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共75页文档
科技创新改革管理方案
![科技创新改革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8d7cc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c.png)
科技创新改革管理方案引言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然而,由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管理科技创新活动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此,本文将介绍一种科技创新改革管理方案,以帮助企业有效规划和管理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
1. 背景科技创新是指不断引入新的科学知识、技术方法和工程实践,创造或改进产品、工艺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活动。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通过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然而,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技术可行性、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创新活动的效果。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技创新改革管理方案,以规范创新活动,降低风险,提高创新效果。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提高科技创新的成功率和效果;•加强科技创新和组织战略的协同;•创造良好的创新文化和环境;•加强科技创新的项目管理和资源配置。
2.2 原则•创新主导: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风险管理:制定科技创新风险管理体系,降低创新风险。
•团队协作:鼓励跨部门合作,打破壁垒,形成创新合力。
•知识共享:建立知识管理平台,促进创新知识的共享和转化。
•数据驱动:借助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创新决策的精准化。
3. 管理流程3.1 创新策划创新策划阶段是科技创新过程的开端,通过制定创新策略和目标,明确创新方向和重点,为后续的创新活动提供指导。
在创新策划阶段,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技术评估,梳理创新链及创新网络,建立创新项目库,并制定创新决策和资源配置的程序和规则。
3.2 创新执行创新执行阶段是科技创新过程的核心,通过组织创新团队,分配任务和资源,并运用创新方法和工具,进行原型设计、技术验证和市场测试等活动,在创新过程中不断迭代和优化,最终实现创新成果。
3.3 创新评估创新评估阶段是科技创新过程的总结和反思,通过对创新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a5433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1.png)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各位代表,我今天要向大家汇报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的情况和进展。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迅速,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此,我国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战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高水平科研机构改革试点我们坚持贯彻落实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高水平科研机构改革试点,基本完成了试点机构选址和方案设计,有力推动了国家研发布局的优化调整,加强了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研能力。
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落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新中心,加大了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助力度,并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来协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的一些问题。
三、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的推进我们坚持科技创新发展的路径,加强综合性研究,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技术创新,同时加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领域的创新。
相关产业逐渐形成,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四、知识产权保护我国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保护的重要基础,我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知识产权进行了加强制度建设和执法机制,从根本上促进了创新与发展。
五、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我国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我们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人才使用、培养、管理和激励等问题。
特别是对于创新型人才进行了精准培养和支持,来保证创新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以及在重大科技创新方面的支持。
以上就是我国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和成就。
当前,我国面临的发展形势更加严峻和复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来保证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继续秉持发展创新、稳中求进的方针,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再上新台阶!。
科技体制创新范文
![科技体制创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740f3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3.png)
科技体制创新范文科技体制创新的目标是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质量和成果的转化率,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体制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科技体制创新应该侧重于创新机制。
传统的科技研发机制存在着创新成果不易转化、科研人员激励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因此,科技体制创新应首先关注激励机制的。
可以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还应加强对科技创新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完善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科技体制创新应注重创新政策。
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因此,科技体制创新要以科技创新政策的创新为基础。
可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加大对科技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等方式,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此外,还应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机制,提高知识产权的价值和保护水平。
再次,科技体制创新应关注创新组织形式。
传统的研发机构和企业研发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不够密切,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
因此,科技体制创新需要通过建立创新联盟、加强科技资源整合、促进科技成果的共享和转让等方式,提高科技创新的协同效应。
同时,还应推动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小巨人的发展,鼓励创新性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提高科技公司的数量和质量。
最后,科技体制创新应注重创新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需要人才作为支撑,因此,科技体制创新要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可以通过加强高校科研人员的培养、提供优良的人才培养环境、建立科技人才流动机制等方式,吸引和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总之,科技体制创新是当前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必然要求,实现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体制创新是和创新的重要内容。
心得体会: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最新)
![心得体会: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8ce484ab7375a417876f8f5d.png)
