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适宜性课程
发展适宜性视角下提升幼儿园课程实施有效性的策略
![发展适宜性视角下提升幼儿园课程实施有效性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a5965fcf78a6529657d539c.png)
2020年01期New Generation 发展适宜性视角下提升幼儿园课程实施有效性的策略张红梅(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南关幼儿园甘肃庆阳745700)摘要:发展适宜性具有开放、多元、自成一体的特点,发展适宜性教育也是当前教育阶段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本文重点分析了在发展适宜性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理念,并对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课程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即“发展适宜性实践”就要以游戏为基础、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兴趣为出发点的课程实践活动,重点突出的是儿童的中心地位,目的在于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发展适应性;幼儿园课程;实施;策略分析皮亚杰指出,2-7岁的儿童处于具体的感知阶段。
以游戏的方式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仅基于儿童的年龄特征,也有利于调动儿童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发展适宜性视角下,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要给予儿童足够的时间课程中学会自主探索、自主学习。
一、发展适应性视角下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理念(一)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理念幼儿阶段的孩子有其独特的发展特性,如幼儿的发展是全面的并非片面的,幼儿的成长轨迹是连续的并非间断的,幼儿的社会、情感以及身体等各个发展领域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在发展适应性视角下树立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理念,有助于教师协调自身的认知技水平与社会发展、情感培养等方面的关系,能够有效避免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同时,能够为学生提供有质量且有价值的教育条件。
(二)重视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性幼儿在遗传基因、性格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因此,每个儿童在发展的各个环节中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如发展的速度和方法。
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个体间的差异性,每个儿童都不应该因为自身的差异性受到不平等对待,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接纳个体差异性同样也是发展适应性视角下的重要理念。
二、发展适宜性视角下提升幼儿园课程有效性措施分析(一)以游戏为基础在发展适宜性视角下,幼儿园的教育一直以游戏为主,因为游戏不仅是应儿童的基本活动,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
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主要观点及其有益启示
![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主要观点及其有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7b55e412e3f5727a5e96295.png)
于 儿 童 而 言 , 什 么 样 的 教 育 实 践 是 最 为 适 宜 的 ” 这 个 问 题 。 发 展 适 宜 性 实 践 的 主 要 观 点 包 括 以下 几个 方面 。
1 . 发 展 适 宜 性 实 践 强 调 思 想 和 方 法 上 的
、
发 展适宜・ I 生实 践 的 主 要 观 点
发展适宜性 实践 的主要 观点及其有益 启示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学 前 教 育 研 究 所 霍 力 岩
发 展 适 宜性 实践 是 由全 美幼 儿教 育协 会
激 起 了 层 层 浪 花 , 争 论 之 声 持 续 不 断 , 其 中 主 要 有 对 其 以 儿 童 发 展 理 论 作 为 课 程 设 计 和 评 估 的唯 一基 础 的质疑 ,以及 对 其 用 与 “ 适宜 ”
46 辐 止 教 2 0 1 3 . 1 、 2
二
暖
思 考]
适 宜 性 实 践 始 终 强 调 要 将 关 于 儿 童 发 展 和 学 习 的知 识作 为课 程 设计 的基 础 ,指 出 发 展 适
二 、应 致 力 于 创 造 适 合 中 国 儿 童 的 发 展适宜性实践
1 . 运 用 整 合 和 多 元 思 维 重 新 思 考 幼 儿 园
性 实践 是基 于 儿 童 发 展 知识 而 做 出 儿童 项 目
关 于儿 童发 展 的 1 2条 基 本 原 则 。 《 发 展 适 宜 性 实践 的 课 程 内容 :促 进 儿 童 的 全
面发展 》 《 如 何 支 持 儿 童 的 适 宜 性 发 展 — — 发 展 适 宜 性 实 践 中 的 游 戏 、 教 师 和 评
价 》 《 幼 儿 园环 境 设 置 的 “ 平 衡 观 ” — — 发 展 适 宜 性 实 践 的 环 境 探 析 》 则 分 别 从 教 育 内 容 、 课 程 实 施 以 及 环 境 设 置 三 个 角 度 阐 述 在 设 计 发 展 适 宜 性 的 课 程 内容 、 支 持 儿 童 的 适 宜 性 发 展 以 及 设 置 发 展 适 宜 性 的 幼 儿 园环 境 时 应 该 考 虑 的要 点 。
2018年10月比较教育名词解释
![2018年10月比较教育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ae2d80e4431b90d6d85c71d.png)
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答案:20世纪30-40年代在美国开展的,是当时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摆脱幼儿教育中福利贝尔正统派的形式主义,弘扬福利贝尔理论中的合理因素,加强幼儿教育与社会生活及儿童生活的联系,希尔是这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
高丽夫人儿童中心答案: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了解决儿童的营养不良和健康问题,成立了高丽夫人儿童中心,政府力图通过幼儿园事业来解决这些与贫穷紧密相关的问题,联邦健康部出资在每一个州的省会建立一所高丽夫人儿童中心,以纪念高丽夫人对澳大利亚幼儿教育组织所作的巨大贡献。
日本的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答案: 1991年,日本文部省又策划制定了战后第三次幼儿教育振兴计划,国家划拨专款、供新建或改建幼儿园设施之用。
此外,还将入园奖励费扩大到了3岁幼儿,并针对低收入家庭规定了幼儿园学杂费减免标准普洛登报告书答案: 1963年,英国中央顾问主席普洛登,以“儿童与初等教育”为题目做的报告。
它是英国学前教育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文件,特别关注5岁以下儿童的教育,把学前教育看成是教育的先行,主张大量增加学前教育机构,非常重视幼小衔接的问题,它对英国学前教育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兴趣。
蒙台梭利所指的“工作”答案:蒙台梭利认为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儿童自发的选择和操作活动材料,并经由专注于活动而有所发现和发展的活动称之为“工作”,儿童心理发展通过“工作”实现。
幼儿凭证计划答案: 1995年国家公布了7.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对4岁儿童发放教育券,实行正规的学前1年免费教育英国的“幼儿凭证计划”使更多的学前儿童能享受到教育的权力,成为英国学前教育发展上的一大特色。
光谱方案答案:多元智力理论在实践中的一种课程方案,由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和塔夫茨大学的费尔德曼教授率领哈佛大学零岁方案工作组和塔夫茨大学的研究小组合作完成的早期学习活动研究方案。
方案围绕八套关键能力开展活动,课程以儿童的强项为线索,带动儿童整体的发展。
发展适宜性课程完整版
