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试卷人口迁移练习
人口迁移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2019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下图为2019年春节期间上海流出人口流向数据。
完成下面小题1.与河南相比,江苏省在上海的务工人口比例高,主要原因是江苏省()A.经济发展更快B.政策支持更强C.距离上海更近D.人口总量更多2.外来人口对上海市人口的主要影响是()A.老龄化加重B.劳动力减少C.出生率下降D.生育率提高3.常住人口是指在某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一般包括户籍和外来常住人口。
根据上海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同比(比上一年度)增长率统计反映,2011年~2019年期间上海市()A.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B.常住人口数量减少C.外来迁入人口趋缓D.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大大减小M市是我国重要的化石能源生产和加工基地。
1945年,该市人口仅约1000人,到1960年聚增至20万。
下表示意该市部分年份的总人口数和盛市化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年1980199019921993200020102020总人口数/万人73.894.196.9233.7250.6290.4278.1城市化率/%55.4872.9673.8140.5642.9663.5972.484.1992~1993年期间,该市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B.行政区划变动C.自然资源开发D.产业结构调整5.2010~2020年期间,该市()A.城镇人口增长8.89%B.第一产业产值明显下降C.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D.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地理学家齐林斯基1971年把人口迁移与现代化联系起来,阐述了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早期开拓式的人口迁移逐步让位于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最终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将取代开拓式的或城乡间的人口迁移。
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区际联系越紧密,城市经济越发达,城市之间的人口移动越频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根据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我国目前的国内人口迁移偏重于()A.开拓式的人口迁移B.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D.城市间的人口迁移7.目前发达国家的国内人口迁移偏重于()A.开拓式的人口迁移B.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D.城市间的人口迁移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三节 人口迁移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
第一章第三节人口迁移一、选择题1、下列对世界人口增长不具有影响的是( )A、人口出生率的变化B、国际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的变化D、某些国家的生育政策2、下列叙述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五一期间上海某家庭全家到北京旅游②张三在某小镇上乔迁新居③广州某同学到北京上大学④中国建筑工人到科威特去打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1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以下关于该城市迁入人口的正确叙述是( )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二、综合题4、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拉美迁往欧洲D、从欧洲迁往非洲(2)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它所表示的民工流向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山东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华北流往重庆(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交通、通信困难D、甲地优美的环境5、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下列属于推力因素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B、文化教育发达C、土壤盐渍化D、老龄化(2)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城市是( )A、大庆B、攀枝花C、金昌D、珠海(3)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D、战争6、读2001—2007年我国某省人口增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这几年该省人口( )A、出生率上升B、死亡率下降C、自然增长率大幅上升D、外来人口迁入增多(2)该省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该省与其他省份历史、文化差异大B、自然环境优美C、与其他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D、人口政策鼓励多生7、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专项练习题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专项练习题1. 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人口迁移通常包括两种形式:内迁和外迁。
内迁指的是人口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而外迁是指人口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2. 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哪些?人口迁移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些常见的原因包括:- 就业机会:人口迁移常常与就业机会有关。
人们可能会迁移到就业机会更多的地区,以寻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 教育和培训机会:人口迁移也可能是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或培训。
一些人可能会迁移到教育资源更丰富的地区,以获取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
- 自然灾害:某些地区可能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地震、洪水等。
在这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迁移到安全或更适宜居住的地区。
- 政治和社会因素:政治和社会因素也可能导致人口迁移。
例如,政治动荡、战争和冲突可能迫使人们逃离家园。
3. 人口迁移对原居地和迁入地有什么影响?人口迁移对原居地和迁入地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在原居地方面:- 人口减少:如果大量人口迁出,原居地的人口数量将减少。
这可能导致经济活动减弱,社会服务减少等问题。
- 劳动力流失:人口迁移可能导致劳动力的流失,影响原居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
- 资源释放:人口迁移还可能导致一些资源的释放,如住房、土地等。
在迁入地方面:- 人口增加:人口迁入会使迁入地的人口数量增加。
这可能带来经济活动增加、市场扩大等好处。
- 劳动力增加:迁入地可能因为人口迁入而增加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增加。
- 文化交流和多样性:人口迁移也会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多样性,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融合。
4. 如何解决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解决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努力:- 政府角色: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来吸引人口迁入,并同时关注减少人口迁出造成的负面影响。
- 社会角色:社会各界可以提供开放包容的环境,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高中地理 1.3 人口迁移同步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湘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试题
