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和进展

合集下载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形态与功能成像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形态与功能成像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㊃综述㊃基金项目:河北省卫计委重点科技计划课题(20130179)通信作者:颜立群,E m a i l :y a n l i q u n 2008@a l i yu n .c o m 冠状动脉C T 血管造影形态与功能成像临床应用的新进展颜立群,王文燕,汪国石,康建丽,穆晓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医学影像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 要:随着冠状动脉疾病螺旋C T 成像技术的快速升级,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影像诊断与临床治疗有了极大的飞跃,目前在科研与临床领域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冠状动脉螺旋C T 成像方法,对于从传统的形态学诊断过渡到以功能诊断为主,甚至在不久的将来,真正的实现以螺旋C T 为主导的,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一站式诊断与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结合国外最新的相关研究进展,就冠状动脉螺旋C T 成像在冠心病的功能诊断方法进行综述㊂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冠状动脉疾病中图分类号:R 81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7)08-0729-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7.08.020 冠状动脉疾病一直是临床上的常见病㊁高发病,随着临床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需求的不断提高,相应冠状动脉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也在日新月异,冠状动脉C T 血管造影(C T C A )是近年来在临床上快速推广的冠状动脉疾病的影像诊断方法,因操作简单,成像迅速,数据精确,可信度高,C T C A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评估,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旁路血管的评价㊂业内公认的冠状动脉螺旋C T 在冠状动脉疾病影像诊断中的主要用途为:在急性或非急性发病的无心脏病病史的患者中筛查可能存在的冠状动脉疾病;在新发生或新近诊断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筛查冠状动脉疾病;非心脏手术的术前冠状动脉评估;心电图检查正常,但症状频繁或平板运动实验评分提示中等程度风险的患者的冠状动脉疾病筛查;心脏压力应激图像结果不明或结果与心电图不一致的患者的冠状动脉疾病筛查;心脏压力应激实验中有新发症状出现或原有症状恶化患者的检查;对心脏负荷实验正常出现新发症状或原症状恶化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评价;针对冠状动脉重建术后的血管评估;评估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结构与功能;评价心室的形态与收缩功能;评价心脏内部及外部结构[1]㊂目前,多项研究已经证实C T C A 临床应用的可靠性与敏感性[2-4],而且,目前C T C A 已经成为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冠状动脉影像诊断技术,随着目前螺旋C T 硬件与软件技术的快速升级,螺旋C T 对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方法及手段也极大丰富,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也逐渐从传统的形态学诊断逐渐跨入心脏功能评价的领域,如目前出现的较为前沿的冠状动脉腔内对比剂梯度(T A G )分析,冠状动脉校正性对比剂浓度(C C O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分析与识别,冠状动脉C T 血流储备分数(C T -F F R )分析,C T C A 联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 P E C T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 P I ),C T 心肌灌注(C T P )等㊂1 T A G 分析T A G 是以C T C A 为基础,计算冠状动脉管腔内某一点的对比剂浓度(HU 值)与冠状动脉起始部到达该点的距离之间的线性回归系数[5],以此分析管腔内的缺血情况㊂目前该指标与冠状动脉的功能性狭窄之间的关系已经在320排螺旋C T 的相关研究中得以验证[5-6],研究表明,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血流储备分数(F F R )ɤ0.80)受试者组的T A G 明显的小于非功能性狭窄受试者组,对于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特异度㊁敏感度㊁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达74%㊁77%㊁67%和86%㊂相对于单纯的形态学研究,T A G 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估和发现冠状动脉的功能性狭窄(其功能性狭窄的综合识别改善指数达0.11),有利于临床及早采取有的放矢的治疗措施㊂虽然T A G 是一种较为便捷的发现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良好指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其测量的精度㊁方法㊁标准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统一,实际的冠状动脉成像中,随着患者心率㊁心律的波动冠状动脉内对比剂浓度可发生不可预测的改变,不同心动周期采集的数据亦可能存在差异,而且不同的C T 扫描机,图像重建的算法及对比剂注射方法的不同都会影响到相关研究的结果㊂而且目前的研究绝㊃927㊃‘临床荟萃“ 2017年8月5日第32卷第8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A u gu s t 5,2017,V o l 32,N o .8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大多数都是应用在较大的冠状动脉血管管腔(横截面积ȡ2mm2)内,对于更小的冠状动脉,由于测量手法㊁容积效应等因素,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很多研究中心都提出了T A G的临界值,但是研究的结论并未统一,H e l l等[7]以-0.65HU/10mm作为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临界值,而W o n g等[5]则以-15.1 HU/10mm作为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临界值,由此可见,不同中心的研究结果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这说明T A G若想在未来真正推入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诊断,仍有很多细节有待统一与研究㊂在T A G的研究基础上,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关注冠状动脉C T中C C O,冠状动脉血管内造影剂浓度有很多正常的变异,而且在不同的心动周期采集图像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解释不同心动周期㊁心输出量情况下冠状动脉血管中造影剂浓度的变化,冠状动脉C T中C C O是把每一只冠状动脉腔内造影剂浓度的测量都与相同层面上的降主动脉管腔内造影剂做标准化㊂利用螺旋C T分析心脏相对心肌灌注被称作 C T-M P I ,有研究表明[8-10],C T P所测的心肌灌注缺损面积与心肌缺血程度㊁左心室射血分数(L V E F)及左心室容积参数与S P E C T-M P I具有良好的一致性㊂国外初步研究表明C T-M P I(造影剂摄取)是可行的,且与S P E C T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这种方法与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 E T)-M P I和S P E C T相似,它们都靠分析心肌在收缩和舒张状态下摄取对比剂(静脉注射不透X线的阳性对比剂)的情况,来分析心肌缺血和瘢痕的情况㊂就C T而言,心肌摄取对比剂的浓度可以用来评估心脏心肌应力和休息状态下的相对心肌灌注㊂然而,C T-M P I的一个局限性因素是必须要采取办法(比如利用专门的软件系统)修正来自左心室造影剂的射束硬化伪影㊂但是,并非所有的机构都可以利用这种矫正软件,因此C T-M P I的诊断准确性可能会有一定的限制,寻找像C C O这样不易受伪影影响的新方法是必要的㊂有两个研究的数据支持这种对比剂浓度梯度的测量,其中渥太华大学心脏中心就描述了这种冠状动脉功能测量的新方法(C C O),用来预测静止的冠状动脉血流,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具有独特的可行性,具有潜在优势适合在全世界进行推广㊂作为一项概念验证性研究,该中心选择了52例患者(104条冠状动脉血管),在心肌梗死溶栓危险评分(T I M I)异常的动脉血管内观察到在血管狭窄前与狭窄后C C O的显著差异,C C O>0.184可以预测T I M I的异常,它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和91%[10]㊂但是作为一种与心肌功能相关的测量参数,要想能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支持㊂2C T-F F RC T-F F R是基于P i j l s等[11]提出的F F R而衍生出来的一种C T检查技术,传统的F F R测量是指在最大充血状态下经过压力导管测量的冠状动脉病变远端管腔内平均圧与主动脉平均圧的比值,它对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的功能诊断及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欧洲心脏病学会的冠状动脉介入指南已经将F F R作为1A级证据,足以证实其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传统的F F R检查是通过介入的方法,放置压力导丝于冠状动脉血管中检测并计算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对于心肌血流量的影响,但由于其高昂的费用及检查的有创性,使其难于在临床上广泛推广㊂而C T-F F R是基于目前快速发展的多排螺旋C T技术及其后处理软件衍生出来的一种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功能分析指标㊂通过C T机的数字重建技术来模拟冠状动脉血流和血管腔内形态结构,并结合冠状动脉血流速度㊁剪切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通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变换即可推算得到C T-F F R, C T-F F R使腔内压力测量从有创性介入手段转向无创的螺旋C T测量,相关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项国际多中心研究(D I S C O V E R-F L OW试验和D e F A C T O试验)及其诸多的衍生研究均表明C T-F F R与传统的F F R均能与冠状动脉疾病所导致的功能性血流改变有很好的相关性[12]㊂G o n z a l e z等[13]在一项实验分析研究中以传统的介入方式F F R测量为依据和参照,发现螺旋C T诊断功能性狭窄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和87%,但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仅为43%和56%,但是研究表明C T-F F R可以显著地提高诊断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达72%和70%,最近多位学者的研究也表明C T-F F R与螺旋C T形态学分析相结合,能够明显的提升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识别率[14-15],而且,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经批准了螺旋C 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计算F F R相关软件的上市㊂相信随着C T设备的升级和相关算法的进一步精确,C T-F F R 越来越显示出其对冠状动脉疾病功能受损的预测分析能力,完全可以期盼替代传统F F R在临床推广㊂3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一站式功能诊断检查目前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我们都知道,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冠状动脉疾病尤其是缺血性冠状动脉疾病很难做到快速㊁精确的诊断和治疗,但是很多㊃037㊃‘临床荟萃“2017年8月5日第32卷第8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A u g u s t5,2017,V o l32,N o.