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因数与倍数
苏教版五年级大单元教学设计因数与倍数
苏教版五年级大单元教学设计因数与倍数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苏教版五年级大单元教学设计因数与倍数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练习四第5~8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与对比,使学生发现和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认识结构,形成解决问题的多样策略。
3、在学生探索与交流的合作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我们已经掌握了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巩固这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2、填空。
5的倍数有:()7的`倍数有:()5和7的公倍数有:()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3、完成练习四第5题。
(1)理解题意,独立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汇报结果,集体评讲。
(3)观察第一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每题中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呢?(倍数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第二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征?(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在有些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4、完成练习四第6题。
你能运用上一题的规律直接写出每题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吗?交流,汇报。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二、提高训练1、完成练习四第7题。
(1)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填表。
(2)你是怎样找到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的?你还有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7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56)2、完成练习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2)“每隔6天去一次”是指7月31日去过以后,下一次训练日期是8月6日。
“每隔8天去一次”指的是什么呢?你能说说,他们下次相遇,是在几月几日吗?(8月24日)你是怎样知道的?要知道他们下次相遇的日期,其实就是求什么?(6和8的最小公倍数)三、课堂小结通过练习,同学们又掌握了一些比较快的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训练第三章《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因数与倍数—找一个因数的方法(原卷)
2020年苏教新版五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训练第三章《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因数与倍数—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一.选择题1.(2018秋•凌海市期末)既是6的倍数,又是24的因数的数有()个.A.1 B.2 C.3 D.42.(2019秋•大名县期中)A是合数,A有()个因数.A.2 B.3 C.至少3 D.无数3.(2019秋•德惠市期中)下面的数,因数个数最多的是()A.91 B.56 C.644.(2019春•卢龙县期末)有45颗糖,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不得少于5颗,也不能多于20颗.一共有( )种分法.A.5种B.4种C.3种D.2种5.(2019春•东兴市期中)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A.无限的B.有限的C.无法确定的6.(2018秋•河西区期末)24的全部因数中最大的是()A.1 B.12 C.24 D.487.(2019春•成武县期中)如果a是19的因数,那么a是()A.1或19 B.1 C.198.(2018秋•北票市期末)30的因数共有()个.A.4个B.8个C.2个二.填空题9.(2019秋•昌乐县期末)写出16所有的因数,共能写出个.10.(2019春•江城区期末)20有个因数,19有个因数.11.(2019春•大田县期末)48的因数共有10个.明明写出了9个:1、48、2、24、3、4、12、6、8.按照明明的排列方法,他漏写了后面的.芳芳也写出了9个:1、2、3、4、6、8、12、24、48.按照芳芳的排列方法,她漏写了后面的.12.(2019春•郸城县期末)因为19的因数只有个,所以,19是一个数.13.(2019春•卢龙县期末)从小到大写出18的所有因数.14.(2019春•东兴市期中)6的因数包括:.15.(2018秋•成华区期末)把24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五个是.三.判断题16.(2019秋•任丘市期末)32的全部因数是2、4、8、16和32,共有5个.(判断对错)17.(2019•益阳模拟)3和7是21的质因数.(判断对错)18.(2019春•合肥月考)已知自然数a只有两个因数,那么5a最多有3个因数..(判断对错)19.(2019春•镇康县校级月考)一个数的因数一定小于它本身.(判断对错)20.(2019•湘潭模拟)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判断对错)四.应用题21.(2019秋•大名县期中)四年级2班有60人,体育课上需要分组游戏,要求每组人数相等,并且每组不多于15人,不少于8人,问有几种分法?22.(2018秋•甘州区校级期中)五年级同学48人排队做操,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至少排成2行),有几种不同的排法?请你将他写出来.23.张叔叔准备把42棵小树苗栽种到地里,要求每行的棵数相同,可以栽成几行?有几种栽法?24.一个数既有因数8,又有因数10,这个数最小是多少?五.解答题25.(2019春•台州期中)五(3)班共有40名学生,现在要把这些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不能分成40组),有几种分法?每组最多有多少人?26.(2019秋•定西期中)小明家有三种塑料桶,分别是5千克装,10千克装,2千克装.小明妈妈买回75千克豆油,选哪种塑料桶装能正好把豆油装完?需这样的桶多少个?27.(2016秋•南开区校级期中)一篮鸡蛋48个,要求每次拿的个数相同,最后没有剩余(不能一次全部拿走),一共有几种拿法?28.(2016春•麻城市期中)五(1)班有40个同学参加广播操比赛,要使每行人数都相等,可以排几行?共有几种排法?(每行或每列不少于2人)。
常州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案
