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定义

合集下载

“六书”理论新解

“六书”理论新解

载: “ 保 氏掌谏 王恶,而养 国子 以道 ,乃教之 以六 艺 :一 为 名 ,取譬 相 成 , ‘ 江’ ‘ 河 ’是也 。 四 日会 意 。会 意 日五礼 ,二 日六乐 ,三 日五射 ,四 日五驭 ,五 日六 书 ,六 者 , 比类 合 谊 , 以见 指挥 , ‘ 武’ ‘ 信 ’ 是 也 。 五 日 日九数 。”但是周礼并未具体说 明六书的内容 。 字 的方法 ,并列出了六 书的具体名称。有几种说法: 1 . 班固 引用 了刘歆 的 《 七 略》,而在其 著 《 汉书・ 艺文 志 》说道 : “ 古者 ,八岁入 小学 ,故 周官保 氏掌养 国子 ,
二、学界对 “ 六 书 ”乃 “ 造 宇 之 本 ”说 法 的 争 论
教 之六书 ,谓象形 、象事 、象 意 、象 声、转注 、假 借 ,造 更为详尽 、简 明和易懂 的,因而也更受到学界的推崇 2 . 郑众 注 《 周礼 ・ 地官・ 保 氏》说 : “ 六书 ,象形 、会
意 、转 注 、处 事 、 假借 、谐 声 也 。 ”
许 慎对 “ 六 书 ”的解 说 《 说 文 解字 》 ,堪 称得 上 是
影 响 后 世 颇 深 的 一 部 文 字 学 经 典 大 作 。 但 是 , 其 实 自 从
3 . 许慎 在 《 说文解字・ 叙 》 中给 “ 六 书 ”分 别下 了
“ 六书 ”一 词 出现 的那 天起 ,关于 “ 六 书 ”的争论 就 随
是更接 近于描述汉字的结构 类型 。
关键词:六书 许慎 遣 字之本
结构类型


“ 六书 ”含义来源
‘ 上’ ‘ 下 ’是也 。二 日象形 。象 形 者 ,画成 其物 ,随
体 诘诎 , ‘ 日’ ‘ 月 ’ 是 也 。 三 日 形 声 。 形 声 者 , 以 事

六书是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

六书是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

六书是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有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

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这个汉字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

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

如人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

形声:此乃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

例如:胡,这个字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样的发音(也有的只有声母一样),表达不同的事物。

但形声字,也因古今语言音韵变迁,不少古代同类形声字在今天的官话已无共同音素了。

会意:这个造字法,是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使衍生出新的含意。

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

“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都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

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这怎么说呢?此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

诗经的《大雅•棫朴》亦云:“周王寿考。

”。

苏轼的《屈原塔诗》也有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一语。

其中的““考”皆“老”意,特别注意的是,后代的文字学家针对许慎的前述的定义也作了大量的解释。

其中包括“形转说、声转说、义转说”三类,只是这三种说法有人认为不够全面,当代古文字家林沄先生也有解释说“转注”就是一个形体(字根)记录两个读音和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

例如“帚和妇”与甲骨文中的“母和女”等等。

假借:这法简言之,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

一般来说,是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

说文解字中的六书的含义

说文解字中的六书的含义

说文解字中的六书的含义
《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字典之一,其中所使用的“六书”被认为是汉字体系的基础。

这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是汉字中最基础的一种,它是通过对事物形态的模仿来表示该事物的含义。

例如,人字就是通过对人的形态进行描绘而成的。

指事则是通过某种方式来表示事物的一种特定属性或特征。

例如,天字由日和一曲线组成,表示太阳经过一天后变成了月亮。

会意则是通过将两个象形或指事结合在一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概念。

例如,日月合在一起表示“时间”,因为日月都是代表时间的符号。

形声是通过将一个表示意义的部分与一个表示音的部分组合在
一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字。

