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2月~2013年7月所治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阻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MMSE、ADL和生活质量量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2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在3份量表的得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得分更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标签: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由于脑血管梗阻,脑组织的循环受阻,脑细胞缺血缺氧而导致脑实质损伤,从而在临床上导致患者以情绪、记忆、语言和认知等功能缺损的综合征。血管性痴呆患者大多有明显的脑血管疾病病史,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最高,因此也是血管性痴呆最为重要的致病原因[1]。我院对从2009年2月~2013年7月所收治的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并对另外40例VD患者采用单纯西医疗法进行对照,旨在评价中西医结合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价值。现把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09年2月~2013年7月所治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出现健忘、认知行为紊乱等症状,同时符合WHO所发布的DSM-Ⅳ关于VD的诊断标准[2],并经过CT或MRI等确诊。同时排除以下疾病:阿兹海默症、假性痴呆以及其他神经症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56~69岁,平均(63.6±7.2)岁;病程4~10个月,平均(4.1±1.8)个月。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8~71岁,平均(64.2±6.9)岁;病程4~9个月,平均(4.0±

2.1)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阻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予以阿司匹林,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同时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原发性疾病进行控制,防止再次发生脑卒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组方[3]:生黄芪30 g,熟地20 g,制首乌20 g,紫河车9 g(冲服),山药20 g,益智仁15 g,肉苁蓉15 g,菌灵芝15 g,刺五加15 g,茯苓20 g,白术15 g,石菖蒲15 g,丹参30 g,川芎10 g,赤芍15 g,桃仁10 g,银杏5颗,用水将药物煎成400 mL,分早晚2次服用,1剂/d。两组均进行为期2个月的治疗。

1.3疗效观察参考方兴的相关指标[4],采用简易智能状态评估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和生活质量评标表。同时参考杨红琴的相关疗效指标[5],将疗效分为:①显效:患者生活可以自理且大小便可自行进行;②有效:患者生活能力部分可自理,但大小便可能会有偶然出现失禁;③无效:患者生活无法自理,且大小便失禁。将显效和有效计入总有效中。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结果

2.1治疗效果在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量表测量结果两组治疗前的MMSE、ADL和生活质量量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2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在3份量表的得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得分更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血管性痴呆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发现,每当患者的年龄增加5岁,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并会上升2倍。分析脑卒中所导致的血管性痴呆的原因,目前认为是由于神经元由于血液供给不足,脑血流和机体代谢的降低程度和痴呆的程度有密切的联系,出现缺血与低氧性低灌注。大脑中和认知、语言功能相关的脑皮质由于长期处在缺血性低灌注状态,因此逐渐坏死,从而患者的认知、语言功能受到影响。

在中医理论中,血管性痴呆被纳入为”神呆、愚痴”的范畴,认为病变部位在脑,但与肝肾功能有密切的联系。由于气、火、痰、瘀的入侵导致患者精血亏损、元气亏虚,进一步发展为神机失用、阴阳不调发展为痴呆[6]。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发现中医药治疗对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及调节脑神经有较好效果,因此本研究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疗法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

本文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自擬出中药汤剂处方。方中黄芪补益元气、使气旺血行;熟地、制首乌、肉苁蓉补肝肾益精血,紫河车补肾填精,以达到补肾荣脑;菌灵芝、刺五加、益智仁安神增智,调节神经系统;石菖蒲醒脑开窍;山药、茯苓、白术健脾补气,以杜痰源;丹参、川芎、赤芍、桃仁活血祛淤,改善脑部微循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银杏中所含的黄酮苷和白果内酯对保护脑细胞有独到效果,可以拮抗凝血因子,使血液粘稠度下降,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发生率[7];丹参具有抗动脉硬化、抗自由基和抗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与脑血管的作用[8]。全方具有补肾益气、填精荣脑、行气活血之功效。诸药合用,

不单可以改善脑部缺血缺氧状态,同时可以抑制由于氧自由基所导致的脑部组织损伤,因此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患者自我生活、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次临床研究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良好其智能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其中生活质量量表为家属填写,结果可见,观察组的家属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也比对照组更高,可见临床观察的指标不但是患者的主观感受,也有患者家属的客观评价。多种方法结合,保证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中西医结合理论为基础,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明颖,高维娟.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25(1):96-98.

[2]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143-147.

[3]曾惠芳.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评价[J].当代医学,2012,18(3):2-3.

[4]方兴.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8):946-947.

[5]杨红琴.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4):165-166.

[6]王春丽,邱东梅,刘洁.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9):104,106.

[7]张伟,王媛博,于绘丽,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4):101-102.

[8]张锦辉,郭阳.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记忆障碍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5):592-5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