常州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举例、观察、分析等方法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但是,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生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难点: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并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2.学习材料:准备一些关于因数和倍数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让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因数和倍数的定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记录下来。
然后,让学生进行分享,看看大家找出的因数和倍数是否一样。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解答一些关于因数和倍数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和掌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详细教案(有单元目标,课时安排)
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非0自然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知道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了解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2.使学生通过操作、交流、探索等活动,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难点: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时安排:因数和倍数…………………………………………………………1课时5和2的倍数的特征………………………………………………1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1课时质数和合数…………………………………………………………1课时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1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练习…………………………………………1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1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1课时整理与练习…………………………………………………………2课时“和与积的奇偶性”………………………………………………1课时第三单元课题:因数和倍数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能在1到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因数和倍数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因数和倍数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分数和小数的基础知识之后进行教学的。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节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整数、分数和小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和求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和演示相关概念和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讲解:讲解因数和倍数的定义,以及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活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4.巩固:通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因数和倍数的认识1.因数:能整除一个数的数叫做这个数的因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第1课时《因数与倍数》PPT课件
把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多少种摆法?
3 × 4= 12
3和4是12的因数。 1的倍数, 也是6的倍数。
36的因数有哪几个?
36 ÷ 1 = 36 36 ÷ 2 = 18 36 ÷ 3 = 12
36 ÷ 4 = 9 36 ÷ 6 = 6
三 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因数与倍数
课时目标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 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因数、倍数中最大的数、最 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 的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培养观察、分析和抽象概 括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奇妙、有趣,激发学习数学 的兴趣。
试一试:找一找15、16的因数,写下来。
15的因数
16的因数
1,3,5,15
1,2,4,8 ,16
试一试:写一写2和5的倍数。
2的倍数
2,4,6,8, 10,12…
5的倍数
5,10,15, 20,25…
课堂小结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
36的因数有哪几个?
36的因数
36 = 1 × 36 36 = 2 × 18 36 = 3 × 12 36 = 4 × 9
36 = 6 × 6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 因数是它本身。
你能找出多少个3的倍数?
3×1= 3 3×2= 6 3×3= 9 3×4= 12
…
3的倍数有 3,6,9, 12,……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与意图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与意图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0-32页例1、例2、例3,以及随后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5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操作活动中初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培养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发展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体会几何直观的意义和作用。
3.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自然数的理解,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有序列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
