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教案及反思
作文教案设计及教后反思
![作文教案设计及教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131600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0.png)
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作文题目:我的梦想2. 作文要求:清晰表达自己的梦想,并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个梦想。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3. 示范:给出一个优秀的作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表达自己的梦想。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作文。
5. 反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改进方向。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兴趣。
2. 评估学生的作文,看是否达到了题目要求。
二、教后反思:【教学优点】1. 学生对作文题目感兴趣,积极参与讨论。
2. 通过示范和练习,学生对作文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 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梦想时,词汇和句式不够丰富。
2. 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未能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改进措施】1. 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词汇和句式运用能力。
2. 提供更多优秀作文供学生借鉴,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3. 在评价作文时,注重给出具体、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三、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景物。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作文题目:我喜欢的季节2. 作文要求: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季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
3. 示范:给出一个优秀的作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述季节。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季节的作文。
5. 反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改进方向。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兴趣。
小学作文公开课教案《击鼓传花》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作文公开课教案《击鼓传花》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854597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e.png)
小学作文公开课教案《击鼓传花》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击鼓传花游戏,激发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3.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游戏环节:击鼓传花2. 写作环节:以击鼓传花游戏为主题,写一篇有趣的故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击鼓传花游戏的规则,并演示游戏过程。
2. 游戏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3. 写作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游戏过程,鼓励他们发挥想象,以击鼓传花游戏为主题写一篇有趣的故事。
4. 分享环节:学生互相交换作文,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学生作文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写作水平。
3. 学生对作文修改和评价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游戏,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师在写作环节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教师在评价环节是否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文,并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4. 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和完善。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2. 教学用具:鼓、花、纸张、笔3. 教学材料:击鼓传花游戏规则说明、作文评价标准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击鼓传花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2.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参与游戏的感受和体验。
难点:1. 学生能够在作文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有趣的故事。
2.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八、教学策略:1. 游戏教学法:通过击鼓传花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写作。
3. 同伴互助法:学生互相评价作文,促进彼此的进步。
九、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初中作文课教案 初中作文教学教案精选11篇
![初中作文课教案 初中作文教学教案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03b08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6.png)
初中作文课教案初中作文教学教案精选11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这11篇初中作文教学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初中作文课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初中作文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片段练习三、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较可怕的是写作文,往往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词语。
其实,你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金钗,只要我们能多读好书,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怎么进行细致的描写”?(二)讲授新课1、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教师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2)同学们之间交流、分享。
2、摘录例句: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了地上。
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45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飞机射了出去。
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
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
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
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
父母的爱作文研究课教案及反思
![父母的爱作文研究课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314cf7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d.png)
一、父母的爱作文研究课教案及反思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八年级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父母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将父母的爱融入作文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五、教学内容:1. 父母爱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照顾、教育等。
2. 写作技巧:如何将父母的爱融入作文,使之具有感染力。
3. 作文练习:以“父母的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讲解:讲解父母爱的体现,让学生明白父母的付出。
3. 分析:分析如何将父母的爱融入作文,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4. 练习: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现场练习写作。
5. 展示: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6. 点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母的爱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爱父母。
