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学 ppt课件
证据法学课件(封利强)
证据法学课件(封利强)证据法学讲义第一章证据法学概述1.证据法学的概念:是研究关于证据的法律规范和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处理过程中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或其他法律事实的规律、方法和规则的学科,是现代法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2.证据法学的分类:广义证据法学、狭义证据法学狭义证据法学:又称诉讼证据法学,是专门研究诉讼法律中有关证据的规定和诉讼过程中运用证据实践的学科。
广义证据法学:除研究诉讼证据外,还研究在处理其他法律事务,如行政执法、仲裁、公证、监察等活动中如何运用证据的问题,有人也称之为法律证据学。
证据法学学科的称谓之争:证据学与证据法学、证据科学、大证据学、证明法学。
3.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1)与证据和证据运用有关的法律规范(2)与证据和证据运用有关的司法实践(3)诉讼证明的方法、规律和规则(4)古今中外的证据制度和证据理论4. 证据法的立法体系1.英美法系证据法的立法体系2.大陆法系证据法的立法体系3.我国现行的立法体系以及学界的不同主张我国目前存在多个层面的证据制度:法律层面、司法解释层面、部门规章层面、国际条约层面、地方性规定层面。
学界的主张主要包括:维持现状说、统一立法说与分别立法说等。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第一节神示证据制度一、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概念: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即它是凭借神的各种启示来判断案件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存在时间:神示证据制度曾普遍存在于亚欧各国的奴隶社会,甚至在欧洲封建社会早期还保留有神示证据制度的残余。
产生基础:人们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
二、神示证据制度的证明方法(一)对神宣誓《汉穆拉比法典》第131条规定:“倘自由民之妻被其夫发誓诬陷,而她并未被破获有与其他男人同寝之事,则她应对神宣誓,并得回其家。
(二)水审分类:冷水审、沸水审两种方式《汉穆拉比法典》第2条规定:“设若某人控他人行妖术,而又不能证实此事,则被控行妖术的人应走近河边,投入河中。
《证据法的基础知识》课件
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 将证据固定和保存,确 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 性。
五、证据的补充和排除
1 举证责任和质证责任
2 组织证据材料
在诉讼中,原告举证、被告质证,双方对 证据进行提供和质询。
对证据进行排序归类,便于案件审理和辩 论中的使用。
3 证据的排除4 证Fra bibliotek的反驳根据法律规定,排除不合法或不能作为证 据使用的证据。
《证据法的基础知识》PPT课 件
本课件介绍了证据法的基础知识,包括概述、证据的种类、证据的价值、证 据的收集和保全、证据的补充和排除、案例分析以及总结。
一、概述
证据法是指在司法活动中,用以确定事实和证明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性体系。 了解证据法的概念和重要性是进行司法实践的基础。
二、证据的种类
书证
书面文件、录音录像、电子数据等可以证明 事实的物证。
证人证言
指法庭上证人对案件所知情况的口头陈述和 回答问题的证据。
物证
指实物、痕迹、照片等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 证明事实的证据。
鉴定证据
通过专门人员的鉴定技术来证明事实的专门 技术证据。
三、证据的价值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 据
直接证据直接证明事实,而 间接证据通过推理和推断间 接证明事实。
证据的证明力
证据的证明力取决于其真伪 程度、可信度和科学性。
证据的充分性和合 法性
证据的充分性指证据对所证 明的事实的说服力,而合法 性指证据的合法获取途径和 合法性。
四、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1 证据的收集方法
包括调查取证、勘查记 录、现场照片等方法。
2 证据的保全措施
3 证据的固定和保存
指司法机关采取的保全 措施,如查封、扣押等, 以防止证据灭失或被毁 坏。
证据法ppt
质证
司炜琳 申心儿
01 Part One 概 念 Concept
01 概念
质证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对当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证 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和质辩的活动或过程。