第三节人口迁移读人口迁移分类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B.c不能称为人口迁移C.b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D.d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世界发达国家目前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 )A.aB.bC.cD.d解析:本组题通过示意图考查人口迁移类型划分。
题干中已经说明a、b、c、d均为人口迁移,故解题重点是区分a、b、c、d分别属于哪种人口迁移类型。
a是从农村迁移至城市,是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b是从城市迁移至农村,目前多见于发达国家;c是从农村迁移至农村;d是从城市迁移至城市。
答案:1.A 2.B下表为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预测表。
据此完成第3~4题。
净迁出国数量/(万人/年) 净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 美国110.0 墨西哥26.7 德国21.1 印度22.2 加拿大17.3 印度尼西亚18.0 英国13.6澳大利菲律宾14.48.3亚3.影响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4.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解析:从表中看出,人口净迁出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而人口净迁入国都是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环境质量高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渴望更高经济收入、优越生活环境的公民被吸引而迁移到发达国家。
答案:3.C 4.A读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阶段②最有可能是( )A.原始农业阶段B.传统农业阶段C.工业化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6.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D.战争解析:传统农业阶段,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导致了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规模较小。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1-2人口迁移练习
材料一:我国每隔五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示意图(包括预测)
材料二:“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是什么?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2)说出影响材料二现象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候鸟式”养老对迁入地的影响。
A.东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寒冷B.东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C.西部地区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小D.俄罗斯鼓励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
7.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是经济原因引起的B.是自然生态因素决定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C.从北美迁往欧洲D.从欧洲迁往非洲
11.近现代人口迁移中,始终是人口迁入地区的是()
A.北美洲、大洋洲B.北美洲、非洲
C.亚洲、大洋洲D.欧洲、非洲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下图示意广东省农村人口变化与宅基地利用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
读“2013年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伏尔加沿岸区人口迁移数量大于西北区
B.中央区人口迁入数和迁出数都是最多的
C.东部地区的人口都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
D.东部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地区以人口迁入为主
6.引起俄罗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12.影响该地区人地关系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
高考地理中国人口迁移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地理中国人口迁移练习题附答案人口迁移自古就有,但原因各不相同,且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
据此回答1~4题。
1.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城市到农村B.由农村到城市C.由城市到城市D.由农村到农村答案:B2.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C.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答案:B3.20世纪末因战争而引起的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一组国家是A.伊拉克、伊朗、科威特B.古巴、海地、巴拿马C.卢旺达、刚果、前南斯拉夫D.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答案:C4.下面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C.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只有积极影响,没有消极影响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答案:D5.我国“十一黄金周”,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答案:D6.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气候因素D.资源开发因素答案:B7.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是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D.珠海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答案:A8.关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动人口大量增加B.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国家组织的C.流动人口数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D.人口流动主要有自发形成的和国家有组织的两种形式答案:A9.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广东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原因是A.政区变更,香港和澳门的回归B.政策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提高C.经济发展,人口的死亡率降低D.人口迁入,人口的机械增长加快答案:D10.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组织性迁移为主B.自发迁移为主C.规模大、频率高D.规模大、迁入城市为主答案:A11.下列城市的发展早期是矿产资源开发并吸引人口大量迁入形成的是A.中国的广州、深圳B.美国的阿伯丁、伦敦C.美国的纽约、华盛顿D.中国的大庆、攀枝花答案:D12.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A.工作机会多B.生活困难,质量低C.公共设施不足D.失业率、犯罪率高答案:A13.21世纪初,大批伊拉克难民向国外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的政策影响B.战争的影响C.自然灾害的影响D.开发国外资源答案:B14.下图是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试卷人口迁移练习
2019年02月26日xx学校高中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 “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完成1―2题。
1。
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A.甲B。
乙C。
丙D。
丁2.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
惠民政策B.家庭原因C.自然空巢D.个人原因2.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上海游览,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
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3.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
