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作业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1103c79b6648d7c0c74661.png)
《西方经济学》课外作业(一)一、基本概念1、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如何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
2、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3、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曲线。
二、思考题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西方经济学没有一个规范定义,一般认为,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理解这一涵义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资源是稀缺的(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相比较而言的),稀缺性决定有效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即家庭、厂商、政府和涉外部门都以资源有效利用为目标进行选择。
厂商选择的目的是获得利润最大化。
家庭选择的目的是获得效用最大化。
政府和涉外部门选择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 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宏观经济学 -- 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2、什么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有哪些影响因素?答: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供求相等的市场称为均衡市场,市场均衡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市场均衡时的产量为均衡产量。
西方经济学作业
![西方经济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a1806c20b90d6c85ec3ac6a7.png)
1、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答:1.消费者对某些商品的需求程度,即商品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2.商品的可代替程度。
3.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4.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5.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2、简述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并分析它对于制定价格政策的现实意义?答: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商品市场上需求与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上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与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
一般来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等的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恢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均衡价格对于制定价格政策的现实意义:1.供大于求,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一方面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
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2.供小于求,则商品短缺或超额需求。
一方面,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其索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是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
如此一来,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可见,当实际价格偏离时,市场上总存在着变化的力量,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
假定社会上每一件商品和劳务都能实现供求均衡,按需要配置稀缺经济资源这一基本的社会经济问题就会自动地解决,而无须计划和政府干预。
但是现实中却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所以在制定价格政策时要尽可能贴近均衡价格,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3、运用供求曲线分析易腐商品应如何售卖?答:以夏天的鲜鱼为例,如果鲜鱼的销售者准确地知道消费者对其鲜鱼的需求曲线,便可根据该需求曲线和准备出售的全部鲜鱼数量,来确定能使自己获得高收入的价格。
如上图所示,根据鲜鱼的需求曲线,当鲜鱼销售者准备出售的全部鲜鱼数量为Q。
时,他所确定的鲜鱼价格为P。
4、运用供求理论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
答:“谷贱伤农”指风调雨顺时,农民收获的粮食数量增加,但是买卖粮食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
西方经济学作业1DOC
![西方经济学作业1DOC](https://img.taocdn.com/s3/m/c256170f482fb4daa58d4b3d.png)
作业一一、选择题(单选题)20分1.某消费者的收入下降,而他对某商品的需求却增加,该商品为( A )A.低档商品B.替代商品C.互补商品D.一般商品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完全竞争厂商生产的是同质的商品B、垄断竞争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别的产品C、垄断竞争厂商生产的是同质的产品D、寡头垄断产品既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异质的。
3.在一个由居民、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模型中,下列恒等关系式正确的是( C )A.储蓄=净投资,政府支出=政府税收;B.储蓄+折旧=总投资-政府财政盈余;C.储蓄+税收=总投资+政府支出;D.储蓄+折旧=净投资-政府财政盈余;4. 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C )A.会使销售收益增加:B.该商品销售收益不变;C.会使该商品销售收益下降;D.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5.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需求为( A )A.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C. 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6.当何种情况时,厂商如果要使成本最低,应停止营业。
( C )A.平均成本小于平均收益; B.价格低于平均固定成本;C.平均收益低于平均可变成本; D.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
7.图1是一个企业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
生产30单位产品时,哪一种劳动与资本的结合能实现最低成本技术( C )A. 3单位劳动和4单位资本B. 1单位劳动和8单位资本C. 4单位劳动和5单位资本D. 6单位劳动和2单位资本8.若中央银行在政府增税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则( D )A.利率必然上升;B.利率必然下降;C.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上升;D.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下降;9.边际成本曲线(MC)( D )A. 与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在这些线的最低点相交B. 与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在这些线的最低点相交C. 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在这些线的最低点相交D. 与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在这些线的最低点相交10.中央银行采取下列哪种措施意味着货币供给量将减少?( D )A.降低贴现率; B.降低准备率;C.买进有价证券;D.卖出有价证券;二、判断题(对的为√,错的为×)10分1. 边际效用主要指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作业题答案)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作业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cc33f184868762cbaed52a.png)
西方经济学一、选择题1.基本的经济问题之所以出现是因为(面对无限的欲望,资源是稀缺的)。
2.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要解决(怎样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3.基本经济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资源相对于欲望而言有限)4.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是(技术进步)5.(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品。
6.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对于价格而言(富有弹性)。
7.假定人们对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2。
如果收入下降5%,那么需求量将会(下降10%)8.某厂商价格提高了2%,而其销售量减少了3%,这表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为了获得更大的销售收入,厂商应该降低价格)。
9.当某商品的价格从5元降至4元时,该商品需求量增加了100单位,则需求的价格弹性(不能确定)。
10.由供给规律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越大)。
11.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12.已知一个厂商面对的一条线性需求曲线如下图,点为线段的中点,则为了获得最大的销售收入,(在之间时厂商应降价;在之间时厂商应提价;在点时厂商应保持价格不变)。