例如,字“伦”中的“仑”表示义,而“侖”表示音,它们组合在一起表示“伦”。

转注是通过对字形进行解释,来表示字义的一种方式。

例如,字“田”中的“由”表示人的脸,因此“田”字就表示田地的一块块被人耕种的样子。

假借则是通过借用一个字的音来表示另一个字的含义。

例如,字“鲁”中的“鱼”字本身并不表示“鲁”的含义,但是它的音“lǔ”与“鲁”的音相近,因此被用来代表“鲁”。

总的来说,这六种六书在汉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我们理解汉字的含义和演变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定义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定义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定义
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

《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

《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

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结实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

《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

《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

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历代对于《说文解字》都有许多学者研究,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说文句读》尤备推崇,四人也获尊称为说文四大家”。

造字法上提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谓六书”学说。

并在《说文解字.叙》里对六书”做了全面的、权威性的解释。

从此,六书”成为专门之学。

汉字六书(六种造字法)

汉字六书(六种造字法)

国学之六书根据字体的构形及书写风格,汉字的字体演变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几个发展阶段。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

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①象形。

象形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

象形字是独体字,不能再拆开分析。

它在汉字中占得数量不多,但却是构成汉字的基础。

②指示:指示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字的造字法。

指示字同象形字一样,也是独体字。

③会意: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出——出去一看,山外有山。

明——日月齐照,大放光明。

尖——上小下大,形似山尖。

休——一人倚树,立足休息。

采——手在树上,采摘东西。

林——乔木丛生,成为树林。

众——三人团结,众志成城。

艳——色彩丰富,鲜艳美丽。

尘——小土为尘,尘土飞扬。

灾——室中失火,酿成火灾。

裕——有衣有谷,富裕之家。

苗——田间长草,植物幼苗。

掰——用手分物,掰为两截。

泪——眼睛流水,泪水汪汪。

功——出工有力,就会成功。

歪——不端不正,东倒西歪。

④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

用形声法造出的字就是形声字,现代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大致有八种类型:左形右声(河、冻)、右形左声(功、期)、上形下声(芳、爸)、下行上声(货,贷)、外形内声(囤、匣)、内形外声(问、闻)、形占一角(栽、飓)、声占一角(厅、旗)。

⑤转注:指同一部首内读音相近而且字义基本相同的字互相解释,互相借用。

如:“老”和“考”。

⑥假借:指本来没有这个字,按它的读音,借用一个同音字来代替。

如“反”和“返”。

对于字形的考察包括:根据拼音写汉字、仿写汉字、改正错别字等。

六书

六书

六书【六书】●【六书的基本概念】:指古人分析汉字的构造和使用目的归纳出来六种条例。

“六书”的这个概念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

”东汉郑玄注引郑众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①、假借、谐声②也”(注:①处事,即“指事”;②谐声,即“形声”)。

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六书之名定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叙》把六书之名定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一般都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之法,即汉字结构的条例;转注、假借则属于用字之法。

六书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

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是一个不够完善周密的条例。

但是,它对于大多数的汉字,特别是对古文字,它还是能够予以说明。

“六书说”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创见。

●【六书的具体内容】一【象形】:《说文解字•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六书之一。

字形摹写实物的形状,或用比较简单的线条来摹写事物的特征部分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如《牙部》:“牙,壮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皿部》:“皿,饭食之用器也,象形。

”象形字有独体象形与合体象形之分。

合体象形所合之二体,有一体不能单独成字,有一体可以单独成字。

如“石”,其中“厂”(han四声)成字,意思是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口”象石块之形(非口舌字),不成字。

王筠说:“石与果一类,本以○象石形,而此形多矣,乃以厂定之。

”(《说文释例•象形》)这说明合体象形的产生是由于区别象形形体的需要,即加上一个表示同类事物的字,使所摹写的对象能够确定,不致产生误解。

“象形造字法“及“象形字”是汉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的基础。

二【指事】:《说文解字•叙》:“指示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六书之一。

说文解字对六书的定义

说文解字对六书的定义

说文解字对六书的定义资深创作者对《说文解字》对六书的解析一、六书的定义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字典之一,也是最早将汉字解释系统化的著作。

其中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这六种方式是古代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理解字形和字义之间的关系。

二、六书的解释1. 象形•定义:象形是通过对事物形状的模拟来表示字义。

这种方式在古代用于形容人、物、动、植等各种事物。

•理由:通过对事物形状的模仿,使得汉字的形状与字义之间存在直观的联系。

这种方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书籍简介:在《说文解字》中,每个象形字都配有详细的解释和插图,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象形字的来源和意义。

