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后习题补充
马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的补充导论(第30页)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3.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两者的辨证关系如何?4.劳动三要素?生产资料?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第一章商品(46页)1.解释概念:商品、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商品的价值量由什么决定?3.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及商品的使用价值量的关系?5.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6.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第二章:货币(65页)1.解释概念:货币、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3.货币流通量规律及其公式?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82页)1.解释概念: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价值规律2.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局限性?3.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是什么?4.价格对价值的背离是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5.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129页)1.解释概念:资本、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不变资本、可变资本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5.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6.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是什么?7.剩余价值率的计算?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10.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什么特殊性?第六章资本循环和周转(142页)1.解释概念: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2.资本的循环时间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生产时间和流动时间又包含哪些组成部分?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4.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是什么?5.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计算公式?6.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是什么?7.产业资本正常进行的条件是什么?8.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是什么?9.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什么?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173页)1.解释概念:生产成本、利润、生产价格、商业利润、利息、级差地租、绝对地租2.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3.年利润率的公式?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是是什么?4.平均利润如何形成的?计算过程?5.生产价格是如何形成的?6.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什么变化?7.生产价格规律是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8.极差地租的形成条件和原因?9.绝对地租的形成条件和原因?10.利息率的决定?11.土地价格的决定?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1.解释概念: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集中、资本积聚、资本有机构成2.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5.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7.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什么?8.资本有机构成为什么具有提高的趋势?对工人阶级就业有什么影响?。
第8章-资本主义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同时,再生产过程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
产。生产关系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 的依据和社会形式。一个生产过程结束 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须仍处 于生产开始前的关系之下,这样,劳动 者与生产资料才能重新按原有方式结合 进入新一轮生产。
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 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5
3.再生产的规模——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 生产
的同时还伴随着对社会的许多不利后果, 马克思把资本积累与这些后果的关系概括 为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33
1.资本构成不变,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 影响
资本构成不变情况下,资本积累会使c与
v同比例扩大,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引起 工人就业增加。当资本积累引起的对劳 动力需求超过了现有劳动力数量后,会 引起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
其中存在的逻辑问题:“扩大再生产”一
词中的“扩大”所指的概念不清楚,是从 投入角度考察还是从产出角度考察?是从 物质产品角度考察还是从价值角度考察。 这个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理论界迄今从未认 真加以研究的问题。
10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第八章 资本主义 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8-1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通过对再生产的研究,揭示在单一生产
过程中难以发现的经济关系;揭示资本 (它的数量和它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如 何通过生产过程的反复进行使自身扩大; 揭示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2
资本主义再生产
一、再生产的一般概念 1.生产与再生产
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着价值构 成,技术构成变化会导致价值构成的变化。
政治经济学8章(有答案)
8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一、单选1、资本积聚是( C )A、个别资本通过吞并其他资本而扩大规模B、几个资本通过联合而扩大规模C、个别资本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而扩大规模D、个别资本靠剥夺小生产者而扩大规模2、资本集中是指( A )A、几个资本通过联合或个别资本吞并其他资本而扩大规模B、个别资本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而扩大规模C、个别资本靠缩减资本家消费而扩大规模D、个别资本靠剥夺小生产者而扩大规模3、资本集中的两个有力的杠杆是( B )A、竞争和剩余价值B、竞争和信用C、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D、剩余价值和扩大再生产4、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资本积聚的结果会使( A )A.社会资本总额增加 B.个别资本规模扩大C.剩余价值总量增长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5、不受社会财富限制的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是( C )A、资本积聚B、资本积累C、资本集中D、资本竞争6、依靠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提高而不是依靠投入增加来推动的产出增长,称为( D )A、资本的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外延扩大再生产D、内涵扩大再生产7、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 C )A.资本家为了社会进步而实行节欲B.受两极分化的价值规律的作用所支配C.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D.资本家为了实现自己省吃俭用的美德8、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B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社会资本的循环问题D、社会资本的周转问题9、社会再生产按照其规模来划分,可分为( A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B、内涵再生产和外延再生产C、物质资料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D、生产关系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10、( B )是资本集中并形成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
A.资本经营B.信用制度C.上市公司D.资本积累。
