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心理特点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心理课讲课教案

初中心理课讲课教案

初中心理课讲课教案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2. 培养学生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增进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接纳自我,树立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如何帮助学生接纳自己,培养自信心。

3. 如何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增进人际关系。

教学准备:1. 课件:自我认识、接纳自我、人际沟通等相关图片和案例。

2. 教学道具:镜子、纸张、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思考三个问题:a. 我叫什么名字?b. 我今年多大?c.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年龄和个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自我认识(10分钟)1. 让学生拿出纸张,写下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

三、接纳自我(10分钟)1. 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接纳自己的不足?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总结:接纳自己的不足,首先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没有人是完美的。

其次,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进自己的不足。

四、人际沟通(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问题:如何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总结:与人沟通要注意倾听对方的需求,尊重对方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换位思考。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思考如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课程,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我认识、接纳自我和学会人际沟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进人际关系。

初一心理健康教案(精选5篇)

初一心理健康教案(精选5篇)

初一心理健康教案(精选5篇)初一心理健康教案1一、介绍在此处向学生们简要介绍这个WebQuest的有关情况。

如果在此WebQuest中包括角色扮演或闯关游戏(如“你现在是一个鉴别神秘诗人的间谍”),则应在此处设置情境。

也可以使用这部分做先期的组织或概述工作。

二、任务清晰明了地描述学习者行为的最终结果将是什么。

任务可以是:·一系列必须解答的问题;·对所创建事物进行总结;·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阐明自己的立场并对此进行说明;·一项具有创意的工作;·任何需要学习者对自己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转化的事情。

三、资源利用这一部分指明学习者可以用于完成任务的网址。

在每一个链接中嵌入对此资源的描述,以便学习者可能在点击前知道自己将通过访问该网址获得什么。

四、过程描述介绍学习者完成任务应遵循的步骤。

这一部分是探究学习的关键所在。

一定要使这些步骤简明清晰。

(1)第一步(2)第二步(3)第三步五、学习建议在此处,你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他们组织所收集的信息。

“建议”可以包括使用的流程图、总结表、概念地图或其他组织结构,“建议”也可以采用由复选框组成的问卷形式,问题旨在分析信息或提请对要考虑的事物的注意。

如果将“学习建议”部分嵌入到“过程描述”中,可能效果会更好。

不过如果你提供了大量的建议,或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不是几步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那么还是将这两个部分分开的好。

六、评价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如何被评价。

另外,你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七、总结用一两句话概述学生通过完成此WebQuest将会获得或学到什么。

初一心理健康教案2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教”的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见5~8页),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章节名称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自我肯定能力和自信心。

4.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设定目标和面对挑战。

【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的概念。

2. 情感的分类与表达。

3. 自我肯定的方法。

4. 目标设定与实现的策略。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我认知,为什么它很重要。

- 分享一个与自我认知相关的小故事或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20分钟)- 讲解自我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

- 介绍情感的种类,如何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 分享自我肯定的方法,如正面肯定、自我激励等。

- 讨论如何设定合理的目标,并采取行动去实现它们。

3. 互动讨论(15分钟)- 分组讨论,每组分享一个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和如何克服的经历。

- 小组内部讨论自我肯定的方法,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4. 案例分析(15分钟)- 老师提供几个关于青少年面临的心理问题的案例。

- 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5. 实践活动(10分钟)- 学生写下自己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

- 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实践自我肯定的方法,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6. 总结反馈(5分钟)- 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今天学到的内容,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自我肯定的练习,并记录下来。

2. 完成一份关于自己情感变化的观察报告。

【教学反思】。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开学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开学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开学以下是一份针对初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本,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帮助他们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2. 教会学生基本的情绪管理技巧,提高抗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班级团结和谐。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心理变化: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正确看待自我形象和性别角色。

2. 情绪管理:教授学生识别和表达情绪的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应对负面情绪。

3. 人际交往: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倾听、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4. 时间管理与目标设定: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平衡学习与休闲时间。

三、教学方法1. 互动讲座:通过讲故事、提问和分享个人经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人际交往技巧。

4. 个案研讨: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情绪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2. 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增强自我监控能力。

