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合集下载

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研究

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研究
—匪

崔 颖
( 河 南 财 经 政 法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0)
文 化 差 异 在 文 学 翻 译 中 的 重 要 性 研 究

要 :翻 译 是 一 种 语 言 到 另 一 种 语 言 的转 换 。 由 于 两
种 语 言 所 处 的地 理 位 置 、 政 治、 历 史、 经济 、 生 活 方 式 等 不 同造 成 的 文化 认 知 差 异 ,翻 译 在 这 种 语 言 转 换 实 践 中扮 演 了至 关 重要的作 用。 如 果 不 了解这 种 文 化 认 知 的 差 异 , 译 者 在 翻 译 的
言 时 曾说 : “ …b u t w e h a v e o t h e r d r a g o n s t o k i l 1 . ” 这 里 的“ d r a g — o n ” 代 表西方恶 龙 , 应 译为 “ …… 我 们 还 有 很 多 的 困 难 需 要 克

服 。” , 这 里如果理解成东方神秘高贵 的“ 龙” , 就会造成误解 ,
甚 至是 误 会 。
在 中国. 我 们把 怕 老 婆 的 丈 夫 戏 称 为 “ 妻管严” . 这 个 词 和 “ 气管炎 ” 谐音 , 所 以有 时 开 玩 笑 时 我 们 会 说 : “ 这 个 人 有 气 管 炎 。” 如 果 这个 时候 我们 把 这 句 话 译 为 “ He h a s r a c h i t i c . ” . 那 么 外 国宾 客 就 会 以为 这 个 男 人 得 了 “ 气管炎 ” 这 种 病 。 由于 译 者 没有准确把握原文的文化 , 因此 造 成 这 种 误 译 的 产 生 。 我 们 在 翻译这句话 时应该体 现源文化 中的隐 含意义 , 那 就是 “ 怕 老 婆” 。 因此 , 上句应该译为“ H e i s a h e n — p e c k e d ma n . ” 在 以上两个例子 中 , 虽 然词汇相 同 , 但 词义却 千差万 别。 译 者在翻译 时, 要倍加 注意 , 强化跨文化 意识 , 避 免 误 译 的 产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补偿分析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补偿分析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补偿分析文学翻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文化缺省,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没有充分了解原语文化。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主要分为三大类,包括绝对文化缺省、对应文化缺省以及相对文化缺省。

为了让译文读者最大化感受原文艺术价值,必须深入了解原语作品的文化内涵,译文需要贴近读者的阅读习惯,最大化还原原文作品的文化信息,所以译者必须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

基于此,本文对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翻译补偿策略。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面向的读者群体也大不一样,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文化知识也大不一样。

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化环境特色。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译文读者和原文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翻译活动具有双面性,所以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经常出现文化缺省问题。

译者不仅要考虑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而且要考虑原文作者的表达习惯及思想特征。

要想实现翻译交际活动的成功,译者必须深入了解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表达特征,只有全面了解译文读者,才能选择科学、合理的翻译方式。

文化缺省使�g者和原文作者之间的思维交流出现分歧,译者必须理解原文作者的思想意识,才能补偿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

因此,在文学翻译中补偿文化缺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缺省概述文化缺省的定义文化缺省主要指的是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省略了原语作者和读者共有的部分文化背景知识。

文学翻译中出现文化缺省现象,虽然能够使作品更加简洁、含蓄,让读者能够进一步思考和想象文学内涵,但是译文读者也可能无法正确理解原文作品的文化内涵。

读者在阅读原语文学作品时,可能会按照原语作品的语篇提示来自行补充文化缺省的地方,从而深入理解原文内涵,感受原文作品审美艺术价值。

从通常情况来看,由于原文读者以及作者生活在相同的文化环境下,所以在理解原文作品的文化缺省时非常简单、方便。

但是,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所处的语言文化背景不同,所以译文读者无法正确理解原文作品的文化内涵,对于文化缺省部分难以理解,必须由译者来补偿文化缺省部分,这样才能方便译文读者阅读理解。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表达技巧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表达技巧

