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资料

合集下载

完整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完整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整理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种子发芽先看到种皮胀大,然后先长根,再长出叶。

根会朝有水的方向生长。

3.植物的生长必要的条件: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5.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7.自然界里的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8.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9.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10.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1.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12.动物和植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比如,植物的根会朝向有水的地方生长;植物的茎和叶会朝向有光的地方生长;植物的叶子会根据环境中水分的多少发生形态的变化等,以上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很好的实例。

13.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4.当一种生物灭绝,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5.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杀、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第二单元光和影1.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

2.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点亮的白炽灯、太阳、点燃的蜡烛等。

3.光源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a.影子方向变化与光源的方向有关。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得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与适宜得温度。

不需要阳光与土壤。

2、在种子发芽需要得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得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得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得环境,植物生长得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得温度、阳光、土壤。

5、植物得生长需要一定得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得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得适应环境得能力。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得环境里,不同得动物对环境有不同得需求。

生物与环境之间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得.7、生物得生存除了需要一定得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就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得。

8、食物就是动物生存最重要得需求之一。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得交换关系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得肉食动物终止.10、减少水与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得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得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就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得一种恶劣天气.13、猎隼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得土壤中.15、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她多种生物得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二、解释概念.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得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得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得食物得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得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得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得这些生物与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得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瞧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瞧成一个生态系统。

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单元1:观察世界
- 观察的意义: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事物的规律和特点。

单元2:物体的特性
- 物体的特性:物体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质量、硬度等特点,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性。

单元3:物质与能量
- 物质的特性: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它们有不同的形态和性质。

- 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转化为不同的形式,如热能、光能、机械能等。

单元4:生物与环境
- 生物的特征:生物可以有呼吸、运动、生长、繁殖等特征,
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特点。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单元5:生物的营养需求
- 生物的营养:生物需要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生长和发展所需
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 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
质在维持生物健康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单元6:科学实验
- 科学实验的步骤:科学实验包括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整理数据和得出结论等步骤。

- 安全实验: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我们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防止发生意外。

单元7:科学探究
- 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包括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分析和总结等过程,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深入研究科学问题。

---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科学的总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对科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复习和回顾。

祝大家学习进步!。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营养。

2、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3、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5、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6、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7、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8、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9、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0、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1、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1)爱护、不伤害动植物;(2)保护森林,不乱砍伐;(3)保护草原,合理放牧;(4)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动植物。

12、资料库:(1)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2)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3)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保护红树林;(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我国面积最大的保护区,重点保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的生态系统;(5)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熊猫;(6)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珍稀麋鹿保护区,主要保护麋鹿。

第二单元光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太阳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单元、1.我们在呼吸1、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与肺。

2、用手捏住鼻子,感觉呼吸很困难。

3、人体须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气削减了。

4、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年龄)、(性别)、(运动量多少)等因素有关。

5、人体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不一样。

吹一支点燃的蜡烛,蜡烛会熄灭,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6、我们吸入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肺是氧气与二氧化碳进展交换的场所。

8、拉瓦锡发觉空气是混合气体,其中有支持燃烧的(氧气)与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氮气)等。

9、人的呼吸是由呼吸器官进展的。

10、人体呼出二氧化碳与水蒸气。

11、普里斯特利发觉:支持动物生命活动的气体与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一样的(氧气)。

12、吸气时胸腔(扩张),呼气时胸腔(收缩)。

2、心脏与血管1、心脏与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脉搏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有关。

3、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有关。

心脏与脉搏跳动的次数一样。

4、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发觉,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全身,心脏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

5、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与毛细血管。

血管遍布全身,形成血管网。

6、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

7、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工厂)。

8、年龄越小,心跳的越快;年龄越大,心跳的越慢。

9、心脏有力的跳动使得血液在全身循环。

人的一生中,心脏都在不停地工作着。

常常熬炼的人心跳缓慢、有力、心脏的休息时间更长。

10、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与右心房组成。

11、抽烟、喝酒对心脏的安康有害。

12、少年儿童在正常状况下,心跳每分大约60——100次。

13、献血对身体有益,但不提倡未成年人献血。

14、心脏的跳动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答: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向心脏,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到心脏心跳一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2、动物的生存离不开植物,一些动物生存离不开另一些动物的存在。

3、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4、绿豆芽生长需要水分、温度、空气、阳光、土壤等。

5、不同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也会努力适应环境。

6、植物的根会朝有水的方向生长。

7、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

8、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12、当一种生物灭绝,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3、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把它们看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1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15、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6、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杀、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二单元1、像电灯这样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打亮的日光灯。