3. 同伴评价:通过同伴之间的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4. 家长反馈: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创造一个安全、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总结:。

初一学生心理健康课教育教案

初一学生心理健康课教育教案

初一学生心理健康课教育教案初一学生的心理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要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预防误入歧途。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初一学生心理健康课教育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一学生心理健康课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标:克服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发现同学的缺点能当面指出。

初步培养自教学重点: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难点:消除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

你觉得开心吗?如果,你看到有位同学犯错误了,你会怎么办? 引出:打小报告(板书)2、如果,在学校里有人欺负你了,你又会怎么办?3、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去报告老师?(教师随意板书)二、看小品,明理。

1、小品1:下课了,同学们在玩,小亮无意中撞了小明一下,小明不问缘由,就跑去向老师报告,说小亮打他,急得老师放下要批改的作业本,去处理这件事。

看完请学生说小明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2、小品2:有一位家长在和老师交谈,冬冬总是插进来说话,使老师和家长都无法谈话。

看完请学生说冬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3、教师小结刚才两位同学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不仅把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夸大,还影响了老师办公。

所以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板书)4、行为指导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请你帮他们一下好吗?板书:请让我来帮助你三、行为指导。

刚才我们同学说了好多事都要报告老师。

那我们现在再来想想,有哪些事我们可以不报告老师,让我们来自己解决?1、看板书指导。

并贴上小红花。

2、指名表演。

(1) 小亮和同学吵架了,小明看见了,进行劝阻。

(2) 老师在办公,小艳看见了一件不文明的事,本想告诉老师,但思考了一下就走过去劝阻。

(3) 小亮不小心碰翻了小艳的铅笔盒,摔断了几只铅笔,小艳原谅了他。

四、表扬与奖励1、夸夸我们班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

2、夸夸能宽容别人的学生。

3、夸夸能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

五、总结、唱歌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是呀,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就会快快长大,变得更能干,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

七年级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

七年级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

七年级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课程名称:探索自我,发展潜能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优势。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

3. 引导学生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4.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5.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课程内容和活动安排:第一课:认识自我- 活动1:自我介绍游戏,让学生轮流自我介绍并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

- 活动2:个性特点测试,介绍不同的个性类型,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

第二课:积极心态与自信心- 活动1:积极心态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并分享积极的心态对生活的影响。

- 活动2:自信心培养,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鼓励学生相互肯定和支持。

第三课:情绪管理- 活动1:情绪表达练习,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分享自己的体验。

- 活动2:情绪调节技巧介绍,教授一些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等。

第四课:沟通与合作- 活动1:合作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技巧。

- 活动2:有效沟通训练,教授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清晰等,并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第五课:问题解决与决策- 活动1:问题解决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和讨论一些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 活动2:决策游戏,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做出决策,并讨论决策的结果及其影响。

注意事项:1. 活动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

2. 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4. 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支持。

这个课程设计方案旨在引导七年级学生主动探索自我,培养积极心态和自信心,并提供一些基本的心理技巧和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自己的情绪、与他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初中心理老师教案

初中心理老师教案

初中心理老师教案年级学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认识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1. 情绪的类型及特点2. 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3. 调控情绪的方法4. 培养积极心态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幽默故事引出情绪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情绪,讨论情绪的多样性和特点。

二、情绪的类型及特点(10分钟)1. 教师介绍情绪的基本类型:喜、怒、哀、惧。

2. 学生分享各自对这四种情绪的体验,探讨情绪的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情绪是正常心理现象,要学会正确面对。

三、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10分钟)1. 教师讲解情绪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讨论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 教师总结:保持积极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发展。

四、调控情绪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调控情绪的方法:理智调控法、注意力转移法、幽默化解法、积极的自我暗示等。

2. 学生讨论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分享自己的经验。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五、培养积极心态(10分钟)1. 教师讲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积极心态,讨论如何保持积极心态。

3. 教师总结:积极心态有助于面对困难和挑战,要学会保持。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表示要努力学会调控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情绪调控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学生在课后生活中的情绪表现,评估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七年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正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

学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力军的摇篮,有责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们制定了以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以期帮助学生们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2. 掌握基本的情绪管理与调适技巧。

