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33T1165-2019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33T1165-2019

·1DB 备案号:正在报建设部备案之中DB33/T1165-2019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Standard for assessment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2019-03-19发布2019-08-01实施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前言为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受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浙建省标准设计站会同有关单位开展了本标准编制工作。

标准编制组通过广泛调研,认真总结装配式建筑的实践经验,遵循国家现行标准,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5章。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装配率计算和评价等级划分等。

本标准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有关资料寄送浙江省标准设计站(杭州市下城区安吉路20号,邮编:310006),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浙江省标准设计站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宝业住宅产业化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鸿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钢结构行业协会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普利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宝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杭州三丰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兆弟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耀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临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松建设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赵宇宏李志飚陈力张金星李一凡王荣标肖志斌章雪峰曾宪纯贾华琴徐国军邬涛蒋金生王文广马小平朱鸿寅金健陈勇敢陈静姚金满刘玉涛陈丽锋郭丽周海泉管乃彦吴映栋褚航叶向荣胡凌华钱卫军魏强金伟彦周兆弟郭义弘崔暘楼红阳江雷马健杨新杨文领李蓉樱主要审查人:钱晓倩施祖元李宏伟叶基福胡晓晖王建民胡正华目次1 总则 (x)2 术语 (x)3 基本规定 (x)4 装配率计算 (x)5 评价等级划分 (x)本标准用词说明 (xx)附:条文说明 (xx)1 总则1.0.1为统一装配率计算,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本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针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标准,包括预制率和装配率等指标的计算。

本文将介绍《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以及预制率和装配率的计算方法。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基础上制定的,旨在规范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下面将介绍该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预制率评价预制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所采用的预制构件的重量或体积占总体重量或总体积的比例。

预制率的提高可以减少现场施工时间,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预制率的评价分为四个等级:较低、中等、较高和高。

预制率评价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计算:1.预制构件的总重量或体积。

计算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预制构件的总重量或体积,并记录。

2.总体的总重量或体积。

计算装配式建筑的总体的总重量或体积,并记录。

3.预制率的计算。

根据以上两个指标,可以计算预制率的百分比。

预制率=(预制构件的总重量或体积/总体的总重量或体积)×100%。

根据预制率的百分比,可以得出预制率的等级评价。

较低等级的预制率一般在20%以下,中等等级在20%~40%,较高等级在40%~60%,高等级在60%以上。

二、装配率评价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与总体之间的装配程度。

装配率的提高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工作,提高施工质量和进度。

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率的评价分为三个等级:低、中和高。

装配率评价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计算:1.预制构件的数量。

计算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预制构件的数量,并记录。

2.装配后构件的数量。

计算装配后实际使用的构件数量,并记录。

3.装配率的计算。

根据以上两个指标,可以计算装配率的百分比。

装配率=(装配后构件的数量/预制构件的数量)×100%。

根据装配率的百分比,可以得出装配率的等级评价。

低等级的装配率一般在50%以下,中等等级在50%~80%,高等级在80%以上。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随着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施工方式。

装配式建筑一般指的是将各种组件通过装配方式组合而成的可以居住的建筑物以及支持其工作的设施。

因为加工成本低,装配式建筑在建造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被越来越多的地方采用。

但是,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标准并不完善,所以如果让装配式建筑尤其是大型企业的装配式建筑得到普遍采纳,有必要定义一套专门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它们的建造质量。

以下是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一、安全性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衡量装配式建筑品质的首要因素。

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稳定性:必须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以便适应各种气象条件,包括震动,风力,雨水,温度等,以及各种安全因素。

(2)管道安装:装配式建筑的管道安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以便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与可靠性。

(3)防火措施: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包括防火墙,消防设备,疏散指示牌等。

二、性能装配式建筑的性能是另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必须考虑以下方面:(1)保温性能: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和能耗,必须确保其保温性能,同时考虑节能、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

(2)隔音性能:装配式建筑的隔音性能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以保证居民可以住得舒适安全。

(3)耐久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对内外环境的负荷,包括空气污染、气候变化、温度变化等都要考虑进去,以确保其可持续利用的能力。