2. 指事•定义:指事是通过指事物的某一特点或者代表事物的部分来表达字义,类似于现代的标志符号。

•理由:指事字通过特定的符号或笔画,将事物的某一特点与字义链接在一起,使人们能够迅速理解字义。

•书籍简介:《说文解字》中的指事字解释详尽,配有相关例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指事字的意义和应用。

3. 会意•定义:会意是通过结合两个或多个字的意义来表示新字的义项,通过组合形成新的含义。

•理由:会意字是将多个字的意义融合在一起,形成全新的字义,增加了汉字丰富的表达能力。

•书籍简介:《说文解字》中会意字的解释详尽,揭示了字义之间的内在关系,读者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字的演变过程,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和规律。

4. 形声•定义:形声是通过字形部分表示字的声音,而字的意义则与另一部分有关。

•理由:形声字通过字形部分的声旁来提示字的发音,而另一部分则与字的意义相关。

这种方式使得汉字的发音和意义形成一定的规律。

•书籍简介:《说文解字》中形声字的解释详细,提供了形声旁和义旁的对比,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形声字的读音和意义。

5. 转注•定义:转注是通过一个字本身的意义来引申新字义,即一个字通过另一个字的义旁引申出新义。

•理由:转注字通过与其他字的联系,引申出更广泛的字义,扩展了汉字的用法和表达能力。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六书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六书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六书一、导言东汉时期,许慎编纂了一部名为《说文解字》的字书,其中详细解释了汉字的意义和构造。

该书按照六书分类法,将汉字的构成方式分为六种,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这六种分类方法不仅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还具备深刻的意义。

本文将从六书的角度出发,全面探讨《说文解字》的编写过程、内容特点以及其对于后世汉字学研究的重要影响。

二、编写背景和过程2.1 许慎的意图许慎编写《说文解字》的初衷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汉字,并扩展汉字的使用范围。

他认为汉字是一种积淀了千百年文化智慧的工具,应该得到更多的借鉴和发扬。

因此,他决心将自己对汉字的理解与知识积累写成一部系统性的字书,以供后世学习和参考。

2.2 编写过程许慎编写《说文解字》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2.1 系统调研在正式着手编写之前,许慎先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阅读。

他研究了上古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等古代文献,对不同字形的变化和意义演变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记录。

2.2.2 构思框架在调研的基础上,许慎开始构思《说文解字》的框架和内容。

他决定按照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进行分类,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内涵和构造。

2.2.3 逐字解析在具备了相应的框架和思路后,许慎开始逐字解析。

他详细注解了每个字的形状、意义和音韵,并解释了字义的来源和演变过程。

在解析过程中,他对每个字形进行了精细观察,并进行了适当的描画和说明。

2.2.4 校勘修订完成初稿后,许慎经过多次校勘和修订,不断完善书中的内容和细节。

他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说文解字》的质量和可读性。

经过多年的努力,许慎最终完成了这部伟大的字书。

三、《说文解字》的六书分类法3.1 象形象形是汉字最早的形式之一,它们通过模仿事物的形状来表示事物的意义。

例如:“人”字从形状上就像一个站立的人,表示人类;“日”字就像太阳的形状,表示太阳;“山”字就像多个山峰的形状,表示山地。

“六书”起源及其发展过程略述

“六书”起源及其发展过程略述

“六书”起源及其发展过程略述作者:金烁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06期【摘要】“六书”自战国《周礼》首被提出至今已有近两千五百年的历史,途经历朝历代漫长发展,其研究者浩如烟海,其中不乏集大成者。

本文以时间顺序对“六书”的发展过程做大致梳理,因涉及者众,故只依本人拙见选取部分大家及其学说,并不能涵盖所有相关学者及其理论。

【关键词】“六书” 《说文解字》文字【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6-0116-03一、“六书说”的起源关于“六书”的起源,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礼》。

其中有如下描述:“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

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艺,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周礼·地官·保氏》这段话的大意即:太子的老师需要担任的职责有觐见王,使他不能做坏事;教王的儿子们学习,培养未来的接班人。