3. 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

5. 强化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应对策略。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基础知识:情绪的种类与功能,压力的来源与影响。

2. 情绪管理:识别情绪,表达与调控情绪的健康方式。

3. 人际交往:有效沟通技巧,尊重他人,建立积极人际关系。

4. 自我认知:了解自我优势与局限,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

5. 应对策略:面对失败和挑战时的积极心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实际意义。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经历,增进彼此理解。

3.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练习应对技巧。

4. 互动游戏:通过游戏活动学习合作与竞争的平衡。

5. 反思日记:鼓励学生记录情绪变化,培养自我观察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阶段:教师简述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系统讲授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

3. 技能训练: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实践学到的知识。

4. 情景模拟:设置实际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应对。

5.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课程要点,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情况。

2. 作业检查:定期检查学生的反思日记,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

3. 小组互评: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彼此在团队中的表现和贡献。

4.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心理成长进行自我评估。

5.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案小结。

初中心理特点及反应教案

初中心理特点及反应教案

初中心理特点及反应教案1. 教案名称: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2.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3.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初中生常见的心理特点,提高自我认识;(2)培养学生面对心理困扰时的应对策略,提升心理素质;(3)引导学生关注同伴心理健康,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初中生心理特点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初中生心理健康;(2)学生分享自己对初中生心理特点的了解和体会。

2. 学习心理特点(1)教师简要介绍初中生心理特点,如:反抗与依赖、封闭与开放、勇敢与怯懦等;(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自己身边的同学是否具备这些特点,并分享心得。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初中生心理案例,如:自卑、困惑、虚荣等;(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提出应对策略。

4. 小组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帮助有心理困扰的同学;(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共同探讨更有效的关爱方式。

第二课时:应对心理困扰1. 导入新课(1)教师总结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应对心理困扰的方法;(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应对心理困扰的经验。

2. 学习应对策略(1)教师介绍应对心理困扰的方法,如:自我调适、寻求帮助、积极沟通等;(2)学生讨论这些方法在自己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心得。

3. 情景剧表演(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模拟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扰及应对过程;(2)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应对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自己的收获;(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今后要关注和提升的方向。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表演等环节的积极性;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的理解能力、共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小组活动: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关爱他人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七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七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课程目标:
1. 让学生认识到情绪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

2. 教授学生情绪管理和调节的基本方法。

3. 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1. 情绪的认识与表达
- 情绪的定义
- 常见情绪的分类和特点
- 情绪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2. 情绪管理技巧
- 情绪日记的记录方法
- 放松训练和呼吸练习
- 积极思考和自我激励
3. 人际交往与沟通
- 有效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 倾听的艺术
- 解决冲突的策略
4. 同理心与团队合作
- 同理心的重要性
- 团队合作的案例分析
- 团队活动中的角色认知
教学方法:
-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和处理方法。

-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社交场景,让学生实践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或虚构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 体验活动:组织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合作和同理心。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 通过作业和小测验来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以便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实现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还能学会与人有效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同理心。

这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 正文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对于刚步入初中的初一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逐步形成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关注并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以下,我们将分享六份精心设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本,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范本一:自我认识与自尊心培养**首份教案聚焦于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尊心。

通过一系列互动活动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潜在能力。

同时,教授学生如何正面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感。

**范本二:情绪管理与调节**情绪管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案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学生识别各种情绪状态,学会合理表达和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

此外,还教授学生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的策略,以及寻求帮助的途径。

**范本三: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此教案旨在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沟通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任务和交流练习,学生将学习如何倾听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解决冲突。

强调同理心的培养和尊重差异的重要性,为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打下基础。

**范本四:抗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技巧**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本教案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压力的来源,并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

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

**范本五:目标设定与时间管理**教会学生如何设定合理的目标和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该教案通过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和时间表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和资源,培养自律性和责任感。

**范本六:网络安全与信息筛选**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网络安全和信息筛选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最后一个教案专注于互联网使用的风险教育,教导学生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避免网络欺诈和不良信息的影响。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二、活动主题:认识心理健康三、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45分钟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主题,让学生思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讲解:教师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3.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和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5. 总结:教师总结讨论结果,给出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建议。

