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03 逆温-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解析版)
微专题07 气压带、风带-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解析版)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微专题07 气压带、风带【考点梳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表所示: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一、单选题纳瓦里诺岛(68ºW,55ºS)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
岛上最高点海拔1195m,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mm,南部年降水量800mm。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2.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3.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气压带与风带D.地形地势【答案】1.C 2.C 3.B【解析】1.纳瓦里诺岛的经纬度坐标是(68ºW,55ºS),北京的坐标是(116°E,40°N),两地的经度差超过180°,所以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东方,位于北京的南方,即是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东南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纳瓦里诺岛位于55ºS附近,盛行西风是西北风,南部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A错误。
频临德雷克海峡,西风漂流为寒流,B错误。
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降水多,C正确。
环形山脉,不利于西风深入,D错误。
故选C。
3.纳瓦里诺岛位于55ºS附近,纬度位置高,太阳辐射量小,故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B 对。
海陆位置、气压带与风带对气温影响较小,AC错误。
当地地势不高,岛上最高点海拔1195m,对气温影响较小,D错误。
微专题05 锋面系统-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解析版)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微专题05 锋面系统【考点梳理】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1)看符号(2)看冷气团运动方向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3)看锋面坡度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4)看雨区范围及位置不论是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
“锋前”“锋后”是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即主动前进气团的移动方向确定的:以锋线为界,在锋面移动方向上,锋线前方为锋前,锋线后方为锋后。
(5)看过境前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看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变化)(6)根据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差异判断冷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较大,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冬春季节的沙尘暴,都主要是冷锋过境造成的;而暖锋对我国的影响比较小。
2.影响我国的两个典型的准静止锋3.给我国带来主要降水的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1)形成:夏半年副热带高压加强,位置北移,受其影响,海洋暖湿气流登陆北上,在高压脊北侧与北方来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雨带。
(2)移动①正常年份推移规律锋。
(3)影响①北方雨季短,降水少,南方雨季长,降水多。
②异常年份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雨带北移速度快,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雨带北移速度慢,易出现北旱南涝。
【好题精练】一、单选题下图示意我国内蒙古西部地区一次天气系统过境引起的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中部分气象要素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沙尘暴最严重的时段是()A.4~10时B.8~14时C.14~20时D.18~24时2.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外来冷气团替代了本地暖气团②大气保温效应减弱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④降水天气带来降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1.C 2.C【解析】1.由图可知,10时~22时间天气能见度明显降低,说明沙尘暴天气强度大,且14~20时,风速极大,沙尘暴最严重,C正确。
地理专题突破:关于高考地理逆温现象这些点经常考(附专题设计)
(1)不利影响
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导致交通事故。谭老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有利影响
(3)锋面逆温: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暖气团位于锋面之上,冷气团在下,在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上形成逆温。
(4)地形逆温:常发生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这样的逆温一般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所以称为地形逆温。
地理专题突破:关于高考地理逆温现象这些点经常考(附专题设计)
逆温现象
1.含义
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离地面愈高,受热愈少,气温就愈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答案】A