七、教学反思:1.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作文练习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课堂互动是否充分,能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能否引起学生对父母爱的思考。
6.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开展“父母的爱”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通过演讲的形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2. 举办“父母的爱”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文字记录父母的爱,提升写作能力。
3. 组织“父母的爱”主题实践活动,如为父母做一顿饭、给父母写一封信等,让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七、课后作业:1. 修改本次作文,提升作文质量。
2. 观察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记录下他们对你的爱,为下次写作积累素材。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母爱的理解和感受程度。
作文评讲教案及反思
![作文评讲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717316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6.png)
作文评讲教案及反思《作文评讲教案及反思》篇一《记一次有趣的动物园之旅》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清楚地叙述一次经历,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
2. 在描写中能够加入细节,使文章更加生动。
教学过程:一、题目引入我先在黑板上写下“记一次有趣的动物园之旅”这个题目,让学生们谈谈他们看到这个题目后的第一想法。
同学们七嘴八舌说起来,有的说想写看到的动物,有的说想写玩的过程中的有趣事情。
二、作文分析我找了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读给大家听。
这篇作文写了小作者和家人去动物园的事。
小作者一开头就写“今天天气不错,老爸老妈宣布带我去动物园,我高兴得像个小猴子似。
”这个开头简单直白但是很生动。
可是往后读就发现问题了。
在写到看大熊猫的时候,就仅仅说“大熊猫很可爱,它们在吃竹子。
”一点细节都没有。
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就这么描写大熊猫能让没见过的人有真切感受吗?”这时候我分享了自己去看熊猫的经历。
我那次去动物园,看到熊猫那憨态可掬的模样,就挪不开眼了。
那只大熊猫慢悠悠地拿起一根竹子,像我们人拿着甘蔗一样。
它先用爪子把竹子外面那层硬皮扒掉一截,然后把竹子咬在嘴里,一点点从边上开始嚼起,那个吃相就像是慢条斯理享受美食的老饕。
耳朵还一抖一抖的,眼睛眯着,周围的游客都看乐了。
我这么一说,同学们似有所悟。
三、修改指导我接着让那个小作者按照我讲的把看熊猫这部分修改一下。
小作者改完后,作文立马不一样了。
“我看到那只圆滚滚的大熊猫,它就像一个毛茸茸的大团子。
嘿,这个大团子动起来了,只见它慢吞吞地挪到竹子堆旁,伸手(其实就是爪子啦)挑了一根嫩竹子。
想象下,就像我们在菜市场精心挑选新鲜蔬菜似的。
它把竹子拿到嘴边,开始剥皮,跟我们剥甘蔗皮一样熟练呢。
咬下一口竹子,从左腮帮子嚼到右腮帮子,那享受的模样啊,仿佛这世界上没有比竹子更美味的东西了,耳朵还配合着一抖一抖的,可爱至极。
我都看入迷了,差点没被老爸的呼喊声给吓一跳。
”修改后的作文生动多了。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作文评讲,我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是他们缺乏经历,而是不懂得如何将经历转化为生动的文字。
作文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作文公开课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ff982b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9.png)
作文公开课教案及反思第一章:作文公开课教案概述1.1 教案目标:理解作文公开课的意义和目的掌握作文公开课的基本结构和流程明确作文公开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2 教学内容:作文公开课的定义和特点作文公开课的教学目标作文公开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作文公开课的评估和反思1.3 教学活动:讲解作文公开课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作文公开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探讨作文公开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分享作文公开课的评估和反思经验第二章:作文公开课教学设计2.1 教案目标:了解作文公开课的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掌握作文公开课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技巧能够编写一份完整的作文公开课教学设计2.2 教学内容:作文公开课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要素作文公开课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技巧作文公开课教学设计案例分析2.3 教学活动:讲解作文公开课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引导学习者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技巧分析作文公开课教学设计案例学习者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设计实践第三章:作文公开课教学实践3.1 教案目标:掌握作文公开课的教学实践技巧和方法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培养学习者对作文公开课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3.2 教学内容:作文公开课教学实践的方法和技巧作文公开课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文公开课教学实践的评估和反思3.3 教学活动:讲解作文公开课教学实践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习者开发和利用作文公开课教学资源分析作文公开课教学实践的评估和反思案例学习者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实践并反思第四章: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与反思4.1 教案目标:理解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的重要性掌握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反思和总结4.2 教学内容: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的原则和标准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的方法和技巧作文公开课教学反思的步骤和内容4.3 教学活动:讲解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的原则和标准引导学习者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的案例第五章:作文公开课案例分析5.1 教案目标:理解作文公开课案例分析的意义和目的掌握作文公开课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进行作文公开课案例分析的步骤和内容5.2 教学内容:作文公开课案例分析的原则和要素作文公开课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作文公开课案例分析的步骤和内容5.3 教学活动:讲解作文公开课案例分析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引导学习者进行作文公开课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作文公开课案例学习者进行作文公开课案例分析实践第六章:作文公开课教学策略与创新6.1 教案目标:理解作文公开课教学策略的意义和目的掌握作文公开课教学策略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策略的创新和应用6.2 教学内容:作文公开课教学策略的原则和要素作文公开课教学策略的方法和技巧作文公开课教学策略的创新和应用6.3 教学活动:讲解作文公开课教学策略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引导学习者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策略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作文公开课教学策略的创新和应用案例学习者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策略的创新和应用实践第七章:作文公开课教学互动与学生参与7.1 教案目标:理解作文公开课教学互动的意义和目的掌握作文公开课教学互动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互动的步骤和内容7.2 教学内容:作文公开课教学互动的原则和要素作文公开课教学互动的方法和技巧作文公开课教学互动的步骤和内容7.3 教学活动:讲解作文公开课教学互动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引导学习者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互动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作文公开课教学互动的案例学习者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互动实践第八章:作文公开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8.1 教案目标:理解作文公开课教学资源的意义和目的掌握作文公开课教学资源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8.2 教学内容:作文公开课教学资源的原则和要素作文公开课教学资源的方法和技巧作文公开课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8.3 