音译:根据原文的 发音,将其转化为 目标语言的文字
综合运用:根据原文 的特点和目标语言的 特点,灵活运用多种 翻译方法,以达到最 佳的翻译效果
在翻译中适当添加注释或解释
目的:帮助读者 理解原文中的文 化背景和含义
内容:包括对原 文中的文化现象、 历史背景、风俗 习惯等的解释
方式:可以在译 文中添加脚注、 尾注或附录等形 式
翻译时应注意 保持原文的风 格和情感,避 免过度修饰或
简化。
在处理文化差异 时,可以采用归 化策略,使翻译 后的文本更符合 目标语言的文化
习惯。
在处理表达技巧 时,可以采用异 化策略,保留原 文的特色和风格, 使翻译后的文本 更具有吸引力。
翻译过程中,需 要不断学习和探 索,以提高自己 的翻译水平和文
添加章节标题
XX
PART TWO
文化差异在文学 翻译中的体现
文化背景的差异
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 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和象征意义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转换和适应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保留和传播
语言习惯的差异
词汇选择: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词汇选 择差异
语法结构: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语法结 构差异
修辞手法: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修辞手 法差异
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
翻译过程中要考虑目标读者的 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翻译时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 和情感色彩
翻译时要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 可读性
翻译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翻译和 过度简化,保持原文的韵味和 深度
XX
PART FOUR
文学翻译中处理 文化差异的策略
深入了解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适应性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创新

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及解决方法

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及解决方法

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及解决方法简析英语语言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及对策译者在对文化因素进行处理时,应该分析实际情况,那么,英语语言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及对策是什么?文学与语言这两者是互相依存的,文化依靠语言进行交流以及传播,语言又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逐渐完善。

翻译不单单只是复制原文的内容和语义,它可谓是“移植”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到另外一种语言文化之后,重新进行整合后展现出来的新面貌。

对此,笔者探究了应用语言翻译中存在的文化障碍和解决方案,具体探究见文。

一、英语语言翻译之中存在的文化障碍1.不同的思维方式致使原语无法与目的语语境相连接。

思维方式不同是文化差异中的重点表现。

思维即人们在概念以及表象基础上进行判断、分析、推理等构成一种思想过程。

每一个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环境,所以,形成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汉语蕴含的哲学背景是对佛、道、儒的感悟,组词、造句与文章抒写主要提倡“形散而神不散”。

汉语语句言简意赅,富有弹性,给广大读者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所以,我国人们的思维通常属于“螺旋式”。

而英美民族一直都生活在比较开放的环境中,他们较为重视个人的利益,说话做事直截了当。

所以,西方人形成的思维方式属于“直线式”。

上述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了语言的实际表达方式。

汉语通常将推理、判断和观点放在句子和句群后边,以便让人留下深刻印象;英语却将强调部分放置在语句的开头。

这样人们在翻译时就会出现障碍,进而使原语和目的语语境间发生断裂。

2.民族文化可能导致语言翻译中的空缺和文化冲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这导致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

任何语言都有许多与本民族特有事物相关的词汇,这就导致了语言翻译中的空缺和文化冲突。

二、克服文化障碍的方案1.译者应该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

其一,译者必须掌握中西方各自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其二,译者必须大量的进行阅读,了解中西方所具有的用语环境和社会习俗;其三,译者一定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应用西方人的思维去表达和观察我国的变化以及发展。

文学翻译的挑战与策略

文学翻译的挑战与策略

文学翻译的挑战与策略文学翻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它要求译者不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艺术表达有敏锐的洞察力。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如何准确传达原作的意境、如何保持原作的风格和节奏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译者需要采取一些策略和技巧。

本文将探讨文学翻译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文学翻译的挑战1.语言差异: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的差异,这给文学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有些词汇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翻译,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和意境进行恰当的转换。

此外,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差异也会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2.文化差异:文学作品是文化的产物,它们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风俗和价值观。

因此,文学翻译需要考虑到文化差异的存在。

译者需要了解原作所处的文化背景,以便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同时,译者还需要在翻译中注入目标语言的文化元素,使译文更贴近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3.艺术表达:文学作品是艺术的表达,它们通过语言的运用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因此,文学翻译需要保持原作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译者需要在翻译中保持原作的节奏和韵律,使译文具有与原作相似的美感和感染力。

这对译者的语言功底和艺术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文学翻译的策略1.准确传达意境: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意境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译者需要通过恰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作的意境。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借助于类似的情境和形象来传达原作的意境,使译文更贴近原作的表达效果。

2.保持原作的风格: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译者需要在翻译中保持原作的风格和特点。

译者可以通过对原作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以及对目标语言的灵活运用来实现这一目标。

同时,译者还可以借助于一些翻译技巧,如借译、意译等,来保持原作的风格和节奏。

3.注入目标语言的文化元素:文学作品是文化的传递和交流,译者需要在翻译中注入目标语言的文化元素,使译文更贴近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名著译作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名著译作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名著译作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文化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一大特点。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所共有的产品,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和物质对象等。