)2、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3、物体在中间,光源和影子在物体的两边。

4、光源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a.影子方向变化与光源的方向有关。

b.影子的长短(大小)变化与物体同光源的距离有关。

c.影子的形状变化与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4、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5、物体影子与太阳方向相反。

6、一天中早晨物体影子长,正午短,傍晚又长了。

7、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高低有关。

8、阳光下物体影子每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古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五年级上册科学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资料五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自然界、天文、物质和生命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下面的内容中,我将按照列表的方式为大家梳理和介绍这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内容。

一、自然界1. 大气运动在自然界中,空气流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大气运动,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气象现象的发生原因,如风、云等。

2.地球与太阳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平台,而太阳则是维持生命的源头。

学习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等现象的原因,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时间和方位。

3.水循环水循环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过程。

通过学习水的循环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到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还能够了解到各种水文现象的形成原因。

二、天文1.星座的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别有一番魅力,学习星座观察能够让我们认识到不同的星座及其代表意义,还能够让我们了解到天文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

2.行星的探索行星是太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不同行星的特点和探索情况,对我们进行天文知识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三、物质1.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通过学习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了解到物质的本质特征和分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2.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是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过程,通过学习能量的形式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我们可以了解到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形成过程,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技领域的基本原理。

四、生命1.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命是世界的奇妙之处,通过学习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我们可以了解到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探索自身的真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人体运动与保健身体健康是我们生活的基本需求,通过学习人体运动和保健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众多,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其奥秘,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植物的发芽、生长1.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2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合环境的水平。

(它们会努力的适合环境的变化。

)3种子发芽能够不需要阳光,而生长必需阳光。

4总来说之,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

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二、动物的生存1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当环境不适合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3以生存。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5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

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三、生物生存的关系1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有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2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实行选择。

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3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4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5生物的生存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6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7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8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10食物链中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1也就是说,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1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能够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13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14池塘里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15池塘里有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1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能够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能够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五年级上册科科学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科学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 光的直线传播:了解光源、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发了了了了了弯了路。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概括为可概括为可概括为可概括为“能见较近、越远越集中。

”光线传播的方向一般可用光线和光线来描述。

可以理解为光线。

光线是由光线和光线相遇形成的,即一个物体会在另一个物体上形成光线。

2. 昼夜交替: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日照情况不同,于是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3. 四季的形成:四季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的。

由于地球的公转,地球上的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气温和气候特征,从而形成了四季。

4. 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的垂直投影与地平线的夹角。

在一天中,太阳高度会因为地球的自转而不断变化。

5.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而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6. 月相的变化: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而形成的。

随着月球在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我们看到的月相也会有所不同。

7. 星座的认识:星座是由许多明亮的星星组成的图案,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星座来了解天空中星星的分布和排列情况。

8. 天文观测:通过天文观测,人们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的信息,例如行星的位置、星云的类型等等。

同时,天文观测也是探索宇宙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科学资料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生物
1. 植物
- 不同部位的功能:根、茎、叶
- 植物的繁殖方式:种子、孢子、花粉传播
- 植物的需求:阳光、水分、土壤和空气
2. 动物
- 不同种类的结构特点: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爬行动物- 动物的生存适应:捕食、捕猎、迁徙、伪装
- 动物的分类及特征: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爬行动物
二、物质与能量
1. 物质的变化
- 固体、液体、气体的相互转化
- 物质的溶解:溶质、溶剂、溶液
- 物质的混合:悬浮液、溶液、合金
2. 能量的传播及转化
- 不同形式的能量:光能、热能、声能
- 能源的利用方式:化石燃料、水力发电、太阳能
- 能源的保护:合理使用能源、减少资源浪费
三、地球与环境
1. 地球的形貌和结构
- 地球的形状和旋转
- 地球的内部结构:核、地幔、地壳
- 地质变化的原因和过程:地壳运动、地震、火山喷发
2. 环境保护
- 自然资源的保护:水资源、土壤资源、森林资源
- 环境污染与防治: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垃圾产生、节约用水
四、科学实验
1.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 观察、提问、假设、实验、记录、分析、结论
- 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和因变量
- 安全注意事项:佩戴眼镜、穿实验服、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
2. 常见的科学实验
- 植物的生长实验:阳光、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物质的变化实验:固体的溶解、气体的扩散等
- 研究使用科学工具:显微镜、温度计、天平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科学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第一单元1、太阳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影子越短。

一天中,从早到晚影子的长短依次是:长——短——长。

2、一天中,我们看到的太阳运动是从东往西。

3、一天中气温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气温也越高。

4、日晷是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古代计时器还有:沙漏、有刻度的蜡烛、中国古代铜壶滴漏等。

