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树白粉病监测防控技术资料
橡胶树白粉病发生及其防治措施

橡胶树白粉病发生及其防治措施一、橡胶树白粉病的概述橡胶树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橡胶树的叶片上,严重影响橡胶树的生长和产量。
该病害主要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发生,特别是在雨季期间。
二、病害的症状1. 叶片上出现白色或灰色的粉末样物质;2. 叶片表面出现斑点或变黄;3. 叶片逐渐萎缩并变得脆弱。
三、发生原因1. 气候条件: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是该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2. 土壤条件:土壤中含有高浓度的钾元素会增加橡胶树感染白粉病的风险;3. 管理不当:不合理施肥或过度灌溉也会导致该病害的发生。
四、防治措施1. 选用抗性品种:选择抗性品种是预防该病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 加强管理:合理施肥、适量灌溉、及时清除落叶等管理措施可以减少该病害的发生;3. 采用化学药剂:使用含有硫元素的化学药剂可以有效地控制该病害的发生;4. 生物防治:使用一些天敌或微生物可以对抗该病害,如使用拟青霉菌等微生物。
五、化学药剂的应用方法1. 选用合适的药剂:选择含有硫元素的药剂,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剂量;2. 喷洒时间:在病害初期即可喷洒,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4次;3. 喷洒方式:将药剂均匀地喷洒在叶片上,并避免喷到花和果实上。
六、注意事项1. 防止过度施肥或灌溉,以免增加橡胶树感染白粉病的风险;2. 注意安全使用化学药剂,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3. 注意观察橡胶树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
七、结语橡胶树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橡胶树的生长和产量有很大影响。
通过正确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该病害的发生。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并注意安全使用化学药剂,保护人体和环境。
橡胶树白粉病防治

橡胶树白粉病防治彭安德周志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B海县B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B海666206)摘要:橡胶树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象条件%寄主物候、病原数量等有关,多发于橡胶树嫩叶期,危害橡胶树的生长,影响乳胶产量。
对于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要结合其病症的流行规律,采用硫磺悬浮剂%硫磺粉等进行病害的防治。
关键词:橡胶树;白粉病;防治1橡胶树白粉病流行规律1.1寄主物候橡胶树白粉病的发生以大量的嫩叶为基础,也就是说,当橡胶树上有大量的嫩叶更容易诱发白粉病,而橡胶树的嫩叶期一般都很长,且在冬季不会完全落叶或抽叶不整齐,决定了橡胶树易感白粉病。
寒流因素会对白粉病的流行产生影响,寒流强度过大,新叶脱落、老化的速度加快,白粉病会减轻;反之,新叶老化的速度慢,白粉病会加重。
1.2气象条件气候因素对白粉病的流行影响明显,橡胶树的抽叶、落叶以及寄主和病原体的物候期都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制约着病害的流行。
外界温度较高会加快新老叶老化的速度,减轻病症。
冬季和春季的温度对橡胶树抽叶、落叶的整齐度,树木的整体生长状况有着决定作用。
另外,白粉病的流行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降雨量和湿度的影响,湿度较大的地区更易诱发该病害。
1.3病原菌量病原菌量对白粉病病情的影响主要在病情流行期,病原菌的生长速度在流行期最快,以3〜5d为一个繁殖周期,通过循环传染导致该地区白粉病流行期产生病原体,循环侵染的次数受到病害生活周期的影响,冬季病原基数和初侵染成功率决定着白粉病的发病情况。
2橡胶树白粉病的预防2.1早期局部预防和全面预防以3〜5d/次的频率在白粉病流行期间对苗圃施药,采用90%标准硫磺粉9000〜12000g/hm2。
根据橡胶树的发病情况和抽叶状况落实局部防治工作,有效控制流行初期的病原数量,防治病原繁殖,防护早抽植株。
在白粉病的流行期间,通过对物候情况、病情状况,依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查,对符合施药标准的植株及时施药。
同时为了增强施药的效果,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增加施药的次数,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云南橡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橡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李学俊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橡胶树经济寿命长达40年,要使橡胶树种植业节支增收,就必需做好橡胶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本文旨在介绍橡胶树主要的病虫害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
一、橡胶树白粉病胶树白粉病是橡胶树生理病害之一,每年均可发生,主要为害橡胶树的嫩叶、嫩芽和花序。
发病严重时,病叶布满白粉、皱缩、畸形、变黄最后脱落。
橡胶树抽叶期是白粉病流行的主要时期。
温度是决定白粉病的重要因素。
白粉病发展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5--22°C,低温阴雨是一个综合的有利于病害流行的气候条件。
主要防治措施有:1、化学防治(1)越冬防治每年从12月开始根据胶苗嫩叶的病情进行喷药防治直到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流行为止。