文化中无形的这个部分-信仰系统、互动模式、政治程序等-构成了非物质文化。

文化中的物质部分-机器、工具、书籍及其他-构成了物质文化。

”可见,文化包含的范围非常广。

东西方不同的历史、地理和生存模式等,造就了不同的文化。

而不同的文化又造成了人们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也造成了对相同事物或概念的不同理解。

翻译是使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

翻译的目的在于促动不同文化间人民的沟通与交流。

因为文学样式的多样性,文学翻译中存有的文化差异也更为多样和复杂。

而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文化差异便成了文学翻译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本文意在通过度析和对比《老残游记》第二回《明湖居听书》的两个英译本-分别由HaroldShadick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以下简称Harold译和杨译)-来讨论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1数字的处理就中西方数字来说,英语中的数字往往是实数,这与他们逻辑分析型的思维模式相关,而汉语中数字的虚实则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这跟汉英语的构成方式相关。

“西方语言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

”(徐行言:158)而且,从语法上讲,英语的词语有人称、数、格、时态的区别和变化,而汉语则很少。

比如“我”,汉语就说“我”,而英语相对应的则有I,me,myself。

汉语的数字往往虚实两用,所以具有比较英语多的修辞和文化含义。

在翻译的过程中,尤其是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对数字的处理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意义,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明湖居听书》中采用了大量的数词,Harold和杨做了不同的翻译。

原文第二段在谈到观众对王小玉唱曲的反应中有这么一句话:“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帖;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一、文化误读的起源翻译活动中的文化转向在20世纪70年代时,就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文学翻译中,学者们的课题主要是研究文化信息是否能得到准确的传递。

在交流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碰撞与冲突,主要是因为存在客观的文化差异性,因此,就涉及到了文化误读的理论研究课题。

想要忠实的表达出本文的涵义和文化意义,就必须正确的理解和阅读作品中包含的文化信息。

文化误读主要来源于诗学误读。

文化误读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热门课题,主要是因为西方理论思潮的引进。

同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者都对它毁誉参半,是因为在翻译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客观的现象。

有学者认为,其理论概念应采取合理、科学的手段进行分析,这样学者们在谈论误读时,才不会对其草率而论,莫衷一是。

在最初的阶段,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正式提出了“误读”的文学理论术语。

在这本书中,哈罗德•布鲁姆还提出了“诗学误读”理论及“这种误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校正,但实际上必然是一种误泽”。

随后,误读在西方国家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和概念。

其与文学理论上的误读有一定的区别,在翻译学科中研究的文化误读是属于狭义的误读,只限于文学翻译中对文化信息存在偏离的理解与表达。

如果误读的绝对性和合理性太过于注重,那么翻译的严肃性与科学性也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二、文化误读的误读性质当前文化文章在进行分类文化误读时,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是最常见的划分类型。

有的学者认为:无意识误读主要是受制于客观的原因影响,有意识误读则是和它相反的原因。

有意误读和无意误读及为自觉性误读和非自觉性误读。

通过文学翻译的实际实践,有学者认为,结合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表现,还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文化误读类型,主要是:理解性误读和目的性误读。

理解性误读、目的性误读和有意误读、无意误读进行相比较,理解性误读和目的性误读更能把文化误读形成的机制全面的体现出来。

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及对策分析

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及对策分析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困境及对策分析摘要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的思维活动,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但是,由于东西方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历史背景、文化习俗等,造成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在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差异容易造成原作品信息的失真或偏差,为了破除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困境,保证文学翻译的真实、和谐与默契,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种种障碍,以更好地完成文化融合与传递,创造出更为完美的作品。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化差异困境对策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文化作为国与国之间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在各国的交流与往来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转换艺术,是用一种语言转换另一种语言的思维活动,也是不同国家间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文学翻译在翻译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翻译的重要形式,文学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化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

但是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不同,决定了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尤其是东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更给文学翻译带来了诸多难题和困境。

翻译的目的是通过译者的语言转换活动,客观、真实地把原文所承载的内容重新表达、反映出来。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因素等的影响,对文学翻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和影响。

破除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困境,创造出更加完美的翻译作品,从而达到文学传播与文化交流的真正目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文学翻译是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

文学翻译是将某一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作品内容、风格、精神再现于另一文化语境中的过程,也就是实现文化的“移植”和“传真”。

在当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文学翻译已经不仅仅单纯地指语言艺术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模式的交流与转换。

文化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涵盖内容较宽的系统概念,几乎包含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因为具有传承的特点而富有相对的稳定性。