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
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
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
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4.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A。
凡是人口在两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5。
十九世纪,我国有大量广东人、福建人“下南洋”。
回答1-2题。
1。
这种人口迁移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
有组织的迁移D。
民工流动2。
导致这种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
政治因素D.宗教因素6。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密度差异 B.国家政策C.自然资源的丰歉程度D.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7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
据此回答4一7题。
小题1: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号表示一个地区吸引人口的因素,“一”表示一个地区排斥人口的因素,“0”表示无关的因素。
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A。
矿产资源丰富B。
文化教育发达 C.土壤盐渍化 D.老龄化小题2:近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人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A。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经典题型含答案选择题[2024·辽宁三模]据统计,2023年末,吉林省人口跨省净迁入4.34万人,实现自2011年以来的人口净迁入,并保持增长势头。
据此完成1~2题。
1.2023年吉林省实现人口净迁入,说明该省份()A.高等教育领先,科技人才众多B.营商环境改善,产业集聚发展C.旅游景点多样,吸引人们迁居D.夏季凉爽宜人,生活环境良好答案:B解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因是就业,一直以来吉林省便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先的省份,也是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夏季的凉爽更具有长期性,A、C、D错误,唯有近年来营商环境的改善,产业的集聚发展,就业机会的增多,才能够吸引人口的迁入,B正确。
故选B。
2.吉林省人口拉力最大的城市可能是()A.长春市B.吉林市C.辽源市D.延吉市答案:A解析: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聚集了全省优质的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水平高,人口拉力最大。
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024·辽宁辽阳模拟预测]流动人口在进入首次流入地后,会进一步在不同流入地、同一流入地的不同空间之间流动。
下图示意我国流动人口初次流动阶段和当前流动阶段空间流向。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丁表示的地区是()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在初次流动和当前流动阶段,均是最大的流入地,推断甲地应具有优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迁移的吸引力较大,我国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应为甲地;乙地初次流动流入(0.5)略大于流出(0.3),当前人口净流出(0.9),总体人口流动少,且乙地人口少量流入甲地,推测乙地经济衰退,为我国东北地区;丙地流动人口多,初次流动,主要流入甲地(初次流动35.1、当前流动36.5),同时发生本地流动(初次流动7.5、当前流动5.4),根据我国四个区域的分布,丙地距离甲地东部地区相对较近,因此为中部地区;丁地为人口净流出区(初次19.6+0.3、当前流动19.3),但是流动人口的量小于丙地,推测其为西部地区。
高考地理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含答案)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
整理了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请考生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读下图,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目前,有关甲、乙、丙三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经济原因B.属于国内人口迁移,政治原因C.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经济原因D.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政治原因【答案】 C【解析】首先要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出甲是四川、乙是上海、丙是广东。
其次要清楚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是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下表为新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
据此完成2~3题。
迁移率~~新疆迁出率 1.4% 1.3% 迁入率 6.9% 4.2% 浙江迁出率 2.1% 2.5% 迁入率 6.1% 16.2% 2.影响~新疆和浙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资源开发工业化B.婚姻家庭文化教育C.生态改善工业化D.资源开发文化教育3.浙江省人口迁移变化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是()A.加快耕地资源开发B.加快人口老龄化C.加快环境质量改善D.加快城市化进程【答案】 2.A 3.D【解析】第2题,新疆资源丰富,浙江工业发达,这是影响新疆和浙江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第3题,迁入浙江的人口主要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促进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同时降低老龄化程度,加重环境压力。
读我国某市迁入人口金字塔图和从业人员构成图,回答4~5题。
4.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正确叙述是()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5.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①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 4.A 5.D【解析】第4题,从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构成图分析,该市迁入人口中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并且女性人口多于男性,可以判断该市人口迁入受经济因素(就业)影响,随着青壮年女性增多,随之会出现婚育率上升的问题。
高一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在中国跨区域人口流动中,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成为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而中西部地区以人口流出为主。
近年来,人口回流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中国城镇化中的新现象。
下图为江西某县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从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回流的人口多属于主动回流,主要原因为()A.沿海地区经济不景气B.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少C.收入差距逐渐缩小D.交通条件不断改善2.影响该县大部分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城乡距离①产业基础①气候舒适度①教育水平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1.C 2.A【解析】1.人口主动回流,是受到回流地的吸引,与沿海地区经济不景气、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少,关系不大,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收差距逐渐缩小,加上城市消费水平、物价水平、住房压力大,于是人口不断的主动回流,C正确,ABD 错误,所以选C。