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研究中心和学者都在进行相关的尝试,特别是随着多层螺旋C T检查硬件与软件的高速发展,基于螺旋C T C A并且联合S P E C T-M P I或C T P实现对于缺血性冠状动脉做出一站式的功能诊断,并且指导临床快速制定高效的治疗方案已经能够实现㊂M P I在心肌功能㊁预后分析及治疗决策中的作用早已得到公认,但它一直是作为一项独立的检查手段,虽然每年有很多患者接受S P E C T-M P I检查,但是由于其操作相对复杂㊁费时和有创,对患者的要求也比较高,不可能对每一位有症状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进行操作,很多研究都表明C T P成像中测得的相关数据,如心肌灌注缺损程度与缺损的面积,左心室容积及L V E F等与S P E C T-M P I具有很好的一致性[8-10][16-18],研究表明与核素灌注相同,心肌对于碘对比剂的吸收也有类似的过程,因此通过软件的计算可以捕捉到心肌相关数据的变化,很好的表现心肌血供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㊂与S P E C T-M P I相比较,C T P可以在一次检查过程中,真正地实现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一站式的心肌功能变化显示与诊断,这种方便㊁快捷和高效的检查手段已经在一些检查中心得到使用,但是由于其相关测量软件的规范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还有待于大样本的数据进一步证实,距离其临床推广还需要时间㊂4冠状动脉管壁成像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风险与预后分析中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冠状动脉管壁斑块的性质,不同类型的斑块会导致不同的后果,冠状动脉斑块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稳定型斑块,另一种为不稳定型斑块,过去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 A G)由于只能分析和判断冠状动脉管腔的解剖学变化,而无法判断病变局部斑块的性质与风险,所以无法做出针对性很强的功能诊断,已经有很多相关的M R I或螺旋C T的影像学试验和临床研究应用于冠状动脉或冠状动脉以外的其他周围血管㊁颅内血管的疾病诊断中[19-21],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绝大部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 C S)发生于轻㊁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不能识别斑块的性质,所以如前所述能否把一站式的冠状动脉功能成像真正的推广到临床对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是相当重要的,这其中就包括了冠状动脉螺旋C T斑块分析,对于冠状动脉管壁分析比较权威的一项检查来源于血管内超声(I V U S),I V U S可以较为准确的评估冠状动脉管腔径线㊁血管外弹力膜面积㊁管腔面积㊁管腔狭窄率㊁管壁斑块偏心指数及血管重构指数等指标,但是传统的I V U S由于价格昂贵,而且属于有创检查,很难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但是随着目前螺旋C T硬件与软件的高速升级以及多项实验研究均已经证实了螺旋C T影像与I V U S有良好的相关性[22]㊂随着目前螺旋C T技术的快速进展,C T C A已经能够较为准确的分析冠状动脉管壁的结构,如根据斑块C T值测量分析斑块的软硬,分析钙化形态识别钙化类型,斑块对冠状动脉管腔的重构形式及斑块的负荷等等,通过上述诸多的分析测量,可以较为准确的识别和预测斑块的稳定性与风险,进而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冠状动脉C T管壁的诸多分析测量,临床医生还可以对于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做长期的跟踪随访,观察斑块的演变,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另外,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等治疗均可做随访跟踪㊂C T C A作为一种相对低费用,快捷高效及非侵入性的诊断手段,目前已经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相信随着机器设备与软件系统的快速升级换代,将会涌现更多的冠状动脉硬化疾病的螺旋C T分析方法与手段,甚至在不久的将来,会真正实现由C T C A主导的对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一站式诊断与治疗模式㊂参考文献:[1] T a y l o rA J,C e r q u e i r aM,H o d g s o nJ M,e t a l.A C C F/S C C T/A C R/A HA/A S E/A S N C/N A S C I/S C A I/S C M R2010A p p r o p r i a t eU s eC r i t e r i a f o rC a r d i a c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y.A R e p o r to f t h e A m e r i c a n C o l l e g eo fC a r d i o l o g y F o u n d a t i o nA p p r o p r i a t e U s e C r i t e r i a T a s k F o r c e,t h e S o c i e t y o f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y,t h eA m e r i c a nC o l l e g eo fR a d i o l o g y,t h eA m e r i c a n H e a r tA s s o c i a t i o n,t h eA m e r i c a nS o c i e t y o fE c h o c a r d i o g r a p h y,t h eA m e r i c a nS o c i e t y o fN u c l e a rC a r d i o l o g y,t h e N o r t h A m e r i c a n S o c i e t y f o r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I m a g i n g,t h e S o c i e t y f o r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A n g i o g r a p h y a n d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a n dt h e S o c i e t y f o r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M a g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J].C i r c u l a t i o n,2010,122(21):525-555. [2] M o w a t t G,C o o k J A,H i l l i s G S,e t a l.64-S l i c e 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y a n g i o g r a p h y i nt h ed i a g n o s i sa n da s s e s s m e n to f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d i se a s e: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H e a r t,2008,94(11):1386-1393.[3] D o n g H Y,Y o u n g H K,J a e H R,e t a l.S t r e s s m y o c a r d i a lp e r f u s i o nC Ti n p a t i e n t ss u s p e c t e do fh a v i n g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d i se a s e:v i s u a l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v a l i d a t i o n b y u s i n gf r a c t i o n a l f l o wr e s e r v e[J].R a d i o l og y,2015,276(3):715-723.[4] W o n g D T,K oB S,C a m e r o n J D,e t a l.T r a n s l u m i n a l a t t e n u a t i o ng r a d i e n t i nc o r o n a r y 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y a n g i o g r a p h y i san o v e l n o n i n v a s i v e a p p r o a c h t o t h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f u n c t i o n a l l ys i g n i f i c a n t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s t e n o s i s:a c o m p a r i s o n w i t hf r a c t i o n a l f l o wr e s e r v e[J].JA m C o l lC a r d i o l,2013,61(12):1271-1279.㊃137㊃‘临床荟萃“2017年8月5日第32卷第8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A u g u s t5,2017,V o l32,N o.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5] C h o i J H,K o oB K,Y o o n Y E,e ta l.D i a g n o s t i c p e r f o r m a n c eo fi n t r a c o r o n a r yg r a d i e n t-b a s e d m e t h o d sb y c o r o n a r y 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y a n g i o g r a p h y f o r t h ee v a l u a t i o no f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s t e n o s i s;av a l i d a t i o ns t u d y w i t hf r a c t i o n a l f l o wr e s e r v e[J].E u r H e a r tJC a r d i o v a s cI m ag i n g,2012,13(12):1001-1007.[6] H e l lMM,D e y D,M a r w a n M,e t a l.N o n-i n v a s i v e p r e d i c t i o no fh e m o d y n a m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s t e n o s e s b yc o n t r a s tde n s i t y d if f e r e n c ei nc o r o n a r y C T a ng i o g r a ph y[J].E u r JR a d i o l,2015,84(8):1502-1508.