心得体会: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最新)近年来,X省科技厅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持续加强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成绩斐然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高位推进我省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确保各相关部门对改革政策落实和执行到位。
X年12月,成立了由省长担任组长、分管副省长担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X省科技领导小组,统筹研究部署全省科技发展相关工作,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落地。
注重统筹规划,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将“促进X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省级层面先后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十条”“高校院所服务企业新九条”“激励企业研发活动十一条”与《X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等重要法规政策文件,着力破除制约科技资源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化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X年10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科技创新20条”),对我省全方位推进自主创新、改革创新、开放创新,形成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进行了系统部署。
聚焦重点领域,以深化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科技金融创新、军民融合创新等改革举措,构建完善与创新驱动发展相适应的新机制、新模式,打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和市场环境。
整合优化科技计划体系,完善项目指南编制和发布机制,优化科研项目分类评审方式,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评审流程,简化科研项目实施过程管理。
实施省级科技创新基地分类管理办法,提升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质量,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进一步加强科技监督和科研诚信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
制定出台了《X省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明确了我省科技奖励改革的具体举措和有关制度。
科技创新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科技创新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a12c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a.png)
科技创新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我国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亟待改革和完善。
为适应新时代要求,加强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我国将实施为期三年的科技创新改革行动。
本方案的目标是推动科技创新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强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重点任务1. 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创新资源的流动和转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建设,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广泛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2.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提高科技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和创新创业人才。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吸引和留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
3. 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改善: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科研经费投入。
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
4. 加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减少科技创新的行政干预,提供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推动科技评价体系的改革,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实际贡献和应用效益。
三、实施路径1. 加强组织领导:设立科技创新改革行动领导小组,统筹各项工作的推进和协调。
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合作。
2. 完善政策措施:制定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政策支持的范围和方式。
推出创新创业基金,鼓励有创新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项目。
3.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的财务保障。
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
4. 加强组织保障:建立科技创新工作的监测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加强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成果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五、预期成果1.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
2.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明显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撑。
关于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表述
![关于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表述](https://img.taocdn.com/s3/m/645a582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4.png)
关于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表述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需要不断完善,以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科技创新涉及到众多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表述:一、政策制定与执行机制的建立政府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应该建立起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机制,充分利用社会智力,全面贯彻科技创新重要方针。
同时,创建科技创新课题、创新项目的评审机制,引导广大科技创新人员开展科研活动。
二、资源共享与互助机制的改进科技创新伴随着大量的研究资源和技术资料,如何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不同科研机构之间的互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建立开放式的科研共享资源平台,允许各类机构上传和下载相关信息、研究数据,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为此,政府应该制定出更全面的人才政策,提高教育、科研、企业等领域之间的人才流动率,为创新创业人才创造更优秀、更有利的发展环境。
四、行业协会和公共机构的建设政府应该充分重视科技创新行业协会和公共机构的建设,提高其服务和组织创新创业活动的能力。
同时,应该坚持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创业载体,为各类科技人员提供更丰富的支持和帮助。
五、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障科技创新成果的产权,防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同时,也要通过推出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政策,充分发挥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总的来说,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步骤。
相关机构和领导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计划和有策略地推进各项措施的实施,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分国家和机构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分析
![部分国家和机构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7c8c6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2.png)