![发展适宜性课程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317a51763231126fdb115d.png)
本科生小组论文论文题目:发展性适宜课程姓名:学号:院(部):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学前教育导师:王晓梅完成时间:2017年4月发展适宜性课程小组成员:某某某导师:王晓梅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要我们小组一共九个人,在王晓梅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进行明确的分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发展适宜性课程,包括发展适宜性课程的特点,文献综述,核心概念,评价及反思,课程目标,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八个方面。
关键词:发展,适宜性,课程Development Suitability course. Candidate: LaserDirected by: XXXUniversity of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Our team a total of nine peop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Wang Xiaomei, our group of clear division of labor,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curriculum,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itable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literature review, core concept,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s, development course, main contents, research methods and so on eight aspects.Keywords: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course目录引言自从美国教育协会1987年颁布的《适宜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提出“发展适宜性教育”这一概念以来,有关“发展适宜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和具体化。
发展适宜性的课程内容: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发展适宜性的课程内容: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34369d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b.png)
发展适宜性的课程内容: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发展适宜性时间的课程内容: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导言在当今的竞争社会中,教育是给孩子赋能的重要工具,而家长也在不停地寻求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方法和手段。
对于幼儿,发展适宜性时间内的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
本文将介绍发展适宜性时间的课程内容和如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发展适宜性时间是什么?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有适宜性时间,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发展有一个最好的时间窗口。
这个时间段称为发展的适宜性时间。
这个时间段是孩子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给孩子的学习和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将来做好任何一项任务都会非常重要。
幼儿阶段的学习和培养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良好的态度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
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发展相互交织。
如果有不良发展,可能会对发展正常的部分造成影响,甚至对整个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幼儿期对于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发展适宜性时间类课程内容对于幼儿来说,在适宜的发展时期进行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这其中就包括适宜性时间下的课程内容。
下面列举出3-7岁适宜性时间下的幼儿课程内容:1. 语言课程幼儿时期对于语言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幼儿喜欢模仿,他们对声音、语调和语气都非常敏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间段。
语言内容应该包括发音、词汇、语法和口语。
通过与其他人交谈,这可以帮助幼儿拓展词汇和提高口语能力。
幼儿期是培养口头表达和理解的基础时期,孩子能够说准确的话,也能听明白别人的话,这对于儿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2. 手工课程幼儿时期进行手工活动有助于发掘孩子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通过手工类课程,孩子们可以锻炼动手能力,拓宽和深入了解事物。
手工类活动可以帮助孩子表达想法,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在幼儿期学习是可以通过感觉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为加强幼儿学习感官认知和创造基础做准备。
发展适宜性课程
![发展适宜性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b6cfa10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0.png)
发展适宜性课程一、形成过程DAP美国教育大家一直觉得是活动教学,不像中国一样死板;但是美国曾经也走过弯路;;在1983年的时候美国一家教学质量研究机构发表了国家处在危机之中的研究报告报告对1973年到1982年间美国高中毕业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出学生学业成绩大幅下降$ 这引起了美国全社会的忧虑和关切;并由此揭开了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研究报告对美国幼儿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幼儿教育领域直接教学模式的复苏传统的读、写、算" 教学重新占领幼儿园课堂幼儿园教育出现严重的小学化倾向$ 可以说活动教学" 和综合教学" 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幼儿教育出现了走向直接教学"和分科教学"的趋势在上述背景下, 1986年全美幼儿教育协会提出了发展适宜性的概念进而进行了发展适宜实践的立场声明开始推行自己坚守的一套发展适宜性" 的价值观和一系列发展适宜性" 的评价标准,全美幼儿教育协会明确提出这份关于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立场声明并不是什么另外的一种课程模式而是为管理者教师,父母,决策者以及其它需要在幼儿保育和教育中作出决策的人提供一份详细说明和描述了如何在早期教育方案开展发展适宜性实践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形成一个课程模式,只是关注发展适宜性实践 " 有一个可以分辨何为适宜的教学实践"教师采用各种策略来帮助孩子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发展数学、科学、社会性学习、健康以及其它领域方面的概念和技能;如测量,沙、水或烹饪配料;探究动植物、水、车轮和齿轮;使用美术工具、音乐、运动和其它方式表现他们看到的、理解的和感受到的事物;学习和练习健康生活常规等;孩子一天中有机会在安排好的体育活动中自由运动和使用大肌肉运动;并有机会通过游戏活动和日常活动发展小肌肉动作;孩子能得到机会和老师的帮助去展示和练习发展自理能力,如穿衣、如厕和帮忙收拾玩具;教师在孩子偶尔出现入厕事故、撒饭和不能完成任务时有耐心; 和不适宜的教学实践"在读写的指导方面,教师遵从严格的教授知识的次序;不考虑孩子已经能做什么而对所有孩子使用一种方法;教师阻碍孩子的对话,错过促进孩子语言和读写能力出现的机会;对孩子的指导仅仅集中在通过记忆和死背.