[7] Z h a n g J,L i Y,L iM,e t a l.C o l l a t e r a l v e s s e l o p a c i f i c a t i o nw i t hC T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o r o n a r y t o t a l o c c l u s i o n a n d i t s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 i t h d o w n s t r e a m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J].R a d i o l o g y,2014,271(3):703-710.[8] T a m a r a p p o oB K,D e y D,N a k a z a t oR,e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o f t h ee x t e n ta n ds e v e r i t y o fm y o c a r d i a l p e rf u s i o nd e f e c t s m e a s u r e db y C Tc o r o n a r y a n g i o g r a p h y a n dS P E C T m y o c a rd i a l pe rf u s i o ni m a g i n g[J].J A C C C a r d i o v a s cI m a g i n g,2010,39(10):1010-1019.[9] U t h a m a l i n g a mS,G u r m G S,S i d h u M S,e ta l.C o m p a r i s o no fd u a l-s o u r c e64-s l i ce a d e n o s i n e s t r e s sC T p e rf u s i o nw i t h s t r e s s-g a t e dS P E C T-M P I f o r e v a l u t i o n o f l e f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f u n c t i o n a n dv o l u m e s[J].JC a r d i o v a s cC o m p u tT o m o g,2012,6(1):24-30.[10] B e n j a m i nJ,M a l e k K,O w e n G,e ta l.C a n d i f f e r e n c e si nc o r r e c t ed c o r o n a r y o p a c i f i c a t i o n me a s u r e d w i t h 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yp r e d i c tr e s t i n g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f l o w[J].J A mC o l l C a r d i o l,2011,57(11):1280-1288.[11] P i j l sN H,T a n a k aN,F e a r o n W F.F u n c t i o n a l a s s e s s m e n to fc o r o n a r y s t e n o s e s:c a nw e l i v ew i t h o u t i t?[J].E u rH e a r t J,2013,34(18):1335-1344.[12] N a k a n i s h i R,M a t s u m o t o S,A l a n i A,e t a l.D i a g n o s t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t r a n s l u m i n a l a t t e n u a t i o n g r a d i e n t a n d f r a c t i o n a lf l o wr e s e r v eb y c o r o n a r y c o m p u t e dt o m og r a phi ca n g i o g r a p h y(F F R(C T))c o m p a r e dt o i n v a s i v eF F R:as u b-g r o u p a n a l y s i sf r o mt h eD I S C O V E R-F L OWa n dD e F A C T Os t u d i e s[J].I n t JC a r d i o v a s c I m a g i n g,2015,31(6):1251-1259.[13] G o n z a l e z J A,L i p i n s k i M J,F l o r sL,e ta l.M e t a-a n a l y s i so fd i a g n o s t i c pe rf o r m a n c e o f c o r o n a r y c o m p u t e d t o m og r a ph ya n g i o g r a p h y,c o m p 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p e r f u s i o n,a n d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y-f r a c t i o n a lf l o w r e s e r v ei nf u n c t i o n a l m y o c a r d i a li s c h e m i aa s s e s s m e n tv e r s u si n v a s i v ef r a c t i o n a lf l o w r e s e r v e[J].A mJC a r d i o l,2015,116(9):1469-1478.[14] C o e n e n A,L u b b e r s MM,K u r a t a A,e ta l.F r a c t i o n a lf l o wr e s e r v e c o m p u t e d f r o m n o n i n v a s i v e c t a n g i o g r a p h y d a t a:d i a g n o s t i c pe rf o r m a n c e o f a n o n-s i t e c l i n i c i a n-o p e r a t e dc o m p u t a t i o n a l f l u i dd y n a m i c s a l g o r i t h m[J].R a d i o l o g y,2015,274(3):674-683.[15] K oB S,W o n g D T,N o r g a a r dB L,e t a l.D i a g n o s t i c p e r f o r m a n c eo f t r a n s l u m i n a l a t t e n u a t i o n g r a d i e n t a n dn o n i n v a s i v e f r a c t i o n a lf l o wr e s e r v e d e r i v e d f r o m320–d e t e c t o r r o wC Ta ng i o g r a ph yt od i a g n o s eh e m o d y n a m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c o r o n a r y s t e n o s i s:a nn x t s u b s t u d y[J].R a d i o l o g y,2016,279(1):75-83. [16] F e g e r S,R i e fM,Z i mm e r m a n nE,e t a l.P a t i e n t s a t i s f a c t i o nw i t h c o r o n a r y C T a n g i o g r a p h y,m y o c a r d i a l C T p e r f u s i o n, m y o c a r d i a l p e r f u s i o n M R I,S P E C T m y o c a r d i a l p e r f u s i o ni m a g i n g a n d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c o r o n a r y a n g i o g r a p h y[J].E u rR a d i o l,2015,25(7):2115-2124.[17] F e u c h t n e r GM,P l a n k F,P e n a C,e t a l.E v a l u a t i o n o fm y o c a r d i a lC T p e r f u s i o ni n p a t i e n t s p r e s e n t i n g w i t h a c u t ec h e s t p a i nt ot h ee m e r g e n c yde p a r t m e n t:c o m p a r i s o n w i t hS P E C T-m y o c a r d i a l p e r f u s i o n i m a g i n g[J].H e a r t,2012,98(20):1510-1517.[18] H a nD,L e eJ H,R i z v iA,e ta l.I n c r e m e n t a lr o l eo fr e s t i n gm y o c a r d i a lc o m p 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 p e r f u s i o n f o r p r e d i c t i n g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d i s e a s e:a m a c h i n e l e a r n i n g a p p r o a c h[J].J N u c lC a r d i o l,2017M a r16.[E p u ba h e a do f p r i n t].[19]S y m o n s R,M o r r i s J Z,W u C O,e t a l.C o r o n a r y C Ta n g i o g r a p h y:v a r i ab i l i t y o f C T sc a n n e r s a nd re a d e r s i n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 p l a q u ev o l u m e[J].R a d i o l g o y,2016,281(3): 737-748.[20] G a e n s M E,B a c k e s WH,R o z e lS,e ta l.D y n a m i cc o n t r a s t-e n h a n c e d M RI m a g i n g of c a r o t i d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 p l a q u e:m o d e ls e l e c t i o n,r e p r o d u c i b i l i t y,a n dv a l i d a t i o n[J].R a d i o l o g y,2013, 266(1):271-279.[21] Q i a o Y,Z e i l e rS R,M i r b a g h e r iS,e ta l.I n t r a c r a n i a l p l a q u ee n h a n c e m e n t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e v e n t so nh i g h-s p a t i a l-r e s o l u t i o n M Ri m a g e s[J].R a d i o l o g y,2014,271(2): 534-542.[22] M u n n u rR K,N e r l e k a r N,W o n g D T.I m a g i n g o fc o r o n a r y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i nv a r i o u ss u s c e p t ib l e g r o u p s[J].C a r d i o v a s cD i a g nT h e r,2016,6(4):382-395.收稿日期:2017-04-13编辑:王秋红㊃237㊃‘临床荟萃“2017年8月5日第32卷第8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A u g u s t5,2017,V o l32,N o.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血管内成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血管内成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血管内成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血管内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对人体内部的血管进行成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血管内成像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综述血管内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国外研究现状1. CT血管造影技术CT血管造影技术是目前国外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血管内成像技术。