6. 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的方法和建议到自己的生活中,下节课分享。

7. 退出:教师宣布下节课的内容,学生退出教室。

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小故事素材3. 讨论问题清单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了解课堂教育对他们的影响。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让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2. 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

3.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面对心理健康问题,避免产生负面情绪。

九、扩展活动:1. 组织一次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医生为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

2.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3. 组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关注和了解心理健康。

十、教学参考资料:1.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程》2.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3.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3. 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七、活动主题:学会调节情绪八、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九、活动时间:45分钟十、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动画短片引入情绪调节的主题,引发学生对情绪调节的思考。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认知的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我不足的态度。

1.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定义与意义。

自我认知的方法: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

面对自我不足的策略:积极心态、自我激励、寻求帮助。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自我认知的理解和体验。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自我介绍:学生制作海报,介绍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情绪的态度。

2.2 教学内容:情绪的定义与分类。

情绪管理的方法: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

面对负面情绪的策略:积极思考、自我安抚、寻求支持。

2.3 教学活动:情绪日记:学生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应对方式。

情绪面具:学生制作情绪面具,表达自己的情绪。

情绪释放:学生通过运动、绘画等方式释放情绪。

第三章:人际交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

3.2 教学内容:人际交往的定义与意义。

人际交往的技巧:倾听、表达、同理心、尊重。

面对人际冲突的策略:沟通、妥协、寻求帮助。

3.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练习人际交往技巧。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人际交往中的成功经验和困惑。

心理咨询:学生模拟心理咨询,学习倾听和表达技巧。

第四章:时间管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的定义与意义。

时间管理的方法:目标设定、计划制定、时间分配。

面对时间管理的挑战的策略:优先级排序、合理安排、避免拖延。

4.3 教学活动:时间管理计划:学生制定一周的学习计划,并分享执行情况。

时间管理游戏:学生参与时间管理游戏,提高时间意识。

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精选7篇)

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精选7篇)

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1活动目的:1、让学生明白听到并不代表是正确的,要小心地听话,正确及谨慎地解读明白地表达才不至于产生误会。

2、使学生掌握倾听的正确方法。

适用对象:班级全体成员活动场地:教室活动时间:45分钟活动准备:心理情景剧,没有五官的人头像活动程序一、热身引入播放优美音乐创设情景,听后设问:你们觉得这音乐好听吗?听后有什么感受呢?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学会倾听的呢?谈话:是的我们从婴儿开始就在学着倾听,听亲人的呼唤,听自然界的风雨声,听优美动听的音乐。

倾听是人最基本的品质。

但是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没能学会如何倾听。

他可以听到儿童的笑声,可他感受不到儿童的纯真,他可以听到旁人的哭声,可他感受不到他人的悲苦。

听是人类不学就会的本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倾听往往是所有沟通技巧中最被我们忽视的部分,当我们急于表达,各说各话的时候,倾听就往往被忽略了。

二、游戏:《悄悄话》每10人一组,全班分成4组,老师给每组第一个同学看一句语音类似又富有意义的话,由第一个同学往后传话,传话过程中不能与其他人听到内容,请最后一位同学说出他听到的话。

传话速度快而准确的小组获胜。

交流与分享:1、你们小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是什么?2、做完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感受?三、小组活动:《你画我说》四个同学上台表演,两人一组,其他同学在台下两人一组活动规则:一个扮演盲人,一个扮演明眼人。

交流与分享:1、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呢?2、做完这个游戏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四、情景剧表演在日量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需要有人充当倾听者,“听”似乎是件简单不过的事了,但果真如此吗?看看下面的情形,在你的身上是否也发生过?(剧情内容:在课堂上,老师正在组织学生讨论问题。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精选3篇)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精选3篇)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精选3篇)七年级心理健康篇1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中挫折存在的价值。

(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分享和学习应对挫折的方法、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垫脚石。