教师忽略或不参加孩子的游戏,不寻找机会去支持孩子智力的发展;美术和音乐仅仅被看作娱乐或一周一次的活动;不把它们和课程其它部分的活动和目标联系起来;等等不关注这些教学实践采用的是哪种课程模式比如,只要你注重学习的年龄特点,适宜学生发展,你教学过程中采用哪种课程模式都无所谓,什么传递接受也行,主动探究也可以;;;1987年休.布里德坎普在其着作 &幼儿教育中的发展适宜性课程’中明确提出发展适宜性"课程包括年龄的适宜性" 和个体的适宜性" 两个维度那些狭隘地测验学术技能而获得的心理测验分数从来就不应该成为推荐入学留级插入特殊教育班级或者补偿性教育班级的唯一尺度;她批判了当时美国教育界的现象;修订1997年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对 "发展适宜性实践进行了修订除了年龄和个体的适宜;还特别提出了 "文化适宜性问题;发展适宜性实践必须考虑到文化和语言多样性问题&尝试整合建构主义课程和训导主义课程;好比中国的活动教学和集体教学;;;;一方面认为儿童主导的活动和教师主导的活动对于儿童的发展均具价值另一方面认为适宜的教育实践不仅可以而且也应该兼顾儿童的发展和儿童的学业成就;以前都是非此即彼的,现在尝试进行整合;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的再修订就是教师作用的凸显教师制定个性化服务全美幼儿教育协会正式发布第三版发展适宜性实践重申年龄适宜性- 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外还重点提出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可以说随着不同文化背景儿童和处境不利儿童的人数逐年增加幼儿教师肩负的教育教学任务越来越重不仅需要减少儿童学习机会的差异以及提升所有儿童的学业成就而且还必须更好地解决幼小衔接问题以帮助每一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 在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的时候,以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为前提,为儿童学习如何关心他人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以使儿童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学习和发展的支持性作用; 由此教师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实现优质幼儿教育的核心问题,特别强调教师知识的核心应该是关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知识- 儿童个体的知识- 儿童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等时还反复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应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努力创建一种关怀儿童成长的环境精心策划一套能够实现教学目的的课程持续搭建与家庭建立互惠关系的家园合作桥梁等等二、今日的应用今天的中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放弃这种非此即彼的教育哲学运用整合思维思考幼儿园课程问题走出 "直接教学和活动教学的对立分科教学和综合教学的对立 ;让幼儿能够在适合其年龄特征- 个体发展和文化环境的课程中得到有效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已有经验、家庭及文化背景所持有的价值观不同,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速度;需要;兴趣以及学习形式也不同;适应 $发展适宜性课程% 需要的优秀教师是有准备的有效教师& 所谓$有准备的教师%" 并非仅仅指教师经历了培训并拿到了相关的资格" 而是要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准备教育的各个环节" 精心设计环境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 教学是孩子们在教师精心提供的环境中的自由学习" 是孩子们对教师精心制作的材料的自由探索& 组织自由教学的教师" 实质上是儿童发展环境的创造者" 是儿童在对环境进行探索时的观察者和引导者& 所谓有效教师%" 是指在各个教育领域有效工作的教师& 教师的有效工作包括’创建一种关怀儿童成长的环境" 教学目的定位于促进儿童的发展与学习" 为了实现重要的发展目标而对课程进行精心策划" 评价儿童的发展和学习" 与家庭建立互惠的关系" 等等&一些对于发展适宜性实践的错误理解如认为发展适宜性实践是一种单一的课程模式-只需特定种类的玩具和材料就能进行发展适宜性实践等.三、发展适宜性实践% 的核心理念包含四个要素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被理解为生长与发展速度的差异,而不是能力方面的差异;每个儿童都能获得心智发展能力;只是时间先后不同,能力上的差异不是大小的差异而是发展速度的差异,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调整对每个儿童的态度和期望,使得课程与儿童正在出现能力相匹配,使每个儿童在课堂中获得均等的发展可能性空间,尊重每个儿童发展特点,使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进步提高;文化适宜性.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的,对于在知识体中充分考虑儿童生活和学习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作了强调..当今时代,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渗透与价值观念的抵触、交流,使幼儿园课程文化.我们在引用的时候也该注意这个课程当时的文化背景,以及我们采用的客观文化背景教师有效性"每所幼儿园都可以有自己的 $发展适宜性实践%& 因此" 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探索和创造适合中国儿童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DAP具有儿童中心论倾向,重视儿童家庭的影响,强调经验建构,儿童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相对忽视社会和知识方面;;;。
读《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有感
![读《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6bed37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7.png)
读《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有感引言概述:《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是一本关于幼儿教育的重要著作。
本书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即通过适宜性游戏来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这种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一、适宜性游戏的定义和特点1.1 适宜性游戏的定义:适宜性游戏是指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提供适合他们年龄和能力的游戏环境。
1.2 适宜性游戏的特点:适宜性游戏强调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适宜性游戏的重要性:适宜性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适宜性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2.1 智力发展:适宜性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2 社交能力:适宜性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和解决冲突。
2.3 情感发展:适宜性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情绪稳定性。
