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河口湿地景观破碎化分析

合集下载

辽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研究综述

辽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研究综述

1引言辽河口湿地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境内,辽河三角洲的最南端,双台子河入海口处,著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台子河口自然保护区即分布于此。

该区是以芦苇沼泽及潮间带为主的自然湿地,分布着亚洲第一大苇场、世界第二大苇场;该区也是珍稀水禽重要的繁殖栖息地。

近年来人类活动干扰加剧、经济快速发展等原因导致辽河口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退化明显。

对湿地生态环境问题及演化过程和退化机制进行研究,可为河口湿地保护、水网调控、湿地净污机制及净污功能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和理论指导,也可为大型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2辽河口湿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河口湿地同时受河流和海洋的影响,伴随着人类对河流开发利用程度的增加,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世界上大多数河口湿地生态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辽河口湿地受到的主要自然干扰包括江水减少、海平面上升等,人为干扰包括水利工程建设、农业开发、石油开采等。

2援员淡水不足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辽河口湿地以芦苇沼泽为主,是亚洲第一大芦苇湿地。

而河水和海水的彼消此长决定着河口湿地的水分盐度,如果河道来水减少或者海平面上升,则会引起海水倒灌,湿地盐度升高,造成河口湿地芦苇的退化,因此淡水不足会直接制约辽河口湿地的发展。

摘要:辽河口湿地是辽东湾内最大的湿地,在我国河口湿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近年来人类活动干扰加剧、经济快速发展等原因导致辽河口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退化明显。

从辽河口湿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生态退化特征及过程进行综述,并对辽河口湿地的演化和退化机理进一步深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湿地演化;退化机制;辽河口湿地Abstract :Li aohe estuary wetland is the largest wetland in Liaodong bay ,and it has very important value in estuar-ine wetland in China.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aggrava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area of Liaohe estuary wetland has been decreasing ,and the wetland degradation is obvious.The ma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 of ecological degradation of Liaohekou wet-land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evolution and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Liaohekou wetland were prospected.Key words :wetland evolution ;degenerate mechanism ;Liaohe estuary wetland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021(2019)09-0050-04收稿日期:2019-06-25;修订日期:2019-09-09。

辽宁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景观破碎化研究

辽宁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景观破碎化研究
倒 灌水 ,物 理 、化学 方 法更 易 加剧 污水 的富集 。 利 用湿地 滩涂 进 行水 质净 化 , 不仅 可 以还 人 们一 溪清 水 ,而 且对
的形式 加 以绿化 、美化 。
3 4 加强原有湿地的净化功 能 .
苕 溪 流域 有三 大湿 地面 积都 达 1 m 上 ,南湖泄 洪区 因人 为整 0 k 以 治 ,已成为 一片 水 域 ,生物 群 落遭
了滩 涂 、植 物的 阻 隔 、沉淀 、过 滤
AnAn l sso La d c ay i f n s a

苕 溪 水 面 积 为 6k ,湿 地 滩 涂 面 m2 积则可 达 1 m2 2k 。据估 算 ,苕溪 流 域 湿 地 滩 涂每 天 可 将 1 O万 t 类 5 五 水 净化 为三 类水 。
l n s a e f a m e t to sh m a a d c p r g n a i n wa u n
Li aoni ShUangt ES Ua v ng ai t r Na i n lW e l n a ur s r e to a ta d N t e Re e v
b sn S a d ln s a ea ay i y u ig GI n a d c p n l ss S fw a e Fr g t t . O t r a s as And c o sng h oi i ei e e fv nd x s PD ,FN F . NN S M ad n 、w e eus d t n l z h r e o a a y e t e ln s a efa m e tt n .h eul a d c p r g nai o T er s t s s o d ta h a m e tto n e h we tt ef g nain id x h r was 0 271 h o rdo e iy . .t e c r i r d nst wa 2 m / k .t e e t n s 0.O k 1 m h x e tof fa me tto n t esu y ae s r g n ain i h t d ra wa r ltv l o eai ey lw.Th an c u e f r e m i a s o

辽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及其原因

辽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及其原因

《城市生态学》非卷面考试辽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及其保护对策调查报告环科0811林慧颖08202071282011年6月5日辽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及其保护对策调查报告摘要:在辽河三角洲辽东湾滨海湿地调查基础上,对该区湿地的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生态退化的状况,总结为:湿地景观破碎化,湿地面积退化,湿地生物产量的退化,湿地生态功能的退化。

并找寻保护对策,提出以下对策:协调经济开发和湿地保护,统筹湿地资源;实行流域统一管理,保证湿地生态需水;实施生境管理和生境调整;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

关键词:辽河三角洲;湿地;退化;保护辽河三角洲位于辽东湾北岸,属暖温带的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是由辽河、双台子河、大凌河、小凌河、大清河等一系列河流形成的冲海积平原,湿地总面积314 857hm2。

以芦苇沼泽和水稻田为主,芦苇沼泽总面积约900km2,为世界第2大苇田。

盘锦市是三角洲的核心,代表着整个三角洲的特征。

因此,本文选取盘锦市为研究对象。

近年来,由于人类在该区开发活动的广度和强度不断增加,湿地受到的威胁日益加重。

因此,分析湿地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解决途径,对资源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湿地退化的现状及其原因1.1 湿地景观破碎化表1:湿地类型系统表[1]人们开发新农田,开发新虾田,为开采石油而修建管、井、公路等活动,显著改变了湿地原有的面貌,使湿地景观更加破碎化。

由表1可以看出,辽河三角洲湿地破碎化情况已很严重,并与人类活动呈正相关。

如渠道和道路在承担着传输作用的同时,还阻断了自然物质的流通,使景观破碎化更为加剧。

自然湿地被迫地被切割成大大小小的若干块,不能良好地流通,相互调节,也使得生物被区域化,活动范围受限,这些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1.2 湿地面积的变化表2:1986~2004年盘锦湿地类型构成及其变化趋势[2]随着现在对社会工业化加剧和对资源的开发的加强,湿地结构亦发生很大变化。

表2为近20年来盘锦地区不同类型的自然湿地及人工湿地面积变化的统计数据,我们看到,盘锦自然湿地面积从1986年的1 957.7 km2减少到2004年的1 756.1 km2,呈逐年递减趋势。

辽河河口区湿地生态环境变化模拟预测

辽河河口区湿地生态环境变化模拟预测

辽河河口区湿地生态环境变化模拟预测吴昊胡晓钧*杨继松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44鉴于湿地复合系统具有的多变量、高阶次、多回路和非线性的特点,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辽河河口区湿地生态环境变化仿真模型。