老师需要教王子们六种东西,教礼;教音乐;教武艺;教驾车;教汉字,知道每个汉字的来源;教数学,包括九个细目。

但“六书”具体为何物,在书中并未给出解释。

学者班固(东汉)进一步阐述道:“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 ——班固《汉书·艺文志》后来,郑众(东汉)又有了不同的主张。

“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班固和郑众都给“六书”下了定义,但都未就“六书”的定义及具体的语法规则做出解释。

经学大家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秘府文献时发现《周礼》,并加以著录。

后刘歆的学生贾徽跟其学习《左氏春秋》,兼习《国语》和《周礼》。

贾徽的儿子贾逵继承并发展了他的学说。

许慎是贾逵的学生,著有《说文解字》。

他曾提到跟从著名的古文经学家贾逵学习古文的经历,并表明他的《说文解字》曾经得到老师贾逵的审阅和指导。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定义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定义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定义
(实用版)
目录
1.说文解字的背景和作者
2.六书的定义及具体内容
3.六书的应用和影响
4.结论
正文
一、说文解字的背景和作者
《说文解字》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汉字字典,作者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

该书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 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 年),是许慎献给汉安帝的一部重要著作。

在《说文解字》中,许慎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即“六书”。

二、六书的定义及具体内容
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这六种造字方法。

这些方法分别是:
1.象形:通过画画的方式描绘出物体的形状,如日、月等字;
2.指事:通过象征性符号表示意义,如上、下等字;
3.会意:通过组合多个字表示新的意义,如江、河等字;
4.形声:通过一个部分表示意义,另一个部分表示音韵,如湖、海等字;
5.转注:通过一个字表示另一个字的意义,如考、老等字;
6.假借:借用一个字来表示另一个字的音韵,如令、长等字。

三、六书的应用和影响
六书理论对汉字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揭示了汉字的造字规律,而且为后世的字典编纂、文字研究和语言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历代都有许多学者对《说文解字》和六书理论进行研究和注释,如清朝时的段玉裁、朱骏声、桂馥和王筠等,他们的成果被誉为“说文四大家”。

四、结论
《说文解字》中的六书理论是汉字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定义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定义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定义
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首见于《周礼》,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六书是后来的人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也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

当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六书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以及后世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

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完善周密的条例。

它对于汉字,特别是对古文字,它能够予以充分说明。

并对汉字的演化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六书理论”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创见。

许慎六书的定义

许慎六书的定义

许慎六书的定义一、什么是许慎六书许慎六书是指古代汉语字书《说文解字》中所采用的六种方法,用于解析和分类汉字。

这六种方法分别是: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

这些方法被认为是许慎在整理汉字时所遵循的原则和规律。

二、许慎六书的具体定义和解释1. 象形象形是指一些汉字的形状和所表示的事物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

在古代,人们利用图画来表达思想和信息的传达。

这些图画逐渐演变成了汉字。

象形字通过形状的直接表达,使人们能够容易地理解和记忆。

2. 指事指事是指一些汉字通过形状来指代某个抽象或具体的事物。

这些汉字的形状和所表示的事物虽然没有直接的关联,但通过人们的共同理解和约定,使其成为了一种可以共同理解的符号。

3. 形声形声是指一些汉字通过形状和发音的结合来表示某个意义。

这些汉字的形状通常可以反映出其意义的范畴,而声音部分则用来表示其读音。

形声字是汉字体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字。

4. 会意会意是指一些汉字通过组合两个或多个意义相近的字形来表达新的意义。

这些汉字的构词规律往往通过字形的组合来表示其意义。

会意字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意义。

5. 转注转注是指一些汉字通过注解的方式来表示某个意义。

这些字的本意与注解的意义有一定的关联,通过注解来扩展其意义,使之具有更加广泛的表达能力。

6. 假借假借是指一些汉字通过借用已有的字形来表达新的意义。

这些字的字形和原字并没有直接关联,而是通过扩展和借鉴已有的字形,来表示新的事物或概念。

三、许慎六书的应用和意义许慎六书是研究汉字演变和语义变化的重要工具和方法。

通过运用这六种方法,可以对汉字的形状和意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类。

这不仅有助于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汉字。

1. 语义分析许慎六书提供了从不同角度和方法来对汉字的意义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对汉字的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进行研究和比较,可以深入理解汉字的多层次含义和文化内涵。