(2)在橡胶林的嫩叶期,选择有代表性的林段,建立固定的物候和病情系统观察点,每三天观察一次,做出短期病情测报,进行病害防治指导。
(3)流行期防治,橡胶树抽叶达30%后,根据病情、物候及未来1周内的天气预报和本地区的短期预报资料,安排好各林段的喷粉日期,若预报有阴雨天气出现,应提前喷粉才能收到预期的防效,喷粉应在下风处开始,喷粉走向要与风向垂直,以获得最大的保护面积。
2、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肥料,促进胶树生长,提高抗病和避病能力或减轻病害发生和流行。
二、橡胶树根病根病是橡胶树的一类重要病害,根病可引起整株死亡为害巨大。
感病橡胶树树冠稀疏,枯枝多,顶芽抽不出或抽芽不均匀,树干干缩。
橡胶树的根病应以预防为主,做好早期综合治理的预防措施:1、种植前应做好的防治措施:彻底清除杂树桩;采取机械开垦,尽量彻底消除病原,防止病苗上山定植。
及时清除病根,防治病根回穴。
2、种植后应做好的防治措施:加强抚育管理,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减轻病害的发生;做好定期检查工作,每年至少调查一次调查时间宜在新叶开始老化到冬季落叶前。
3、根病树的处理:除去侵染来源,刮除菌索,除净感病组织,涂伤口保护剂。
病树的处理,简单概括为“六个字”,即挖、追、砍、刮、晒、管。
白粉病防治 文档

橡胶树白粉病防治技术知识(参考资料)一、白粉病特征1、为害部位:嫩叶、嫩芽、嫩梢和花序,不侵染老叶。
2、为害最显著的特征:嫩叶感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上出现辐射状的银白色菌丝,似蜘蛛丝,以后在病斑上出现一层白粉,形成大小不一的白粉病斑。
3、白粉病发生温度指标:喜欢冷凉气温,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6-32℃,侵染及产孢的适宜温度为15-25℃,抑制温度为最低温8-10℃,最高温32℃以上。
根据橡胶树白粉病流行规律的特点,防治橡胶树白粉病主要包括观察抽叶物候和叶片病情、预测橡胶树白粉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化学防治橡胶树白粉病这几项工作。
二、橡胶树白粉病观察方法和标准以各单位要将橡胶树抽叶迟早、整齐度、海拔高度及品系相同的林地划为一个测报区,每个区选一个岗位作测报点,观察抽叶物候和叶片病情。
1、抽叶物候观察:每个测报区于少数植株开始抽叶起至80%叶片老化止,每3天观察一次抽叶物候(出现形似鸡爪状的雏型叶起就为抽叶)及古铜、变色、淡绿和老化(稳定)各叶型的叶量。
2、抽叶物候标准:雏叶:复叶伸出,小叶迭折,形似鸡爪状;古铜:小叶展开、下垂,叶色古铜、质脆;变色:古铜转淡绿;淡绿:叶色淡绿、柔软下垂,三小复叶背靠背;老化:叶片开始挺伸硬化,淡绿发亮,至叶片挺伸硬化。
古铜株数+淡绿株数+老化株数抽叶率%= ————————————————×100调查株数3、叶片病情观察:展叶30%左右开始至老化80%以上止,在观察物候的同时,每3—4天调查一次古铜叶(叶基至叶尖长5—6厘米,包括高温期抽出叶色接近于变色的叶片)病情,每次在观察点内取树冠中下层古铜色叶蓬(1 —5复叶长5—6厘米)20蓬,每蓬取1—5复叶(由下而上)的10片小叶,共200片,调查病情,按叶片病级标准记录,计算古铜叶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计算公式如下:发病叶数发病率(%)= ────────×100%(调查叶数)∑(病级叶片数×病级)病情指数= ─────────────×100调查叶片总数×最高病级叶片病级标准: 0级:无病;1级:病斑总和占叶面积的6%; 2级:病斑总和占叶面积的12%; 3级:病斑总和占叶面积的25%;4级:病斑总和占叶面积的50%; 5级:病斑总和占叶面积的75%。
橡胶树白粉病炭疽病防治措施

橡胶树白粉病炭疽病防治措施一、橡胶白粉病1、橡胶白粉病症状:白粉病侵害嫩叶、嫩芽、花序。
得病嫩叶初出现辐射状色透明的菌斑,以后病斑上出现白粉,初期病斑多为圆形,后期为不规则形。
病害严重时,病叶布满白粉,叶片皱缩畸形,最后脱落。
花序感病后也出现白色不规则形病斑,严重时花蕾大量脱落、凋萎。
2、橡胶白粉病防治方法①减少越冬菌源:在橡胶抽芽前,摘除断倒树或正常树的冬梢,每株断倒树保留2-3条粗壮的嫩梢,并用硫磺粉或0.2%粉锈宁喷撒防治。
落叶不彻底的年份,在12月中、下旬,用10%脱叶亚磷油剂或0.3%乙烯利油剂喷雾,每公顷用12-15公斤,可在半个月内将橡胶树的越冬老叶脱落,使橡胶抽叶整齐,减少菌源,促进抽叶,减轻发病。
②流行期防治:橡胶抽叶30%,根据防治指标,进行防治:抽叶30%以前,发病率10%以上,局部防治;抽叶30%-50%,发病率10%-15%,全面防治;抽叶51%-叶片老40%,发病率16%-25%,全面防治。
③施药方法:使用农机具喷药时,每公顷次用药9-12公斤。
一般在晚上10时至翌晨8时气流平稳,叶片潮湿时喷药效果最好。
病害严重时,可适当加大施药量。
二、橡胶炭疽病1、橡胶炭疽病症状:本病发生在叶片、嫩梢、胶果上。
嫩叶感病后出现形状不规则、暗绿色的水渍状病斑,称为急性型病斑。
病斑扩展很快,边缘常有黑色坏死线。
严重时叶片皱缩干枯,很快税落。
这种病斑在阴湿天气下较多。
嫩梢、叶柄感病后,出现黑色下陷小点或黑色条斑。
病斑初期黑褐色,扩大后整个嫩梢被病斑环绕,病部以上的嫩梢枯死,向下蔓延后,可使整株芽接苗死亡。
2、橡胶炭疽病防治方法①加强抚管,增施肥料,排除积水,提高胶树和胶苗的抗病能力。
②及时开展化学防治,田间防治从30%抽叶开始,根据气象预报,如未来10天内有连续3天以上的阴雨天或大雾天气,就要在低温阴雨天来临前喷药防治。
农药可选用5%拌种灵--福美双胶悬剂,1∶5代森锰锌滑石粉剂或0.5%百菌清加多菌灵混合水剂。
橡胶树白粉病防治建议

橡胶树白粉病防治建议一、海南植胶区海南植胶区过去一周大多数地区冷凉(15~23℃),普遍地区阴天为主,日照极差,多数地区降水量小于5毫米。
预计未来一周海南植胶区绝大部分地区暖和(23~28℃),大多数地区小幅升温,升幅2~5℃,部分阴天为主,日照极差。
(一)海南东部(文昌和海口)温度条件有利于橡胶树叶片老化,且不利于病害流行,未来明显升温,比较有利于叶片老化而不利于病害流行。
目前该地区橡胶树正处于古铜后期-淡绿叶前期,白粉病进入流行阶段,但大流行的可能性不大,可对病重、抽叶晚的林段进行局部喷药,用药量可稍少(0.6公斤/亩)。
(二)海南北部(儋州、临高和澄迈)温度条件不利于橡胶树叶片老化,但能满足病害流行要求,未来明显升温,有助于叶片老化,对病害也有一定遏制作用。
鉴于病害已进入流行期,橡胶树正处于嫩叶盛期,天气情况也不理想,如目前的低温阴雨持续,近期白粉病会大面积流行,未全面喷药的,应在2-3天内进行1次全面喷药。
药后关注天气、物候和病情动态,视情况在5-7天后进行局部补喷药或再全面喷药。
(三)海南西北部(白沙、昌江和东方)温度条件不利于橡胶树叶片老化,但能满足病害流行要求,未来明显升温,有助于叶片老化,对病害也有一定遏制作用。