以揭示辽河河口区湿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模拟结果表明,如按现有状态发展,湿地生态环境状况将逐渐恶化。

鉴于此,设计4个生态环境状况调整方案,并利用所建模型对各个方案进行模拟预测,以期为河口区湿地生态环境健康和生态功能恢复提供管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湿地;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X171.1A0517 -6611 (2011)31 - 19364 -05The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e Eco-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the Liaohe River Estuary Wetlands WU Hao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208 -009 -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J06B02);辽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2010921004);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 2009223004)。

吴昊(1984 -),男,浙江建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通讯作者,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环境材料研制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E-mail:hu-xj@ mail. tsinghua. edu.cn。

2011-08-04政策变量生活排污托两大措施,模@@[9] POTTER C S,RANDERSON J,FIELD C B,et al. Terrestrial ecosystem production :a process model based on global satellite and surface data[J].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1993,7:811 - 841.@@[10] VEROUSTRAETE F,SABBE H,EERMAN E. Estimation of carbon mass  fluxes over Europe using the C-FIX model and Euroflux data[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2,83:376 - 399.@@[11]朱文泉,潘耀忠,龙中华,等.基于GIS和RS的区域陆地植被NPP估 算——以中国内蒙古为例[J]遥感学报,2005,9(3):300-307.@@[12]朱文泉.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及其与气侯 变化关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13]王军邦.中国陆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遥感模型研究[D].杭州:浙江大 学,2004.@@[14]王宗明,国志兴,宋开山,等.2000 ~2005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 化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 136-146.@@[15]宋富强,康慕谊,陈雅如,等.陕北黄土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J].生态学杂志,2009,28( 11):2311 -2318.@@[16]张杰,潘晓玲.天山北麓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空 间分布格局及其季节变化[J].干旱区地理,2010,33(1):78 -86.@@[17]高志强,刘纪远,曹明奎,等.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农牧过渡区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影响[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4,34 (10):946-957.@@[18]赵国帅,王军邦,范文义,等.2000 -2008年中国东北地区植被净初级 生产力的模拟及季节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3):621-630.@@[19]王绍刚,刘志文.基于SPA模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分 布[J].科技导报,2010,28(1):82-89.@@[20]王芳,高永刚,白鸣祺.近50年气候变化对七星河湿地生态系统自然 植被第—性净生产力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257- 262.@@[21]龙慧灵,李晓兵,黄玲梅,等.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及其 与气候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10,34(7):781 -791.@@[22]赵东升,吴绍洪,尹云鹤.气侯变化情景下中国自然植被净初级生产 力分布[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4):897 -904.@@[23]王原,黄玫,王祥荣.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上海市农田生态系统净 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3010,30(3):641-648.@@[24]苏本营,张璐,陈圣宾,等.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格局及其 影响因子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10,l9(9): 2036 -2041.@@[25]王庆宾,王兴华,许皞,等.基于粗糙集的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稳定 性研究——以河北雄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 (6):212 - 219.@@[26]徐新良,刘纪远,曹明奎,等.近期气侯波动与LUCC过程对东北农田生产潜力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7,27(3):318 -324.@@[27]赵媛媛,伺春阳,李晓兵,等.干旱化与土地利用变化对中国北方草地 与农牧交错带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的综合影响评价[J].自然资源学 报,2009,24(1):123 - 135.@@[28]闫慧敏,刘纪远,曹明奎.中国农田生产力变化的空间格局及地形控 制作用[J].地理学报,2007,62(2):171 - 180.@@[29]董孝斌.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分析平价及实证研究 [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30]董孝斌,高旺盛,严茂超.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 能值分析——以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为例[J].地理学报,2004,59(2): 223-229.@@[31]董孝斌,高旺盛.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能值分析——以 武川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7):33 -37.@@[32]董孝斌,高旺盛.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县城的能值分析[J].水土 保持学报,2003,17(1):89 -92.@@[33]高旺盛,董孝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脆弱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评 价——以安塞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2 - 188.@@[34]高清竹,江源,李立业.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皇甫川流域气候变化特 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1):116 - 121.@@[35]金争平,史培军,候福昌,等.黄河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系统模型和治 理模式[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36]张程,李晓兵,张立,等.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服务 价值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4):399 - 404.@@[37]周广胜,张新时.自然植被净第—性生产力模型初探[J].植物生态学 报,1995,19(3):193 -200.@@[38]喻锋,李晓兵,王宏,等.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 [J].地理学报,2006,61 (6):645 -653.@@[39]张荣刚,焦敏辉,张勇.皇甫川流域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人 民黄河,2011,33(2):41 -42.@@[40]喻锋.基于多源信息的生态安全条件下土地利用变化格局模拟—— 以皇甫川流域为例[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41]国志兴,王宗明,张柏,等.2000年~2006年东北地区植被NPP的时空 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8):1226 - 1235.@@[42]刘军会,高吉喜.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NPP变 化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9,31(3):493-500.@@[43]罗玲,王宗明,宋开山,等.吉林省西部草地NPP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J].生态学杂志,2009,28(11):2319 -2325.@@[44] ELISABETH SIMELTON,张树兰,杨学云.气候和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 地区小麦生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8,28(6):1086 - 1092.@@[45]齐跃普,门明新,许(嗥).河北省粮食产量波动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定 量化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24(4):403 -407.@@[46]钟良平,沼邵明安,李玉山.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演变及驱动力[J].中 国农业科学,2004,37(4):510 -515.@@[1]杨波.我国湿地评价研究综述[J].生态学杂志,2004,23(4):146 - 149.@@[2]蔡林.系统动力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出 版社,2008.@@[3]辛琨,肖笃宁.盘锦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J].生态学 报,2002,22(8):1346 - 1349.@@[4] GUO H C,LIU L,HUANG G H,et al.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for re gional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 study for the Lake Erhai  basin[ J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1,61:93 - 111.@@[5]王树功,周永章,黎夏,等.干扰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J].中 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1):107-111.@@[6]王两琴,李力.辽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及其保护对策[J].生态环境,2006, 15(3):650 -653.@@[7] KUYLENSTIERNA J L, BJORKLUND G, NAJLIS P. Sustainable water fu ture with global implications: everyone' s responsibility [ J ]. Natural Resrouces Forum,1997,21 (3) :181 - 190.@@[8]汤洁,余孝云,林年丰.吉林省大安市生态环境规划系统动力学仿真模 型[J].生态学报,2005,25(5):1178-1183.@@[9]盘锦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盘锦年鉴[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 -2008.@@[10]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2008.@@[11]赵卫,刘景双,孔凡娥.辽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仿真模拟[J].中国科 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25(6):738 -747.@@[12]毕昭平.鞍山年鉴[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13]王春贵.鞍山年鉴[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14]王春贵.鞍山年鉴[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2008.@@[15]慕绥新.沈阳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16]陈政高.沈阳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006.@@[17]路玉甫.沈阳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18]沈阳市统计局.沈阳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9]王泽武,孟繁德.铁岭年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20]孟繁德.铁岭年鉴[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21]任久生.铁岭年鉴[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2.@@[22]任久生.铁岭年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23]铁岭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铁岭年鉴[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 社,204 -2008.@@[24]白贞爱,张昌楠,王再兴,等.盘锦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对策 [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254 -256.辽河河口区湿地生态环境变化模拟预测作者:吴昊, 胡晓钧, 杨继松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44刊名:安徽农业科学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年,卷(期):2011,39(31)本文链接:/Periodical_ahnykx201131126.aspx。