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并能在生活中合理运用。

教学过程及内容:师生活动设计理念导入:猜猜她是谁1.组织引导阅读。

(音乐)提问:她是谁?尝试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她的这段经历。

2.播放一组成长照片: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史。

引出主题:风景在路上阅读P16《猜猜她是谁》通过阅读、讨论评价,了解生命中的挫折可以引发人的消极情绪,也可以成为成功之路的一道风景。

一、描绘:人生曲线。

(书P16)提示人生曲线中每一阶段正负顶点的获得,以5-10岁为例:回忆学前和小学低年级阶段(也可再分为两个阶段)是高兴多还是不高兴多?假设是高兴多,这段时间的高兴10分里最高打几分?这个最高分对应的回忆是什么事?(如果是不高兴多,则反之依然。

)二、别把磨炼当折磨(书P17拨动心弦)小结:在挫折面前,人常常容易陷入消极甚至崩溃,甚至放大到认为整个生命都是失败的。

事实上,当我们走过这段时期,再回头看,会发现那不过是生命中的一个瞬间,只是生命的诸多风景中的一道风景。

小结:通过小实验呈现对挫折的态度。

三、七嘴八舌1、能否避免挫折?天灾、人祸-------普遍存在。

2、你的挫折因何而起?案例:面对数学难题会怎么做?组织讨论分享。

阅读并讨论分享。

1.描绘人生曲线P162.找一个词形容自己的人生曲线3.尝试放大一个“消极点”,回忆对应的相关事件,当时的情绪体验。

分享当时的解决方法。

(可参照P18我思我悟,若感到当时的处理方式不当,可补充一个改善的解决方法。

)预测自己在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挫折,分享自己面对这些挫折时的态度和打算。

乐观积极的态度能导引人从挫折困境中走向成功。

习得应对某一具体挫折的方法。

意识到应对挫折重要,而看待挫折的心态更重要。

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1、自卑心理现象的普遍存在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

自卑对于一个人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而这种积极作用的发挥要靠在心理上用另一种优势来平衡这种不足。

对这种优势的追求或保持恰恰在某种程度上是建立自信的前提。

因此使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就是让学生建立起一种积极的自我概念,以自信的姿态来面对学习生活,面对人生。

2、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

到了初中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也有所加深,他们更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印象,也就决定了一旦发现自己某些地方不如人时,就会出现类似于“是不是我不行”“看来我的能力比不上别人”的想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自信对人的重要作用。

2、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自信。

3、使学生明白,遇到困难时要学会自信,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困难。

过程与方法通过童话剧引导及参与活动,使学生学会利用积极的方法增强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拍手活动,使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使学生学会客观全面认识自我3、增强自信心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学会自我欣赏,消除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心难点:帮助学生消除胆怯、紧张、羞涩,掌握树立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方法童话剧表演心理行为训练小组活动讨论交流才艺展示活动准备:1、学生分成四个小组2、准备童话剧《我不行与我能行》3、纸质的标语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开展一节关于提高自信的心理活动课,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可以自信而阳光的完成自己的初中生活。

初中心理课教案5篇

初中心理课教案5篇

初中心理课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先进事迹、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advanced deeds, normativ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心理课教案5篇教案涵盖了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案通常包括详细的课程计划,以指导教师如何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初中心理课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初中学生心理变化教案模板

初中学生心理变化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初中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2. 帮助学生认识到心理变化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适应能力。

教学重点:1. 初中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2. 如何调整心理状态,提高适应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心理变化,避免过度焦虑。

2. 培养学生自我调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或讲述初中生心理变化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在初中阶段有没有遇到过心理上的困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初中生心理变化的特点:a. 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影响;b. 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c. 情绪情感的波动。

2. 分析初中生心理变化的原因:a. 生理发育迅速,心理发展相对缓慢;b. 学习压力增大;c. 社交圈子扩大,人际关系复杂。

三、讨论与分享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心理变化带来的困扰?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心理变化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2.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初中阶段心理变化的感悟,字数不少于500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们对自己的心理变化有什么新的认识?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如何调整心理状态,提高适应能力:a. 学会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态;b. 培养自我调适能力,学会面对压力;c.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交圈子。

2. 分析调整心理状态的方法:a. 适度运动,释放压力;b. 与朋友、家人交流,寻求支持;c.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

三、小组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调整心理状态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调整心理状态的重要性。

初中心理教学教案

初中心理教学教案

初中心理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优点缺点。

2. 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3. 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自己,培养自信、自爱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1. 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

