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3. 引导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使学生能够识别并说出常见的传统文化元素。

2. 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

(二)教学难点。

1. 如何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向一年级学生解释传统文化的内涵。

2.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持续的兴趣,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

三、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

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元素。

2. 游戏教学法。

采用游戏的形式,如猜谜语、角色扮演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1. 播放一段春节联欢晚会的热闹片段(如舞龙舞狮的表演视频)。

2. 提问学生:“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看到的画面是不是很有趣呀?你们知道这是在庆祝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出春节相关内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传统文化。

(二)新授(20分钟)1. 传统文化的概念(简单讲解)(3分钟)1.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一年级学生解释:“小朋友们,传统文化就像是我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直传下来的宝贝,像我们过年贴的春联、吃的饺子,还有端午节吃的粽子,这些都是传统文化。

”2. 展示一些不同传统文化元素的图片,如剪纸、京剧脸谱、中国结等,让学生初步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

2. 传统节日(10分钟)1. 拿出日历,翻到几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日期(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向学生介绍这些节日的时间。

2. 详细讲解春节:- 展示春节期间人们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拜年等图片或短视频。

- 告诉学生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通过这些活动来迎接新的一年,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让学生分享自己家里过春节的情景,如有没有收到红包等。

3. 简单介绍元宵节:- 展示元宵花灯的图片,介绍元宵节有赏花灯、吃元宵的习俗。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3. 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4. 中国传统的礼仪和道德观念5. 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传统节日、习俗、艺术形式等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如教材、图片、视频等。

2. 准备相关的教学道具和物品,如传统节日的食品、艺术品等。

3. 准备教学场地的布置和安排。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练习来评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安排1. 第一个教学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二个教学周:学习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3. 第三个教学周:探索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4. 第四个教学周:了解中国的传统礼仪和道德观念5. 第五个教学周:探究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七、教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和体验。

3. 制作手工艺品,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道德观念。

5. 制作传统节日的食品,让学生品尝和了解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避免误解和片面认识。

2. 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3.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影响三、教学重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四、教学难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2.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传承和发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事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二章:中国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庆祝方式。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2. 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3. 常见的中国传统节日及其特点三、教学重点:1.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2. 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四、教学难点:1. 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价值2. 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和应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意义、庆祝方式和习俗。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中国传统节日事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三章:中国传统艺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2. 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和影响3. 常见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及其代表作品三、教学重点:1. 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2. 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和影响四、教学难点:1. 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涵和价值2. 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和应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特点、发展及其影响。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与发展3.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与发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讲解知识点: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与发展。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文学、艺术、哲学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的认知能力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学、艺术、哲学等2. 各个领域的特点和代表作品3. 各个领域对中国社会和世界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各个组成部分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个领域的代表作品和影响。

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古诗词、故事等,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演示、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成语故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教学内容:成语“滥竽充数”、“画龙点睛”、“掩耳盗铃”等。

2. 第二单元:古诗词欣赏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内容:古诗“静夜思”、“春晓”、“小池”等。

3. 第三单元:传统节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培养学生对节日的热爱。

教学内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4. 第四单元:民间故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内涵,培养学生传承民间文化的意识。

教学内容: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5. 第五单元:传统艺术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书法、绘画、剪纸、泥塑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故事、古诗词、民间故事等,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2. 演示法:展示传统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互动法: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实践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传统文化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传统文化。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语、古诗词、民间故事等的学习情况。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剪纸、泥塑等。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传统文化的试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时间安排:1. 第一单元:成语故事(4课时)2. 第二单元:古诗词欣赏(4课时)3. 第三单元:传统节日(4课时)4. 第四单元:民间故事(4课时)5. 第五单元:传统艺术(4课时)注意事项: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1课人不学不知义【教学过程】一、经典诵读1、导入课题,在学校里我们学到了那些道理?2、出示经典诵读内容3、师范读,领读。

