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合集下载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_天文地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_天文地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
温带(南北纬 40°—60°之间):T 最冷月>0
7、温 带季风 气候、 8、 温带大 陆性气 候、 2、9、根温据带降海洋水性特气点候确定 具体 气候类 型:
亚热带(南北纬 30°—40°之间):T 最冷月>0℃:
5、亚热带季风气候、6、地中海气候
寒带(北纬 60°—90°之间)):T 最热月<15℃
T最 热 月
亚 寒 带大 陆性气候
1、苔原 气候
2、冰原 气候
冬季漫长严寒, 暖季短促,降水 少且集中夏季
南、北纬50º~70º 之间
全年严寒, 降水少
分布在极地附近
全年酷寒
分布在极地
亚欧大陆 和北美大 陆的北部
亚欧大陆 和北美大 陆的北冰洋沿岸 南极大陆 和格陵兰 内陆地区
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地处高纬,太阳高度较小、 受极地气团和冰原气团控制 纬度高,太阳高度极小, 受极地气团和冰原气团控制
1
<15℃
高山 气候
垂直变化明显
分布中、低纬度的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 地势高,地势起伏大
高大山地和高原 斯山等地
二、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
1、温度带的判断: 南北半球的判断:6、7、8 月高温:属于北半球;12、1、2 月高温:属于南半球
热带(南北纬 30°之间):T 最冷月>15℃:
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 3、热带季风气候、4、热带沙漠气候
世界十三种气候类型及分布
一、全球主要气候类型:
气温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形成原因
1、热带雨
全年高温多雨
林气候
南、北纬10º之间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征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征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高原山地气候
海拔较高的高原高山
冬冷夏凉,降水稀少
气候类型的判别方法
1、根据气温、降水资料进行判别(以“温定带”)
步骤一:根据气温,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如果最热月出现在7月,则该地在北半球;如果最热月出现在1月,则该地在南半球。
步骤二:根据气温确定热量带。(见下表)
热量带
热带
夏雨型
750-1000mm
热带草原气候
1500-2000mm
热带季风气候
800-16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500-800mm
温带季风气候
<500mm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雨型
300-1000mm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250mm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沙漠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寒带苔原带
冰原带
气温
指标
最冷月
>15℃
最冷月
0-15℃
最冷月<0℃
最热月>18℃
最热月
10℃-18℃
最热月
0℃-10℃
最热月
<0℃
步骤三:根据降水量,结合气温资料确定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类型
年降水量指标(大致)
气候类型
年雨型
>2000mm
热带雨林气候
700-10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可>0℃,气温年较差小。)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征》
气候特征:以气温的高低和季节变化、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变化来说明。
温度带
气候类型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及特征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及特征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赤道附近
成因:纬度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
分布:雨林带南北两侧
成因: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3、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侧沿岸
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4、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雨旱季节分明
分布:亚洲南部
成因: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
5、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南北纬30度附近大路东岸
成因:东南季风与西北季风交替控制
6、地中海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南北纬30—40度大路西岸
成因: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7、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点:全年温和,降水均匀
分布:南北纬40—60度大路西岸
成因:全年受西风带与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8、温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分布:亚洲东部、秦岭-淮河以北
成因:东南季风与西北季风交替控制
9、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冬夏温差大,全年降水少
分布: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
成因:中纬度,距海较远
10、高山高原气候
特点:全年低温,降水较少分布:海拔较高的高山、高原地区成因:地势高、气温低、降水较少
11、极低气候
特点:全年低温,降水很少分布:南极洲、格林兰及北冰洋沿岸成因:纬度高,受极地高压与极地东风影响。

11种气候类型特点

11种气候类型特点

11种气候类型特点
1、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布均匀;分布:主要在南北纬5°以内;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季;分布:南北纬5-10°;成因:副高与赤道低压交替控制。

3、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分布:亚洲东南部、南部;成因:受西南季风控制。

4、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干旱;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高控制。

5、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6、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西;成因:风带与副高交替控制。

7、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亚洲东北部;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8、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分布:40-60°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西风控制。

9、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分布:大陆内部纬度较高处;成因:纬度高,受副极地低压控制。

10、极地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分布:极圈附近纬度较高处;成因:受极地气团控制。