1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 C )A.简单再生产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扩大再生产D.物质资料再生产12、依靠追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而使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是( B )A.简单再生产B.外延扩大再生产C.内涵扩大再生产D.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13、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A )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C.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前提 D.二者没有内在联14、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D )A.发展社会生产 B.兼并中小企业 C.实现充分就业 D.赚取更多剩余价值15、个别企业通过股份公司使生产规模扩大是( B )A.资本的积累 B.资本的集中 C.资本的积聚 D.社会资本的扩大16、任何社会再生产都是( A )A、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B、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统一C、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7、公式Ⅰ(v+m)>Ⅱc是【 D 】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18、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之一是【 B 】A前者能把分散资本合并为大资本,后者则不能B前者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量,后者则不会C前者会使个别资本迅速增大,后者则只能缓慢增大D前者需借助于竞争和信用,后者则不需要19、公式Ⅰ(v+△v+m/X)=Ⅱ(c+△c)是【 B 】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20、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个别资本的总和构成【 C 】A生产资本B股份资本C社会资本D产业资本21、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包括商品生产过程中的( D )A、活劳动和个别劳动B、物化劳动和具体劳动C、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D、活劳动和物化劳动22、剩余价值(m)和利润(p),以及剩余价值率(m’)和利润率(p’)的关系是(C )A、m大于p, m’大于p’B、m小于p, m’小于p’C、m等于p, m’大于p’D、m等于p, m’小于p’23、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比例关系是( A )A.生产资料数量/劳动力数量B.劳动力数量/不变资本数量C.劳动力数量/可变资本数量D.不变资本数量/可变资本数量24、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 A )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25、资本技术构成的内容是指( B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B、由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数量和劳动力数量的比C、机器设备数量与劳动力数量的比例D、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26、在资本有机构成C∶V中,C的比重愈大就意味着( B )A 、资本有机构成愈低B 、资本有机构成愈高C、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D、资本有机构成有降低的趋势27、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D )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B、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之间的比例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29、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导致( C )A、个别资本增大B、社会资本增大C、生产资料优先增长D、劳动力转化为商品30、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 B )A、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下降B、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下降C、固定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下降D、流动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下降31、资本积累是( C )A、对小生产者进行剥夺而实现的积累B、由于资本家节欲而实现的积累C、资本家把剩余价值一部分转化为资本D、社会财富在所有人手中的积累二、多选1、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途径是( ACD )A、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B、扩大生产场所C、技术的进步D、劳动生产率的提高E、增加生产领域劳动者的人数2、实现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途径是( BCD )A、提高劳动生产率B、扩大生产场所C、增加生产资料数量D、增加劳动力数量E、生产技术的进步3、单个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是( B C )A、资本积累B、资本集聚C、资本集中D、资本原始积累E、机器设备的大量积累4、扩大再生产的形式是 ( D E )A、物质资料再生产B、生产关系再和生产C、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D、内涵的扩大再生产E、外延的扩大再生产5、决定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原因是( CE )A.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B.增加供给以满足消费需求C.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 D.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E.资本主义竞争规律的强制压力6、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第8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2、没有消费资料的增长,第一部类的新增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 的消费资料将得不到满足,从而影响其发展。
第三节 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第三节 经济危机
流通和剩余价值流通; 3、不仅考察价值补偿,还考察实物补偿。
二、社会总产品及其构成
(一)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 (二)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三)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原
理
(一)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
社会总产品 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1 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Ⅱ (c+v+m)= Ⅰ(v+m) +Ⅱ(v+m)
表明: Ⅱ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 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
三、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一)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
Ⅰc+ Ⅰ (v+m)> Ⅱc+ Ⅰc Ⅱ (c+v+m) > Ⅰ(v+m/x) +Ⅱ(v+m/x) 或Ⅱ (c+m-m/x) > Ⅰ(v+m/x)(m/x:个人消费,
社会总产品是分析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
社会总产品构成
价值
c+v+m
实物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社会总产品实现
社价会值总补产偿品:社实会现总:产价品值各补个组偿成、部实分物的补价偿值如何通过商品
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于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 本和可变资本,取得剩余价值。 就是该卖的都卖出去了。 实物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以后, 如何在进一步转化为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产品。 该买的都买到了。
政治经济学第8章复习题答案
第八章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对直接生产者特别是农民的剥夺,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方面内容,是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并转变为资本。
雇佣劳动制度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重新结合是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实现的。
由于资本家掌握了生产资料,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活动。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一样,是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存在的。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创造出自己的工资收入,而且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出利润。