三、可靠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具有可靠的品质和合理的价格,并且能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地表条件。

(1)防水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以保证其安全和稳定。

(2)耐候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以便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性,以及日常维护需要。

(3)耐磨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以确保建筑的安全和可靠性,并且能够在未来经受住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性。

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一2019

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一2019

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一2019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2019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2019是中国建筑协会发布的一项用于评估和鉴定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

该标准综合考虑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经济、环境和服务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品质和竞争力,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该评分标准总共分为7个评价指标,分别是:工艺和质量、安全性、经济性、环境适应性、服务性、设计性和创新性。

下面将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详细介绍:1.工艺和质量:评价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和施工工艺,如构件制造、装配过程、质量控制等。

评分标准包括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措施、施工效率等。

2.安全性:评价装配式建筑在使用和抗灾方面的安全性能,如防火、抗震、自然灾害等。

评分标准包括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防火措施、防水抗震等。

3.经济性:评价装配式建筑在造价和节能方面的经济性。

评分标准包括工程造价、材料节约率、能源消耗等。

4.环境适应性:评价装配式建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建筑材料的环境污染、室内空气质量等。

评分标准包括材料环境标签、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等。

5.服务性:评价装配式建筑的功能和服务性能,如舒适度、耐久性、维护方便等。

评分标准包括室内空间布局、设备功能、维护保养等。

6.设计性:评价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案,如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形式美感等。

评分标准包括设计创新度、建筑风格、外观形象等。

7.创新性:评价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情况。

评分标准包括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新颖性、先进性、可持续性等。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评分时,根据以上指标,对每个指标进行量化评估,最终给予每个指标一定的分值,并对整体得分进行综合评价。

评分标准的设计和实施,有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和施工质量,增加装配式建筑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总结而言,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2019是一项科学、全面评估和鉴定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

装配式建筑质量评估与验收标准

装配式建筑质量评估与验收标准

装配式建筑质量评估与验收标准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在工厂内预制构件,然后在现场组装的建筑方法。

它具有快速、高效、环保等优点,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使用。

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施工方式存在差异,其质量评估与验收标准也需相应调整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质量评估与验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一、质量评估标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评估主要包括产品质量评定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1.1 产品质量评定装配式建筑产品主要包括构件、连接件和配套材料等。

对于这些产品的质量评定,应满足以下标准:(1)构件的尺寸精度:构件尺寸误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表面光洁度:构件表面不得有明显划痕、气泡等缺陷。

(3)强度及稳定性:构件抗震、抗风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4)防水密封性能:构件之间的连接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1.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材料检验、加工生产、运输安装等环节。

具体要求如下:(1)材料检验:对所有与装配式建筑有关的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2)加工生产:在构件的生产过程中,需保证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特别是模板和模具的使用,以确保构件尺寸和表面光洁度。

(3)运输安装:对于构件的运输和现场的安装要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不发生形变或破损。

二、验收标准装配式建筑在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验收内容主要包括:2.1 构件尺寸精度进行测量,并与设计图纸上给出的尺寸进行对比。

若尺寸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通过验收;否则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

2.2 表面光洁度对构件表面进行目测检查,并采用平板灯、手电筒等光源进行照射,以确保没有明显的划痕、气泡等缺陷。

2.3 强度及稳定性进行抗震、抗风等实验,以验证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4 防水密封性能进行防水测试,以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2.5 辅助设施对于装配式建筑所需的辅助设施如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等,需要进行功能测试和安全验收。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一、标准特点:一个概念:装配率,综合反映建筑的装配化程度两种评价方式:认定评价与等级评价两种评价方法:预评价与项目评价设计阶段宜进行预评价,并应按设计文件计算装配率。

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计算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

(详见3.0.2)装配率评价体系三大评价指标: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

四大基本标准:装配率---综合评价≥50%;主体结构—最低得分≥20分;围护墙和内隔墙---最低得分≥10分;全装修—全面实施100%五类结构:混凝土、钢、木、组合、混合十分差值:认定评价与等级评价之间至少存在十分差值。