【解析】 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
7.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2.出现逆温的最大高度可从图中直接读出,为400米,注意纵坐标表示高度。故选C。
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第3题。
3.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2024届高考地理微专题+逆温+课件
A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21.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 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散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小,从而出现上 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现象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 失。
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 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 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9~11题。
由于风速小和湍流交换弱,当地表辐射强烈时,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
大都沿坡面向谷底倾泻(这种下沉动力增温作用远比地表辐射冷却作用小),
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因此谷底气温最低,形成所谓“冷湖”。而在
冷空气沉积的顶部坡地上,因为风速较大,湍流交换较强,换来自由大气中
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 19.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 A.9—10 米 B.7—8 米 C.6—7米 D.4米以下
(周测7)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生长,但春季逆温天气频繁出现 ,茶园易受霜冻天气影响。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当夜晚温度 约降到4℃ 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图甲为风扇 防霜冻的工作机理示意图,图乙为茶园某时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C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3)逆温的影响
①有利方面 a.逆温的出现阻碍了空气对流,因此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微专题】逆温
【微专题】逆温一、逆温: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0.6°C/100 m,这种现象称为逆温。
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示意图二、逆温的类型:1、辐射逆温:夜间因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部等强烈辐射冷却,使紧贴其上的大气层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而形成的。
2、地形逆温:低洼地区(谷地、盆地)因辐射冷却,冷空气沿斜坡下沉流入低洼地区形成逆温。
这种逆温称为地形逆温。
如天山北坡12月~次年2月由于冷空气下沉积累,形成“冷湖”,其上出现较暖的空气层。
天山北坡的逆温层厚度可达1500米,这种冬季逆温层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普遍存在。
3、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这种逆温现象就是平流逆温。
主要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
4、乱流逆温:低层空气乱流混合,在乱流层的顶部会形成逆温。
5、下沉逆温:下沉逆温又称为压缩逆温,是由于稳定气层整层空气下沉压缩增温而形成的逆温。
在高压控制区,高空存在着大规模的下沉气流,由于气流下沉的绝热增温作用,致使下沉运动的终止高度出现逆温。
这种逆温多见于副热带反气旋区。
它的特点是范围大,不接地而出现在某一高度上。
这种逆温因为有时像盖子一样阻止了向上的湍流扩散,如果延续时间较长,对污染物的扩散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6、锋面逆温:由于锋面上下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而形成的逆温。
这种逆温层是随锋面的倾斜而成倾斜状态。
又由于锋是从地面向冷空气方向倾斜的,因此,锋面逆温只能在冷气团所控制的地区内观测到。
锋面逆温离地的高度与观测点相对于锋线的位置有关,距地面锋线越近,逆温层的高度越低;反之越高。
三、逆温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2022年高考易错点微专题《热力环流》(解析版)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微专题02 热力环流【考点梳理】(一)热力环流形成原理1.一个过程地面受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
需要注意:(1)水平方向的气压梯度产生于大气在垂直方向的上升及下沉运动,大气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即风)是其结果。
(2)受重力作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永远高于高空。
热力环流中气压的高低,是同一水平面的比较。
同一水平面由气压高低差异所形成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
2.两个方向3.(1)温差关系:近地面两地有气温差。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3)等压面的凹凸关系①气温高的地方:近地面下凹、高空上凸;②气温低的地方:近地面上凸、高空下凹。
