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与外国银行的比较

合集下载

中国银行与外国银行的比较

中国银行与外国银行的比较

◆中国银行的未来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电子化大幅增加,纸质存款业务将逐渐减少 中国银行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
一、整体银行业将平稳过度;个别银行将出现“混业经营”。越 来 越多的银行会跳出传统业务的框架,进军保险、证券、 资产管理甚至私募投资领域,形成混业经营的格局。在此趋势下, 银行的盈利能够维持稳定增长。 二、中国银行持续“走出去”,扩大国际影响力。普华永道曾预 测,到2023年中国银行业的规模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银 行业市场,相信未来几年中国银行业会朝着这一目标前进。 三、能力提银行制度: 分离式银行模式




定义一: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相分离,商业银 行不得兼营证券业务的制度。 定义二:指按不同业务性质而设立各类金融机构 的制度。 特征:业务专门化、分工极为细致、业务较少 交叉 典型国家:英国、美国、日本。
(三)我国银行的经营模式

我国一直实行严格的金融分业经营,即混合经营
中,这种方式占的比重相当大。而在国外就相反,他们的非利差收入占据相 当大的比重;
非利差收入是通过中间业务来实现的,比如说银行收取的年费、办
理承兑、资金证明等业务收取的手续费等等,我国的银行也在积极转 变方式,调整两种收入的占比。
◆在我国,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差 ◆在发达的欧美国家,银行利润则主要来源于像 代理买卖,贴现等中间业务的手续费.
2013年5月27号

中外银行的经营模式 中外银行的盈利方式 中国银行的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外银行的经营模式
(一)综合化银行制度:全能式银行模式

特点:银行业务多样化,可提供全面的银行和 金融服务。 典型国家:德国


根据德国《银行业务法》,全能银行的经营范围是: 存款、贷款、贴现、信托、证券、投资、担保、保险、 汇兑、财务代理业务、金融租赁等所有的金融业务。

中国银行业税负比较及其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中国银行业税负比较及其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中国银行业税负比较及其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首先,我们来比较中国银行业的税负情况。

税负是指企业纳税额与企业利润之比,是衡量企业纳税贡献程度的指标之一、根据国际经验,高税负往往会对企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银行业的税负进行比较。

根据相关数据,2024年中国银行业整体税负为18.3%,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中等水平。

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中国银行业的税负相对较高。

例如,美国的银行业税负为12.5%,英国的银行业税负为19.9%,德国的银行业税负为17.8%。

与一些亚洲国家相比,中国的税负水平也偏高,例如马来西亚的银行业税负为5.6%,新加坡的银行业税负为12.3%。

其次,税负对中国银行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不容忽视。

高税负对银行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税负会降低银行业的利润空间,影响了银行的发展。

银行业作为金融服务提供商,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过高的税负会使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压制,降低了进行创新和拓展业务的能力。

其次,高税负也会对银行的竞争力造成影响。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税负水平也成为了衡量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税负可能导致银行业的竞争力降低,限制了银行的国际竞争能力。

再次,高税负还可能导致银行业内部的变革阻力增加。

银行业是一个高度资本密集型的行业,高税负水平会直接影响到资本的积累和利用。

过高的税负将导致银行业更加保守,不愿意进行内部的和转型,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银行业的税负水平相对较高,并且高税负对银行业的经营绩效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为了促进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推动税制,逐步降低银行业的税负水平,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税收与银行业的良性互动。

中美银行业同质化与差异化的比较分析

中美银行业同质化与差异化的比较分析
倔所 考 0 年 7 总 2 期) 碍宪 考21 第1期( 第2 9 0 8
中美银行业 同质化与差异化 的比较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李 岳


中国银 行 业 的 同质 化
二 、 国银 行 业 的差 异 化 战 略 美
1 .重视市场 定位 与经 营 目标 的确定 。美 国商业 银
行不论大小 , 开业 的那天起 , 已经明确 了自己的经营 从 就
关 系管理比较。 业的竞 争 和发 展 已 经逐 渐 突破 传 统业 务


个以客 户关 系管 理 为核 心 的变革 时 代 。 性 化、 高附加 值的金融 产品 , 为客 户提 供
信息 , 行 充 分 的数 据挖 掘 、 进 分析 和创 新

