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势力及其福利损失测度:一个综述

合集下载

自然垄断行业的“垄断福利”研究

自然垄断行业的“垄断福利”研究

自然垄断行业的“垄断福利”研究自然垄断行业的“垄断福利”研究摘要:自然垄断行业是指由于某种特定条件或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导致市场上只有单一或几个企业具有垄断地位的行业。

这些企业往往能够通过实行垄断价格和限制竞争来保持盈利。

然而,垄断者的利益与消费者的福利有所冲突。

本文将探讨自然垄断行业中的“垄断福利”现象。

首先,我们将回顾自然垄断的理论和经济学分析。

其次,我们将对自然垄断行业中的“垄断福利”现象进行研究,包括对消费者福利和垄断者利润的影响分析。

最后,我们将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可能的政策建议,以平衡垄断者的盈利和消费者的福利。

关键词:自然垄断;垄断福利;消费者福利;垄断者利润;政策建议。

一、自然垄断自然垄断是指企业生产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呈现出递减的情况,这样就导致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几个企业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提供所需产品或服务。

这些企业往往具有市场上唯一的供应商地位,这种垄断地位往往是由市场上的自然经济规律和供需关系而导致的。

在自然垄断行业中,新进入者面临的成本和技术难度较高,因此很难进入市场。

不利于新进入者的投资和进入可能会削弱竞争程度,进而导致市场垄断化。

这样,垄断者往往能够通过实行垄断价格和限制竞争来保持盈利。

二、自然垄断的经济学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自然垄断行业中的垄断价格往往高于竞争价格,因为这些企业存在高的固定成本和较低的边际成本。

而竞争价格则等于边际成本。

因此,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自然垄断行业中垄断者将通过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获得通常高额的垄断利润。

此外,自然垄断行业可能会存在协议定价和垄断定价的两种定价策略。

协议定价是指垄断者将价格定作一固定值,并不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调整。

垄断定价则是指垄断者将价格定作较高的价格,并对市场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三、自然垄断行业中的“垄断福利”虽然自然垄断行业中存在着垄断现象,但是垄断者的获益并不意味着消费者的福利不存在。

由于自然垄断行业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的固定成本和技术投入,因此只有一个或几个企业能够在较低的成本下提供所需产品和服务。

垄断市场的利弊分析

垄断市场的利弊分析

垄断市场的利弊分析在市场经济中,垄断市场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它指的是在特定行业中,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企业控制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从而对市场价格、产量、竞争方式等关键因素产生决定性影响。

这种市场结构对于经济发展、消费者福利、企业行为等多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对垄断市场的利弊进行分析。

垄断市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稳定市场:当市场中的大部分份额被少数几家企业控制时,这些企业有足够的实力和影响力来稳定市场,避免价格波动过大,从而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

2、规模经济:垄断市场中的大型企业通常具有更强的规模经济效应,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产品,提高市场效率。

3、技术创新:大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往往更有优势,能够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研发,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然而,垄断市场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弊端:1、消费者福利受损:由于垄断市场中的企业具有定价权,可能导致价格高于竞争市场中的价格,从而损害消费者福利。

由于缺乏竞争者,这些企业可能缺乏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动力,进一步损害消费者利益。

2、创新抑制:如果大型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们可能通过控制市场、打压竞争对手等方式,抑制创新和竞争。

这种状况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可能阻碍技术进步。

3、资源浪费:在某些情况下,垄断市场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例如,当一家企业控制了大量市场份额时,可能会将资源过度投入到维护现有地位上,而忽视了新的商业机会和创新。

4、市场失灵:由于缺乏竞争,垄断市场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限制。

5、腐败和寻租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垄断企业可能利用其市场地位进行腐败行为或者寻租行为,例如通过游说政府官员、收买政策制定者等方式来维持其市场地位和利润。

6、就业机会减少:由于缺乏竞争和创新,垄断市场可能导致就业机会减少。

由于缺乏竞争对手,垄断企业可能不会像竞争市场中那样积极地进行生产和扩张,从而减少了就业机会。

自然垄断的社会福利损失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自然垄断的社会福利损失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自然垄断的社会福利损失国内研究文献综述摘要:自然垄断存在缺陷,在任何企业中,垄断会哺育低效率。

本文总结了国内学者对自然垄断的社会福利损失研究成果,为后期社会福利损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自然垄断;社会福利:损失一、前言20世纪30年代以来,垄断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及其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也正是从这一时期成立了各种专门的政府监管机构,对垄断行业施以必要的政府管制,以达到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和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的目的。

而今年来,垄断行业成为媒体和公众高度关注的对象,越来越多的学者来研究自然垄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学者对自然垄断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的研究情况。

二、国内对3t:会福利损失的研究情况在定性分析方面,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自然垄断产品的价格方面来分析研究的。

林木西,和军在《自然垄断产品价格规制的福利效应分析中》,分别从投资回报率规制与激励性规制分折其产生的不同福利效应分析,其主要表现为由垄断企业侵占消费者剩余,并导致内部低效率。

蓝叶谨在他的文章中认为要健全价格干预机制i选择科学的干预手段和时机,加强政府价格干预,减少不合理“生产者剩余”,增进社会总福利。

何娟、李映东从价格歧视方面来分析了自然垄断下的社会福利损失,在理论上说明了如果与垄断性统一定价相比,垄断下的三级价格歧视会使社会福利净损失减少。

在定量研究上,我国这一领域最早是胡鞍钢、刘志彪和姜付秀对我国行政性垄断所导致的福利成本进行过定量研究。

过勇、胡鞍钢曾利用寻租理论计算1990年代后半期电力行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民航业、医疗机构这五个行业的租金估算,其所测算的“各类税收流失”、“国有经济投资和财政支出流失”、“非法经济”“黑色收入”和“垄断行业租金”四大类型,其形成均主要源于垄断,因而也可以近似地作为因垄断而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

其估算的结果是这五个行业的租金占gdp的比例为1.7%~2.7%。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基础庇古税和补贴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基础庇古税和补贴

2.正外部性效率分析
教育的 价格
S(私人成本)
D2(社会价值)
D1(私人价值)
O
市场量 最适量
教育的数量
8-4 教育的正外部性
如图8-4所示,教育的社会价值大于私人价值,所以社 会价值曲线在私人价值曲线之上。在社会价值曲线 和供给曲线(表示成本)相交之处得出了最适量。 因此社会最适量大于私人市场决定的数量。
1.含义
道德风险指代理人不适当或不道德行为的风险或“危险”。 这种情况下,委托人就要试图用各种方法去鼓励代理人 更负责地行事。
2.例子
雇佣关系是经典的例子。雇主是委托人而工人是代理人。道 德危险是没有受到完全监督的工人责任心下降的诱惑。 雇主可以用各种方法对这个问题做出反应:
·更好的监督。雇用保姆的父母知道在自己家里安装录像机,
三、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1.管制
政府可以通过规定或禁止某些行为来解决外部性。例如,把 有毒的化学物质倒入供水区中是一种犯罪行为。在这种 情况下,社会的外部成本大于排污者的利益。因此,许 多政府制定了根本禁止这种行为的命令与控制政策。
2.庇古税和补贴