病害已进入流行末期,橡胶树高感病期即将结束。
但天气情况还不理想,病情也很重。
未喷药防治的,如未来几天有低温阴雨天气,应及时对抽叶较晚的林段进行局部喷药。
(四)海南南部(保亭、乐东、陵水和三亚)温度条件不利于橡胶树叶片老化,但能满足病害流行要求,未来明显升温,有助于叶片老化,对病害也有一定遏制作用。
橡胶树感病期即将结束,病害流行接近尾声,未来天气继续转暖,因此病害大流行的可能性小。
但目前病情很重,未喷药防治的,可视病情和未来天气适当补喷抽叶较晚的林段。
(五)海南中部(定安、琼中、屯昌和五指山)温度条件不利于橡胶树叶片老化,但能满足病害流行要求,未来明显升温,有助于叶片老化,对病害也有一定遏制作用。
橡胶树病虫害防范技术

橡胶树病虫害防范技术橡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然而橡胶树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困扰。
这些病虫害不仅会对橡胶树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橡胶树的死亡。
因此,橡胶树病虫害的防范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橡胶树病虫害,并提供防范技术以供参考。
一、橡胶树白粉病橡胶树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侵袭橡胶树的叶片。
初期病斑呈白粉状,后期逐渐变成黑褐色。
白粉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橡胶树的光合作用,降低光能利用效率,导致橡胶产量下降。
防范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橡胶树品种,可以降低白粉病的发生风险。
2.保持通风和适宜湿度:保持橡胶园的通风良好,避免湿度过高,有助于降低白粉病的发生概率。
3.及时清除病斑部分:一旦发现叶片出现白粉状病斑,应及时清除并烧毁,以防传播病菌。
4.合理施肥:适量施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增强橡胶树的免疫力,降低患病几率。
二、橡胶树炭疽病橡胶树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侵袭橡胶树的果实和枝条。
炭疽病的症状主要是果实和枝条上出现圆形黑褐色病斑,病斑边缘有红色或黄色的环带。
炭疽病的严重程度与气候条件和病菌数量有关。
防范技术:1.修剪病枝:及时发现病枝病果,将其修剪并烧毁,以减少病菌的繁殖和扩散。
2.加强树势管理:合理浇水、施肥,保持橡胶树健康生长,提高其抵抗力。
3.化学防治:如发现病情严重,可适量使用防治剂进行喷雾,但应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
三、橡胶树橄榄褐斑病橡胶树橄榄褐斑病是由橄榄褐斑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侵袭橡胶树的叶片和嫩枝。
病斑最初为淡黄色,后期变为橄榄褐色,病斑边缘呈红褐色环带。
橄榄褐斑病严重影响橡胶树的光合作用,导致叶片枯黄、掉叶,影响橡胶产量。
防范技术:1.提高园区管理水平:保持橡胶园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落叶和病叶,减少病菌的存活和繁殖。
2.定期翻耕土壤:翻耕土壤可以改善通气性和排水性,减少病菌的滋生环境。
3.合理施肥:均衡施肥,增加橡胶树的养分供应,提高其抵抗力。
橡胶树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 72XIANGCUN KEJI 2018年1月(中)橡胶树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李贵林曾艳华(勐腊县勐醒农场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勐醒666304)[摘要]本文介绍橡胶树白粉病的发病原因、发病规律和流行条件,并提出白粉病的测报方法及防治措施,旨在提高白粉病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能力。
[关键词]橡胶树白粉病;发病规律;流行条件;预测预报;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S76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18)02-72-2白粉病是橡胶树主要叶部病害之一,自从1918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首次发现以来,迄今已遍布亚洲及非洲各植胶区。
我国于1951年在海南岛首次发现白粉病。
白粉病对橡胶树生长和产量影响极大,主要危害橡胶树的嫩叶、嫩芽、嫩梢和花序,发病严重时能引起橡胶树落叶、落花,从而推迟开割期,使胶乳减产、种子失收、生势衰弱,甚至新梢枯死。
1956年,白粉病在我国海南省大面积发生流行,引起橡胶树落叶、落花,推迟开割时间,导致干胶产量比1955年减少50%左右。
1985年,云南垦区因白粉病流行,造成当年干胶减产3000t ,损失2400万元。
2017年,西双版纳垦区又遭到50年不遇的白粉病流行,使割胶时间推迟近2个月,造成干胶减产上万吨,损失上亿元。
据测定,三级白粉病能损失产量3.34%,四级损失产量11.00%,五级损失产量43.65%。
2017年,勐腊县勐醒垦区遭遇史上最严重的“倒春寒”(2月27日至3月7日),白粉病发病指数直线上升,截止4月10日,全场开割林地大约90%停割,损失干胶近3000t 。
橡胶树白粉病属真菌病害,是一种专性寄生菌,只能寄生在活的叶片上,如嫩叶、嫩梢、花序等。
冬季白粉病菌主要寄生和潜伏在胶林越冬末落的老叶上或断倒树新抽嫩梢和苗圃幼苗上越冬,待春季气温回升后产生分生孢子并借助气流传播到新抽嫩叶上,从叶部表皮侵入为害。
白粉病菌潜伏期为3~7d ,在气候适宜时,一般5~8d 能繁殖一代,并能循环繁殖。
橡胶白粉病防治策略

花蕾,集中养分,提高人参的产量和质量。
据试验,摘花蕾的比不摘花蕾的参根增产明显。
3.6土壤水分管理人参在不同参龄和不同发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一般三四年生以下人参因根浅易旱,较喜湿润土壤,随着参龄的增长,人参对水分的需求减少,水分过多时参根易腐烂。
因此,人参出苗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参畦表土干旱缺水,应及时灌水,水量要渗到根系土层为度。
在夏秋季雨水较多时应及时排水。
人参生长期土壤含水量要保持在5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为好。