因此,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
可以说,资本主义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特征的剥削制度。
无论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如何变化,雇佣劳动制度是始终不变的。
劳动力商品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在任何社会中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二是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剩余价值从一般意义上讲,剩余价值即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
剩余劳动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
剩余劳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产物,它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具有重大意义,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从特殊意义上讲,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学必修课-背诵读书笔记-知识点整理-第八章到结束
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资本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带来剩余价值资本运动:单个资本的运动-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资本运动过程及采取的职能形式;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数量的影响社会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社会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基本比例关系,经济危机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社会生产过程,总是不断重复和不断更新的。
这种不断重复和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指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则指大于原有生产规模的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表明:(1)可变资本是劳动者自己创造的;(2)经过一定时期后,全部资本都会变成剩余价值的积累物;(3)从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还可以看出,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为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需要的。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将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合并到原有的资本中去,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例:有一个资本家有资本5000,假定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是4:1(他用其中的4000元购买生产资料,1000元购买劳动力),剩余价值率为100%。
第一年生产结果为: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再假定资本家将500M用于个人消费,另外500M转化为资本,按原来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4:1的比例,合并到原有资本中去。
则第二年:资本总额为5500,其中不变资本4400C,可变资本1100V,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假设剩余价值率仍为100%,则第二年的生产结果为:(4000+400)C +(1000+100)V +1100M =6600(2)资本积累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的规模,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商品经济本身就蕴含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当货币出现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经济危机的产生具有了形式上的可能性。
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后,这种危机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了,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可能性,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危机还不会爆发。
经济危机只有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才有了爆发的现实性。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应该由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已经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应该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
但由于资本主义是资本家私人占有制,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资料、产品和生产过程,却被少数各自追求最限度利润和私人利益的少数资本家进行占有和管理,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主义这种矛盾就越尖锐和突出。
当这种矛盾尖锐到不可调和时,必然会引发经济危机。
表面上看,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征,但是这种过剩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其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其二,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决定性阶段。
没有危机阶段,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存在,经济危机虽然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但决不会从根本上消灭经济危机。
要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就必须从根源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八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历史趋势
经济危机
1825年 1836年 1847年
……
在简单商品生产中,交换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生产 的直接目的是消费。而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价值的增殖是生产 和交换的唯一目的,而使用价值则仅仅成了价值增殖的一种手段。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这个根本特征必然导致生产和消费的严重冲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对经济危机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现 象层次的解释上,而需要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内 在矛盾运动中,寻找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发生的根源、具体原 因和演变趋势。
对于奴隶制、封建制等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更有利于生产力的 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资 本主义制度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使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新 动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人类社会的进 步。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这样肯定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作用:“资产阶级 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 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第一种,主周期,又称朱格拉周期(7-11年)。 第二种,次周期,又称基钦周期(3-5年)。 第三种,中长周期,又称库兹涅茨周期(15-25年)。 第四种,长波周期,又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45-60年)。