教学活动:讲解作文公开课教学资源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引导学习者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资源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作文公开课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案例学习者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践第九章: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与改进9.1 教案目标:理解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的意义和目的掌握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的步骤和内容9.2 教学内容: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的原则和要素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的方法和技巧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的步骤和内容9.3 教学活动:讲解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引导学习者进行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作文公开课教学评估的案例第十章:作文公开课总结与展望10.1 教案目标:理解作文公开课总结的意义和目的掌握作文公开课总结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进行作文公开课总结的步骤和内容10.2 教学内容:作文公开课总结的原则和要素作文公开课总结的方法和技巧作文公开课总结的步骤和内容10.3 教学活动:讲解作文公开课总结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引导学习者进行作文公开课总结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作文公开课总结的案例学习者进行作文公开课总结并展望未来的教学实践重点解析本教案主要围绕作文公开课的定义、目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教学策略与创新、教学互动与学生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估与改进以及教学总结与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语文写作课教案6篇
![语文写作课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f0a79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3.png)
语文写作课教案6篇教案是我们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书面文体,老师需要反思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地写在教案上,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写作课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写作课教案篇11.学会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
2.缩写时应忠于原文,不改变原文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不改变原文的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3.思路清晰,畅通连贯,结构完整。
1.掌握缩写的方法、原则,能简单地运用缩写进行作文。
2.学会运用精练简洁的语言进行缩写训练,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1课时一、新课导入1.有句幽默的小品语言“浓缩的都是精华”,今天我们就来把这句话放在作文写作中来谈谈。
大家知道,以往我们写作文往往要求写细致、写具体、多用修辞方法,尽可能写得生动形象,但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长话短说,言简意赅!你知道哪些情况下需要长话短说、言简意赅吗?(例如:遇到紧急情况向上级或向有关单位汇报时;向别人推荐一本书时;……)2.的确,把事件叙述具体是一种表达能力,长话短说也是一种必需的交际能力,这节课我们主要就是学习在作文写作中如何长话短说,言简意赅。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此内容——缩写作文。
二、什么是缩写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用形式。
所谓缩写,就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通过压缩、删减、提炼,在不改变基本内容、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不改变顺序的情况下,把长文章改写成短文章的一种写作训练。
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缩写方法指导那么怎样进行缩写呢?具体的缩写方法有以下几种:1.摘录法。
抓住原文的中心和要点,以摘录原文重要语句为主,适当增加衔接语言,连缀成文。
缩写记叙文可摘录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重要语句。
缩写议论文可摘录原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保留主要论据,次要的事例、引文等,有的可以略去,有的可以从中作些摘录。
缩写说明文,可把最能说明事物主要特征的部分较多地摘录下来,而文中的枝节问题、与事物本质特征关系不大的部分可少量摘录或不录。
小学四年级作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利用排比句表达自己的感情
![小学四年级作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利用排比句表达自己的感情](https://img.taocdn.com/s3/m/21c81ecb04a1b0717fd5dd5f.png)
小学四年级作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利用排比句表达自己的感情课例设计思路:小学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
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相应有所提高。
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会分段,有中心。
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增色。
结合本班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语言平淡,缺乏说服力的问题。
设计本课,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点。
教学步骤:片段1:师:(大屏幕展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根据此排比句修改过的陈述句,学生比较。
并说一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句子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爱是……句子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
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我对母亲的爱。
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强烈。
生3: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
而陈述句是平铺直叙,感情一般。
师:很好,你们能比较出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们的作文中去呢?(出示课题)(评论:导入直接入题,既节省时间,让学生很快地明白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对一般的陈述句和排比句进行了比较,初步感受了排比句的妙处。
)片段2:师: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你还能说出更多的句子吗?(大屏幕展示句子)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的小草;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希望是;希望是;希望是……生1:希望是春天刚展开笑脸的桃花生2:希望是春天刚扎好辫子的柳树生3:希望是春雪覆盖下努力生长的麦苗……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赶快把这个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读一读吧!(评论:用学生熟悉的春天的景物作为此排比句的原材料,再加上拟人的修辞手法。
学生想象的翅膀被打开了,相应的精妙的句子应运而生。
无不另人为他们质朴的童心拍手叫好,学生把自己所说的排比句写在作文本上,读着这和儿歌一样朗朗上口的句子,特别有兴趣)片段3:出示多个课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点。
国庆节作文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国庆节作文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d8b229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d.png)
国庆节作文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把握国庆节的深刻含义,增强爱国爱国常识和文明素养;2. 能够运用具体的例证和事实,有效支持和展示观点;3. 能够正确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和见解,形成独特的思考角度;4. 能够合理地组织文章结构和内容,使文章通顺、连贯;5. 能够用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达方式,吸引读者并让他们有所触动。