文学翻译的困难和挑战

文学翻译的困难和挑战

文学翻译的困难和挑战文学翻译,作为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界限的交际活动,旨在将源语言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形式、风格和韵味等转换成译入语言,使其具有与原文同等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效果。

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文学翻译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文学翻译中最为显著的困难和挑战之一。

不同民族和国家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

这些文化差异往往导致源语言和译入语言之间存在无法完全对等的现象。

例如,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充满了丰富的诗词、成语、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这些元素对于外国读者而言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如何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又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是文学翻译需要克服的重要难题。

2. 语言表达文学作品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独特的语言表达,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

然而,不同语言之间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往往存在很大差异,这为文学翻译带来了诸多挑战。

例如,汉语中的四字成语、古诗律诗等独特的语言形式,在英语等西方语言中很难找到对等的表达方式。

此外,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象征、双关等修辞手法,在翻译过程中也容易丧失其原有的韵味和效果。

因此,如何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同时使译文通顺、自然,是文学翻译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3. 情感传递文学作品往往承载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心境,这也是其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和认知差异,情感传递往往面临困难。

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情感内涵,并在译文中寻找对等的情感表达方式。

这不仅要求译者具备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其具备高度的共情能力和审美素养。

因此,如何在译文中准确传达原文的情感,是文学翻译的一大挑战。

4. 审美追求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审美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时代和个体差异的影响。

因此,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处理好原文的审美追求与译入语言读者的审美期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文化差异与文学翻译障碍及其对策

文化差异与文学翻译障碍及其对策

俗环境 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用语言的形式进行再 创造 的工作。因 此, 在 翻译 的过程 中尤其要注意不同风俗 习惯 的影 响。例如 ,中国人 认为 “ 龙” ( D r a g o n )是 民族 的 图腾 ,是力量 和权 力 的化身 ,提 起 “ 龙 ”这个词语就会 让人肃 然起 敬、精神振 奋;而在西 方的文 化 中, 龙被认 为是一种会喷火 的怪兽 ,是邪恶、灾难 的象征 ,人们 对龙是敬 而远之 的。因此 ,译 者在 翻 译 的过 程 中,要 注 明东 西 文 化 中有 关 “ 龙” 的差异 ,不然会被读者误解 。 二、应对 文化差异背景下翻译障碍的具体对 策
( 一 ) 直 译 法

文化 差 异 导 致 的 翻 译 障 碍
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 ,因为两者发展 的历 史 、 所 处的地 理位置 、宗教信仰以及价值观念存 在很大 的不 同。例 如 ,西方许多 国 家都信奉基督教 ,基 督 教也 有许 多文 化词 语 ,例 如 ,G o d( 上帝) 、 圣经 ( B i b l e ) 、g o s p e l( 福) 、p r o v i d e n c e( 神 意 、天 道 ) ;而 在 中 国, 许 多人都信奉佛教 ,因此佛教文化的影响较广 ,而在这一 宗教背景之 下衍生 出许多佛教语言 ,如天 、阿弥陀佛 、玉皇大帝、观音菩萨 、敬 神等等,如果对 中外的文化背景不了解 ,那 么读者就很难 理解作 品中 有关这方 面的内容 。而且 ,中外 文化 中人 们 的价值 观也 不相 同 ,例 如,中国人 主张个 人不过 是 “ 沧海一 束 ” ,是社 会大 家庭 的一份子 , 每个人都应为 了集体而努力 ;而西方人则 非常强调个人 的独立价值 和 自由,推崇个人在社会 中的作用和价值。此 外,思维方 式的差异也是 中外文化差异 中的一部分。具体说来 ,因文化差异 导致 的翻译障碍 主 要 体现在 : ( 一 )不同的历史 发展背景导致 的障碍 在世 界历史几千年 的发展过程 中,不同国家都 因为不 同的历史背 景而形 成了具有独特文化 内涵 的词汇 。在翻译文学作品时 ,不仅要译 出词语 的意思 ,还要介绍其背后的文化元 素 , 这样 才能 使得译文 的质 量得到提高,否则读者很难理解。例如 ,古典名 著 《 红楼梦》 中 ,有 段关于林黛玉之美 的描述 :两弯似蹙非蹙 蹙烟眉 , 一 双似喜非喜含 情 目。态生两靥之愁 , 娇袭一 身之病 。泪光点点 , 娇喘微 微。 闲静 时 如娇花 照水 ,行 动处似 弱柳 扶风 。西 方译 者霍 克斯 翻译为 :S h e h a d