部分国家和机构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分析部分国家和机构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分析及其借鉴意义1经济的全球化不断加深,人员、资金和其他与科技创新相关的物质要素的流动日益频繁,因此科技管理和技术创新理念在各国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所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越来越明显。
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做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及相关配套政策。
为了深刻理解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对国际上主要的创新国家及其机构的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进行了调研,并对比分析了国内有关机构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为创新我院三期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供借鉴。
1美、英、德、加、日等创新国家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1.1美国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与机制分析美国具有强大的国家科技创新能力,除了因为其庞大的研发经费投入外,与其政府科研管理体制、科技与产业政策以及机构、企业和大学的宏微观管理与运作机制也不无关系。
1.1.1政府宏观科技体制与政策(1)组织、领导与协调美国总统集中了全国科学技术活动的最高决策权与领导权。
总统下面有总统科学顾问和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协助总统处理全国科学技术问题。
由总统科学顾问兼任主任的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主要职能是向总统提供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情况,并阐述在经费分配中政府应该进行的选择。
1993年,美国在原有的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和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之外又成立了内阁级的国家科技委员会。
委员会的重要使命之一是为国家科技发展确立明确的目标,并确保有关科技发展工作朝此目标进行。
委员会由总统挂帅,成员包括副总统、总统科技顾问、商务部长、国防部长、能源部长、卫生部长、国务卿、内务部长、农业部长、劳工部长、交通部长、教育部长及国家宇航局、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政府机构负责人,负责制定跨部门的研发战略,制定相应的综合投资计划,鼓励联邦和私营科研机构间的合作。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共76页文档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共76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db31d13a58da0116d174960.png)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全市科技创新体系改革方案
![全市科技创新体系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9d3e5927d3240c8547ef20.png)
全市科技创新体系改革方案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市发展核心位置,坚持自主创新、人才引领、科技创业道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创新服务体系,发挥省会科技、教育、人才、文化等方面独特优势,最大限度激发全市创新资源潜能,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推动创新型经济成长,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使创新驱动成为城市发展主要动力,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基本原则。
1.坚持自主创新,注重协同创新。
走自主创新道路,以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标准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2.坚持深化改革,突出市场导向。
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完善以高校院所为骨干的知识创新体系,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坚持优化配置,资源共建共享。
充分发挥政府推进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4.坚持统筹协调,快速有序推进。
统筹落实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
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
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支持力度。
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培养人才,共享科研成果。
大力引进研发总部。
规划建设企业研发基地,大力吸引世界500强等大型企业到我市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使我市成为大企业大集团的生产研发基地。
加大我市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等大院大所的科技合作,积极联合大院大所在设立科技研发中心和成果转移中心等。
加快创新型骨干企业培育。
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引导人才、技术、资金、信息与服务、管理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体制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d041d9120b4c2e3f57276387.png)
创新体制机制&nbsp优化服务质量&nbsp提升法治水平(依法行政工作汇报)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法治水平——XXX市XX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XX年,XXX市以全面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为主线,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依法行政进程明显加快,行政管理效能明显提高,为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加强工作指导注重统筹规划。
年初,市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XXX市二○一三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从提升法治意识、改革体制机制等八个方面对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对全年的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对各县区政府、市级机关报送的年度工作要点进行严格审查。
注重督促指导。
按季度召开县区政府法制办主任会议,定期召开法制处长工作例会,综合协调,研究政策,交流情况,推进工作,形成各负其责、各尽其职、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注重氛围营造。
在市级报刊、政府站开辟法制专栏,专门登载依法行政信息;组织各县区、各部门通过普法宣传、开辟法制专栏、利用广播电视和络等媒体,加大对依法行政工作及先进典型经验的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关注、监督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提升法治意识提高领导于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实现领导干部定期学法制度化、常态化,年内安排政府常务会专题学法2次,安排县处级、乡科级领导干部听取专题法制讲座3次,做到学法计划、内容、时间、人员、效果“五落实”。
严格把好《行政执法证件》申领考试关。
将申领考试分为两步进行:一是由各行政执法机关组织本申领人员进行专业法律知识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后,参加全市公共法律知识考试;二是市政府法制办组织专业法律知识考试合格的人员进行公共法律知识考试。
10月30日,组织全市7768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公共法律知识集中考试。
积极开展行政执法理念教育活动。
科技体制与创新体系课件(PPT 52页)
![科技体制与创新体系课件(PPT 52页)](https://img.taocdn.com/s3/m/e110b826680203d8cf2f24a3.png)
Metcalfe(1995):种种不同特色机构的集合,这些机构联合地 和分别地推进新技术的发展和扩散、提供了政府形成和实施关于 成形过程的政策和框架。这是创造、储存和和转移知识、机能及 新技术产品的相互联系的机构所构成、社会需求与创新 1、科学技术与创新:科技推动的线性创新模型
X射线仪、尼龙、核能、激光和半导体等技术创新, 被认为是科技推动的创新。
30
2、社会需求与创新:需求拉引的创新模型
施莫克勒:[石油精炼、造纸、铁路和农业等产业 中的若干重大发明]表明,刺激发明的是认识到了 一个高成本的问题需要解决,或者发现了一个潜在 的盈利机会需要把握。发明和专利活动,与其它经 济活动一样,基本上是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
0 中国科技快速增长
经费 人力 SCI 等等
1
1 科技体制涵义及模式
2
中国科技体制
3
科技体制的内涵
指构成要素(管理部门、资助部门、科技活动 的主体)、要素之间的关系(科技资源的流动 和联系、合作)所构成的制度框架。
科技体制在依赖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 体制国际环境之中。