4、学生齐读。

二、晓事明理1、出示故事子路拜师知义。

2、老师揭示从其中学到的收获。

三、广闻博识出示词语雕琢,老师解释词语的意思。

四、余力学文1、出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说说自己的收获。

五、学以致用开学第一课,学会上学歌,体会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第2课苟不学曷为人【教学过程】一经典诵读1导入课题,有同学不认真听讲,你有什么对他们说的2出示经典诵读内容3师范读,领读。

4学生齐读。

二晓事明理1出示故事牛角挂书。

2老师揭示从其中学到的收获。

三广闻博识出示词语三百千,老师解释词语的意思。

四余力学文1出示如负薪如挂角身虽老犹苦卓。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说说自己的收获。

五学以致用你还听过哪些有关学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吧。

第3课朝于斯夕于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经典诵读1导入课题,在读书方面,你有哪些好习惯2出示经典诵读内容3师范读,领读。

4学生齐读。

二晓事明理1出示故事囊萤夜读。

2老师揭示从其中学到的收获。

三广闻博识出示旦字的变化,老师解释词语的意思。

四余力学文1出示学习内容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说说自己的收获。

五学以致用尝试编排一个作息表。

第4课勤有功戏无益【教学过程】一经典诵读1导入课题,玩电脑游戏伤害眼睛2出示经典诵读内容3师范读,领读。

4学生齐读。

二晓事明理1出示故事祖莹勤读。

2老师揭示从其中学到的收获。

三广闻博识出示四书,老师解释词语的意思。

四余力学文1出示学习内容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说说自己的收获。

五学以致用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勤奋还学的名言警句?第5课晨必盥兼漱口【教学过程】一经典诵读1导入课题,同学们每天都是怎样刷牙洗脸的2出示经典诵读内容3师范读,领读。

4学生齐读。

二晓事明理1出示故事九龄风度。

2老师揭示从其中学到的收获。

三广闻博识出示古人刷牙,老师介绍知识。

一年级国学教案[合集5篇]

一年级国学教案[合集5篇]

一年级国学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一年级国学教案第一单元紧握,立身行事的罗盘第 1节礼貌风流美,文明大雅存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一书的作者及内容。

2.结合生活实际,能够诵读,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暇,更应努力地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1、导入新课2、范读本节课诵读内容。

3、教师讲解含义,学生理解内容4、学生诵读5、总结升华,神情寄语。

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凡事都要为自己立下一个规矩,这样就极有可能缩短自己和理想之间的距离。

6、学生交流自己理解后的感受。

7、诵读比赛第二节恭听父母言谨行子女道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初步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积累经典的兴趣,简单了解一些经典诵读的法。

3、在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感悟一些道理,了解一些生活礼仪及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地诵读,并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一、温习旧知。

谈话引入、背诵“总叙”和“入则孝出则悌”二、学习新知。

《弟子规》让我们了解了很多的礼仪,今天,我们将学习《弟子规》中的恭和谨(一)初读,读准读通出示:《弟子规》恭前八句。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读。

(3)师范读。

(4)指名读。

(5)师生对读。

(6)齐读。

(二)诵读,感知大意1、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两句大意。

3、齐读。

4、诵读比赛第3节人间重亲情,天下贵孝义教学目标:1、培养诵读经典的能力。

2、通过讲解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第一章:中国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让学生了解各个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活动。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春节:春节的来历、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习俗。

2. 元宵节:元宵节的来历、猜灯谜、吃元宵等习俗。

3. 端午节:端午节的来历、赛龙舟、包粽子等习俗。

4. 中秋节:中秋节的来历、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各个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2. 让学生分享自己过节的经历。

3. 组织学生进行节日活动,如猜灯谜、赛龙舟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列举出中国的传统节日。

2. 学生能了解各个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3. 学生能参与节日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二章:中国传统艺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剪纸、陶瓷等。

2. 让学生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书法:书法的历史、基本笔画、字体等。

2. 绘画:中国画的分类、画法、名作等。

3. 剪纸:剪纸的历史、技法、作品欣赏等。

4. 陶瓷:陶瓷的历史、分类、制作工艺等。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和特点。

2. 让学生欣赏经典作品,感受艺术魅力。

3. 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如写书法、画中国画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列举出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2. 学生能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和特点。