2. 培养学生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树立自信心。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如何接纳自己的不足,形成健康的自我观念。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心理测试题,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2. 准备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2. 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

二、认识自己(10分钟)1. 教师发放心理测试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答案。

2. 学生完成测试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得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3.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引导大家认识到每个人的独特性。

三、接纳自己(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让学生进行思考。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树立自信心。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个关于学生面对挫折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讨论:案例中的学生是如何应对挫折的?他们采取了哪些方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3. 教师总结: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要学会调整心态,接纳自己的不足,勇敢面对。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示要学会接纳自己,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自己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认识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讨论和分享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接纳自己、面对挫折的能力。

七年级心理课教案

七年级心理课教案

七年级心理课教案教案标题:培养七年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并能够识别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模式。

2.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管理策略,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3. 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培养积极的心理健康态度。

教学重点:1. 自我认知的意义和方法。

2.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和策略。

3. 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白板和马克笔。

2. 学生手册或工作表,用于记录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策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想一下最近一次情绪波动较大的经历,并简要描述他们当时的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是否知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情绪?情绪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思维的?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行为进行观察和理解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练习:请学生思考并记录下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自我认知,例如在考试前、与朋友相处时等。

3. 讲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解释情绪管理对于个人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常见的情绪管理策略,如深呼吸、积极思考等。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提供一个情境案例,例如学生在学校遇到挫折时的情绪反应。

2. 学生小组讨论: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该情境下可能的情绪管理策略,并选择最适合的策略。

3. 小组分享: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选择的策略,并讨论策略的优缺点。

四、自我反思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个人反思:请学生回顾自己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策略记录,并思考是否有改进的空间。

2. 学生分享:请学生自愿分享他们的反思和改进计划。

3. 总结:强调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对于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策略。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在学生手册或工作表上记录每天的情绪和思维模式,并尝试运用所学的情绪管理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一新生的心理变化及特点1、自身角色的改变从小学的老大转变为中学的老小。

原先在小学班级里成绩优秀在新的班集体就可能显得默默无闻、普普通通了,也有的同学升入初中后对新的环境感到自信心不足,寂寞、孤独,总是怀念以前的班集体或以前的老师。

这种角色上的转换,会使我们同学产生相当强烈的不适应感。

2、生活自理能力的要求现在我们同学在家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但是从前天进入初中开始住校后,我们就发现,我们不得不告别过去在家时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依赖父母的生活了。

而是一下子要去面对自己买饭吃饭、洗衣服、收拾床铺等这样简单又具体的问题了,而且一周才能回一次家,有的同学甚至是要一两个月才回一次家,那么这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到大从未离开过父母身边的同学来说怎么办呢?还有父母给的生活费又该怎样计划支配呢?每天的饮食又该如何合理安排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向我们同学提出了独立生活的挑战。

3、功课从“寥寥无几”到“门类繁多”。

我们都知道,小学就那么寥寥的几门课,两三位老师就一竿子包到底了;而在中学,我们一下子十几门功课全端出来,老师一人授一门课。

功课换了内容,难度也加深了,而且门门功课有作业,往往让我们初一新同学应接不暇,真有点狗咬刺猬,不知从何下口的感觉。

所以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容易产生手忙脚乱之感,失去协调与自控能力,甚至失去自信。

4、老师由“保姆型”转变为“放手型”。

上了中学后我们还会发现师生关系有了显著的变化。

在小学里,小学老师和我们同学之间交往的机会很多,我们和小学老师之间是相互非常了解的,师生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但是到了中学,我们每位任课老师都要教几个班的课,指导很多学生,一般就不会象小学那么深入细致了,学习生活上包办的地方也比小学少了,而且现在老师强调的是学习的自觉性,不再是像小学时无微不至的“保姆型”的了。

这对我们部分小学时对学习很有依赖心理的同学来说,就很不适应了,所以不少同学进入中学离开熟悉的老师,感情上失去依托,容易产生失落感,甚至对新老师在感情上产生抵触情绪。