政府可以通过对那些有负外部性的活动征税和补贴那 些有正外部性的活动来使外部性内在化。用于纠 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被称为“庇古税”,以纪 念最早提出这种税收方法的经济学家阿瑟·庇古。
最后,明确的财产权的转让是否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 配置?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有可能得到这样 的结果。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
一、公共物品简述 二、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三、公有资源
一、公共物品简述
1.什么是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立的。私人物品是在消费上 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在消费 上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物品(当然,有些时候人 们又把这样的物品称为“纯公共物品”)。

行政垄断行业对全国收入分配差距贡献度的直接测度

行政垄断行业对全国收入分配差距贡献度的直接测度

行政垄断行业对全国收入分配差距贡献度的直接测度林峰1,2(1.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为了测算行政垄断行业对全国收入分配差距的贡献度,文章将全部97个行业按照经济属性分为4个行业组,采用经去胀处理后的年均劳动报酬数据,首先将极值法和离差法结合起来进行直接测算,然后运用泰尔指数法进行测度并予以对比验证。

结果表明,中国各行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距,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迹象,泰尔指数表明这主要是由行业组内的差距不断扩大所致,行业组间的贡献度较小;行政垄断行业组对总差距的贡献度在17.79%~18.92%之间,明显偏高。

关键词:行政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差距;贡献度中图分类号:F014.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13)01-0035-06The Direct Measurement of the Contribution of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Industries to the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GapLIN Feng 1,2(1.Economics School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China ;2.Economics School ,Shandong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Jinan 250014,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contribution of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industries to the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the paper divides all 97industries into 4industry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economic property ,makes use of the average annual labor reward data after eliminating annual inflation ,and combines extremism method and deviation method to measure directly and then apply the Theil index method as comparison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con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arge income gap between various industries in China ,and there are signs of expansion year after year .Theil index shows that it is mainly the result of the gap of intra-group and less of among-group .The contribution of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industry group to the total gap is between 17.79%-18.92%which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proper criterion .Key words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industry ;the gap of income distribution ;contribution一、引言在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大中,前后两位领导人在报告和讲话中都凸显了对“人民”的利益和问题的高度重视,对人民收入分配问题的论述更是前呼后应。

垄断势力及其福利损失测度:一个综述

垄断势力及其福利损失测度:一个综述
实践 基 于 的一 个 重要 前提 是垄 断将 导致 垄 断势 力 的出现 , 并造 成 社会 福 利 损失 。于是 , 垄 断势 力 与福 利损 失测 度 二者 联 为一体 , 并 成为 产业 组织 理论 中一 个 十分 重要 的研究 课 题 。


研 究 的 发 展 脉 络
勒纳 ( L e r n e r ) 最早 于 1 9 3 4年提 出垄 断 势力 的概 念 , 将 其 定 义为 垄 断 厂商 把价 格 提 高到 边 际成 本
山东 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 学版)
2 0 1 4 年第1 期 第0 4 1 — 0 5 1 页
垄 断势力及其福 利损失测度 : 一个 综 述
胡 德 宝 陈 甬 军
摘 要 :垄 断伴 随 着 市 场 势 力 , 将 导 致 社 会 福 利 的损 失 , 垄 断 势 力 的 福 利 效 应 是 一 个 重 要 的研 究 内容 。 垄 断
断 政 策 时把 握 反 垄 断 的 力 度很 有 指 导 意 义 。 关 键 词 :垄 断 势 力 ;福 利 损 失 ;需 求 弹 性 ;测 度
垄 断是市 场 经济 发展 到一 定 阶段 的产 物 , 过度 垄 断 将 造成 社 会 福 利 的损 失基 本 上 成 为 经 济学 界
的共 识 。因此 , 西方 发达 市场 经济 国 家都投 入 了 巨大 的人力 物力 、 成 立专 门的反 垄 断 机构 实施 反 垄断 政策 , 使 得反 垄 断政 策成 为这 些 国家 政府 经济 政策 和经 济管 制手 段 中的重 要 内容 。然 而 , 这些 反 垄 断
以上 的 能 力 ① , 在 实 际 的计 算 中, 人 们 往 往 用 会计 利 润率 来 代 替 , 对 应 的 勒 纳 指 数 可 表 示 为

市场势力的获取与潜在福利损失——以我国制造业为例

市场势力的获取与潜在福利损失——以我国制造业为例

市场势力的获取与潜在福利损失——以我国制造业为例张柏杨,魏强摘要:本文利用新实证产业组织方法”首先估计了我国制造业整体和细分行业的市场势力溢价水平”结果表明”2002年至2007年之间,我国制造业整体的市场势力溢价水平大致为24.6%,同时,几乎全部的制造业行业都存在显著的市场势力,但不同行业的市场势力水平差异较大。

其次,根据结构主义和效率主义的相关理论,本文分别将表示市场结构和瞬效率的解释变量直接嵌ASJ市场势力的估计模型之中,以分别检验我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和成本效率对市场势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市场集中度对我国制造业市场势力具有显著影响,而成本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2002年至2007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市场势力主要取决于垄断的市场结构而非效率的提高。

再次,行政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有着更强的市场势力。

另外,2002年至2007年期间我国制造业整体的市场势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最后,本文估计了我国制造业因市场势力造成的潜在福利损失的范围,结果表明2002年至2007年期间我国制造业潜在福利损失大致为4.36万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8.59%。

关键词:市场势力;市场结构;成本效率;福利损失一、问题的提出自Demsetz提出市场势力的效率学说以来,市场势力与市场结构、效率之间的关系便成为产业组织领域中长期争论和探讨的问题之一。

一方面,结构主义认为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的正相关性可以为企业运用市场势力的行为提供证据,故市场势力主要来源于市场集中、结构性壁垒等市场特征;另一方面,效率主义则认为企业的高利润主要源于高效率而非高集中度,同时,高集中度也是企业追求高效率的结果。

因此,结构主义和效率主义关于市场势力的理论分歧在于,高利润要么源于高集中度导致的垄断价格,要么源于企业追求高效率而导致的低成本,而文献中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也一直存在。