2. 字形演变许慎六书对汉字的字形演变和变异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古代汉语简答题

古代汉语简答题

1、什么是六书答:六书指汉字构字的六种方法.六书一词,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汉书·艺文志》始列“六书”,名目为“象形、象事、象声、转注、假借.”郑众《周礼解诂》列“六书”名目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汉许慎《说文解字》论述“六书”最详:“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曰,月是也.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此说对后世影响最大.汉王莽变八体书为六体书.亦称“六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2、六书说流行于什么时代,最早见于哪部书答:六书说流行于东汉,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3、汉儒所列六书的细目有几家,有什么异同答:汉儒所列六书的细目有班固、郑众、许慎三家。

三家之说大同小异,郑众由于是随文注经后世很少采用,据为典要的是班、许两家,其中以许慎之说影响最大,班固次第。

许慎用功最勤,以“六书”为指导剖析了近万汉字的结构,写出了中国汉字史上第一部汉字研究的巨著——《说文解字》。

4、许慎对“文字”的概念是如何解释的答:第一,解释了汉字之源,即汉字从哪儿来。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这是《说文解字叙》引用《周易》里面的话。

对于文字的起源,学术界有种种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都跟许慎在这里的表述有关。

六书

六书

六书概念基本概念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象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

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六书”的这个概念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

”东汉郑玄注引郑众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①、假借、谐声②也”(注:①处事,即“指事”;②谐声,即“形声”)。

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六书之名定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叙》把六书之名定为:指示、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一般都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之法,即汉字结构的条例;转注、假借则属于用字之法。

六书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

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是一个不够完善周密的条例。

但是,它对于大多数的汉字,特别是对古文字,它还是能够予以说明。

“六书说”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创见。

简介“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

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东汉学者许慎给“六书”下定义是: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历史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其中没有对“六书”详细的名称,也没有对六书的解释。

汉字的六书说

汉字的六书说
• 许慎《说文解字序》 • 汉字的六种构成方法即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一般认为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后两 种是用字方法。
象形:简化了事物的图形,是最 早造出来的汉字符号。 如:日 写 成
水写成 ,牛写成
, 月写成,鹿写成源自,,鱼写成。
指事:即象形字加上符号构成新字。 如:“明” 字 写 成 和 “月” 带 来 光 明。 “旦” 字 写 成 ,意 为太 阳 ,意 为 “日”
朝”字像 日、月同现于 草莽之中,表 示太阳初升而 月亮未落的早 晨的情景。

“即”字 像人靠近饭 食就食,本 义为靠近。
一个意义
另一个意义 草长于田
新的意义
组成的字 ( 苗) ( (
手采摘树上的果实 人关在笼子里 两个人一前一后,紧紧跟随 二木为林
采) 囚)
( 从) (
林)
下面这几幅图,分别是哪个字?你猜得出来吗?
出 地 平 线 而 升 起。
刃:刀锋 末:树梢 亦:腋
甘:甜 曰:说 牟:
mōu,哞
卒:步兵
絷:zhì ,
绊马索
返回本章目录
朱、本、末、未、刃、中、 回、寸、天、左、右、立、 王、皮、上、下、旦、白、 甘……
特点:多为抽象事物,而无 具体形象可画,所以往往在象形 字上加上象征性符号来表示。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用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 合成的意义)如:灶、尘。




兵、看、集、伙、尘、双、轰 秉、初、伐、戍、休、告、哭 步、品、难、林、信、劣、卡 忐、忑、舀、甭、孬、歪、终 泪、既、即、几、祭、解、鲜 益、友、匠、淼、磊、森…… 特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而成,用来 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定义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定义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定义
在《说文解字》中,六书是指六种解释汉字的方法。