三、适宜性游戏的实施策略3.1 游戏环境的创设: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和场所,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3.2 游戏引导的技巧: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求,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3.3 游戏评估的方法: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游戏表现,及时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进展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四、适宜性游戏的实践案例4.1 艺术创作游戏: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2 角色扮演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4.3 科学探索游戏:通过实验和观察等科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总结:《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阅读让我深刻认识到适宜性游戏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适宜性游戏,幼儿可以在愉悦的游戏环境中全面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幼儿园老师读书心得:读《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范文6篇
![幼儿园老师读书心得:读《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c5b197a45177232e60a2e8.png)
幼儿园老师读书心得:读《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6篇作者(美国)盖伊·格朗兰德译者:严冷简介:《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在讲述心理学理论、教育学原则的同时,配有大量幼儿园班级中发生的真实游戏案例。
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描述和分析,读者可以了解教师应当如何与幼儿互动去促进幼儿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尤其是让教师了解指导幼儿游戏时正确的度是什么、正确的方法又是什么……读书笔记1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对于外界新鲜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幼儿园必须要为幼儿提供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可以通过游戏教学让幼儿自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就可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同时幼儿教师还要注意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情景结合起来,要让数学知识更为形象生动,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通过对幼儿教学游戏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一、创设幼儿数学游戏环境教师要注重对数学游戏环境的创设,要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选择游戏素材和环境。
许多幼儿根本不能理解数学知识,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乏味,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都用到了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对活动室进行改造,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和墙面都可以设置一些数学秘密,让学生们自己去寻找,可以是数字牌,也可以是一些玩具。
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孩子们草地上玩耍,观察树上的苹果,看哪个幼儿可以数清苹果个数。
教师可以任意选取生活中的素材,结合数学知识开展游戏,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这样就可以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二、创新幼儿数学游戏活动形式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必须要对幼儿数学游戏形式进行创新,要能通过数学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对数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能够开拓幼儿的思维能力。
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忽略了对幼儿兴趣的重视,预先就设置好了数学游戏活动,根本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喜好和感受。
那么想要提升幼儿园数学游戏化教学质量,就必须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根据幼儿的自身需求,去设定教学内容,要能够通过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数学游戏教学中来。
发展适宜性教育内涵、效果及其趋势
![发展适宜性教育内涵、效果及其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0e00c4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18.png)
发展适宜性教育内涵、效果及其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教育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手段,其内涵、效果及其发展趋势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为孩子提供发展适宜性的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内涵,分析其实践效果,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将明确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定义和核心要素,阐述其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的具体表现。
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本文将评估发展适宜性教育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包括对学生个体发展、学业成就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趋势,本文将探讨发展适宜性教育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本文希望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为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和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二、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内涵解析发展适宜性教育(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DAP)是一种基于儿童发展理论的教育方法,其核心目标是确保教育环境、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均符合儿童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DAP强调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并鼓励儿童在自我探索、自我表达中实现潜能。
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发展速度、学习方式、兴趣点等方面存在差异。
发展适宜性教育强调教育者应尊重并接纳这些差异,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往往是由他们的兴趣和需求驱动的。
发展适宜性教育鼓励教育者关注儿童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育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动力。
