定的挨次完成这些小任务后,囫囵大任务也就完成了。
在生产实践中,挨次控制是指根据一定的挨次逐步控制来完成各个工序的控制方式。
在采纳挨次控制时,为了直观表示出控制过程,可以绘制挨次控制图。
图1是一个3台挨次控制图,因为每一个步骤称作一个工艺,所以又称工序图。
在编程时,绘制的挨次控制图称为状态转移图或功能图,简称SFC图,图1b为图1a对应的状态转移图。
图1 一种3台电动机挨次控制图挨次控制有3个要素:转移条件、转移目标和工作任务。
在图1a中,当上一个工序需要转到下一个工序时必需满足一定的转移条件,如工序1要转到下一个工序2时,需按下启动按钮SB2,若不按下SB2,就无法举行下一个工序2,按下SB2即为转移条件。
当转移条件满足后,需要确定转移目标,如工序1转移目标是工序2。
每个工序都有详细的工作任务,如工序1的工作任务是“起动第一台电动机”。
PLC编程时绘制的状态转移图与挨次控制图相像,图1b中的状态元件(状态)S0.1相当于工序1,“S Q0.0,1”相当于工作任务,S0.1的转移目标是S0.2,S0.6的转移目标是S0.0, SM0.1和S0.0用来完成预备工作,其中SM0.1为初始脉冲继电器,PLC启动时触点会自动接通一个扫描周期,S0.0为初始状态继电器,每个SFC图必需要有一个初始状态,绘制SFC图时要加双线矩形框。
挨次控制命令挨次控制命令用来编写挨次控制程序,S7-200 PLC有3条常用的挨次控制命令。
挨次控制命令用法及解释2所示,图2a为梯形图,图2b为状态转移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挨次控制程序由多个SCR程序段组成,每个SCR第1页共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设计法步骤
(1)分解梯形图脸序。将要编制的梯形图程序分解成功能独立的子梯形图程 序。
(2)输入信号逻辑组合。利用输入信号逻辑组合直接控制输出信号。在画梯 形图对应考虑输出线圈的得电条件、失屯条件和自锁条件等,注怠程序的起 动、停止、连续运行、选择性分支和并行分支。
(3)使用辅助元件和辅助触点。如果无边利用输入信号逻辑组合直接控制输 出信号,则需要增加一些辅助力件和辅助触点以建立输出线圈的得电和失电 条件。
顺序控制设计法的基本思想
工作周期-----若干顺序相连而又相互独立 的阶段(称之为步)-----用软元件来代表 各步
步的划分
转换条件
顺序功能图
顺序功能图(SFC)又称状态转移图或功 能表图
➢ 描述控制功能的具体技术 步1
➢ 结构快控制流程图
➢ 是一种方法,组织编 转换
程的图形工具
步2
➢ 一般需要其他语言转换 转换
(2)与STL几触点相连的触点应用LD或IDI指令,只有执 行完服后才返回左侧母线;
(3)STL触点可直接驱动或通过别的触点驱动Y、M、S、 T等元件的线圈;
(4)由于PLC只执行活动步对应的电路块,所以使用STL 指令时,允许双线圈输出(顺控程序在不同的步可多次驱 动同一线圈);
(5)STL触点驱动的电路块中不能使用MC和MCR指令 (主控和主控复位),但可以用CJ指令(跳转指令);
行化简。 ➢ (4)根据化简历的逻辑函数画出梯形图。 ➢ (5)上机调试,使程序满足要求。
时序图设计法
如果PLC各输出信号的状态变化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可用时序图法设 计程序。
例如在十字路口上设置的红、黄、绿交通信号灯。内于东西方向的 车流量较小、南北方向的车流量较大,所以南北方向的放行(绿灯亮) 时间为30s,东西方向的放行时间(绿灯亮)为20s。当在东西(或南北) 方向的绿灯灭时,该方向的黄灯与南北(或东西)方向的红灯一起以 5Hz的频率闪烁5s,以提醒司机和行人注意。闪烁5s之后,方即开始 另一个方向的放行。要求只用一个控制开关对系统进行起停控制。
(4)使用定时器和计数器。如果输出线圈的得电和失电条件中需要定时和计 数条件时,则使用定时器和计数器逻辑组合建立输出线圈的得电和失电条件。
(5)使用功能指令。如果输出线圈的得电和失电条件中需要功能指令的执行 结果作为条件时,则使用功能指令逻辑组合建立输出线阂的得电和失电条件。