3. 学生能参与艺术创作,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三章:中国传统民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民俗,如婚嫁习俗、丧葬习俗、传统节日习俗等。

2. 让学生了解各种民俗的意义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1. 婚嫁习俗:六礼、迎亲、婚礼仪式等。

2. 丧葬习俗:丧礼、出殡、下葬等。

3. 传统节日习俗: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的习俗。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各种民俗的意义和作用。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1、《笠翁对韵》教案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教后反思:学生刚开始接触这种诗句,还很难接受,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够背诵,所以在以后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讲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尽量让他们理解以后再去背诵,这样的效果会好一些2、小儿语问题提出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教学目的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过程设计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重点解释: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6.检查背诵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教后反思:这首诗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能够很快地背诵,同时这首诗是关于小孩子的,学生很容易理解。

所以应该尽量吧较难的东西转化为容易理解的东西,学生学起来就比较轻松。

3《治家格言》教案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小学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1、弟子规》(一)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复习内容:上堂课的内容:中国人、中国心,中国的礼节——鞠躬,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

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

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

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

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

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内容: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

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

比如:孔子、孟子等。

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

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

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

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

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

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

谨:谨慎。

做事要慎重小心。

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

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

做事还要讲诚信。

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

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

不是指单纯的情爱。

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

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

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关于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关于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关于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篇1 一、班会目标:1、经过观察生活、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做生活得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蕴涵的随处可见的传统文化。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和深切的热爱,让学生学会和家人一齐欢乐地过传统节日,增进与家人的情感。

二、班会准备:调查收集有关资料。

三、班会过程:主持人上场:男1、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就犹如其中闪烁的明珠。

女1、今日,就让我们一齐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男1、了解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主题班会(合)此刻开始!女1、请班长宣布班会目的:班会目的:大家都明白,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资料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而来,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能够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得精彩画面,可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不断发达的今日,人们忙着工作,几乎慢慢地忽略了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节日,就算明白今日是这个节日,却不明白这个节日是干什么或纪念什么的。

例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已无人问津,而同学们早早地准备圣诞礼物时,我们,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是否该重新拾起那些压箱底的传统了呢为了帮忙同学们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主题是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

相信在召开这次班会之后,班里必须会掀起经久不衰的回归传统的热潮!男1: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团圆美满的传统节日,那就是女1:合(中秋节)。

女1:是的,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七夕节、重阳节、腊八节。

男1:按照时间的先后,每年我们迎来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就是最隆重的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一个同学走上台挂上春节的灯笼)女1:之后是热热闹闹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挂灯笼)男1:春风春雨迎来清明节。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掌握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如诗词、成语、书法、绘画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欣赏学习古诗《春晓》、《静夜思》等,了解诗词的韵律和意境。

2. 第二单元:成语故事学习成语“画龙点睛”、“掩耳盗铃”等,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3. 第三单元:书法艺术学习书法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规范,体验书法的魅力。

4. 第四单元:传统绘画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尝试绘制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5. 第五单元:传统节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成语的来历和含义,介绍书法、绘画的基本知识。

2. 演示法:展示书法、绘画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书写、绘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意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四、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检查学生诗词、成语的学习情况,书法、绘画的练习成果。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态度和表达能力。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一年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材。

2. 教具:毛笔、墨汁、画纸、画笔等书法、绘画工具。

3.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4. 视频资料:收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学习体验。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诗词欣赏(2课时)2. 第二单元:成语故事(2课时)3. 第三单元:书法艺术(3课时)4. 第四单元:传统绘画(3课时)5. 第五单元:传统节日(2课时)6. 第六单元:传统音乐(2课时)7. 第七单元:传统舞蹈(2课时)8. 第八单元:传统戏剧(2课时)9. 第九单元:传统建筑(2课时)10. 第十单元:传统饮食文化(2课时)七、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诗词、成语、书法、绘画等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设计82878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设计82878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1、《笠翁对韵》(节选一)教案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2、跟老师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