11、高山高原气候;特点:情况复杂,不好一概而论;分布:海拔较高处,一般3000以上;成因:海拔高。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
二、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图
北半球气候理想分布图与自然带对应图
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方法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2、依据一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
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3、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全年多雨型:年降水量>2000mm,则为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1500—2000mm,为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少雨型:全年高温年降水量<125mm,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较高且季节变化很大,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如果降水少,多云雾,全年低温,则可推断为极地气候。

全年均匀型:全年各月降水均匀时,为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多雨型:降水集中于夏季,有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750mm—1000mm)、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6、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带)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欧洲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比较凉爽,冬天不冷,全年降水较多较潮湿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带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最大、最典型。
8、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北、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日本及朝鲜半岛*亚洲面积最大。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亚洲东南部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亚洲面积最大
4、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旱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内部及大陆西岸地区。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西部*非洲北部面积最大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等东部沿海地区。
9、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日夜温差大,
全年降水少,雨热同期
内部。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亚洲面积最大。
10、寒带气候
全年都很寒冷,积雪不会融化
两极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
11、高山、高原气候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热带亚热带的高大山地(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中国的天山、亚洲的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东非高原,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气候主要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1、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潮湿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流域、刚果盆地、亚洲印尼、马来群岛等地。*南美洲面积最大。

七年级地理世界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七年级地理世界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特点:全年高温多雨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5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8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9温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成因:纬度高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11极地气候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成因:纬度高特点:全年皆冬,严寒少雨12高原山地气候分布规律:海拔高的高原和山地成因:海拔高特点:气温要低于通纬度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图形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图形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资料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温度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特点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雨林两侧)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终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大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终年炎热干燥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降雨集中于夏季寒带(极地气候)寒带苔原气候亚欧、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降水少寒带冰原气候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终年严寒,降水少高原和山地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三、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判断方法和步骤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所在的温度带。

(以温定带)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为0-10度之间。

其特点是年降水量丰富,气温常年高,湿度大,日照时间较短。

这种气候适合植物生长,植被繁茂,且物种多样性丰富。

主要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刚果盆地等地区。

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为10-20度之间。

其特点是降水量明显少于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季节性干湿交替明显。

这种气候适宜野生动物的栖息,常见的动物有犀牛、大象、斑马等。

主要分布于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区。

3.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亚洲的东部、美洲大陆的东部以及澳大利亚的东部沿海地区。

其特点是夏季雨水较多,冬季干燥,气温变化大。

这种气候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

4.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欧洲的西部和北美的西北部,还包括南美洲智利的南部和澳大利亚的南海岸地区。

其特点是年温差较小,降水均匀分布,冬季湿润多雨。

这种气候适合牧业和农业发展,也是葡萄、牡丹等特色植物的适宜生长区域。

5.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中部和亚洲的大陆内部,还有欧洲东北部的大陆内部。

其特点是气温变化大,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多雪。

这种气候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

6.极地气候:极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极地地区,如南极洲和北极地区。

其特点是气温极低,全年大部分时间处于冰冻状态,降水少且呈现年降水平均较低。

这种气候几乎不能进行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极其严酷,适宜的生物种类非常有限。

总体来说,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分布。

了解这些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为农业生产、动植物栖息等提供参考和指导。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1.热带雨林气候(Af):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夏季温暖湿润,全年降雨丰富,气温年较差小。

特点是气温稳定,日照时间较短,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性高。

2.热带季风气候(Am):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南部、非洲东南部等地区,夏季温暖潮湿,冬季相对干燥。

特点是季风影响强烈,夏季降雨丰富,冬季风力强劲,气温和湿度差异明显。

3. 热带沙漠气候(Bwh):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并带有热带干旱气候。

特点是气温高,干燥少雨,蒸发大于降水,沙漠地形占主导。

气候较为极端,生物适应能力强。

4. 中海洋性气候(Cwb):中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中部、东亚沿海等地区。

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温度温暖,冬季寒冷,降水分布均匀,适合农业生产和植物生长。

5. 温带大陆性气候(Dfa):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大陆内部的地区,如东欧、中部北美洲等。