关于经济周期的上述观点对于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波动具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不能脱离开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的实质,不能脱离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否则不能 从根本上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问题。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由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的, 但本质上是由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政经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1)1.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3)1.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3)1.1.1.资本主义再生产 (3)1.1.2.再生产的分类 (3)1.1.3.简单再生产的特点 (3)1.1.4.扩大再生产 (4)1.1.5.可变资本—源泉—剩余价值—源泉—资本积累—源泉—扩大再生产 (4)1.2.资本主义积累及其社会经济后果 (4)1.2.1.资本的有机构成 (4)1.2.2.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规律 (5)1.2.3.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5)1.2.4.资本积累的一般趋势和两极分化 (8)1.3.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科技革命及其双重效应 (9)1.3.1.第一,假定生产的部门和产品不变,在这种条件下,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9)1.3.2.一方面会增加资本家的相对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则会导致全社会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社会的相对人口过剩,降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9)1.3.3.第二,有产品创新,会产生新的部门和产品,既促进又阻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9)2.第二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9)2.1.社会总产品 (9)2.1.1.社会总产品,就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和。
(9)2.1.2.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9)2.1.3.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本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9)2.1.4.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10)2.2.第一部类(I)—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 (10)2.2.1.从价值形式来看,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以及剩余价值(m) (10)2.2.2.其中,不变资本是旧价值的转移,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用于补偿生产中已消耗掉的预付可变资本、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以及扩大再生产的资本积累 (10)2.2.3.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揭示了社会总产品的基本用途和实现条件;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成为三个组成部分,则揭示了社会总价值中各个部分的性质和实现的途径 (10)2.3.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 (10)2.3.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过程和实现条件 (10)2.3.2.交换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11)2.3.3.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11)2.3.4.社会扩大再生产 (13)3.第三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5)3.1.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 (15)3.1.1.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 (15)3.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16)3.2.1.经济周期的四个典型阶段 (16)3.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后果 (17)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后果 (17)3.3.1.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 (17)3.3.2.各国政府反危机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第8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第8章)一、名词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C )A.物价下跌B.经济萧条C.生产相对过剩D.生产绝对过剩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决定性阶段是( A )A.危机阶段B.萧条阶段C.复苏阶段D.繁荣阶段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C )A.固定资本更新B.有效需求不足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D.生产相对过剩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 B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周期性变化B.固定资本更新C.生产相对过剩D.有效需求不足5.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存在两种趋势的根源在于( C )A.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B.竞争的存在C.垄断的统治D.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错选,多或少选均不得分。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D、E )A.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B.是商品经济的内在特性C.根源在于固定资本更新D.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E.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自身无法解决的2.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垄断资本主义仍然存在迅速发展趋势的原因主要有(A、B、C、E )A.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B.垄断时期仍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竞争C.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D.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性的调整E.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客观上刺激了技术的发展四、填空题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__生产的社会化___和___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__ 这一基本矛盾。
2.一般情况下,一个经济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
五、判断分析题1.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八章世界经济危机及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世界经济危机袭击下的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节 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 速的发展。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 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 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 约。当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 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 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的泛滥
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 机的特点
1929年10月24日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这一天 纽约证券市场在经历了几次小小的预震后出现了 坍塌,几十种主要股票价格狂跌,绝望的人们疯 狂地抛售,当天就有1 289万股易手。崩溃的高潮 终于在10月29日来到了:大批的股票涌到市场上 来,不计价格地抛售,这一天疯狂交易以1641万 股的最高纪录收盘。从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开始, 一场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 义世界。
(1)、从局部看: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A、阶级矛盾加剧:政府、人民
B、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乘机扩大政治影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2)、从整体看: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造成特别巨 大的破坏,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A、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B、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C、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2)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 人士
(3)解散一切工会,取缔其他政党。
(4) 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5) 焚毁大量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 6 )掀起迫害犹太人狂潮.
