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野猪饲养可行性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野猪饲养可行性报告
一、市场需求分析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市场需求分析
特种野猪,集家猪、野猪之长于一体,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野味浓厚的优点,克服了野猪季节发情,产仔少和不易饲养等缺点。
特种野猪肉质鲜嫩,具有“野味”的特色,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后腿肉的脂肪只有家猪的50%,含有17种氨基酸,亚油酸(C18-2)含量是家猪的2.5倍。
而亚油酸是唯一对人体重要的必需脂肪酸,即人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需通过食品摄入的脂肪酸,人体缺乏时,细胞线粒体结构发生改变,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表现为皮肤病变,生殖机能障碍和器官病变。
野猪肉含17种氨基酸,其中蛋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等均高于家猪肉。
常吃特种野猪肉,有预防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特种野猪肉为一种新的保健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亲睐。
目前市场肉价20-30元/斤,并无货可供。
所以说养殖特种野猪的确是一项低投入,高回报,零风险的朝阳产业。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市场的需求量更大,尤其是目前亚洲周边国家-韩国等需求量逐渐增加,显示出良好的养殖前景。
特种野猪养殖被人们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产
业,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推广项目。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特种野猪产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关系到“特产名城”目标的实现。
发展特种野猪产业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有基础,今后必将成为我县优势产业,是我县农村经济中希望产业,必将发展成优势产业。
各地、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发展思路,立大决心、下大力气、出真功夫,做大做强特种野猪产业,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尽快致富增收。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方案
(一)项目内容、建设规模与生产能力
特种野猪繁育生产基地。
预计占地规模:260亩,其中种畜培育场占地40亩,扩繁饲养场占地120亩,活动场100亩。
生产用房20700㎡,办公、管理、消毒防疫用房800㎡,饲料加工用房500㎡。
存栏种猪1000头,年出栏10000头商品猪。
本养殖基地成立初期本着基地加农户的方式,即:养殖场除面向全国销售种猪外,对本地农户实行代汇提供种源。
签定法律代销合同,并尽快走向市场(超市)及老百姓餐桌。
其三年发展规划是:
第一年育种300头育肥猪300头发展农户100户。
第二年育种1000头育肥猪2000头发展农户150户。
第二年育种3000头育肥猪5000头发展农户300户。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也为了大力发展特种野猪养殖事业,让更多养殖户靠辛勤劳动致富,我们修改了销售体制,大力发展传统+网络营销模式。
灵活多样的加盟、销售方式将养殖门槛降到最低。
(二)项目地址及条件
我县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运输极为便利。
厂址可选在我县北部山地附近,场地宜选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排水良好、背风向阳或稍有缓坡的地方,猪舍坐北朝南。
建场的地方,要求土质的透气、透水性能好,抗压性强,以沙壤土或壤土为好。
水源要充足,水质良好,无异臭或异味,保证有充足的电源。
拟建场地的环境及附近的兽医防疫条件的好坏是影响猪场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注意不要在土质被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源体所污染的地方和旧鸡场上建场或扩建。
为有利于猪场环境控制,猪场应远离交通干线、车辆来往频繁的地方,距离在400米以上,距次级公路也应有100-200米的距离。
应选择在环境比较安静而且卫生的地方,为了防止畜禽共患疾病的互相传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猪场应远离居民区500米以上。