教具准备:12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操作探究,初步感知交流:学习数学离不开数,今天我们就要对数展开研究。
看,这里就藏着一个数,你知道是几吗?指出:12是一个常见的自然数,我们可以用图形把它形象化地摆出来。
提问:用这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想想可以怎样摆?能摆出几种?能不能用一个乘法算式把摆法表达出来?学生思考后同桌合作摆一摆汇报交流:摆法一:每排4个,摆成3排。
乘法算式:4×3=12摆法二:每排6个,摆成2排。
乘法算式:2×6=12摆法三:每排12个,摆成1排。
乘法算式:1×12=12还有其他的摆法吗?小结: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我们可以摆出三种不同形状的长方形,相应得到了三个不同的乘法算式。
引导:其实通过乘法运算联系起来的这三个数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指出:以4×3=12为例。
3和4都是12的因数。
12是3的倍数,也是4的倍数。
学生跟着说一说。
交流: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你能照样子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一说。
在2×6=12中,2和6都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在1×12=12中,1和12都是12的因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因数和倍数 第一课时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因数和倍数第一课时 | 苏教版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数学中的第一节课,主题为因数和倍数。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习如何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会怎样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和倍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如何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和倍数。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怎样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怎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教学内容步骤一:导入1.通过生动的例子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打算把苹果分成相等的三份,每份有多少个苹果呢?”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现在小明有24个苹果呢?将苹果分成相等的几份可以让每份都有苹果呢?”步骤二:讲解1.通过画图的方式讲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把苹果分成相等的三份,每份就有4个苹果。
这里的3就是12的一个因数,而4就是12的一个倍数。
”2.讲解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如:–因数的定义:如果一个数a能被另一个数b整除,那么b就是a的一个因数;–找因数的方法:从1开始,依次找出a的所有因子;–倍数的定义:如果一个数b是另一个数a的倍数,那么b可以表示成a的n 倍,n为正整数;–找倍数的方法:从a开始,每次加上a就是a的一个倍数。
步骤三:练习1.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如:“给你一个数37,找出它的所有因数和倍数。
”步骤四:拓展1.提供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如:“把16只小鸡分成相等的几堆,每堆有3只小鸡,请问最多可以分成多少堆?”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以及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通过生动的例子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
五年级下册数学素材资料 第三单元 苏教版
4. 谨慎选择。
(1) 一个质数只有( )个②因数,合数至少有( )个因③数。
①1
②2
③3
④4
(2)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自然数有( )个③。
①2
②0
③1
④ 无数
(3) 下面的四组数中,( )中④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与其他三组中两个数之间的关
系不一样。
① 12,8
② 45,27
③ 20,40
④ 17,2
8. 妈妈买来48个橘子,让亮亮把橘子放入水果篮中。要求每次拿的个数相同,但 不许一个一个地拿,也不许每次拿超过5个,拿到最后正好一个不剩。亮亮共有 几种拿法?每种拿法每次各拿几个?
3种拿法 每次拿2、3或4个 解析:48的因数有1,2,3,4,6,8,12,16,24,48。因为不许一 个一个地拿,也不许每次拿超过5个,所以只有3种拿法。
3,6,12,24 解析:先找出24的全部因数,再在24的因数中找出是3的倍数的数。
第5课时 质数、合数
1. 先找出下面各数的因数,再把下面各数分别填入合适的圈里。
16的因数有( 1,2,4,);8,16
41的因数有( 1,);41
62的因数有( 1,2,3);1,62
55的因数有( 1,5,1);1,55
① 2,3
② 3,5
③ 3,4
3. 按要求使下面每一小题的□里为同一个数字。
(1) 27□、49□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里可以填( )。0 (2) 33□、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0、6 (3) 58□、61□既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5 (4) 8□7□同时是2、3、5的倍数,□里可以填( )。0
(5) 组成的数是4的倍数:( 12,)2。0,52
五年级下册数学授课课件第3单元:1因数和倍数,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苏教版
方法二 36÷1=36,36÷2=18,36÷3=12, 36÷4=9,36÷6=6。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1.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列乘法算式:把这个数写成两个整 数相乘的形式,算式中每个乘数都是该数的因数。(2)列除法算式:用 这个数分别除以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它本身的所有整数,所得 的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这些除数和商都是该数的因数。
(2)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观察36的因数可以发现:36的因数共有9个,其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A. 102 能告诉我们有什么奥秘吗?