4、同桌互检朗读。

5、教师抽检学生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

三、释读1、师读第一句。

讲解第一句。

2、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下饷对高舂青春对白昼3、学生一起说课文大意。

四、朗读课文。

1、分组读,再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

4、试着背诵。

五、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收集对联。

附:上平声篇【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曰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曰曈朦。

蜡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曰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二冬】晨对午,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恃宠起边风。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第一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使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活动。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内容:1. 春节:介绍春节的由来、习俗,如贴对联、放鞭炮、拜年等。

2. 端午节: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如赛龙舟、包粽子、挂艾叶等。

3. 中秋节:介绍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教学活动:1. 讲解春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贴对联、放鞭炮等,体验春节的氛围。

2. 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赛龙舟、包粽子等,体验端午节的氛围。

3. 讲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赏月、吃月饼等,体验中秋节的风。

第六章:中国传统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剪纸等。

2. 使学生欣赏和分析传统艺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书法:介绍书法的基本技巧和著名书法家,让学生练习书写简单的汉字。

2. 绘画:介绍中国画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山水画或花鸟画。

3. 剪纸:介绍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图案,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

教学活动:1. 讲解书法的基本技巧和著名书法家,让学生练习书写简单的汉字,如“福”、“寿”等。

2. 讲解中国画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山水画或花鸟画,如山水、鱼虫等。

3. 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图案,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如雪花、小动物等。

第七章: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音乐形式,如古筝、二胡、琵琶等。

2. 使学生欣赏和分析传统音乐作品,培养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古筝:介绍古筝的演奏技巧和著名曲目,让学生聆听古筝音乐。

2. 二胡:介绍二胡的演奏技巧和著名曲目,让学生聆听二胡音乐。

3. 琵琶:介绍琵琶的演奏技巧和著名曲目,让学生聆听琵琶音乐。

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一、教案名称:《认识汉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汉字,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3. 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内容】1. 学习10个生字,如:人、山、水、火、木等。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

3. 学习简单的词语,如:人山人海、山清水秀等。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生字的结构和笔画,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

3. 练习书写生字,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4. 组成词语,让学生理解生字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5. 课堂小结,强调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二、教案名称:《诗词鉴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律美,培养审美情趣。

2. 理解诗词的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学会背诵诗词,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1. 学习一首古代诗词,如《静夜思》、《春晓》等。

2. 了解诗词的背景和作者,体会诗词的意境。

3. 学习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培养语感。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诗词的意义和背景。

2. 分析诗词的结构和韵律,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

3. 朗读诗词,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学习诗词的背诵技巧,让学生能够熟练背诵。

5. 课堂小结,鼓励学生欣赏和传承古代诗词。

三、教案名称:《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

2. 掌握节日的起源和习俗,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学习一个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2. 了解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如贴春联、吃月饼、赛龙舟等。

3. 学习相关的古诗词,感受节日的历史底蕴。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节日的意义和起源。

2. 分析节日的习俗和活动,让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

3. 学习相关的古诗词,体会节日的历史底蕴。

4. 分享自己过节的经历,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5. 课堂小结,强调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分析:学生经过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论语·十则》,学生对《论语》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十个单元,共有34课。

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

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三、课程目标(一)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形式,自觉拓展学习视野,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

(四)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

(五)学习传统文明礼仪,提高个人修养。

(六)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培养合作意识。

四、实施措施(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文化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通过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通过活动性学习,使学生在诵读、感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传统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3. 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1. 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教学难点:1. 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 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详细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3. 探讨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4. 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介绍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5.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传统文化方面的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章:传统节日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二、教学内容:1. 春节:中国的传统新年,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习俗。

2. 清明节:纪念祖先和亲人的节日,扫墓、踏青等习俗。

3.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节日,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

4. 中秋节:团圆的节日,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三、教学重点:1. 传统节日的名称和日期。