满足四大基本标准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时,可进行等级评价。

二、标准细则标准包括以下几部分的计算:1.竖向承重构件:详见4.0.2与4.0.3节2.水平构件:详见4.0.4与4.0.5节3.围护墙和内隔墙非砌筑:详见4.0.6与4.0.8节4.围护墙和内隔墙集成:详见4.0.7与4.0.9节5.全装修和装配化装修:详见4.0.10与4.0.13节6.集成厨房和集成卫生间:详见4.0.11与4.0.12节三、术语集合(1)以下术语释义来自于本标准1.装配式建筑: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厂装配而成的建筑。

2.装配率: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3.全装修: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

4.集成厨房: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

当采用干式工法应用比例大于70%时,应认定为采用了集成厨房;当比例大于90%时,可认定为集成式厨房。

5.集成卫生间:地面、吊顶、墙面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33T1165-2019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33T1165-2019

1DB 备案号:正在报建设部备案之中DB33/T1165-2019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Standard for assessment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2019-03-19发布2019-08-01 实施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前言为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受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浙建省标准设计站会同有关单位开展了本标准编制工作。

标准编制组通过广泛调研,认真总结装配式建筑的实践经验,遵循国家现行标准,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 5 章。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装配率计算和评价等级划分等。

本标准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有关资料寄送浙江省标准设计站(杭州市下城区安吉路20 号,邮编:310006),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浙江省标准设计站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宝业住宅产业化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鸿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钢结构行业协会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普利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宝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杭州三丰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兆弟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耀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临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松建设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赵宇宏李志飚陈力张金星李一凡王荣标肖志斌章雪峰曾宪纯贾华琴徐国军邬涛蒋金生王文广马小平朱鸿寅金健陈勇敢陈静姚金满刘玉涛陈丽锋郭丽周海泉管乃彦吴映栋褚航叶向荣胡凌华钱卫军魏强金伟彦周兆弟郭义弘崔暘楼红阳江雷马健杨新杨文领李蓉樱主要审查人:钱晓倩施祖元李宏伟叶基福胡晓晖王建民胡正华目次1 总则 (x)2 术语 (x)3 基本规定 (x)4 装配率计算 (x)5 评价等级划分 (x)本标准用词说明 (xx)附:条文说明 (xx)1 总则1.0.1 为统一装配率计算,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本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随着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新趋势。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对于推动建筑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1. GB/T51224-2017《装配式建筑》
该标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管理,其中包括建筑物基础及建筑主体、建筑设备、给水排水和供暖通风空调等方面的要求。

2. JGJ/T 526-2019《建筑住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该标准适用于住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管理,其中包括基础、地下室、主体结构、外墙和顶棚、楼板、隔墙和墙板、檐口与排水、钢结构、通风与排气、供水与排水等方面的要求。

3. CJ/T 465-2018《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设计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设计要求,包括建筑类型、设计基础、结构设计、构件设计、钢材和焊接材料、防腐、保温、施工、安装、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4. GB/T 51338-2019《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
该标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管理,规定了总则、施工机构、施工条件、施工组织、材料货源、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施工记录、工程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综上所述,制定科学有效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有助于提升建筑品质和保障建筑安全,也有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GB-T-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析及案例分享[2]

GB-T-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析及案例分享[2]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析[2]标准主要内容一.内容框架标准主要内容框架如下: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装配率计算5 评价与等级划分其中:——5章节,19页,8217个字——10个公式+ 1个图——承重构件(50)+非承重构件(20)+装修与设备管线(30)二.装配率计算4.0.1 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应根据“装配式建筑评分计算表”中的评价项得分值,按下式计算:式中:Q──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Q1──承重结构构件指标实际得分值;Q2──非承重构件指标实际得分值;Q3──装修与设备管线指标实际得分值;q ──评价项目中缺少的评价项分值总和。

装配式建筑评分计算表如下:4.0.2 竖向承重构件主要为混凝土材料时,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应根据预制部品部件及连接的混凝土体积按式4.0.2计算:4.0.3 当符合下列规定时,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筑混凝土可计入预制混凝土体积计算:1.预制剪力墙板之间宽度不大于600mm的竖向现浇段和高度不大于300mm的水平后浇筑、圈梁的后浇筑混凝土体积;2.预制框架柱和框架梁之间柱梁节点区的后浇筑混凝土体积;3.预制柱间高度不大于柱截面较小尺寸的连接区后浇筑混凝土体积。