该技术可以通过对人体进行X光扫描,获取患者体内血管结构信息,并通过计算机重建图像进行分析。

该技术具有分辨率高、速度快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关注。

2. MRI血管成像技术MRI血管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原理实现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该技术可以获取患者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图像信息,并对其进行三维重建和分析。

与CT相比,MRI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软组织的成像能力,但成本较高,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3. 介入血管成像技术介入血管成像技术是一种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患者体内,然后通过X光或CT等成像设备进行检查的方法。

该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到患者体内的血管结构及其病变情况,对于疑难病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三、国内研究现状1. CTA技术CTA技术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血管内成像技术。

该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医学影像学领域的不断发展,CTA技术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MRA技术MRA技术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原理实现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该技术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MRI设备和核磁共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MRA技术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3. 介入血管成像技术介入血管成像技术在国内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血管成像技术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发展趋势1. 三维重建技术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医学影像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三维重建技术已经成为了血管内成像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现状(一)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现状(一)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现状(一)【关键词】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造影冠状动脉疾病主要危害是引起相应的心脏疾患。

此病在欧美国家极为常见,美国占人口死亡数的1/3~1/2,占心脏病死亡数的50%~75%。

在我国本病虽不如欧美多见,但仍占心脏死亡数的10%~20%。

虽然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coronaryarteriography,SCA)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具有创伤性、高危险性,患者难于接受。

并且JosephSchoepfU 等〔1〕报道,在美国冠心病患者进行SCA中只有1/3的SCA患者进行了治疗干预,其余2/3的患者仅仅只需要诊断而已。

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ComputedTomography,MSCT)进行SCA由于具有无创性、廉价、易于患者接受等特点,故自1998年的4层螺旋CT应用于冠状动脉以来,成为了冠状动脉检查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在2002年16层螺旋CT广泛应用于临床后,由于空间分辨率高及扫描层厚更薄(仅0.6mm),给予了临床更为精确的资料。

目前64层MSCT已经应用临床,笔者就MSCT临床应用现状,简介如下。

1临床应用方面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冠状动脉疾患中,冠状动脉斑块最为常见。

动脉斑块由于成分不同,通常分为新鲜血栓、脂质斑块、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

Fayard等〔2〕总结不同成分斑块的CT值为:新鲜血栓的CT 值为20Hu,脂质斑块为50Hu,纤维斑块为100Hu,钙化斑块>300Hu。

更为简洁地称为硬化斑块(钙化斑块)和软化斑块(通常指脂肪、纤维斑块)。

硬化斑块性质比较稳定,相对软化斑块不易破裂,但由于钙化斑块占据血管腔,致使血管狭窄而产生相应症状。

胡秀华等〔3〕认为大部分钙化斑块表现为轻度狭窄,其狭窄程度与斑块直径无关,含钙化成分的混合斑块狭窄程度与混合斑块特点关系较密切。

软化斑块(通常指脂质、纤维斑块)的纤维帽变薄而易于破裂,形成血栓阻塞血管腔从而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所以MSCT对冠状动脉壁的不同类型的斑块进行CT值定性对临床下一步的诊治至关重要。