2.由图中信息可知,回流人口主要选择在县城定居,一般外出务工的多为农村人口,县城距离农村相对接近,方便照顾家人,①正确;相对而言,县城的产业基础条件较好,就业机会较多,对当地回流人口吸引力较强,市区的产业基础也好,但市区生活成本较县城高,且离农村较远,①正确,气候舒适度、教育水平不是主要影响因素,①①错误,综上所述,A 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东京都市圈包含1都3县,即东京都(核心城市)、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
1960年东京都城镇化率已高达92%,而此时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6.9%、28.7%、70.0%。
从1960年以来,东京都经历了郊区化和“都心回归”。
左图示意东京都市圈行政区划范围,右图示意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净迁入率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材料中关于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迁移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埼玉县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B .神奈川县发展水平较高对人口吸引力较强C .千叶县人口总量呈下降的趋势D .东京都“都心回归”的人口数量先升后降 4.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下列措施能最有效促进东京都“都心回归”的是( )A .扶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B .大力发展商品零售类第三产业C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降低落户的门槛D .培植新兴产业,吸引高素质人才居住【答案】3.B 4.D【解析】3.结合图文材料可以看出埼玉县、千叶县人口净迁入率都是先高后降低再增高,所以埼玉县和千叶县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AC 错误;神奈川县1960年城镇化率已高达70.0%,迈入发达国家的水平,说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人口吸引力较强,B 正确;图上可以看出东京都人口净迁入率先为负数,后慢慢增长为正数,说明该地人口数量先减少后增加,D 错误,故选B 。
高中地理人口的迁移练习与解析 中图版 必修2
人口的迁移-练习与解析一、选择题1.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了一些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欧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B.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C.北美洲和大洋洲均为人口的迁入区D.北美洲由迁入区变为迁出区解析:欧洲人口迁移的变化是由净迁出区变为迁入区,所以A答案是错误的;拉丁美洲人口迁移是由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所以B答案也是错误的;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思路导引←分析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然后总结得出答案。
2.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发生过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迁移路线正确的是()A.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B.由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迁移C.人口主要是由北向南迁移D.人口主要是由南向北迁移答案:AD ←看课本,找出正确答案。
3.目前国内人口迁移中,城乡人口迁移的现象更为普遍,主要分布在()A.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D.工业发达国家解析:20世纪初城乡人口迁移,这种国内人口迁移形式仅局限在工业发达国家,目前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为普遍。
答案:A ←直接找出正确答案。
4.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政治因素B.社会文化因素C.经济因素D.生态环境因素答案:C ←理解与识记。
5.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政治因素的有()A.“巴以战争”使许多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B.历史上我国实行移民戍边改革C.由于民族歧视而大规模迁往他处求生D.印巴分治,导致大批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解析:后两个属于社会文化因素。
答案:AB ←知道每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所包括的内容。
6.由于水灾使粮食减产,从而导致大规模的移民属于哪种因素()A.经济原因B.政治原因C.社会文化原因D.生态环境原因答案:D ←知道每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所包括的内容。
7.人口迁移与年龄有很大的关系,下列哪个年龄段人口迁移的比例最大()A.少年B.青年C.中年D.老年答案:B ←了解迁移原因不难分析出结果,然后识记结论。
人口迁移同步练习+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第2节人口迁移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
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2.“孔雀东南飞”增加了对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压力。
目前,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快速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B.大量开发矿产及土地资源C.实行产业转移及升级战略D.扩大传统产业生产的规模3.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
2021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
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A.北京市B.重庆市C.河南省D.河北省2021年5月11日,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
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众多、人户分离现象明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常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则称之为“人户分离”。
下图为我国人户分离变化图。
据此完成4-5题。
4.近年来,我国人户分离现象日趋明显,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户籍制度的存在B.乡村的快速发展C.区域经济的差异D.人口的跨区流动5.图中流动人口比重小于人户分离比重,表明()A.跨县人口流动不会造成人户分离B.人户分离中部分为城市户籍人口C.交通因素影响人口流动数量和速度D.流动人口增速小于人户分离增速生态移民具有扶贫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
闽宁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求宁县西部,其陆续接纳了来自宁夏西海固山区经济落后县移民,成为中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测试题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测试题2019.2本试卷共4页,10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人口重心是人口分布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其演变反映了区域人口数量的空间变化过程,即由于地区人口增长和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拉动人口数量平衡点的变化。
下图为1984 -2013年中国人口重心演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ILW113.9s114.1*1.1984-2013年中国人口重心演变能反映出( )A.能源资源开发导致人口重心移动加快B.户籍制度变化导致人口重心移动缓慢C.地区经济差异导致人口重心移动加快D.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重心移动减缓2.2010-2013年中国人口重心移动可能是因为( )A.河南省人口出生率降低B.四川省农民工回流增多C.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加剧D.湖北省自然增长率降低《北京人口蓝皮书: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201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实现了双下降。