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中上 元古 界 长城 系 、 中生界 侏 罗 系 、新 生界 第 四 纪地 与评 价实 施方 案》 。本 次凌河 口湿地 生态 环境 监测 采用 层 。小 凌 河 以东~ 一 大 凌河 一 带为 冲 积平 原 滨海 一 阶 的主要技 术方法 是遥 感监 测 ,室 内解 译 , 结合野 外核 并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
河北遥感
2 1 年第 1 00 期
表1凌河口湿地评价体 系 及评分
湿地 自然保 护 区评 价 指 标 体 系与赋 值 标 准
A1 种 物 多样 性 A1 1 . 多度 鸟 类种 类 (分 ) 8 (5 ) 1分 >1 0 (分 ) 0种 8 3 —9 种 (分 ) 5 9 6 1 —3 种 (:" 5 4 4i ) f <1 种 (分 ) 5 2
1 2 地 质地 貌 . 红崖 子断裂 带 , 海地 区是下辽 河断 陷盆地 的西部 边 沿
保 护 区水 系 由大 凌 河和 小 凌 河 两 个 水 系 构成 。中 8 9 m ,汇 水 面 积 8 2 0 O m 4.k 4 8 .h ,年 平 均 流量 1 .6 9 1 l3 6 .h ,年 平 均 流量 4.7亿 m 30 0 O m 0 。保 护 区 中部 为 近海 平原 ,多有 天 然 降雨 冲 沟 和 潮 汐 形成 的潮 沟 ,
有砂及 砾石 的粘 土 ,河 流及 滨海沉 积 的多为 砂质 粘土 、 趋 势 ,耕地 分布 、面 积 、动态变 化趋 势 ;荒漠化 土地分 粘土 等沉积 物 。 布 、面积 、动态 变化 趋势 ;荒地 、可 利用土地 分布 、面
1 3 气候条件 .
积、变化趋势;湿地分布、面积、变化趋势;地表水分
高 月 ,属于 辽宁西 部干 旱地 区南缘 。区 内降雪少 ,降雪 态环 境状 况评 价技术 规 范 ( 行 ) 对 凌河 口湿地 生态 试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变化分析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变化分析

1986年湿地景观类 各类型所占
型的面积( km 2)
百分比( % )
2206. 977 56. 61
1065. 886
27. 292
459. 144
11. 756
39. 935
1. 0225
94. 973
2. 4318
38. 554
0. 9872
3905. 469
100
1994年湿地景观类
都表明研究区的景观变化是向海推进式的。究
其原因, 一是自然湿地向海淤涨, 带动整个景
观向海推演; 二是由于海退, 使得陆地的环境 因子发生变化, 如地下水位的变化, 土壤盐度 的变化, 以及水文条件的改变, 都是景观变化
图3 景观变 化趋势图 Fig . 3 T he changing t endency of l ands capes
Table 2 T he changing t endency of l ands capes

自然湿地变浅海 半自然湿地变人工湿地 自然湿地变人工湿地 库塘变人工湿地 浅海变半自然湿地 人工湿地变半自然湿地 河流变人工湿地 自然湿地变半自然湿地 虾蟹田变人工湿地 库塘变半自然湿地 浅海变自然湿地 人工湿地变自然湿地 半自然湿地变自然湿地 虾蟹田变半自然湿地 库塘变自然湿地
为了分析研究景观的变化, 本文根据1986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1986年航测, 1987~ 1988年调绘, 1989年编绘) 以及1994年1: 100 000假彩色 T M 卫片( 1994年9月8日) , 通过图形 解译和实地调查, 分别绘制了两个不同时段的湿地景观类型图( 图1和图2) 。并将两幅图件通 过数字化仪输入到计算机中,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图象处理, 通过图形叠加, 获得了 相应的属性数据, 为下一步的景观变化分析奠定了基础。在类型划分上没有把库塘和虾蟹田 直接归入人工湿地, 河流直接归入自然湿地, 是因为这几种湿地类型具有特殊意义, 所以单 独提取出来加以强调。但是实际上库塘和虾蟹田属于人工湿地, 河流属于自然湿

辽河保护区湿地恢复技术与策略

辽河保护区湿地恢复技术与策略

辽河保护区湿地恢复技术与策略作者:暂无来源:《世界环境》 2018年第2期辽河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也是辽宁的母亲河,历史上是一条生机勃勃的大河,滩平沙净,水流浩荡。

后因长期过度开发、资源破坏,尤其是工农业及生活污水大量涌入,导致辽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中国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

“十一五”期间,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流域干流水质COD消灭劣Ⅴ类的目标。

为了巩固辽河干流治理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辽宁省划定了辽河保护区,成立了保护区管理局,这是中国国内成立的第一个以流域综合管理为目标的行政机构,标志着辽河治理和保护进入了全面整治、科学保护的新时期。

辽河湿地面积占总体面积的1/3左右,面积比例较大,且湿地类型种类丰富,但由于人类活动,尤其是农业活动的不断开展,湿地的面积和破碎化程度加剧,人为修饰和干扰严重,湿地植被遭受破坏明显。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为湿地植被和生态功能的恢复增加了障碍。

针对辽河保护区资源环境过度开发所导致的河道湿地萎缩和破碎化程度严重、湿地植被减少、湿地生态系统调控功能明显降低的现状,开展了辽河保护区支流汇入口湿地、牛轭湖湿地和坑塘湿地重建关键技术与辽河保护区湿地网空间布局关键技术研究工作,为辽河保护区生态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一、技术特点(一)支流汇入口湿地构建关键技术针对不同退化程度的芦苇等湿地植物群落,确定引起生态退化的环境、生物等方面的主要原因,根据支流污染程度和河口滩涂面积,设计各支流河口人工湿地恢复面积及总体布局,确定支流河口湿地土著种植物及控污型植物的种群恢复方案及搭配原则。