务, 已成 为现 代ຫໍສະໝຸດ 商 业 银 行 的核 心任 务 之
f 关 系管 理 更 成 为 其 生存 发 展 的必 要 - 户
行 的客户 关 系管 理。 中国 的商 业 银行 在
往往在同一个市场 、 同一类客 户上展 开竞 : 色, 特 普遍 缺 少差 异化 战略 , 忽视 了准 确 军。只有 与自身经营 目标 、 资源条 件一致 ,
具有更 大的优势的市场 才是有竞争 力的
平衡 发展。
同的, 以花旗银行为例 , 2 0世纪 8 O年代初, 美国放松了
对金 融业 的管 制 , 允许商业银行在其他州设 立分行 , 使得 规模 较大 的银 行获得 了拓展新 市场的机会。花旗银行 作
为美国最 大的银 行之 一 并没 有 采取 设立 分行 的扩 张 形 式, 而是采取了直复营销模式 , 利用广泛普及 的电话及 邮
户, 信息反馈效果较好 , 通过 直复 营销建 立的数据库 也为

外国银行并购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思考

外国银行并购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思考

外国银行并购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思考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速,不同国家之间银行业的并购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近年来,许多外国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并开始寻求在中国银行业中的并购机会。

然而,这一并购趋势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一些思考和挑战。

一、外国银行并购的好处1. 市场扩张与优化资源外国银行并购可以帮助中国银行拓宽国际市场,扩大业务规模,同时可以获得跨国业务经验与技术,提高自身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用。

这些优势可以使并购后的银行实现规模和质量的双重提升,进而掌握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快速而稳健的发展。

2. 跨国业务转移与协同发展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并购还可以实现跨国业务的转移,通过融合两国银行的业务体系,实现跨境支付、跨境贸易金融、跨境理财等领域的协同发展,打破当地银行的固有思维习惯和沉淀,推动行业创新与发展。

3. 融合文化与国际化外国银行在并购中将与中国本土银行融合,这也意味着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

银行业是文化和人才密集型的行业,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员工可以为银行注入新的思维和活力,同时加速对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推动,同时为未来形成银行业转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外国银行并购的挑战1. 法规限制中国的银行业市场和外来资本并购的准入机制受到限制,银行业市场对外资的开放程度还有待完善,这也是中国银行业在面对外国银行并购时的一大挑战。

2. 舆论压力和反垄断管控在外国银行并购的过程中,往往面临舆论压力和反垄断审查等管控机制,这会给银行合并造成新的挑战,需要双方共同协调和推动。

3. 本土银行品牌与受访者接受度在外资并购中,银行品牌和本土银行的受访者接受度也是一个问题。

外国银行的品牌不如国内银行来得出名,若想要继续保持本土银行的品牌优势,则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异质文化的冲击,同时加强本土化经营和服务,更好地顺应中国商业环境。

三、未来建议1.深入调研并提高准入门槛通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前景进行深入调研,推动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外资获得银行牌照和并购的门槛。

中国银行的优势-中国银行优点和缺点

中国银行的优势-中国银行优点和缺点

中国银行的优势|中国银行优点和缺点扩大内需下的中国银行业三大优势优势之一:中国银行业基本面良好在此次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发达国家中受损最大的是冰岛。

由于冰岛政府大力拓展金融业,在欧洲大陆高息揽存,然后投放高风险的衍生产品,前几年回报很高,使冰岛人均国民收入超5万美元,居世界第四。

但金融海啸来临,致使大量坏账产生,总额高达600亿美元,冰岛30多万人口,人均负债20万美元。

发达国家中受损最小的是德国。

由于德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以股票为代表的证券市场份额较小。

同时,德国人崇尚务实,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虚拟经济开展不多。

相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受影响最大的是巴基斯坦,影响最小的是中国。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较小影响,特别是,银行业依然保持良好的基本面,主要得益于以下五个方面:一道防火墙阻止境外大火进入中国境内。

首先,建国以来,中国始终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近年来,虽有所放宽,但资本项目仍未开放,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资金的流入流出。

其次,中国多数金融机构尚未国际化,国际市场的参与度比较低。

除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刚开始在境外设网点,收购兼并外,其他银行多数尚未跨出国门。

截至9月末,我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证券投资总额为1598亿美元,其中,我国银行持有风险较大的7家机构(雷曼、AIG公司、华盛顿互惠银行、麦考里银行、HBOS、摩根士丹利、美联银行)相关金融产品风险敞口不足70亿美元。

再次,中国人民币尚未成为可兑换货币。

所以,严格的外汇管制和国际化程度不高帮助中国阻止了境外大火的入侵。

二块基石稳定中国金融经济大局。

目前,中国政府是世界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截至20xx年11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近1.9万亿美元,超过G7总额,是世界上流动性最强的政府。