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分布不均匀,年温差大,冷暖空气交汇。

6.苔原气候(ET):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极和高山地区。

特点是寒冷少雨,气温低,植被覆盖少,以苔藓植物为主,生物适应能力强。

7.冰川气候(EF):冰川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和极地冰川地区。

特点是气温极低,降水以降雪为主,雪线低,冰川发育,植被短暂或几乎没有。

8.草原气候(BS、BSh、BW):草原气候分布广泛,包括温带草原、亚热带草原和寒温带草原。

特点是干燥少雨,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适宜草原植被生长,适合放牧。

9. 地中海气候(Csa)、西海岸海洋性气候(Cfb):地中海气候和西海岸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南海洋沿岸地区。

特点是冬季温暖潮湿,夏季炎热干燥,具有明显的潮湿季节和干燥季节。

10.高山气候: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特点是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降水形式多样,范围广泛,植被类型多种多样。

这只是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简单描述,实际上,气候类型的分布还受到地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海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
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明的干湿两季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
4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
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
特点:夏季干旱炎夏.冬季温柔湿润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夏多雨,冬季温柔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特点:夏无酷暑,冬无凉爽,降水平均.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70度)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凉爽,夏季炎夏,气温年变化大9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凉爽干涸
10极地气候
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
特点:全年皆冬,凉爽少雨
11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规律:海拔高的高原和山地。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1.引言1.1 概述气候是指地球上某一地区在较长时间内的天气现象的总体表现。

世界上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每种气候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特点是年降水量丰富、气温稳定高。

这种气候下,植被繁茂,生物多样性丰富。

热带雨林气候对全球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非洲中南部等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量充沛,冬季则干燥、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世界上人口密集的地区之一。

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的沙漠带,以及地球的两个回归线附近的中纬度地区。

这种气候下,降水量非常稀少,温度变化较大,白天炎热夜晚寒冷。

沙漠气候条件恶劣,植被稀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东亚大陆、北美大陆等地,呈现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特点。

降水量较少,季风影响明显,气候变化剧烈。

这种气候适宜农业和工业发展。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东亚沿海等地,四季温和,降水量充足。

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农业和周边海洋生态系统具有积极影响。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极、南极等极地地区,极寒气候条件下,冰雪覆盖大部分土地。

这种气候下,降水量非常稀少,植被较为贫瘠,动物适应于极端寒冷环境。

了解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这样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介绍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接下来,文章将详细介绍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其在世界各地的分布规律。

正文部分将分为若干小节,每一小节将重点介绍一个特定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其中,2.1 小节将详细介绍某一气候类型的特征1,2.2 小节将详细介绍另一个气候类型的特征2。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特征

9.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 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昼夜温差大
11. 高山高原气候的分布
分布规律:海拔高的高原和山地 特点:气温要低于同纬度地区, 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12.高纬度地区的气候(苔原和冰原气候)
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 特点:全年皆冬,严寒少雨
1.低纬度的气候类型(4种)
500㎜ 400㎜ 300㎜ 200㎜ 100㎜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年降水量大 (>2000㎜)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 干湿季分明 (750~1000㎜)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高温, 年降水量大 旱雨季分明
终年高温少雨, (<125㎜)
(1500~2000㎜)
区分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1)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 气候:这两种气候都是夏季 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主要 区别于降水的月份分配。
❖ 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达 到或超过200 mm的月份少 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 750~1000 mm;
❖ 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 到或超过200 mm的月份多 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 1500~2000 mm。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
判读图中每种颜色代表的气候类型,并描述其分布特征(纬度位置或海陆位置)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地区:南美洲亚马孙 平原大部分,非洲刚果盆 地,马来群岛等地。
分布规律:赤道两侧 南北纬10度之间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非洲和南美洲赤 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特点: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完整)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

(完整)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分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控制。

2、找出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在特征上的差异增加垂直变化明显。

5.气候类型判断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二步走:A.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B.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月降水量少于50mm,少雨;大于100mm,多雨)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5气候类型特例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E、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全球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全球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全球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一、十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分别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中有干湿两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少雨,夏热多雨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较小,终年湿润,冬雨较多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极地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二、区别气候类型,主要是从气候特点上,即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去区别。

①如最低月气温都在15℃以上,是热带气候,再根据降水情况,全年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是热带草原、热带季风气候。

但后者降水多于前者,一般在1500mm以上。

②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的,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还有温带海洋性。

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则夏季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则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③最冷月气温低于0℃的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气候,这三者降水区别明显。

