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必备知识点整理
2023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汇总
30.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佛教名 词,指佛、法、僧。
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32.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 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33.“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u)篆额( 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24.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 。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四更1点—3点,五更3点—5点。
2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 (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hui下[NextPage]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 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 ,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 ,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 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汇总大全
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汇总大全1.识字和字形的理解:初中语文的基础是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包括了常见字的字形、字义和字音等方面的知识。
2.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词语进行表达和理解。
3.语句的基本结构和语法知识:了解语句的基本结构和语法知识,包括主谓宾结构、主谓结构、主谓宾补结构等。
4.修辞手法和表意技巧:了解修辞手法和表意技巧,如夸张、排比、反问等,以及在文章中的应用。
5.段落和篇章的组织结构:了解段落和篇章的组织结构,如开头、承接、过渡、结尾等。
7.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学作品: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8.现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作品:了解一些现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郁达夫等。
9.修辞手法和表达能力:掌握一些修辞手法和增强表达能力的方法,如运用比喻、借代等手法。
10.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意思并进行分析。
11.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培养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能够通过文字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12.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培养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能够通过口语方式进行交流和理解。
13.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综合训练,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能够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灵活运用到实际中。
14.诗歌欣赏和诗歌解析能力:通过欣赏和解析诗歌,培养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5.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快速阅读和准确理解文本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16.古代文学名句和现代文学名句的理解和应用:了解一些古代文学名句和现代文学名句的意义和运用。
17.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的鉴赏能力:通过鉴赏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9.文字表达和书写规范:掌握文字表达和书写规范,包括字迹工整、标点符号和排版等。
20.提高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不断提高语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汇总一、知识点汇总No.1实词释义(含实词辨析)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这类题不仅要靠积累,还需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
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中的“过”字,如果能联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人恒过,然后能改”的“过”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的意思为“犯错”。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河北中考出现课外文言句“使者及门”的“及”,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及”应为“到”的意思。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如:“杂然而前陈者”中“陈”字的字义推断,大家可以把“陈”组成几个词语,从中作选择:陈列、陈旧……通过筛选不难找到“陈列”这个意思。
技巧四: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河北2015年真题中“而己有饥色”中的“色”,可联系成语“面不改色”的“色”来理解,意思为“脸色”。
No.2虚词意义及用法辨析技巧一:代入筛选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如:“之”是最常见的文言虚词,其用法有:①代词,可译为“他(她、它)”“这”“他(她、它)的”或自称等;②结构助词,译作“的”;③助词,不译;④动词,译作“去”“往”“到”等。
然后一一代入相应句中进行理解和筛选。
如昆明中考9题B项“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跪而拾之以归”,前一个“之”是助词,不译;后一个“之”是代词,指撕碎的奏牍。
技巧二: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技巧三: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
中考语文必备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中考语文必备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1、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所学课文《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2、左丘明,鲁国史官。
所学课文《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所学课文《曹刿论战》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所学课文《孟子》2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4、列子,名御寇,道家前辈。
所学课文《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诸子哲理散文。
所学课文《杞人忧天》《愚公移山》5、庄子。
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所学课文《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所学课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6、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所学课文《吕氏春秋》。
又名《吕览》共160篇。
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所学课文:《穿井得一人》7、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所学课文《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
初中语文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汇总
初中语文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汇总
一、文言文
1.文言文的结构:上、中、下(或上、中、下、下)结构
2.文言文的句式:主谓宾、并列复句、多重修饰、倒装句、比拟句、设问句、排比句等。
3.文言文的常用词汇:虚词(之、乎、其、而、所)、连词(而、乃、则、于是)、副词(反复、反复、微乎其微、不可捉摸)等。
二、现代文
1.现代文的结构:总—分或由分到总
2.现代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等
3.现代文的文章类型: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三、常识类
1.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2.古文化名言:孔子的“君子不器”、“三人行必有我师”、庄子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等。
3.古代经典诗歌:唐代诗歌(杜甫、李白)、宋代词(苏轼、辛弃疾)等。
四、修辞格
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
2.拟人:赋予非人的事物人的属性
3.借代:用一个单词表达多组意思
4.褒义借用:在文章中运用褒义的比喻词义
5.反问:用问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语气
五、写作技巧
1.精简:尽量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复杂的意思,避免使用受众难以理解的单词和短语
2.夯实: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应当有一个清晰的开端、发展和结束部分
3.善用悬念:在文章中留下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提高阅读体验
总结
初中语文中考必背知识点概括了文言文、现代文、常识类、修辞格、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对考试起到很大的提高作用。
同时,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应该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洁和流畅,以此提高写作水平。
初中中考语文知识要点复习归纳(8篇)
初中中考语文知识要点复习归纳(8篇)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而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中中考语文知识要点复习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中考语文知识要点复习归纳篇1【知识考点归纳】1、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品味文中优美语言,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领会运用象征手法,用“春水”、“小树”等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的思想的写法。