尽管理论存在争议,但研究市场势力问题的目标却是一致的,即反垄断与促进竞争。

行政垄断及其法律救济研究综述

行政垄断及其法律救济研究综述

行政垄断及其法律救济研究综述【摘要】在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之后,行政垄断依旧是我国经济秩序的一颗毒瘤。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研究行政垄断,至今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未曾间断,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全面、深入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尤其是关于行政垄断救济方面的更少。

本文从各位学者关于行政垄断的概念界定入手,重点整理和分析学界对于是否区分行政垄断和经济垄断的不同观点,探讨这些观点对于行政垄断救济模式的不同影响,并以此结合我国当前立法、司法实践来讨论当下行政垄断可行的救济制度。

【关键词】行政垄断;概念界定;行政执法;司法救济行政垄断在我国大量存在,但是据孔祥俊教授的统计资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施行以来,法院一共只受理了10起直接依据反垄断法提起的民事诉讼案件和个别行政诉讼案件[1]。

大相径庭的数据差距,学界在这块尚无统一的学说,以及实证研究的不足,这就使得本文对行政垄断法律救济模式进行法律、文献整理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的意义。

一、行政垄断概念界定(一)概念缘起及界定“行政垄断”之概念最早并非由法学学者提出,而是由经济学家胡汝银在其著作《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中提出。

[2]但是,该文中的行政垄断主要是指计划体制下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垄断和控制,与后来法学界适用的行政垄断相差甚远。

在法学意义上,行政垄断一词最早见于1989年魏剑的著作《试论我国的反垄断立法》。

他在该文中多次使用“行政垄断”和“行政性垄断”等语词,但并未进一步解释和明确其含义。

[3]直到1990年,王保树教授在《企业联合与制止垄断》中才将其与经济性垄断相区分,做出明确的界定:所谓行政性垄断,是相对于经济性垄断而言,指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滥用行政权利,排除、限制和妨碍企业之间的合法竞争。

[4]与之相同,王晓晔教授指出,之所以成为“滥用”是因为它们既不属于政府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而进行的正常经济管理活动,也不属于政府为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而采取的企业政策、财政政策等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纵向垄断协议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900字》

《纵向垄断协议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900字》

纵向垄断协议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垄断协议制度体系借鉴了欧盟的模式,为纵向垄断协议确定了“原则禁止+例外豁免”的认定框架。

但在该框架下,对于纵向垄断行为的违法性认定具有较大的解释空间,在实务中对于法律适用问题也缺乏明确性和可预测性。

笔者查阅了关于纵向垄断协议的代表性著作及期刊论文,发现相较于其他垄断行为类型,我国对纵向垄断协议的系统分析还相对较少,学者大多从法学经济学理论等宏观视角或几种具体类型出发进行探讨。

我国《反垄断法》关于纵向垄断协议的规定形成较晚,前期有不少学者对域外纵向垄断制度进行研究,对我国纵向垄断行为反垄断法的规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王晓晔教授作为首个研究域外纵向垄断制度的中国学者,在其所著的《欧共体竞争法》一书中,为我国学者研究纵向垄断协议提供了文献基础和初步的理论1。

许光耀教授从《欧共体条约》第81条出发,在其所著的《欧共体竞争法通论》中以专章的形式对纵向垄断行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2。

与前两位学者不同,张骏教授将研究重点放在世界上最早制定反垄断法的国家——美国,在其所著《美国纵向垄断研究》一书中,张骏教授从美国纵向垄断制度的研究论述到我国纵向垄断行为规制的完善,他认为美国的反垄断法理论研究成果和司法实务经验对我国具有参考价值,应取其精华3。

相较于前几位从域外制度出发对纵向垄断进行研究,古红梅教授从国内市场经济情况出发对我国现有的纵向垄断现象进行探讨,在其所著《纵向限制竞争的反垄断法规制》一书中,古教授对现有法律规制纵向垄断行为的不足之处进行了重点研究4,该书在如何更贴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构建纵向垄断行为反垄断法规制制度方面使我深受启发。

除此之外,国内学者对于纵向垄断行为的研究多散见于期刊论文中,大多是对纵向垄断协议的具体类型进行研究。

首先,国内学者对于转售价格维持研究颇多,对该行为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对行为进行违法推定时是否应当适用合理原则。

李剑教授对该观点持支持态度,他认为对于转售价格维持行为不应当全面禁止而是应当构建以市场结构为标准的筛选机制。

垄断的市场行为与福利损失

垄断的市场行为与福利损失

垄断的市场行为与福利损失在市场经济中,垄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垄断的市场行为常常导致福利损失,对消费者、其他企业以及整个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垄断的市场行为与福利损失之间的关系。

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垄断。

垄断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享有独占地位,没有竞争对手。

这使得垄断企业可以通过限制产量、提高价格等手段来获得更多的利润。

然而,这种垄断的市场行为却对消费者带来了不利影响。

垄断企业往往能够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获得更高的利润。

由于市场上缺乏竞争对手,消费者只能接受这些高昂的价格。

这导致了消费者购买力的下降,无法享受到更多的货物和服务。

比如,一个电力垄断企业可以通过上调价格来获取更高利润,而消费者则需要支付更高的电费。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垄断行为还会限制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垄断企业没有动力进行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

他们可以通过拒绝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或控制供应链来限制创新的进入。

这使得整个市场陷入了停滞状态,消费者被迫购买低质量产品,而没有更好的选择。

与此同时,其他潜在的企业也很难进入市场,因为他们面临着垄断企业的不公平竞争。

另一方面,垄断企业通过价格歧视的手段也会造成福利损失。

价格歧视是指垄断企业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设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社会不公平。

比如,在医疗领域,某些药物的价格被垄断企业漫天要价,而这些药物可能对患者救命的价值无可估量。

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患者由于无法承担高昂的药物费用而面临着被剥夺生存权利的风险。

除了对消费者造成损失外,其他企业也往往受到垄断企业的不公平竞争行为的伤害。

垄断企业可以通过使用垄断地位来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

他们可以采取价格破坏的策略,将价格压低到竞争对手无法承受的程度,从而迫使其他企业退出市场。

这样一来,市场上的竞争就会受到严重的扭曲,消费者和其他企业无法从更多的选择和创新中受益。

流通垄断的福利经济学分析及其测度

流通垄断的福利经济学分析及其测度

流通垄断的福利经济学分析及其测度何广前1,晏维龙2(1.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210046;2.淮海工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摘 要:本文主要考察流通垄断的特殊性及其福利经济学测度。

流通垄断与生产垄断相比,其垄断行为和垄断结构具有很多特殊性和复杂性。

在目前阶段,流通市场的低集中度是制约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型流通企业之间的合并和重组一方面可以实现流通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又有可能导致垄断程度的提高,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流通企业合并模型,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这种合并的两难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了此种情形下的反垄断措施。