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发展适宜性教育认为,教育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者应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纪律良好的环境,让儿童能够在其中自由探索、学习和成长。
鼓励儿童的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儿童通过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来认识世界、发展自我。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实施和评价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实施和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334ffc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0.png)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实施和评价
霍力岩;孙蔷蔷
【期刊名称】《福建教育》
【年(卷),期】2017(000)042
【摘要】<正>一、课程实施:支持儿童适宜性发展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特别强调了游戏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认为''''游戏为幼儿在所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学习机会''''。
教师则是作为支持者、观察者和诊断者等角色,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儿童的游戏及儿童自我发起的其他活动积极地提供结构化的环境支持。
1.强调游戏的重要性。
全美幼教协会在其立场声明中指出:''''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在所有领域获得适宜性发展。
''''一是游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霍力岩;孙蔷蔷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12
【相关文献】
1.高宽课程模式的实施与评价 [J], 霍力岩;孙蔷蔷;
2.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形成动因、理念、目标和内容 [J], 霍力岩;孙蔷蔷;
3.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实施和评价 [J], 霍力岩;孙蔷蔷;
4.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特点和实践运用 [J], 霍力岩;孙蔷蔷;
5.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特点和实践运用 [J], 霍力岩;孙蔷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展适宜性课程太考理论有
![发展适宜性课程太考理论有](https://img.taocdn.com/s3/m/1430522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6.png)
发展适宜性课程太考理论有一、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发展阶段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提出在1984年美国颁布了高质量的托幼机构的认证标准基础上,1987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发表了关于0到8岁儿童的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指导性文件,这一指导性的文件旨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提倡一种普适性的,科学的标准,或者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念。
其基本观点是:强调为婴幼儿设计的课程或教育方案应考虑婴幼儿身心发展年龄特点和个体特点,并且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关于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的基本因素。
该文件在各个年龄阶段都以适宜的和不适宜的方式来说明托幼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倡导者认为这个文件描述了幼儿教育专业人员所承认的最好的教育”,代表了对早期教育方案中的发展适宜性概念的一致性的意见。
二、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内涵第一,年龄发展适宜性,即教育要与儿童的年龄特点相适应。
关于人类发展的研究表明,在出生后的最初九年中,存在一个普遍的可以预测的生长和变化的顺序。
这些可以预知的变化出现在发展的所有方面,包括身体、情感、社会性和认知。
第二,个体发展适宜性,即教育要与每个儿童的特点相适应。
每个儿童在成长与发展的速度、需要、兴趣以及学习的形式上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
这需要调整幼儿教育环境以适应儿童个体的语言需要、以及他的能力和兴趣。
这包括为每个幼儿提供时间、机会和资源,使他们都能达到他们自己的早期教育目标。
教师应该支持每个儿童的积极的自我认同感,积极创造机会与儿童互动。
教师有必要去收集关于儿童的一切资料,了解他们的能力、兴趣和需要,要促进每位幼儿在他们已有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发展。
但是要明确,个体适宜性不等于降低对儿童的期望。
第三,文化适宜性,即教育要与每个儿童所处的文化背景相适应。
目前幼儿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文化背景在幼儿学习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家庭和社区的成员,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外在的直接教授,以及他人行为的潜在影响逐渐掌握了他们的文化中的规则。
“发展适宜性实践”重点章节解读
![“发展适宜性实践”重点章节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f43a52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7.png)
“发展适宜性实践”重点章节解读《发展适宜性实践》重点章节序:秉持“以⼈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育⼈理念,为每⼀个⼉童建构“发展适宜性实践”——不单是⼀个具体的课程模式,⽽是⼀套⼉童教育哲学、理论框架、⾏动指南和评估标准,应该成为今⽇学前教育改⾰特别是幼⼉园课程改⾰的努⼒⽅向。
“发展适宜性实践”由美国幼⼉教育协会提出,是在学前教育出现较为严重⼩学化倾向的背景下提倡的,在尊重⼉童基础上促进⼉童发展的⼀套价值理念。
在针对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争论与探讨中,在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中,发展适宜性实践始终坚持学前教育实践应该适合⼉童的发展特点,适合⼉童的个性特点,适合⼉童的家庭⽂化背景,并确保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提出对推进美国乃⾄世界学前教育都产⽣了重要的影响。
第⼀章发展适宜性实践界定⼀、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定义发展适宜性实践并不是要让所有的教育实践都遵循同样的模式,⽽是试图为教育⼯作者提供⼀种思想和⽅法上的指导,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育⼯作者可以设计出更加适宜⼉童发展的课程⽅案;不是课程,是⼀种与幼⼉⼀起⼯作的⽅法;⼆、以家长的主动参与为基础,家长既是教师了解⼉童的重要资源,⼜是为孩⼦制定个体适宜性⽅案的决策者;三、制定发展适宜性教育⽅案时,最重要的⼀点就是成⼈必须持尊重的态度。
四、重要的四个领域是:1.⾃尊⼼(两个关键词:胜任和意义)2.⾃我控制⼒(随着⼉童认知能⼒的成熟,他们越来越能按成⼈的指导⽀配⾃⼰的⾏为,如果⽤武断、强制性的策略来训导孩⼦,那么他们就没有机会学习如何控制情绪,也没有将需要掌握的信息内化为⾃⼰在⽣活中的能⼒)3.抗压⼒(对幼⼉最富于压⼒的活动是作业、等待以及过渡活动)4.今后的学业模式(警惕⼉童学习的⾃然驱动⼒被破坏)。
本章⼩结:发展适宜性实践最重要的⽅⾯是对⼉童及其特点的尊重。
这种尊重引导着成⼈不断地质疑积极的时间是否与⼉童的发展相符。
透彻掌握有关发展的知识和原理是基本的。
对_发展适宜性教育_的反思
![对_发展适宜性教育_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cec83b11a37f111f1855b8d.png)