(6)画互锁条件。画以各个输出线圈之间的互锁条件,互锁条件可以避免同 时发生互相冲突的动作。
步进梯形指令 步进指令是专为顺序控制而设计的指令。 在工业控制领域许多的控制过程都可用顺 序控制的方式来实现,使用步进指令实现 顺序控制既方便实现又便于阅读修改。
➢ 步进梯形指令STL ➢ 步进返回指令RET
状态初始化指令 ➢ 状态初始化指令IST
步进指令的使用说明
(1)STL触点是与左侧母线相连的常开触点,某STL触点 接通,则对应的状态为活动步;
时序图法编程的思路。 ➢ (1)分析PLC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以作为选择PLC机型的依据之一。
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占用PLC的IO点。由上述按制 要求可见,由控制开关输入的启、停信号是输入信号。由PLC的输出 信号控制各指尔灯的亮、灭。在图中,南北方向的三色灯共6盏,同 颜色的灯在同一时间亮、灭,所以可将同色灯两两并联,用个输出信 号控制。东西方向的三色灯也如此处理,故该系统只占6个输出点。 ➢ (2)为了弄清各灯之间亮、灭的关系,根据控制要求,可以先画出各 方向i色灯的工作时序图。本例的工作时序图如图所示。
(7)画保护条件。保护条件可以在系统出现异常时,使输出线圈的动作保护 控制系统和生产过程。
举例
一处装料一处卸料的运料 小车控制系统梯形图设计
如图所示,SQl,SQ2为运料小 车左省终点的行程开关。运料小车 在SQ1处装料,20s店装料结束, 开始右行。当碰到SQ2后停下来 卸料,15s后左行,碰到SQl后又 停下来装料。这样不停地循环工作, 直到按下停止按钮SB3。按钮SBl、 SB2分别是小车左行和右行的起动 按钮。
(4)4个时间区段必须用4个定时器米控制,并准确掌握各个定时器的功能。 (5)进行P比的yo分配。 输入点控制开关:X0 输出点:
➢ 南北绿灯Y0 ➢ 南北黄灯Y1 ➢ 南北红灯Y5 ➢ 东西红灯Y2 ➢ 东西绿灯Y3 ➢ 东西黄灯Y4
时序图法步骤
下面把时序图设计法归纳如下: ➢ 1)详细分析控制要求,明确各输入输出信号个数,合理选择机型。 ➢ 2)明确各输入和各输出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画出各输入和输19
这种方法对于简单控制系统是可行的,比较方便。但对 较复杂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用转化法设计反而复杂。
步骤 ➢ (1)熟悉现有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全面详
细地了解被控对象的机械工作性能、基伞结构特点、生产 工艺和生产过程。 ➢ (2)进行PLc的yO分配。根据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确定 输入、输出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输出设备与H刀的I /O端子的对照表。 ➢ (3)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中的中间继电器、定时器用PLc 的辅助继电器、定时器代替。 ➢ (4)根据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对应关系画出梯形图,并予 以简化和修改。
信号的工作时序图。 ➢ 3)把时序图划分成藉干个时间区段,确定各区段时间长短。找出
区段问的分界点.弄清分界点处各输们信号状态的转换关系和转换条 件。 ➢ 4)根据时间区段的个数确定需要八个定时器,分配定时器号,确 定各定时器的设定值,明确各定时器开始定时和定时时间到这两个关 键时刻对各输出信号状态的影响。 ➢ 5)对PLC进行I/o分配 ➢ 6)根据定时器的功能明细表、时序图和I/O分配画出梯形图。 ➢ 7)作模拟运行实验,检查程序是否符合控制要求,进一步修改程 序。