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

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

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 , 引起 肺 循 环 障 碍 所 致 的 临 床 和 病 理
生 理 综合 征 。P 是 较 常 见 的 疾 病 , 其 临 床 表 现 缺 乏 特 异 E 但
性 , 造 成 误 诊 与漏 诊 , 不 及 时处 理 可 有 生命 危 险 。 肺 动 脉 易 若 血 管 造 影 是 指 经 静 脉 注 射 对 比 剂 后 , 循 环 血 中 及 其 肺 动 脉 在 血管 内 对 比剂 浓 度 达 到 最 高 峰 的 时 间 内 , 行 螺 旋 C 容 积 进 T 扫描 , 计算 机最 终重 建成 肺 动脉 血管 数字 化 的立体 影 像 。 经
MS T A 是 静 脉 内 注 入 对 比剂 后 行 肺 血 管 造 影 C 扫 C P T
描 的 图像 重 组 技 术 , 立 体 地 显 示 血 管 影 像 。在 应 用 时 , 确 可 精 控 制 增 强 时 间是 成 像 技 术 的 关 键 , 括 小 剂 量 对 比剂 试 验 和 包 对 比剂 实 时跟 踪 自动 触 发 技 术 等 , 肺 血 管 在 对 比 剂 充 盈 峰 使 值 时 迅 速 完 成 数 据 采 集 , 而 使 患 者 的屏 气 时 间短 , 轻 可 能 从 减 的 运 动 伪 影 , 更 好 显 示 肺 动 脉 内 的栓 子 。 图像 后处 理 在 P 以 E 诊 断 中发 挥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括 多 平 面 重 组 ( P 、 积 再 包 MR ) 容
现 ( R 、 大 密 度 投 影 ( P 等 技 术 。 MRP能 多 方 位 、 V T) 最 MI ) 多
2 5 电子 束 C . T 电 子束 C 扫 描 速 度 更 快 , 像 更 清 晰 , T 图 对 比 剂 用 量 较 少 , 其 成 本 较 高 , 者 负 担 较 重 , 床 实 际 应 用 但 患 临

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烟雾病
• 显示脑底动脉环的完整与否,及闭塞动脉 的位置、数目,和烟雾状脑底部侧支血管 的走行、数目、分布区域等
静脉栓塞
• 显示脑静脉窦血栓部位、长度、程度 • 快速、安全的扫描能为这类病人的早期 溶栓治疗争取时间
非血管病变的术前评价
• 评价包括:血供丰富与否、有否粗大血 管供血、与周围血管关系等 • 指导外科制定术式与入路等
CTA临床应用
颅脑-多应用评价血管
• 动脉瘤
• 脑血管畸形
• 缺血性脑血管病
• 烟雾病
• 静脉栓塞
• 肿瘤术前评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动脉瘤
• 术前筛查与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 直径大于2mm的动脉瘤敏感性在95%以上
• 静脉剂量较动脉剂量大,一般1.5ml/kg~ 2.0ml/kg,速度可稍低,2.5ml/s~3.5ml/s • 评价内容:部位、形状、轮廓、大小、瘤壁、 瘤颈、载瘤血管、邻近关系等
• 仿真内窥镜(virtual endoscopy)
扫描原则
• 扫描方向应尽量与血流方向一致 • 动脉:离心扫描 • 静脉:向心扫描
扫描参数选择-层厚与螺距的平衡
• 理论上两者越小越好,但过小则扫描时间延 长,扫描范围缩小 • 增加层厚-同扫描时间覆盖扫描范围增大, 但空间分辨率下降;反之-空间分辨率增加 • 螺距越大-同一扫描时间内覆盖扫描范围越 大,部分容积效应增加;反之-扫描范围小, 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小
扫描参数选择-扫描时相优化
• 合理的扫描时相为靶血管峰值段,同时 避免实质脏器强化的影响 • 自动监测触发技术使扫描更加科学合理
扫描参数选择-合理应用对比增强剂
• MSCT扫描速度快,相同的注射速度下,对比 剂剂量小于普通螺旋CT • 团注法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

CT血管造影在临床穿支皮瓣的应用进展

CT血管造影在临床穿支皮瓣的应用进展
c T血 管 造 影 (T , C n ig a h ) 将 C CA Tagorpy是 T增 强 技 术
203 ) 04 3
2 股 前 外 侧 动 脉 穿支 皮 瓣
自 18 9 4年 徐 达 传 ,罗 力 生 等 首 先 报道 以旋 股外 侧动 脉
与 薄层 、 范 围 、 速 扫 描 技 术 相 结合 , 过 合 理 的后 处 理 , 大 快 通
年 报 道 m, 94年 , 1 e 19 A ln和 T ec , ln e l B ek r e e B o d e 和 o c x分 别报 道应 用 DE IP皮 瓣 进 行 乳 房 再 造 。 而 后 ,a a e in Nhbda 、
A f n和 G 1 等报道 多例 ] 1e i1 。作为游离 T A 瓣的一项 R M皮 改 良与完善 , IP皮 瓣在 临床 上 的应 用 日益 成熟 ,成 为一 DE 种新 的乳 房再造方法“ 。通过对腹壁 下动 脉穿支的 C A 评 “ T,
内外皮瓣 的 C A研究 日趋成熟 , CA用 于术前皮瓣设计 的 T 将 T
病 例 也 逐 渐 增 多 。 将 目前 应 用 C A术前 定位 较 常 用 的 皮瓣 现 T 作如 下综 述 。
穿出点位置 、 相邻 穿支分出点间距 、 相邻穿支 穿出点间距 。 得 出结论 : 血管造影可 为组织瓣的设计 改进提供直观 、 用性 应 强的解剖学基础 。
中国美容 医学 2 1 0 2年 7月第 2 卷第 7期 ( 1 上) C ieeJun l f ete i d c e u hns o ra s tc Me in. 1 oA h i J.
— —
.! : : ! : !
C T血 管 造影 在 临床 穿 支 皮瓣 的应 用 进展

三维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在脑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和进展

三维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在脑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和进展

三维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在脑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和进展脑动脉瘤是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发病后致死、致残率极高,亦是引起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因此它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尤为重要。

随着16、64及以上多层螺旋CT的飞速发展,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angiograghy. 3D-CTA)凭借其无创、检查快速、方便、经济等优点能较好诊断脑动脉瘤,使其检出率明显增加。

日前,3D-CTA作为相对无创的检查方法,在脑动脉瘤诊断方面起重要作用,已成为诊断脑动脉瘤的常用方法。

该文将综述3D-CTA成像技术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研究进展1 脑动脉瘤的概述脑动脉瘤的定义为--脑动脉的局部异常扩张,同时伴有管壁变薄。

以往认为其发生主要由管壁先天性缺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引起,而有学者则认为,血流动力学因素(如血流剪切力动脉压力和搏动)均参与脑动脉瘤发生过程。