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发布时间:2023-02-03T00:50:24.89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8期9月作者:董玉卓邢晓萱[导读]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的实践活动,复杂、繁琐且具有灵活性。

董玉卓邢晓萱河北外国语学院 050091摘要:翻译作为一种语言的实践活动,复杂、繁琐且具有灵活性。

在同一语境下,不同译者产出的译文也不相同,因此,翻译必须在一定的文化条件下进行。

消除由于文化差异引出的翻译错误现象,立足跨文化视角进行英语翻译技巧转换是十分必要的。

如何更好地处理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减少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问题,减少翻译偏差,直接关系到英语翻译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翻译;作用对策当前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多极化趋势显著,且国际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英语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并在受差异化显著的影响下,英语翻译的翻译难度日益加大。

为保障英语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可转化成符合文化差异、符合交流情境的语言,应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跨越英语翻译障碍。

从而实现英语翻译的规范化、可视化,并将英语翻译便利的应用在宏观国际背景下。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体现第一,社会和历史背景的差异。

由于历史条件以及不同统治下产生的社会条件等相关自然因素出现了一定变动,所以不同国家会表现出差异性的历史创新进程。

历史的长河中,我国与其他国家建设的社会条件与历史条件呈现巨大差异。

长时间以来,我国主张文化间的和谐统一,站在整体的视角下挖掘问题本质。

可是西方地区强调思维开放,翻译英语阶段,不只是关注视角转换的应用,还应围绕实际翻译需求翻译好文本。

第二,生活习惯与地区风俗的差异。

受历史发展、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不同国家区域中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模式,对应的风俗习惯也会表现出差异性。

例如:在饮食上,中国人讲究口感,且荤素均衡;而西方国家注重营养,多食肉类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分析及处理策略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分析及处理策略

文学翻译 中的文化差异分析及处理策略
邹 园艳 , 朱 健
( 庆 电子 工 程 职 业 学 院 , 庆 4 13 ) 重 重 031 摘 要 : 化 因素在 文 学翻 译 中有 着至 关重要 的 地位 。在翻 译过 程 中有 效 完成 不 同语 言 间的文化 差异 的 文
传 递是 文 学翻译 的重要 任 务 。不 同的 文化 背景 、 生存环境 、 统观 念 和 宗教 信 仰等都 影 响着翻 译 的质量 。结 传
合 使 用异化 和 归化策 略 . 理 运 用创 造 性叛 逆手 法是 处理 文 学翻译 中的文化 差异 的有 效策略 。 合
关键 词 : 学翻 译 ; 文 文化 差 异 ; 源语 ; 目的语 中图分 类号 :H3 4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4 5 8 (0 2 0 一)5 — 3 1 7 — 7 7 2 1 )1 【 3 0 0
第 2 卷 第 1 1 期
21 0 2年 1月
重 庆 电子 工 程 职 业 学院 学 报
o m a fCh n q n N g fElcr nc En i e rn u lo o g i g Co e e o e to i gn ei g
V o. N 0 1 1 21 . l n. 2 2 a 01
翻译 不 仅 被看 作 是语 言 符 号 的转 换 . 且 被看 而 作 是一 种跨 文化 交 际 的行 为 文 学 翻译 涉及到 社会
的人 , 语 可 译 为 “ i hi d p r n , 直 接 译 英 af r a e es ” 若 a— r o
为 “e esn , 怕英美 读 者会摸 不着 头脑 。 rdp r ” 恐 o 同样 , 民族 似乎很喜欢 “ 色” “ 蓝的天空 ” 汉 蓝 ,蔚 、 “ 蓝 的大海 ” 蔚 都给人 以无 限的遐 想 而英美 文化 中

浅谈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摘要】文化在语言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文化作为语言的模式,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在语言对比中我们能发现文化的巨大作用,在两种语言的互译中文化的影响是对翻译者的巨大考验。

试以汉俄语互译为例,对这个问题进行实证层面的分析。

【关键词】文化翻译差异各种语言都有自己本身的特点,不同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各有其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历史,不同的传统,甚至连感情表达和联想方式也不尽想通,特别是分属于不同语系的语言,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更大。

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说过:“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涵的那些特点,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而即使是最优秀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

翻译时只能尽量缩短这个距离,过则求其勿太过,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

”我国是个多名族的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跟世界各国的交流,都离不开翻译,自古就有“舌人”,“通事”,“寄象”等称号或官职,即现在的译员,翻译工作者或翻译官。