关键词:市场集中度;流通垄断;测度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6)09-0015-04收稿日期:2006-05-08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 马克思流通理论新发展 (04BJL003)作者简介:何广前(1982-),男,江苏镇江人,南京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晏维龙(1966-),男,安徽芜湖人,淮海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垄断的一般性与流通垄断垄断相对竞争型的市场结构来说,均衡价格高于后者,且均衡产量也低于后者,这不仅会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也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

但是垄断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斯密认为 分工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 ,随着市场范围的逐步扩大,分工和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必然加深产品差别化,通过产品差别化,每一家厂商都试图使其产品和其他厂商的产品相区别,从而躲避完全竞争结构下的价格竞争,试图实现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

由此可见,垄断是市场经济驱动的必然产物。

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关于垄断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卖方市场行为,对买方市场行为分析得比较薄弱,尤其对买方市场中的买方垄断,如大型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渠道垄断,中间流通商垄断压低生产商的供给价格等的研究仍显不足。

刘志彪等对我国的用户垄断作出了开创性研究,但后继的一些学者对买方市场的研究很多都没有跳出用户市场的窠臼,不过其中也不乏比较重要的文献,宋则(2001)从一般性意义上研究了反垄断理论,尤其是流通领域的反垄断问题;马龙龙、裴艳丽(2003)重点研究了不同市场结构中零售商滥用买方势力的影响。

我国反垄断的重点、难点及其对策相关研究综述

我国反垄断的重点、难点及其对策相关研究综述

我国反垄断的重点、难点及其对策相关研究综述作者:安淑新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第01期[摘要]垄断行为排斥、限制市场竞争,妨碍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国内外学术界对其均有较深的研究。

反垄断的根本目的是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提升市场的组织效率,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经济福利。

反垄断不是反对垄断地位,而是反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来挤压其他竞争者。

我国短期内反垄断重点主要是针对垄断行为,兼顾行政垄断,长期看是规范经济垄断,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当前反垄断的难点从宏观角度看在于协调好与行业规制、产业政策、企业并购和知识产权等的关系;从微观角度看在于垄断违法行为的界定以及垄断厂商成本的确定等技术性难题。

[关键词]反垄断;市场竞争;垄断行为[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1-0001-09理论界对垄断和反垄断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纯经济学研究向法学和经济学并重研究的转变。

本研究综述主要从经济学视角对垄断、反垄断和反垄断法的一般理论、我国反垄断重点、难点和措施等进行文献梳理,厘清相关概念。

一、垄断内涵及相关理论(一)垄断内涵界定垄断(monopoly)源于拉丁文的monopolicem,而这个词又源于希腊文monopolion,其中monos是“单独”的意思,polein是“买卖”、“经商”的意思。

Monopolion的意思是“独占”、“垄断”、“专利”、“买卖”。

理论界对于垄断的内涵界定有以下几种类型。

1.单一或联合的垄断者对垄断最早的解释源于1601年英国下议院的讨论。

“垄断这个词的含义是:对某种公共物品(城市的或国家的)限于由某一私人使用。

并把这个使用者叫作垄断者;似乎,某些具有私有利益的人也支配公共财富,我们完全可以称这种人为巨额财富的支配者。

”在这里,垄断与市场竞争导致的经济性垄断概念无关,而是特指政府授权产生的垄断。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经常提到的“垄断”,就是英国下议院讨论的垄断,指享有法律保护的多厂商行业。

垄断行业收入对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贡献率的测度

垄断行业收入对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贡献率的测度
的差距⑩ 。
关 于垄断 因素的贡献率 的研 究方面 .大部 分 的
消费相关的垄断 陛收入分配 问题 。作者基于澳大利 亚 的实证研究 发现 ,与垄 断力量相关 的福利损失在 低收 入家庭 更 高④ ;B r a n d t 和 C a r s t e n( 2 0 0 6 )也对
中国经 济 中的空 间价格 差 异进 行 了估 计 和解 读 ⑤ :


引言
有关 农 民工和城镇职工 在垄断行业 就业和 收入 上的 差异 国内的研究 方面 .许 成安等认 为垄 断行业 收入
随着 中国经济 的快速发展 ,社 会收入分 配差距
呈 现不断加大 的趋 势 ,这一 问题 逐渐引起 学者们 的 关 注 。其中行业 收入之间 的收入 差距是一个 重要 的 方 面 ,特别是垄 断行业 的收入 与非垄断行 业之间 的 收入 差异是学者们 尤为关注 的问题 。国外 已有文献 对 这一问题 的早期 分析框架 主要是研究市 场垄断部 门和 竞争部 门并存 带来 的财 富分配 不均 问题① ,并 由L a n k f o r d和 S t e w a r t( 1 9 8 0 )建立 了一般均 衡分析
发现 了市场垄 断程 度与工资增 长之 间的正 向关系③ , 以色列和南非 也有相似 的情 况 ,市场垄 断 员 工 的工 资 。
C r e e d y和 D i x o n( 1 9 9 8 )的研 究则 进一 步 纳入 了 与
的测算 ,认为我 国地区收入差距 主要体 现在区域 问
垄 断 行 业 收 入 对 社 会 收 入 分 配
差 距 贡 献 率 的 测 度
张 帆

摘 要 :我 国垄断行业 的垄断性质并非单 纯的 经济垄断,而是属 于从 自然垄断演化的行政 垄断。

垄断市场的效率与福利损失

垄断市场的效率与福利损失

垄断市场的效率与福利损失垄断市场是指某个行业或产业中只有一个主要供应商或生产者存在的市场。

与竞争市场相比,垄断市场往往存在着效率与福利损失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垄断市场的特点、效率问题以及对社会福利的潜在影响。

首先,垄断市场的特点是供应商或生产者对市场价格有着较大的控制权。

这种控制权使得垄断者能够通过限制供应量或提高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然而,这种行为也导致了垄断市场的效率问题。

一方面,垄断市场的效率问题体现在资源配置上。

由于垄断者对市场定价有较大的控制权,他们往往会设置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

这样一来,市场上的资源并没有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例如,垄断者可能以较高的价格提供一种产品或服务,使得消费者无法承担或愿意购买,导致供需失衡。

同时,高价格还会抑制其他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限制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垄断市场还存在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问题。

由于垄断者面临较少的竞争压力,他们可能缺乏动力去投入研发和创新,降低了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无法从创新带来的便利和高质量产品中受益。

同时,垄断者的市场行为也有可能抑制其他企业的创新活动。

例如,他们可能使用专利权或其他手段来排除潜在竞争者,消除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从而抑制创新和技术进步。