(二)大型牛轭湖自然湿地建设关键技术针对大型牛轭湖自然湿地建设需求,通过分析形成具有明水面、深水区、浅水区、湿生、沼生、中生等多种生境的关键条件,在人工湿地池中使用块石、卵砾石和碎石以一定方式抛填于河道中,并搭配种植各种不同的水生植物,实现通过水生植被的恢复引导鱼、虾等水生动物群体的恢复,重新形成生物链完整、系统稳定和自我恢复的大型牛轭湖自然湿地。

辽河三角洲湿地环境破碎化与恢复对策研究

辽河三角洲湿地环境破碎化与恢复对策研究

人类过度开垦等影响 , 导致 芦苇 沼泽地 面积 大幅度 减少 、 口 河 大量淤积 , 退海滩涂 面积迅 速扩大 , 使湿地 环境 变得 愈发脆 致
弱, 破碎化 问题严重 …。
间接解译标 志推断出湿 地类 型及 分布范围。
() 3 分层分析法 。根 据湿地 分类 的系统结 构 , 大类 型到 从
() 4 综合分析法 。就是综合遥感 、 以往 的调查 、 地图及一些 图片 、 野外调查等 资料 , 运用地理学 、 湿地生态学 等有关专业知
识 进行综合研究 , 信息 与非遥 感信 息相结 合 , 遥感 通过对 比分
析, 来确定各类 型湿地 属性及范 围界线 。 本次研究采 用直 接判 读 与综 合分 析相 结 合 的解译 方 法 。 直接判读法简单省时 、 便于操作 , 结合综合分析法 , G S技术 在 P 与相关 图片资料和调查资料的辅助下会提高解译的准确度。
单位 , 以需要进行 投影转 换 , 所 将采 样点 数据展 到影像 图上 建
1 2 解译 方 法 .
遥感影像 所反映的是某一区域特定地 理环境 的统一体 , 是 地表各种地物光谱 的综 合信 息。地理 空 间和影像 空 间通 过遥 感成像相互连 接与实现 。遥 感技术 的成像过程 , 是将 地物 的电 磁辐射特 性或地物 的波谱特性 , 用不 同的成像方式 生成各种影 像, 而遥感影像的解译过程则是 成像过程 的逆过程 J 。在解
像上 功能区的划分都要用 到其他 图形 数据 、 文字资料作 为辅助 信息 。根据研究 内容 和数 据的 可获得 性 , 取 了 20 保护 选 00年 区土地利用现状 图 、 植被图 、 0 功能 区图、 2 0 0 野外调查数据等文
字、 图表资料。此外 , 还收集 了地 质 、 植被 、 土壤 、 气象 、 水文 、 区

利用3S技术评价凌河口湿地生态环境质量

利用3S技术评价凌河口湿地生态环境质量

1引言目前,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环境管理和决策基础依据的环境监测及科研工作也日益发展,监测领域不断扩展,监测手段不断更新,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大。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势头迅猛,技术更新快捷,为信息化新技术、新手段在环境监测及科研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近年来以“3S”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新技术日趋成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环境监测及科研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1]。

2研究区域概况根据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图片解译得到的数据,结合凌河口湿地进行的实地野外核查,对凌河口湿地的土地利用现状、植被覆盖状况及鸟类栖息环境等生态因素有了全面、客观的掌握。

2.1地理位置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辽宁省锦州地区凌海市南部沿海地带,位于渤海辽东湾北海岸,东起大凌河河口背河,西至小凌河河口钓鱼台礁,海岸线长83.7km。

凌河口保护区东部与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隔大凌河相望,东部为凌海市大有农场,西部为娘娘宫镇,中部为建业乡。

2.2地质地貌东南沿海地势平坦,西北多为丘陵,区内有石山—红崖子断裂带,沿海地区是下辽河断陷盆地的西部边缘。

新构造运动特点是差异下降,为不稳定区。

基底岩石由太古代的混合花岗岩组成。

沿海地区出露的地层有中上元古界长城系、中生界侏罗系、新生界第四纪地层。

小凌河以东—大凌河一带为冲积平原滨海—阶地。

海拔在10.0m以下,此区为南部平洼区地貌类型区。

海岸线以下为大面积滩涂,窄部3.0km多,宽部可达9.0km。

分布于现代河床、河漫滩及沿河两岸冲积层组成的一级台地,其岩性为砂砾石层、砂质黏土。

在低山丘陵地带山坡山脚亦有坡积形成的坡积物,多为夹有砂及砾石的黏土,河流及滨海沉积的多为砂质黏土、黏土等沉积物。

2.3气候条件凌河口保护区地处北温带,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3400~3600℃。

年平均降水量550~620mm,年均蒸发量1927.6mm,5月为年蒸发量的最高月。

大凌河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大凌河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大凌河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作者:王媞王艳芳霍琦才允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02期摘要论述了锦州市大凌河下游凌河口湿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水、土壤、植被、动物等,分析了近几年湿地的变化趋势,并提出湿地的保护对策,以推动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

关键词大凌河口湿地;自然生态分布;生态功能;保护;对策中图分类号S15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2-0319-02大凌河下游凌河口湿地属于河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这里有大面积海洋、滩涂、湿草、沼泽地等形成的湿地,属滨海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分芦苇沼泽、滩涂、浅海海域和河流、盐田及水稻田6种湿地生态类型,是辽宁省的重要湿地之一。

湿地作为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1,2]。

近年来,随着大凌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内各地市、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地区之间争水问题日趋严重,工业用水无偿挤占农业用水,生产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等现象不断发生,河口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河口湿地发生严重退化[3,4]。

因此,大凌河口湿地的保护刻不容缓,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与高度关注。

1大凌河口湿地概况1.1河口湿地的地理位置大凌河干流全长435km,流域面积2.35万km2,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渤海辽东湾北海岸,东起大凌河河口背河,西至小凌河河口钓鱼台礁,海岸线长83.7km。

凌河口保护区东部与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隔大凌河相接,东部为凌海市大有农场,西部为娘娘宫镇,中部为建业乡。

1.2湿地的水文特征水是构成湿地的主要因素。

在大凌河河口处,湿地是由地表水、地下水、潮水等组成。

大凌河河水年平均径流量为19.16亿m3/年,最大含砂量90.3kg/ m3。

辽河口湿地生态价值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辽河口湿地生态价值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年第6期辽宁林业科技Journal of 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Technology2020N q6辽河口湿地生态价值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孙海光(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监测院,辽宁沈阳110122)摘要: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辽河口湿地,采用当面采访发放问卷的形式,利用生态系统经济价值评价方法意愿价值评估法,评价辽河口湿地的生态价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游客年平均支付意愿为48.32元,辽宁省2019年总人口4351.7万人,总支付意愿210274.144万元。