(三)项目建设技术方案
野猪具有野性强、食性杂、适应强、抗病强等特点。
1、野性强:因野猪家养驯化时间短,因此仍保持很强的野性,并且好斗易受惊,神经敏感,发怒时攻击性较强。
饲养者应注意安全。
2、食性杂:野猪的食性较杂,主要以树枝叶、杂草及青绿饲料、谷物为食
3、适应性强:野猪生活在山区,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
既耐寒又耐热。
4、抗病性强:野猪的抗病性较强,人工饲养很少发病,因而成活率较高。
特种野猪养殖饲养的料比:
(1)空妊母猪料:
以每百斤计算:单价:81元/百斤。
平均每餐每头母猪:2.1市斤×0.81元=1.7元
每天两餐:2.1市斤×2餐×0.81元=3.42元
平均每头每月:30天×3.42元=103元
空妊母猪一般时间40天*每天饲料成本3.42元=136.8元,为空妊母猪每头的成本。
(2)妊娠母猪料:
以每百斤计算:单价:89.6元/百斤
每餐每头猪:3.2市斤×0.89元=2.85元
每天两餐:3.2市斤×2餐×0.89=5.71元
年均每头每月:30天×3.65元=171.3元
那么妊娠母猪临产崽时间一般情况114天×每天饲料成本5.71元=650.94元,每头母猪妊娠到产崽共需饲料成本650.94元。
(3)己产母猪料----断奶母猪料
以每百斤计算:单价:106元/百斤。
每餐每头:1.85市斤×l.06元=1.96元
每天两餐:1.85市斤×2餐×l.06元=3.93元
一般母猪产小猪后断奶时间为30天×每天的饲料价3.93元=117.67元,为断奶母猪的成本。
(4)公猪料
以每百斤计算:单价:90元/百斤
每餐每头公猪:2.6市斤×0.9元=2.35元
每天两餐:2.6市斤×2餐×0.9元=4.68元
每头公猪每月需要饲料成本:30天×每头公猪每天的饲料成本4.68元=140.4元。
(5)断奶小猪料:20--45市斤
以每百斤计算:单价:80元/百斤
平均每餐吃0.5市斤--1.2市斤
每头小猪每天为两餐:1.2市斤×2餐×0.8元=1.9元
平均每头每月小猪:40天×1.9元=76元
经济效益预测(以一组3公7母为例):
(四)环境保护治理方案
1、污染物的减量问题:鉴于我国劳动力多,水资源缺乏的现实,提倡兴建的工厂化养猪场,改用人工清粪为主,水冲为辅的清粪方式,是从污染源头抓起,减少污染程度的有力措施。
与全冲洗清粪方式相比,排污量减少近2/3,有机物含量减少约1/3。
如果日排放污水每增加20m3,那么,污水处理工程的投资需要增加10万元以上。
用水减少之后,配置高压冲洗清洁系统,既能节约水源,又有很好的清洁效果。
而且,排出的鲜粪远比粪渣的肥效高数倍,有利于有机肥的制作,值得推广。
2、猪场配置两条排水系统:在猪场设计时,注意将雨水和污水有意地分开,同时,加强管理,提倡节约用水,避免长流水,减少对污水排放量也是十分必要地。
3、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根据养猪场污水水质特性及排水状况,在污水处理工艺前端设置固液分离段,以利粪便与污水初步分离,减少污水处理量,同时,分离后的粪便和人工清除的粪便作进一步堆积发酵处理后,加工成为有机肥出售。
分离后的污水经格栅拦截后,进入栏污撇渣池,污水大部分悬浮杂质经撇渣清除后,自流进入水解调节池,污水进一步水解酸化及均衡调节,清除部分水解污泥至干化池。
污水经泵提升后进入UASB反应池,进行第一级生化处理,产生沼气用于发电,沉淀污泥送至污泥干化池经干化处理后作复合肥利用。
上清液回流至水解调节室重新进入系统。
经
UASB处理后,其COD、BOD降解大约可达80%以上。
污水再进入高效生物反应器作深度处理(即二级生化处理),污水在此处进一步脱磷、脱氨处理后,主要降解指标COD、BOD、NH3-N去除率可超过97%以上,基本满足排放标准。
处理后污水经集水沉淀池后达标外排。
(五)项目所需的组织及人员
预计初步投产需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45人,其中:总经理1人,生产经理2人、销售经理1人,高级畜牧师2人,高级兽医师4人,饲养繁育专业技术人员7人,生产管理人员28人。
(六)项目实施进度
预计当年上半年厂房基础建设完成,9月份正式引种。
年底正式投产。
(七)投资估算
预计投资1500万元。
(1)投资预算:
1、引种款:100头特种野猪(20斤左右75%血缘)总款165000元,一头种猪可做种8-10年,以8年计,则每年费用为12500元。
2、饲料成本:(1)10头种猪18个月的饲养成本:1.2元/天/头×18个月×30天×10头=6480元。
(注:由于特种野猪喜食青草、红薯、秸杆、树叶等,其成本仅需家猪的1/3。
)
(2)140头仔猪7个月的饲养成本:1.0元/天头×210天×140头=29400元。
(这些饲料在农村到处都有,基本是无成本的;如自己种植牧草,成本可节省)
(2)、工资水电约50000元。
(3)猪场建设1000万元(有旧房可节约)。
(八)项目财务及经济效益评估
预计固定资产总值1384.3万元,流动资产250万元。
每头野猪效益在450元左右。
产出预算:
母猪再养5个月后即可配种,怀孕116天分娩;每胎产仔8-12只,每年产2.5胎,一头母野猪一年可繁殖20-25头,以20只计算,则7只母猪引种约1年半时间可繁殖出140头仔猪,仔猪饲养7个月即可上市,体重约180斤;目前每斤10-15元,今后按保守估计,即使每斤售价按5.00元/斤计算,则总产值为140头×180斤/头×5元/斤=12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