(二)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风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好题精练】一、单选题草原犬鼠(土拨鼠)白天活动,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使地面上的风吹进了洞穴,形成了“穿堂风” ,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A.热力环流B.峡管效应C.焚风效应D.温室效应2.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A.房屋东西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B.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山林C.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D.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答案】1.A 2.D【解析】1.由材料信息可知,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
水平气流经过土堆时,被抬升,形成上升气流,气压较低;来自洞穴内的上升气流,使洞内气压降低,从图中甲处气流下沉补充。
高考三轮冲刺微专题逆温(21页ppt)
(教学提纲)山东省高考三轮冲刺微 专题逆 温(21 页ppt) (免费 下载)
• (1)要正确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确对流层一 般情况下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每上升1000m气 温下降6℃。
• A选项中,3000m范围内气温下降达30℃以上; 平均每1000m下降10℃左右,高于气温垂直递 减率。C和D选项中,6000m范围内气温下降 大于50℃,气温降低速率也高于垂直递减率。 B项中3000m到6000m,高差为3000m,气温 下降达20℃左右,也高于垂直递减率。
到温度低于O°C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迅速冻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
即形成冻雨现象。读下图
1).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A
A.①处 B.②
C.③处
D.④处
2).当某地区出现冻雨现象时,该地区C
A.处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 B.正值春秋季节
C.上空有逆温现象存 D .地下潜水迅速上升
(教学提纲)山东省高考三轮冲刺微 专题逆 温(21 页ppt)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山东省高考三轮冲刺微 专题逆 温(21 页ppt) (免费 下载)
③逆温现象也可看成是一种气候资源。 逆温带有效地提高了谷 地在冬季的温度水平,多年生果树越冬可不必埋土,冻害得以避 免或减轻,而且果实硬度高,品质好;在这里发展蔬菜种植,可 减少热能投入,提高经济效益;逆温层坡地还是当地牲畜避寒、 越冬的理想场所。从该地逆温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来说:逆温的 下部光热条件适中,一般以发展喜温凉的作物和蔬菜为主;逆温 带的中部逆温现象强烈,冬暖夏凉,一般以发展果树和冬季蔬菜 基地为主;逆温带上部降水充裕,以发展林、草和药材为宜。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课件微专题复习:逆温
5.影响该地贴地逆温发生频率存在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势起伏 B.植被差异 C.昼夜长短 D.人类活动
C
6.以下关于该地逆温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早晨,适宜开展户外活动
B B.冬季早晨,山腰冻害较山麓小
C.夏季傍晚,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D.冬季傍晚,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5.解析 地形无季节变化,逆温与植被季节差异关系小,A、B错误; 冬季夜晚时间长,地面辐射冷却强,逆温发生频率高,C正确; 逆温主要是自然原因引起,与人类活动关系小,D错误。故选C。 6.解析 读图可知,夏季早晨逆温发生频率较高,空气流动性差,不宜开展户外活动,A错; 冬季早晨逆温发生频率较大,山腰的气温比山麓高,冻害较小,B正确;夏季傍晚逆温发生频率较小,空气对流较强,不能抑制沙尘暴的发生,C错; 冬季傍晚逆温发生频率较高,大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D错。故选B。
在冬季大陆被高压控制的天气条件下,由 于长时间的辐射冷却的结果,地面和近地层 空气的温度显著下降,可形成在白天也不消 失的冬季辐射逆温。这种逆温层的厚度可达 几百米到2~3千米,其上下界的温度差可达 15~25℃,有时可持续若干天不消失。
(2021·广东地理)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 4 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1~3题。
微专题:逆温
一般情况下,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 000米,气温 下降6℃,但有时会出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上升的现象,即出现了 逆温现象(如下图所示B、C之间),根据其成因分为辐射逆温、 锋面逆温、平流逆温和地形逆温等。
逆温层理论上, 对流层的空气 温度,将随着垂 直高度的增加 而降低,即“下暖 上冷”,但当逆温 层产生时,这个 规律却截然相 反,即“下冷上暖”
微专题04 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解析版)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微专题04 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考点梳理】(一)等压面图的基本特征1.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2.若海拔相同、冷热均匀,等压面与等高面重合且与地面平行(如图A)。
3.若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如图B)。
4.同一地区,高空和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等压面凹凸方向相反(如下图所示)。
(二)等压面判读的基本要领1.判断气压高低(1)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
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图,在空气柱L1中,P A′>P A,P D>P D′,在L2中,P B>P B′,P C′>P C。
(2)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
如图中P D′=P C′、P A′=P B′。
综上分析可知:P B>P A>P D>P C。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