4.0.6 非承重围护墙应用非砌筑墙体的比例应根据其外表面积按式4.0.6计算:4.0.7 围护墙应用墙体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技术的比例应根据其外表面积按式4.0.7计算:4.0.8 内隔墙应用非砌筑墙体的比例应根据其表面积按式4.0.6计算:4.0.9 内隔墙应用墙体与管线、装修一体化技术的比例应根据其表面积按式4.0.9计算:4.0.10 干式工法楼(地)面的应用比例应根据其覆盖面积按式4.0.10计算:4.0.13 管线与结构分离的应用比例应根据纳入计算的专业管线长度按式4.0.13计算,并符合下列规定:三.评价与等级划分5.0.1 当评价项目满足本标准第3.0.3条规定,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时,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

xjj116-2019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xjj116-2019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xjj116-2019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析与实施探讨一、引言随着现代建筑业的飞速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因其高效、环保、节能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为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与性能,我国制定了xjj116-2019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解析,并探讨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二、xjj116-2019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概述xjj116-2019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我国针对装配式建筑制定的一项综合性评价标准。

该标准旨在规范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制造、施工、验收等方面,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经济、美观和环保性能达到规定要求。

三、主要评价内容1. 设计与制造评价:主要考察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案、结构体系、构件制造等方面的合规性和创新性。

包括构件的尺寸精度、外观质量、材料性能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

2. 施工与安装评价:主要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安装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测与评价。

包括构件的吊装、连接、固定等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评价。

3. 质量与性能评价: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结构安全性、使用功能等方面进行检测与评价,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包括结构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

4. 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施工周期、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评价,衡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包括与传统建筑方式的成本对比、节能减排效果分析等方面的评价。

四、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1. 设计与制造阶段:在构件尺寸精度控制、材料性能检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提高构件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确保构件的质量和性能稳定可靠。

2. 施工与安装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吊装、连接、固定等环节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是关键。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交底,确保他们熟练掌握施工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

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通常由国家相关部门或标准化机构制定,目的是为了对装配式建筑进行统一评价,保障其质量、安全和环保要求。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可能包含在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内容:
1.结构安全:评估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包括承载能力、抗震性能等方面。

2.施工质量: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构件的准确度、连接牢固性等。

3.环保性能:评估装配式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材料的可循环利用性、能源的节约等。

4.节能性能:评估装配式建筑的节能性能,包括保温、隔热等方面。

5.舒适性:评估装配式建筑的居住舒适性,包括采光、通风、声学等方面。

6.耐久性:评估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确保其长期稳定性。

7.管理标准:包括施工管理、工程验收、质量监控等方面的要求。

8.使用规范:指导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和维护。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可能有所差异,具体的标准内容会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建筑行业发展和技术水平等因素而有所调整和更新。

因此,要了解具体的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需要参考当地相关部门或标准化机构发布的正式标准文件。

1/ 1。

装配式建筑 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 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具有快速、环保、经济等优点。

但是,由于装配式建筑还处于发展初期,因此需要制定一套评价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评价标准:
1. 结构稳定性:装配式建筑在安装后必须具有足够的结构稳定性,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2. 防火性能:装配式建筑的防火性能应该达到相应的标准,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3. 节能性能:装配式建筑应该具有良好的节能性能,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4. 声音隔离性:装配式建筑的声音隔离性应该达到相应的标准,以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5. 抗震性能:装配式建筑应该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以确保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安全。

6. 耐久性:装配式建筑的材料应该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以保证其使用寿命。

7. 维修保养方便性:装配式建筑应该具有方便的维修保养方式,以减少维修保养的成本和时间。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标准应该考虑到安全、环保、节能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其可靠性和质量。

- 1 -。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标准文件,对于评估和指导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一份超过1200字的简介,对这一标准的内容和作用进行阐述。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的,旨在规范和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水平,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一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规程、评价方法和不合格处理等。