2. 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四、教学难点:1. 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节日的名称和日期,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2.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知和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选择本课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古语,和同桌一起背一背、说一说。
7.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记诵《学而时习》中的读书“三到”。
第二课时
三、感悟“思”字的汉字之美,体会会意字的魅力
1.出示“思”字由金文到隶书的演变过程,请同学们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2.拓展带有“思”字的四字词语。
3.结合“思”的古体字,理解学习既要用心,也要用脑,从而进一步体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深意。
4.第一则名言出自《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祖莹学诗》的故事所对应的就是“莹八岁,能咏诗”这一句;“泌七岁,能赋棋”是说有一个叫李泌的孩子,七岁时就会作赋了;人们都惊叹于他们的聪颖。作为小学生,你打算怎样向他们学习呢?
5.第二则名言出自《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录的孔子名言,是儒家经典之作。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自幼好学,请同学们借助《说字解词》和《诗文今译》,掌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含义,并说一说你的理解。教师注意点拨、总结。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儿歌激趣,导入新课
1.拍手唱儿歌《映雪读书》:“晚不读,早睡觉,大好时光全跑掉,梦中醒,雪光耀,倦意顿失衣穿好。映雪读,寒冷抛,饱学之士成望高。”
2.同学们,《映雪读书这首儿歌讲的是古时候的一个孩子,不顾天气寒冷,在冬夜雪地里利用雪反射的光亮刻苦读书的故事。无论多么聪明的孩子,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勤学》。
二、诵读经典,学习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领读,正字正音。
3.多种形式认读,熟读成诵。
4.请你借助《说字解词》,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名言的意思。
1.欣赏汉字之美,感悟知行合一之道。
(1)播放“人”字由甲骨文到隶书的演变过程,让学生说一说发现,进而感受古今汉字的结构之美。
(2)全班交流古体字“人”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3)结合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学习警示,更进一步了解“践学”的意义。
(4)教师小结。
2.指名领读,正字正音。
3.多种形式认读,熟读成诵。
4.请你借助《说字解词》,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名言的意思。
5.这两句名言的意思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诗文今译》。
6.学生齐读课文,加深认识。
第二课时
一、品味名言,理解诚信
1. 这两句名言中你最喜欢哪句?说说理由。
2.听故事,用名言。
6.学生齐读课文,结合《诗文点评》加深对古语的认识。
第二课时
一.教师小结:
知识就是力量。要想做一个博学的人,知识的获取必不可少。学海无涯,我们要像祖莹、李泌一样从小好学,也要像孔子一样对知识充满无限渴求。
二、体会汉字之美,领悟“学”的内涵
1.观看微视频《“学”字的演化过程》,结合古体字,从象形字的角度说一说对“学”的理解。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领读名言,为学生纠正读音。
3.采用拍手读、打节奏读、配乐诵读等方式,反复吟诵名言,读出名言的韵律美,感受古文中巧妙的押韵规律,并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说文解词》和《诗文今译》,从字面意思理解古语含义。
5.全班议一议,借助《诗文点评》,探讨从这两则名言中你读懂了什么。比如借助“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一句进行反思,同学们平日里是怎样读书的?从古人的经验中你悟到了什么?今后打算怎样做?
2.学习《实践万花筒》中的《请你来辨认》版块,认识笔、墨、纸、砚及各自的作用,培养对传统书写工具的兴趣。
教学反思
4、践学
主备人:李丹琦