资本生产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 性爆发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重复地出现的,
具有周期性。 再生产的每一周期包括着四个阶段。
如果把危机当作起点,那就是危机 (衰退)、停滞(萧条)、恢复和 繁荣(高涨)。
27
危机阶段的特征是:商品销路突 然缩小,生产猛烈下降,工商企 业竞相削价抛售商品,竞争空前 激烈,在竞争中,中小企业首先 破产,大企业则缩减生产,失业 工人急剧增加,整个社会岌岌可 危,似乎随时都有覆灭的可能。
Ⅰ(C+V+M)>ⅠC+ⅡC
3
上面的公式如果把第一部类内部各 个资本家互相购买生产资料的数量 扣除掉,则可以表示为下式:
Ⅰ(V+M)>ⅡC
这两个公式表明,第一第二两部类 除了补偿生产中耗费掉的生产资料 外,还可以购到更多的生产资料来 实现扩大再生产。
4 4
Ⅰ(第一部类)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 Ⅱ(第二部类)1500C+750V +750M =3000(消费资料)
15
二、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经济危机是指一种经济正常发展
状况被打破,导致经济混乱的现 象,危机爆发时表现为商品大量 积压,工厂大量倒闭,通货严重 不稳,失业人数激增,实际工资 下降。
16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历史 西方资本主义在十四、十五世纪地
中海沿岸产生,到十八、九世纪, 各国通过产业革命,实现了由手工 生产到机器生产的大过渡,并逐步 建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34
一种是追逐超额利润引起生产和 市场的扩大;另一种是群众购买 力的增长落后于生产增长所引起 的一系列限制生产和市场扩大的 因素。
第八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社会总产品及其构成 概念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 部门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 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二、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社会总产品及其构成
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
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相适应,马克 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制造生 产资料的所有部门和企业为第一部类,用Ⅰ 表示;制造消费资料的所有部门和企业是第 二部类,用Ⅱ表示。
联系:一方面资本积聚的增加必然加速资本集中 的进展;另一方面资本集中的速度加快又会促进 资本积聚的发展。
3.资本积累的社会经济后果 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经济具有重大的影响,
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相对人口过剩和失业 第二,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
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 需求而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积累及其社会经济后果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科技革命及其双重效应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一个社会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消费,因而也就
不能停止生产社会的生产,总是连续不断的周而 复始的进行着。每一个社会生产的过程都是在生 产的过程。再生产按其规模来说,可以分为简单 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2.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在资本主义的经济中,个别资本的增大是 通过资本的积累和集中两种形式给予实现的。
资本积聚
个别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 本化来扩大资本规模。
资本集中
把几个分散的资本合并成一 个大资本,以扩大资本规模。 如大鱼吃小鱼、股份公司。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区别:资本积聚可以增加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 则不能;资本积聚的发展速度缓慢,而资本集中的 速度比较快。
第八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变化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二)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从流通 领域到生产领域,从松散到紧密的多个阶段。垄断的主 要的形式有:
卡特尔(法文: cartel) 1865年最早产生于德国(德语: Kartell)
辛迪加(法文:syndicat)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 托拉斯(trust) 1879年首先在美国出现,如美孚石油托拉斯、
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节,强调政府对市场的干 预
20世纪70年代后
• 新自由主义理论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兴起,强调市场 机制的自发调节和政府的“有效干预”相结合成为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干预的理论基础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虚拟资本与实体资 本恶性互动的关系
三、国家垄断资Leabharlann 主义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及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 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 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本质 基本形式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有企业)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是金融资本
——列宁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 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 基本形式。
质: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而占有的稳定的高额利润。 量:是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 垄断利润的来源仍然主要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
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建立后
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练习题(2017)
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一、单项选择题1.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 A )A.是由工人创造的B.是由资本家积累的C.并不仅仅是由工人创造的D.是由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创造的2.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C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3.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A )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C.二者没有内在联系D.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前提4.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D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C.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D.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5.