5、昼夜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自转。

6、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7、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运动,昼夜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8、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做月相。

月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9、月相的变化规律:从月初至月末依次是: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农历十五)残月下弦月蛾眉月10、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我们看到的月亮也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但它每天升起的时间不一样。

有时,白天的时候月亮也在天上,只是由于太阳光太强我们看不到而已。

11、昼夜变化对动植物都有影响,如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状态是不一样的;很多动物在白天和黑夜的生活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12、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13、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形式放或闭合。

200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卡罗拉斯?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他是把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顺次排列在钟面形的花坛。

林奈的“钟”非常准确,直到现在,欧洲人仍以这种“钟”来布置花坛。

第二单元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有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

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常见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蜡烛火等,月亮不是光源。

3、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科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科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科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养分)、(空间)等。

3、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5、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果一种生物的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6、自然界是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14.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7、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3、食物链的举例。

答:①草→兔子→鹰②落叶→蚯蚓→小鸟4、自然保护区。

答:①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②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3、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和草的减少?答:人类对老鹰、兔子的猎杀;为防止兔子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的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的放牧;环境的恶化导致的生长困难;等等。

5、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答: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惜的动植物。

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五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特准备了本篇完整版科学复习资料。

希望通过阅读本文,同学们能够巩固和回顾所学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第一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种类的生物数量和分布。

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保护自然界的生物资源。

1.1 动物的多样性动物是地球上众多生物中的一类,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和习性。

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1.1.1 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具有脊柱和脑部,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各自的生存环境,有着不同的特征和适应方式。

1.1.2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是指没有脊柱和脑部的动物,包括昆虫、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无脊椎动物数量庞大,并且在地球上的各个环境中都有广泛分布。

1.2 植物的多样性植物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植物可以根据其种子的种类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

1.2.1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指其种子暴露在外的植物,如松树、银杏树等。

它们在种子的保护上相对较少,种子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1.2.2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包裹在果实内,如苹果、桃子等。

它们在种子的保护上相对较好,种子可以通过果实的传播方式广泛分布。

第二章:物质与能量的转化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

2.1 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一种方式。

它由食物生产者、食物消费者和食物分解者三个组成部分构成。

同一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相互传递来获得能量。

2.1.1 食物链食物链是一个简单直观的表示方式。

例如,草→兔子→狐狸,其中草是食物生产者,兔子是食物消费者,狐狸是食物消费者。

2.1.2 食物网食物网则是多个食物链之间相互交织形成的网络。

通过食物网,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五年级科学上册资料

五年级科学上册资料

一、根里的“抽水机” 1. 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就是一个(根系)。

2. 根是植物“(抽水机)”,茎是植物“(运输网)”,叶是植物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

3. 不同植物的根其(长短,粗细,形态)各不相同。

按根系不同形状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

5. 直根系特点:(有明显主根和侧根),是可定根。

如(棉,大豆,芝麻,青菜)须根系特点:(无明显主根和侧根),是不定根,根的粗细和长短相近,像一把胡子。

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蒜,洋葱,葱,洋水仙)几种特殊植物的根(萝卜,红薯,地瓜,人参)6. 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是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

7. 植物根尖上有许多根毛,根毛大大增加了(植物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使植物能吸收土壤中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并向(茎,叶)方向输送,供给(植物生长)。

8. 根的两大作用;(1,固定植物。

2吸收并输送水分和矿物质。

)9. 移植树苗时要包上一块泥土,原因是(为了让根可以吸收水分,保证树苗不会干死)。

10. 草原植物根的特点:根状茎连成一片,分布浅而密,形成网状。

作用:固定泥土和植物。

11. 沙漠植物(骆驼刺,仙人掌)的根特点:(根系发达,深扎地下,尽量向四周扩展)。

作用:可较好的固定植物,利于植物充分吸收水分。

二、茎里的“运输网”1. 植物茎主要功能是(运输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

此外茎还有(支持植物)的作用。

2. 根部吸收的水分、矿物质在茎的内运输是(向上)输送的,这是因为叶的蒸腾作用。

3.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叶在光合作用下制造的,这些营养是由茎的(筛管向下)运输,直到(根部)。

4. 茎按生长方式分四种形态:茎分(匍匐茎)、(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

直立茎:如竹,树,作物类等。

匍匐茎:如甘薯,草莓,虎耳草等。

缠绕茎:如四季豆,菜豆,牵牛花等。

攀援茎:如黄瓜,葡萄,丝瓜,爬山虎等。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单元一:物质与能量1.1 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

根据物质的性质,我们可以将物质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常温下不易改变;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流动;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够弥散到空气中。