广义质证通常指在诉讼或仲裁活动中,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另一方出示的证据的 合法性、与本案争议事实的关联性、真实性,是否有证明力,是否可以作为本案认定案件 事实的根据,进行的说明、评价、质疑、辩驳、对质、辩论以及用其他方法表明证据效力 的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仅指诉讼活动中,在证据交换程序中或是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的法 庭调查阶段,进行的前述活动。
(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证据证明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 或原物一致的。
04 Part Four 质证的要求
04 质证的要求
第《 五民 十事 条诉
讼 法 》
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 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
05 Part Five 质证的程序
调查收集该证据的情况予以说明。
第五十二条 案件有两个以上独立的诉讼请求的,当事人可以逐个出示证据进行质证。
第六十二条 法庭应当将当事人的质证情况记入笔录,并由当事人核对后签名或者盖 章。
06 Part Six 质证对证人、鉴定人的要求
06 质证对证人、鉴定人的要求
第五十三条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
在《行政诉讼法》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当事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一)当事人在行政程序或者庭前证据交换中对证人证言无异议的; (二)证人因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三)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 (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 (五)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
证据法ppt
撕破 D立刻或当日报告
二、法定证据的内容
法律已经分门别类规定了每种证据的证明 价值和证明规则,法官运用证据的基本职责 只是“加减证据”
证据分为“完全证据”和“不完全证 据”,有了完全证据,就可以做出判决。
(一)被告人口供,是最有价值和最完善、
最完整的证据。 有了被告人口供,法官可以直接定罪,无论 口供真假。
第二节 什么是证据法 一、概念: 广义的证据法,是指所有涉及证据及其运用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如诉讼证据、仲裁证据、行政执法证据
狭义的证据法,仅指诉讼证据法。即在诉讼活
动中,公安司法机关和诉讼当事人运用证据证 明相关案件中的证明对象时应遵循的法律规范 的总和。
二、我国当前的证据法(法律渊源) (一)宪法
一、英国陪审团制度
(一)英国早期陪审团——知情陪审团
14世纪以前,陪审团由12名了解案情的当地
居民组成,他们既是证人又是裁判者,所以 不需要任何证据规则对其进行制
(二)知情陪审团向不知情陪审团转变,
陪审团负责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
二、英国证据制度的发展
在不知情陪审团的情况下,为了使陪审团更
(二)证人证言 1、一个证人证言只构成1/2证明。 2、两个证人证言,其内容统一,构成一个完
全证据。
3、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个人信誉有瑕疵的
证人证言是1/4证明。 4、女子的证言是男子证言证明力的一半 5、一个1/2的证人证言, 再加上另外1/2的证明, 就足以作为判决的依据。
总论
第一章 证据法学概述 第二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章 诉讼法和证据法 第四章 证据法的原则
证据法8新PPT课件
.
7
• 其二,传闻证据是未经宣誓就提出来的,没有经 过交叉询问程序,其真实性难以通过公正的诉讼 程序加以证实。如果允许采纳传闻证据,则有悖 于程序正义的要求。
• 其三,传闻证据不是在裁判者面前所作的陈述。 证据调查应当在法庭上进行,以保证裁判官能够 察言观色,辨明其真伪。对于传闻证据,由于裁 判者未能直接听取原陈述人陈述,不能根据陈述 人的态度、表情、姿态等情况来综合性地判断陈 述内容的真实性。
为,即动作。传闻证据应当是一种意思表示, 这种意思表示可以是口头作出的,也可以是以 书面形式作出,还可以是通过非语言行为表现 出来。 • 2.至少涉及两个陈述主体和两个陈述环节。
.
3
• 作为传闻证据,其涉及的陈述主体至少是两个人,一个是 亲身感知了案件事实的人甲,一个是在庭审期日以证人身 份出庭作证(或提交书面证据)的陈述主体乙;至少涉及 两个陈述环节,一个是陈述主体甲在审判或讯问程序以外 对乙所作的陈述,一个是乙以证人身份在审判或讯问程序 中向法庭所做的陈述(或以书面证据代为陈述)。但是, 应当指出的是,前后两个陈述的表现形式并不完全相同。 在审判或讯问程序中作为证人证言的陈述的一般表现形式 是口头陈述;而陈述主体甲向乙所作的陈述,则包括一切 能够表达意思的方式,如口头陈述、书面形式、有意识的
.