我认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

翻译之所以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容易,主要是因为文化因素,语言反映文化,并受文化的制约。

在不同的文化里,相同的词语有着不同的文化含义。

因此,翻译的最大价值在于再现世界不同文化,翻译直接影响着不同文化的传播,保加利亚翻译理论家安娜·利洛娃说过:“世界上不存在不受翻译的影响、不受益于翻译的民族文化。

翻译源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流,就其本身而言,它体现了原语国文化与译语国文化交流、合作的经过和结果。

因此,翻译必然带有某个民族、某个时代的历史特征和民族特征,带有文化发展的规律性。

如果无视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无法正确认识翻译的特点记忆只有翻译才具备的特殊性。

中国、俄罗斯的文化是两国人民智慧和历史意识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表现。

在人类与大自然斗争求生存求发展中,两国文化有着很多共性,比如道德观念、社会公德、对大自然的态度……因此,尽管各自文化产生的背景不同,但由于人类生活的共性,就决定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同时,由于背景各异,产生了很大的文化差异,显示出各自不同的个性。

英美文学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及处理

英美文学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及处理

英美文学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及处理摘要不同的民族文化既存在共性又具有差异,英美文学翻译作为跨文化、跨语言的文化交流,必须要对这些差异做出了解并探寻正确处理文化差异的途径和办法。

本文对英美文学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以及主要的文化差异处理策略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研究《乱世佳人》陈廷良译本,对陈译本《乱世佳人》在文化差异处理方面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对文化差异下翻译策略的选取做出了论证。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学翻译文化差异《乱世佳人》陈廷良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一英美文学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分析每个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都会受到当地生活习俗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文化也会体现出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的民族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而这些文化虽然存在一些共同之处,但是差异也无法避免,所以,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汉语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由于受到地域、社会历史以及宗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呈现出了巨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为文化相含、文化相斥和文化相缺三种形式。

1 文化相含文化相含主要体现为本民族文化环境下某些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大于或者小于外民族文化环境中某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可能出现优势有时大于、有时小于的情况。

比如在对亲属的称谓上,中华民族文化下对父亲和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孩子可以分为堂姐、堂兄、表姐、表兄等,但是这些内容在英语文化中用一个“cousin”就可以涵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视亲情和血缘,而英语国家的亲属关系则比较松散。

面对这种现象,译者在英美文学翻译对个别词汇的翻译只能以语境为根据来进行判断。

2 文化相斥文化相斥是指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语言表现所代表的深层意义具有差异或者存在矛盾的情况,文化相斥主要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生态环境背景和思维方式所引起的。

如将“猫(cat)”作为例子,在《乱世佳人》中有着这样一句话为:“and i suppose she’ll tell all the boys,the old cat.”这里的cat一般是英语文化中对心地恶毒、喜欢说些闲言碎语的女人所作出的比喻,而在汉语文化中的cat所比喻下的人一般都比较可爱、伶俐,带有亲昵的感情。

小议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小议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了尽 量 减 少 文化 差 异 的 四种 不 同的 翻 译 方 法 。

原 文 文 化特 色 的 译 作 。然 而 , 种 语 言 代 表 着 两 种 完 全 不 同 两
的 文 化 , 化 可 能 有 类 似 的 因素 , 不 可 能 完 全 相 同 。因 此 , 文 但 完 全 展 现 原 文文 化 内涵 的完 美 的 翻 译 作 品是 不 可 能 存 在 的 , 译 者 只 能 最大 限度 地 再 现 源 语 文 化 。第 二 , 果 意 义 和 文 化 不 如 能 同 时 兼顾 , 者 只 有舍 弃 形 式 对 等 , 过 在 译 文 中 改 变 原 文 译 通 的 形 式 达 到再 现 原 文 语 义 和 文 化 的 目的 。第 三 , 果 形 式 的 如 改 变 仍 然不 足 以表 达 原 文 的语 义 和 文 化 , 以采 用 “ 创 ” 一 可 重 这
化 交 际 、 文 化 合 作 、 化 交 融 或跨 文化 交 际等 一 系 列 术 语 来 替 跨 文 代 “ 译 ” 因此 , 翻 。 怎样 更 加 准 确 、 如其 分 地 处 理 文 学 翻 译 中 的 恰
文 化 差 异是 创 造 完 美 翻译 作 品 的 关 键 。 本文 从 不 同的 角 度 探 讨
翻译 技 巧 来 解 决 文 化 差 异 , 源 语 和 目的 语 达 到 意义 上 的 对 等 。 使
“ 创 ” 指 将 源 语 的 深 层 结 构 转 换 成 目的 语 的 表 层 结 构 , 就 重 是 也
创 造 出 真实 体 现 源 语 风 格 的 翻 译 作 品 。作 品语 言 风 格 的 不 同 就 意 味 着 所蕴 涵 的文 化 因素 也 各 不 相 同 。 例 如 :就科 技 体 裁 的 文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适配问题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适配问题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适配问题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学作品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然而,文学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其中涉及到的文化适配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挑战。