在垄断市场中,社会福利的损失也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垄断者通过限制供应量和提高价格获得了额外的利润,但这些利润并不会全面转化为社会福利。

相反,垄断者可能将这些额外利润用于满足其自身利益,例如高薪酬、奢侈消费或投机活动。

这样一来,社会福利的分配不平等加剧,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为了解决垄断市场的效率与福利损失问题,政府和监管机构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之一是通过反垄断法来限制垄断者的行为,防止他们滥用市场控制权。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和支持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以促进竞争,提高整体市场效率。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进行创新和技术进步。

总结起来,垄断市场的效率与福利损失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基于勒纳指数的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势力及福利损失研究

基于勒纳指数的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势力及福利损失研究

基于勒纳指数的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势力及福利损失研究邓喆【摘要】中国保险行业作为金融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结构不仅影响产业自身发展,也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本文主要研究中国产险市场结构中的垄断问题,定量测度产险市场上市场势力和福利损失的程度.本文基于中国财产保险企业2012-2016年的数据,借助勒纳指数与超对数成本函数,对产险市场的市场势力以及福利损失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产险市场资产前10保险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市场势力,对社会造成的总福利损失占GDP百分比约为0.25%左右.基于此了解到中国产险市场存在市场势力与福利损失的具体情况,针对市场势力的治理方法提出意见.【期刊名称】《科技与管理》【年(卷),期】2019(021)001【总页数】6页(P85-90)【关键词】财产保险;市场势力;勒纳指数;福利损失【作者】邓喆【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3保险业在现代金融体系中有着独特地位,与金融市场稳定性经济的发展甚至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都息息相关,所以保险市场的结构和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阶段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发展并不完善,我国的保险行业还存在种种问题,市场势力由于可能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巨大,本文基于勒纳指数,就保险业中垄断存在比较明显的产险市场,测度产险市场存在的市场势力程度和福利损失的具体数量。

我国对于保险业的关注程度一直很高,但专门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来研究保险行业文献较为缺乏,多数通过对保险业的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来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缺少关于市场势力带来的价格对于边际成本的偏移以及社会福利损失的研究。

不完全竞争市场意味着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和规模经济,这些特点都促使了我国财产保险市场产生市场势力。

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来看,垄断可能会引起成本扭曲并导致产品价格偏离边际成本;因此,垄断大多数情况都会导致非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损失,而市场势力正是市场主体垄断倾向的反映,是市场主体拥有将定价置于边际成本之上的能力[1]。

我国五大国有银行垄断地位及对策分析

我国五大国有银行垄断地位及对策分析

我国五大国有银行垄断地位及对策分析作者:王雅媛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12期摘要:近年来,我国五大国有银行在金融市场建立起垄断地位,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净福利损失。

本文旨在测定由此造成的社会净福利,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方法:采用学术界公认的CM方法对2005-2014年五大国有银行垄断造成的损失进行测算,得出该损失对资产总额的占比。

结果:五大国有银行的年均净福利损失均超过千亿元,占其年均资产总额3%-5%。

结论:应对该问题,政府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充分竞争的金融体系,有计划的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银行可完善内部监管机制,发挥比较优势。

关键词:五大国有银行垄断净福利损失一、引言我国银行业现状是五大国有银行在相关市场中具有明显的市场支配地位,且某些商业行为已涉嫌垄断。

而垄断的市场表现往往意味着高价格与低产出,它直接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产生了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与社会净损失等结果。

结合我国银行业分析,以五大国有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在相关市场中具有如下行为涉嫌垄断:各种不公平的收费、拒绝交易行为、搭售行为、差别待遇等。

这些行为增加了银行业的社会损失,本文将其定义为福利净损失。

那么,这种效率损失程度有多大?通过什么模型来体现?这便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有很多中外学者已在银行业垄断市场这一领域有较高的造诣。

可归结为:研究银行垄断及其市场势力,银行垄断行为及反垄断方法研究等,且有的研究是参照学术界公认的Harberger(1954)和CM(1978)两种方法来估计银行业垄断福利损失。

这些学者的研究推进了银行业垄断行为的分析,但至今仍未有学者结合银行的垄断行为及福利损失分析应对策略。

本文将致力于对我国银行业垄断行为及垄断造成的损失进行具体测算。

二、银行垄断的危害1.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垄断损失。

由垄断造成的福利损失与攫取的消费者剩余有关,由生产者所定价格偏离市场价格的多少决定。

通过计算消费者与生产者剩余之和可以衡量垄断损失。

垄断竞争市场的社会福利损失

垄断竞争市场的社会福利损失

垄断竞争市场的社会福利损失作者:王雯祺来源:《企业文化》2017年第12期摘要:传统微观经济学将市场划分为四大基本模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

但在现实市场中,完全竞争行业几乎不存在,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行业数量极少,大部分行业都属于垄断竞争市场模型,例如日用品行业,家电行业,食品行业,药品行业等。

垄断竞争市场中既存在垄断行为又存在竞争行为致使这种市场下的厂商既存在价格竞争又存在非价格竞争,本文旨在基于分析垄断竞争市场中激烈的非价格竞争行为导致的成本上升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

关键词:垄断竞争;社会福利;非价格竞争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

对于垄断竞争模型有以下四条假设:(1)有差别的产品是由大量企业生产出来的,同一类别内每一企业的产品都是其他企业的替代者。

(2)同一产品类别内的企业不考虑其他企业策略对自己的影响。

(3)同一行业中所有的企业都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

(4)在长期内,新的企业容易进入这种行业。

由于垄断竞争行业既存在垄断又存在竞争,所以厂商间既存在价格竞争又存在非价格竞争。

就价格竞争而言,它虽然能使一部分厂商获得好处,但从长期看,价格竞争会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最终使厂商的利润消失。

因此,非价格竞争便成为垄断竞争厂商普遍采取的一种竞争方式。

各种非价格竞争可以归为两类。

一类是产品变异,即使产品特征多样化;另一类是通过强化宣传等推销手段增加销售。

事实上,近年来实际的垄断竞争市场的非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尤其是在营销方面的竞争。

各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在产品的包装,宣传上投入越来越多的成本却忽视产品本身质量,性能等因素,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2008-2015年,我国电视媒体广告营业额由501.50亿元增长到1146.69亿元,厂商成本中广告支出的比例逐年增加。

非价格竞争固然可以使单个企业的销售额增加,但由于市场需求是一个整体,其增长是有限的,由于广告成本大幅增加必然造成资源浪费,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论规制条件下垄断价格给消费者造成的福利损失