6
• 根据传闻证据规则,传闻证据一般不具有可采性 ,不得提交法庭进行调查质证;已经在法庭出示 的,不得提交陪审团作为评议的依据。
• 之所以要排除传闻证据,有以下几个原因:
• 其一,传闻证据本身因为不是本人亲自在法庭上 所作的陈述,因此存在转述不准确或伪造的可能 。传闻证据属于第二手以上的证据材料,可能会 由于故意或过失导致转述错误或出现转述的偏差 ,因此,如果允许采纳传闻证据,不利于发现案 件真实情况。
证据法课件 超完整版
• 第二,对某一证明对象而言证明主体只能是其中的负有证明责任的一 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所实施的阻碍证明责任的负担方证明活动的活 动,一般地也要依据证据进行,但其进行的这样的活动不能认定为证 明活动,disprove; rebute 不承担不利的风险;
• 这就使诉讼证明的主体结构表现为以证明主体为核心,但其不能脱离
• 区别:
• 1、证明的对象不同。诉讼证明的案件事实都发生在既往, 而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却是可以不断地重复的现象。
• 2、有无时间限制不同。诉讼证明有明确的时间限制,而 一般认识活动没有时间限制
• 3、证明过程中是否包含法律价值判断不同。
• (1)诉讼证明的事实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 (2)诉讼证明过程中还包含许多重要的不能协调的社会 价值的取舍;
• (3)诉讼证明的对象虽然是特定的案件事实,但诉讼证 明的直接表现是关于某一事实的命题(主张)是否成立
• 4、证明的指向不同。诉讼证明更多表现为存在独立的被说服者,表 现为证明主体向中立的被说服者论证和说明的过程。而一般的认识活 动虽然也存在向其他同人的论证和说明活动,但更主要的是一种自我 认识活动。
• (二)诉讼证明和历史证明
• 认识主体借助一定的方法、材料对过去历史中的特定事实 进行的证明。
• 相似性
• (1)证明的目的都在于检验某一命题的正确与否;
• (2)证明的对象都是历史性事实;
• (3)证明方式都一种回溯性证明,即由结果推导出原因。 英国历史学家沃尔什:要描述的事实乃是过去的事实,而 过去的事实是不能再接受直接检验的。总之,人们不能简 单地看它们是否符合已经独立地为人所知的现实,来检验 历史陈述的正确性。
• 2、证据事实能否成为证明对象 • (1)传统观点:证据事实应当成为证明对象 • 基本理由:证据在整个证据活动中居于中心位置,对诉讼来说,搜集证
证据法学(法硕)ppt
适用条件:提出利己要件事实
行为证明责任 辩论主义诉讼程序中:两者相关联,范围相一致 证明责任 结果证明责任 职权探知主义程序中: 两者相分离
适用条件:证明手段穷尽,审理终结之时,事实真伪不明
第二节 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
一 一般规则:谁主张、谁举证 二 特殊规则:证明责任倒置 三 证明责任分配之妥当性追求:法官自由裁 量
证据法学 (在职法硕班)
主讲:贵州大学法学院 田应梅 2010年5月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证据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 证据基本理论 证明责任(龚如心案) 证明标准(辛普森案) 证据法的程序论原理(孙万刚案)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证人证言 鉴定结论
第四节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一、一般规则 (一)谁主张谁证明——公诉人的证明责任 1、一定程度上制约公诉权滥用 2、无罪推定原则要求 (二)谁主张谁证明——被告人和自诉人的证 明责任 二、证明责任倒置
四、仲裁规则的作用 1.为当事人提供一套科学、系统、明确的仲 裁程序规则,便于当事人有效地解决纠纷。 2.为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庭受理、审理和裁决 纠纷提供适用的程序规则,使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能 够得到公正、及时地解决。 3.为仲裁员和当事人提供程序上的权利和义 务规范。 4.为支持、协助和监督仲裁提供依据。
第四章 证明标准
第一节 证明标准的概念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第一节 证明标准的概念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一、从辛普森案谈起 二、证明标准的概念
又称证明程度、证明要求、证明度,是诉讼主体运用证据 证明案件待证事实所需达到的程度。
证据法课件PPT课件
• (二)狭义的概念,即可以作为定案根据的诉讼证据的概念, 也就是经过查证属实的诉讼证据的概念。刑诉法第42条第 1款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 狭义证据的特点: • 1.从内容和实质来讲,应当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 • 2.从形式和来源讲,它应当具备法定的形式和来源; • 3.从证明过程讲,应当是经过查证属实的可以作为定案根