13.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于(互补品价格的变化;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的变化;政府向生产企业提供补贴)。
14.下列商品中价格需求弹性最小的是(食盐)。
15.供给曲线表示的是(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
16.供给规律说明(某商品价格上升,厂商更愿意供给更多的产量)。
17.均衡价格一定随着(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18.(替代品的价格提高;消费者人数增加)会导致对一种商品的需求增加。
19.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20.对于正常商品而言,下面因素会导致需求增加的是(消费者的收入增加)。
21.消费者需求曲线上各点(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最大点)。
22.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说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作业1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e0bb3ba6ee06eff9aff8070b.png)
作业一一、选择题(单选题)20分1.某消费者的收入下降,而他对某商品的需求却增加,该商品为( A )A.低档商品B.替代商品C.互补商品D.一般商品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完全竞争厂商生产的是同质的商品B、垄断竞争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别的产品C、垄断竞争厂商生产的是同质的产品D、寡头垄断产品既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异质的。
3.在一个由居民、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模型中,下列恒等关系式正确的是( C )A.储蓄=净投资,政府支出=政府税收;B.储蓄+折旧=总投资-政府财政盈余;C.储蓄+税收=总投资+政府支出;D.储蓄+折旧=净投资-政府财政盈余;4. 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C )A.会使销售收益增加:B.该商品销售收益不变;C.会使该商品销售收益下降;D.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5.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需求为( A )A.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C. 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6.当何种情况时,厂商如果要使成本最低,应停止营业。
( C )A.平均成本小于平均收益; B.价格低于平均固定成本;C.平均收益低于平均可变成本; D.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
7.图1是一个企业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
生产30单位产品时,哪一种劳动与资本的结合能实现最低成本技术( C )A. 3单位劳动和4单位资本B. 1单位劳动和8单位资本C. 4单位劳动和5单位资本D. 6单位劳动和2单位资本8.若中央银行在政府增税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则( D )A.利率必然上升;B.利率必然下降;C.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上升;D.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下降;9.边际成本曲线(MC)( D )A. 与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在这些线的最低点相交B. 与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在这些线的最低点相交C. 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在这些线的最低点相交D. 与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在这些线的最低点相交10.中央银行采取下列哪种措施意味着货币供给量将减少?( D )A.降低贴现率; B.降低准备率;C.买进有价证券;D.卖出有价证券;二、判断题(对的为√,错的为×)10分1. 边际效用主要指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电大西方经济学作业2
![电大西方经济学作业2](https://img.taocdn.com/s3/m/a8266f9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b.png)
《西方经济学》作业(三)一、基本概念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本国领土上,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种种产品(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 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一般用MFC来表示。
3.总需求: 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 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二、思考题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五个总量指标是什么?答: 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国民生产净值(简称NNP)、国民收入(简称NI)、个人收入(简称PI)、个人可支配收入(简称DPI/PDI)2.投资与国民收入是什么关系?答:在宏观经济学里, 国民收入=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净出口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3.什么是总需求曲线?其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答: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社会的均衡的总支出水平。
在两部门经济中,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
在既定收入条件下, 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 从而消费减少。
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 利息率上升, 投资减少, 既价格总水平提高导致投资支出减少, 反之亦然。
第一, 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时, 实际货币供给下降, 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导致利率上升, 投资下降, 总需求量减少;第二, 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总水平上升时, 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 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减少, 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第三, 税收效应。
价格总水平上升时, 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增加, 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 从而增加人们的税收负担, 减少可支配收入, 进而减少消费;第四, 净出口效应。
国内物价水平上升, 在汇率不变条件下, 使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 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 导致本国居民增加对国外的商品购买, 外国居民购买本国商品减少。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df80d433d4b14e85246858.png)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第一章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1.下列学科哪个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支:( B )A. 政治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国民经济管理学D.财务管理学1.2.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D )A. 政府如何干预市场B.消费者如何获得收入C.企业如何管理D.研究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1.3.经济物品是指( B )A. 有用物品B.有用且稀缺的物品B. 必须用货币购买的物品 D.稀有的物品1.4.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 D )A. 生产什么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 A.B.C都正确1.5. 西方经济学一般可区分为:(BCDE)A. 政治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实验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E.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过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宏观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试图结实一般物价和总就业,收入及总产出及全球经济等问题的学科.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构成部分.1.6.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研究宏观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试图解释一般物价和就业、收入及总产出以及全球经济等问题的学科。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构成部分。