B. 105
(1)列举法:成对列举。
C. 120
D. 150
用画图的方法表示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的不同摆法,更形象直观。
)。
同步练习
请你来填一填。
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36÷4=9,36÷6=6。
18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 )。
105 C.
(2)2的倍数有:2,4,6,8,…,96,98,100。
江苏版数学五年级(下)第3单元
(1)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第2课时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材P32~33)
同步练习 按要求填一填。
1.在10—20的数中,偶数有(10、12、14、16、18、20); 奇数有(11、13、15、17、19)。 2.64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里填(0 )。 3.一个两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样的两位数 最小是(10 ), 最大是( 90 )。
同步练习 动手试一试。 从0、6、7、8、四个数字中选出3个数
一个两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样的两位数最小是( ), 最大是( )。
2017—2018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2017—2018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因数与倍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第30页例1、例2和第31页例3以及试一试,练五1—4教学目标:1.通过用动手操作和写不同的乘法算式,认识因数和倍数;依据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产生研究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因数与倍数的认识课件或情境图等。
因数与倍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因数与倍数的认识15的因数有:16的因数有: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一谈话导入:1.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数的知识。
回忆一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2.追问:刚才有人提到了自然数,你能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自然数吗?3.揭示课题:我们将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对除之外的自然数进行研究,探索它们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本日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的认识(板书局部课题)。
【设计企图:夸大新知与旧知的接洽,又让学生建立合适的新知生长点。
】二、探究互助,研究新知。
﹙一﹚、认识因数和倍数。
1.观察互助--看懂图意:出示例1情境图,你都看懂了什么?每行摆几个?摆了几行?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2.学生分组操作,小组内研讨。
3.学生分小组汇报,老师多媒体演示学生拼摆的过程。
(1)3×4=12 4×3=12(2)2×6=12 6×2=12(3)1×12=12 12×1=12【设计企图: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因数和倍数的实践意义,学生更容易了解。
而且十分感兴趣】4.指导学生观察:3×4=124×3=12,告诉学生:由于4和3相乘等于12,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3和4都是12的因数。
5.你能根据2×6=12 6×2=12,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指名仿照例子说一说。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学期精品课件-《因数和倍数整理练习1》(2课时)
5. 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3
质数
33
合数
41
质数
51
合数
67
质数
77
合数81合数91合数(找一个数 的因数)
因数
1
质数 合数
(互相依存)
倍数
(找一个数 的倍数)
2、5、3的倍数的特征
偶数 奇数
按照“因数的个数”来分类:
自然数
1 只有一个因数 质数 只有两个因数 合数 因数超过两个
3是12的质因数。 4不是12的质因数。
如果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
7. 在括号里填合适的质数。
15=( 3 )×( 5 ) 49=( 7 )×( 7 )
38=( 2 )×( 19 )
65=( 5
)×( 13 )
36 ╱╲
87=( 3 )×( 29 )
最大值——最大公因数
含义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
(其中最大的)
找法
列举
用规律
最小值——最小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
公倍数
(无限个)
…
最大值(没有)
几个数公有的倍
…
数
符号表示
() []
练习与应用
9、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2和20 (12,20)=4 [12,20]=60
33和11
8和9
13和7
(10,3)=1 (11,3)=1 (12,3)=3
观察结果, 你有什么发现
?
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与3的最大公因数,按1,1,3, 1,1,3,…的周期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是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生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同,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不同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激励评价法: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实例和练习,以便于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以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些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接触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详细讲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倍数和因数》教案(正式稿)
第1课时:倍数和因数总第课时月日【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32例1、2、3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习五1-4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前思】:例题教学时着重处理好几个环节,一是在用12个小正方形拼正方形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拼出的图形和列出的乘法算式有较为充分的感知;二是在介绍因数和倍数时,要结合具体的乘法算式清晰的说明每两个数之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三在学生交流时,要让他们结合另两道算式中的数进行表达。
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前置性作业:找一找有相等关系的词语一、导入出示一组相对关系的词语,让学生说说,谁是谁的什么。
再出示两个数,5和20,你们也用两句话来表达它们的关系吗?明确:要有关系必须有两个量,不能单独说。
二、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出示本课学习目标:1.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1.教学例一。
谈话:那么什么是倍数和因数呢?我们还要从最熟悉的事物研究起。
请学生拿出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把它们拼成长方形,看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每种拼法都在下面用每排的个数相乘的算式表示出来。
2.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拼法及算式。
教师板书乘法算式。
3.谈话:以4乘3等于12为例,4、3与12有什么关系?4乘3等于12,我们就说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反过来说4和3都是12的因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教学ppt课件
2. 把方框中的数填入相应的热气球里。
1 2 3 4 5 6 8 9 10 12 15 16 18 20 24 30 36 60
我知道了, 是_4_2__。
(2)
(3)
1
我的最大因
数和最小倍
我的最小
数都是 18。
倍数是 1。
18
你还能找出 12 的其他因数吗?