另一方面,建国以来,从“爱国储蓄”到“存款第一”,中国银行业长期坚持“存款立行”,存款近48万亿,贷款近32万亿,存贷比平均达67%,是目前世界上流动性最强的银行群。

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改进策略研究——与美国银行业的比较分析

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改进策略研究——与美国银行业的比较分析

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改进策略研究——与美国银行业的比较分析陈卫东 张兴荣 熊启跃1摘要:本文基于详细的净息差数据,系统分析了美国银行业的净息差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银行业净息差与银行规模呈负相关关系,不同地区的净息差异质性较大,不同业务类型银行的净息差呈现出较大差异。

美国银行业高息差的形成与实体经济的增长,以存贷款为主的资产负债结构,融资结构和银行业市场结构趋稳,较为成熟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各州间差异化的监管机制,以及实施差别、累进和高补偿利率的准备金制度有关。

当前,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管理面临经济增速下滑、资金“脱实向虚”、同质化竞争加剧、存贷款定价的市场化程度偏低、杠杆水平攀升,以及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低补偿利率等方面的挑战。

下一步,应借鉴美国银行业净息差管理的经验,在保持稳健宏观经济环境、引导银行业回归本源、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完善银行业市场定价机制、提升银行业杠杆管理能力以及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等方面多措并举,推动我国银行业净息差水平保持在平稳健康区间。

关键词:净息差;存贷款定价;同质化竞争;杠杆率中图分类号:F830.3;F832.3 文献识别码:A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提速以及银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银行业净息差水平显著下滑。

如何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管理净息差,已成为当前摆在中国银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与此同时,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一方面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宽松货币政策,利率水平相继跌入历史低位;另一方面,各国金融监管强度不断上升,银行体系面临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大幅提升。

在货币环境宽松、监管要求日趋严格的背景下,银行净息差明显收窄。

1 陈卫东,经济学博士,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张兴荣,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熊启跃,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联系方式:xiongqy_hq@。

本文为作者学术思考,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

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和编辑部的意见,文责自负。

中国近代两种金融制度的比较

中国近代两种金融制度的比较

中国近代两种金融制度的比较作者杜恂诚,1947年生,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以及钱庄纳入进出口商品流通的融资渠道,中国近代金融逐渐成形,并形成制度,即自由市场型的制度及政府垄断型的制度。

这两种制度表现了迥然不同的制度特性和功能特性。

本文拟对这两种制度做一初步的比较。

第一种制度:自由市场型1927年以前,中国的金融制度属于自由市场型。

这种制度具有六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政府所起的作用很小。

在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之前,中国金融是外国银行和钱庄“两强称雄”的格局,外国银行占有主导地位。

对于这两种金融组织,清政府基本上处于一种无所作为的局外人地位,它不仅影响不了外国银行,反而因其向外国银行借款、通过外国银行对外赔款等而受外国银行影响颇多。

不可否认,清政府对本国新式银行的产生是起过一点作用的,具体表现为设立中国通商银行、户部银行和交通银行。

清政府为设立中国第一家本国银行——中国通商银行,颇费了一番功夫来进行酝酿、讨论,最后盛宣怀的意见被清廷采纳。

盛宣怀认为,“因铁厂不能不办铁路,又因铁路不能不办银行”,而“铁路之利远而薄,银行之利近而厚,华商必欲银行铁路并举,方有把握”[注解:《愚斋存稿》第25卷,第15、5页。

]。

他还认为,设立本国银行可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注解:盛宣怀:《请设银行片》,1896年10月,《皇朝经世文新编》第2卷。

]。

这个宗旨基本上是出于“利权”及铁路经营方面的考虑,当时的清政府还根本没有考虑到,或者说还根本没有能力去考虑改变整个金融制度的问题。

通商银行“用人办事,悉以汇丰章程为准则”[注解:盛宣怀:《请设银行片》,1896年10月,《皇朝经世文新编》第2卷。

],也就是说,它虽然是由清政府筹设、并通过盛宣怀加以控制的,但它是以普通商业银行的规范来规范自身的,其业务也有一部分属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并没有想操纵金融业的意思。