文化是一个广泛而深奥的概念,它涵盖了社会的价值观、信仰、习俗、传统、历史等多个方面。

当一部文学作品从一种文化背景被翻译到另一种文化背景时,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需要进行恰当的处理,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和欣赏原作的内涵。

如果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元素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误解、文化失真甚至文化冲突。

不同的语言往往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意象。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龙”通常被视为吉祥、权威和力量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则常常被描绘成邪恶的怪物。

在翻译涉及“龙”的文学作品时,如果直接将“龙”翻译成“dragon”,可能就会引起西方读者的误解,无法准确传达原作中“龙”所代表的正面形象。

这种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词汇含义不对等,是文学翻译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除了词汇层面,文化在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也会给文学翻译带来困扰。

中国文化注重整体思维和含蓄表达,很多时候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来传达情感和思想;而西方文化则更倾向于逻辑分析和直接表达。

例如,中国的古诗词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抒发情感,其意境深远,需要读者通过联想和感悟来领会其中的韵味。

在翻译成其他语言时,如果只是逐字逐句地翻译,很可能会丢失原作中的意境和文化韵味。

宗教信仰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学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教义、神话和象征符号。

在翻译宗教相关的文学作品时,如果译者对相关宗教文化缺乏了解,可能会导致翻译的不准确或不恰当。

比如,在基督教文化中,“十字架”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而在佛教文化中,“莲花”则常常被视为纯洁和神圣的象征。

在翻译涉及这些宗教象征的作品时,需要译者准确把握其文化内涵,进行恰当的翻译。

风俗习惯的差异同样会给文学翻译带来挑战。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如何处理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如何处理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如何处理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学作品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文学作品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然而,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给文学作品的翻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如何妥善处理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成为了翻译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化差异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独特的历史、宗教、价值观、社会习俗等,这些因素都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等观念,在西方文化中可能难以找到直接对应的表达。

同样,西方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基督教文化元素,对于不熟悉基督教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也会有一定的困难。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文化中往往存在差异。

一些词汇在源语文化中可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但在目标语中可能无法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汇。

以“龙”为例,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权威和力量,是一种备受尊崇的神话形象。

但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被视为邪恶和恐怖的象征。

因此,在翻译与“龙”相关的词汇时,不能简单地直译为“dragon”,而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灵活处理,以避免文化误解。

在处理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时,异化和归化是两种常见的翻译策略。

异化策略强调保留源语文化的特色,尽量向读者传达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

例如,将“功夫”音译为“kung fu”,“风水”音译为“feng shui”,让目标语读者直接接触和了解中国独特的文化词汇。

归化策略则更注重使译文符合目标语文化的表达习惯,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将“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翻译为“一贫如洗”,用目标语中熟悉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源语的意思。

在实际翻译中,翻译工作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策略。

对于一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不易为目标语读者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异化策略,辅以适当的注释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

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不对应”现象

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不对应”现象

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不对应”现象作者:赵进明,陆延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30期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处理原语和译语及其所处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对应现象。

笔者认为,这种不对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名称;2.禁忌;3.典故,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

作者指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有着自身特色的语言载体,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作用只能是对此作出受限制的“文化补偿”,也就是尽量保留和再现原作中的极易失去的“灵气”。

关键词:文化不对应;文化补偿;神似;化境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119-02一、前言钱钟书说过,“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习惯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留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于…化境‟”。

笔者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要想达到“化境”,就必须首先突破上述的“文化困境”。

而导致上述的“文化困境”的原因,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文化不对应”现象,这种文化上的“不对应”必然会导致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对应”。

在本文中,作者将针对几种常见的文化不对应现象加以探讨,并试图找出解决方案,同时也希望“抛砖引玉”。

二、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不对应现象及对策(一)名称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族群、以及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产生、变化和发展着的,因而,它们所承担的表情达意的功能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地域特点、民族个性和文化色彩。