(3)由时序图分析各输出信号之间的时间关系。图中,南北方向放行时间可 分为两个时间区段:南北方向的绿灯和东西方向的红灯亮,换行前东西方向 的红灯与南北方向的黄灯一起闪烁。东西方向放行时间也分为两个时间区段: 东西方向的绿灯和南北方向红灯亮,换行前南北方向的红灯与东西方向的黄 灯一起闪烁。一个循环内分为4个区段,这4个时间区段对应着4个分界点: t1、t2、巴、L4。在这4个分界点处信号灯的状态将发生变化。
举例
IO分配 对4台通风机分配输入分别为:xl、x2、x3、
x4。绿灯分配输出为Y0,红灯分配输Y1。 绿灯常亮的程序设计
逻辑设计步骤
下面把逻辑设计法步骤归纳如下: ➢ (1)用不同的逻辑变量来表示各输入、输
出信号,态时的逻辑值。 ➢ (2)根据控制要求,列出状念表。 ➢ (3)由状态表写出相应的逻辑函数,并进
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
第五讲
本讲重点
顺序控制、顺序功能图和步进梯形指令简 介
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方法 ➢ 逻辑设计法和时序图设计法 ➢ 经验设计法 ➢ 由继电器控制电路图转换为梯形图的设计
法
顺序控制
概念: ➢ 顺序控制系统:工艺流程或过程可以分解
成若干个顺序相连而又相互独立的阶段, 这些阶段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先后次序执 行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有序运行,这 样的控制系统就成为顺序控制系统或称为 步进控制系统。 ➢ 顺序控制:按照生产工艺顺序。。。 ➢ 顺序控制设计法:。。。设计方法
1.分析输入、输出并分配继电器编号 输入点: ➢ SB1;x1(左行起动) ➢ SD2:x2(右行起动) ➢ SB3:x3(停止) ➢ SQ1:x4(左行程开关) ➢ SQ2: x5(右行程开关)
输出点 ➢ 左行:Y0 ➢ 右行:Y1 ➢ 装料:Y2 ➢ 卸料:Y3
画出梯形图
由继电器控制电路转换为梯形图的 设计法
(6)在中断程序和于程序内,不能使用STL指令。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
逻辑设计法和时序图设计法 经验设计法 由继电器控制电路转换为梯形图的设计法 顺序控制设计法
逻辑设计法
当主要对开关量进行控制时,使用逻辑设 计池比较好。
例如,某系统中有4台通风机,要求在以 下几种运行状态F应发出不向的显示信号: 3台及3台以上开机时,绿灯常亮;2台开机 时,绿灯以1Hz频中闪烁;1台斤机时,红 灯以1Hz频率闪烁;全部停机时,红灯常亮。
➢ 不是独立的编程语言
步3
动作1 动作2
顺序功能图的组成要素
步 有向连线 转换 转换条件 动作(命令)
步1
转换 步2
转换 步3
动作1 动作2
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
单序列 选择序列 并行序列 跳步和循环 子步
转换实现的基本规则
条件 ➢ 该转换所有的前级步都是活动步 ➢ 相应的转换条件得到满足 应完成的操作 ➢ 使所有有向连线与相应转换符号相连的后
续步都变为活动步 ➢ 使所有有向连线与相应转换符号相连的前
级步都变为不活动步
顺序功能图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两个步决不能直接相连 两个转换也不能直接相连 初始步是必不可少的 可多次重复执行同一工艺过程 只有当某一步所有的前级步都是活动步时,
该步才有可能变成活动步
顺序功能图绘制举例
机床控制
1 在原点位置
快进 2
工进 3
5 快退
4 暂停
分析并画图
电磁阀
YV1
YV2
YV3
工作阶段
1
-
-
-
2
+
+-Fra bibliotek3+
-
-
4
-
-
-
5
-
-
+
M8002
M100
X0
Y0
M101
Y1 X1
M102
Y0
X2
M103
T0
T0
M104
Y2
X3
顺序控制设计法的基本步骤
分析系统控制流程 绘制系统的顺序功能图 编写梯形图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