3.7病虫害防治人参病虫害较多,病害主要有立枯病、黑斑病(斑点病)、褐斑病、斑枯病、锈腐病、猝倒病、炭疽病、疫病、人参红皮病、人参日灼病、根腐病、菌核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和马陆等。
病虫危害严重,防治应以预防为主,进行综合防治,不能只靠化学农药防治。
在人参栽培管理中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使用农药时要注意残留问题,决不能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残毒性农药,并且使用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千万不要随便乱配或增减施用浓度和用量。
要多种农药轮换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否则发生药害后患无穷。
总之,采用药剂防治时,要做到适时早施、认真细施、合理勤施、科学配制及见雨补喷,确保达到施药防治效果。
3.8越冬管理10月后期参株枯黄时,割掉地上部分,立即处理,消灭越冬病菌。
11月,收拾放好遮阴设备来年再用,以防冬季风雪损坏。
拆除遮阴设备时要在畦面上盖防寒土,先在畦面上盖一层玉米秆,上面覆上适量的土以防寒。
第2年春季撤防寒土时,从玉米秆处撤土,以免伤着参根。
橡胶白粉病防治策略孟依(瑞丽市勐卯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瑞丽678600)[摘要]橡胶白粉病主要为害胶树叶嫩梢与花序,还会使胶树新抽叶片皱缩,严重时会出现落叶、花序凋谢问题,未落叶片一般也是斑驳累累,减弱光合作用,影响乳胶产量。
所以,本文基于橡胶白粉病的防治现状,提出防治策略,力求减少橡胶白粉病带来的危害。
橡胶树白粉病测报技术规程

橡胶树白粉病测报技术规程
橡胶树白粉病是橡胶树常见的病害之一,对橡胶产量和质量造
成严重影响。
针对橡胶树白粉病的测报技术规程,我们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1. 橡胶树白粉病的病原特性,首先需要介绍白粉病的病原特性,包括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侵染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这
有助于深入理解白粉病的发病机理,为后续的测报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2. 测报技术的操作流程,详细介绍橡胶树白粉病的测报技术操
作流程,包括测报时间、测报工具、测报方法等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白粉病的测报技术可能涉及到病叶取样、显微镜观察、病
原菌鉴定等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详细说明操作要点。
3. 测报技术的应用价值,介绍橡胶树白粉病测报技术在橡胶树
病害防控中的应用价值,包括对白粉病防治的指导作用、对橡胶产
量和质量的保障作用等方面。
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或数据进行说明。
4. 测报技术的注意事项,针对橡胶树白粉病测报技术的操作过
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详细说明,包括样品采集、保存、实验室
操作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误差和解决方法。
5. 测报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橡胶树白粉病测报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新技术、新方法在测报技术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对橡胶树
病害防控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进行展望和分析。
综上所述,针对橡胶树白粉病测报技术规程,需要全面系统地
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流程、应用价值、注意事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份全面可行的技术规程参考。
海南橡胶树白粉病的流行规律与防治技术

63海南橡胶树白粉病的流行规律与防治技术●王冠章(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八一分公司 海南 儋州 571727)摘要:本文以海南橡胶树白粉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病害的发病机制,论述了该病害的流行过程及流行条件,并结合海南橡胶树的生长特性,总结了海南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技术,以期对海南橡胶树的养护管理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橡胶树;白粉病;发病规律;防治作者简介: 王冠章(1968.2- ),农艺师,主要从事橡胶栽培与管理工作。
橡胶树生长易受到病害的干扰,其中以白粉病较为典型,橡胶树患该病后,产量大幅度下降,生长状态遭到严重破坏,例如嫩叶、嫩芽等均容易受损,严重时伴有落叶、落花甚至枯死等问题。
由此可见橡胶树白粉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探寻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极具现实意义。
1 橡胶树白粉病的发病机制根据橡胶树的栽培与管理经验,白粉病多发于春季,重点侵蚀对象为幼枝、嫩叶,严重时叶片落光。
通常嫩叶最初显现病情,叶片上生成银白色蜘蛛网菌丝,后病斑向周边蔓延,产生白粉且具有持续扩大的趋势。
部分病叶的两面均分布有大量的白粉,局部伴有畸形现象,随之制约叶片的生长,其难以完全展开。
2 橡胶树白粉病流行过程和流行条件2.1 流行过程越冬期为12月份至翌年1月份,菌丝状的病菌大量寄居于老叶上。
中心病株期,主要发生于春季,橡胶树开始抽叶,原本越冬的病菌逐步侵染嫩叶。
病害流行期,覆盖范围较广,对橡胶树造成较严重的危害。
消退期,在经过前期的发生与发展后,随着叶片的老化以及环境温度的大幅度提升,较为明显地阻隔了病菌的传播路径,病害随之消退[1]。