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1)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2)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类似陆地,绿地类似海洋。
(3)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1)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
(2)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
【好题精练】一、单选题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N地风向为()A.西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东北风2.当M地处于月平均气压全年最高的月份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澳大利亚北部降水多B.南非开普敦温和多雨C.贵阳多晴朗温暖天气D.我国沿海易受台风影响【答案】1.C 2.A【解析】1.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下,风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微专题03 逆温【考点梳理】1.逆温现象正常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约下降0.6 ℃。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或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递减率,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
如图所示。
2.逆温的类型3.逆温的影响(1)有利方面①逆温的出现阻碍了空气对流,因此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③和其他天气现象一样,逆温可当成一种气候资源加以利用。
例如,在我国新疆伊犁河谷,逆温出现在10月至次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有效地提高了冬季谷地的温度,使多年生果树越冬可以免受冻害。
(2)不利方面①逆温时大气结构比较稳定,容易加重大气污染。
②对天气的影响:容易产生大雾等不利出行的天气。
③对交通的影响: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易造成交通事故。
④对航空造成影响。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
【好题精练】一、单选题气温垂直梯度是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的度数。
研究人员在福建武夷山主峰黄岗山地区开展气温垂直梯度相关研究。
下图示意研究区域及附近地形剖面。
表为该区域晴天条件下不同时刻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梯度数据(℃/100m)。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象的时段是()A.01时~07时B.07时~13时C.13时~19时D.19时~01时2.导致19时南北坡气温垂直梯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太阳辐射②空气湿度③地形④盛行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研究发现该地区冬季气温垂直梯度北坡小于南坡,其原因是北坡()A.受冷空气影响更大B.受空气湿度影响更大C.受山谷风影响更大D.受海陆位置影响更大【答案】1.A 2.B 3.A【解析】1.气温垂直梯度是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的度数。
读表可知,1:00~7:00,无论南坡还是北坡,气温垂直梯度数据为负值,即随着海拔升高,气温升高,即是出现逆温现象,A正确。
13点前后,南坡和北坡气温垂直梯度均为正值,即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并未出现逆温现象,BC错。
19点前后,南坡气温垂直梯度为正值,未出现逆温现象,注意题干信息“南北坡易同时出现逆温现象”,D错。
故选A。
2.19:00南坡气温垂直梯度为正值,北坡气温垂直梯度为负值。
即随着海拔的升高,南坡气温降低,北坡气温升高。
19时应已日落,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①错。
读图,南坡存在河流,且为谷地,谷地热量不易散失,且有河流提供水汽,空气湿度较大,空气中储存的热量较多,所以河谷地区气温相对较高,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气温垂直梯度为正值。
北坡为平地,空气湿度小,夜间随着降温,山上冷空气易沿山坡下沉并在平地聚集,导致气温“下冷上热”,出现逆温现象,②③正确。
与盛行风关系不大,④错。
故选B。
3.冬季,北坡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更大,冷空气易在低海拔平地地区聚集,导致低海拔地区气温较低,北坡高海拔地区由于海拔高,本身气温也较低,所以北坡山麓与山顶地区的温差得到减小,气温垂直梯度较南坡更小,C正确。
南坡山麓地区存在河流,受空气湿度影响更大,B错。
南坡山麓地区存在河谷谷地,受山谷风的影响更大,C错。
南北坡海陆位置差异不是很大,D错。
故选A。
龙卷风是从雷雨云底伸向地面或水面的一种范围小、强度大的强风旋涡。
当其下端伸到水面,便能吸起高大的水柱,称为水龙卷。
水龙卷一般与水面垂直,但有时上部会发生倾斜。
下图为我国多年龙卷风月平均频次图和某水龙卷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相较于其他月份,我国7月份龙卷风高发的主要原因是()A.多逆温现象B.南北温差大C.大气温度高D.空气湿度大5.水龙卷发生倾斜的原因可能是其上部与下部的()A.地转偏向力差异B.气温差异C.水汽供给量差异D.风力差异【答案】4.C 5.D【解析】4.根据材料“龙卷风是从雷雨云底伸向地面或水面的一种范围小、强度大的强风旋涡”可知,龙卷风是强烈上升,风力较大情况下形成的。
7月份气温高,气流强烈上升旋转而成。
C正确;7月份,地面温度高,逆温现象少。
且逆温存在不利于气流上升,A错误;7月份时我国南北普遍高温,温差小,B错误;空气湿度大,空气密度大,不利于上升,D错误。
故选C。
5.水龙卷上部与下部,地转偏向力差异不大,A错误;上部与下部的气温差异是水龙卷旋转上升的原因,不是发生倾斜的原因,B错误;水汽供给量差异是水龙卷形成的条件,也不是发生倾斜的原因,C错误;上部高空相较下部水面风力变大,水龙卷发生倾斜,D正确。
故选D。
中国天气网专门统计了1991年至2020年间的气象数据发现:我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地区在4月份昼夜温差达到一年中最大,17个省会级城市4月份昼夜温差超10℃。