5、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重新组合。

在我们小学时,我们的小学同学大都是街坊邻居,早不见晚见,原来就是伙伴;但是到了中学则不同了,五湖四海各个市县各个学校的聚在了一个教室里,面孔几乎都是陌生的,所以我们必须认识新的同学新的伙伴,要重新选择朋友了。

但是就是在同一个班级里,也不是每个同学都能成为朋友。

所以,人际关系,朋友的重新组合,以及关系的重新确立,对我们初一的同学而言,不能不说是个新的课题。

但是进入中学的这个开始阶段,难免有些同学是心里虽然向往着友谊,却又与这新的一切保持着一段距离,因为他还没能像以前那样投入到班级和同学中,有的同学甚至自我封闭,成为班级的旁观者,也有的还沉浸在小学难忘的印象和旧日的记忆里呢,这样与同学的交往就会觉得拘谨、羞怯和手足无措了,难以适应新的生活学习。

而还有的同学则是在新学校里不能正确处理正常的学习竞争,将学习成绩看作是一个“角斗”和“较劲”的标尺,从而产生焦虑、嫉妒或自卑等不良心理,造成同学关系紧张,感觉适应困难。

6、与家长之间关系的变化。

在小学时,我们同学还保持着儿童期儿童对父母的态度,依然是依赖于父母,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仍然是巨大的。

但是到了中学,由于我们初中生身体的逐步成熟,心理也在发生不断地改变,自尊心越来越强,表现欲望也迅速增强,尤其是独立意向、成人感迅速增强,越来越渴望师长的关心和理解。

正是由于我们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了,眼界也不断地扩大了,我们已经开始向往家庭以外更大的世界了,也向往着可以脱离家庭,成为自立的大人了。

但是对于我们刚刚升上初中的同学来说,又只属于“半儿童”、“半成人”的不成熟心理,所以往往认为只有摆脱了对父母的依附,才能真正成为大人,所以上中学可以住校了,对一部分同学来说是件很开心的事情,甚至周末都不想回家了。

尤其是不太想多听父母的叮嘱,不太想父母事事包办,并希望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去行动的倾向越来越强。

所以上了中学,我们不少同学会发现和家长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太想父母管自己,尤其有些心理话,不太愿意向父母说出来了。

二、调适心理,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1、调整心态,做好角色转换,重新定位。

刚才我们谈了进入中学将面临着的这一系列的变化和挑战,其实这也是我们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

所以我们首先要拥有一颗平常心,认识到这些心理的变化或者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压力,它们的存在都是正常的、不可怕的,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其次我们要尽快实现角色上的转换。

一迈进中学的门槛,我们初一新生的第一感觉会是:啊,我是大人了!希望自己被老师和同学还有家长当作大人来看待,有很强的“成人感”了。

从上中学第一天起,我们虽然年龄不大,在学校里是属于“小”字辈的,但我们的“身份”却和一个多月前不同了,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已是一名中学生了,在这个校园里你就是新主人了。

所以要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定位,转化角色,以便在新的环境里,以更新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更快更努力地去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的任性和卤莽了,也不能消极被动的等着一切来适应你而是需要你主动地去适应一切了。

另外就是要给自己重新定位,学会接受现实。

我们在观察中发现很多同学上中学后特别不高兴,容易自卑,还有恋家,对父母有特别的依赖,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自己在新的环境中的状况认识不足,用以前的心态来对待现在的生活。

但不少同学在实验中学发现曾经的优势不再突出,甚至是和他人比较,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了,那么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来面对现实的状况。

我们所说的接受现实,不是说要我们同学们消极地认为自己是不行的,自己完了,而是通过和同学们的比较,发现自己的差距,尽量地弥补。

那样即使不象以往那么引人注目,也可以做到自己问心无愧了。

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并非是我们的能力变差了,而是我们的环境改变了,我们周围比较的对象改变了。

所以我们进入中学后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现在的自己,过分骄傲自大或者自卑自怜都是没有必要的,毕竟上了中学,现在我们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我们不再看过去的成绩过去的辉煌了,而是要看从现在开始你做得如何你表现如何了。

2、熟悉环境,主动交往,协调人际关系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陌生的集体会给我们带来心理压力,而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感到孤立无援。