4、理解作者对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人生感悟及豁达乐观的人生观。
5、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典型考题分析】例题: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不是每条一条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探究思路:这道题考查的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析句子的含义。
解答这一类题时,一般应首先明白所给句子的字面意义来,然后紧紧围绕该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句子,结合课文主题,对所给句子含义作具体的推敲分析。
这个句子的原义应是“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根据这样的解题思路,我们就不难得出这个句子的具体含义是: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
专升本语文课文知识点复习1.作家作品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散曲作家,人称“曲状元”。
《天净沙》,曲牌名。
元代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之分,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套数由同一曲调中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
这首《天净沙》是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
2.鼎足对鼎足对就是指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的对联。
第一句可对第二句,第二句可对第三句,第三句也可直接与第一句相对。
这首小令语言凝练自然,明白如话,而又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特别是开头三句的“鼎足对”,由三组名词九种景物构成,既没用动词,也没有关联词连接,而意境自现。
初三中考语文重要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三中考语文重要必背知识点归纳初中语文中考必备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储备】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扬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肖像)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三、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四、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十五、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六、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七、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例证法)、道理论证(引证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喻证法) 【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 (议论文、记叙文)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初中中考语文名著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考语文名著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1、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
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__________,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__________》。
保尔·柯察金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_______的故事。
武松3、古代的"岁寒三友"指什么?松、竹、梅。
4、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蒲松龄。
他的一部著作《聊斋志异》。
5、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
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6、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7、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8、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
中考语文复习必背知识点归纳最新版-可打印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一.常用成语1、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2、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3、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4、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5、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6、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7、灯红酒绿: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8、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小而已。
9、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的心情。
10、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
11、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12、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13、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14、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15、踉踉跄跄中:走路不稳的样子。
二.古诗词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
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
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
初三语文必备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语文必备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作为中学生的必修科目,掌握语文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初三阶段是学生备战中考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于初三语文必备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初三语文的必备知识点展开,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为取得好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文言文知识点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风格文言文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文字,它具有古朴、简练、意境深远等特点。
学生需要掌握文言文中常用的句式结构、常见的修辞手法以及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2. 古代文学名篇的背诵和理解初三语文内容中,古代文学名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名篇背诵可以提高古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把握古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精神内涵。
二、现代文知识点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考查方式。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阅读理解主要分为阅读文章和阅读题目两个环节。
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和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写作表达写作表达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
写作涉及到文体的选择、段落的组织、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初三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如提纲式写作、议论文写作、记叙文写作等。
三、修辞手法知识点1. 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一种方式,通过比较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来达到修辞的目的,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2. 排比排比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重要手法,通过将同类词语或句子连续排列,起到强调和增强语气的作用。
3. 对偶对偶是修辞手法中运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方式,通过在文章中运用相同的或相似的结构,起到对比或衬托的作用。
4. 夸张夸张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手法,通过夸大的手法表达出作者的语气或情感。
四、写作技巧知识点1. 提纲式写作提纲式写作是一种组织思维的方式,通过提前规划好的提纲来编写文章,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2.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一种文章类型,学生需要掌握论点的选择和论据的论证方法,明确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适当的辩证思考。
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大全
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大全
一、语言文字
1.语言文字的规范与修辞
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问、拟人等
3.词语的拼音、读音和意义
4.汉字的基本构造和部首
二、古代文学
1.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背景、作者和主要内容
2.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三、现代文学
1.现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背景、作者和主要内容