2.2 流行条件2.2.1 品系与病害流行的关系 各品系的橡胶树在感病、抗病性方面不尽相同,通常‘GT1’品系更易感病,相较于‘RIM600’品系而言,其具有抽叶时间早、感病率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般年份,而对于重病年份而言,两者间仅存在微小的差异,表明品系的差异虽然会对病害流行带来影响,但并不具备主导作用。
15%嘧咪酮热雾剂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田间试验

15%嘧咪酮热雾剂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田间试验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使用15%嘧咪酮热雾剂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田间试验。
为此,采用具有抗白粉病性能的15%嘧咪酮热雾剂,123株橡胶树被种植在不同的地点以及喷雾水平测试条件下进行处理,并与控制(untreated)组和其他化学农药处理组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使用15%嘧咪酮热雾剂的处理效果优于其它比较处理,尤其是在低喷雾量场所,15%嘧咪酮热雾剂的防治疗效能最强。
因此,本文结论是,15%嘧咪酮热雾剂是有效抗白粉病药剂,可以有效地用于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
关键词:橡胶树,白粉病,15%嘧咪酮,热雾剂,防治正文:橡胶树的白粉病一直是影响橡胶树生长和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
随着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也导致各种病原体的抗性增强,使白粉病的发生增加,对橡胶树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已经开发出了许多抗性药剂,其中15%嘧咪酮热雾剂是有效抗白粉病药剂。
为了评价15%嘧咪酮热雾剂对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于2020年5月在福建省福清市进行了一项田间试验。
该试验共使用123株健康的橡胶树,被分成4个处理组:控制(untreated)组、裹藓组、减量法(E3)组和15%嘧咪酮热雾剂组。
控制组和减量法组分别在种植后1月和2月进行防治措施的时候,每隔15天喷一次;而15%嘧咪酮热雾剂组则于种植后1月和2月,每隔15天喷一次,喷雾量分别为低、中、高三级。
测试结果显示,15%嘧咪酮热雾剂的防治效果比其它比较处理要强,特别是在低喷雾量场所,该剂显示出最强的抗白粉病性能,可有效防治橡胶树白粉病。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15%嘧咪酮热雾剂是一种有效的抗白粉病药剂,可有效防治橡胶树白粉病。
由于该剂的特性、成分和防治效果,因此有必要将其用于其它病害的调查和防治。
同时,这项研究也对未来进行橡胶树白粉病的控制提出了建议。
在施药方面,应尽量采用15%嘧咪酮热雾剂的低喷雾量,控制病害的发生,保证橡胶树的正常生长。
橡胶树白粉病流行规律与防治技术

2016年第11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农民致富之友科研◎技术推广橡胶树白粉病流行规律与防治技术于涛(云南省耿马县地方产业发展办公室,云南耿马677500)[摘要]橡胶树白粉病多发生于橡胶树嫩叶期,它的发生和流行受橡胶树物候期、气象和病原数量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本文依据橡胶树白粉病流行规律,采用硫磺粉、硫磺悬浮剂等对该病进行防治,并提出具体技术防治措施。
[关键词]白粉病流行规律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S7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1-0175-011前言橡胶树是云南省的主要经济产业,也是耿马县传统特色产业。
1958年孟定农场从海南引进橡胶种苗试种,1959年定植42亩获得成功,1965年民营橡胶开始发展,经过近50年的艰苦努力,已成为云南省天然橡胶主产区之一。
而白粉病是橡胶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橡胶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依据云南省耿马县橡胶树种植情况,对橡胶树白粉病进行科学应对,提出正确的防治方法,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降低成本,实现橡胶种植及生产效益最大化,推进耿马地区橡胶产业发展。
2橡胶树白粉病流行规律2.1寄柱物候橡胶树上有大量嫩叶,容易诱发白粉病,反之,则发生于植株少数嫩叶和苗圃幼苗中。
橡胶树的特点决定了其嫩叶期很长,冬季没有完全落叶或者抽叶不整齐,很容易发生白粉病。
寒流背景下,新叶老化速度慢,也会使白粉病加重。
寒流强度过大,使新叶脱落,加快二次新叶的老化速度,会减轻白粉病。
2.2气象条件橡胶白粉病属于气候型灾害,受外部气候环境影响明显。
气象环境直接影响病原体和寄主的物候期。
橡胶树落叶和抽叶受气象环境影响,对病害流行产生了间接影响。
白粉病流行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温度条件。
冬季和春季的气温决定了橡胶树落叶、抽叶是否整齐,直接关乎树木的整体成长情况。
冬季和春季温度较高,橡胶树落叶不够彻底,很容易加重病情。
而病害流行期间,外部气温比较高,使新老叶的老化速度比较快,也会使橡胶白粉病有所减轻。
橡胶白粉病的防治技术

橡胶白粉病的防治技术橡胶白粉病是橡胶行业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可以造成严重破坏。
它不仅会损害橡胶树的生长,而且会对橡胶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产量。
为了保护橡胶种植的生产,了解橡胶白粉病的控制技术非常重要。
第一,防治橡胶白粉病的技术主要是采取生物控制技术。
这种技术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控制树木复氧状态,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以提高树木的抗病性。
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通过增加树木施用有益菌、减少病原体的数量、增加病原体的交叉对抗能力、改变树木自身的免疫力等方式实现。
第二,化学方法是防治橡胶白粉病的另一种技术手段。
施用除虫菊酯类农药,可以中断病原体的繁殖周期,进而抑制病情的发展。