• 广义证据法学:有学者也称为法律证据学,除研究 诉讼证据外,还研究在处理其他法律事务,如行政执
法、仲裁、公证、监察等活动中如何运用证据的问题。
研究对象
• 与证据和证据运用有关的Fra bibliotek律规范(静态的研 究对象)
• 与证据和证据运用有关的司法实践(动态的研 究对象)
• 证据运用的方法、规律和规则 • 古今中外的证据制度和证据理论 • 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中对证据和证据运用
一、证据的概念 (一)证据的涵义 在证据定义的争论中,真正有代表性的观点: 1.“事实说” 2.“反映说” 3.“两义说” 4.“根据说” 5.“材料说” 6.“信息说”
(二)证据的定义: • 《刑诉法》第42条第1款规定:证明案件
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此定义基 本属于实质证据观。
• 证据定义可作如下表述:与案件真实情况 相关联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三、书证的形成 四、书证同物证的区别 1.当记载或表示了一定事实的物,单纯以一个物起证据作用的 时候,它是物证。 2.当记载或表示一定事实的物,是以它上面的文字、图画的 外在形态这样一些物质性特征 起证据作用时,它也是物证。 3.当记录或表示了一定事实的物同它上面的文字图画等一起 发挥证据作用时,它是书证。 4.当记载或表示了一定事实的物既以它本质或它上面的文字、 图画的外在特征,也以记载 的事实发挥证据作用时,它既是 物证又是书证。
证据法学(PPT版)
入深水中,沉没无罪,浮出有罪
水审图
《汉穆拉比法典》第2条规定: “假若某人控他人行妖术, 而又不能证实此事,则被 控行妖术的人应走近河边, 投入河中。如果他被河水 制服,则揭发者可以取得 他的房屋;反之,如果河 水为他剖白,使之安然无 恙,则控他行妖术的人应 处死,而投河者取得揭发 者的房屋。”
第249条,“设若某人租用牡牛,而神击中它以致倒毙, 则租牛的人应凭神发誓并免除责任。”
水审:一般适用于盗窃或杀人等重大案件,分为冷水审和
热水审
A.冷水审:将被控告者投入河水中以判断其是否有罪的
方法
标准:a.沉没有罪,浮出无罪——《汉穆拉比法典》
b.沉没无罪,浮出有罪——古代日尔曼法
方法:将嫌疑人的手脚捆在一起,成弓背屈肢状,然后投
判例证据法
证据规则:
当事人之间的对抗
大陆法系 程序法、实体法混同
职权主义色彩
两大法系证据法模式的关联
n 两大法系证据法模式的差异客观存在,并不意味着每一法 系内部的证据法模式是完全一致的,也不意味着两大法系 之间没有共性。其实,无论是英美法系的证据法,还是大 陆法系的证据法,都有一些亚模式存在
程序法的价值:公平、正义、理性、文明、民主、效果等
证据法的实体性内容:证据法中有关证据能力、证明力、 证明责任、证明标准、证明对象等内容都具有实体规范性 质,具有实体法特性
证据法的程序性内容:关于收集证据、证据调查、质证、 认证等大量内容都属于程序范围
证据法具有实体与程序双重属性,具有实体与程序双重价 值
证据法学
第一章 证据法概述
❖ 证据法 ❖ 证据法属性 ❖ 证据立法的模式 ❖ 证据法渊源 ❖ 证据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证据法
(证据学课件)1第一讲_证据法学概述
外国证据法
• • • • • • • 加州证据法 约500条 美国联邦证据法 佛罗里达州证据法 约100条 澳大利亚《1995年联邦证据法》 加拿大证据法 英国《刑事证据法》、《民事证据法》 推荐:何家弘、张卫平主编:《外国证据 法选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我国的证据法
• 我国目前还没一个完整的证据法,有关证 据的法律规范散见于三大诉讼(刑、民、 行)法中。 • 刑诉法 T42-T49 • 民诉法 T63-T74 • 行诉法 T31-T36 •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1)《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
For students in law school
• • • • • • • Structuring a problem Organizing data: macroscopic analysis Detailed analysis (evidence) Evaluation of particular data Complex arguments: microscopic analysis Inferential reasoning in law contexts Impeachment of a conclusion or judgement
第一讲 证据法学概述
证据是裁判的基础。 ——边沁 《司法证明的原理》
1.1 什么是证据?