即使它有这层意思,限于力量对比的悬殊,也只能是空想而已。

中国银行和外资银行

中国银行和外资银行

中国银行和外资银行现在中国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即央行直接管理。

人民银行和管理的大部分银行,加上银联和外资银行,也可以看作一种合并与合作。

人民银行的金融事务非常突显。

降准,逆回购,信贷,债券,在香港发行票据,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业绩斐然。

人民银行管理的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设在北京海淀区的凯旋大厦。

这座建筑给我的感觉非常良好。

凯旋大厦位于国家图书馆,紫竹院公园,白石桥,北京动物园的旁边。

北京动物园的建筑,使这里形成一道很直的,横排的街景,非常宽展,怡人。

凯旋大厦伫立在这样的横街上,优雅靓丽。

凯旋大厦是李鸿章创办的招商局集团下属的北京浩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一座西洋古典式高级智能型办公楼,现在作为写字楼,月租金7万元——20万元。

我以前经常去国家图书馆,经过凯旋大厦,蓦然感到,这个建筑和国家图书馆里的建筑书籍的图片,非常相合。

似乎凯旋大厦也是中国仿造的外国建筑,但是凯旋大厦充分体现了外国建筑的特点,穹顶,三角楣饰,立柱,中间一座主楼,两侧两个对称的翼楼。

所以我最初的感觉,不是中国像外国,而是外国建造的像中国的建筑。

以后我才发现,其实这里就是中关村,圆明园和颐和园的区域。

凯旋大厦就是圆明园的体系。

北京动物园的直立的半圆形大门,也是圆明园的特点。

国家图书馆建于1909年,相当于颐和园的石舫楼阁,船式回廊,后侧加上一对双塔高楼,也就是圆明园的巨大石柱,宝塔层叠的组合。

国家图书馆总体采取孔雀蓝琉璃瓦,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石阶,汉白玉栏杆,正是皇家藏书楼的文津阁的像玩具屋子的梦幻色彩。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关村的建筑,都可以作为一种“圆明园和颐和园立在外边的分支”。

我对凯旋大厦的意外发现,就是相当于看到了一座真正的,圆明园再现的建筑。

北京动物园和凯旋大厦的一段横排街景,地面好像陷进去一块凹形的,格外温柔的花园,就是圆明园和颐和园的真实特点。

我不禁又作诗曰:“幻园温柔泪,紫竹悼文津,当时烟雾处,月照凯旋门。

中外资银行合作方式

中外资银行合作方式

中外资银行合作方式一、中外资银行合作的利益分析2007年,外资银行已经可以在中国金融市场经营人民币业务,标志着中国银行业进入了全面竞争时代。

目前,从总体而言,外资银行具有中资银行所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某些方面,中资银行具有相对竞争优势。

如果双方进行合作,优势互补,将促进双方更快的发展。

1、中外资银行竞争优势比较分析中资银行有如下相对竞争优势。

首先,中资银行有国家为坚强后盾,有中央银行提供主权信用手段作为抵御市场风险的保障,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和亲和力,拥有长期、广泛、稳定的客户基础。

其次,中资银行在中国运营多年,对于中国国情、文化背景与国内金融市场有着深刻的认识,具有丰富的本土经营经验,尤其是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十分了解,熟悉央行的监管规则与条例,深谙中国市场的规则。

第三,中资银行拥有覆盖全国的网络、充足的人民币来源、完善的人民币清算系统及较强的国内市场分销能力,在人民币配套服务上具有优势。

外资银行的相对优势在于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有较高的信誉和良好的市场形象,具有金融混业经营、综合服务的业务优势。

同时外资银行金融技术和风险管理水平较高,在产品的开发与创新、高收益和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及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另外,外资银行在全球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点和先进的通讯网络,在境外分销方面具有优势。

2、中外资银行合作的利益互补分析从以上中外资银行的相对优势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外银行都有各自的优势,正好互补。

因此,中外资银行携手合作,将各自的优势相结合,做大市场,将极大地促进双方更快发展和进步,实现双赢。

中资银行通过合作至少可获得以下利益。

首先,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业务拓展能力。

中资银行在合作中可以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金融产品、营销方法和客户服务,推动自身的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进程,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迅速增强竞争力。

中国银行和国外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和国外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和国外银行的发展历史中国银行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经济按朔日收取的的方式进行交易,大量的钱被收取在唐朝的钱庄之中。

元代以前,在经济上,一种新的交易模式出现,即分项发放和收取款项。

这种交易方式持续到明清时期,这两个朝代出现了明显的金融体系,并开始发行货币和贷款,使金钱可以在各地流通和兑换。

从1811年到1847年,乾隆帝在北京建立了国泰宝源银行,主要实现邮政储存服务、贵金属存取服务和贷款担保服务三项主要业务,同时还负责兑换外国货币的工作。

清朝灭亡后,国泰宝源银行也随之终止运营。

1851年,湖北开封府节度司和辽宁锦州府节度司分别建设了新昌银行和辽宁银行,他们主要从事农村公积金、货币兑换和存款存取等业务。

1904年,在清朝已经衰落的后期,咸丰皇帝宣布了“中央银行制度”的诏令,要求将属蒙、赤、淮等蒙藏府的金钱实物移交中央银行,同时将邮储业务作为中央银行的一项附加功能。