例如可以选择施用比较稳定的杀虫剂,比如吡啶磷等,它们的残留量比较低,对人类和环境较为安全。
此外,复合药剂也是控制病害的一种手段,它能有效抑制病原体的生长,提高植物的抗病性,避免植物出现严重的死亡现象。
第三,有时也会使用植物病害调节剂,用于防治橡胶白粉病。
调节剂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作用于病原体,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橡胶种植的损失。
同时,针对调节剂的选择要求安全可靠,不仅能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而且不会给植物造成不良的影响。
了解不同防治橡胶白粉病的技术手段,能够让植物生长健康,促进橡胶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提高橡胶种植的效益,保护无虞的生态状态。
此外,我们在防治橡胶白粉病的经营中,还要注重早期诊断,尽早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害的扩散,尽可能消除病害的危害,保护橡胶作物的生长环境,从而保障橡胶种植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我们应该增强对橡胶白粉病的了解,正确选择防治技术,针对性地施用生物控制技术、化学控制技术和植物病害调节剂,加强物种管理工作,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体系,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保持良好的橡胶产业发展状态。
橡胶树白粉病的综

(3) 气候条件 白粉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它的发生和流行 同当地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白粉病发展的适温范 围为15-22℃,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只要有一定的 菌源和感病组织,病害便会迅速发展。 嫩叶期间出现26℃以上高温天气数天,病害 的发展便会受抑制而减轻。因为橡胶树越冬落叶 和春季抽叶的整齐度和进度快慢受冬春气温制约。 冬季气温偏高,橡胶树落叶不彻底,抽叶也就不 整齐。相反则落叶彻底,抽叶整齐,流行期温度 高,会加速新叶老化,减轻病情。如果出现倒春 寒,延缓新叶老化,又会加重病情。低温阴雨气 候因减慢了叶片的老化速度,是一个综合的有利 于病害流行的气候条件。
2、白粉病小区流行特点
(1)、抽叶迟比抽叶早的林段发病严重。 (2)、抽叶不整齐的林段发病重。 (3)、越冬菌量大和病害始见期早的林段 发病严重。 (4)、抽叶迟而不整齐、越冬菌量大的林 段发病特别严重。 (5)、感病品系或多品系混种的林段发病 严重。
五、防治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化学防治 (1)越冬防治 抽叶前,处理断倒树和正常树的冬 嫩梢2~3次并喷药;每年从12月份开始,根据病情 对苗圃喷药防治。 (2)中心病株(或中心病区)的防治 在橡胶树 20%抽叶以前,应及时进行单株或局部喷药防治。 (3)流行期防治 可使用喷粉机,热雾机喷施硫磺 粉、硫磺胶悬剂、粉锈宁等农药。
1、白粉病流行条件 (1) 寄主物候 橡胶树新抽大量易感病的嫩叶是白粉病流 行的基本条件。橡胶树群体抽叶期的早晚,决定 着白粉病发生期的早晚;其次,橡胶树群体历期 长短,决定着白粉病的流行强度;种植不同品系 病情也不一样,除品种基因有别外,也与物候期 有关。实生树和多品系混种林段,物候不整齐, 病情比较重。而品种单一和物候整齐的林段,病 情都比较轻。
橡胶树白粉病菌分子检测技术的建立

橡胶树白粉病菌分子检测技术的建立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植物材料和试剂橡胶树白粉菌(Oidium heveae Steinm.)OH1~OH6分别从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分子植物病理学实验室、海南西联农场、海南红光胶林、海南邦溪胶林、海南大丰农场、海南保显农场胶林的感病叶片上收集。
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橡胶树茎杆溃疡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芒果露水斑病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由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分子植物病理学实验室提供;健康的橡胶树苗及叶片(‘热研73397’)由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分子植物病理学组培室提供。
Omega真菌DNA提取试剂盒、Omega植物DNA 提取试剂盒、Omega PCR扩增产物回收纯化试剂盒、Taq DNA聚合酶、dNTPs、2 000 bp DNA Ladder Marker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供试菌株及橡胶树叶片基因组DNA提取由于橡胶树白粉菌不能离体培养,故OH1~OH6均需直接从感病橡胶树叶片上用软毛刷将白粉菌收集至无菌硫酸纸上,再进行DNA提取。
其他供试菌株预先接种于PDA培养基中,于28℃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8~10 d后提取DNA。
各菌株和橡胶树叶片基因组DNA 的提取步骤参照试剂盒说明书。
1.3 特异性引物设计与合成根据橡胶树白粉菌保守序列OHS(GenBank登录号:KP171513.1;专利号:201510577343.9),利用Primer Premier 5.0 设计检测橡胶树白粉菌的特异性引物OHF1/OHR1和OHF2/OHR2(表1)。
橡胶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一章橡胶树叶部病害一、白粉病病原学名为Oidium heveae Steinm。
分布与为害白粉病是橡胶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全世界植胶国家都有发生。
我国植胶区早在解放前就发现过白粉病。
目前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的植胶区均有发生。
白粉病主要为害橡胶树的嫩叶,嫩芽,花序。
引起落叶,推迟开割时间,使胶乳减产,种子失收,有时使橡胶树重复多次落叶,造成枝条回枯。