笔者认为,译者可以采用以下的四种方法来翻译各种名称。

1.加注法。

当译者无法把一个名称的内涵意义全部译出时,则可以只翻译该名称的局部含义,随后再在译文后面加上注脚。

例如,在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从“唐三藏”这个名字,汉语读者可以联想到所有的佛教经典,以及佛家三宝;从“孙悟空”这个名字,就可以联想到佛教所讲的“大彻大悟、四大皆空”的理念……而英国汉学家亚瑟·韦利(Arthur Waley)将它们分别译为Master,Monkey……,这样一来,译文就丧失了原来的名称的文化底蕴,阻碍了西方的读者对汉语文化的进一步了解,这时,译者就需要在译文后面加上注释,以便对西方读者进行文化上的“补课”。

文学作品英汉互译的常见挑战有哪些

文学作品英汉互译的常见挑战有哪些

文学作品英汉互译的常见挑战有哪些在全球化的时代,文学作品的英汉互译越来越频繁。

这一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然而,要实现高质量的文学作品英汉互译并非易事,译者往往会面临诸多挑战。

语言结构和语法的差异是首先需要面对的难题。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语法规则、句子结构和词汇用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英语注重形合,通过丰富的形态变化和连接词来表达逻辑关系;而汉语则重意合,更多依靠语序和语义来体现句子的含义。

在翻译时,译者需要准确理解原文的语法结构,并在目标语言中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

比如,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换为短语或分句。

词汇的多义性和文化内涵也是翻译中的一大障碍。

许多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而文学作品往往运用丰富的词汇来营造氛围、刻画人物和推动情节。

译者不仅要理解词汇的基本含义,还要结合上下文和作品的整体风格来选择最合适的译词。

同时,一些词汇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成语、俗语、典故等。

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字面翻译,可能会导致目标读者无法理解或误解原文的意思。

例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直译成“ A loss, sometimes, is a gain ”,可能无法传达出这一成语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文化韵味。

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也是翻译的难点之一。

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常常被作者用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但由于中英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这些修辞手法在翻译时可能无法直接对应。

译者需要在目标语言中寻找相似或等效的表达方式,以保留原文的修辞效果。

比如,英语中的“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翻译成汉语可以是“忙得不可开交”,虽然具体表述不同,但都传达了忙碌的程度。

风格和语气的传达同样具有挑战性。

每一位作者都有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语气,有的简洁明快,有的华丽繁复,有的幽默诙谐,有的严肃庄重。

译者需要敏锐地捕捉到这些风格特点,并在翻译中尽量予以再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学翻译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存在差异,文学翻译中存在着许多文化差异问题,这些问题在文学翻译中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历史文化背景
文学作品往往是一国文化的代表,所以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应该先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

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是独特的,因此在翻译时需要进行一些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文化。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注重礼仪仪式,而西方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和独立,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这些文化差异。

二、词汇的差异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同一个词汇的含义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在文学翻译中需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

例如,在西方国家,晚上吃东西是很普遍的,但是在中国,很少会有人晚上吃饭,因为中医认为晚饭吃得太晚不利于健康。

如果一个西方人写了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他在晚上吃了一顿饭,那么译者就需要考虑是否将“dinner”翻译为“晚饭”还是“晚宴”。

三、文化背景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既包括历史文化背景,也包括现代文化背景。

例如,在中国,饭桌上的规矩非常严格,人们要遵守相关的礼仪和规矩,而在西方,饭桌上的礼仪比较自由,人们可以随意说话或者交谈。

因此在翻译饭桌上的相关事情时,需要注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

四、价值观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人们对于某些事情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翻译中也需要注意这些
价值观的差异。

例如,在中国,尊敬老人被视为一种美德,而在西方,则更注重个人独立和自由。

如果一个西方作家写了一篇与老人相关的文章,那么译者需要注意如何使读者理解这篇文章。

五、语言的音韵差异
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音韵差异,这种差异对于译者来说是一种挑战。

例如,在中文中,有很多象声词,而在英语等西方语言中,这些词并不多。

如果一个中文作品中包含了很多象声词,那么译者就需要考虑如何正确地翻译这些象声词。

六、文学风格的差异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同的文学风格,这种风格的差异既包括语言风格,也
包括文化风格。

因此在进行文学翻译时,需要注意如何传达原著的文学风格。

例如,在中国的诗歌中,人们常常使用五言或七言结构,而在西方的诗歌中则更注重韵脚和音律。

总之,在进行文学翻译时,需要注意很多文化差异问题,只有彻底理解原著的
文化背景和文学风格,才能够进行令人满意的翻译。

同时,译者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深厚的语言功底,才能够正确地传达原著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