1907年,就中央银行的制度,清政府又建立了太平天国银行,继续对邮政储蓄和货币兑换等金融服务开展活动;1917年,太平天国银行从北京迁至上海,改名为“中央政府银行”,并开始进行商业银行业务。

1923年,中央银行又重新改名为“中央人民银行”,开始正式执行银行管理业务。

194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又宣布设立新的中央人民银行,继续负责中央政府的货币政策、法定货币的发行等。

建国以后,中国逐渐进入全面的金融发展。

在1951年,政府依照计划经济的实践,将所有的商业银行及信用社联合为“国营商业银行”;1972年,政府又将全国的银行业联合为“中国银行”,目前,中国银行也同时承担着商业银行业务和中央银行管理功能。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银行不断完善和深化其金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分置和社会化。

1992年,中国银行出台了《中国银行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宣布将中国银行将分为三个独立的部门:中国银行总行(国营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公有制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私有制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与国外银行的区别

中国银行与国外银行的区别

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文化差异比较新世纪以后,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大量外资银行涌入中国,中国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外资银行不仅历史悠久,资金充足,实力雄厚,更拥有着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

而相比之下,中国银行业刚从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控制下解放出来,还尚未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银行文化。

其中,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软件”环境,其作用不可小视。

因此,对中西银行企业文化的对比研究,对我国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

为了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模式,对中美银行同质化和差异化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中发展差异的原因,毫无疑问,美国银行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伴随次贷危机的爆发,银行业的发展模式日益受到关注,美国银行业的发展方式不断受到质疑。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银行业未来到底如何发展,如何才能够走出一条适合中国银行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这些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文化差异的几点比较。

一、经营模式美国银行业经营模式的选择背景及原因。

美国银行业经营模式是沿着混业经营—分业经营—混业经营这样一种发展路径变化的。

在19世纪以前,欧美各国的银行业实行的是混业经营,但1929—1933年遍及欧美的特大经济危机打碎了这一制度。

在这次危机期间,美国有5 700多家银行倒闭,信用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从而引发了金融体系的全面崩溃。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了经济的滞胀现象,又由于受到金融创新的冲击,美国金融监管当局一再放松分业管制,最终于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1999年金融服务法》,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

中国银行经营模式的历史演进及历史选择。

中国金融体系在改革开放之前是一种“大一统”的形式,当时中国银行业实行的是具有计划经济和行政命令色彩的“混业经营模式”。

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贷款分类比较分析

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贷款分类比较分析

金融论坛2005年第10期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贷款分类比较分析郑纯毅[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贷款分类的比较分析,指出中国银行业贷款分类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文章指出目前中国银行业贷款分类技术无论在基本思路、客户细分、行业、规模、区域、国家风险方面,还是统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针对上述差距作者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中国银行业改进现行的分类技术,缩小与国际同业的差距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分类;客户评级;债项评级!!!!!![作者简介]郑纯毅,男,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信贷管理部,博士(北京,100032)。

[文章编号]1009-9190(2005)10-0046-06贷款分类是指银行根据观察到的贷款风险和其他相关特征,审查贷款并将其分为几个档次的过程。

贷款分类的目的一是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资产质量;二是通过对贷款进行连续的检查和分类,发现信贷资产发放、管理、监控、催收及不良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信贷管理,并在必要的时候采取补救措施防止信贷资产恶化;三是为提取呆账准备金提供依据。

国际银行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对贷款分类已经积累了一套宝贵的经验,但目前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贷款分类技术,也没有评估贷款风险的标准程序,甚至对一些概念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1]我国的贷款分类起步很晚,1993年世界银行对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技术援助时中国才引入贷款风险分类的概念,之前中国银行业采用的是“一逾两呆”的分类方法①。

自1993年引入国际贷款分类理念以来,中国银行业在贷款风险的标准、辨识、控制上经历了一次次的反复,直到2002年五级贷款分类在中国银行业才得以全面实施。

目前,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还属于事后分类,即贷款发放之后再对贷款进行分类。

而国外商业银行是在贷款发放之前就对贷款进行分类,属事前分类。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贷款分类的比较分析,指出中国银行业贷款分类存在的差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与跨国银行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效率与金融安全