据测定,2级白粉病造成开割树每年干胶损失量为 3.43%;3级,4级,5级白粉病造成开割树干胶损失量分别为8.43%,11%,43.65%。
为害症状病菌为害嫩叶、嫩芽、嫩梢和花序,不侵染老叶。
嫩叶感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上出现辐射状的银白色菌丝,以后在病斑上出现一层白粉,形成大小不一的白粉病斑。
嫩叶感病初期遇高温时,病斑变为红褐色。
发病严重时,病叶布满白粉,甚至皱缩畸形、变黄,最后脱落。
不脱落的病叶,病斑上的白粉逐渐消失,留下白色癣状或黄褐色坏死斑。
防治方法农业措施:①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肥料,促进橡胶树生长,提高抗病和避病能力,可减轻病害发生和流行;②选育抗病品种。
化学防治:①越冬防治在早春橡胶树抽叶以前,摘除断倒树和正常树的冬嫩梢2~3次,并用硫磺粉或硫磺胶悬剂进行防治;②中心病株(或中心病区)的防治在橡胶树20%抽叶以前,对中心病株或中心病区,及时进行单株或局部喷药防治;③流行期防治可使用担架喷粉机,热雾机或飞机喷施硫磺粉、硫磺胶悬剂等农药;④后抽植株防治新叶70%老化以后,进行局部防治。
二、炭疽病病原学名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属半知菌。
为害症状古铜色嫩叶感病后,呈现不规则形,暗绿色像开水烫过一样的水渍状病斑,即所谓急性型病斑,病斑大而凹陷。
淡绿色嫩叶感病后呈现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暗绿色或褐色病斑,病斑边缘凹凸不平,叶片皱缩畸形;随着叶片老化,病斑边缘变褐,中央呈灰褐色,并会穿孔。
接近老化的叶片感病后,病斑凸起成小圆锥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胶树白粉病监测防控技术资料(2010年1月)白粉病(powdery mildew of rubber tree)是我国橡胶树上最重要的病害。
该病1918年在印尼爪哇首次发现,迄今已遍布世界各植胶国。
我国橡胶垦区1951年在海南岛首次发现此病。
目前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都有此病发生。
1 橡胶树白粉病的危害性白粉病对橡胶树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
它主要为害橡胶树的嫩叶、嫩芽、嫩梢和花序。
发病严重时引起胶树落叶、落花,从而推迟开割时间,使胶乳减产,种子失收,胶树生势衰弱,甚至新梢枯死。
1959年此病在海南岛首次发生流行,有的地区胶树因病落叶三次,被迫推迟开割时间,使胶乳比上年同期减产一半以上。
此后,又多年发生大面积流行,海南岛南部地区几乎每年都发生流行。
云南从1962年以来也先后发生过多次流行,如1967年云南芒市地区因白粉病流行,胶树新抽嫩叶全部落光,第二次抽出的新叶又严重感病而脱落。
1985年云南垦区因白粉病大面积流行,推迟割胶时间,当年减产干胶3000吨,经济损失2400万元。
2008年我国橡胶垦区全面爆发白粉病,推迟割胶一个多月,直接损失干胶产量约八份之一。
2 橡胶树白粉病的症状特征此病的病菌只为害嫩叶、嫩芽、嫩梢和花序,不侵染老叶。
白粉病最显著的症状特点是叶面或叶背上有辐射状的银白色菌丝,病斑上有一层白色粉末。
白粉病的病斑形成大小不一。
嫩叶感病初期若遇高温,病斑上的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而病斑变为红褐色。
若气温适宜,病班还可以恢复产生分生孢子,使病斑继续扩大。
发病严重时,病叶布满白粉,甚至皱缩略形、变黄,最后脱落。
不脱落的病叶,随着叶片的老化和气温升高,病斑上的白粉逐渐消失,留下白色癣状斑或黄褐色坏死班。
花序感病后出现一层白粉,病害严重时花蕾全部脱落,只留下光秃秃的花轴。
3 橡胶树白粉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学名为Oidium heveae Steinm,属半知菌。
至今还未发现其有性阶段。
菌丝生于寄主表面,无色透明,有分隔。
分生孢子梗直立,棍棒状,不分枝。
分生孢子串生在分生孢子梗上端,无色透明,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27-45µm ×15-25µm,每一个孢子梗上串生数个分生孢子,这些分生孢子陆续成熟,相继脱落,随着气流传播。
橡胶树白粉病菌只能寄生在活的叶片、嫩芽、嫩梢和花序上,离开活的寄主组织就不能长期存活。
病菌4-8天能繁殖一代。
据报道,橡胶白粉病菌的除了寄生橡胶树以外,还可以在红木、麻疯树、飞扬草或刺头婆上寄生。
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得到进一步证实。
橡胶树白粉病菌喜欢冷凉气温。
病菌的侵染、病斑扩展和产生孢子的适宜温度为15-25℃,当温度在38℃以上或近O℃时,孢子发芽率极低(0.5%以下)。
橡胶树白粉病菌喜欢阴湿天气,但能耐旱。
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孢子发芽率较高(40%-60%)。
但叶面有水膜不利于孢子发芽。
4 橡胶树白粉病的浸染循环橡胶树白粉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主要在橡胶树大量抽嫩叶的春季时流行。
冬季病菌集中在苗圃幼苗、断倒树嫩梢、林段自生苗及越冬未落的老叶上过冬。
当春季气温回升时,橡胶树开始萌动抽出嫩叶,病菌从越冬场所借助气流传播到新抽嫩叶上。
在适宜条件下,病菌孢子可在几小时内发芽,由一端长出芽管,芽管尖端膨大形成附着孢,固定于寄生的叶表面,然后由附着胞产生侵入丝,穿过角质层到达叶表皮细胞内,再膨大而形成梨形的吸器,借助吸器吸取寄主的营养,供应留在寄主表面的芽管继续伸长形成菌丝,最后菌丝在叶表上蔓延,几天后菌丝向上形成分生孢子梗,在其顶端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成熟后,又借气流再次传播和重新侵染。
经过重复侵染,病菌数量迅速增多,病害不断蔓延和扩大。
当胶叶老化后,病菌在老叶、嫩梢或林下自生苗上越复和越冬渡过不良环境,成为翌年的最初侵染来源。
5 橡胶树白粉病的发生流行规律白粉病发生流行与胶树抽叶物候期的长短、越冬菌量大小及冬春的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5.1 橡胶的树物候大量新抽出的嫩叶是白粉病流行的基本条件。
橡胶树大面积种植郁闭成林后,不但形成明显的落叶、抽叶过程,在春季还为病菌提供了集中的大量的感病组织(嫩叶),使胶园形成一种荫凉高湿的小气候环境,有利于病菌侵染、繁殖和传播,为病害流行提供了必需的条件。
没有这个条件,白粉病菌只能在少量嫩叶和苗圃幼苗上辗转发生,渡过夏秋及冬季。
橡胶树群体抽叶期的早晚,决定着白粉病发生期的早晚。
如海南南部地区橡胶树每年抽叶最早,发病也早。