1.7.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组织出发,利用各量分析方法,研究微观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试图解释消费者消费行为与生产着生产行为以及市场交换与均衡的规律性等为体的学科.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构成部分.1.8.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采用类似自然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把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具有函数关系或相关关系的个些变量.通过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经济学理论.再用实际数据来检验这种理论是否是正确的.实证经济学希望得到”如果有A,则必然有B”这样的结论.1.9.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将带有价值判断色彩的标准作为建立经济理论的前提,分析经济问题的出发点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规范经济学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和”应该怎样”等的问题.1.10.简述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血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而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组织为研究对象;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三,宏观经济学的常见问题是GDP,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等,而微观经济学常见的问题是收入与需求、成本与收益、价格与供应。
西方经济学作业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cd09e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c.png)
西方经济学作业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1.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性等于,则蛛网的形状是A. 收敛型B.发散型C. 封闭型D. 圆圈型满分:2 分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没有关系满分:2 分3.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均等于,则蛛网的形状是A. 收敛型B. 发散型C. 封闭型D. 圆圈型满分:2 分4. 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关系是A.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B.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C.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小,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D.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与价格弹性没有关系满分:2 分5.如果收入是平均分配的,则洛伦兹曲线将会A.与纵轴重合B. 与横轴重合C. 与450线重合D. 无法判断其位置满分:2 分6.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2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A. 停止生产且亏损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C. 继续生产但亏损D.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满分:2 分7.完全垄断厂商定价的原则是A.利润最大化B. 社会福利最大化C. 消费者均衡D. 随心所欲满分:2 分8.当一个行业由竞争演变成垄断行业时,那么A. 垄断市场的价格等于竞争市场的价格B. 垄断市场的价格大于竞争市场的价格C. 垄断市场的价格小于竞争市场的价格D. 垄断价格具有任意性满分:2 分9.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A. 停止生产且亏损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C. 继续生产但亏损D.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满分:2 分10. 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右下方B. 右上方C. 左下方D. 左上方满分:2 分11.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A. 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B. 边际效用为零C. 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满分:2 分12.当边际成本曲线达到最低点时A. 平均成本曲线呈现递减状态B.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呈现递增状态C. 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D. 总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满分:2 分13. 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上升,导致A. 供给增加B. 供给减少C.供给量增加D. 供给量减少满分:2 分14. 下列对物品边际效用的不正确理解是A. 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B. 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的消费所提供的效用C. 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总效用D. 数学表达式为MU=△TU/△QTU表示总效用,Q表示物品数量满分:2 分15.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A. 不变B. 下降C. 增加D. ∝满分:2 分16.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A. AVC >S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B. AC > S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C. SMC≥AVC那部分SMC曲线D. SMC≥AC那部分SMC曲线满分:2 分17.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难以确定满分:2 分18.寡头垄断的一个显着特征是A. 企业之间互相依存B. 有一条非弹性的需求曲线C. 不存在市场进入障碍D. 以上都是满分:2 分19.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B.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C. 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 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满分:2 分20.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A. 排他性B.非排他性C. 竞争性D. 非竞争性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A.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可以相交B. 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C. 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正斜率D.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E. 在坐标图上有许多条无差异曲线满分:4 分2.边际技术替代率A. 是在产出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B. 是在产出量变动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C. 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D. 是正的,并且呈递减趋势E. 是负的,并且呈递增趋势满分:4 分3.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A. 垄断B. 不完全信息C. 供求关系D. 外部性E.公共物品满分:44.下列属于低档商品的是A. 收入效应X1X=-2,替代效应XX2=+3B.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2C.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8D.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2E.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1X=-5满分:4 分5.固定成本是指厂商A. 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生产要素的费用B. 在短期内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支出D. 长期固定不变的成本E. 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的那部分生产要素的支出1.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减少,替代效应也一定减少.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2. 吉芬物品是一种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特殊商品.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3. 短期中的供给曲线就是整条MC线.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4.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个人,供给来自厂商.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5.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6. 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缺乏弹性的.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7.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分.B. 正确满分:2 分8.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9.