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 B )A.吞并其他资本扩大资本规模 B.剩余价值资本化扩大资本规模C.剥夺小生产者扩大资本规模 D.组织股份公司扩大资本规模6.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B )A.促使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促使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C.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甚至下降D.可变资本数量不断上升7.以资本积聚的方式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是通过( C )A.许多分散小资本的集合B.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C.个别资本的资本积累D.组织股份公司8.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直接原因是( C )A.资本集中 B.资本积累 C.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D.劳动力供给增加9.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A )A.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B.资本总量的减少C.可变资本比重增加D.不变资本的节省二、多项选择题1. 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ABCD )A. 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B.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C.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D.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2.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原因在于(CD )A.增加社会财富B.发展社会生产力C.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D.竞争的外在压力3. 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BD )A. 资本循环B. 资本积聚C. 资本周转D. 资本集中4.资本积聚(ACD )A. 是靠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B.是靠合并单个资本实现的C. 会增大社会总资本D. 要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5.资本集中是( BCD )A.个别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B.将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C.通过大资本兼并中小资本而实现D.通过信用制度和组织股份公司而实现6.加速资本集中的杠杆包括( CD )A.供求B.价格C.竞争 D.信用7.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各自作用是( ABCD )A.资本积聚增大了个别资本总额B.资本集中增大了个别资本总额C.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资本总额D.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资本集中促进资本积聚8.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原因在于( AB )A.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 B.在资本积累过程,劳动力的供给绝对增加C.人口数量绝对增加 D.部分劳动力不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8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二)实现过程
1.第一部类内部交换
★Ⅰ 4000c
价值上:代表本部类消耗的不变资本,购买生产资料
实物形态上:新生产的生产资料
价值实现和实物替换可在
实现
采矿部门
Ⅰ4000c
机器制造厂
发电厂
购买电力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过程及实现条件
2.第二部类内部交换 ★ Ⅱ 500v + 500m 价值上:代表工资和剩余价值,购买消费资料 实物形态上:新生产的消费资料 通过第二部类内部交换得到实现
1825年底,著名的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年底的 1070万镑降至120万镑。1826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 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据统计, 1825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产的工商企业达到三千五 百多家。1824~1826年间,英国当时重要的出口产品棉布 出口从3.45亿码降为2.67亿码,即减少了23%。
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又发生了1907年、1914 年、1921年、1929~1933年和1937~1938年的经济危 机。
在上述各次危机中,最严重的一次是战前1929~1933年的 大危机,这次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波及所有的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称为“三十年代的大危机”。 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时期资
二、资本主义积累及社会经济后果
解: (1)在资本有机构成为9:1的情况下,就业的工人数 = (1000000×1/10)÷50 = 2000(个) 在资本有机构成为19:1的情况下,就业的工人数 = (1000000×1/20)÷50 = 1000(个) 被排挤的工人数 = 2000-1000 = 1000(个) (2)追加40万元资本所增加的就业的工人数 = (400000×1/20)÷50 = 400(个) 仍失业的工人数 = 1000-400 = 600(个)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五、两大部类平衡发展的要求 (一)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发展的客观属性和要求 (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六、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实现形式之间存在着矛盾。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生和消费之间存在矛盾。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原因 (一)实质 1.危机主要表现(P193,-1) • 二战前,…… • 当代, …… 2.实质 • 实质就是生产相对过剩。 3.与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比较 • 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相比,具有不 同性质和特点:它是生产严重不足的危机,而不是生产相对 过剩;它是由自然灾害、瘟疫、战争等原因造成的,而不是 当时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它是不定期爆发的危机,而不是 周期性爆发。
• 下一年度扩大再生产的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 用公式表示:Ⅰ(v+△v+m/x)=Ⅱ(c+△c) (2)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①用公式表示: Ⅰ(c+v+m)=Ⅰ(c+△c)+Ⅱ(c+△c) ②用公式表示是: Ⅱ(c+v+m)=Ⅰ(v+△v+m/x)+Ⅱ(v+△v+m/x) ·因此:第一部类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决定第二部类的积 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规模;第二部类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对第一 部类扩大再生产也有制约作用。