科技体制是国家如何组织和管理科技活动的制 度框架,这一框架是同分配资源以满足个人、 集体和国家的需要有关的。它主要包括科技体 系结构(组织系统)和运行机制(规则系统) 这两个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方面。 (方新 2007)
加了42.23%,其中将近一半(46.89%)来自家庭责任承 包制改革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化肥增加的贡献大约为 1/3(32.2%),其它改革(如购销体制改革)的贡献不大。
2023年全市科技创新体系改革方案
![2023年全市科技创新体系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59f2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4.png)
2023年全市科技创新体系改革方案一、背景简述2023年是全市科技创新体系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
当前,我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此,制定2023年全市科技创新体系改革方案,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全市经济竞争力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改革目标1.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水平;2. 加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3.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水平;4. 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创新的质量和市场适应能力。
三、改革措施1.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1)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合创新,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鼓励科研机构向企业靠拢,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2)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提高基础研究的水平和质量,推动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3)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鼓励创新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科研项目;(4)建立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强化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和推广应用。
2. 加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1)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创新型企业发展,加强对创新项目的支持,提高创新结果转化率;(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意识,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制;(3)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加大对创新项目的金融支持,提供创新创业的融资渠道。
3. 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1)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2)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和创新人才加入到我市科技创新队伍;(3)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建立科技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4. 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1)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创新,提升产业创新的能力;(2)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3)加强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科技创新改革实施方案
![科技创新改革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e1ed0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5.png)
科技创新改革实施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了更好
地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发展步伐,我们制定了科技创新改革实施方案,以期推动科技创新在我国的全面发展。
首先,我们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在财政预算中,将专门设立科技创
新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同时,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的自主研发能力。
其次,我们将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
对于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科
研人员和团队,将给予丰厚的奖励和荣誉,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同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快速通道,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
另外,我们将加强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
与国际先进科技机构合作,引进国外
先进科技成果,加快我国科技创新的步伐。
同时,鼓励我国科技人员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拓宽科技创新的国际视野。
此外,我们将加强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
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企业
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最后,我们将加强科技创新的监督和评估。
建立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体系,对
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严格的评估和监督,确保科技创新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总之,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将全面实施科技创新改革方案,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政策支持,加强监督和评估,推动科技创新在我国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6ff8584a7302768e9939e8.png)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一、市场决定的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机制怎样建立目前,科技部门工作以抓科技项目为主,科技项目实行计划立项,国家科技部的科技计划体系框架有3大类别20多种项目,省、地各级也相应建立了各自的科技计划体系,项目种类也有10―20个,而且各种项目都设定了申报条件、申报程序和资金支持额度。
目前科技项目的材料要求较高,专家评估也是以看申报材料评分,行内叫“做项目”或“包装项目”,为了获得项目,企业家们不惜代价请专家“做项目(撰写材料)”,甚至还要“找人跑关系”,才能争取立项支持。
本来科技项目支持的资金额度就小,一个项目争取下来,中间环节就花费不少,用于项目研发的资金就更少了,普遍存在重视争取项目,不注重实施成效。
最近,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会议精神强调,技术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
根据这一精神,技术创新机制应当建立在市场起决定作用的企业科技创新,市场有需求,企业就有创新。
因此,以市场决定的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机制须建立如下建议之上:一是科技计划项目逐步走向市场化。
科技部门应有计划地重点扶持关系民生、国家安全、重大基础性研究和赶超世界高新领域的项目,如重大疾病治疗、国家安全技术、航天航海等,一般性的技术创新走向市场化,减少计划列项扶持;二科技经费的分配上,要注重创新成果及其运用效果,对于列入计划的项目,资金要像创新基金项目一样,先拨付70%,实施中加强监管,鉴定验收通过后,再拨所剩的30%。
逐步增加技术创新成果及其运用奖励经费,技术创新过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通过认定是先进成果或评价取得显著应用成效的,不管是否立项,都给予奖励。
三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成果认定(鉴定)及其运用效果评价机制。
让企业增强成果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企业有技术创新成果能及时向科技部门申请认定(鉴定)或成果运用效果评价,认定先进以上和评价良好以上的给予一定奖励。
四是技术创新成果及其运用奖励分两块奖励,一块是奖励为科技人员提供组织保障和必要条件的企业(单位),另一块是奖励参与成果创新及其运用的科技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了战略性新兴 产业的培育
▪ 宽带移动通信专项 ▪ 宽带移动通信专项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产业化和TD-LTE技术研