论规制条件下垄断价格给消费者造成的福利损失

论规制条件下垄断价格给消费者造成的福利损失2007年第1O期总第365期价格天地蚀瓠一?论规制条件下垄断价格给消费者造成的福利损失车圣保(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内容摘要:垄断行业一般是实行政府规制的行业,规则条件下垄断价格表现为规则价格.由于垄断厂商对成本信息的垄断,规制者和被规制者在成本信息方面极不对称,因而目前垄断行业普遍以成本加成方式制定的规制价格,成为垄断厂商攫取消费者剩余的手段.垄断者具有增加成本和虚报成本的冲动,迫使政府制定更高的规制价格,从而攫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和福利最大化.关键词:垄断行业规制价格成本信息垄断消费者剩余中图分类号:F7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25(2007)10—0011—03近年来,垄断行业成为公众和媒体高度关注的对象,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高福利成为热门话题.人们称"垄断福利"为"福利腐败".垄断行业产品价格连年攀升,其涨幅远高于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6年到2005年,我国CPI上涨了1.9%,而水,电,燃气的价格上涨了92.9%).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和"垄断福利"很大部分是来自于对消费者剩余的攫取,使全社会的福利受到损害.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一,规制条件下的垄断价格垄断行业是指被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控制的行业(国家发改委价格司,2007).美国经济学家曼昆把垄断划分为三种类型:市场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来看,垄断行业属于市场垄断的很少.基本上都属于自然垄断.也就是说由于经济学家和政府认定其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理论界的传统解释是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最新解释是成本的劣加性)因而由政府进行进入规制,即只允许一家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西方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行政垄断的理论基础是政府规制理论(石淑华,2006).我国经过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后,实行由政府定价的行业已经很少了,从全国看,目前实行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7%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2007),这些行业大多为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公用事业和少数影响国计民生与国家安全的产业.这些行业或产业就是垄断行业.由于这些产业对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上的战略地位,政府对这些行业一直保持国有制或国有控股.这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非常缓慢,它们的垄断地位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由国家政策,法规和公共权力而形成的垄断,因而被人们称为行政垄断.我国行政垄断行业一部分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另一部分是为了保证政府对这些行业的高度控制而实行国有资本垄断.实行行政垄断的行业包括铁路,电力,成品油,广播电视,邮政,电信,民航,港口,烟草,盐业,城市居民供水,供热,排污等等.无论是自然垄断还是行政垄断,垄断的形成都是源于政府规制.政府规制包括两个部分:进入规制和价格规制,前者决定市场结构,是政府规制的核心内容;后者影响市场行为,是政府规制的主体部分.也就是说,除去市场垄断,垄断行业的形成是与政府规制密不可分的.在政府规制下.垄断作者简介:车圣保,江西财经大学讲师,产业经济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垄断行业价格监管.企业的垄断价格表现为规制价格.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垄断厂商依据MR=M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确定垄断产量.这个产量小于竞争均衡产量,由此导致供给不足.市场给予的价格高于竞争均衡价格,这种对应于垄断产量的市场价格就是垄断价格.现实中垄断价格是由政府依据垄断厂商的平均成本制定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规制价格.从世界范围看,垄断行业价格规制方式主要有两种:(1)成本加成或"公正报酬率"规制价格,政府在垄断厂商平均成本基础上加上一个合理的利润率制定出垄断行业产品或服务价格,这种方法最早在美国采用;(2)价格上限制,这种方式最先出现在英国,其主要做法是以"公正报酬率"决定的价格水平为基础,考虑物价上涨和生产率提高因素,决定下一年价格水平.这两种价格规制方式的共同点是以垄断厂商的成本作为定价基础,而垄断厂商和价格规制者在成本方面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目前我国普遍采用成本加成方法制定垄断行业产品或服务价格,由于垄断厂商对成本信息的垄断权,导致垄断者坐享高利润和高福利,不仅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而且还有成本上升(特别是工资成本) 以及虚报成本的冲动,消费者则只能面对不断上涨的价格和较差的质量而忍受福利损失.二,规制条件下垄断厂商攫取消费者剩余的行为(一)成本加成的规制价格远高于竞争均衡价格.消费者剩余转化为生产者剩余垄断行业只有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供给产品和服务,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一家企业控制市场供给的市场结构是完全垄断,而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控制某种商品的市场结构则是寡头垄断.由于实行价格规制,事实上是由政府出面结成的卡特尔.如前些年虽然国家对移动通信市场引入了竞争,但信息产业部严令禁止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展开价格战,必须严格执行信息产业部制定的通信价格.实行价格卡特尔的寡头市场等同于完全垄断,其需求曲线是该垄断者的需求曲线.从需求法则可知,市场需求曲线一般都是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斜率为负的一条曲线.经济学理论已经证明,竞争均衡下的价格和产量可以使得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即同时满足生I产者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从而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总和最大化,实现全社会帕累托最优.而完全垄断市场的产量低于完全竞争的均衡产量,垄断价格则高于完全竞争的均衡价格,由此导致的全社会福利损失(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称为"重负损失".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就是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就是生产者实际出售的价格与愿意生产的价格之差.垄断不仅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 而且还会改变完全竞争条件下两种剩余的再分配,即由于垄断价格高于竞争均衡价格,消费者要出比完全竞争条件下更高的价格购买产品和服务,使得消费者剩余中的一部分转移到垄断厂商手中,垄断者得益,消费者受损.政府规制下的垄断价格,使垄断者不是按照MR=MC原则确定产量,再确定垄断价格,而是计算出产品的平均成本,再由政府确定一个合理报酬率进行定价.因为垄断行业多数具有自然垄断特性(自然垄断特性是成本劣加性,它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平均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曲线的上方,由平均成本加成所形成的价格,远高于边际成本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相交的均衡价格(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总的边际成本曲线也就是市场供给曲线),也就是说,规制价格要远高于竞争均衡价格.消费者向垄断者支付成本加成的垄断价格,使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生产者剩余,这部分消费者剩余就成为垄断者的超额利润和垄断福利.(二)规制条件下垄断者增加和虚报成本,攫取更多消费者剩余的冲动与竞争性市场不同,垄断者非但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反而有增加,虚报成本的冲动.第一,垄断行业的产品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特别是城市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是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变化率要小于价格的变化率,不管你是涨价还是跌价,个人消费量几乎不变,因而供给者自然就选择涨价,涨价之后需求量并不会减少多少,而生产者剩余大为增加,这些增加的生产者剩余就是从消费者那里攫取的剩余.第二,垄断者垄断了成本信息.由于垄断企业拥有成本,财务,经营状况以及管理效率等信息,可借助对成本等信息的垄断而共享垄断福利.消费者和管制机构却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难以有效收集到真实信息.第三,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一是对垄断行业监管企业的超额利润,因为提高价格的幅度通常要高立法主要采取委托行业立法的方式,导致法律法于成本提高的幅度."春运"期间公路,铁路票价大规更侧重于促进垄断行业发展,对保护消费者的幅度上浮就是典型的例子,有关方面辩护说价格合法权益考虑不够,一定程度存在部门和行业保上浮的目的是为了疏导客流,减轻"春运"运输压护倾向.二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种公共物品,力,显然是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掩饰,真正目存在"搭便车"现象,因而私人是不愿意投资的,只的就是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这些超额利润是从能由政府提供,而政府作为规制者很容易被受规乘客的消费者剩余中攫取过来的. 制者"俘虏",或者规制者与被规制者合谋,因而消(三)两部收费制费者天然地处于弱势地位.某些垄断行业现今仍普遍存在侵害消费者权垄断者增加成本和虚报成本,最终转化为价益,攫取消费者剩余的价格行为,如城市燃气高昂格上涨的事实.证明了规制价格是规制条件下垄的初装费和燃气使用费,固定电话的月租费和电断价格的表现形式,规制是垄断者保持垄断地位,话计时费等等.两部收费制是以收支平衡条件下获得垄断利润,攫取消费者剩余的工具.垄断行业完全成本分摊为基础的个人成本法为依据的定价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过CPI上升的幅度.而垄断策略.两部收费制的成本分摊式为: 行业的高工资和高福利,更是令人咂舌,其利润增Pi—Fo,n+a(Qi)=T+a(Qi)长速度也远高于其他行业.式中,F为固定成本,n为用户总数,T为基本收三,垄断者攫取消费者剩余的几种做法费,a为从量收费,Pi为二部制收费.(一)价格歧视政府对垄断行业实施两部收费制,初衷是考价格歧视通常按攫取消费者剩余的多少,差虑公用事业等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垄断行业投资别定价依据的不同而区别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巨大,从而固定成本巨大,通过两部收费制,既可别称为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价格歧视.以补偿固定成本,收回固定资本投资,又可以实现第一级价格歧视是指销售者按市场需求曲线投资收益.在垄断厂商的运营过程中,随着缴费顾将每一个单位商品均卖给愿意出价最高的消费:客的增多,客户到了一定数量时,固定成本已经分者,第一级价格歧视攫取了所有购买者全部消费j摊完毕,也就是说,垄断者经过一定时期经营后,者剩余.已经收回了所有投资.在此之后,Fo/n=0,即垄断厂第二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将同一产品(或服:商的客户规模在达到一定数量后.平均成本曲线务)划分为不同消费量的"区段",并对不同区段索出现拐点,与边际成本曲线重合.而垄断厂商仍然取不同价格的行为.通常对最初的消费区段收取按照Pi=T+a(Qi)定价,基本收费T 就是对消费者剩高价,对其后的消费区段收取低价.:余的攫取.由于两部收费制攫取了巨大的消费者第三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把消费者分为有不;剩余,越来越遭到社会的抨击和消费者的愤慨现同需求曲线的两个或更多组,并将同一商品按不:在中国联通取消了两部收费制,而中国移动则对同价格向不同组的消费者销售.例如电力公司对部分顾客取消了两部收费制.工业用电收费更低,对居民户用电收费更高,因为工业用电的需求价格弹性更大.垄断厂商对价格参考文献:敏感的顾客制定更低的价格,对价格反应不敏感[1]石淑华.行政垄断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的顾客制定更高的价格,以攫取不同特点的消费文献出版社,2006?者剩余.实现利润最大化[2]王俊豪-现代产业经济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毒一~.……~~3]王秋石_微观经济学原理[M]京:经济管理出版社,某些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有时间安排上的高峰;,,m.'一一…………'期和非高峰期,由于企业生产能力的限制,高峰期[4]王万山.自然垄断行业定价优化问题研究【J】.价值工问的边际成本会提高,因此价格也相应提高.高峰程,2002,(6).负荷定价将高峰期顾客的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