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0. 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垄断竞争:A. 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B. 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C. 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D. 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满分:2 分2.需求价格弹性:A. 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B. 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C. 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D.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E. 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F.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G. 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满分:2 分3.利润: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满分:2 分4.总产量: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满分:2 分5.供给: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满分:2 分6.总效用: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B. 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满分:2 分7.价格歧视:A. 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B.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C. 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D. 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满分:2 分8.边际生产力:A. 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B. 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C. 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D. 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满分:2 分9.生产函数: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满分:2 分10.均衡价格: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满分:2 分。
西方经济学作业
![西方经济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341ad1d59eef8c75fbfb321.png)
西方经济学作业一、名词解释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恩格尔定律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预算线边际替代率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吉芬物品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交易成本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扩展线机会成本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生产者均衡自然垄断价格歧视纳什均衡准租金经济租金帕累托最优市场失灵外部影响科斯定理公共物品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国内生产总值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资本边际效率投资边际效率流动偏好陷阱挤出效应内在稳定器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基础货币公开市场业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二、问答题1、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2、试用弹性原理解释“谷贱伤农”现象。
3、简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4、试述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
5、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6、用图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
7、试说明生产的三个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
8、试述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实现的条件。
9、用图说明短期成本相互之间的关系。
10、用图说明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11、用图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12、用图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13、试比较不同市场结构的特征。
14、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15、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16、分别用图推导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7、试述垄断市场的形成条件及其原因。
18、简述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及其类型。
19、试比较不同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率。
20、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21、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有哪些?22、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23、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内容有哪些?24、用图形推导IS曲线。
西方经济学作业
![西方经济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ecce8a9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f.png)
西方经济学作业第一篇:西方经济学作业一、填空题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资源配置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_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西方经济学作业单项选择题
![西方经济学作业单项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df942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9.png)
西方经济学—-—单项选择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两部门经济是指(D )。
D.家庭与厂商2.西方经济学可以定义为(A)。
A.研究任何配置资源3.经济学主要是研究(A )。
A.与稀缺性和选择有关的问题4.资源稀缺是指(B )。
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是不足的5.经济物品是指(D )。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6.西方经济学者认为美国的经济是一种(C)。
C.混合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7.西方经济学萌芽时期的代表流派是(B)。
B.重商主义8.西方经济学萌芽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是(A )。
A.托马斯9.西方经济学萌芽时期的代表著作是( C).C.《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10.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形成时期的代表流派是(C)。
C.古典经济学11.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形成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是(C)。
C.亚当?斯密12.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形成时期的代表著作是(B )。
B.《国富论》13.被经济学界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著作是(A)。
A.《国富论》14.西方经济学完善与发展时期的代表著作是(A )。
A.《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5.19世纪初期,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是(B)。
B.李嘉图16.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代表人物是(C)。
C.瓦尔拉斯17.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分为两个学科的时间是(C )。
C.20世纪初18.被经济学界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著作是(C )。
C.《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实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结合的经济学家是(A).A.萨缪尔森20.运用数学和现代计算工具,确定经济运行中目标最优化的论证方法是( B)。
B.最优分析21.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的分析方法是(C )。
C.规范分析22.是以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是(D).D.总量分析23.以下属于存量的是(A )。
西方经济学作业1.