二、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国庆节的由来和深刻含义,并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了解国庆节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模板讲解(15分钟)教师将国庆节作文的写作模板和要点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清晰明了地理解和掌握国庆节作文的写作技巧。
3. 范文分析(2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国庆节作文范文,并与学生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4. 个人写作(4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撰写自己的国庆节作文,鼓励学生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卓越的语言表达和精湛的文笔,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5. 互评小组讨论(20分钟)教师让学生相互交换作文进行评价和讨论,鼓励他们多给予意见和建议,帮助彼此完善文章内容和结构。
6.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常见的语言错误和表达不当的规范,帮助学生加强语言修养和文化素养。
最后,教师对本次写作进行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发现不足和加强。
三、教学评价学生成绩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学生作文的中心思想、例证或事实、语言表达、思考角度和见解、篇章结构、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问题并进行改进。
【反思】本次教学中,我们关注了高中生在国庆节作文中的写作能力和思想表达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重视语言修养和文化素养。
作为高中生,他们应该具备较高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因此,我们需要教育学生注重语言规范和文化修养,避免出现语病和表达不当的现象。
作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
![作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b43d8228ea81c758f57882.png)
作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作文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作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文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
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
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
4、缺乏想象力。
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
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
又如根据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
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
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
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
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
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
作文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作文公开课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43ce38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b.png)
作文公开课教案及反思第一章:作文公开课概述1.1 作文公开课的意义解释作文公开课对于学生和教师的意义强调作文公开课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1.2 作文公开课的目标明确作文公开课的教学目标和预期成果讨论如何通过作文公开课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第二章:作文公开课教学内容设计2.1 作文主题选择选择适合学生兴趣和认知水平的作文主题讨论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作文主题2.2 教学方法与策略介绍作文公开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度2.3 教学资源与材料准备和整理作文公开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材料讨论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三章:作文公开课教学过程3.1 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引入话题或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作文主题3.2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示范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通过示范写作展示如何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3.3 学生写作实践给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和时间进行写作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3.4 作文互评与反馈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互评,互相交流和反馈意见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提供建设性的反馈第四章:作文公开课的反思与总结4.1 教学效果的评估反思作文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评估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讨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果4.2 教学策略的调整与改进根据反思的结果,提出教学策略的调整和改进的建议强调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引导和辅导作用4.3 学生的反馈与意见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作文公开课的评价和建议讨论如何根据学生的反馈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第五章:作文公开课案例分析5.1 案例介绍选择一个作文公开课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介绍案例中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5.2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的教学策略和效果强调案例中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5.3 案例总结与启示从案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如何将案例中的经验和启示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第六章:作文公开课的互动与讨论6.1 课堂互动的重要性强调作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性讨论如何通过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6.2 互动与讨论的实施方法介绍在作文课堂上进行互动与讨论的多种方式强调教师在互动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6.3 互动与讨论的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互动与讨论案例,展示其有效性讨论如何在不同的作文教学场景中应用互动与讨论的方法第七章:作文公开课的评估与反馈7.1 作文评估的标准与方法建立科学的作文评估标准,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介绍多种作文评估方法,如同伴评审、自我评估和教师评审7.2 反馈的技巧与策略强调反馈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介绍有效的反馈技巧,如具体、建设性、及时的反馈7.3 评估与反馈的实践应用展示评估与反馈在作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讨论如何根据评估与反馈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第八章:作文公开课的拓展与延伸8.1 作文教学的拓展内容探索作文教学的拓展内容,如不同文体的写作、创意写作等讨论如何将这些拓展内容融入到作文公开课中8.2 跨学科的作文教学强调跨学科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展示如何将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如历史、科学等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8.3 作文教学的延伸活动介绍作文教学的延伸活动,如写作比赛、作文展览等讨论如何通过延伸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第九章:作文公开课的挑战与应对9.1 作文教学的常见挑战分析作文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如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差异等强调教师在面临挑战时的应对策略9.2 特殊学生的教学策略讨论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如写作能力较强或较弱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9.3 教学环境的调整与优化探索如何调整和优化教学环境,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讨论如何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因素,创造有利于学生写作的学习氛围第十章:作文公开课的总结与展望10.1 作文公开课的整体反思总结整个作文公开课的教学过程和成果强调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角色和责任10.2 教学改进的方向与目标提出作文公开课教学改进的方向和目标强调教师应持续学习、反思和成长,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10.3 学生的未来发展展望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未来发展,如提高写作能力、培养表达能力等强调作文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作文公开课的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内容包括作文公开课的意义、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反思与总结等。