脑动脉瘤首次发生破裂出血后即约有8%-32%患者死亡,1年内残死率在60%以上,2年内残死率在85%以上。

早期诊断和治疗脑动脉瘤成为降低病死率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2 3D-CT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2. 1 3D-CTA简介CTA是经外周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通过螺旋CT连续薄层扫描,将所得数据经计算机工作站处理,重建脑血管及其颅骨结构的三维立体影像,从而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方法。

1980年Axel等首先提出CTA,由于当时CT设备扫描速度的原因,CTA只能显示局部小范围的血管影像。

随着CT设备的发展,16层、64层及以上的螺旋CT应用于临床,使CTA技术用于显示全身各部位血管结构成为可能。

而近些年在多层螺旋CT基础上又开发出了新型的后处理技术:数字3D-CTA(DSCTA),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获取空间数据相同的平扫和增强扫描2个序列数据,用工作站上常用工具软件进行像素对像素的减影,得到一组去骨(减影)原始数据,再用这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得到DSCTA 图像,进一步提高了颅底区域动脉瘤的检出率和瘤体特征观察。

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二)

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二)

脑梗塞诊断
通过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脑 梗塞发生部位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 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心血管疾病诊断
冠心病诊断
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够评估冠状动 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有助于 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
心肌桥诊断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清晰显示心 肌桥的位置和形态,有助于确诊和 治疗。
盆腔肿瘤诊断与治疗
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够发现盆腔肿瘤的位置、大小和转移情况,为 盆腔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04
案例分析
脑血管疾病诊断案例
总结词
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清晰显示脑血管的结构 和病变情况。
详细描述
通过CT血管成像技术,医生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脑梗塞、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 等脑血管疾病。该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脑血管的形态、血流情况以及与周围组织 的毗邻关系,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二)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18
CONTENTS
• 引言 • CT血管成像技术概述 • 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 案例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 血管成像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临 床诊断工具,广泛应用于血管疾病的 诊断和评估。
拓展应用领域
除了常见的血管病变诊断,未来 可以探索CT血管成像技术在其他 领域的应用,如肿瘤诊断、移植 器官的评估等。
加强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可以考虑将CT血管成像技术与其 他影像学或生理学检查方法相结 合,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血管内成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血管内成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血管内成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 引言血管内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方法,通过内窥镜等设备将成像探头引入血管系统,实时观察血管内部情况。

本文将探讨血管内成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内血管内成像技术研究现状国内研究者在血管内成像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

例如,利用光纤内窥镜技术,可以实时观察血管内部的微观结构,提高了血管内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2.2 国外血管内成像技术研究现状与国内相比,国外在血管内成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更加成熟。

例如,美国的研究者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可以得到血管内壁的高分辨率显微图像,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发展趋势3.1 血管内成像技术的多模态融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将多种成像技术进行融合。

例如,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与超声等技术相结合,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血管内部信息。

3.2 人工智能在血管内成像技术中的应用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为血管内成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对大量血管内成像数据的分析和学习,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提高了医疗效率和准确性。

3.3 导航和定位技术的改进在血管内手术过程中,导航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专注于改进导航和定位技术,使其更加精准和可靠。

3.4 血管内成像技术的远程监测和远程控制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监测和远程控制成为了可能。

在血管内成像技术中,远程监测和远程控制可以实现医生对患者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医疗模式和手段。

结论综上所述,血管内成像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多模态融合、人工智能应用、导航和定位技术改进以及远程监测和远程控制等。

这些趋势将进一步推动血管内成像技术的发展,提高医疗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推广,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带来的变革和挑战。

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1.早期阶段早期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主要依赖于放射学和超声学。

放射学通过X射线或核素的方式获取影像,从而进行诊断。

超声学利用声波的特性,通过超声设备获取人体内部器官的影像,发现异常情况。

2.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使得医学影像可以被方便地获取、存储和共享。

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医生的准确度和效率。

3.成像技术的创新近年来,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得到了更多的创新与应用。

例如,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诊断中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使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图像,能够更准确地检测人体内部的异常情况。

此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可以精确地还原人体内部的三维结构,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现状1.临床应用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临床领域。

例如,在肿瘤学中,医学影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恶性程度,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心血管学中,医学影像可以检测心脏和血管的病变,为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神经学中,医学影像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脑部异常,如脑卒中、脑肿瘤等。

2.远程医疗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为远程医疗提供了可能。

通过互联网和远程影像诊断技术,医生可以远程接触患者的医学影像,进行准确的诊断。

这对于偏远地区和缺乏专家资源的地方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教育与研究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和研究中。

通过使用医学影像,医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疾病表现,并增强对疾病的诊断能力。

同样,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医学影像技术来进行病例研究和新治疗方法的探索。

中国血管造影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血管造影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血管造影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血管造影设备行业自低调发展至今,在过去十多年中,已
经发展出多元、完备的产品生产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在技术上,血管造影设备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技术水
平明显提升,产品质量有所改善,影像清晰度增加,诊断精准率提升,检测准确性有较大提升,进而改善了病人的治疗。

其次,在新产品的研发上,以心脏CT、经膈腔后壁CT、腹部CT、腹部MR、小肠MR等新型设备已经投入使用。

新型设备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可以满足不同肿瘤患者需求,提高治疗水平。

比如CT和MR可以
提供高分辨率、高密度脑血管影像,对脑微血管病变更有效。

总之,血管造影设备行业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由于其发展处在一
个快速变化的背景下,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向前发展的
路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待投入的市场还有很大的机遇。

未来,
血管造影设备行业将继续发展壮大,技术水平将会得到稳步提升。

2024年血管造影机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血管造影机市场发展现状

血管造影机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血管造影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用于观察和诊断人体血管系统的情况。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造影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血管造影机作为血管造影人体医学检查的关键设备,其市场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市场概述血管造影机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全球范围内,血管造影机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主要推动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血管疾病的高发率、人口老龄化、医疗保健投资的增加等。

市场驱动力高发率的血管疾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血管造影技术可以提供对血管系统的直观观察,对于诊断和治疗血管疾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促使医疗机构需要购买更多的血管造影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人口老龄化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心脑血管疾病对老年人的威胁日益增加。

老年人对血管造影检查的需求量大,这进一步推动了血管造影机市场的发展。

医疗保健投资增加随着医疗保健产业规模的扩大,各国政府对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投资也逐渐增加。

血管造影机作为必备设备之一,从中受益并得到持续的市场需求。

市场机遇技术创新驱动需求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造影机也在不断演进。

新技术的引入使血管造影检查更加准确、安全和便捷,提高了医疗检查的质量。

这为血管造影机市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兴市场潜力巨大新兴市场中的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中国、印度等人口众多的国家。