其中,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70. 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 2万人,20年来首次实现负增长。
北京市2。
I 1—2017年常住人口增量及噌长速度(万人)6口用50.040.0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由材料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n年,北京市人口总数最多B. 2017年后北京市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多C.近些年北京市人口增速不断下降D.北京市出现城市空心化4.导致北京市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变为负值B.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经济发展放缓D.分散城市职能“棒棒”是指以竹棒和绳索为劳动工具,在城市爬坡上坎、流动揽活,专门为市民日常生活、商业活动提供零星搬运劳务服务的打工农民。
“棒棒”群体的工作形式不同于其他的打工族,更不同于城市工矿企业的工人。
他们主要活动于街头、菜市场、汽车站、码头、家电商场等,承担了城市人不愿意干的以苦、脏、累、险为特征的工作。
(完整版)高三地理人口迁移习题58级专用
人口迁移测试试卷一、单项选择1. 下图为“我国沿海某省1960~2060年间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及预测图”,关于该省人口自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a曲线为人口死亡率B.b曲线在1980年后上升与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有关C.在K时间点之后,人口总数仍将继续增加D.在K时间点之后,少年儿童比例上升读“2011年重庆市外来人口的外省(市)迁入人员分布图”,完成(2)~(3)题。
2.关于重庆市外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各省区都有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B.50%以上的外来人员来自周边省区C.重庆市劳动力短缺是吸引外来人员的主要原因D.距离越远的省区迁往重庆市的人员越少3.广东省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的原因主要是()A.地缘联系密切B.迁移距离短C.投资创业经商D.劳动力过剩4.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省区平均人口密度和老年人口(>60岁)比重。
读图,两省区人口流动的趋向是()①甲省区人口稀疏,为净流入区②甲省区劳动力富裕,为净流出区③乙省区人口稠密,为净流出区④乙省区劳动力短缺,为净流入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读新浪网2011年6月20日所引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资料图片,回答题。
5.关于该图反映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5岁人口过少,需要提高人口生育率 B.2034年,16~59岁人口达57.9%,劳动力充足C.2005年~2034年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D.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6.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的发展B.东南地区劳动力严重不足C.我国农村的人口密度过大D.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富足读2009年重庆市外来人口由外省(市)迁入人员分布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重庆市外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各省区都有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B.50%以上的外来人员来自周边省区C.重庆市劳动力短缺是吸引外来人员的主要原因D.距离越远的省区迁往重庆市的人口越少8.广东省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的主要原因是()A.地缘关系密切B.迁移距离短C.投资创业经商D.劳动力过剩读图,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图(2000-2005年,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人口迁移基础练习》【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新课标)同步测试】
《人口迁移》基础练习一、选择题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农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③D.⑥2.近年来,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④D.⑤3.导致美国老年人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④D.⑥下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
据此完成4~6题。
4.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A.东北部B.南部C.中西部D.西部5.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A.数量减少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C.迁移规模变小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6.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A.经济B.交通C.文化D.教育二、综合题7.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
如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原因主要有哪些?8.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5年9月,欧洲正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大难民潮。
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局势动荡地区。
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
德国的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
材料二一个叙利亚家庭需要花费两年的家庭收入,才有可能将家中的年轻人送到欧洲。
到达欧洲后,他们要找到工作或者做买卖,再将攒下的钱寄回家里,让其他家庭成员来欧洲团聚。
材料三下面为叙利亚及周边国家示意图和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
(1)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
高中地理 12人口的迁移5分钟小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 1-2人口的迁移5分钟小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一、选择题读人口迁移方向的分类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称为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B .c 不能称为人口迁移C .b 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D .d 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世界发达国家目前出现了图中哪种情况( )。
A .aB .bC .cD .d解析 此题通过示意图考查人口迁移类型划分,属基础题。
第1题,题干中已经说明a 、b 、c 、d 均为人口迁移,故解题重点是区分a 、b 、c 、d 分别属于哪种人口迁移类型。
现逐一分析如下:⎩⎪⎨⎪⎧a :从农村迁移至城市——目前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b :从城市迁移至农村——目前多见于发达国家c :从农村迁移至农村d :从城市迁移至城市第2题,发达国家由于乡村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交通便捷,出现了人口从城市向农村的迁移。
答案 1.A 2.B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B.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D.人口移动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致4.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亚洲解析第3题,二战后人口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故C错。
第4题,从图中箭头粗细上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亚洲。
答案 3.C 4.D5.读图,结合国情推断,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