4.资本积累的实质 ·马克思:“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已经习以为常的挥霍,作为 炫耀富有从而取得信贷的手段,甚至成了‘不幸的’资本家营 业上的一种必要。奢侈被列入资本的交际费用。” ★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基 础进一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5.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不变的条件下, 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以下因素: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
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
引发了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大下
降,从而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逐步度过经济危机。但是,经济危机 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样,随着资本主义经 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 济危机的爆发。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就越是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 间的矛盾。 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成因: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
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实 行严密分工、协作而 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
共同劳动生产的 社会化产品,本 应由劳动者共同 占有,用于满足
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生
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 主义不断社会化。但是, 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
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
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 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 的榨取剩余劳动,生产 价值、实现增值的能力, 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 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 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共 同所有,却被少数资本 家私有。
“ 一 切 现 实 的 危 机 最 后 的 原 因 , 总 是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 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 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不 断发展的生产力就越是成为 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生产 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 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 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积聚受到的限制,是资本规模对生
产力发展的限制。在单个资本靠自我积 累方式扩大规模的情况下,单个资本规 模的扩大,不能适应社会化生产力对生 产规模的要求。 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创造使自己 实现的社会形式——资本集中就是解决 生产力发展与单个资本积累速度之间矛 盾的社会形式。
34
2.资本的集中:若干个已经存在的资本合并 为一个较大的资本,叫做资本的集中。 资本集中的两种方式:兼并与联合。 加速资本集中的两个有力杠杆:竞争与 信用。 资本集中的经济意义:资本集中通过合并 社会上已经存在的资本,使更大规模的潜 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因而,进一 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 35
资本家消费 资本家消费 生产 生产 生产 c+v c+v+m c+v+m
A A A
工人消费 工人消费 工人消费
每个生产过程都把生产条件作为资本 再生产出来,并把工人作为劳动力商品 的所有者再生产出来。 14
2.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涵义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无偿 占有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使 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主义扩大再 生产的基础。
37
3.资本积聚与集中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资本积聚在扩大单个资本规模的同时, 也扩大了社会总资本的数量;但资本集 中只是原有资本的合并,并不增加社会 总资本的数量。 资本积聚受种种因素限制,但资本集中 的并不受这些因素限制。 资本积聚方式下单个资本规模扩大速度 慢,而集中则快得多。 38
同时,再生产过程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
产。生产关系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 的依据和社会形式。一个生产过程结束 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须仍处 于生产开始前的关系之下,这样,劳动 者与生产资料才能重新按原有方式结合 进入新一轮生产。 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 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5
“集中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工业资 本家能够扩大自己的经济规模。……工 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对于更广泛地组织 许多人的总体劳动,对于更广泛地发展 这种劳动的物质动力,也就是说,对于 使分散的、按习惯进行的生产过程不断 地变成社会结合的、用科学处理的生产 过程来说,到处都成为起点。” ——马克思 36
“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 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恐 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 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 完成了。”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第688页
劳动生产率水平从四个方面影响积累水平: 个别资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获得超
额剩余价值; 全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实现相对剩余 价值生产,从而提高剩余价值率; 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可以使同量资本 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可使资本家减少消 费基金,从而增加剩余价值中用作资本的 比例。 25
27
1.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 生产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 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状况所 决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例关系; 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中不变资本和可 变资本价值上的比例关系。
28
资本的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着价值构 成,技术构成变化会导致价值构成的变化。 注意:并非价值构成的任何变化都是由技 术构成的引起的。在技术构成不变的情况 下,单纯生产资料价值(或价格)和劳动 力价值(或价格)的变动,也会引起资本 价值构成的变化。 29
3.再生产的规模——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 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 生产;如果一个社会或一个厂商将剩余 产品全部消费掉,只补偿生产中耗费的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样的再生产就 是简单再生产。