这些国家的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血管造影机生产商的关注。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不仅能够扩大销售额,还可以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市场挑战高昂的设备价格血管造影机作为高端医疗设备,价格昂贵,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医疗机构面临购买血管造影机的压力,经济因素成为市场发展的一大挑战。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血管造影机制造商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为了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制造商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中国血管造影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血管造影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血管造影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血管造影设备行业是医疗器械行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血管造影设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目前,中国的血管造影设备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当前,中国血管造影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血管造影设备的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血管造影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市场竞争:目前,国内外的血管造影设备厂商都在中国市场布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国内血管造影设备厂商要在市场竞争中立足,需要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 市场份额:国内血管造影设备市场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大,而且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国内血管造影设备厂商应该抓住机遇,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4. 国际竞争:随着国内血管造影设备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血管造影设备厂商也在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国内血管造影设备厂商需要在技术创新、品质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加强,以提高与国际品牌的竞争力。

总之,中国血管造影设备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国内血管造影设备厂商要抓住机遇,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中国血管造影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血管造影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血管造影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血管造影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血管造影设备作为血管造影技术的关键工具,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目前,我国血管造影设备市场已经形成了以进口设备为主的市场格局。

主要进口国家有美国、德国、日本等,市场份额占据了我国血管造影设备市场的绝大部分。

而国内品牌的血管造影设备发展相对滞后,市场份额仅占到了不到20%。

然而,随着国内医疗设备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政府对国产化的支持,国内品牌的血管造影设备市场份额在逐渐扩大。

同时,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医疗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这为血管造影设备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未来,我国血管造影设备市场将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一是市场份额逐步向国产设备倾斜;二是设备功能不断优化,向多功能化、智能化、便携化方向发展;三是数据处理和信息共享能力不断提高,为医疗服务提供更加准确、快速、高效的支持。

总体来说,我国血管造影设备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国内品牌将有更多的机会和优势与进口设备品牌竞争。

同时,血管造影技术的普及也将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 1 -。

CT血管造影应用于脑血管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研究

CT血管造影应用于脑血管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研究

CT血管造影应用于脑血管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应用在脑血管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50例通过CT血管造影方式进行检查的疑似脑血管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CT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处理、分析、研究,全面评估并诊断,研究CT 血管造影在脑血管诊断和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CT 血管造影结果显示,43例血管性病变,7例无异常,脑血管病变检出率为86%。

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例可能患有脑动脉瘤疾病,通过检查未发现其他异常现象,剩余患者诊断相符。

结论:CT 血管造影在脑血管诊断和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T application process in brain vascula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Collected 50 cases by CT angiography for inspection of suspected cerebrovascular patients clinical data as the research objects,in all patients with CT angiography image processing,analysis,research,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diagnosis,CT in cerebral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clinical treatment.Result:CT angiography showed 43 cases of vascular lesions,7 cases without exception,cerebrovascular disease detection rate was 86%.CT angiography showed one case may be suffering from a brain aneurysm disease through examination found no other anomalies,remaining consistent with the diagnosis of the patient.Conclusion:CT angiograph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cerebral vascular process,with a high clinical value.[Key words] CT angiography;Cerebrovascular;Diagnosis;Treatment脑血管疾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

现代医疗水平下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医疗水平下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医疗水平下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与开展趋势摘要:医学影像技术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技术的开展和进步,医学影像技术已经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对医疗效劳和医学水平的开展提供了有有力的支撑。

本文主要针对医学影像技术学科的现状和开展进行研究和阐述,分析了当下医学影像技术在人才培养和医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医学影像技术的各方面开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供相关行业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行业现状;开展趋势一、医学影像技术的现状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治疗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医疗系统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大。

高校在根据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必要的学科机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人才输出,也为高校的学科开展尤其是医学学科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但是,由于医学影像技术开展较快,不管是技术还是理论都在随时更新,这就导致了一局部院校受限与资源和技术,没有得到良好的改观,使得医学影像专业的人才水平层次不齐。

其次,在一些不同阶段的人才衔接上,也表现出明显的缺乏。

比方,大专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教育、本科与研究生的教育都有脱节的现象。

另外,不同的院校所使用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教材也不一致,这就对学生将来的工作造成很大的不便。

影像技术人员在医疗系统中的岗位是比较固定的,都在放射科效劳,但是不同小娥医院的具体分工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比方,在普通医院的放射科中,医生和技术人员的数量根本相同,在大型综合医院或者具有完整的PACS网络系统的专科医院中,放射科的医生往往是在后台工作,影像技术人员不仅需要负责接诊病人,对病患的图像进行采集,同时还需要对接诊病人的病情问题进行答疑,这就要求影像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图像采集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应该对临床医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掌握。

这样才能对患者更好的效劳,诊断出最准确的检查结果。

另外,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职称评审上,也是有一些区别的。

一般的医疗系统的影像技术专业人员的职称为技师,如果是大学附属医院中的影像技术专业人员可以按照高校教学工作人员的要求,以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等来评定。

颅脑CT血管成像临床应用研究及技术现状与进展

颅脑CT血管成像临床应用研究及技术现状与进展

颅脑CT血管成像临床应用研究及技术现状与进展
李佩;高明;王培洁;王科鑫;李娟;赵娟;陈月芹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4(14)4
【摘要】常规CT难以评价颅脑动脉血管病变及颅内占位性病变与血管的关系。

颅脑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是一种无创性快速评价血管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本文先总结了颅脑血液供应、血管解剖及分段,综述颅脑CTA在常见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技术现状、图像后处理技术、新技术进展及优缺点,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总页数】7页(P2612-2618)
【作者】李佩;高明;王培洁;王科鑫;李娟;赵娟;陈月芹
【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济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济宁【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
【相关文献】
1.应用颅脑CT血管成像联合CT灌注成像诊断后循环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
2.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3.320排CT全脑灌注及4-D血管成像在颅脑的的临床应用进展
4.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颅脑动脉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治疗指导价值研究
5.头颈CT血管成像临床应用研究与技术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放射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分析

放射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分析

放射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放射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6例疑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予以所有患者进行放射CT血管造影检查,分析诊断结果。

结果:经检查后,1mm组检出52个钙化斑块,检测出48个小钙化斑块,以1mm组检出数及小钙化斑块检出数为标准,3mm组检出43个钙化斑块和33个小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及小钙化斑块检出敏感性与1mm组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

结论:放射CT血管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时采用不同重建厚度的检出情况不同,1mm层厚的检出敏感性优于3mm层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放射CT血管造影;钙化斑块;应用分析冠状动脉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冠状动脉钙化较为常见,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标志中的一种。

定量分析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可以对患者冠状动脉粥硬化程度作出判断,同时也可以对发生冠心病风险进行分层分析[1]。