![西方经济学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336c8737647d27284a735100.png)
西方经济学作业1第1页第一题填空题1、资源配置2、决策机制,协调机制3、资源配置,资源利用4、价值判断5、反,同6、替代,收入7、供给量,供给8、同9、价格10、富有,缺乏11、互补12、富有13、消费者14、边际效用15、生产者均衡16、消费者剩余17、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成本与收益18、机会主义行为19、边际产量递减20、平均产量21、收益递增22、扩张第2页第二题选择题1、D2、D3、A4、C5、C6、C7、A8、C9、B 10、D 11、D 12、C 13、D 14、B 15、B第4页第三题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第4页第四题计算题第1题解:达到均衡时D=S即350-3P=-250+5P得P=75则D=S=350-3P=125答: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第4页第四题计算题第2题解:由d Q Q P PE∆=∆由d 2.4E=和P25%P∆=可知Q25% 2.460%Q∆=⨯=价格下降后的收益为1.20×(1-25)×800×(1+60%)=1152(元)与降价前总收益的差额为1152-1.20×800=192(元)答:总收益比降价前增加了192元。
第4页第四题计算题第3题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xyxyyXmXyMQ Q P P MUMU MU P P•+•===由表中数据可知40801407010202010== 且 ① 当40801020=时,消费X 商品7单位,Y 商品5单位, 消费诸需支付 107+205=170() ⨯⨯元,超过预算的100元,不符合第一个条件,舍弃。
②当140702010=时,消费X 商品4单位,Y 商品3单位, 消费者需支付 104203100()⨯+⨯=元,符合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西方经济学(本)作业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本)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c00fbc0c22590103029d45.png)
西方经济学(本)作业3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 D =14-3P , Q S =2+6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解:把供求方程组成方程组,得 Q D =14-3PQ S =2+6PQ D =Q S解之,得P=4/3, Q D =Q S =10则此时,需求价格弹性E D =-(dQ/dP)×(P/Q D )=(-3)*[(4/3)/10]= 0.4,供给价格弹性E S =(dQ/dP)×(P/Q S )=6*[(4/3)/10]=0.8,答: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3;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4;均衡时的供给价格弹性为0.8。
2、已知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为1.2~1.5,如果该商品价格降低10%。
试求: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解:∵Ed 1=1.2, △P/P= -10%∴ 1.2=(-△Q/Q )÷(-10%), △Q/Q=12%∵Ed 2=1.5, △P/P= -10%∴ 1.5=(-△Q/Q )÷(-10%), △Q/Q=15%答: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为12%~15%。
3、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 2,Q 为消费品数量。
试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效用最大额是多少?解:∵TU=14Q-Q 2∴MU=14-2Q∵当MU=0时,TU 最大∴14-2Q=0,Q=7将Q=7代入总效用方程,得TU=14*7-72=49答:该家庭消费7单位商品时效用最大;效用最大额是49。
4、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 ,产出一种产品Q ,固定成本既定,短期总生产函数TP=-0.1L 3+6L 2+12L ,试求:(1)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为最大时雇用的劳动人数;(2)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 为最大时雇用的劳动人数;(3)平均可变成本AVC 最小(平均产量AP L 最大)时的产量;(4)假定每人工资W=360元,产品价格P=30元,求利润最大时雇用的劳动人数。
西方经济学作业多项选择题
![西方经济学作业多项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5b8ccf9b89680203d825ee.png)
西方经济学---多项选择题第一章二、多项选择1.经济学所包括的主要问题有( *)。
A.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生产者选择利润最大化 E.消费者选择效用最大化2.经济学的含义包括(* )。
A.资源是稀缺的 B.经济学是选择科学 C.厂商生产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 D.家庭消费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 E.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3.微观经济学的特点有(*) A.考察微观经济行为 B.用西方经济理论和观点分析个体经济行为 C.考察大生产条件下的微观经济 D.突出微观经济分析方法 E.运用数学分析工具4.宏观经济学的特点有(* ) A.考察宏观经济 B.用资产阶级理论和观点分析考察对象 C.从整体国民经济角度考察问题 D.考察大生产条件下的宏观经济 E.侧重实证分析5.在应用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时,应注意( ABC) A.经济条件不同 B.国情不同 C.假设条件不同6.西方经济学产生之初,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BC ) A.威廉?配弟 B.亚当?斯密 C.布阿吉尔贝尔7.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发展的特点有( ABCD) A.宏观与微观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正式分开 B.凯恩斯主义占主导地位 C.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 D.提出了序数效用理论8.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供求理论 B.效用理论 C.市场理论 D.分配理论 E.福利理论9.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 ) A.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B.失业与通货膨胀 C.货币理论与政策 D.财政理论与政策 E.对外经济理论与政策10.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 *) A.边际分析 B.规范分析 C.均衡分析 D.流量分析 E.总量分析11.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 ) A.最优分析 B.实证分析 C.非均衡分析 D.存量分析 E.结构分析第二章二、多项选择1.满足需求的条件包括(BD )。