图为4月份昼夜温差超过10℃的前10个城市及其温差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4月份,图2中城市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月份这些城市()A.频受寒冷空气侵袭B.冷暖气团在此交绥C.以晴朗天气为主D.大气逆温范围广7.该月份气温日较差大于13℃的城市,大多位于我国()A.湿润区B.半湿润区C.干旱区D.半干早区【答案】6.C 7.D【解析】6.4月份、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气温回升,冷空气势力减弱,受寒冷空气侵袭减少,图中昆明此时受冷空气影响很小,A错;若此时有冷暖气团交绥的锋面过境,图中位于西北及华北地区的锋区附近强烈的抬升作用很容易引发沙尘暴,导致昼夜温差减小,B错;由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可知,白天天气晴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晴朗少云,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从而造成气温日较差大的现象。
图中城市4月份气温日较差大的主因是晴朗天气多,C对;逆温不会过多的导致温度变化,只会降低空气对流运动,且逆温大多是夜晚降温快形成,D错。
故选C。
7.根据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可知,图中该月份气温日较差大于13℃的城市中,西宁、银川、呼和浩特、兰州、拉萨等城市位于半干旱区,仅太原位于半湿润区,D对。
故选D。
甘肃酒泉某绿洲冬小麦区(40°N海拔1200m),某年自6月初至7月中一直无降水。
6月20日该地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灌溉,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自动化设备记录了6月21日和7月5日两个日期的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见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四条温度曲线按6月21日地温、气温,7月5日地温、气温顺序排列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9.7月5日10到18时,该绿洲冬小麦区()A.大气层结稳定B.逆温现象明显C.大气对流运动旺盛D.盛行下沉气流10.调查还发现,该年该地冬小麦收获期明显提前,其原因主要是()A.灌溉次数频繁B.播种时间提前C.冬季降雪量偏多D.生长期积温偏高【答案】8.D 9.C 10.D【解析】8.6月20日该地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灌溉,6月21日,土壤含水量大,比热容大,升温降温幅度小,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因此气温的最高值应晚于地温出现,由此判断,④为6月21日地温,③为6月21日气温,7月5日,距灌溉时间较长,由于水分的蒸发、下渗以及植物的吸收,土壤中的含水量下降,温度变化加剧,所以白天地温远高于气温,①为7月5日地温,②为7月5日气温,由此D项为正确答案。
故选D项。
9.据上题分析,①为7月5日地温,7月5日10到18时,地面温度高,空气受热上升,对流运动强烈,C正确,D错误;近地面气温低,下冷上热容易出现逆温现象,这种大气层结稳定,AB错误;故选C。
10.绿洲农业水资源紧张,灌溉次数不会太频繁,而且灌溉对于小麦的收获期产生的影响较小,A错误;冬小麦在越冬期基本停止生长,主要的生长期是次年春季,播种早晚对收获的影响不大,B错误;冬季降雪量偏多,会阻碍春季土壤温度的提高,从而影响春季冬小麦的快速生长,可能会导致冬小麦收获期推迟,C错误;生长期积温偏高,冬小麦生长速度较快,可以使收获期提前,D正确;故选D。
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小海坨山半山腰位置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一定影响。
研究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
下图示意小海坨山及附近地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四个地点有可能形成半山腰云的地点为()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12.半山腰云邻近的上部气团对半山腰云形成所起的作用是()A.促进水汽抬升B.促进水汽输送C.抑制云层上升D.抑制逆温形成13.图中四个地点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1.A 12.C 13.D【解析】11.材料显示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山脊线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
冬季,干燥的西北风越过小海陀山下沉增温,而湿气团来源于山脉东南部。
所以云形成在山脉东南坡的山腰位置,图中丙位于北坡、丁位于山顶、甲、乙位于东南部山腰位置。
故选A。
12.半山腰低云能够停留很长时间,可以判断出一方面是湿气团沿山坡爬升,冷却凝固形成云,另一方面受到下沉干气团的影响不能继续上升,并且上部干气团的气温高于下部湿气团气温,形成逆温,C对;因为云层不能上升且水汽来源于下部气团,所以A、B、D 错。
故选C。
13.甲、乙两地附近云层较稳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太阳辐射较小,A、B错;丙位于山地北坡,日照时间少,C错;丁位于山顶天气晴朗且海拔高,所以太阳辐射最多,D对。
故选D。
在平静无风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处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郭、树木等幻景,这种现象被称为“海市蜃楼”。
当底层空气密度高、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即“上现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即“下现蜃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蜃景的说法,合理的是()A.夏季的湖面可能出现“下现蜃景”B.夏季的沙漠可能出现“上现蜃景”C.冬季的暖流上空可能出现“下现蜃景”D.夏季的柏油路面可能出现“上现蜃景”15.当“上现蜃景”出现时,底层空气()A.对流运动强盛B.等压面下凹C.水平气压梯度力大D.易出现逆温层16.大风吹来时蜃景消失是因为大风()A.扰乱稳定的大气层结构B.带来大雾影响视线C.导致水平方向热量差异D.导致垂直方向对流显著【答案】14.C 15.D 16.A【解析】14.夏季的湖面比陆地气温低、气压高,底部密度高、上部密度低,会出现“上现蜃景”,A错误。
夏季的沙漠气温高、气压低,底部密度低、上部密度高,会出现“下现蜃景”,B错误。
冬季的暖流经过气温高、气压低,底部密度低、上部密度高,上空会出现“下现蜃景",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