与跨国银行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效率与金融安全
对 现实经济活动过程 中 出现的这种 新变化 和趋 势 ,当前 国 有银行体制转轨应该 选择 怎样的路 径?改革 的侧重 点是产
整个银行体系的经营绩效连年下滑,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寡
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 。我 国银行业 的竞争强 度 同其他市 场
经 济国家相比,仍属于 竞争强度偏 弱 的水平 ,规 模经济不
信 贷资金配置效 率)分 别进行 的研究 表明 :我 国 占主体地
位的国有银行在 经营效 率上不但 远远 低于 国际 同行 ,而且
低于股 份制商业 银行 ;中国的信贷 资金 配置是扭 曲而低效
率的 ,一方 面 ,国有 银行 存 在严 重 的 “ 贷”现象 ,另一 惜 方面 ,对经 济增 长做 出巨大贡献 的中小企 业 ( 特别是 富有 效率的 民营中小 企业)得不到相应 的资金支持 。
业结构论 , 为银行绩 效低下 主要 是 由于国有商业银 行处 认
于垄断地位 ,主张 引入 竞争从 而提高银 行整体绩 效 ;二是
产权代表者 ( 营者)和外国机 构投 资者 “ 或经 合谋” ,强 化
由于改革 的路径依赖 以及 政府对 银行业 的严格 管制 ,当前 国有银行仍 占垄 断地位 ,非 国有 银 行 的竞 争力 明显不 足 ,
这个结论显得过 于简单 。
在 2 世纪 9 年代 ,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范围 o o 内银行间的并购风潮使得银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上升、单个
银行 的规模显著扩 张。不仅如 此 ,信 息技术革 命 的迅 速推 进 引发 了世界范 围内银行业 的传统业 务和 产业组织结 构 的 深刻变化 ,使银行业 出现分散 化和集 中化 并存 的趋势 。针
摘要 : 改革 的成功与 否决定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成败 。中国 银行 银行 业改革和打造 国家金融安全体 系的核心是银

从中美银行股价值对比说起

从中美银行股价值对比说起

第35期责任编辑:千阳E-mail :Financial ·69●胡宇从中美银行股价值对比说起从中国银行股的价值与美国银行股的对比来看,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尽管中国银行股的盈利明显高于美国同类公司,但并不意味着股东的回报率更高。

同样的资产规模不一样的市值美国银行的低市净率对比中国银行股而言,更有优势。

至少数据表明这是个绝对价值低估的机会。

美国银行市净率才0.31倍,市盈率是负的,总市值700亿美元(折合448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14万亿元人民币。

工商银行总规模也是14万亿,市值超过1.4万亿,市净率1.69倍,上半年盈利超过1000亿元。

买银行就是看经济周期。

巴菲特通过锁定每年6%的股息率,获得了认购普通股的期权。

同样再看看花旗集团的估值水平。

总资产规模在1.9万亿美元(12万亿人民币),总市值在830亿美元(5300亿人民币),市净率0.51倍,市盈率7.83倍。

从市净率角度对比而言,中国银行股由于利润居高不下,所以,市净率享有更高的溢价水平。

但这种盈利从经济预期的角度来看,是不可持续的。

影响中国银行业盈利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ROE 长期趋向于均值据一项研究表明,金融危机的冲击使部分银行一度出现负回报,2010年,美国银行业平均的ROE (剔除商誉后)为8.19%,不到国内上市银行均值的一半。

但考虑到去杠杆化背景下,美国银行业平均的有形资产杠杆率仅为12倍,只是国内上市银行有形资产杠杆率的2/3,如果采用相同的杠杆率水平,危机背景下,美国银行业的ROE (剔除商誉后)均值为12%。

长期中(1997年-2010年),美国银行业平均的ROE (剔除商誉后)为14.17%,低于国内上市银行均值;但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的ROE (剔除商誉后)均值接近国内上市银行当前水平,分别为16.15%和19.60%;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的汇丰银行ROE (剔除商誉后)均值维持在21%以上,高于国内上市银行。

中国银行的SWOT分析

中国银行的SWOT分析

中国银行SWOT分析内部优势:Strengths1.国际化优势中行的前身是人民银行国际业务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行都开立有分支机构。

中国银行在国内同业中外汇资金实力最强,能够支持各主要外汇币种的融资需求。

2.国际化程度高中国银行于全球27个国家及地区拥有超过600家境外机构,并与超过1400家国外银行有业务往来。

中国银行拥有在中国商业银行之中最广泛的国际网络,国际化发展领先于其他银行。

由于中国银行曾经是我国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在外汇业务享有垄断地位.目前拥有遍布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网络,境外机构数目达到603个.凭借广泛的海外网络、出众的实力和国际金融、外汇业务优势,其国际业务在国内银行中一直居于首位。