1. 借助拼音正确朗读
2.借助《说文解字》、《诗文今译》理解故事之道。
3.感受汉字之美,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
重点
难点
重点:结合实际谈一谈践学的重要性
难点:做到知行合一
(1)听故事
“在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外滩一栋24 层高楼顶上,一个13岁男孩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姿势,纵身跃起,向东南方向的海‘飞’去。”这不是电影镜头,也不是网络游戏情节,而是一幕真实的惨剧。
在离新年的钟声敲响还有4天的时候,这名沉溺于网络游戏难以自拔的,叫小艺(化名)的男孩,选择了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离开世界,去追寻网络游戏中的朋友,把无限的痛苦和思念留给了他的亲人。
(2)用名言
生活中,我们常碰到这样的事,有的同学痴迷于网络游戏,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日渐消瘦,甚至有的同学因为沉迷游戏而选择放弃生命,但他们总觉得身体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这样做合适吗?请你和小伙伴交流一下,然后用我们学过的名言劝告一下这样的同学。
(3)结合实际,加深理解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做过既让父母心疼又着急的事情?体会父母无私的爱。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新课
1.播放《纸上谈兵》的故事视频。
2.全班讨论赵括作战失败的原因。
3.赵括失败是因为死读兵书。后人常常用“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可见学习知识不能死读书,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这就是践学的重要性。
4.齐读课文题目——践学。
2.借助《说文解字》、《诗文今译》理解故事之道。
3.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孝顺
重点
难点
重点:明白孝顺比惜身更高一层
难点:谈一谈顺亲事例,指导学生行为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吧!(播放《听妈妈的话》)
2.你从这首歌曲中听到了什么,能给大家讲讲吗?
3.听父母的话,这是孝顺的基本要求。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顺亲”。板书课题。
3.祖莹之所以聪颖,是因为他的“乐学”态度。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要想成为博学之人,首先要做到“乐学”。所谓“乐学”就是喜欢学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我国古代先贤的“乐学”之道。
二、诵读经典,学习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名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领读,正字正音。
3.采用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朗读、拍手读等多种形式有韵律地朗读名言,做到熟读成诵。
难点:与自身的学习实际结合。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勤学”。谁来说说什么是“勤学”?你还能记起哪些有关“勤学”的名言?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勤学的孩子很难得,善学的人更是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来看古人对善学的解读。
二、诵读经典,学习课文
二、学习《日积月累》,进一步感悟勤学的可贵
1.借助拼音,读读名言。
2.小组讨论,说说对名言的理解。
3.讲一讲华罗庚的故事,引导学生从名人的生平事述中感受“勤学”的价值。
三、拓展练习
1.听老师读 一读《链接七巧板》 中对《三字经》 的简介,初步了解这本著作。
2.结合《实践万花筒》版块中的《请你去观察》,了解车胤刻苦读书的故事,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相关资源链接
·图书资源·
教学反思
3、乐学
主备人:李丹琦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内容
2.借助《说文解字》、《诗文今译》将古诗中的乐学之道与自己的学习实际结合。
3.理解学的含义
重点
难点
重点:感悟名言道理
难点:树立乐学思想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故事视频《祖莹学诗》。
2.你能说一说,故事中的祖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吗?
1、勤学
主备人:李丹琦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有韵律朗读课文。
2.借助《说文解字》、《诗文今译》将古诗中的勤学之道与自己的学习实际结合。
3.了解“力”的含义
重点
难点
重点:诵读名言内容理解名言含义,感悟名言中所蕴含的的现实意义为重点。
难点:将故事中勤学之道,与自身的学习实际结合。在今后的学习中勉励自己发奋学习。
3.学生齐读课题,说一说对“勤学”一词的理解。
二、诵读经典,学习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名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名言。
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诵读成果。教师做相应点拨。
4.全班配乐齐诵两则名言,要读出名言的韵律。
5.学生借助《说字解词》 《诗文今译》,初步理解名言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联系学习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读懂了什么。如“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一句,让同学们说说自已有没有因贪玩而耽误学习的情况,结果如何。通过亲身经历,理解名言中的深刻道理。
重点
难点
重点:明白惜身是孝顺之本。
难点:通过实际指导学生爱惜身体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心肝宝贝》吧!
2.你从这首歌曲中听出了什么,你能给大家讲讲吗?
3.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惜身”。板书课题。
二、诵读经典, 学习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结合《请你讲故事》,说说自己都听过哪些刻苦学习的小故事,比一比谁讲的故事最动听。
教学反思
2、善学
主备人:李丹琦




1. 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有韵律朗读课文。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与自己的学习实际相联系,体会古人训诫的现实意义。
3.了解思字的演变,结合古体字自行理解诗的含义。
重点
难点
重点:诵读名言内容理解名言含义,感悟名言中所蕴含的的现实意义为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