①由城市迁往农村②由农村迁往城市③由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④由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和少年儿童A.②③⑥ 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对中国国情的理解能力。
从图中看出,主要迁出地区是中东部人口密度较大的省区和城市,主要迁往东北和西部边疆地区,即①③两项符合图中情况。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练习卷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练习卷要高考了,那么,该怎样对地理进行全面的复习呢?如果还没头绪的话,那不妨和店铺一起来做份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练习卷,希望对各位有帮助!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练习卷选择题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有( )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东南部地区劳动力不足③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④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011年5月20日,《北京日报》刊登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八大特征》这一文章,文章中提到了一些特征:流动人口中未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夫妻二人同时在京流动者比例很高;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者所占比例接近6%,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国人口的平均水平;北京的经济优势是吸引流动人口来京最主要的“拉力”;流动使绝大多数人实现了职业身份的“非农化”。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小题。
【小题1】上述材料中体现的影响人口迁移的社会和经济因素有( )①土地数量和质量②政治中心的所在地③家庭和婚姻④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A.①②③④B.②③C.③④D.①④【小题2】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北京地区人口身体素质的社会和经济因素的是( )①北京地区的噪声污染小②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快③北京地区的教育水平较高④北京地区地势平坦,适合人类居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市民普遍为修车难、理发难、买菜难、婴幼儿和老人照料难等一系列难题而发愁。
80年代以来,随着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他们在城市从事和经营饮食、服装、修理、房屋装修、蔬菜和水果的贩运及家政服务,极大地缓解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服务矛盾。
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可能带来的后果是( )①缓解了城市的人地矛盾②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③延缓了城内人口的老龄化速度④降低了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小题2】关于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人口迁移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B.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利大于弊,对迁入地恰恰相反C.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能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D.人口迁移会造成国家政局不稳定据报道,目前广东省总人口达到1.1亿,其中户籍人口7 900万,长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3 100多万,这还不包括1 100万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02月26日xx学校高中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 “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完成1―2题。
1.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A.甲B.乙C.丙D.丁2.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惠民政策B.家庭原因C.自然空巢D.个人原因2.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上海游览,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3.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4.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A.凡是人口在两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5. 十九世纪,我国有大量广东人、福建人“下南洋”。
回答1-2题。
1.这种人口迁移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有组织的迁移D.民工流动2.导致这种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宗教因素6.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密度差异B.国家政策C.自然资源的丰歉程度D.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7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
据此回答4一7题。
小题1: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号表示一个地区吸引人口的因素,“一”表示一个地区排斥人口的因素,“0”表示无关的因素。
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A.矿产资源丰富 B.文化教育发达 C.土壤盐渍化 D.老龄化小题2:近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人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8.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A.外出讲学B.上街购物C.外出旅游D.移民国外9.下列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对环境无影响B.工业社会科技的进步削弱了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C.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D.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在任何时候都大于对迁出地10.下列关于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迁移促进了经济发展B.可以缓解迁入地的人地矛盾C.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分布格局D.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11.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出现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重大工程建设B.人口分布不均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收入差距D.户籍制度的改变12.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政治因素的是( )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D.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移13.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B.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C.环境状况的变化D.交通条件的改善14.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3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③B.③④C.④⑤D.⑥⑦2.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A.中国、澳大利亚B.墨西哥、中国C.墨西哥、美国D.美国、澳大利亚15.美国有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条件B.地形条件C.水源条件D.政府政策16.下列现象中,对我国中西部剩余劳动力而言,属于人口迁移拉力的是( )A.东部地区气候较西部优越,光照丰富B.东西部语言差异大,交流隔阂多C.从西部到东部大城市找工作收入高,生活条件优越D.国家政策不允许农民跨省界务工经商1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 )A.自然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灾害因素18.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城市B.由城市到农村C.由城市到城市D.由农村到农村19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