影响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受教育程度、收入程度以及游玩次数。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受访者,其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往往较高,会倾向于更高的支付金额,且年轻人有较高的支付意愿。

关键词:生态价值评价;支付意愿;辽河口湿地中图分类号:S791文献标识码:A辽河口湿地由辽河、小凌河、大凌河等多条河流冲击而成,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植被类型造就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日益增大,在破坏与保护、生命与金钱的痛苦交织中,人类逐渐意识到了生态系统的真正价值,人类开始关注生态系统的现状。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将直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影响。

1研究方法生态系统经济价值评价方法意愿价值评估法(CVM),是在假想市场情况下,直接调查和询问人们对某一环境效益改善或资源保护措施的支付意愿(WTP)、或者对环境或资源质量损失的接受赔偿意愿(WTA),以人们的WTP或WTA来估计环境效益改善或环境质量损失的经济价值[1]。

该方法通过调查参与者为实现某种假想的环境目标所愿意支付的货币数量,从而推导环境物品的价值,参与者需要在现有状态(现有环境状态下不需要额外的支付)和推荐情景(取得某种优于当前的环境状况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之间做出选择[2]o意愿价值评估法被广泛用于量化各种生态系统服务。

凌河口湿地保护与治理

凌河口湿地保护与治理

·总第435期·2010第2期□石卉凌河口湿地保护与治理水是生命之源,湿地是地球之肾。

湿地具有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生态复合系统。

凌河口湿地位于辽宁省凌海市南部,辽东湾北海岸,大、小凌河口之间的沿海地带。

2004年,凌河口自然保护区成立;次年,由锦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

凌河口湿地保护与治理关系到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战略的实施,对凌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一、得天独厚的红海滩走进锦州凌河口湿地保护区,十余万亩芦苇荡碧波滔天,数千亩翅碱蓬红若地毯铺遍海滩,人们立刻就会想到红海滩。

这就是得天独厚的大、小凌河口红海滩。

第一,自然天成的河口湿地。

根据《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第一条给出的广义的湿地概念:“湿地系指天然或人造、永久或暂时之死水或流水、淡水、微咸或咸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

”〔1〕经过上亿年的演化,由“大、小凌河口及其曲折的潮间滩和咸水湖构成的凌河口湿地,总面积为79310hm2,其中浅海水域38800hm2,潮间淤泥海滩29490hm2,草本沼泽11020hm2。

目前部分草本沼泽已被围垦成为水田和工业用。

该地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4℃,10℃以上年平均积温3426.7℃,年平均降水量608.9mm,年平均蒸发量1972.6mm,年平均日照时数2808.2h,”〔2〕是一处典型的滨海河口湿地。

该处的海域水质尚好,给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也维持了滩涂的生态平衡。

近海湿地滩涂区域面积较大,可居全省第二位,最宽部位在大凌河和小凌河河口地带。

第二,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典型特征。

由于大凌河水夹带着大量泥沙入海,使入海口不断向前延伸,退海滩涂面积每年都在增长。

湿地滩涂的东部属于淤泥质,而西部属于砂泥质,有大量的无机盐类和悬浮物沉降,营养丰富,适于贝类生长,同时也是重要的涉禽觅食地。

因此,凌河口湿地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丹顶鹤、黑嘴鸥、赤麻鸭、太平洋斑海豹等多种珍稀品种和濒危种。

辽河流域典型工矿废弃地治理及生态修复效果研究

辽河流域典型工矿废弃地治理及生态修复效果研究

辽河流域典型工矿废弃地治理及生态修复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3-04-25T07:51:48.895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1期34卷作者:蒋峰[导读] 抚顺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城区内有代表性的工矿废弃地有西露天矿矿坑。

蒋峰辽宁泽枫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抚顺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城区内有代表性的工矿废弃地有西露天矿矿坑。

抚顺西露天矿露天矿坑东西长6.6km,南北宽2.2km,垂直深度420m(海拔-340m),损毁土地类型为采矿用地、林地,使原有的地表状态受到改变与破坏,直接或间接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造成生态系统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或丧失、土壤养分维持能力和物质循环效率降低,明显地改变了土壤原有的结构,使土壤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不适合自然植被的生存与生长,植被难以通过自然条件自我恢复。

结合西露天矿实际治理情况,矿坑回填工程项目具体地点位于西露天矿坑西部区,项目区东西长约1800米,南北长约1400米,面积189.5hm2。

回填区共设置9个台阶,平台标高为:64m、52m、35m、3m、-29m、-47m、-66m、-63m和-110m。

根据设计剖面图利用平行剖面法对回填工程量进行计算。

经过计算,回填工程量为1355.29万m3。

另外,经计算项目区内总的边坡角约为6°,边坡稳定性系数均大于1.5,因此项目区内边坡均处于稳定状态。

图1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实施范围图图2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实施部署图矿坑回填工程项目位于抚矿集团西露天矿坑西部区,实施面积189.5hm2,矿坑回填工程项目路径为先西后东、先南后北,分水平、分步实施。

采用回填坡面修整工程对矿坑进行回填,为后续的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做准备。

电铁线路将回填物料运输至西露天矿坑回填区域后,由电铲将回填物料进行卸车,并对项目区进行回填。

为了保证整个回填场地自身的稳定性和保水性,应尽量保证回填场地平整,作为客土的基层,为生态修复工作做准备。

河口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

河口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

河口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河口湿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给当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河口湿地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河口湿地是自然界中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它是海洋和内陆之间的过渡带,是许多鱼类、鸟类和其他动物的繁殖场所和栖息地。

此外,河口湿地还能够吸收和稀释各类污染物质,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因此,保护河口湿地对于维护当地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的无节制开发,许多河口湿地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

首先,过度开发导致湿地面积缩小,生态系统被破坏。

人们为了建设工业园区或者城市住宅区,疯狂填海造地,不知情地破坏了许多湿地区域。

其次,水土流失导致河口湿地水质下降。

由于过度开垦和开发,经常出现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现象,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此外,非法捕捞和水污染也给河口湿地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保护和修复河口湿地,从源头上减少人为干扰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河口湿地的法律和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禁止非法的填海造地行为,限制过度开发。