3.奥运合作伙伴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合作银行,中国银行为北京奥运提供了种类繁多的奥运金融服务。

在为广大市民提供奥运门票销售服务的同时,中行还推出了一系列与奥运主题相关的金融产品,今年以来,中行结合各项奥运工作的开展,又陆续推出或代销了众多奥运产品。

可以说中行借助奥运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平台,全面改善服务水平,提升品牌价值,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4.雄厚的财政实力,使银行能面对不利的市场条件中行的资产负债表显示了其坚强和充足的资金。

在过去的几年,银行一直在改善其资本充足比率(CAR)、偿付能力的重要指标。

CAR从2004 年 10.04 %增至2008 年 13.43 %。

此外,银行的贷款不良所示的质量贷款,从 2004 年 5.13%改善至 20082.65%的。

强劲的资产负债表,是银行能够面对不利的市场条件。

5.国内市场地位&广大的分支中国银行是中国的三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一。

强大分支银行的存在使它能够维持其核心银行活动(存款和传统贷款业务)。

此外,它使银行增加其市场份额。

6.高效成本管理2004-2008 年期间银行的平均资产回报(RoAA )和平均收益股东股权(ROE) 大幅改善。

中国银行业与西方银行业(特别是美国银行)的差异综述

中国银行业与西方银行业(特别是美国银行)的差异综述
资金运用,也包括企业的人事变动、各项收 支等。企业一旦违反这些事先的约定,银行
只要求企业定期 向银行递交财务报表,对企
业其他方面的情况则基本不管。
可以立即中止借款协议。
10
在银行业务方面的差异: 在个人金融服务方面
西方银行已经普遍进入了个性化服务的 新境界。客户进人银行就像进人超级市场那
在我国 ,一时还难以做到这一点。客户 进人银行,在很大意义上说是来“接受”什
我国多数银行提出了“存款立行”的
指导思想,只要能够拉到存款,什么手段都 可以用。
的临时需要以及个人消费信贷。美国银行
业还有一种做法,就是让信贷人员拥有银行 的股份,对他们的奖励和晋升与其管理的资
产挂钩。
8
在银行业务方面的差异: 提取充足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坏帐,需要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并根据不同类型的贷款、不同 资信级别的客户、不同的抵押比例,分别提取。
题,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 我们就一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银行业提取标准是3%
我国企业的信用状况明显不如发达国家 我国银行业的提取标准仅为1%,明显偏少
9
在银行业务方面的差异: 依法订立严格的借款契约
西方的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一 般都要有律师的参与。合同中对借款人的
在我国,根本没有如此详细的合约保证。 信贷人员对企业的考察也以财务报表为准,
约束条款也相当多,不仅仅涉及到财务管理、
所致。掩盖在这资产后面的 , 是让人触目惊心的现象 : 数量惊人的坏帐损失 , 微薄的利润 , 冗杂的员工队伍。
3 冗杂的员工队伍
2
单就盈利能力这一项而言 ,我国银行业与国外银 行就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资本回报率平均为1%,而世界前20家银行的平均资 本收益率达 20% 。正是这种差距 , 导致了我国银行 业在国外同行竞争时 , 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地位。 我国 资本回报率 世界

中国与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比较

中国与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比较
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依靠财政拨款, 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 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 当政府进 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
•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银行习惯
称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 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 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
• 专业银行:专业银行是指有特
定经营范围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 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12.40%
城市商业银行
4.40%
农村信用社
9.60%
国有商业银行
66.20%
2002年一季度末
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排名
国有和股份制银行混合排名 1 招商银行 1 国有银行排名 建设银行 1 股份制银行排名 招商银行
2
3 4
民生银行
浦东发展 建设银行
2
3 4
中国银行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2
3 4
英格兰银行
• 英格兰银行 成立于1694年,英国的中央银行,最初的任务是充当英
格兰政府的银行,这个任务至今仍然有效。世界上最早形成的中央银行,为 各国中央银行体制的鼻祖。1694年根据英王特许成立,成立之初即取得不超 过资本总额的钞票发行权,主要目的是为政府垫款。到1833年英格兰银行取 得钞票无限法偿的资格。此后,英格兰银行逐渐垄断了全国的货币发行权, 至1928年成为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直属国 务院领导以“增强国 力,改善民生”为使 命。
中国进出口银行是我国 外经贸支持体系的重要 力量和金融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
四大保险公司
中国人寿在 市场分额和 利润两方面 排名第一, 赔款准备金 充足率上排 名第一 太平洋人寿 的市场总体 竞争力排名 第三。这主 要得益于其 较强的资产 流动性(第 1名) 总体竞争力排 名为第二位, 由于其净资产 增长率太低, 以至于公司稳 定性政策优势的银行, 为龙头老大,可以 接受外汇兑换 。 营业额最多的银 行,市值最高的 银行