新背景下对“适合儿童 发展的教育”的思考
如果说, 在数年前人们主要 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 去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那么,当 人们一旦更多地关注社会文化, 一旦发现自己所处的生态背景发 生了变化, 例如政治和社会的主 要关注点发生了变化, 他们就会 更理智地去思考幼儿园课程改革 的问题。 自本世纪初起,不仅在国 际上,而且在国内,人们对“适合 儿童发展的教育”进行了反思,包 括当年提出 “发展适宜性教育实
儿教育学会在其声明中明确表 示,建构主义理论是“发展适宜 性教育实践”的主要理论基础之 一。 在此后的二三十年中,在该 组织的各种表述和行动中,建构 主义理论几乎成了串联“发展适 宜性教育实践”方方面面的一条 主线。
也许当初全美幼儿教育学会 在陈述其立场和理念时没有经过 深思熟虑, 也没有预料到将当时 被人们十分看好的皮亚杰建构主 义理论作为其倡导的早期教育实 践的主要理论基础会引来如此众 多的批评。 由“发展适宜性教育实 践”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如果说, 在我国幼儿园课程 改革的初始阶段, 人们的主要关 注点还在于从众多的理论中寻找 支撑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理论和 理念, 用以解决我国学前教育中 存在的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弊 端,那么,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 展阶段,人们则会更多地从“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推进幼儿
园课程改革。 20 世 纪 90 年 代 中 后 期 , 由
(1)建构 主 义 理 论 是 属 于 微 观层面的理论,对于学前教育而
言, 这样的理论主要被用于解决 微观层面上的问题。 换言之,建构 主义理论能为教师如何实施教 育、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但 是不可能解决“为什么要教学”和 “教些什么”的问题。
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的基本理念
![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的基本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5ac5bc7e84868762cbaed5b6.png)
儿童发展本位课程
课程不是以学科知识为依据,而是以儿童发 展为依据。[ 关注儿童,关注儿童的发展 ]
课程不是预选设定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是一 种动态的生成过程。[ 强调过程,强调生成 ]
课程不是统一固定的,而是要充分考虑儿童 的差异性。[ 尊重差异,尊重多样 ]
儿童发展本位课程的特征
发展性:儿童发展是课程的基本出发点 整体性: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课程的三大基本取向 二、幼儿园课程的时代转向 三、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 四、幼儿园课程的适应性 五、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性
一、课程的三大基本取向
课程的三个核心问题 学科——学生——社会
基于学科知识:学科本位课程 基于学生发展:儿童本位课程 基于社会问题:社会本位课程
学科本位课程:注重学科知识,因而 强调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建构课程。
儿童本位课程:注重儿童发展,因而 强调以儿童发展为中心建构课程。
社会本位课程:注重社会问题,因而 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建构课程。
二、幼儿园课程的时代转向
2000年,我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课程改革的整体取向从学科 知识本位转向儿童发展本位
共同性活动
儿童发展
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的特征
发展性:基于儿童发展建构课程,课程旨在促进儿童的发展。 活动性:课程即幼儿园一系列活动的组合,儿童在活动中学习。 适宜性:课程要适应儿童的多样性和区域的差异性,没有最好
的课程,只有最适合的课程。 生成性:课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儿童的活动过程中不断
生成新的内容,课程是在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四、幼儿园课程的适应性
适应儿童的共同性与多样性 • 适应文化的时代性与差异性
大学学前教育通用技能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大学学前教育通用技能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https://img.taocdn.com/s3/m/9471fcdf0722192e4436f65a.png)
学前教育通用技能试题及答案(一)卷面总分:16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试卷题量:29题一、问答题(共29题,共160分)题目1:名词解释:智力正确答案: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
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题目2:名词解释:结构游戏正确答案: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绝佳材料。
题目3:名词解释:自然后果惩罚法正确答案:不是人为的惩罚,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题目4:名词解释:活动目标正确答案: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如要求幼儿掌握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学会使用某一种工具或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等。
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
题目5:名词解释: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正确答案:答: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成人为学前幼儿提供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给予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逐步增进他们生活自理能力。
题目6:名词解释:幼儿常规正确答案:答:即幼儿的行为常规。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题目7:名词解释:幼儿园环境正确答案:从广义上讲,幼儿园环境指影响幼儿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它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
狭义而言,它主要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
题目8:名词解释:完整儿童正确答案:指儿童的社会、情感、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能片面追求幼儿的特长和技能。
建构适合中国儿童的“发展适宜性课程”
![建构适合中国儿童的“发展适宜性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a8d97712964bcf84b9d57b9a.png)
一 - 一 。 至荨
建构遁合中国儿童 的 “ 发展遁宜性课程”
口 霍 力岩 李 敏 谊
秉持 “ 以人 为本 ”和 “ 持续 发展 ” 的育人 理 可
( ) “ 展 适 宜性 ” 的基 本框 架与 其 中蕴含 二 发 .
念 ,为 每一 个儿 童 建 构 “ 展 适宜 性 课 程 ” 发 ,应 该 的 可持 续发展性 成 为我 国幼儿 教育 改革 特 别是 幼儿 园课 程改 革努 力
中作 出决策的人 ,提供一份详细说明和描述了如何
发展适 宜性 实 践 ’所 需要 遵 年 ~ 9 2年 l 18 0年 间 美 国 高 中毕 业 生 的考 试 成 绩 进 在早 期教 育方案 开 展 ‘ 。 发展 适 宜 性 实 践 ”有 一 个 可 以 ] 行 了统 计分 析 ,研 究 结果 显示 出学 生学 业成 绩 大幅 循 的原则 ” [ “
( )运 用整 合 思维 思考 幼儿 园课 程 问题 一 在 新 中 国成 立 后 的 向 国外 学 习 的第 一 波 浪 潮