作文指导教案3篇
![作文指导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27afb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9.png)
作文指导教案3篇作文指导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文创新的意义和方法,初步掌握作文创新的方法。
2.进行多角度构思立意,以求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打开思路,拓宽主题,立意出新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和听读创新作文示例,体验领会作文创新的意义和方法。
2.以多角度构思立意训练,开启创造闸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参与、竞争意识,培养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进行多角度构思立意,以求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打开思路,拓宽主题,立意出新教学难点:通过读和听读创新作文示例,体验领会作文创新的意义和方法。
教法:启发谈话法、讨论法、竞赛法学法:听读思考、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划分四人学习小组(明确发言人和记录员)2.导语:想不想成为天才?——想,就要学会创新。
看你上课的表现!二、创新佳作剖析作文贵在创新。
创新是作文的生命线,是写作永恒的话题。
“寻人所未寻,想人所未想,用人所未用,写人的所未写。
”关键就是写出极具个性的作品来。
如何创新?一般来说,可以从立意、选材、构思、写法、语言上力求突破。
1.欣赏佳作《体验“女朋友”》《留言》《妈妈的爱》2.小组讨论剖析:作文如何创新?3.全班交流4.总结创新作文方法※王者风范——立意创新1).“稳”中求“新”2).多角度立意3).“反弹琵琶”4).标新立异※眉目传情——标题创新引用诗词拟题,巧用修辞拟题,借用歌词拟题,设置悬念拟题※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选材创新新颖、有趣,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结合个人经历,各方位素材多元组合※风行水上——形式、体例、结构创新1)、运用题记2)、巧用小标题3)、镜头再现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选择几个场景,表现文章的主题,展示丰富的内涵。
4)、排比式※凤冠霞衣——语言创新1)、细致描写2)、使用修辞3)、运用仿词、引用或化用俗语、诗句、名言警句、仿用文言语体。
4)、语言口语化。
小学作文公开课教案《击鼓传花》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作文公开课教案《击鼓传花》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f8a78d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2.png)
小学作文公开课教案《击鼓传花》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击鼓传花游戏的规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互相尊重的意识。
3.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作文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击鼓传花游戏的规则介绍。
2. 团队合作和互相尊重的价值观教育。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调动课堂氛围。
2. 游戏介绍:讲解击鼓传花游戏的规则,并进行示范。
3. 游戏进行: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并指导。
4. 创作指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思考,教师给予写作指导。
6. 作文分享:学生互相交流分享作文,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击鼓传花游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互相尊重的表现。
3. 学生作文的创作水平和想象力。
五、教学反思:1. 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总结。
2. 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教学建议。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击鼓传花游戏的道具,如花束和鼓。
2. 准备作文纸和书写工具。
3. 准备评价标准和反馈表。
七、教学资源:1. 击鼓传花游戏的教学视频或图片。
2. 作文创作的指导资料和样例。
3. 学生作文的评价标准和反馈表。
八、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调动课堂氛围。
2. 游戏介绍:讲解击鼓传花游戏的规则,并进行示范。
3. 游戏进行: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并指导。
4. 创作指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思考,教师给予写作指导。
6. 作文分享:学生互相交流分享作文,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九、教学策略:1. 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供作文创作的指导,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十、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展览,展示他们的作品。
作文教案反思万能模板小学
![作文教案反思万能模板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09f6594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d.png)
一、教学背景1. 年级与学段:__年级__年级,__学段__学段。
2. 教学内容:《__标题__》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__写作技巧__,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 过程与方法:通过__讨论、实践、修改__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__主题__的热爱和关注,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 导入方式:__图片、视频、故事导入__。
- 学生反应:__积极、兴趣浓厚__。
- 导入效果:__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做铺垫__。
2. 新课讲授:- 讲授方式:__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__。
- 学生参与度:__高、中、低__。
- 教学内容执行情况:__良好、基本达标、有待提高__。
3. 实践环节:- 实践形式:__写作练习、小组合作、角色扮演__。
- 学生表现:__认真、积极、创新__。
- 实践效果:__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提升,对主题理解更加深入__。
4. 总结与评价:- 总结方式:__教师总结、学生自评、互评__。
- 评价内容:__写作技巧掌握情况、情感态度、创意表达__。
- 评价效果:__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有更清晰的认识,对改进方向有明确目标__。
三、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达成度:__完全达成、基本达成、未达成__。
- 原因分析:__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有效、学生兴趣浓厚、教学资源充足__。
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亮点一:__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__。
- 亮点二:__教学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__。
- 亮点三:__学生写作能力有明显提升,对主题理解更加深入__。
3. 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不足一:__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__。
- 不足二:__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__。
- 不足三:__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未能全面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__。
4. 改进措施:- 改进一:__针对参与度不高的学生,采用个性化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__。
六年级作文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六年级作文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bd95d8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0.png)