首先,标准对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和界定,为标准文件的理解和适用提供了准确的概念。

例如,标准明确定义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即由标准化构件和标准化构件组合构成的建筑物。

这样的明确界定可以避免对装配式建筑的误解和模糊认识。

其次,标准对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技术要求包括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标准规定了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要求、隔热性能、气密性能等。

这些要求旨在保证装配式建筑在安全、舒适和高效等方面具备优秀的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标准明确了试验方法和规程,为装配式建筑的性能测试和验证提供了依据。

试验方法包括结构强度试验、保温性能试验、声学性能试验等。

这些试验方法能够全面评估装配式建筑的各项性能指标,对于产品质量的检验和验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标准还提供了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方法和不合格处理措施。

评价方法包括外观质量评价、结构性能评价、施工质量评价等。

这些评价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装配式建筑的品质和性能,为用户选择和使用装配式建筑提供了参考依据。

同时,标准还明确了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措施和要求,如不合格产品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或替换。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精确。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一、总体评价
1、节能率:考察技术水平是否符合当前节能标准,是否达到节能要求。

3、品质:考察装配式建筑材料、安装质量、设计水平、工程施工水平,以及施工后的使用效果,避免出现建筑物缺陷造成的隐患,实现质量
控制。

4、效率:考察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施工周期、施工质量、人力、
物力、时间等效率,以确保施工效率。

二、装配率
1、定义: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物中可装配成品、可应用技术工程、可延伸模块以及低碳新型建筑材料的比例。

2、要求:装配率应达到90%以上,尽可能采用环保、节能的装配式
新型建筑材料,同时考虑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抗震性。

三、预制率
1、定义:预制率是指装配式建筑物中采用预制技术的结构构件和装
甲及各种配件的比例。

2、要求:预制率应达到90%以上,既保证建筑物施工效率,又可减
少施工后的维护费用。

四、建筑抗震性
1、定义:建筑抗震性是指建筑物对地震灾害的能力,是考察建筑物的坚固度和抗震性能的指标。

2、要求:装配式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应达到相应的规。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装配式建筑因其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特性日益受到行业的关注。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与效益,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热工性能、安全性能、环境影响、质量控制、环保性标准、成本与效益分析以及灵活性与定制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标准的阐述。

二、建筑结构设计评价结构合理性:评估装配式建筑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满足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标准。

预制构件质量:对预制构件的尺寸精度、材料性能及连接方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节点连接:评估节点连接的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是否便捷,是否满足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

三、热工性能评价保温隔热性能:检查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材料选用及施工质量,确保达到规定的节能标准。

通风与采光:评估建筑的通风采光设计,确保室内环境舒适,符合健康建筑的要求。

四、安全性能评价防火性能:检查建筑材料的防火等级和防火构造措施,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

抗震性能:评估建筑的抗震设计,检查结构体系和构件的抗震性能,确保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五、环境影响评价资源消耗:分析装配式建筑在材料生产、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情况,提出降低消耗的措施。

排放与污染:评估建筑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废气、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减少污染的措施。

六、质量控制评价施工过程控制:监督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各道工序符合设计要求。

质量检测与验收: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质量检测与验收,确保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规定标准。

七、环保性标准绿色材料选用:鼓励采用可再生、低污染、高性能的绿色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环保性。

可再生能源利用:评估建筑是否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八、成本与效益分析初期投资成本:分析装配式建筑的初期投资成本,与传统建筑进行比较,评估其经济合理性。

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验收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验收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验收评价标准引言: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增加,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对其进行准确的验收评价是必要且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质量验收评价的标准,并详细介绍其一二级指标和相关要求。

一、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评价标准1.1 结构强度和稳定性a) 采用适当材料和连接方式,确保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b) 建筑整体具备抗震、抗风等基本稳定性能;c) 所有承重构件均符合相关规范。

1.2 火灾安全性能a) 设计和施工满足防火安全要求;b) 消防系统齐全且正常运行;c) 安全出口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1.3 热工性能与节能效果a) 外墙保温层和窗户保持良好的热工性能;b) 空调系统合理设计与使用,实现节能目标;c) 综合能耗满足相关节能要求。

