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系毕业论文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系毕业论文范文
通过对地方高校数学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方法、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择业观等方面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数学系如何调整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习,以及如何为学生创业提供平台等方面的问题。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数学系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数学系毕业论文范文一:平面概念的历史发展及教学策略
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中学数学中有许多概念是不加定义的,比如“自然数”“集合”“点”“直线”“平面”等等,这些概念通常被称为“原始概念”.原始概念在数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满足了人们在建立数学理论时必须有个出发点的需要,以此避免导致恶性循环或无穷倒退的窘境之中”,同时还“能使人们的思想从狭溢的概念内涵意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和想象力,有可能发展出新的数学理论来”[1].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有些原始概念被直接回避,有些则采用描述性的方式去介绍。平面这一原始概念,教材一般是从客观存在的现实模型(如平静的海面、桌面、地面等)中引出,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同时还注重强调平面的表示方式。
对于平面这个原始概念,人们的理解情况如何呢?数学教育工作者Zormbala和Tzanakis通过对51位非数学专业毕业、从事各种职业的对象(德文教师、心理学家、律师、医生等等)的调查发现,他们的理解与历史上一些数学家的理解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2]
历史相似性理论源于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1834-1919),他指出: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就是人类种族发展过程的重复。从19世纪末起,越来越多人支持“数学发展的历程与学生学习的过程存在相似性”的观点,其中包括法国数学家庞加莱(H.Poincaré,1854-1912),德国数学家克莱因(F.Klein,1849-1925),匈牙利数学家拉卡托斯(katos,1922-1974)等。[3]
许多实证表明,学生对某些数学概念的认知与概念的历史发展之
间具有相似性。
为研究我们的高中学生对平面概念的理解情况,确定如下两个研究问题:(1)高中生是如何理解平面概念的?(2)高中学生对平面概念的理解是否呈现出历史相似性?
2、平面概念的历史发展概述
追溯平面概念的历史发展,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一数学概念。
根据古希腊评注家普罗克拉斯(Proclus,公元5世纪)的记载,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公元前5世纪)将几何对象分为三类:平直的、弯曲的、平直与弯曲混合的。对于平面,巴门尼德的观点是:平面是直线在其中可以以任意方向与其相合的表面。[4]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给出平面的定义如下[5]:“定义I.7平面是它上面的线一样地平放着的面。”上述定义语义较为含糊,而且平面的存在性也有待通过构造的方式予以说明。面对欧几里得留下的问题,后世许多数学家做出了努力。[2] 古希腊数学家海伦(Heron,约公元1世纪)给出了平面诸多具有相同特征---“平”的定义:平面是直线与之完全相合的表面。如果一条直线经过表面上的两个点,那么这条直线的任意部位都和这个表面完全相合。
德国着名数学家莱布尼茨(G.W.Leibniz,1646-1710)曾多次尝试消除欧几里得平面定义中的逻辑缺陷。在其着作InEuclidisProta(大约1696年)和Initiarerummathematicarummetaphysica(1714年至1716年)中,莱布尼茨研究了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如直线、平面和圆)的定义问题,并认为海伦对平面本质的描述是“重复语义的杂耍”.在给荷兰着名物理学家惠更斯(ChristiaanHuygens,1629-1695)的信中,莱布尼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定义了平面的概念:平面是到两个已知点距离相等的点集。
在欧几里得之后,平面的构建问题一直困扰着数学家,莱布尼茨的这个定义则使之成为可能。
英国数学家辛松(R.Simpson,1687-1768)认为,过表面上任意两
点的直线与这个表面完全相合,这个表面就是平面。在18世纪至19世纪末期,大多数几何着作都认可这个定义。实际上,辛松的这个定义和海伦的定义是一致的。
19世纪,许多着名数学家紧随莱布尼茨的步伐,其中包括德国数学家高斯(CarlFriedrichGauss,1777-1855)、匈牙利数学家W.Bolyai 及其儿子J.Bolyai.高斯将平面定义为:过直线上一定点并与这条直线垂直的所有直线的表面;而在对辛松的定义批判的同时,W.Bolyai在空间中以运动的方式给平面下了定义:在空间内,一条直线绕与其垂直的直线旋转所形成的图形;J.Bolyai则继承了其父亲的思想,并创新性地把运动和对称同时引入平面的概念中。
19世纪末,几何学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DavidHilbert,1862-1943)于1899年发表了他的名着《几何基础》。在这本经典着作中,希尔伯特仍把“点”“直线”“平面”作为基本对象不加定义,并把“点在直线上”“点在平面上”“一点在另两点之间”“线段的合同(相等)”“角的合同(相等)”作为不加定义的基本对象之间的关系,称为基本关系,对它们也不加以说明或解释。三个基本对象和五个基本关系统称为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受五组、共20条公理的制约。除了这八个基本概念以外的任何几何对象、名词、术语、关系等等,都必须加以严格定义。[5]
综上所述,在希尔伯特之前,人们主要从直观经验(先是局限于二维平面内而后是在三维空间中)来探究平面概念的本质,并试图在三维空间中构造出平面来;希尔伯特之后,人们普遍接受了平面概念的逻辑本质,自此“平面”不再是需要定义的孤立的数学对象,它的全部意义存在于一组具有逻辑一致性的公理体系中。
3、研究方法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的解答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
3.1样本
被试来自沪、滇两地三所中学,从高二年级随机选取六个班级,共278人,其中男生153名,女生125名,收回有效问卷共27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