• 0×3
0×10
• 0÷3
0 ÷ 10
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不包括 0的整数。
1 18 的因数有哪几个?
18 可以由哪两个 数相乘得到?
你是怎样想的呢?
18 = 1×18 18 = 2×9
······
18 的因数有 _1__,__2_,_3__,_6__,__9_,_1_8_。
36 的因数
60 的因数
3. 找朋友。
8 2 6 18 24 9
的
的
倍 36 48 27 30 倍
数 72 40 54 144 数
8 的倍数: 24,48,72,40,144 9 的倍数: 18,36,27,72,54,144
4. 写出各数的因数或倍数。
因数 10 1, 2, 5, 10 17 1, 17 28 1, 2, 4, 7, 14, 28 32 1, 2, 4, 8, 16, 32
1, 2, 3, 4, 6, 8, 12, 48 16, 24, 48
倍数(写出 5 个) 4 4, 8, 12, 16, 20 7 7, 14, 21, 28, 35 10 10, 20, 30, 40, 50 12 12, 24, 36, 48, 60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知识点整理》
“倍数和因数”单元知识点整理1.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 的自然数。
2.举一道乘法算式,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举一道除法算式,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5.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一对一对的找。
6.找一个数的倍数,可以把这个数依次×1、×2、×3…7.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 8或0。
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0。
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
2和5的倍数:个位上是0。
2、5和3的倍数:个位上是0,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
8.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奇数的个位上一定是1、3、5、7、9。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偶数的个位上是0、2、4、6、8。
9.10.质数(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
最小的质数是2。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
最小的合数是4。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数除了2以外都是奇数。
11.12.如果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
举例说明。
13.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
举例说明。
14.20以内,质数有:2、3、5、7、11、13、17、19(8个)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20(11个)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奇数有:1、3、5、7、9、11、13、15、17、19偶数有:2、4、6、8、10、12、14、16、18、2015.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用“()”表示。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以用“[]”表示。
16.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作互质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时练习
第4课时 练 习 课
1. 仔细想,认真填。
(1) 从12、27、7、21、13、5、91这些数中,选三个数组成一道乘法算式:( 7× 13=91 ),( 7 )和( 13 )是( 91 )的因数,( 91 )是( 7 )和( 13 )的倍数。 (2) 14的因数有( 1,2,7,14 ),14的倍数有( 14,28,42,56,… );40的因数有 ( 1,2,4,5,8,10,20,40 ),40的倍数有( 40,80,120,160,… )。 (3) 在18、20、25、42、57、102、186、345这些数中,2的倍数有( 18,20,42, 102,186 );3的倍数有( 18,42,57,102,186,345 );5的倍数有(20,25,345);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是( 18,42,102,186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 是( 20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是( 345 )。 (4) n是不为0的自然数,则2n表示( 偶 )数,2n+1和2n-1表示( 奇 )数。 (5) 如果四位数4A6B是3的倍数,那么数字A与B的和可能是(2,5,8,11,14,17 )。
4. 谨慎选择。
(1) 一个质数只有( ② )个因数,合数至少有( ③ )个因数。
①1
②2
③3
④4
(2)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自然数有( ③ )个。
①2
②0
③1
④ 无数
(3) 下面的四组数中,( ④ )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与其他三组中两个数之间的关
6. 小猫玩球。(找一找,连一连)
(×) (×) (√) (√ ) (× ) (√ )
7. 若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5,这个数是( 15 ),有( 4 )个因数,其中最小的是 ( 1 );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15 ),有( 无数 )个倍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
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0~32页例1、例2和“试一试”、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第35页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判断两个自然数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按顺序找出10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因数,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了解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特点。
2.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特点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能有条理地展开思考,培养观察、比较,以及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究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因数和倍数。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同桌准备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一、操作引入,认识意义1.操作交流。
引导:你能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请同桌两人合作拼一拼,看看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想想有几种拼法,用算式把你的拼法表示出来。