B.愿意购买 D.有能力购买2.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包括(ACDE )。
西方经济学作业
![西方经济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30169c1ce2f0066f5332219.png)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作业1、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动,是因为()。
A. 收入效应的作用B. 替代效应的作用C. 收入和替代效应同时作用D. 以上均不正确2、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的影响是()。
A.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 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 互补品的价格上升3、当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将出现()A.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销量减少B.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销量无法确定C. 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销量减少D.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销量减少4、下列哪一种不能决定供给曲线的位置?()A. 技术B. 生产要素成本C. 消费者收入D. ZF税收5、当消费者收入提高后,市场均衡价格发生了变化,那么,在原来均衡价格水平存在着()。
A. 短缺B. 过剩C. 均衡D. 超额供给6、下面什么情况属于需求量的变动?什么情况属于需求的变动?(1)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的移动;(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3)苹果的价格提高时,人们对梨的需求增加;(4)当苹果的价格提高时,人们对苹果的需求量增加;(5)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人们对苹果的需求增加;思考题1、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
A. 需求曲线上两点间价格的绝对变动除以需求量的绝对变动B. 收入的百分比变动除以价格减少的百分比C.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D. 需求曲线的斜率2、当某人在一定的价格范围内,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对某商品的支出量,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他的需求为()。
A. 具有完全弹性B. 完全无弹性C. 富有弹性D. 单位弹性3、下列哪种情况会使总收益增加?()A. 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B. 价格下降,需求缺乏弹性C. 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D. 价格下降,需求单位弹性4、一条完全无弹性的供给曲线在图上表示为()。
A. 一条垂直线B. 一条水平线C. 直线,向右下方倾斜D.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5、当供给曲线为一条通过原点的射线时,供给价格弹性为()。
西方经济学作业
![西方经济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ed6b177deefdc8d376ee3293.png)
答题说明:一、单选题1、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
A.与横轴平行的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线C.向右下方倾斜的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2、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 )。
A.等于基本的消费支出B.小于lC.大于1D.等于13、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
A.消费减少B.储蓄减少C.消费增加D.政府支出减少4、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
A.政府支出的增加B.政府支出的减少C.私人投资的减少D.消费的减少5、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
A.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B.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C.价格水平越高,消费投资增加D.价格水平越低,消费越少6、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因素是()。
A.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B.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下降C.总需求减少D.总需求增加7、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
A.I=SB.I+G=S+TC.I+G+X=S+T+MD.AD=AS8、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A.I=SB.I+G=S+TC.I+G+X=S+T+MD.I+T=S+G9、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
A.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B.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D.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10、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 )。
A.大于1B.等于1C.小于1D.与1无关11、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A.+进口—出口B.+净出口C.—净出口D.+出口+进口12、如果国民收入为0,短期消费将( )。
A.为0B.为基本的消费支出C.为边际消费倾向D.为负13、总需求曲线是一条()。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C.水平的直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14、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原因是()。
A.政府支出的增加B.政府支出的减少C.私人投资的增加D.消费的增加15、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6d733ff111f18583d05ad9.png)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价格二、计算题1.根据统计研究结果,1998年美国小麦生产的供给曲线为:Q s=1944+207P。
对美国生产的小麦的需求曲线为:Q D =3244—283P。
式中,价格是以美元/蒲式耳为单位来计算的;数量是以百万蒲式耳/年为单位的。