其次,加强对污染物的监管和治理,防止水体被污染。

例如,加强对工业废水和农业农村污水的处理,确保排入河口湿地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在湿地周围设置生态保护区,限制人员进入和活动,以减少人为干扰。

另外,开展湿地的生态修复也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加强湿地的水资源调控,恢复湿地的自然水循环。

通过修建生态堤坝和调蓄湿地,可以实现雨水的自然收集和存储,为湿地提供足够的水源。

其次,选择合适的湿地植物,进行湿地的植被恢复。

植物对于湿地的生态功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吸收和固定土壤养分,阻止水土流失。

因此,恢复湿地的植被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对于河口湿地的保护和修复至关重要。

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湿地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找出合适的生态修复方案,并进行实地试验。

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

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

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河口湿地是河流和海洋的交汇处,是一个独特而脆弱的生态系统。

它们被广泛认为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之一。

然而,在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的压力下,河口湿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河口湿地已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恢复河口湿地的关键是减少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河口湿地通常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包括渔业、农业、城市化和工业化。

这些活动导致了水污染、土地破坏和物种灭绝,进一步破坏了河口湿地的生态平衡。

因此,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改善废水排放处理和提倡可持续的渔业和农业经营方式至关重要。

其次,保护河口湿地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管理机构。

自然保护区是将河口湿地纳入保护范围,限制人类活动的发展,以确保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必须建立健全的保护区管理机构,加强监督和执行力度,确保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运营。

第三,合理规划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以避免对河口湿地的进一步破坏。

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当代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但过度的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导致河口湿地的破坏和生态系统失衡。

因此,必须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河口湿地的侵蚀和破坏。

此外,教育公众的意识和参与也是保护河口湿地的关键。

公众意识的提高需要教育和宣传活动的支持,例如开展生态讲座、举办生态旅游活动等,以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和使用河口湿地资源。

同时,社区居民应被鼓励积极参与保护行动,通过志愿者活动和环境保护组织的支持,发挥自己在保护河口湿地中的作用。

最后,国际合作也是恢复和保护河口湿地的重要手段。

河口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需要政府、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国际机构和组织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技术和专家支持来加强各国在河口湿地保护方面的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和促进技术创新。

综上所述,恢复和保护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必须采取综合的措施。

只有减少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强化管理机构、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化进程,教育公众和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实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真正恢复和保护。

辽宁省凌河口湿地景观破碎化分析

辽宁省凌河口湿地景观破碎化分析

fa me t t n 是指 由于 自然 或 人为 因素 的 组 合形 成 了不 同 的 景 观和 景 观 结 构 【, rg nai ) o 2 旨在 】 程 , 景 观 由单 一 、 质和 连 续 的 整 体趋 向 即 均 地 利用的景观生态规 划提供基础数据 。 于 复 杂 、 质 和 不 连 续 的斑 块 镶 嵌 体 …。 异 在 景 观 生 态 学 上 , 以 借 助 GI 软 件 获 取 数 可 s 据 , 对 这 些 指 数 进 行 计 算 , 可 以 应 用 并 还
E e , s a F x r 等进行 分析和 统计 。 xclViu l o p o 采 用 RS ̄ GI 技 术 , 凌河 口湿地 两 个 时期 的 N S 对 景 观 空 间 格 局 及 其 动 态 变 化 进 行 系 统 分
为 干 扰 所 导 致 的 景 观 由简 单 趋 向 于 复 杂 的 过 揭 示 凌 河 口湿 地 的 景 观 破 碎 化 程 度 , 土 而 且 具 有 重 要 的生 态和 科学 研 究价 值 。
景 观 破 碎 化 (a s a 1 nd c pe
pa t n t er 景 观 生 态 学 角 度 上 , 同 土 地 利 用 方 式 的 不
以渔 产 、 水 、 盐 和 海 水 养 虾 为 主 。 河 蓄 晒 凌 口湿 地 生 态 资 源 丰 富 , 不仅 具 有 经 济价 值 ,
2. 3基 础资料 本 次 主 要 基 础 数 据 是 2 0 年 3 m分 辨 00 0
凌 河 口湿 地 是 省 级 保 护 区 , 为辽 河 迁 徙 的 鸟类 达 7 余 只 , 国 际 上重 要 的 候 变 分 析 。 作 万 是 三角洲湿地 的重要组成 部分 , 它不 仅 是 我 鸟 停 歇 地 , 是 世 界 濒 危 鸟 类 黑 嘴 鸥 的 主 也

河口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策略

河口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策略

河口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策略河口湿地被誉为自然界的“肺脏”,它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在近年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河口湿地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河口湿地的生态系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重建策略。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河口湿地的保护意识和法律法规的制定。

由于人们缺乏对河口湿地的了解和认识,很多人对它的价值和重要性并不清楚。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人们对河口湿地的保护意识。

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河口湿地的保护责任和义务,并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守法意识。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对河口湿地的监测和科学研究。

只有对河口湿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我们才能了解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科学研究是保护和恢复河口湿地的基础。

通过研究河口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物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特点和生态功能,为制定恢复和重建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修复和重建河口湿地的生态系统。

对于已经破坏的河口湿地,我们需要恢复和保护其湿地生态系统。

可以通过湿地种植、环境修复等措施来恢复湿地植被和水文环境。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入适应性强的湿地物种,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河口湿地周边建立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修复工程。

通过划定保护区域边界和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河口湿地的生态系统。

同时,还可以进行湿地周边的农业和工业改造,减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最后,我们还可以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组织的发展。

保护和恢复河口湿地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可以通过开展湿地教育活动、组织志愿者队伍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河口湿地的意识和参与度。

同时,也可以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在河口湿地保护和恢复方面的积极行动。

综上所述,河口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只有加强保护意识、加强监测研究、修复重建生态系统、建立保护区和促进公众参与,我们才能保护和恢复河口湿地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河口湿地保护对海洋生态的重要性与挑战

河口湿地保护对海洋生态的重要性与挑战

河口湿地保护对海洋生态的重要性与挑战河口湿地作为陆地与海洋的交汇地带,在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河口湿地正面临着保护的重要性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河口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

一、河口湿地保护的重要性1. 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平衡河口湿地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承载了大量的底栖和洄游动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河口湿地与海洋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网络,维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保护河口湿地可以保障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保持海洋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2. 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河口湿地的保护不仅与自然生态相关,还关系到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利益。

许多河口湿地地区依赖渔业、旅游业和农业等资源来维持当地居民的生计。

河口湿地的繁荣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另外,河口湿地还能减缓洪水和暴风潮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提供自然的防护屏障。