六年级作文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六年级作文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
3. 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如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
引导学生如何选取有意义的生活素材进行写作。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细节描写自然地融入到作文中,避免生硬堆砌。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小明回到家,发现妈妈做了一桌子好菜。
他高兴极了,连忙坐下吃了起来。
大家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学生回答:太简单,不生动)那怎样才能让这个故事变得生动有趣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细节描写。
(二)新授(20 分钟)1. 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刻画。
比如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景物的颜色、形状、声音等。
2. 细节描写的作用通过细节描写,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比如“他一进门,就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然后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这个句子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疲惫。
3. 如何进行细节描写(1)仔细观察要想写好细节,首先要学会观察。
比如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观察景物的特点。
(2)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可以综合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3)巧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使细节描写更加生动。
(三)练习(15 分钟)1. 给出一个场景:“考试成绩出来了,我考得不好。
”让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2. 学生写完后,小组交流,互相修改。
3. 选择几篇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全班点评。
今天我们学习了细节描写,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能够多观察、多思考,运用细节描写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精彩。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9fbbb3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b.png)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教案及反思《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教案》作文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设想未来的事物。
2.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叙述和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描绘出自己想象中的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创造出独特的未来事物。
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未来事物的特点和功能。
2. 难点如何让学生的想象既新奇又合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未来科技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们对未来有什么想法?2. 讨论(10 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心目中未来的学校、家庭、城市会是什么样子。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3. 写作指导(10 分钟)强调写作要点:要有明确的主题,描述未来事物的样子、功能和带来的好处。
举例说明,如未来的汽车可能会飞,还能自动驾驶。
4. 学生写作(20 分钟)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5. 展示与评价(10 分钟)选择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评价,提出优点和建议。
作文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对身边亲人、朋友的爱。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爱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爱的细节。
指导学生如何把感受到的爱生动地写出来。
2.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情感上的关怀。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 分钟)播放一首温馨的歌曲《让爱住我家》,营造爱的氛围。
讲述一个关于爱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 感受爱(10 分钟)让学生回忆自己身边感受到爱的瞬间,比如生病时父母的照顾,遇到困难时朋友的帮助等。
小组内互相分享。
3. 写作指导(10 分钟)强调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重点描写当时的感受。
提供一些描写爱的好词好句。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作文备课教案及反思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作文备课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fc4b46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c.png)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作文备课教案及反思《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作文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美好”的含义,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 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具体事例和生动描述来表达被美好唤起的情感和体验。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明确写作主题,选择合适的素材,并能清晰地表达出美好事物对自己的影响。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感受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避免空洞的叙述。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温馨的小故事或者展示一张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解“美好”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他们心中认为的美好是什么。
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处风景等。
3. 素材分享请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美好事情,鼓励其他同学提问和补充,丰富素材内容。
4. 写作指导(2)强调细节描写,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事物的颜色、形状、声音等,让文章更生动。
5. 范文赏析展示一篇优秀范文,和学生一起分析文章的优点,学习写作技巧。
6. 学生写作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建议。
7. 作品展示与评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发现美好,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在这次“有一种美好唤起我”的作文备课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
通过导入环节的故事和图片,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快速进入主题。
在素材分享阶段,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美好瞬间,这为后续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在写作指导时,对于细节描写的讲解还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在写作时仍然存在描写不够生动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增加更多的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另外,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该更加注重鼓励和引导,让学生保持写作的热情和信心。
部编版六年级上作文--有你真好(教案与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作文--有你真好(教案与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b2ee77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b.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作文--有你真好(教案与教学反思)一、教案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人的重要性和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人,学会珍惜与他人的友谊。