下图为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情况。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B.从城市流向农村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小题2:近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些企业出现“民工荒”,加上美元贬值、油价攀升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一些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破产。
从长远看,这些企业的出路在于A.提高民工的工资水平B.吸纳海外移民C.搬迁工厂,进行产业转移D.加大科技投入,进行产业升级20中国科学院发表的《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报告中所指“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A.环境承载力B.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C.人口合理容量D.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小题2:为提高我国的环境承载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加大资源开发力度B.持续扩大耕地面积C.不断增大城市用地面积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1改革开放后中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读我国1988~2010年流动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小题。
小题1: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A.东部到西部B.农村到城市C.平原到山区D.经济发达地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小题2:下列因素中与我国改革开放后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A.人口增长迅速,就业压力增大B.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劳动力需求量增长C.户籍制度改革,为人口流动松绑D.农村经济的发展,剩余劳动力增多2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错误叙述是( )A.人口年龄与迁移有密切关系,青年人口具有较大的迁移需要B.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国际人口迁移数量大为减少C.加拿大是世界重要的移民迁入国D.人口迁移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一般文化程度越高,迁移距离越远二、综合读图题23.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A表示__________国家;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比B类国家__________(高或低)。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B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__________3.B类国家出现的人口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应采取什么对策。
4.若图2表示A、B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则与甲对应的是__________(填A或B)类国家,这种变化对乙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对甲地造成的问题是__________。
24读“山西、内蒙古、河北三省局部示意图”(图2-1-40),完成下列问题。
图2-1-40(1)按人口迁移方向划分,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表示的人口迁移类型分别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2)按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划分,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表示_________人口迁移。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从迁出地来看,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联系,有利于_________的发展。
25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代表的是________。
(2)图中发生迁移现象的箭头是____和____;虽然有人口流动,但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有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按地理范围划分,人口迁移可以划分为______人口迁移和______人口迁移。
(4)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________。
(5)由迁移方向划分,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由____到____、由____到____、由____到____、由____到____四种人口迁移类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1.D;2.A解析:1."空巢老人”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丁国老年人口比重最大.超过20%. 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
2.由于近年来农村惠民政策不断出台,政策宽松, 一方面使得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最有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农村老年人更加不愿意离乡.另一方面农民工地位和数量明显提升,且工薪较高.不愿返乡,造成“空巢老人”现象。
2.答案:D解析:3.答案:A解析:4.答案:C解析:5.答案:1.A; 2.B解析:6.答案:D解析:略答案:1.C 2.D解析:小题1:推力表示当地不利于人来的因素,引力指吸引人来的因素。
小题2: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户籍限制,可促进人才的正常合理流动。
8.答案:D解析:9.答案:C解析:10.答案:A解析:1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表现为由中西部向东部 ,由乡村到城市。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基础知识识记类型。
改革开放后我国由于地区间的较大经济差异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
12.答案:C解析:13.答案:A解析:14.答案:1.B; 2.A; 3.C解析:15.答案:A解析:16.答案:C解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表现为由内地向沿海城市大规模迁移,其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
17.答案:B解析:18.答案:A解析: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因为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受教育的水平高等。
答案:1.D 2.D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小题1:结合图2反映我国人口的跨省流动人口流出省区主要分布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而人口流入地区主要是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
故选D项。
小题1:我国的服装企业多为简单的加工制造企业,在世界产业链中竞争力差,故从“长远发展”来看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是该类企业的出路所在。
答案:1.C 2.D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因7亿左右的人口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所以是指人口的合理容量;而环境承载力、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等,都是我国能够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