中 ,我 国幼儿 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育界 向苏 联学 习 了一 套 以 “ 直接 教
套 路 ,倡导关 注 两种 因素 的互 动 与交 融 ,尝试 整合 学 ”和 “ 分科 教学 ” 为 主要特 点 的 “ 集体 主 义教 育
“ 建构 主义课 程 ”和 “ 导 主义课 程 ” 训 。即 ,一 方 面 模式 ” 。改革开放 以来 的 3 0年 ,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认 为儿 童 主导 的活动 和教 师 主导 的活 动对 于儿 童 的 则是 与苏 联 “ 集体 主 义教 育模 式 ”截 然不 同的 、西
p a rci ,D P l e i t Pate A )的 立场 声 明 ,开 始 推行 自己 c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15ff8e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0.png)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适宜性课程模式是以儿童为中心的一种教育模式,该模式将课程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设计,与儿童的个体差异相结合,以满足儿童个体发展的需要。
对于我国学前教育,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影响如下:
1. 更好地关注儿童的发展需求。
适宜性课程模式将个体差异纳入教育设计,更加关注儿童的发展需求,有助于培养学前儿童积极主动、合理有序、自我控制的行为表现。
2. 提高了学前教育的质量。
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实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发现儿童的个体发展需求与身心差异,还可以更好地针对不同儿童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可以提高教育质量。
3. 促进了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
适宜性课程模式重视儿童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新性。
在适宜性课程的实施中,儿童可以更多地自主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建立了和谐的教育环境。
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另一重要特点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和社交技能。
在适宜性课程实施中,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合作,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孩子的良好品行的形成。
发展适宜性课程(完整版)
![发展适宜性课程(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94e961524de518964b7dd7.png)
本科生小组论文论文题目:发展性适宜课程姓 名:学 号:院 (部): 教育科学学院专 业: 学前教育导 师:王晓梅完成时间: 2017 年 4 月发展适宜性课程小组成员:某某某导师:王晓梅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要我们小组一共九个人,在王晓梅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进行明确的分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发展适宜性课程,包括发展适宜性课程的特点,文献综述,核心概念,评价及反思,课程目标,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八个方面。
关键词:发展,适宜性,课程Development Suitability coursePh.D. Candidate: LaserDirected by: XXXUniversity of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Our team a total of nine peop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Wang Xiaomei, our group of clear division of labor,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curriculum,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itable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literature review, core concept,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s, development course, main contents, research methods and so on eight aspects.Keywords: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course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引言 (4)文献综述 (5)参考文献 (11)第1章发展性适宜性课程核心理念 (12)1.1儿童年龄的适宜性 (12)1.2个体差异的适宜性 (12)1.3社会文化差异 (13)参考文献 (14)第2章发展适宜性课程主要内容 (14)2.1课程 (14)2.2教师 (16)2.3特点 (17)2.4参考文献 (19)第3章发展适宜性课程目标 (20)3.1总目标 (20)3.2领域目标 (20)3.3评价 (21)3.4参考文献 (22)附录 (23)附表一、组员查找内容列表 (23)附表二、分工明细 (24)致谢 (1)小组成员 (2)自从美国教育协会1987年颁布的《适宜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提出“发展适宜性教育”这一概念以来,有关“发展适宜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和具体化。
立足教研,提升幼儿园课程适宜性
![立足教研,提升幼儿园课程适宜性](https://img.taocdn.com/s3/m/04d4894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9.png)
立足教研,提升幼儿园课程适宜性一、坚持顶层设计与分层架构相结合,引领区域课程建设前行的方向1.顶层设计,促教研文化落地生根。
区域推进过程中,我区明确以“通过分层推进,提升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为教研核心目标,以“一盘棋”的思维进行全局规划,自下而上调研诊断,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多方合力有序推进,阶段审议调整优化,形成共研共进的文化氛围。
其间坚持问题导向,直面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研讨与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立足现场体验,进行观摩与分析诊断,注重理念到行为的落实;强调持续跟进,每个专题研究持续一定的时间,层层深入。
2.分层架构,促教研精神整体落实。
为真实了解幼儿园课程现状,我区对全区幼儿园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通过分层架构为不同层次的幼儿园提供支持,明确努力方向。
如课程基础较好的幼儿园前期有积累,在他们建立自身框架体系,形成园本课程的过程中,帮助其梳理成果、完善课程体系;有的幼儿园基于自己对资源的理解,在开发过程中生成了很多的主题活动,但并没有进入课程体系,帮助他们梳理课程脉络,明晰正确方向;还有的幼儿园方向是改造蓝本课程,则鼓励其生成若干活动,提高课程组织与实施能力等。
通过借助指导专家的点拨和引领,园所的互学与分享,自我的规划与梳理,扎实的园本教研等,促教研精神整体落实。
3.分步实施,促教研内容持续深入。
我区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题式教研,实行分步走,阶段内有所侧重,从而促进研究不断深入。
如2015年开展“弹性作息和区域活动”的专题研究,2019年开展“园本课程方案的研究和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深度开发”的专题研究等。
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第二步支架“改造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发布,专题研究在原有基础上做到内容的不断深入推进,比如“弹性作息”,在2015年间我们更多是从形式上逐渐转变教师的观念,慢慢走向自然灵活的运用,如孩子在探索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时,打破了时间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适宜性课程