中国工业垄断行业福利损失的估计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工业垄断行业福利损失的估计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工业垄断行业福利损失的估计及其影响因素张柏杨;魏强【摘要】垄断导致的福利损失,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哈伯格三角形的部分,还应包括市场中因存在低生产效率的企业而导致的效率损失.本文对中国工业垄断行业福利损失进行估计后发现:2003-2009年,中国40个工业垄断行业的福利损失合计占当年GDP的比值年均为1.89%,最低为2003年的1.63%,最高为2007年的2.09%,且这一比值在2003-2009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市场集中度、市场自由化与固定资本密度是影响垄断福利损失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现实经济中,一味地强调竞争并不能促进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适当地提高市场集中度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进一步加强工业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市场化改革是减少垄断福利损失的有效途径.【期刊名称】《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5(036)005【总页数】8页(P99-106)【关键词】HHI;垄断福利损失;工业垄断行业【作者】张柏杨;魏强【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都市,611130;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2.4垄断的不利影响主要是阻碍市场竞争、扭曲资源配置及其造成的社会净福利损失,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英、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成立专门的政府监管机构,对垄断行业施加必要的政府管制,以达到促进市场竞争、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和减少社会福利损失的目的。

近年来,垄断问题也受到中国政府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主要来自于对消费者剩余的剥削,一方面,中国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演变为这些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高福利,并导致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财富从消费者剩余向垄断企业转移,全社会的福利也必然受到损失。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垄断问题的研究成果已比较丰富,但对垄断造成的福利损失仍缺乏系统的分析。

国内已有的研究中,研究范围都集中在中国少数几个行政性垄断行业,研究范围较窄,且研究方法大多基于哈伯格(Harberger)的研究框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垄断势力及其福利损失测度:一个综述胡德宝;陈甬军【摘要】垄断伴随着市场势力,将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垄断势力的福利效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垄断势力最早由经济学家勒纳于1934年提出,1954年哈伯格沿着勒纳的研究思路,对美国垄断势力造成的福利损失进行了测度。

其后很多经济学家对其研究结论展开争论,出现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

通过梳理垄断的福利损失测度的相关模型,如马歇尔剩余与希克斯剩余、塔洛克-波斯纳方法、莱宾斯坦-科马诺方法、迪克西特-斯特恩方法等,总结了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表明这一研究对于在我国执行反垄断政策时把握反垄断的力度很有指导意义。