证据如何说话
证据
• 什么是证据? • 日常意义vs法律意义 • 证据为什么能说话?
法律用语,据以认定案情 的材料。——《辞海》
证据的定义
• 事实说: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种事实。(陈光中,1996; 程荣斌,1999;江伟,1999) • 材料说:可能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杨连峰 ,1995) • 方法说:用作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和证明方法 。(崔 敏、张文清,1992) • 根据说:证据即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何家弘,1999) • 统一说:经过查证属实可以作为定案根据的,具有法定形 式和来源的,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刘金友, 2001;陈光中、卞建林,1996;樊崇义,2001;高家伟等, 2004) • 信息说:证据是关于案情的“信息”。(齐剑侯,1982) 证据是负荷案件信息的载体。(童兆洪、俞晓辉,2001; 李琳,2002)
《证据法学课件》PPT课件
►完全的程序正义:在完全的程序正义下,实 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没有矛盾,也就是说关于 实体正义存在一个的判断标准,同时存在一 种程序可以实现实体正义。如分蛋糕。
►纯粹的程序正义:在实体结果是否公正的问 题上没有判断的标准,完全依赖于程序的运 作,只要程序是正义的,就认为结果是正义 的,如赌博。
我国需要证据法典吗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如何证据立法
诉讼法中完善证据法的内容 刑事证据法、民事证据法、行政证据法 中国证据法典
制定证据法的单行法,急用急立
证据立法:一个可行性的方案,还是一个乌托邦的理想?
2、与证据和证据运用有关的司 法实践
► 有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法律一经制定出 来就落后于司法实践.可见司法实践是非常 复杂的,法律无法面面俱到。因此我们通过 在了解现行法律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了解司 法实践的现状,由此更加深入理解法律规范 本身的含义,准确把握法律规范;同时我们 可以通过了解法律的缺陷,发现其问题和不 足之处。
►证明论:证明概述、证明主体、证明对象 、 证明责任、证明标准、证明方法、证据在审 判中的运用
思考题:
► 1、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是静止的还是不断 发展变化的?
► 2、我国证据法应当采用哪种模式?为什么?
第二讲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神示证据制度 ►法定证据制度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 水审:使当事人接受水的考验,显示神意(河 神),来判定当事人对案情的陈述是否真实、 刑事被告人是否有罪。
► 水审分为冷水审和沸水审。
► 3.神誓法与神判法之比较
► 神誓法往往有利于接受审查的人;神判法则明 显不利于接受审查的人。
► 当事人在神判法的考验下很难不受伤害,而受 到伤害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对接受考 验的一方明显不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证明力
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能 力。证据证明力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对证明力大小的判断离不开法律的规定和法 官的认识活动。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 实行的是以法官对证据的自由运用与判断为
主,以受法律预置规定约束为辅的证据制度。
(四)诉讼证据的作用
证据材料转化为诉讼证据的合法性。
(三)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证据能力
证据能力,是指一定的事实材料作为诉讼证据 的法律上的资格,故又称作证据资格。具备证 据能力,是作为证据的先决条件,当事人事实 材料只有具备证据能力,法院才能够将它作为 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证据能力,涉及的是有还是无的问题。
1.证据是公诉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利器 2.证据是当事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武器 3.证据是法院判断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 4.证据是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手段 5.证据是使裁判具有公信力的基础
二、证据法
(一)证据法的概念和内容 证据法,是指规定诉讼中的证据和证明活动的法律。 (二)证据法的立法模式 1.单独制定证据法。 2.未单独制定证据法,将证据问题规定在相应的诉讼
由于经营发生亏损,无法按合同履行退款和支 付利润的约定,并要求A公司承担300万元亏损 中的150万元的损失。针对B公司的答辩,A公司 提出,双方当初约定,经营中若发生亏损,由B 公司承担,双方的合同也是这样约定的。
问:在本案中,法院应当如何认定事实和适用
法律?