学生操作,用算式表示,教师巡视。
交流:你有哪些拼法?请你说一说,并交流你表示的算式。
结合学生交流,呈现不同拼法,分别板书出积是12的三道乘法算式(包括可以板书除法算式)。
2.认识意义。
(1)说明:我们先看4×3=12。
根据4×3-12,我们就可以说:4和3都是12的因数;反过来,12是4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要求学生看算式模仿说一说哪个是哪个的因数、倍数,再指名多位学生说一说。
(如果交流中出现除法算式,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的除法算式说一说因数或倍数关系)让学生集体说一说,体会因数和倍数关系。
(2)启发:现在让你看另外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哪个是哪个的因数,哪个是哪个的倍数吗?同桌互相说说看。
交流:根据6×2=12可以怎样说?(指名多人说一说,再集体说一说)根据12×1=12呢?要求学生看后两个算式集体说一说因数和倍数关系。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因数与倍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因数与倍数的定义和关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逐步理解和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和求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和关系。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纸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因数与倍数的定义和求法。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个数,让学生尝试找出这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解释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因数与倍数本部分主要教学因数和倍数,以及公因数和公倍数等内容。
本单元内容大体分三段安排:第一段,认识因数和倍数,学习在1~100的自然数中有序地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以及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学习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同时认识奇数和偶数。
第二段,认识质数、合数和质因数,学习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
第三段,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探索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探索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最后,安排了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亿以内的数,以及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本单元内容,又为后续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以及分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1.使学生经历探索非0自然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知道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知道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了解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2.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会求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数感。
4.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学习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掌握倍数和因数、质数和合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方法。
根据数的特点合理灵活地确定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根据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正确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8课时第1课时因数与倍数教材第30页、第32页例1、例2和试一试、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第35页练习五第1~4题。
1.使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判断两个自然数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了解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特点。
2.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特点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自然数的认识,提高数学思考水平。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究等良好品质。
认识因数和倍数。
求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老师和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生:师生关系。
师:你们的妈妈和你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生:母子关系(母女关系)……师: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其实数学中的自然数也存在着相互关系。
今天我们来探索它们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操作引入,认识因数和倍数1.操作交流。
引导:你能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同桌两人合作拼一拼,看看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想想有几种拼法,用算式把你的拼法表示出来。
学生操作,用算式表示,教师巡视。
交流:你有哪些拼法?请你说一说,并交流你表示的算式。
结合学生交流,呈现不同拼法,分别板书出积是12的三道乘法算式。
2.认识意义。
(1)说明:我们先看4×3=12。
根据4×3-12,我们就可以说:4和3都是12的因数;反过来,12是4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要求学生看算式模仿说一说哪个是哪个的因数、倍数,再指名多名学生说一说。
(如果交流中出现除法算式,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的除法算式说一说因数或倍数关系)让学生集体说一说,体会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2)启发:现在让你看另外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哪个是哪个的因数,哪个是哪个的倍数吗?同桌互相说说看。