-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教学内容:1. 学生收听或阅读一篇与友谊相关的短文。
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感受和体验。
3.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表达他们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友谊的图片或给学生播放一段友谊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输入:学生收听或阅读一篇短文,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和价值。
3. 讨论:学生与同桌或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感受和体验。
4. 撰写:学生通过写作指导,撰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
5. 分享: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作文或与同学分享。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友谊展开的,能够引发学生对友谊重要性的思考,并鼓励他们表达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和讨论,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
在导入环节中,我注意选择了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图片或视频,有效激发了他们对友谊话题的好奇心,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后续的研究活动。
在输入和讨论环节中,我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同时引导他们关注他人的影响和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宝贵,并增强他们珍惜友谊的意识。
在撰写环节中,我提供了一份作文指导,以帮助学生组织自己的想法和表达。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作文或与同学分享,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并通过写作活动促使他们表达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友谊的认识和珍惜友谊的态度。
国庆节作文指导教案及反思
![国庆节作文指导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36270c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d.png)
国庆节作文指导教案及反思一、选题背景国庆节是中国人民的共同节日,它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了解国庆节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从中汲取民族精神力量,激励我们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因此,本教案以如何写好国庆节作文为探究重点,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国庆节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理解其内涵。
2. 掌握写作论点的基本规则和方法,培养合理的思辨与判断能力。
3.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4.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 如何抓住清晰明了的中心思想。
2. 如何选取适当的例证或事实,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3. 如何在写作过程中保持流畅的语言表达。
难点:1. 如何寻找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
2. 如何合理安排篇章结构,使作文内容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3. 如何运用情感表达的技巧,使作文富有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国庆节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庆节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传达爱国主义情感。
2. 指导学生如何写好论点,包括金字塔原则、四证论证法等基本写作规则和方法,为写作培养良好的思辨和判断能力。
3.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选取有说服力的例证或事实,并讲解典型错误的写作方式,以避免出现滥用事例的情况,防止陷入无病呻吟的泥潭。
4. 帮助学生建立起流畅的语言表达方式,如何构建平谷句式、如何避免无足轻重的表达等写作技巧,以帮助学生打造优秀的作品。
5. 指导学生如何寻找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以避免产生借鉴道德经的错误写作方式。
6. 如何合理安排篇章结构,使作文内容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7. 如何运用情感表达的技巧,使作文富有感染力,切实将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善良表达。
五、教学评价1. 完成课堂笔记,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
2. 完成针对国庆节进行个人作品创作,“我爱我的国家”为主旨,层层剥析、阐述国庆节的理念内涵。
龙 作文教案及反思
![龙 作文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00fd71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2.png)
龙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引出学生平时积累,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
2、深化对“龙”及其文化的理解。
3、提升自主习作、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导语:我们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一开学,我们非常幸运地恰巧学习《龙》这个单元,我觉得这套书的编排就是为我们准备的,真是太幸福了。
前几天,我们先后学习与龙有关的几篇课文。
我们从这些课文里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龙文化,当然,最重要的是认识了“龙”。
2、【观赏图片】这里有很多“龙”的图片,给大家看看,给大家更形象的视觉感受:(多媒体平台展示:龙的图片)(介绍龙)师: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写有关的龙的作文。
你觉得有难度吗?学生回答。
(各抒己见,只要说得有理。
)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将这个难关攻克。
3、师:现在,我们需要首先要辨别一下作文的体裁,才能明确好写作的方向。
对此,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
《龙的传人》说明文《大人们这样说》现代诗歌《叶公好龙》古文寓言《乐山龙舟会》游记散文4、归纳题目,为作文写作做好准备。
(1)、跟自己有关的名称:《我的生肖——龙》《我的名字——×龙》《我的家乡——龙×》(2)、与龙有关的活动:《风筝龙》《故乡龙舟会》《元宵闹龙灯》(3)、关于龙的童话:《龙龙冒险记》《小龙求学记》《猛龙漫游记》(4)、关于对龙的认识:《我认识的龙》《我所知道的龙》《龙只是个传说》(5)、关于想象中的龙:《我心目中的龙》《龙游天下》《龙的精神》5、例:放龙形风筝(1)介绍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2)金手指——送你“点石成金”术开头:1、直接交代放风筝的时间、地点、环境等。
2、以人们放风筝的场面开头。
3、以风筝的样子开头。
中间:写好重点段1、场景再现法。
所谓场景再现,就是通过笔将当时的情景如同摄像一般“拍摄”下来。
读者读到这段文字就仿佛亲眼看到一样。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2、点面结合法。
“面”指的是对大多数人的概括描写,“点”指的是对个别人的具体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尝试观察人物特点,了解人物个性。
2.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恰当使用各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个性”。
3.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人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恰当运用一种或几种描写手法,揭示人物个性。
教学难点:有创意的表达,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个性。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
但是反映到同学们的作文中却几乎是“千人一面”的作文,也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如何让我们所写的人物活起来,动起来呢?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段由课本上摘录的话,仔细品味一下课文中描写了一个怎样性格的鲁迅先生?(多媒体放映)
学生归纳反馈: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
叶圣陶先生说过:描写人物,假若只就人的共通之点来写,则只能保存人的类型,不能表现出某一个人。
要表现出某一个人,须抓住他给予我们特殊的印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用外在的描写写出人物内在的特点。
请同学们坐好,我们的探秘之旅现在开始……
二.探究学习
(一)第一驿站:外貌描写
1. 首先,我们来个小测验,测测大家的观察力如何?请大家欣赏下面的图画,认真观察,猜猜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投影图片)
学生自由归纳,教师解答。
同学们如何通过几幅静态的图片来确定人物的呢?