%Monopoly and the induced market power will cause social welfare losses ,and the study on effect on monopoly power is an importantpart .Market power was proposed by Lerner in 1934 as a pioneeringpaper ,and Harberger estimated the welfare loss of monopoly in America following the track of Lerner . His research conclusion raised arguments , and many economists had lots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apers on this subject .This paper sorts out related models that measure welfare loss caused by monopoly , such as Marshall surplus VS Hicks surplus , Tullock-Posner Approach , Leibenstein-Comanor Approach and Dixit-Stern Approach . Based on these , we summarize the latest research ,and cometo the conclusion w hich reveals that the study is significant in implementing the antitrust policy .【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11页(P41-51)【关键词】垄断势力;福利损失;需求弹性;测度【作者】胡德宝;陈甬军【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北京 100872;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北京100872【正文语种】中文垄断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过度垄断将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基本上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

因此,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成立专门的反垄断机构实施反垄断政策,使得反垄断政策成为这些国家政府经济政策和经济管制手段中的重要内容。

然而,这些反垄断实践基于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垄断将导致垄断势力的出现,并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于是,垄断势力与福利损失测度二者联为一体,并成为产业组织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勒纳(Lerner)最早于1934年提出垄断势力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垄断厂商把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的能力* Lerner A. P., “The Concept of Monopoly and the Measurement of Monopoly Pow er”,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34, 1 (3):157-175.,在实际的计算中,人们往往用会计利润率来代替,对应的勒纳指数可表示为,这一方法在估算垄断造成的福利损失中广为接受和应用。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哈伯格 (Harberger)开创性地建立了衡量垄断的社会成本模型——哈伯格三角形(如图1中的三角形BCD)*Harberger Arnold.C.,“Monopoly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4, 44: 77-87.,他利用美国73个制造业在19241928年间的平均数据,估计出由于垄断势力造成的无谓损失(DWL,Dead Weighted Loss)占美国国民收入的比例在0.1%之下。

哈伯格的计算方法如下:dWdPdQ其中,取ε=1。

式中,t为经济利润率。

哈伯格用资本的平均报酬率作为正常报酬率的估计值,用会计利润减去正常利润得到垄断厂商的经济利润率。

PmQm表示垄断厂商的销售收入,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哈伯格认为他所研究的产业样本的弹性较低,直接假定ε=1。

哈伯格得到的结论与一般经济学者的想像相差太远,批评者认为哈伯格的算法作为对垄断福利损失的最低限估计比较合适。

其后,美英等国经济学者就如何衡量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市场势力导致的福利损失展开争论,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不断出现。

后续的研究对哈伯格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批评指向局部均衡方法的应用。

柏格森(Bergson)认为哈伯格的方法中存在根本性的矛盾* Bergson Abram, “On Monopoly Welfare Loss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3, 63: 853-870.。

哈伯格假设在存在垄断的情况下,所有的资源仍然得到了应用,因此仅仅将资源从利润率低于平均水平的行业转移到利润率高于平均水平的行业,长期的竞争均衡可以达到。

同时,哈伯格使用的是每个行业的马歇尔需求曲线(Marshallian demand curve)的价格弹性,并假设所有的价格弹性等于1。

柏格森指出,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中这两个基本假设是互相冲突的。

尽管一般均衡方法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是,由于缺乏替代品的交叉弹性数据,几乎所有的福利损失的经验估计都是在局部均衡框架下进行的。

第二个方面的批评是质疑由于存在非价格竞争,利用马歇尔需求曲线来计算福利损失的适当性。

当价格设定在边际成本之上时,由垄断势力导致的福利损失来自于消费者剩余,使消费者剩余降低。

从理论上讲,由于沿着普通需求曲线(即马歇尔需求曲线)消费者的效用并非是一个常数,因此,马歇尔剩余并不能准确地度量福利的变化。

福利变化的准确测度应该基于补偿的希克斯需求曲线。

魏利格(Willig)的研究认为,消费者剩余的马歇尔测度和希克斯测度之间的差异很小,因此,前者是后者的很好的近似* Willig R. D., “Consumer’s Surplus without Apolog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6, 66: 589-597.。

但是,豪斯曼(Hausman)的研究推翻了魏利格的结论* Hausman J. A.,“Exact Consumer’s Surplus and Deadweight Los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71: 662-676.。

一旦福利变化的衡量从马歇尔测度转变为在理论上准确的希克斯测度,由于希克斯需求曲线的不可观测性,那么,如何从普通需求函数来计算福利变化就成为问题的核心。

尽管豪斯曼等人的研究为计算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实际的经验研究中应用这些方法的文献似乎仍然很少。

帕斯卡等人(Pascal Lavergne, VincentRéquillart & Michel Simioni)严格应用剔除了收入效应的希克斯剩余函数计算了无谓损失(DWL),并与马歇尔剩余函数的情况做了一个对比* Pascal Lavergne, Vincent Réquillart, Michel Simioni, “Welfare Loss es Due to Market Power: Hicksian versus Marshallian Measure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1, 83(1):157-165. 。

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他们发现应用不同的概念及方法去估计产业势力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其差异是显著的,因此在计算福利损失时,最优的选择是希克斯需求函数。

这意味着应用马歇尔需求函数去评估产业势力往往可能夸大了实际的负面影响。

第三个方面的批评是针对哈伯格单位价格弹性假定的。

哈伯格在计算产业福利损失时假设所有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都等于1,即单位价格弹性。

施蒂格勒(Stigler)指出,这个假设意味着垄断产业的边际收益为0* Stigler, G. J., “The Statistics of Monopoly and Merger”,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6, 74 (1): 34-35.。

这样,垄断厂商可以通过削减产量和提高价格使价格弹性大于1来增加其利润。

因此,施蒂格勒认为,哈伯格低估了价格弹性的值,导致了在估计总体福利损失时产生了向下的偏离。

卡门斯陈(Kamerschen)、柏格森(Bergson)以及科林和缪勒(Cowling & Mueller)等经济学家也批评了哈伯格的单位价格弹性假定* Cowling K., Mueller, D. C., “The Social Costs of Monopoly Power”, Economic Journal, 1978, 88: 727-748.* Kamerschen R., “An Estimation of the‘Welfare Losses’from Monopoly in the American Economy”, Western Economic Journal, 1966, 4(3): 221-236.。

例如卡门斯陈应用产业数据、科林和缪勒应用企业数据分别考查价格成本比的相关性及需求的价格弹性,他们对美国经济的总体福利损失进行过实证研究,得到的估计值明显大于哈伯格的结果。

其中,科林和缪勒的方法在估计需求价格弹性的方法、垄断化成本的估计等方面与哈伯格不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垄断造成的无谓损失约为垄断利润的一半。

武斯特(Worcester)指出使用勒纳指数来计算需求弹性的前提假设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Worcester Jr., “New Estimates of the Welfare Loss to Monopoly, United States: 1956-1969”,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1973, 40 (2): 234-245.,而哈伯格的低价格弹性只适用于进入壁垒较低且价格成本加成较小的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