1.4 声学及隔音性能a) 室内外噪声符合规范;b) 正常使用条件下,室内各房间隔音效果良好。

1.5 功能性与舒适性a) 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要求;b) 视觉和照明效果达到良好水平;c) 设备设施正常运行,使用方便。

二、装配式建筑细部质量评价标准2.1 墙体与外立面a) 墙体平整度符合要求,无开裂或掉角现象;b) 外立面安全牢固,无脱落、渗漏等问题。

2.2 地板与楼梯a) 地板材料厚度均匀,接缝紧密且不易变形;b) 楼梯结构稳定可靠,踏步舒适度符合规定。

2.3 屋面与防水系统a) 屋面排水正常,无积水问题;b) 防水层材料完整且无渗漏情况。

2.4 窗户与门a) 窗户密封良好,不会出现风雨漏水;b) 门扇安装牢固,开闭灵活顺畅。

2.5 室内装修与设备a) 墙面、地面、天花板等装修材料质量符合要求;b) 各类设备齐全、正常运行。

结论: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验收评价标准涵盖了整体质量与细部质量两个方面。

整体质量评价标准包括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火灾安全性能、热工性能与节能效果、声学及隔音性能以及功能性与舒适性。

而细部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墙体与外立面、地板与楼梯、屋面与防水系统、窗户与门以及室内装修与设备。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标准是十分关键的,它们会直接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装配式建筑属于新型建筑形式,其评价标准不仅要考虑传统建筑(如民用建筑)的相关规范,还要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与之相匹配的具体标准。

一、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求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求体现在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维护等方面。

在设计阶段,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并应考虑特殊地区条件,科学合理地设计出结构和系统。

在制造阶段,制造商应按照设计要求制造,确保选用可靠质量的材料和先进的加工技术,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制造;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确保装配精度和质量,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施工;在运行维护阶段,应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使用。

二、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分析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分析要从多个层面考虑,包括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强度安全性、热水系统和电气系统等。

力学性能分析需要考虑各种构件的材料特性、结构尺寸和结构强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机械性能分析要考虑构件的摩擦系数、紧固力和钢筋受拉特性,以满足结构安全性要求;强度安全性分析要考虑将构件连接到一起后,组成整体结构,并保证整体结构的整体强度;热水系统和电气系统的分析要考虑构件之间的连接位置,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并满足热水系统的供暖要求。

三、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评价标准除了包括传统建筑的依据标准外,还要考虑装配式建筑的能源绩效、可回收利用材料使用率、质量检查与质量监督制度、安全运行控制以及环境影响等有关标准,以确保装配式建筑在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四、装配式建筑的安全管理装配式建筑的安全管理主要要考虑其制造、施工、维护以及运行等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的制造过程中,应实行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构件的加工精度,确保构件的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施工措施,确保装配精度和安全性;在维护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构件损坏和过度磨损等问题,并及时加以修理或更换;在运行过程中,应建立严密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使用。