明确概念:通过人物具有独特个性的外貌。
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面容、神态、表情、衣着、姿势等的描写。
下面就请大家根据静态的文字来猜猜人物吧!
2. 猜猜他是谁(投影图片)学生归纳猜测。
这段文字中的鲁迅和前段文字所描写的鲁迅有何不同之处?学生归纳。
3.看文猜人,请同学看下列例文,分析人物的性格和作者描写中侧重的部分。
学生归纳、分析。
4.归纳知识点:①抓住特点,描写重点,体现个性。
②要使描写生动,可恰当运用修辞。
③描写要有一定的顺序。
(二)第二驿站:语言描写
1.明确概念:语言描写是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
恰当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说话人的个性。
2.例文分析:分析人物性格。
(投影图片)
学生归纳性格,文词,要求。
3. 归纳知识点:①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等。
②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③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
(三)第三驿站:动作描写
1. 明确概念: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等叫做动作描写。
2.小练笔:“你在吃一枚还没熟透的青柠檬…”请以行动描写为主,写出具体情景。
要求50字左右。
(投影图片)
3.学生展示习作,教师点评。
4.教师示范范文,点评要点,归纳知识点:①动作描写中动词的运用要准确。
②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四)第四驿站:心理描写
1.明确写作方法:看、听、感、想、做(投影图片)
2.小练笔:我们以『晚上怕看家』为例子来练习。
3.劣文展示,反面提出写作要点。
4.写作引导:那时候我的眼睛看到什么﹖
我的耳朵听到什么﹖我的心里感到什么﹖我的脑里想到什么﹖我有没有动作﹖
5.学生展示习作,教师点评。
归纳要点:①人物心理应符合人物年龄。
②人物心理应符合具体情况。
6.(播放动画片)观察动画,体会人物性格。
学习外在观察与内在性格之间的学习方法。
三.归纳总结:
1.(播放图表)学习图表,认识人物外在特征要点掌握方法,内在特征要点掌握方法。
四.作业练习: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相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也不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教学反思]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教学反思:
整节课环节设计科学合理:有老师的知识传授、方法指导,有对学生的习惯培养、兴趣激励,有学生的自主发言、相互交流,有同学间的双向的相互评价、单向的教师点评,有过程性评价、也有终结性评价,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每一个学生都非常投入。
最主要的是学生当堂展示的作品都很优秀,都能抓住人物特点进行细节地刻画,习作中既运用到了老师传授的方法,规避了病例句中存在的问题,还适时地加入了动作、心理描写,同学们都能够在这节课中收获到写作的幸福感、成就感。
但是,既然是授课,总归会有遗憾。
由于学生情况备得不够充分,所以在猜猜他是谁这个环节,学生对所选人物有生疏感,同学抢答案往往出现偏差,对人物的观察不够仔细,这就使得这个环节的设计有些虚。
好在我进行了智慧地处理,使得这个环节在创设氛围,激发兴趣方面发挥了不小的功效。
另外,由于自己的粗心大意,对时间把握很不够,使得课堂训练环节相对薄弱,对知识点的当堂反馈不够。
另外,通过此次培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写作实践这个环节设计得花哨,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如果再给我一次做这节课的机会,我一定不会为了刻意凸显“新课改”理念,在形式上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设计无意义的小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