6
如果社会或厂商将一部分或全部剩余产
品用来追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劳动 力),那么,生产就可以在扩大的规模 上进行,这就是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区别在于: 是否将剩余产品用作追加生产中需要的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3.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 的必要组成部分 “工人的个人消费一方面保证他们维持自 己和再生产自己,另一方面通过生活资 料的耗费来保证他们不断重新出现在劳 动市场上。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 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 手里。” 结论: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 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9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
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 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通常用c:v来表示资本的有机构成。
30
2.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经济学涵义:资本 有机构构成提高反映着生产中技术进步 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同样时间内加工的劳动对象增加,使生 产资本中c的比例提高,从而c:v比例提 高; 生产中使用技术更先进从而价格更昂贵 的机器,也会使生产资本中c的比例提高。 31
9
政治经济学理论界通常把技术不变条件下,
追加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而进行的再生产 称为“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把技术进 步条件下的再生产称为“内涵式的扩大再 生产”。 其中存在的逻辑问题:“扩大再生产”一 词中的“扩大”所指的概念不清楚,是从 投入角度考察还是从产出角度考察?是从 物质产品角度考察还是从价值角度考察。 这个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理论界迄今从未认 真加以研究的问题。 10
12
资本主义再生产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初始条件是: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分别以不变资本和 可变资本价值的形式掌握在资本家手中; 工人不掌握任何生产的客观条件,只具 有自身的劳动力可供出卖。 生产的结果是:资本家仍以不变资本和 可变资本的形式掌握着生产资料和生活 资料;工人仍不掌握任何生产的客观条 件,只具有可供出卖的劳动力。 13
三、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涵义: 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转化为资本,用以追加生产所需要的生 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劳动力),使生产 在扩大了的规模上进行。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的积累。
20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数字举例: 假定:资本额10000元;资本有机构成为4: 1;剩余价值率为100%;资本积累率为5 0%。 8000c+2000v 8000c+2000v+2000m 1000资本积累 1000 资本家消费 800c+200v 8000c+2000v 8800c+2200v+2200m
15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数字举例: 假定有资本10000元,资本有机构成c: v 为4:1,剩余价值率为100%。 资本家消费 8000c+2000v
8000c+2000v
8000c+2000v+2000m
8000c+2000v+ 2000m
16
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反映出的经济关 系 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中发现的资 本主义生产新特征: 1.用来雇佣工人的可变资本是工人在上一个 生产过程中创造的 2.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由于 资本家每年都要消费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这样在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后,资本 家消费掉的剩余价值就相当于他的资本的 价值。他仍持有的资本的价值“不过只代 表他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总额。他的原有 资本的任何一个价值原子都不复存在了。 17 ”
只要我们不是考察单个资本家和单个 工人,而是考察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 货币形式所造成的错觉就会立即消失。资 本家阶级不断地以货币形式发给工人阶级 票据,让他们用来领取由工人阶级生产而 为资本家阶级所占有的产品中的一部分。 工人也不断把这些票据还给资本家阶级, 以便从资本家阶级那里领取他自己的产品 中属于他自己的那一部分。产品的商品形 式和商品的货币形式掩饰了这种交易。 ——马克思 18
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所有权建立在劳 动基础上,生产者凭借劳动获得商品的 所有权。 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所有权与劳动互相 分离。资本家享有占有别人劳动或产品 的权利,工人则不能占有自己的劳动产 品。 出现这一转化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商品的 23 买卖。
四、影响资本积累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资本积累量的主要因素有: 1.剩余价值分为资本与收入的比例:在剩余 价值分为资本与收入的比例不变情况下 2.剩余价值率的水平 3.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4.在剩余价值率和资本有机构成一定情况 下,预付资本额大小决定着可供积累的 剩余价值量的大小。 5.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 24
7
4.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再生产 对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再生产的考察是再 生产研究中相对复杂的一个层次。这种 再生产为经济理论带来了许多比较困难 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不仅对 理解政治经济学,而且对于理解西方经 济学都会有所帮助。
8
再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进步带来了生产过
程中具体劳动形态的变化,从而使生产 结果产生多种可能的变化。 其中包括: 第一、单纯的产量增加; 第二、产品质量的改进; 第三、产品结构的变化。
第八章 资本主义 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8-1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通过对再生产的研究,揭示在单一生产
过程中难以发现的经济关系;揭示资本 (它的数量和它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如 何通过生产过程的反复进行使自身扩大; 揭示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2
资本主义再生产
如果从产出角度考察,在前述三种可能
结果中,第一种具有明显的可比性,可 以被看作是扩大再生产;第二种、第三 种由于产品不同缺乏可比性,而只能从 价值角度考察,但是技术进步对价值的 影响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因而 称之为“扩大再生产”不一定恰当。
11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首先,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 生产。它在每个生产过程中必须把本生 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再 生产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