详细解读《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详细解读《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详细解读《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将装配式建筑作为最终产品,根据系统性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打分,把装配率作为考量标准,可以较简捷地判断一栋建筑是否是装配式建筑.本标准设置五章二十八个条文,其中总则4条,术语5条,基本规定4条,装配率计算13条,评级等级划分2条.一、《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特点本标准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十”1、一个概念:装配率,采用一个指标综合反应建筑的装配化程度,以装配率对装配式建筑的装配化程度进行评价,使评价工作更加简洁明确和易于操作.2、两种评价:认定评价与等级评价方式,对装配式建筑设置了相对合理可行的“准入门槛”,达到最低要求时,才能认定为装配式建筑,再根据分值进行等级评价.预评价与项目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可以进行预评价,但不是强制要求,在竣工验收后,可依据验收资料进行项目评价.3、三类指标:计算装配率主要有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装配比例.本标准拓展了装配率计算指标的范围.例如,评价指标既包含承重结构构件和非承重构件,又包含装修与设备管线.再例如,衡量竖向或水平构件的预制水平时,将用于连接作用的后浇部分混凝土一并计入预制构件体积范畴.4、四大基础: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标准以控制性指标明确了最低准入门槛,以竖向构件、水平构件、围护墙和分隔墙、全装修等指标,分析建筑单体的装配化程度,发挥《标准》的正向引导作用.1)装配率:综合评价大于等于50%2)主体结构:最低得分大于等于20分3)围护墙和内隔墙:最低得分大于等于10分4)全装修:全面实施百分之百5、五类结构:本标准包含混凝土、钢、木、组合、混合结构的装配式建筑评价.6、十分差值:在装配式建筑的两种评价方式间存在十分差值,在项目成为装配式建筑与具有评价等级存有一定空间,为地方政府制定奖励政策提供弹性范围.二、适用范围1.0.2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民用建筑的装配化程度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时,可参照执行.三、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指标1.0.3本标准采用装配率评价建筑的装配化程度.2.0.2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采用单一指标评价,以前有些地方的规定,将评价指标分为预制率、预制装配率、装配化率等概念,此次标准将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指标统一为“装配率”,明确了装配率是对单体建筑装配化程度的综合评价结果,装配率具体定义为: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四、计算单元本标准要求将主楼与裙房分开评价,因为裙房建筑面积较大,而且群房建筑使用功能或主体结构形式与主楼存在较大差异.3.0.1装配率计算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应以单体建筑作为计算和评价单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体建筑应按项目规划批准文件的建筑编号确认.2建筑由主楼和裙房组成时,主楼和裙房可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行计算和评价.3单体建筑的层楼不大于3层,且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时,可由多个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组团作为计算和评价单元.五、评价阶段:项目评价和预评价3.0.2装配式建筑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阶段宜进行预评价,并应按设计文件计算装配率;2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按竣工验收资料进行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项目评价应在竣工验收后,依据验收资料进行,主要工作有:对项目实际装配率进行复核,进行装配式建筑的认定;根据项目申请,对装配式建筑进行等级评价.在设计阶段可以进行预评价,本标准用的是“宜”,也就是说不是必须程序.预评价作用有:对项目设计方案做出预判与优化(3.0.3条+表4.0.1);对项目设计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法等的评价方法进行论证和确认;对施工图审查、项目统计与管理等提供基础性依据.六、装配率计算法一)竖向和水平构件的应用比例竖向构件的应用比例为预制混凝土体积之和除以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总体积;水平构件的应用比例为预制构件水平投影面积之和除以建筑平面总面积.而且,考虑到目前国标推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在预制构件间连接必须用到后浇混凝土,将预制构件连接为一个装配式整体,本标准将预制混凝土体积的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土计入预制构件内.而且将免支模的楼屋盖,包括金属楼承板和木楼屋盖等都计入预制构件都水平投影面积.注意,这里的竖向构件是只针对主体结构的竖向构件.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木结构中主体结构竖向构件评分值可直接得到30分.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建筑主体结构竖向构件可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在预评价中进行确认.连接部分的现浇混凝土计入预制构件计算的基本要求:①连接部分的尺寸、配筋构造、做法等采用标准做法②现场的施工操作和模板等实现标准化4.0.2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主要采用混凝土材料时,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1a=V1a/V×100%式中:q1a──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V1a──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混凝土体积之和,符合本标准第4.0.3条规定的预制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土也可计入计算;V──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总体积.4.0.3当符合下列规定时,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土可计入预制混凝土体积计算.1预制剪力墙板之间宽度不大于600mm的竖向现浇段和高度不大于300mm的水平后浇带、圈梁的后浇混凝土体积.2预制框架柱和框架梁之间柱梁节点区的后浇混凝土体积.3预制柱间高度不大于柱截面较小尺寸的连接区后浇混凝土体积.4.0.4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1b=A1b/A×100%4.0.5预制装配式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可包括:1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2预制构件间宽度不大于300mm的后浇混凝土带水平投影面积;3金属楼承板和屋面板、木楼盖和屋盖及其他在施工现场免支模的楼盖和屋盖的水平投影面积.