3. 气候调控和碳储存河口湿地是天然的碳汇,具有重要的气候调控作用。

湿地植被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进程。

此外,河口湿地还能缓解暴雨引发的洪水和土壤侵蚀问题,有利于维护气候与环境的稳定。

二、河口湿地保护面临的挑战1. 城市化与土地开发城市化和土地开发是河口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随着城市的扩展和人口的增加,对河口湿地的开发需求也越来越高。

湿地面积的减少和大规模的填海造陆活动,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2. 污染和废物排放污染和废物排放对河口湿地的生态健康和物种多样性产生了极大影响。

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生活垃圾等一系列污染源的存在,加速了湿地水质的恶化,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长期的破坏。

3.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河口湿地的影响日益显现。

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增加了河口湿地受威胁的风险。

海水入侵和陆地干旱等现象,对河口湿地的生态平衡造成致命打击。

辽河保护区支流河口湿地构建

辽河保护区支流河口湿地构建

辽河保护区支流河口湿地构建冯新伟;彭剑峰;宋永会;段亮;高红杰【摘要】针对过去几十年中支流污染及生态用水匮乏导致的辽河保护区天然湿地破坏问题,统筹考虑水利工程、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因素,提出在9条污染支流构建以表流牛轭湖湿地、坑塘湿地为主的湿地群,以实现水质良好、生态健康、景观优美河流构建.河口人工湿地面积由支流污染负荷和枯水期水量计算而定,枯水期水力负荷一般选0.01 ~0.1 m3/(m2·d),丰水期水力负荷一般选择0.1 ~1.5m3/(m2·d),停留时间5~7d,洪水期1d.经过河口人工湿地后,设计出水CODC降至50 mg/L以下,氨氮浓度降至5mg/L以下.支漉河口湿地的建设为辽河干流水环境持续改善提供了保障.【期刊名称】《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年(卷),期】2014(004)001【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支流;河口;湿地;辽河保护区;设计【作者】冯新伟;彭剑峰;宋永会;段亮;高红杰【作者单位】辽宁水利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21辽河流域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域,承载着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

长期的高强度区域开发导致辽河干流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承载能力面临严峻挑战,这不仅严重威胁了辽河水生态安全,还加剧了辽河干流湿地生态系统严重破坏[1]。

“十一五”期间,辽河干流水质明显改善,2009年辽河干流26个断面全部消灭劣Ⅴ类水体;“十二五”以来,在辽河保护区管理局主持领导下,通过干流砂场整治、生态蓄水、河岸带修复、垃圾整理、综合整理等专项整治工作,辽河干流水质持续好转[2-3]。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破碎化分析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破碎化分析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破碎化分析
王宪礼;布仁仓;胡远满;肖笃宁
【期刊名称】《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1996(7)3
【摘要】利用遥感、GIS手段对辽河三角洲的湿地景观进行研究,并选用6种不同的方法对研究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总体斑块密度为0.286个·km-2,廊道密度为1.098km·km-2,聚集度指数为0.955.景观破碎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廊道景观的发展是景观破碎化的前提与动因.
【总页数】6页(P299-304)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景观破碎化;湿地
【作者】王宪礼;布仁仓;胡远满;肖笃宁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01
【相关文献】
1.辽河三角洲湿地环境破碎化与恢复对策研究 [J], 成遣;王铁良
2.基于景观格局的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安全分析 [J], 韩振华;李建东;殷红;申屠雅瑾;徐聪
3.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J], 李加林;赵寒冰;曹云刚;刘闯
4.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格局分析 [J], 王宪礼;肖笃宁
5.辽河口盐地碱蓬湿地景观破碎化及驱动机制 [J], 曹晨晨;苏芳莉;李海福;魏超;孙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凌河口湿地景观破碎化分析摘要:凌河口湿地是省级保护区,作为辽河三角洲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我国河口湿地的典型区域,也是国际上重要的滨海湿地之一。

利用凌河口湿地2000年、2005年和2009年的卫星遥感图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支持下对卫片进行了解译,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景观斑块密度、景观香农多样性指数等主要景观破碎化指数,定量的分析了凌河口湿地的景观破碎化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09年,多样性指数、景观斑块密度、景观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但2005年出现高峰,湿地的景观多样性急剧增加,各类型所占的比例差异减小,造成湿地景观的急剧变化。

但到了2009年,各个指数开始回落,由此分析得出,这个时期的景观多样性在减少,景观破碎化程度趋于缓和,景观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好于2005年。

关键词:凌河口湿地景观破碎化景观指数景观破碎化(landscape pattern fragmentation)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向于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1]。

在景观生态学上,可以借助GIS软件获取数据,并对这些指数进行计算,还可以应用Excel,Visual Foxpro等进行分析和统计。

采用RS和GIS 技术,对凌河口湿地两个时期的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系统分析,为科学利用湿地资源,协调研究区经济发展和建设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景观破碎化会改变生态系统中一系列的重要关系,严重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

凌河口湿地是省级保护区,作为辽河三角洲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我国河口湿地的典型区域,也是国际上重要的滨海湿地之一。

研究凌河口湿地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有利于景观多样性的保护和开发及为湿地管理和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近年来,人类活动在各个层次上给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的影响,景观破碎化生生境破坏是物种灭绝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景观和景观结构[2],旨在揭示凌河口湿地的景观破碎化程度,为土地利用的景观生态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1 研究区域概况凌河口湿地保护区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0′~121°30′,北纬40°45′~41°00′。

凌河口湿地是大凌河河口、小凌河河口及其曲折的潮间滩和咸水湖构成的沿海湿地,位于凌海境内,东起大凌河口,西到小凌河口,海岸线长69.3km,区划面积约为8.58万hm2,属滨海湿地复合生态系统。

主要保护对象是湿地生态系统、候鸟、西太平洋斑海豹。

每年经凌河口湿地迁徙的鸟类达7万余只,是国际上重要的候鸟停歇地,也是世界濒危鸟类黑嘴鸥的主要栖息地和丹顶鹤繁殖的最南限,并且该地区位于东北亚鸟类迁徙通道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十分丰富,有野生动植物共计239科1024种。

凌河口湿地年平均降水量608.9mm,年平均蒸发量1972.6mm,年平均日照时数2808.2h。

这里有大面积海洋、滩涂、沼泽地等形成的湿地,湿地经济效益以渔产、蓄水、晒盐和海水养虾为主。

凌河口湿地生态资源丰富,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学研究价值[3]。

2 研究方法2.1 土地利用的景观分类本文景观类型的划分依据目前土地部门所划分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办法,结合本研究区的特点,将凌河口湿地土地利用景观要素分为林地、湖泊-养殖塘、居民地、芦苇沼泽、旱地、水田、滩涂及河流八类。