交流:根据6×2=12可以怎样说?(指名多人说一说,再集体说一说)根据12×1=12呢?要求学生看两个算式后集体说一说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3)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在整数乘法算式里,两个乘数都是积的因数,积是两个乘数的倍数。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因数和倍数。
(板书课题)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在课题下面板书:(指不是0的自然数)]追问:想一想,上面12的因数都是怎样找到的?你能根据上面的想法说说12的因数一共有哪几个吗?说明:从上面算式可以看出,如果要找12的因数,只要想哪两个整数相乘等于12。
因为1×12、2×6和3×4都等于12,所以12的因数有1、2、3、4、6、12这6个。
(板书:12的因数有:1,2,3,4,6,12) 3.做练一练第1题。
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口答。
(设计意图:把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的操作,不仅有助于学生体会因数和倍数的实际意义,而且也体现了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联系和综合。
结合学生的交流学生自己找出12的因数,显得自然顺畅,合情合理。
)三、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出示例2,要求学生找出36的所有因数,并思考是怎样找的。
让学生自己找出36的因数,并把所有因数记录下来。
交流:36的所有因数有哪些?说说你是怎样找到的。
根据学生的交流,呈现每个人找出的因数,并按交流的方法板书所有因数。
比较:你认为这里每人找因数的方法,哪个比较好一点?为什么?追问:想一想,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说明:找36的所有因数,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想哪两个数的积是36,一对一对地找,也就是这样想:先想1和36,写在因数的两端;(板书)再想2和18、3和12、4和9、(5可以吗?为什么?)6和6,相同的只用写一个。
中间还有吗?(结合说明板书成: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追问:你能说说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时,怎样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吗?让学生按这样的方法把例2里36的因数补充完整。
提问:现在你能说出36的全部因数了吗?(指名按顺序说一说)说明:一个数的所有因数,还可以用一个圈表示,请大家看课本上的表示方法,看看是怎样用图表示的。
追问:这个圈里表示的是什么?(呈现36因数的集合图)2.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找出15和16的所有因数,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15有哪些因数,按怎样的方法想的?16呢?(按一对一对的顺序板书结果)3.组织讨论。
观察上面的几个例子交流: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小结: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个数都是有限的。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尝试找一找36的所有因数,待他们思考过程中的不足充分暴露后,再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这样既有效地保持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又能充分凸显方法本身的价值。
)四、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1.引导:我们已经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那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呢?现在请你找出3的倍数,把它们记录下来。
大家独立试一试。
学生自己找3的倍数并且记录下来。
交流:你找到的3的倍数有哪些?说说怎样找的。
(根据交流,板书学生找到的3的倍数,并发现可以写出很多很多)你认为哪个找倍数的方法比较好,是怎样找的?说明:3的倍数是3和一个数相乘的积,我们可以从3的1倍开始按次序列举出3的倍数,3×1=3,3×2=6,3×3=9,…这样3的倍数有多少个?为什么会有无数个?那要怎样表示呢?(板书:3的倍数有:3,6,9,12,…)提问: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为什么会有无数个?说明:我们可以用列举的方法,从3的1倍开始依次列举出3的倍数。
因为所乘的自然数1,2,3……是无限的,所以3的倍数有无数个。
在写一个数的倍数时,要用省略号表示出来。
让学生用列举的方法补写例3里3的倍数。
提问:你能按顺序列举3的倍数吗?大家根据所填的倍数集体说一说。
要求学生把3的倍数在课本上的图里表示出来。
交流:这个圈里表示的是什么?在圈里写3的倍数要注意什么?(省略号)2.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找出2和5的倍数,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2的倍数有哪些?这是按什么方法找的?5的倍数呢?写一个数的倍数时要注意什么?(按顺序板书2和5的倍数,并注意用省略号表示)说明:找一个数的倍数可以从乘1开始,依次列举。
因为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最后要注意用省略号表示。
3.发现特点。
引导:请大家观察这几个数的倍数,能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指出:一个数的倍数,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个数是无限的。
(板书呈现)(设计意图:考虑到找一个数的倍数与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存在某种相似性,学生在此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探索经验,所以上述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
)五、练习巩固,应用拓展1.做练一练第2题和第3题。
让学生填写因数和倍数。
交流:这两题你是怎样填的?(呈现结果)提问:能说说找一个数的因数和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吗?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有什么特点?最小的倍数呢?2.做练习五第1题。
引导学生了解题意,明确把24人按排数和每排人数填表。
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交流,说说怎样想的,结合呈现的表内数据提问。
提问:这里的排数和每排人数都是24的因数吗?为什么?3.做练习五第2题。
让学生明确要求,完成填表。
交流结果并呈现,结合让学生说说怎样填的。
4.做练习五第4题。
出示第4题。
让学生按要求用相应符号圈出相应的数。
交流并呈现结果。
提问:观察直线上表示出6的因数和6的倍数,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指出:6的因数都不大于6;6的倍数都不小于6,6是6最大的因数,也是6最小的倍数。
追问:6是6的因数,也是6的倍数,这个说法对不对?8是8的因数,也是8的倍数呢?六、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知识,学到了什么方法?有哪些收获和体会?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体验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我创设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
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
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