二)围护墙和内隔墙非砌筑应用比例计算墙体构件的应用比例为各楼层墙体采用非砌筑或管线装修一体化做法墙体的面积之和(计算时可不扣除门、窗及预留洞口等的面积),除以墙总面积之和;非承重围护墙以及内隔墙采用非砌筑方法是装配式建筑重点发展的内容之一,非砌筑墙体一般是指以工厂生产、现场安装、干法施工为主要特征,常见类型有大中型板材、幕墙、木骨架或轻钢骨架复合墙、新型砌体等.注意,这里的围护墙非砌筑只针对非承重围护墙体.4.0.6非承重围护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a=A2a/Aw1×100%4.0.8内隔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c=A2c/Aw3×100%三)围护墙和内隔墙集成建筑墙体的设计集成和集成产品对装配式建筑是重要的,目前的工程实践主要体现在设计集成方面,从长远发展的需求看,集成产品是一个必然的发展结果.在集成产品的研究和应用中要重视产品的指标和性能的一致性,需要有完整的安装工艺和质量标准等配套,应解决好所有的细节问题.4.0.7围护墙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b=A2b/Aw2×100%4.0.9内隔墙采用墙体、管线、装修一体化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d=A2d/Aw3×100%四)全装修和装配化装修4.0.10干式工法楼面、地面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a=A3a/A×100%4.0.13管线分离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d=L3d/L×100%装配式建筑要求全装修的应用是指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考虑工程实际需要,纳入管线分离比例计算的管线专业包括电气(强电、弱电、通信等)、给水、排水和采暖等专业,尽可能减少甚至消除由于管线的维修和更换对建筑各系统部品等的影响是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故表4.0.1中计入“干式工法楼面、地面”、“管线分离”评分项的应用项.表中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两项应用的重点是“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和“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五)集成厨房和集成卫生间4.0.11集成厨房的橱柜和厨房设备等应全部安装到位,墙面、顶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b=A3b/Ak×100%4.0.12集成卫生间的洁具设备等应全部安装到位,墙面、顶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c=A3c/Ab×100%2.0.4集成厨房integrated kitchen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完成的厨房.2.0.5集成卫生间integrated bathroom地面、吊顶、墙板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完成的卫生间.这里重点是“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和“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七、配式建筑的最低要求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计算方法详表4.0.1及第4.0.2条~第4.0.5条要求)2.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计算方法详表4.0.1及第4.0.6条~第4.0.9条要求)3.采用全装修.(参表4.0.1,此项得6分)4.装配率不低于50%.八、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本标准对装配式建筑设置了相对合理可行的“准入门槛”:3.0.3装配式建筑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2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3采用全装修.4装配率不低于50%.1.装配式建筑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计算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2.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的项目,必须满足要求:2.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且要求表4.0.1中主体结构中竖向构件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以前只做水平预制构件,不做竖向预制构件的做法都不能叫装配式建筑.2.2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2.3采用全装修;2.4装配率不低于50%.3.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应划分为A级、AA级、AAA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3.1装配率为60%~75%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3.2装配率为76%~90%时,评价为AA级装配式建筑.3.3装配率为91%及以上时,评价为AAA级装配式建筑.5.0.1当评价项目满足本标准第3.0.3条规定,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时,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5.0.2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应划分为A级、AA级、AAA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配率为60%~75%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2装配率为76%~90%时,评价为AA级装配式建筑.3装配率为91%及以上时,评价为AAA级装配式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技术性能评价标准:根据装配式建筑的工艺、材料、结构等特点,综合考虑其隔热、保温、声音隔断、防水、气密性、耐震、抗风、抗火、耐久性等技术性能。

对于每个技术性能指标都进行一定的测试和评价,详细规定了其检测方法和合格标准。

2. 安全性评价标准:包括施工安全性、使用安全性等两个方面。

通过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在生产、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3. 环保性评价标准:包括产品环保性、施工环境保护和使用环保等三个方面。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材料和组件,按照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进行环保评价;对于施工现场和建筑使用期的环境保护,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在装配式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都能够达到环保目标。

以上标准是国家在推广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保障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的重要标准。

同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和技术发展,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