2.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四、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翻译
五、诗词鉴赏
1.古诗词的基本情感、意境和艺术特点
2.现代诗词的基本情感、意象和艺术特点
六、修辞手法运用
1.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与效果
2.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与效果
七、写作技巧
1.文章的结构与组织
2.写作时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
3.写作时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八、阅读理解
1.阅读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2.阅读文章的细节和推理
3.阅读文章的态度和立意
九、文化常识
1.文学常识和艺术常识
2.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基本要素
十、写作素材和写作题型
1.高中生活和青少年成长的主题
2.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十一、修辞手法
1.比喻、夸张、反问、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
2.修辞手法在诗歌、散文和小说中的运用与效果。
2024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初中语文必背文学常识
2024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初中语文必背文学常识初中语文教学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语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技巧等等。
其中,文学常识作为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对初中语文必背的文学常识进行总结,供参考。
1.《诗经》,《国风》《周南》《鲁颂》《齐风》《魏颂》《唐风》《秦风》2.《楚辞》,屈原3.《史记》,司马迁4.《汉书》,班固5.《后汉书》,范晔6.《红楼梦》,曹雪芹7.《西游记》,吴承恩8.《水浒传》,施耐庵等1.《红岩》,罗烽2.《红高粱》,莫言3.《围城》,钱钟书4.《茶馆》,老舍5.《家》,巴金6.《边城》,沈从文7.《草房子》,鲁迅8.《呐喊》,鲁迅9.《狂人日记》,鲁迅10.《孔乙己》,鲁迅11.《骆驼祥子》,老舍12.《饥饿的女儿》,张岱13.《牡丹亭》,关汉卿14.《聊斋志异》,蒲松龄等三、古代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品1.唐诗,《春晓》《登鹳雀楼》《送元二使安西》《江雪》《咏史》2.宋词,《声声慢》《水调歌头》《如梦令》《满江红》3.元曲,《西施》《关雎》《汉宫秋》《庐山谣》《菩萨蛮》4.明代小说,《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国演义》《红楼梦》5.明代戏剧,《长生殿》《桃花扇》6.明代杂剧,《汉宫秋》《庐山谣》7.元杂剧,《西施》《忠臣刘盈》《诸葛亮得志》8.清代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金瓶梅》《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四、古代文学史知识1.文言文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
五、古代文学创作理念及风格特点1.唐诗:以五言绝句为主,形式简洁明快,描写深入细腻,意境丰富。
2.宋词:以婉约、豪放、抒情为主,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3.元曲:以舞台表演为主,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善用夸张、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
4.明清小说:人物形象丰满真实,情节曲折多变,思想深刻。
5.古代戏剧:注重对人物的塑造,以喜剧、悲剧、历史剧为主要类型。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必备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必备知识点总结一、中国文学之最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宋代的李清照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二、敬称1.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2.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已逝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已逝的母亲:先妣、先慈。
3.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4.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5.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6.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7.贤:称平辈或晚辈。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中考语文必备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中考语文必备一、基础知识。
(一)字词。
1. 字音字形。
- 常考多音字,如“行(xíng、háng)”“处(chǔ、chù)”等。
要根据不同的词语语境确定读音。
- 易错字形,如“眼花缭乱”的“缭”容易写成“潦”,要注意字形的准确书写,多通过练习和记忆易错字表来加强。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近义词辨析,像“必须”和“必需”,“必须”强调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 成语的正确使用,要注意成语的本义、引申义以及适用对象等。
例如“莘莘学子”中的“莘莘”不能误写,且该词用来形容众多的学生。
(二)语法知识。
1. 词性。
-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的区分。
例如“美丽”是形容词,“在”是介词。
2. 句子成分。
-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如“小明(主语)高兴地(状语)吃(谓语)苹果(宾语)”。
3. 病句类型及修改。
- 搭配不当,如“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应将“改进”改为“提高”。
- 语序不当,例如“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应改为“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 成分残缺,像“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应删去“通过”或者“使”。
- 语义重复,如“大约”和“左右”不能同时使用。
(三)标点符号。
1. 句号、问号、叹号。
- 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叹号用于感叹句、祈使句表示强烈感情的末尾。
2. 逗号、顿号、分号。
- 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如“红的、白的、蓝的花朵”;分号用于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比分号停顿时间长,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3. 冒号、引号。
- 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引号表示引用、特定称谓、着重指出、讽刺或否定等。
中考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1.基本文体知识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和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抑后扬等。
2.说明文分类和顺序说明文分为实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科技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包括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和由现象到本质等。
说明方法包括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和引用名言、资料等。
说明文的语言特征是准确、生动和趣味性。
3.议论文和记叙文议论文的语言特征是严密,而记叙文的语言特征是生动、形象和准确。
议论文分类为立论和驳论,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
议论文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
论据类型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常见的论证方法包括摆事实、讲道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
4.散文和小说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其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小说的结构包括开端、发展、和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描写的方法包括概括介绍和具体描写、肖像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5.常见写作方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写作方法和表现手法包括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等。
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连接上下文,表达作者的意思,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
中考语文必知文学常识大全(初中三年)
中考语文必知文学常识大全(初中三年)中考语文必知文学常识大全(初中三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一、古代部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主要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蒹葭》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周游列国,宣扬“仁政”,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开了中国私塾教育的先河,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3.《孟子》,此书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和孔子合称“孔孟”。
政治上主张“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社会思想上主张“性善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4.《墨子》,此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公输》5.《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庄周,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6.《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秋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曹刿论战》7.《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8.《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陈涉世家》9.史书:①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②纪传体:《史记》及其他二十四史;③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初中语文中考会考知识点
