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

育才家园小学秦璇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含着灿烂的数学文化,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数学的发展,特别是数学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使人们越来越深地认识到:数学与人类文化休戚相关。在经过了人类几千年的发展以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数学文化。

所谓数学文化,是指以数学家为主导的数学共同体所特有的行为、观念、态度和精神等,也即是指数学共同体所特有的生活{或行为}方式,或者说是特定的数学传统。数学文化是传播人类思想的一种基本形式,它包含着人类所创造语言的特殊形式,是自然与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的一种工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高度的渗透性。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就更应当在其中渗入我们的数学文化,让学生从小受到数学传统的一种熏陶,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更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产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可是,怎样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又渗透了哪些数学文化呢?这便是本文的主题内容。

一.将相关的数学故事适时引入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独有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一些数学史实,比如:七巧板、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史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人教版)P95页的“你知道吗”专栏中就有一个故事引发的著名问题:若干世纪以来,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数学乐趣。问题要追溯到18世纪初,位于普雷盖尔河岸的哥尼斯堡城,河中有两个岛是城的一部分,由于七座桥与城连接(如图一),哥尼斯堡城的居民爱做智力游戏,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能否找一条路线,可以经过所有七座桥,且不重复经过任何一座桥。可是,经过上百年的努力,没有人能够成功。直到1836年,瑞士数学家欧拉证明了这个问题的不可能性。欧拉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非常巧妙,他把连接桥的陆地和岛都看作一个点,而把桥则看成是连接这些点的一条线。这

样,一个实际问题就转化成一个几何图形能否一笔画的问题了。这种拓扑学反映的思想就是数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生在研究、学习七桥问题时,就能学会此知识,并运用到其他方面。

图一

再例如:“曹冲称象”的故事。据说,三国时期,曹操得到了一头大象,面对着这个庞然大物,有人问:“不知道这么一头大象有多重啊?”听到了这个问题,曹操连忙招来近臣说:“谁能把这头大象的重量称出来,重重有赏!”最后,曹操的小儿子曹冲为大家解决了这个“困难”的问题。他先把大象牵到一只船上,画下船的吃水线,再将大象牵下船,在船上运上若干的石子,直到达到刚刚的吃水线时为止,说明了大象和这堆石子一样重,再将石头的重量称出来,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曹冲聪明地把不能分割的大象的重量,转化为了可以分开的石头的重量,这就充分体现了一个等量代换的思想,化未知为已知的思想。我们生活中也不缺乏这样子的例子:如果一只猪可以换十只母鸡,一只母鸡又可以换十只小鸡,那么,一只猪可以换多少只小鸡呢?这就是明显的等量代换思想的反映。

除此以外,还有《田忌赛马》这个故事所反映的策略问题可以决定胜负,《鸡兔同笼》中所反映、体现的假设思想,《百钱百鸡》中所体现的解不定方程的正整数解的思想,所有的这些典型的数学故事,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学习渗透在课本中的数学文化的思维与方法。通过这些补充,学生就可以了解数学原来是如此的丰富和神奇,等待着他们去研究和探索里面的奥秘。

第二:了解数学家的发现与创造,从而感受数学文化的发展。

例如:数学家——婓波那契(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73)。他是欧洲中世纪的数学家,对欧洲的数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1202年,婓波那契出版

了他的著作《算盘书》。在这部名著中,他首先引入了阿拉伯数字,将十进制计数法介绍到欧洲。在此书中他还提出了有趣的兔子问题:假定一对刚出生的小兔一个月后就能长成大兔,再过一个月便能生下一对小兔,并且此后每个月都生一对小兔。一年内没有发生死亡。那么,由一对刚出生的兔子开始,12个月后会

图二

可以列表表示结果

因此,答案是:会有144对兔子。

1、1、

2、

3、5、8、13、21、3

4、5

5、89、144…被称为“婓波那契数列”。在19世纪,当数学家们开始对这个数列感兴趣时,它的性质和它所触及的领域才开始显现出来。帕斯卡三角形(即杨辉三角)、概率、黄金比例(0.618)和黄金矩形、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模型等都有婓波那契数列的影子。所以,小学生了解婓波那契数列对于感受以上的只是有着重要作用,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三,将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把数学文化寓于游戏之中,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教学思维,发展智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巨大的意义。”——姜乐仁。是啊?玩耍时孩子们的天性,若能在玩耍的同时,也能让孩子们感悟学习的方法和道理,了解探索数学的奥秘,岂不是两全其美吗?于是,数学游戏编进了小学课本。

例如: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77页)。你会用纸条变魔术吗?取两根长方形的张纸条,把第一根纸条的两端粘贴在一起,形成一个环; 把第二根纸条先捏着一段,将另一端扭转成180度,再粘贴起来,也形成一个环。第二个环有很多神奇的地方,不信,我们来试验一下,第一个环有几个面?有几条边?第二个呢?用彩色笔涂一涂,看能不能一次连续不断的涂完第二个环的整个面?拿一把剪刀,沿着第二个环的中线剪开纸环,你有什么发现?

这个神奇的纸环就叫做莫比乌斯带,它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发现的。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和生产中都有应用。例如:机器上的传动带就可以做成“莫比乌斯带”状,这样,传动带就不会只磨损一面了。

在数学史上,游戏与数学文化也结下了不解之缘。例如:“地图染色”游戏、“移圆盘”、“七巧板”、“华容道”、“凑十五”(幻方)、“算二十四”、“摞方块”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并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

第四,引入生活中的美学例子,从而培养科学的审美观

美学的鼻祖不是别人,而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第一个美的概念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因此,作为一种文化,数学从一开始就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