它们是:
1. 象形:通过描绘事物的外形来表示意义。

例如,字“日”像太阳的形状,表示“太阳”或“日子”。

2. 指事:通过指代事物的部分或特定含义来表示意义。

例如,字“上”表示指向上方的位置。

3. 会意:通过组合两个或更多的字形,结合各自的意义来表示意义。

例如,字“众”由“人”和“口”组成,表示很多人的意思。

4. 形声:通过一个字形的意义和一个表示发音的字形来表示意义。

例如,字“音”由“日”和“立”组成,表示声音的意思。

5. 转注:通过改变原字的注音来表示意义。

例如,字“坐”原本的注音是“他”,后来改为“座”,表示“坐”的意思。

6. 假借:通过借用其他字的发音或意义来表示意义。

这种方法是最后补充进入六书的。

例如,字“蕭”原本表示植物的名字,后来因为发音相近,还用来表示“哀伤”的意思。

这些方法是《说文解字》作者许慎针对汉字的特点总结出来的,用于解释汉字的形、义、音等方面的含义。

许慎说文解字对六书的解释

许慎说文解字对六书的解释

许慎说文解字对六书的解释一、象形象形是指汉字最初的形态是通过模仿自然界的事物或人体部位而产生的。

这种形态的字被称为象形字,也叫形声字。

《说文解字》中对象形字的解释非常详细,例如“鹿”的字形就是由头部、角和身体的形态组成的;“虎”的字形则是由虎的形态构成的。

这种形态的字可以通过对其组成部分的形态进行解释来理解其字义。

同时,“说文解字”还对这种象形字的历史渊源、演变和用法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使读者对其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指事指事是通过一个事物所引起的图形来表示另一个事物,是汉字最早的形态之一,也是最直接的形式之一。

《说文解字》对指事字的解释也相当详细,如“日”的字形是太阳在山的上方照耀,用以代指日子;“目”的字形也是由两只眼睛组成的。

这种方法通过对字形的解析来解释字义,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字义。

三、会意会意是指两个或多个基本意义通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意义。

《说文解字》中对会意字的解释非常详细,如“行”字是由“彳”和“亍”两个部分组成,分别代表两只脚,合在一起表示走路;“言”字是由“讠”和“亘”两个部分组成,讠表示口,亘表示言语,合在一起表示言辞。

这种方法通过组合不同的基本意义来形成一个全新的意义,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词义的内涵。

四、形声形声是指通过使用形式相近但含义不同的字义来表示一个词义。

《说文解字》对形声字的解释也相当详细,如“后”的字形是由“彳”和“女”两个部分组成,其形式和“侯”字相似,但含义不同;“各”字是由“口”和“戈”组成,形式相似但含义不同。

这种方法通过形近字形式的使用来表示词义,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词义的含义。

五、转注转注是通过“借”字的方式,即借写同音或同形的字义来表示一个词义。

《说文解字》对转注字的解释也相当详细,如“因”的字形是由“囟”和“大”两个部分组成,大声大气,综合来表示原因;“某”字是由“木”和“尤”两个部分组成,尤字的声音,大声尤气,综合来表示某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定义
摘要:
1.说文解字的背景和作者
2.六书的定义及具体内容
3.六书的意义和影响
4.历代对《说文解字》的研究
正文:
《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字典,作者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

该书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 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 年),是许慎献给汉安帝的一部著作。

在《说文解字》中,许慎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

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造字方法。

象形是用画画的办法画出物体,笔画的波势曲折同自然物的态势相一致,如日月二字;指事是通过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意义,如上下二字;会意是由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在一起,合成一个新字,表示一种新的意义,如江河二字;形声是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意义,另一部分表示声音,如湖海二字;转注是在一个字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字形或字义,形成一个新字,如考老是也;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六书的提出,对于汉字的研究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它揭示了汉字的造字规律,使汉字从神秘的符号变为有规律可循的文字,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说文解字》中的六书理论,不仅对后世的字典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整个汉语言文字学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历代对《说文解字》的研究颇多,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

许多学者对《说文解字》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注释,如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说文句读》等。

这些学者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六书的理论,使《说文解字》成为一部具有权威性的汉字研究著作。

总之,《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定义,对汉字的演变和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揭示了汉字的造字规律,使汉字从神秘的符号变为有规律可循的文字,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