本文就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疑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66例应用放射CT血管造影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于我院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6例疑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经临床诊断均满足放射CT检查适应症。

其中,35例男,31例女,年龄在28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0±0.5)岁,心率在52至90次/min,平均心率为(70.5±0.5)次/min。

1.2方法予以所有患者放射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产自GE公司)进行扫描,扫描参数为:120KV;0.625mm准值;0.5mm螺距。

结合图像工作站与自配冠状动脉钙化斑分析软件。

患者在检查前均予以呼吸练习指导,若有心率较快的患者,在扫描前1个小时应予以心率减慢措施。

在扫描时叮嘱患者屏住呼吸,然后从气管隆突处开始进行扫描,直至心脏隔停止扫描,在扫描过程中记录相关心电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Puddu PE,LantiM,Menotti A,et al .Serum uric acid for short 2ter mp redicti on of cardi 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in the Gubbi o popu 2lati on Study[J ].Acta Cardi ol,2001,56(4):243.[9] Szant o I,Kahn CR.Selective interacti on bet w een lep tin and insulinsignaling pathways in hepatic cell line [J ].Pr ocnatl Acad Sci US A,2000,97(5):23552236.[10] Khosla UM ,Zharikov S,Finch JL,et al .Hyperurice m ia induces en 2dothelial dysfuncti on[J ].Kidney I nt,2005,67(5):173921742.[11] Sevanian A,Davies K,Hochstein P .Serum urate as an anti oxidantf or ascorbic acid[J ].Am J Clin Nutr,1991,54(6Supp l ):1129S .[12] Selby JV,Friedman G D,Quesenberry CP J r .Precurs ors of essentialhypertensi on:pul m onary functi on,heart rate,uric acid,serum cho 2lester ol,and other serum che m istries[J ].Am J Ep ide m i ol,1990,131(6):101721027.[13] Steinberg Ho,B rechtel A,Johns on A,et al .I nsulin 2mediated skele 2tal muscle vas odilati on is nitric oxide dependent[J ].J Clin I nvest,1994,94(3):1172.[14] Jossa F,Farinar o E,Panico S,et al .Serum uric acid and hyperten 2si on:the olivetti heart study[J ].J Hum Hypertens,1994,8(9):6772681.[15] MazzaliM ,Kanellis J,Han L,et al .Hyperurice m ia induces a p ri 2mary renal arteri ol opathy in rats by a bl ood p ressure ∃independ 2ent mechanis m [J ].Am J physi ol Renal physi ol,2002,282(6):F9912F997.[16] 吕建国,梁爽霖.冠心病与血尿酸的关系[J ].中国心血管杂志,1998,3(4):2882289.[17] Freedman DS,W illia m s on DF,Grunter E W ,et al .Relati on of ser 2um uric acid t o mortality and ische m ic heart disease .The NG ANE 2SI Ep ide m i ol ogic f oll ow up study[J ].Am J Ep ide m i ol,1995,141(7):6372644.[18] B ickel C,Rupp recht HJ,B lankenberg S,et al .Serum uric acid asan independent p redict or of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ngi ographi 2cally p r oven cor onary artery disease [J ].Am J Cardi ol,2002,89(1):12217.[19] Moriarity JT,Fols om AR,Iribarren C,et al .Serum uric acid andrisk of cor onary heart disease:A ther oscler osis R isk in Communities (AR I C )Study[J ].Ann Ep idem i ol,2000,10(3):1362143.[20] Leht o S,N iskanen L,Ronnemaa T,et al .Serum uric acid is astr ong p redict or of str oke in patientswith non 2insulin 2dependent di 2abetes mellitus[J ].Str oke,1998,29(3):6352639.[21] Scott GS,Sp itsin S V ,kean RB,et al .Therapentic interventi on inexperi m ental allergic encephal onyelitis by adm inistrati on of uric acid p recurs ors [J ].Pr oc Natl Acall Sci US A,2002,99(25):16303216308.[22] Yu ZF,B ruce 2Keller AJ,Goodman Y,et al .U ric acid p r otects neu 2r ons against excit ot oxic and metabolic insults in cell culture,and a 2gainst focal ische m ic brain injury in vivo[J ].Neur osci Res,1998,53(5):6132625.[23] 陈红,姚恩达.老年人脑梗死与血脂、血糖、血尿酸关系分析[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8):4942495.收稿日期:2008206226 修回日期:2008209221医学影像学CT 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和进展尹 东,李宏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南宁530021)中图分类号:R81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2084(2008)2123315204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医药卫生基金(Z2008071) 摘要:CT 血管造影已经成为诊断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治脑血管疾病(特别是脑动脉瘤)、冠状动脉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等。

在肿瘤的诊断和术前评估方面有初步应用。

随着CT 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对CT 血管造影技术认识的提高,其临床应用的范围正逐步扩大。

本文就CT 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血管造影;血管疾病;肿瘤;三维重建C li n i ca l Appli ca ti on and Progress on Techn i que of Com puted Tom ography Ang i ography YI ND ong,L I Hong 2yu .(O rthopeadic D epart m ent,Guangxi Zhuang Autono m ous R egion Hospital,N anning530021,China )Abstract:Computed t omography angi ography is one of the most i m portant techniques in diagnosis of vascular diseases,es peciall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 m 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 m s,cor onary arterial and extre m ity arterial diseases .Preli m inary app licati on of computed t omography angi ography has been used in diagnosis and p re 2operative evaluati on of s ome kinds of tumors such asmuscul oskeletal tumors .I n this arti 2cle,we described recent clinical app licati on and p r ogress in computed t omography angi ography .Key words:Tomography,X 2ray computed;Angi ography;Vascular diseases;Tumor;Three di m en 2si onal reconstructi on CT 血管造影(computed t omography angi ography,CT A )又称螺旋CT A 、三维CT A,已经成为诊断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方面应用比较广泛,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治脑血管疾病(特别是脑动脉瘤)、冠状动脉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等[123]。

在肿瘤的应用方面,目前局限于颅底、肾、胰等高血供肿瘤[426]。

随着CT 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对CT A 技术认识的提高,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正逐步扩大。

1 CTA 在颅内血管的应用CT A 一般不诱发颅内出血,较脑血管造影安全。

主要应用在以下方面:①动脉瘤。

CT A 越来越多地作为筛选动脉瘤的首选方法[7]。

对于怀疑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CT A 是及早获得诊断的安全有效方法。

CT A 可以显示各型动脉瘤,包括梭形动脉瘤;还能够准确的显示动脉瘤和瘤颈的形状、瘤顶的方向及动脉瘤与周围骨结构(如前床突)的关系,并可以测量动脉瘤和瘤颈的大小,有时还可显示动脉瘤的破口,甚至模拟手术入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