一方面,我们进入中学,跨入新的校园,看到的景物不再是自己熟悉的校园、校舍,人生地不熟,在感到新鲜好奇的同时,也会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

另一方面,来到了新的学校、新的班级,看到的不再是朝夕相伴的同伴,而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面对新的集体、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我们同学往往也需要重新确立“新的群体”,要重新来建立起自己新的人际关系网,但一时又不知道要怎样去和同学相处打交道,这些也容易使我们的同学产生焦虑、烦躁不安、苦闷、孤独的心理,于是有的同学更加怀念母校、思念亲人,这样更使自己心情忧郁,精神不振。

其实这些心理的出现也是很正常的,不必过于慌张,但如果一直任其发展,长久如此置之不理则不利于我们的健康,更不利于我们在新环境中的成长和进步。

所以我们需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尽快熟悉起环境,并主动和老师同学们交往搞好关系,真诚待人。

3、克服依赖性,培养自理自立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进入中学,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都要从零开始,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先适应这里的生活方式。

因为我们已经由依赖性的家庭生活,突然转变成独立性的集体生活了,而我们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是独生子女,以前没有适量的生活磨练,更是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和生活自理能力,平时更是有父母的过分呵护、照顾,早已形成了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极强的依赖性。

所以第一次离开父母,面对这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时,我们很多同学往往感到孤立无助,碰到一些小问题常常会不知所措,紧张焦虑或者是伤心难过掉泪想家,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这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分离焦虑”,任何对父母或对原先熟悉环境依赖性较大的人到了新环境中都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但是碰到这种情况如果不去主动出击去适应的话,最后耽误的只有我们自己。

首先是要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

我们新生对于学校的上下课、以及休息时间要非常明确(这几天则是要明确起床训练时间等),以免由此带来的种种烦恼和惩罚。

暑假大家在家里睡懒觉习惯了突然到学校要六点多的这么早起来,很多同学开始会不适应,如果担心自己有睡懒觉爬不起床的同学,则要特别拜托同宿舍的同学起来时再叫自己或拉自己一把,而担心自己动作较慢时间不够用的同学,一方面要学会提高做事速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自己准备一个小闹钟提前几分钟起来。

其次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住宿生活要求我们自己的东西都要自己收拾。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把自己东西按位置按空间分放好,学校给每位同学准备一个柜子一个抽屉,这些都是供大家存放保管私人物品的。

还有要记得东西从哪里拿起来最后就要再放回原处,这样不会乱放,用起来也方便。

另外尤其要注意个人和公共的卫生,现在你不是一个人生活而是集体生活了,如果你不注意个人卫生,不仅是不尊重自己同时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再者要学会自我管理,积累“理财”经验。

我们初一新生需要学会管理的东西挺多的。

如个人生活物品怎样保管、利用,钱怎样花,都需要自己操心。

一般而言我们同学注意不要带贵重的物品到学校来,尤其是什么MP3,MP4及手机摄象机等,因为学校这么大,人这么多东西毕竟不比放在家里保险,而如果是自己必需的非要带到学校来的东西,也要注意保管好,比如要锁放在自己的柜子或抽屉里千万别床上桌上到处乱放,更不要随便告诉他人你从家里带来了什么什么。

还有因为我们是住校生,所以我们的家长一般每周或是每个月都会给我们同学一次生活费,那么我们就要自己独立安排,及计划如何用钱如何进行消费了。

要学会一种“理财”的观念,要注意考虑:在生活中,哪些开支是必须的,哪些开支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

钱要花在刀刃上,要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费,可花可不花的尽量少花。

有了这些基本情况的分析,再确定自己每个周或每个月的“消费计划”,使之切实可行。

学会了理财可是我们独立生活能力培养起来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哦。

4、掌握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前面我们提过,初中开设的科目比小学多了,难度和深度也比小学进了一层,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小学老师也有很大差别,而对我们同学的要求也提高了,这就要求我们同学要有新的学习方法来适应,如果还是死记硬背的话,就很难收到较好的学习效益。

另外,初中比小学增加了自习时间,要求我们同学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所以要更快的适应初中的学习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有固定的学习时间(早读、晚修、自习课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还有固定的学习地点以及能独立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