(a)该年每蒲式耳小麦的均衡价格是多少?小麦的均衡数量是多少?(b)小麦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c)假设干旱使小麦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导致小麦的价格上涨至每蒲式耳3美元,计算的需求量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2.假设各种价格水平上对照相机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如下表:(a)画出照相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b)计算价格在80元~100元之间和在100元~120元价格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
(c)计算价格在80~100元之间的供给价格弹性。
二、计算题1.解:(a)联立小麦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方程Q s=1944+207PQ D=3244-283PQ s =Q D=Q解得Q≈2493,P≈2.65(b)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E d=ΔQ/Q÷ΔP/P=ΔQ/ΔP×P/Q=-283×(2.65/2493)=-0.3均衡点的供给价格弹性:E s=ΔQ/Q÷ΔP/P=ΔQ/ΔP×P/Q=207×(2.65/2493)=0.22(c)将小麦的价格P每蒲式耳3美元代入需求曲线的方程Q D=3244-283P,解得Q D=2395;新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E d=ΔQ/Q÷ΔP/P=ΔQ/ΔP×P/Q=-283×(3/2395)=-0.3542.解:(a)照相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如下图所示:P 12108642(b )80元~100元之间E D =ΔQ/ΔP ×(P 1+P 2)/(Q 1+Q 2)=(200-180)/(80-100)×(100+80)/(180+200)=-0.47100元~120元之间E D =ΔQ/ΔP ×(P 1+P 2)/(Q 1+Q 2)=(180-160)/(100-120)×(120+100)/(160+180)=-0.65(c )80~100元之间ES =ΔQ/ΔP ×(P 1+P 2)/(Q 1+Q 2)=(180-160)/(100-80)×(80+100)/(160+180)=0.53第三章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二、思考题1.分析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异同之处。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4dd4e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2.png)
《西方经济学》课外作业(一)一、基本概念1、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如何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
2、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3、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曲线。
二、思考题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西方经济学没有一个规范定义,一般认为,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理解这一涵义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资源是稀缺的(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相比较而言的),稀缺性决定有效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即家庭、厂商、政府和涉外部门都以资源有效利用为目标进行选择。
厂商选择的目的是获得利润最大化.家庭选择的目的是获得效用最大化。
政府和涉外部门选择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宏观经济学 -- 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2、什么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有哪些影响因素?答: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供求相等的市场称为均衡市场,市场均衡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市场均衡时的产量为均衡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资源配置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_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生产扩张线。
二、选择题: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D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D. 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2.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D )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3.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 A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C.光盘需求的价格弹性D.光盘价格上升带来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对光盘需求的影响4.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C )时,它的供给量(C):A.上升,不变B.上升,减少C.上升,增加D.下降,增加5.何种情况下会存在供给大于需求?(C )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B.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C.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D.消除了稀缺性6.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C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7.下面哪一种情况表明存在着价格下限:(A )A.尽管现在供给过剩,但生产者仍在增加供给B.供求平衡C.由于供给过剩,消费者已不愿意购买D.生产者的产品全卖了出去8.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那么:(C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保持不变B.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保持不变C.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下降9.假设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5,那么当收入变动5%时,需求量变动:(B)A.0.5%B.2.5%C.4.5%D.5.5%10.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 D )A.