一、形成过程DAP
美国教育大家一直觉得是活动教学,不像中国一样死板。
但是美国曾经也走过弯路。
在1983年的时候美国一家教学质量研究机构发表了《国家处在危机之中》的研究报告报告对1973年到1982年间美国高中毕业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出学生学业成绩大幅下降$ 这引起了美国全社会的忧虑和关切。
并由此揭开了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研究报告对美国幼儿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导致幼儿教育领域直接教学模式的复苏# 传统的读、写、算" 教学重新占领幼儿园课堂# 幼儿园教育出现严重的小学化倾向$ 可以说#活动教学" 和综合教学" 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幼儿教育出现了走向 !直接教学"和 !分科教学"的趋势
在上述背景下, 1986年全美幼儿教育协会提出了发展适宜性的概念进而进行了!发展适宜实践的立场声明#开始推行自己坚守的一套发展适宜性" 的价值观和一系列发展适宜性" 的评价标准,全美幼儿教育协会明确提出这份关于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立场声明并不是什么另外的一种课程模式而是为管理者教师,父母,决策者以及其它需要在幼儿保育和教育中作出决策的人# 提供一份详细说明和描述了如何在早期教育方案开展 *发展适宜性实践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形成一个课程模式,只是关注发展适宜性实践 " 有一个可以分辨何为 !适宜的教学实践"(教师采用各种策略来帮助孩子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发展数学、科学、社会性学习、健康以及其它领域方面的概念和技能。
如测量,沙、水或烹饪配料;探究动植物、水、车轮和齿轮;使用美术工具、音乐、运动和其它方式表现他们看到的、理解的和感受到的事物;学习和练习健康生活常规等。
孩子一天中有机会在安排好的体育活动中自由运动和使用大肌肉运动;并有机会通过游戏活动和日常活动发展小肌肉动作;孩子能得到机会和老师的帮助去展示和练习发展自理能力,如穿衣、如厕和帮忙收拾玩具。
教师在孩子偶尔出现入厕事故、撒饭和不能完成任务时有耐心。
) 和不适宜的教学实践"(在读写的指导方面,教师遵从严格的教授知识的次序。
不考虑孩子已经能做什么而对所有孩子使用一种方法。
教师阻碍孩子的对话,错过促进孩子语言和读写能力出现的机会。
对孩子的指导仅仅集中在通过记忆和死背.教师忽略或不参加孩子的游戏,不寻找机会去支持孩子智力的发展;美
术和音乐仅仅被看作娱乐或一周一次的活动。
不把它们和课程其它部分的活动和目标联系起来。
等等)
不关注这些教学实践采用的是哪种课程模式比如,只要你注重学习的年龄特点,适宜学生发
展,你教学过程中采用哪种课程模式都无所谓,什么传递接受也行,主动探究也可以。
#
1987年休.布里德坎普在其著作《&幼儿教育中的发展适宜性课程’》中明确提出发展适宜性"课程包括年龄的适宜性" 和个体的适宜性" 两个维度那些狭隘地测验学术技能而获得的心理测验分数从来就不应该成为推荐入学留级插入特殊教育班级或者补偿性教育班级的唯一尺度。
她批判了当时美国教育界的现象。
修订
1997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对 "发展适宜性实践进行了修订除了年龄和个体的适宜。
还特别提出了 "文化适宜性问题。
发展适宜性实践必须考虑到文化和语言多样性问题&
尝试整合建构主义课程( 和 )训导主义课程。
好比中国的活动教学和集体教学。
一方面认为儿童主导的活动和教师主导的活动对于儿童的发展均具价值! 另一方面认为适宜的教育实践不仅可以而且也应该兼顾儿童的发展和儿童的学业成就。
以前都是非此即彼的,现在尝试进行整合。
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的再修订就是教师作用的凸显(教师制定个性化服务)
全美幼儿教育协会正式发布第三版发展适宜性实践重申年龄适宜性- 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外! 还重点提出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可以说! 随着不同文化背景儿童和处境不利儿童的人数逐年增加! 幼儿教师肩负的教育教学任务越来越重! 不仅需要减少儿童学习机会的差异以及提升所有儿童的学业成就! 而且还必须更好地解决幼小衔接问题以帮助每一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在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的时候,以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为前
提,为儿童学习如何关心他人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以使儿童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学习和发展的支持性作用。
由此教师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实现优质幼儿教育的核心问题,特别强调! 教师知识的核心应该是关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知识- 儿童个体的知识- 儿童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等时! 还反复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应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努力创建一种关怀儿童成长的环境!精心策划一套能够实现教学目的的课程!持续搭建与家庭建立互惠关系的家园合作桥梁等等
二、今日的应用
今天的中国幼儿教育工作者! 应该放弃这种非此即彼的教育哲学! 运用整合思维思考
幼儿园课程问题! 走出 "直接教学和活动教学的对立分科教学和综合教学的对立。
让幼儿能够在适合其年龄特征- 个体发展和文化环境的课程中得到有效发展。
每一个儿童的已有
经验、家庭及文化背景所持有的价值观不同,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速度。
需要。
兴趣以及学习形式也不同。
适应 $发展适宜性课程% 需要的优秀教师是有准备的有效教师& 所谓$有准备的教师%" 并非仅仅指教师经历了培训并拿到了相关的资格" 而是要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准备教育的各个环节" 精心设计环境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 教学是孩子们在教师精心提供的环境中的自由学习" 是孩子们对教师精心制作的材料的自由探索& 组织自由教学的教师" 实质上是儿童发展环境的创造者" 是儿童在对环境进行探索时的观察者和引导者& 所谓有效教师%" 是指在各个教育领域有效工作的教师& 教师的有效工作包括’创建一种关怀儿童成长的环境" 教学目的定位于促进儿童的发展与学习" 为了实现重要的发展目标而对课程进行精心策划" 评价儿童的发展和学习" 与家庭建立互惠的关系" 等等&一些对于发展适宜性实践的错误理解如认为发展适宜性实践是一种单一的课程模式-只需特定种类的玩具和材料就能进行发展适宜性实践等
.
三、发展适宜性实践% 的核心理念
包含四个要素
年龄适宜性
个体适宜性(被理解为生长与发展速度的差异,而不是能力方面的差异。
每个儿童都能获得心智发展能力。
只是时间先后不同,能力上的差异不是大小的差异而是发展速度的差异,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调整对每个儿童的态度和期望,使得课程与儿童正在出现能力相匹配,使每个儿童在课堂中获得均等的发展可能性空间,尊重每个儿童发展特点,使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进步提高。
文化适宜性.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的,对于在知识体中充分考虑儿童生活和学习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作了强调..当今时代,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渗透与价值观念的抵触、交流,使幼儿园课程文化.我们在引用的时候也该注意这个课程当时的文化背景,以及我们采用的客观文化背景
教师有效性"
每所幼儿园都可以有自己的 $发展适宜性实践%& 因此" 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探索和创造适合中国儿童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
DAP具有儿童中心论倾向,重视儿童家庭的影响,强调经验建构,儿童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相对忽视社会和知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