广东湛江北部地区橡胶树抽叶晚,发病也晚。
其他地区介于两者之间。
橡胶树群体嫩叶历期长短也决定着白粉病的流行强度。
嫩叶历期长主要是冬季落叶不彻底,春季抽叶不整齐的结果。
同一植株几种叶龄并存的,病情也比较严重。
嫩叶期遇到倒春寒天气延缓了新叶的老化过程,从而导致病情加重。
不同品系对白粉病的影响也主要从物物候的差别而体现出来。
实生树和多品系品系混种的林段,由于物候不整齐,病情比较重。
品种单一的林段,其物候整齐,病情较轻。
品种PB86和RRIM600冬季落叶比较彻底,抽叶整齐,嫩叶史期短,在病菌大量增殖之前新叶已经老化,因此有避病作用,但某些年份因抽叶早而遇上倒春寒,延长了嫩叶历期,病情反而比晚抽叶的品种重。
PR107历年落叶不彻底,抽叶晚又不整齐,多数年份病重。
5.2 越冬菌量橡胶树冬季大量落叶期间,白粉病菌主要集中在胶林不落的老叶、嫩梢和苗圃越冬。
越冬菌量的多少与翌年白粉病的流行强度有关,因为基础菌量大为越冬后的嫩叶提供大量的菌源,病害始见期早,重复侵染次数多,病害也就相对严重。
在抽叶过程中,病害始见期出现的早晚,与越冬菌量有密切关系。
5.3 气候条件白粉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它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气候除直接作用于病菌外,也影响寄主物候期的长短,特别是白粉病流行前期的气候,常常是通过橡胶树落叶和抽叶状况来实现其对病害的影响。
在气候诸因素中,温度是决定白粉病是否流行的主导因素。
因为橡胶树越冬落叶和春季抽叶的整齐度和进度快慢受冬春气温制约。
冬季气温偏高,橡胶树落叶不彻底,抽叶也就不整齐。
相反则落叶彻底,抽叶整齐。
流行期温度高,会加速新叶老化,减轻病情。
如果出现倒春寒,延缓新叶老化,又会加重病情。
如1964年海南岛西部地区.冷空气出现在胶树抽叶期,冻死了全部新抽嫩芽和越冬的嫩叶,原来抽叶不整齐,后来变为整齐,越冬菌量由较多变为极少,从而限制了病害的流行。
相反,若冷空气出现在古铜色嫩叶期,只冻死部分嫩芽、嫩叶,因而打乱了橡胶树抽叶物候的进程,延长了物候期,使抽叶由整齐变为不整齐,形成了较多的中心病株,因而导致病害流行。
白粉病发展的适温范围为15-22℃,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只要有一定的苗源和感病组织,病害便会迅速发展。
嫩叶期出现高温,是海南某些地区某些年份病害不能流行的主要原因。
抽叶期间,如遇上6天以上26℃的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在32℃以上的高温天气,病害的发展便会受到抑制。
降雨、日照等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白粉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它们作为温度的配合因素对病害流行起一定作用。
低温阴雨是一个综合的有利于病害流行的气候条件,因为这种气候减慢了叶片的老化速度,从而有利于病害流行。
橡胶树白粉病菌同其他作物的白粉病菌一样,属旱生菌,在降雨量很少、相对湿度很低的情况下,只要橡胶树物候条件具备,又有足够的菌量,就会流行起来。
如1977年海南南部和1980年海南东部及云南潞江坝个别年份均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春旱,橡胶树白粉病却发生大流行。
因此,决不能认为天气晴朗、干旱,白粉病就发展不起来,因而放松防治。
归纳起来,橡胶树白粉病的流行有以下几点规律:——在一般年份的气候条件下,橡胶树抽叶迟的比抽叶早的林段发病严重。
——橡胶树抽叶不整齐的林段发病较重。
——越冬菌量大和病害始见期早的林段病情较重。
——橡胶树抽叶迟而不整齐,越冬菌量大的林段发病特别严重。
——感病品系或多品系混种的林段发病严重。
6 橡胶树白粉病的预测预报橡胶树白粉病的预测预报是在白粉病发生以前或在发病过程中,估计未来一定时间内,病害发生和发展的趋势,以便及早做好防治准备,选择最适宜的防治时机,减少喷药次数,提高防效,降低成本,及时控制病害的发展,确保橡胶树按期开割,夺取高产稳产。
根据预测预报时间的长短,分为中期预测预报和短期预测预报两种。
6.1 中期预测预报在橡胶树抽芽以前,根据橡胶树落叶、抽芽情况、越冬菌量的大小、当时的气候条件及2-4月份(抽嫩叶期)的天气预报,预测当年白粉病流行强度的一种测报方法。
中期测报一般由中心测报站负责发报,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对白粉病流行规律的认识,我国科技工作者总结出如下预测指标。
——冬暖:从1月中下旬开始至2月中旬,平均温度在17℃以上;——抽芽初期(5%左右):橡胶树越冬落叶量在70%以下。
橡胶树在2月中旬以前抽芽,抽芽参差不齐;——越冬菌量大,病害始见期早;——气象预报:2月下旬至3月中旬平均温度18-21℃或同期有12天以上的冷空气影响,平均温度12-20℃,极端低温8℃以上。
上述条件满足,当年的白粉病将很可能严重发生。
除了上述定性预测预报以外,我国科技工作者还用统计学方法提出了中期预测数学公式。
6.2 短期预测预报短期预测预报是由各农场、生产队植保员在橡胶树抽叶初期,根据病害发生发展和橡胶树抽叶情况,预测白粉病在小区范围内的发展趋势,决定是否需要防治及防治时间,以指导近期的防治工作。
我国橡胶垦区,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及环境类型都比较复杂,在不同的年份和地区,病害发生流行变化较大。
因此,利用短期测报指导防治,对提高防效,降低防治费用,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常用的短期预测预报方法有:6.2.1 总指数法每年在胶树抽新叶20%时开始,以林段为单位进行物候及病情调查,每隔三天调查一次,如果橡胶树的物候期为古铜色嫩叶期。
发病总指数达到l-3,或淡绿期发病总指数达到4-6时,已达到了喷药指标,应立即进行第一次全面喷药防治,喷药后7天继续调查,如果总指数还超过上述指标的,则需要进行第二次全面喷药,直至橡胶树新叶70%以上老化为止,新叶70%老化后,则改为后抽植株单件或局部喷药。
6.2.2嫩叶病率法调查时间及方法同总指数法,但在采叶调查病情时,只采古铜色叶和淡绿叶,不采老化叶,观察病情计算嫩叶发病率。
当每个林段的物候及病情达到喷药指标时,应立即进行喷药防治,喷药后7天恢复调查,达到指标的林段需要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喷药防治,直至橡胶树新叶90%老化为止。
6.2.3总发病率法总发病率等于抽叶率乘以发病率。
以各农场的生产队为单位,按林段的物候、越冬菌量、环境类型等划分为5-8个测报区,每个测报区选一个代表性的林段作测报点。
从橡胶树10%-20%抽叶开始,进行测报点的物候及病情调查,每三天调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