1.2 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具有质量和体积两个基本属性。

质量是物质所具有的重量,用单位克(g)来表示;体积是物质所占据的空间大小,用单位立方厘米(cm³)来表示。

1.3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化,如物体的形状、颜色、状态的改变;化学变化是物质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发生物质的化学组成的变化,如燃烧、腐烂等。

1.4 能量的传递与转化能量是物体变化和运动的基本原因。

能量可以通过传递和转化来改变物体的状态。

能量的传递是指能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如热传递、声能传递等;能量的转化是指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如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单元二:万有引力和运动2.1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也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地球上的重力就是一种万有引力。

2.2 运动的描述运动可以通过位置的变化来描述。

位置的变化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是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曲线运动是物体在弯曲的轨迹上运动。

2.3 弹力和摩擦力弹力是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摩擦力是物体之间接触时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力。

摩擦力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

单元三:声音的传播3.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声音通过空气、固体和液体等介质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支持,所以在太空等真空环境中声音无法传播。

3.2 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频率、振幅和声强三个基本特性。

五年级科学上册资料

五年级科学上册资料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 太阳和影子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2.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低—高—低)。

5.(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2 太阳钟1.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2.(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3.(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4.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5、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叫(赤道日晷),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的日晷叫(地平日晷)。

6.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3 昼夜交替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昼夜的形成原因是(地球的自转)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4、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4 看月亮1、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

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一个月).2、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3、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资料《生物与环境》单元知识点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一)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 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3. 研究“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实验中,如果推测“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那么,实验中让种子有水的这组就叫(对照)组,另一组(得不到水的)就是(实验)组。

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二)4.在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中,我研究的是“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5.绿豆种子发芽必需条件有:(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6.绿豆芽生长需要的条件有:(水分)、(温度)、(空气)、(阳光)、(土壤)。

7.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8.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

9.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10.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1.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3.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14.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把它们看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15.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第七课:改变生态瓶16.减少生态瓶里的水,会减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17.改变生态瓶中其中一种生物,会(影响)其他生物。

18.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但生态瓶里的植物(不是越多越好)。

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19.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0.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1.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杀)、(不过度放牧)、(保护环境)、建立(生态保护区)。

22.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生存下来。

《光》单元知识整理第一课:光和影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

2.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日晷又叫(日规)。

第三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 30万)千米。

2.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第四课:光的反射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如:汽车(反光镜)、医生的(额镜)、潜水艇的(潜望镜)。

第五课:光与热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3.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第六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阳光直射比斜射吸热(快)。

第七课:做个太阳能热水器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第八课: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1.(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知识整理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1.地球表面有(陆地、海洋、高原、盆地、峡谷)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2.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3.我国西部地区多(高山)、东部地区多(平原)。

4.我国的主要地形有:(丘陵)、(山地)、(盆地)、(平原)、(高原)等。

《运动与力》单元知识梳理第一课:我们的小缆车1.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2.一定的拉力,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 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 慢)。

3.拉力的大小是通过(垫圈的个数)来表示的。

第二课:用橡皮筋作动力1.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他们会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2.当他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3.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物体的弹力。

4.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远)。

第三课: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式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

4.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5.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用阻力)。

第四课:测量力的大小1.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弹簧秤)。

2.弹簧测力计是由(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组成。

3.人们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

科学技术上则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 N )表示。

1牛≈( 100 )克力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物体轻重)、(物体运动方式)有关。

3.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4.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摩擦力(小)。

第六课:滑动与滚动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2.同一个物体,滚动时的摩擦力(小),滑动时的摩擦力(大)。

3.(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装置。

第七课:运动与设计滑动和滚动1.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

2.当人们需要摩擦力时,就想办法(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时,就想办法(减小)它。

3.自行车上,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有(轮胎花纹)、(车把手)等;减小摩擦力的地方有(脚踏板轴)、(前后轮轴)等。

第八课:设计制作小赛车1.轮胎的设计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

3.车身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

4.设计流线型车身,减小空气(阻力)。

难点汇总:1、实验计划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实验的方法: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

这个实验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

2、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长出根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3、仙人掌(热带荒漠、叶变成刺)、香蕉(热带、亚热带;叶片宽大)、松树(温带地区,针叶形)4、食物链举例水稻老鼠猫头鹰;蝉螳螂黄雀;虾米小鱼大鱼。

5、认识弹簧测力计(右图)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簧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a.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

b.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c.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7.弹簧测力计读数读数: (3.6N )8、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实验记录我们发现: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不改变的条件要改变的条件 (接触面光滑程度) 摩擦力大小 物体的重量同一弹簧测力计 光滑 0.35N 粗糙 0.75N 读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