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以西安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与城镇体系规划评价
--------以西安为例
目录:
第一章:对市域城镇等级结构的评析
1. 中心城市
2. 次中心城市
3. 重点镇
4. 组团结构
5. 评析
第二章:对空间发展战略的评析
1. 依托主城
2. 协调发展
3. 点辐射式
4. 评价
第三章:对区域基础设施体系的分析
1.市政基础设施体系的规划
1.1 水资源规划及评析
1.2 电力规划及评析
1.3 燃气供热规划
1.4 排水规划
2.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评价
2.1 铁路规划及评析
2.2 机场规划及评析
2.3 对外交通和城市道路网规划及评析
2.4 城市公共交通及评析
第一章:对市域城镇等级结构的评析
到2020年,全市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重点镇和一般镇四个层
次等级结构。
1.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1个,即中心城区新城区、莲湖区、碑林区、雁塔区、未央区、
灞桥区、长安区、灞桥区、临潼区九区,人口规模500万。
2.次中心城区
次中心城区3个,阎良区人口达到3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临潼区人口达到6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户县区人口达到3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
3.重点镇
重点镇60个,人口规模3—5万。
4.组团结构
组团五个,即高陵组团、洪庆组团、蓝田组团、常宁组团、周至组团,
人口规模超过10万。
5.评价:
(1)明确主城区规划格局
坚持超前科学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逐步形成“北跨渭河,使渭河
成为城中河;南至潏河,使城市和秦岭相融合;西连咸阳,实现西咸一体化;
东接临潼,拓展城市空间”的格局。主城区要重点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
功能标准,发展和培育城市的主导功能。发展和强化商务商贸、研发创新、
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教育卫生等功能,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各类人才集中、资源要素富集的核心区域。
(2)加快建设3个副中心城市
高起点规划和建设阎良、临潼、户县三个副中心城市。把副中心城市纳入全市城市建设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承接中心城区功能转移和产业转移,加快人口集聚,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副中心城市。
(3)启动开发5个城市组团
规划建设周至、蓝田、高陵、常宁、洪庆等相对独立、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产业发达、生态优美的城市组团。打造区域特色,引导人口集中和产业聚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全市产业、要素、人口集聚新兴城区。(4)积极培育60个重点镇
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统一规划、配套建设、扶持产业,重点打造滦镇、新丰、草堂等60个中心镇,引导周边人口和特色产业向中心镇集聚,形成品牌突出、个性鲜明、功能独特、经济较为发达的重点镇。
第二章:对空间发展战略的评析
1.依托主城
主城,即西安市的中心城区,是西安市行政中心,是西安市文化教育、科技研发、金融商贸、商务会展、旅游度假、产业综合服务等城市功能的聚集区,是西安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积极构建“一城三县”的现代化城市框架。
2.协调发展
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在西安市域范围内,构建“一城、一轴、一环、多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主城区、中心城镇、镇三级城镇体系结构。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其中:
“一城”为主城区;
“一轴”为以陇海线为主轴的城镇经济发展轴;
“一环”为以关中环线为纽带的城镇经济发展集群带;
“多中心”为主城区外围的中心城镇,包括四个组团、三个新城和四个
县城,其中:四个组团指六村堡、常宁、新筑、洪庆;三个新城指临潼、阎良、泾渭;四个县城指蓝田、周至、高陵、户县。
3.点辐射式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通过调整城乡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形成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并提出城市产业、技术、资金等要素和基础设施向农村转移和延伸,以城市辐射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4.评析:
(一)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来看
西安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属于“大城市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以大城市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中心,与郊区工业区和外围城市及广大中小城镇共同组成有机联系的城镇体系。
(二)从影响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要素分析来讲
(1)西安市要依托主城,主城是西安市行政中心,是西安市文化教育、科技研发、金融商贸、商务会展、旅游度假、产业综合服务等城市功能的聚集区,是西安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积极构建“一城三县”的现代化城市框架。
(2)发挥区域的优势资源如大型矿产、水电、旅游等资源分布和大规模开发利用。
西安市的重点优势资源在旅游资源方面,要全面贯彻“保古复古”的理念,以古城区为古迹保护核心,以秦岭风景名胜区为生态重点,依托渭河、浐河、泾河、灞河、沣河、滈河、潏河、涝河八条主要河流构筑生态控制带,积极加强陆域河流的治理和保护,科学规划利用并有效保护好秦岭周边,确保秦岭地区的生态安全。
(3)各类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区、商贸区、大学城的发展布局,大中型项目的选点布局等。西安市要依托综合交通走廊,着重强化城镇的集聚化、紧凑型发展,积极完善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全面推进西安市各规模等级城镇的组团式布局、网络化发展。
重点建设中心城区和远三区以及外围三县,科学规划建设泾渭板块、沣
渭板块、浐灞板块、南部板块、中心板块,合理引导城镇组团的有序发展,积极发展重点镇。
(4)总之,西安市城镇空间组织规划的目的是有效集聚城镇发展和产业布局,将城镇、经济发展自发、无序的分布状态改变为相对聚集、层次合理的格局。根据区域自身的特点制定发展策略,走区域一体化道路,促进区域内各城镇共同发展。
(三)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的总体框架构思来讲
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间,我国区域城镇体系空间规划的总体框架构思是“点-线–圈-区”相结合,多级中心城市、重点发展城镇和一般发展城镇相结合。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三条区域城镇发展轴向外辐射拉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由中心城区向外轴向辐射、点轴分布的网络状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第三章:对区域基础设施体的分析
1. 市政基础设施体系的规划
1.1水资源规划及评析
(1)规划西安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78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25%,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年水资源量500立方米的绝对缺水线,是全国乃至全球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到2020年,西安将基本解决全市水资源短缺、洪涝干旱、水污染等重大问题,基本建成适应国际化大都市要求的现代水务四大体系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十大水利工程。建成“八水绕长安,九湖映古城”,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现代化生态型大都市。
(2)评析由西安市现状城市水源供水能力和预测城市需水量的比较可知,西安市现状水源并不能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要求,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水源短缺越来越严重。所以在现状水源基础上需要“开源节流”,既要开发当地水源,又要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1.2 电力规划及评析
(1)规划增强供电保障能力。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加快推进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