我国的金融机构与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相比较有什么异同

我国的金融机构与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相比较有什么异同

我国的金融机构与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相比较有什么异同?(1)相同点主要表现在:①都设立有中央银行及中央金融监管机构;②金融机构的主体都是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③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比较庞杂;④金融机构的设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金融体制的变革不断进行调整的。

(2)不同点主要表现在:①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政府,独立性较小,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都要服从于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②中国的金融机构以国有制为主体,即使是股份制的金融机构,实际上也是以国有产权为主体;③中国商业银行总数不多,规范的专业银行也少,即作为金融机构体系主体的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数量相对不足;④中国政策性银行的地位突出,但政策性金融业务(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的)的运作机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资金“大锅饭”体制的弊端;⑤中国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仍然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而西方国家商业银行都在向混业制全能银行方向发展;⑥中国的专业银行发展缓慢,国外较为普遍的房地产银行、为中小企业股务的银行和消费信贷机构,在中国都未建立;⑦中国的保险业比较落后,保险机构不多,特别是地方性保险机构有待发展,保险品种少,保险业总资产和保费收入与中国经济总体规模、人口规模相比较显得太小;⑧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设置及其运作,都有相应的法律作为依据,而中国金融法律不健全,由此造成了各类金融机构发展的不规范和无序竞争。

中国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制度比较一国的金融制度一般包括三大要素,即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

金融机构是指经营货币资金的各种金融组织。

金融市场是金融机构和其他经济主体从事金融活动的场所和领域。

金融工具则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并能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和价格的书面文件。

由于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的主体,而金融工具是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活动的手段,对金融工具的交易构成了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因此,一国的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

下面我主要通过介绍美国、英国、德国三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与我国进行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发达的欧美国家,银行利润则主要来源于像 代理买卖,贴现等中间业务的手续费.
◆中国银行的未来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电子化大幅增加,纸质存款业务将逐渐减少
中国银行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
一、整体银行业将平稳过度;个别银行将出现“混业经营”。越

越多的银行会跳出传统业务的框架,进军保险、证券、
资产管理甚至私募投资领域,形成混业经营的格局。在此趋势下,
2013年5月27号
中外银行的经营模式 中外银行的盈利方式 中国银行的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外银行的经营模式
(一)综合化银行制度:全能式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模式
特点:银行业务多样化,可提供全面的银行和 金融服务。
典型国家:德国
根据德国《银行业务法》,全能银行的经营范围是: 存款、贷款、贴现、信托、证券、投资、担保、保险、 汇兑、财务代理业务、金融租赁等所有的金融业务。
利差收入指的就是贷款利息收入与存款利息支出的差额,在我国的银行业
中,这种方式占的比重相当大。而在国外就相反,他们的非利差收入占据相 当大的比重;
非利差收入是通过中间业务来实现的,比如说银行收取的年费、办
理承兑、资金证明等业务收取的手续费等等,我国的银行也在积极转 变方式,调整两种收入的占比。
◆在我国,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差
特点:这种经营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 金融风险,便于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和金融管理 当局的外部控制。但是,这也使得各金融机构的 业务专业化、内容单一,金融服务范围狭窄、方 式落后,金融创新受到抑制,金融结构优化和效 率的提高也受到了阻碍。
◆中外银行的盈利方式
银行的盈利方式
利差收入 非利差收入
银行的盈利能够维持稳定增长。
二、中国银行持续“走出去”,扩大国际影响力。普华永道曾预
测,到2023年中国银行业的规模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银 行业市场,相信未来几年中国银行业会朝着这一目标前进。
三、能力提升,定位更清晰。
(二)专业化银行制度: 分离式银行模式
定义一: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相分离,商业银 行不得兼营证券业务的制度。
定义二:指按不同业务性质而设立各类金融机构 的制度。
特征:业务专门化、分工极为细致、业务较少 交叉
典型国家:英国、美国、日本。
(三)我国银行的经营模式
我国一直实行严格的金融分业经营,即混合经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