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和运营商对市场的牵引作用 集群式发展,不仅使中兴通讯、华为这样的龙头企业提高了国际竞争力,还 培育和带动了星河亮点、创毅视讯、联芯科技、宇龙通信等一批中小企业不 断壮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初步 扭转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实现了中国通信产业与国际 通信巨头同步发展、同台竞争的状态
技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
4
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 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标志性成果
➢ 航空、航天、深海探测、超级计算机等部分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达 到国际先进:载人航天取得重大进展,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 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区域性商业服务,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蛟龙号载人 深潜突破7000米,我国具备在全球99.8%的海域科学研究和资源勘 探的能力;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开发成功并投入实际应用,我国 超级计算机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第四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首座实验快中子堆成功并网运行
▪ 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促进了地方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提升了区域的创新能力, 优化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加速了关联产业、行业的发展进程,彰显了对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8
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 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
➢ 科技创新有力支撑高速铁路、西气东输、三峡等重大工程,加快了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步伐
➢ 科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撑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了 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顶层设计日益完备
中央对科技的战略定位、制度安排、规划布局更加科学和系统化, 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子计划为标志,确 立了科技在克服当前困难、创造未来繁荣中的支撑引领地位:中央 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加强科技支撑”作为一揽子计划“四个大” 之一 ➢ 二是以2019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为标 志,形成了科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导向:“十二五”时 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 “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 ➢ 三是以2019年中央研究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 系建设为标志,开启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3
6
材料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了战略性新兴 产业的培育
▪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 ▪ 2019年3月初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由30多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中
关村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正式挂牌。这些企业几乎囊括了集成电路材料、设备、 制造、设计、封装、测试、公共服务平台、软件和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的各环 节。这条产业链初步形成也就是从2019年开始至今的短短几年时间,带动中关 村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的正是从2019年开始启动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 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 ▪ 2019-2019年,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启动项目105项、 483个课题,投入总额350.9亿元,目前已经初步掌握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 心技术,部分高端制造装备实现国内外销售。最重要的是,该专项的实施,在 产业链培育方面取得良好进展,推动国内外集成电路装备领域的产业、人才、 资金向北京、上海集聚,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 这些上天入地下海的重大成果增强了综合国力,提振了民族信心
5
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 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把实现技术突破与推动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 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在电子信息、能源环保、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等领域重大专项取得重大进展,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 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核电超大锻件、“申威 1600”高性能中央处理器、快速成像测井技术装备等成就填补了 一批重要技术和装备空白。突破了12英寸65—40纳米集成电路成 套工艺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工艺,TD-LTE-Adv成为4G国际主 流技术标准之一。研制成功了抗癌药物埃克替尼、水污染监测治 理装备等一批重要产品。专项实施以来累计申请专利近4万项, 成果应用和产业化直接新增产值约1.1万亿元
我国在大型水电、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等技术和成套装备达到 世界领先,支撑了三峡工程、高速铁路、西电东输等国家重大工程。 制造工艺、基础零部件、仪器仪表、标准体系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 和示范推广,使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实施“数控一代” 工程,支撑了量大面广的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升级。IGCC、风光 储输示范工程投入运行,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低温低电压 铝电解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了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水平。25个城 市实施“十城千辆”工程,带动全国推广运行各类电动汽车3万辆。 37个城市开展“十城万盏”示范工程,应用LED照明灯具超过600 万盏
主要内容
▪ 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挑战与问题 ▪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体制原因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三个关键问题
1
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 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绩
➢ 2019年以来,党和政府把创新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 构紧密结合,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深入实施科技 中长期规划纲要
➢ 科技领域突破了一批事关全局的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批 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成果,建成了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重 大工程
两个重要顶层设计文件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6号文件
➢ 组建26个单位组成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 明确了建立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改
革目标
▪ 党的十八大报告
➢ 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予了科技服务大局的新使命 ➢ 以科技创新引领“四化”同步发展、支撑“五位一体”建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