三、气候类型判断三部曲:(以温定带,以水定型)(1)判断南北半球七月气温最高,在北半球;七月气温最低,在南半球(2)判断热量带最冷月均温>15ºC----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0-15ºC之间---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15--0ºC之间---温带气候最热月气温< 5ºC—寒带气候2、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辨析:(1)热带气候比较表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相同点全年高温不同点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年分干湿两季年分旱雨两季(2)温带气候比较表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相同点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ºC不同点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降水均匀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及, 自然景观。

七年级地理世界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完整版

七年级地理世界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完整版

七年级地理世界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特点:全年高温多雨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5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9温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成因:纬度高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11极地气候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成因:纬度高特点:全年皆冬,严寒少雨12高原山地气候分布规律:海拔高的高原和山地成因:海拔高特点:气温要低于通纬度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

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12℃。

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干季和湿季。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

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

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

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个月的干季。

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

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

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3、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干燥。

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热带干旱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

降水极少,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变率很大,甚至多年无雨,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性。

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

4、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季和雨季。

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

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

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过赤道多雨气候区。

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

本区热带季风发达,有明显的干湿季,即在北半球冬吹东北风,形成干季;夏吹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富含水汽,降水集中,形成温季。

5、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即少雨)。

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

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

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年降水量增多.6、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

它是处在热带半干旱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

这些地区受气压带季节位移影响显著,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因而除大陆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夏温十分炎热,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所以气候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

全年雨量适中,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冬季。

7、亚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的内部,包括西亚的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高原、美国西部的内陆高原以及南美的格栏查科等地。

干旱气候的形成是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远或因有山地阻挡,湿润的涵养气流难以到达,又兼这里地处亚热带,鼓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半干旱气候属于由干旱气候向其他气候的过度类型。

这里的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8、亚热带草原气候特点基本与热带草原气候相同,但分布在亚热带。

9、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多雨。

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

终年处在西风带,深受海洋气团影响,沿岸又有暖流经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在22℃以下,气温年、日较差都小。

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较多,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在山地迎风坡可达2,000~3,000毫米以上。

这种气候在西欧最为典型,分布面积最大,在南、北美大陆西岸相应的纬度地带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等地也有分布。

1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稀少。

分布在北纬35°~55°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西经100°以东)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

这种气候在气温、降水的变化上同温带季风气候有些类似,但风向和风力的季节变化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明显。

冬季由于气旋活动影响,降水稍多;夏季有对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

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也很大。

11、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

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

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12、温带阔叶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西欧、东亚和北美地区。

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最热月平均温度13—23℃,最冷月平均温度约-6℃。

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

也称温带森林气候。

13、温带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也称温带换摸和温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北美大陆的腹地以及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和潘帕斯等地。

亚洲和北美的此类气候区距海遥远,深入内陆,四周又有山地、高原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终年盛行温带大陆气团,于是形成了冬冷夏热、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一般而言,干旱气候的年平均降水量为250mm以下,半干旱气候则为250~500mm。

南美的此类气候区地处西风带的大陆东岸,是西风带的雨影区域,且西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西风过山以后下沉,绝热增温,干燥少雨,加上沿岸又有寒流经过,空气稳定,降水稀少。

14、温带沙漠气候又称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1)温带大陆腹地沙漠地区的气候。

极端干旱,降雨稀少,年平均降水量200~300mm ,有的地方甚至多年无雨。

夏季炎热,白昼最高气温可达50℃或以上;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气温年较差较大,日较差也较大。

云量少,相对日照长,太阳辐射强。

自然景观多为荒漠,自然植物只有少量的沙生植物。

中亚和中国塔里木盆地属沙漠气候。

(2)温带半干旱气候在干旱气候的外围,夏季温度比温带干旱气候低,降雨量也比温带干旱气候大。

15、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也称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

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

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

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

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

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5~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以夏雨为主。

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

16、极地苔原气候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

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

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17、极地冰原气候极地冰原气候。

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

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

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18、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喜马拉雅山系、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系以及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等地。

由于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地势增高而呈垂直变化,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结构。

不同的山地或高原具有不同的出气候带结构,即或是同一个山地或高原,由于其内部坡向、高度与位置等的差异,也往往具有不同的垂直气候带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