价格弹性大于1B.收入缺乏弹性C.需求缺乏弹性D.需求富有弹性11.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 B)A.递增 B.递减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12.当无差异曲线与原点成90°凸出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C )A.完全替代的B.互不相关的C.完全互补的D.不能完全替代13.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D )A.单人业主制B.多人业主制C.合伙制D.股份制公司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15. 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B )A.技术水平提高B.产量增加C.产量不变D.成本增加三、判断题:1.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说明了随着一种物品生产的增加,机会成本在递增。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3.2001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4.世界石油价格下降有助于减少汽车的需求。
(×)5.一场台风摧毁了某地区的荔枝树,市场上的荔枝少了,这称为供给减少。
(√ )6.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7.某种产品的价格上限一定高于其均衡价格。
(×)8.同一条线形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是相同的。
(×)9.汉堡包与热狗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
(√)10.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
(×)11.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切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12.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给。
(√)13.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产量越高。
(×)14.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15.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三条不同的等产量线。
(×)四、计算题: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350-3P,供给函数为S=-250+5P。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根据均衡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即D=S所以:350-3P=250+5P 解得:P=75 将P代入D=350-3P得:D=S=350-3*75=125答:均衡价格为75元,均衡数量为125。
2.某种商品原来的价格为每公斤1.20元,销售量为800公斤,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4,请问该商品价格下降25%之后,总收益发生了什么变化?已知: Ed=2.5 P1=1.2 元 Q1=800斤△P/P=25%解:1由PPQQEd∆∆=得%60%254=⨯=∆⨯=∆PPEQQd即:销售量增加了60% 则降价后的销售量Q2 =800×(1+60%)=1280(公斤)2)降价后的价格P2 =1.2×(1-25%)=0.93)降价前总收益TR1=P1×Q1 =1.2×800=960(元) 降价后总收TR2=P2×Q2 =0.9×1280=11524)总收益增加了:1152-960=192(元) 答:该商品价格下降25%之后,总收益发生了增加了192元4五、问答题:1. 每年春节铁路运输都紧张,票贩子活动猖獗。
有人认为,应该放开火车票价完全按供求关系定价。
有人认为,应该严格限制价格并打击票贩子。
你支持那种观点?如果你认为两种作法都不足取,应该采取什么办法?答:1)这两种办法应该都不可取。
2)严格限制价格,使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会进一加剧供小于求矛盾,并导致黑市猖獗,使得打击票贩子的举措效果可能不会很明显而且不是长久之计;3)放开火车票价完全按供求关系定价的话,在春节火车票供小于求情况下,而且春节铁路客运需求缺乏价格弹性,会使火车票市场价很高,而乘火车主要是回家过年的农民工,这样会导致很多低收入农民工买不起车票,另外,票价会因为供求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这样不好控制车票市场,4)解决的方法:短期内1)尽可能缓解铁路春运需求的压力,例改乘长途汽车、航空运输等其它交通工具。
2)尽可能增加春节铁路运输供给,如增开班次3)加强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为了保证市场的平稳运行,可适当调高票价4)应严格限制价格并打击票贩子;但从长期看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之道:还是增加铁路等客运的供给。
2.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数码摄像机等高档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运用所学弹性理论说明其原因。
答:1)对于农产品应该提价才能提高生产者的收益,因为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是需求缺乏弹性商品,如果某种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所以对农产品,提价才能提高生产者收益,否则,会造成谷贱伤农。
2)对于数码摄像机应该降价才能提高生产者的收益,因为数码摄像机是高档消费品,是需求富有弹性商品,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所以对于数码摄像机,降价才能提高生产者的收益。
3.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需求定理。
答(1)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3)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的货币价格取决于他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的效用,效用大,愿付出的价格高;效用小,愿付出的价格低。
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
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
因此,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
在一个行业中,最大的企业市场占有份额为15%,第二家为12%,第三家为10%,第四家为9%,第五家为8%,第六家为7%,第七家为6%,第八家5%,第九家为4%,第十家为3%。
计算:(1)四家集中率;(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
解:)1)四家集中率:R=15%+12%+10%+9%=46%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152+12+102+92+82+72+62+52+42+32=7493.如果暑假你有两份工作可以选择,一份是当家教,每月保证有元收入,一份是当推销员,干得好每个月最多可赚3000元,干不好一分钱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