2.2 技术路线研究的主要步骤有:资料收集整理、遥感影像处理、湿地信息解译、建立研究区图形和属性数据库、湿地分布与景观动态演变分析。

2.3 基础资料本次主要基础数据是2000年30m分辨率、2005年8m分辨率和2009年30m分辨率的TM影像作为基础资料,以RS和GIS为技术平台,利用ERDAS8.6对TM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几何纠正、信息增强等处理。

非遥感数据包括行政界限图、水系图和大凌河地区以往的调查资料、相关材料、研究成果等以及各种涉及地质、植被、土壤、气象、水文、区域地理概况、社会经济因素等多方面资料。

利用ArcView 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湿地景观进行计算和分析,获取了相应的空间属性信息(见表1),进而对研究区进行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3 景观空间格局指标目前用来分析和解释景观格局的指数多达100多个,但是景观结构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

根据相关分析,本文选定了4个既相互独立,又能全面描述景观格局的景观指数。

(1)多样性指数(H)。

表示景观类型的复杂程度。

H的大小反映景观要素的多少和各景观要素所占比例的变化。

当景观由单一要素构成时,景观是均质的,H值为0;当景观由两个以上元素构成时,若各类斑块所占的面积比例相等,则H值最高[4]。

计算公式为:式中:Pi为第i类景观类型所占的面积比例;m为景观类型的数目。

(2)优势度指数(D)。

用来表示景观多样性对最大样性的偏离程度或描述景观由少数几个主要景观类型控制的程度。

当H= Hmax时,D 值为0;当优势度D越大,表明景观只受一个或少数几个类型支配;D 值越小,表示景观由多个面积相近的斑块类型组成。

优势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成反比,多样性指数越大,优势度指数越小[5]。

计算公式为:式中:Hmax为各类型景观所占比例相等的情况下景观的最大多样性指数,Hmax=log2m;其余符号同上式。

(3)景观斑块密度(PD)。

类型斑块数与景观面积之比表示景观基质被该类型斑分割的程度,即这一景观组分在整个景观上的斑块密度。

PD值越大,则景观类型被边界割裂的程度越高,表明该景观要素类型或该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愈高;反之,景观类型保存完好,连通性高[6]。

式中:PD为斑块密度;N为研究区景观斑块总数或某景观要素斑块类型的斑块数目;A为研究区总面积或某景观斑块类型的面积。

(4)景观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

反映一种基于信息理论的测量指数,在一个景观系统中,土地利用越丰富,破碎化程度越高,计算出的值也就越高[7]。

计算公式为:式中:Pi为第i类景观类型所占的面积比例;m为景观类型的数目。

4 计算结果分析4.1 计算结果通过在矢量数据库中提取景观类型的面积的相关信息,在Excel 软件下依据上述计算模型对景观破碎化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见表2。

4.2 景观总体特征该区域分为了8种景观斑块类型,15种景观斑块类型,斑块数目分别为384个、386个和212个,在这些斑块类型中,林地景观占4个,占区域总面积的4.0%、2.9%和1.2%;河流景观1个,占区域总面积的4.8%、4.4%和2.4%;湖泊-养殖塘景观占2个,占区域总面积的11.6%、12.1%和19.6%;居民地景观占3个,占区域总面积的9.3%、15.1%和6.9%;芦苇沼泽景观1个,占区域总面积的7.5%、9.5%和8.4%;旱地景观1个,占区域总面积的33.8%、33.5%和32.4%;水田景观1个,占区域总面积的17.8%、11.3%和20.6%;滩涂景观2个,占区域总面积的11.3%、11.3%和8.5%。

由此可知,凌河口湿地土地利用的景观基质为旱田,且斑块规模较大,其次为水田、滩涂;居民地的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斑块数量在景观类型中居首位,表明居民地景观斑块规模较小并且分布比较分散。

4.3 湿地内部破碎化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2000年到2009年,凌河口湿地的多样性指数从2.681降为2.531,景观斑块密度从0.447降为0.247,香农多样性指数从1.853降为1.754,但在2005年,多样性指数为2.687,景观斑块密度为0.451,香农多样性指数为1.863,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峰。

从各个指数的含义来看,说明在2000年到2005年期间,湿地的景观多样性急剧增加,整体斑块密度增大,土地利用丰富,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加重,各类型所占的比例差异减小,表明在这期间,人类的干预加大,活动频繁,造成湿地景观的急剧变化。

从优势度指数的意义来看,优势度D越大,表明景观只受一个或少数几个类型支配;D值越小,表示景观由多个面积相近的斑块类型组成。

由此表明,湿地中占优势地位的景观类型面积在逐步减小,各景观类型趋于平衡。

在2005年到2009年期间,多样性指数、景观斑块密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都开始回落,有这些数据分析得出,这个时期的景观多样性在减少,景观破碎化程度趋于缓和,其中的一些占优势的景观类型得到了有效的巩固,景观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好于2005年。

5 结语本文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对湿地资源进行了分析和监测。

景观格局相互转化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的资源总量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到2009年期间,凌河口湿地土地利用的景观基质为旱田,且斑块规模较大,其次为水田、滩涂;居民地的斑块数量在景观类型中居首位,表明居民地景观斑块规模较小并且分布比较分散。

研究中发现,2005年研究区域景观的多样性加大,但是整体性和连续性都降低,同时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加大,表明在这一时期,人工对湿地的干扰程度比较大,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平衡。

但是到了2009年,湿地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开始恢复,稳定性增大,生态环境要好于2005年,由此可知,国家和地方的经济调控政策以及人民群众保护环境的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重视不够,导致湿地面积大量减少。

今后,凌河口湿地的开发力度会更大,因此湿地保护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需要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由畅,周永斌,于丽芬,等.景观破碎化数量分析方法概述[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146~151.[2]周再知,蔡满堂,肖笃宁,等.乡村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9,12(6):599~605.[3]李新香.凌河口湿地科学考察[J].辽宁林业科技,2004(1):34~35.[4]王胜.景观结构特征数量化方法概述[J].河北林果研究,1999,14(2):126~132.[5]李详,王心源,等.基于GIS的安庆武昌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6(5):44~46.[6]周再知,蔡满堂,许勇太.乡村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9,12(6):599~605.[7]周连义,江南,吕恒,等.长江南京段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J].资源科学,2006(5):24~29.[8]钟其棋,郑彩红,等.基于TM影像的闽江口湿地信息提取及其动态变化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08,75:38~41.[9]宪礼,布仁仓,胡远满,等.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破碎化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1996,7(3):299~3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