初中语文中考会考知识点初中语文中考会考知识点出师表一、重点字词崩殂(cú)恢弘(hóng)陟(zhì)罚臧否(pǐ)裨(bì)补阙(quē)驽(nú)钝猥(wěi)自枉屈以彰(zhāng)其咎(jiù)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引喻失义义:适宜,恰当。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给予。
(3)性行淑均淑:善。
(4)以彰其咎彰:表明、显扬。
(5)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6)咨诹善道诹:询问。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1)诚宜开张圣听古义:开放、扩大;今义: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地憎恨。
(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品质恶劣。
(4)由是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由衷感谢。
(5)先帝知臣谨慎古义:认真、慎重;今义:做事小心。
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三个),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作_犯科:指为非作歹,违犯法律。
计日而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作者开始分析形势,指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目标是(用原文四个短语来回答):北定中原、攘除_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1、《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2、历有“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是指魏国、蜀国、吴国。
初中语文中重点知识点《外国诗两首》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虔qián信镶嵌xiāngqiàn深邃suì晨曦xī瞰kàn望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中考必备知识点整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语文必备知识点梳理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
出版诗集:《纪念》、《游动悬崖》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
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
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美国莫顿·亨特:作家,心理学家。
代表作:《痛击》、《心理学的故事》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
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短文两篇》①《蝉》作者:小思本名:卢玮銮,生于香港,有散文集《承教小记》、《路上谈》、《彤云笺》等。
②《贝壳》作者:席慕蓉,台湾诗人、散文家。
代表作有:诗集《七里香》《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我的家乡在高原上》等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
原名冯钟璞,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
中篇小说:《三生石》。
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沈复(1763年—1825),字三白,号梅逸,清代文学家。
著有《浮生六记》。
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浮生六记》是沈复的代表作,共六卷,每卷皆有标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6、《理想》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
当代诗人.著有诗集:《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等。
这首诗是一首现代哲理诗。
从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三个方面告诉人们: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树立了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7、《短文两篇》①《行道树》是由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所作。
中国作家之一。
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我在》《思想》及《从你美丽的流域》。
这篇文章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第一次真好》,由台湾女作家周素珊所作。
著作有《故国梦重归》、《风雨故人来》、《寂寞黄昏后》、《心灯集》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感悟: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当然,作者所说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8、《人生寓言》作者周国平。
随感集《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诗集《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其中《白兔和月亮》告诉人们: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通过王子的经历又告诉人们: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pō)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阐述了一个位科学工作者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品质。
其一,科学工作的宗旨是探讨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其二,科学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宁静,需要时间。
其三,科学研究需要献身精神。
其中献身精神是全文的核心。
也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质的根本。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归类一、文体知识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
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
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
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辞即楚辞,属诗歌。
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与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
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
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
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
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
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
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
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
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5、论说文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
6、杂记文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
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
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
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考点解析常用实词知识点总结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积累卡片常见文言实词例释1.安(1)安逸。
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养,奉养。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3)怎么。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4)安稳,安定。
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曾(1)同“增”,增加。
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
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3)曾经。
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4)同“层”,重叠。
例:荡胸生曾云(《望岳》)3.从(1)跟,随。
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2)学习。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述而》)(3)追寻。
例:溯洄从之(《蒹葭》)(4)依从。
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5)自,由。
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6)在。
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7)堂房亲属。
例:赠从弟(《赠从弟》)(8)向。
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4.得(1)能够。
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2)领会。
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3)同“德”,恩惠,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4)实施。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得意。
例:怡然自得(《童趣》)(6)得到,获得。
例:优劣得所(《出师表》)5.道(1)(正确的)方法。
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2)主张,思想,学说。
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3)路。
例: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4)政治的理想境界。
例:大道之行也(《礼记。
大道之行也》)(5)仁政。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说。
例: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