一、事实认定在诉讼中的作用
就大多数诉讼案件而言,当事人发生争执的主 要是事实问题,相对于有争议的案件事实而言, 决定如何适用法律一般而言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中国法学教科书·原理与应用系列
《证 据 法 学》 教学课件
李 浩 主编
第一章 证据法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证据、证据法、证据法学 第二节 裁判中的事实认定 第三节 事实认定与认识论和价值论 第四节 证据法的目的 第五节 裁判中的真实 第六节 证据制度与实体法和程序法
本章导学
诉讼中的证据是当事人用来证明某一事实真实 或不真实的材料,也是法官用来确定争议事实 的依据。
(一)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1.有关证据和证明的法律规范 2.运用证据的法律实务 3.证据理论
(二)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裁判中的事实认定
【1—3】 原告A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B公司 按照联营合同的约定退还800万元并支付联营所得 的利润50万元,A公司向法院提供双方在2年前签订 的联营合同一份,合同约定由A公司提供资金800万 元,由B公司提供场地、人员并负责经营,双方的 合作期限为2年,联营期满后,B公司应当在10日内 将800万返还给A公司,并向A公司支付联营所得利 润50万元。B公司在答辩中提出:
诉讼中如果有一千个事实问题,真正的法律问 题还不到事实问题的千分之一
二、裁判的一般规则
法院的裁判建立在一定的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则基础 上,这里的事实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事实,而是法 院认为对解决案件有意义的并且被证明的事实。
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作出裁判是诉讼的的理想状态, 是诉讼法和法院努力追求的,但并不是在所有的案 件中都能够做得到。
问:法院可否以被告在电台做节目时已经承认孩子是 自己与他人所生,就把该事实作为无需证明的事实?
一、证 据
(一)证据的概念
从诉讼的角度说,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 况的各种事实,这些事实既被当事人用来向法院 证明他们所主张的事实,又被法院用来作为判决 中认定事实的依据。
证据材料与证据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证据法是用来规范证据和证明活动的法律。 通过本章学习,应着重把握证据的基本特征、
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关系、诉讼证明与认识论 和价值论的关系、证据法的多元目的、诉讼中 的真实。
第一节 证据、证据法、证据法学
【1—1】原告是某中学的一名女教师,向法院提 起诉讼,称被告(该中学的校长)长期对她进行 性骚扰。原告为证明性骚扰事实的存在,向法院 提供了被告发给她的30多条手机短信,被告否认 原告的指控,为了说明原告对收到的短信并不反 感,也向法院提供了原告回复给他的手机短信。
问:手机短信能否成为诉讼中的证据?如果能够 成为证据,属于哪一类证据?
【1—2】原告葛某与被告范某已经离婚三年。一日, 葛某看电视,突然见其前妻范某正在“心灵花园”节 目中做嘉宾。范某在节目中讲述了自己曾背着丈夫与 他人同居并生下儿子的经历,同时道出当初为了给孩 子名分向丈夫撒谎,使丈夫误认为儿子是夫妻二人亲 生。看罢,葛某把范某告上法院,要求对方赔偿孩子 的抚育费和精神损失。
关联性是在客观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证据 的特征,因为并非所有客观存在的事实或材料 都可以作为诉讼证据,能够作为诉讼证据的,
是那些与待证事实存在一定联系的事实或材料。
3.合法性
合法性是指证据的形式、收集的方法要符合法律 的要求,证据材料转化为证据必须经过法律规定 的程序。
合法性的内容包括: 收集证据的合法性; 证据形式的合法性;
(二)证据的特征 1.客观性
客观性是证据的本质属性。客观性也可以说是真 实性,它要求证据内容必须是真实的。
强调证据具有客观性,并不否认证据的提供、运 用具有主观的一面。
强调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条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2.关联性
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待证的案件事实存在一 定的联系。判断有无关联性的标准应是:由于 证据的存在,使得待证事实的真实或虚假变得 更为清晰,从而有助于证明待证事实的真伪。
三、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
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在诉讼实务中其 实很难截然分开,正如德国学者所认 为法官的目光在事实和规范之间来回 穿梭是适用法律的普遍特征。
法中。 3.未单独制定证据法,将证据问题分别规定在实体法
和程序法中。
(三)我国证据法的渊源 证据法的渊源,是指证据法的表现形式。 我国有关证据和证明的规范首先体现在实体法
的有关规定中,其次是程序法中的规定,在司 法解释中,也有不少同证据相关的内容。 地方性法规则不宜规定证据问题。
三、证据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