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合集下载

第3章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第3章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五、数据处理
结束
1.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以取六个间隔为例,则 a1=s43-T2s1,a2=s53-T2s2,a3=s63-T2s3。 加速度的平均值为 a=13(a1+a2+a3)=13(s43-T2s1+s53-T2s2+s63-T2s3) =91T2[(s4+s5+s6)-(s1+s2+s3)] 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加速度的平均值,好处是各个数据都得到了利
图 3-2-3 (1)甲图是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 (2)乙图是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3)某同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的实验中, 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的点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他做此 实验时步骤如下: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纸带, 再接通电源。
结构图示
工作电压 打点方式 打点周期 记录信息
220 V交流电 周期性产生电火花
4~6 V交流电 振针周期性上下振动
0.02 s
0.02 s
位移、时间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2)工作原理:以电磁打点计时器为例,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在 物体带动下运动时,振针的上下振动便会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 系列小点,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为 0.02 s,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 用尺子测量,这样打点计时器既记录了时间,又记录了对应的位移。
位置间隔 间隔距离s/m
图 3-2-1 0~1 1~2 2~3 3~4 4~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2)根据测量结果,再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求解方 法,即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以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求解, 也就是 vn=sn+2Tsn+1,可求出打第 n 个计数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 并将瞬时速度的值填入下表。

4 实验一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4 实验一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

二、实验原理1.处理纸带数据时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

计数点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要注意“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与“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取点方法是一样的,时间间隔均为5T 。

2.由纸带计算某点的瞬时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n =x n +x n +12T来计算。

3.利用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两种方法(1)逐差法根据x 4-x 1=x 5-x 2=x 6-x 3=3aT 2(T 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然后取平均值,即a =a 1+a 2+a 33=x 4+x 5+x 6-(x 1+x 2+x 3)9T 2,即为物体的加速度。

在数据处理时可以对纸带重新分段,把6段距离分为“前三”和“后三”,“后三”减“前三”也为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时间间隔为3T 。

(2)图象法利用v n =x n +x n +12T求出打各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然后作出v -t 图象,用v -t 图象的斜率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三、数据处理1.由实验数据得出v -t 图象(1)根据表格中的v 、t 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仔细描点。

(2)作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的v -t 图线,它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

2.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直接分析图象的特点得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Δt时,速度也会增加相同的值Δv,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报告

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报告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一、实验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二、实验原理1.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各个连续相等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是s1、s2、s3…,若满足s2-s1=s3-s2=s4-s3=……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则△s=s2-s1=s3-s2=s4-s3=aT2(可证明)由上式还可得到s4-s1=(s4-s3)+(s3-s2)+(s2-s1)=3aT2,同理有s5-s2=s6-s3=……3a T2,可见,测出各段位移s1、s2…即可求出再算出a1、a2……的平均值,就是我们所要测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三、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刻度尺,导线,电源,钩码,细绳四、实验步骤(1)按教材39页图3-13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处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

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

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4)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子,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

为了测量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不用每打一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而用每打五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就是T=0.02×5=0.1s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标明A,在第六点下面标明B,在第十一点下面标明C在第十六点下面标明D,….点A、B、C、D……叫做计数点,如图所示。

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是s1、s2、s3六、数据处理及结论测出六段位移s1、s2、s3、s4、s5、s6的长度,把测量结果填入下表T=0.1s计数点位移s/m 位移差1234562从数据中可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1)若物体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2)若物体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请进行误差分析七、误差分析。

实验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数据处理)-2012

实验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数据处理)-2012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⑴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根据S4-S1= S5-S2= S6-S3=3aT2 a S6 S5 S4 S3 S2 S1 2 9 T (T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⑵用v-t图象法:即先根据求出打第n个点时纸带 的即时速度,后做出v-t图,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 运动的加速度。
A
B
C
D
E
长木板上平稳的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
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 实验条件: a.合力恒定,细线与木板是平行的。 b.接50HZ,4—6伏交流电。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 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 列的点,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 点,确定计数始点,表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 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并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用逐
注意事项
1.应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和人为选取的 计数点(一般把计时器打出的5个点作为一 个计数点),选取的计数点不少于6个。 2.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一次 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到计数点0之间的 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3.注意所选取的相等时间间隔T的大小及所 测位移S
一、实验目的
例1.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 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 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 标明A ,第六个点下标明B ,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 ,第十六个 点下标明D ,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 。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 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 ,CD长为11.15cm ,DE长 为13.73 cm ,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AB的距离应为 cm 。(保S3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 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先 _______接_通_电__源____,后____释__放_小_车_____,让 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 打下一系列的小点。
• 4.换上新的纸带,重复实验两次。
• 5.增减所挂钩码,按以上步骤再做两次实验。
• 4 • 数据处理
• 1.在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____最_理_想__的_____, 为了便于测量,___舍_掉___开头一些过于密集 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做计时__起_点____。
• ①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直流电源; ④细绳;⑤纸带;⑥小车;⑦钩码;⑧秒表; 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选项 代号)
• A.通过调节,使小车、纸带、细绳和定滑轮 上边缘在一条直线上
• B.坐标轴单位长度越小越好 • C.开始前要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打完点
要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 D.钩码的质量越大越好 • 答案:(1)①④⑤⑥⑦⑨ 交流电源 (2)AC
• 解析:(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所用 电源为交流电,因此③⑧不用选,但实验还 缺少低压交流电源,钩码的质量在实验中不 用测量,因此②不用选。
• (2)实验中要调节滑轮的高度使小车、纸带、 细绳和定滑轮上边缘在一条直线上,可以减 小摩擦,所以A对;要适当地选取坐标轴的 单位长度使图象尽量分布在较大的坐标平面 内,所以B错;开始前要先接通电源后松开 纸带,打完点要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这样 可以使实验效果更好,所以C对;钩码的质 量要适中,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以100g左 右为宜,所以D错。
轴表示速度,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要适当地选取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使图象尽量分布 在较大的坐标平面内)

初三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优秀教案设计

初三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优秀教案设计

初三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优秀教案设计。

而优秀的教案设计,则成为了帮助学生清晰掌握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通过对一个初三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探究的教案进行分析,来看一下优秀教案设计的具体内容。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初三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教案的目标一般包括数学、物理、思维三个方面,其中,数学目标主要围绕了解匀变速运动的基本定义和计算公式,例如:匀加速和不匀加速运动的分析方法;物理目标则包括了初步认识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例如:学习如何利用影象记录物体的运动过程;思维目标则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的能力上,例如:学习如何推测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置变化趋势。

二、教学内容的编排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原理需要让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定义和计算公式,让他们明确实验原理,明白影象和文字记录的意义。

2.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教师应该根据实验的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实验器材,并展示器材如何设置和使用。

同时,需要让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及实验中碰到的问题。

3.实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接下来,学生需要根据实验步骤,用影象或残影记录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置变化趋势,同时记录关键数据。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加深难度,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4.计算分析则需要让学生利用计算公式,将实验数据转换为图像,进一步分析物体的运动特点,提高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板书、演示、展示、探究和讨论等。

对于初学者来说,应以疏导思路、引导发现为主,增强实验的实际性和操作性。

对于学习较深的学生,则可要求其自主探究问题,利用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交流。

四、教学评价的方式针对这样一个教学方案,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法,如笔试、口试、小组讨论等。

其中,笔试可以用来评价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口试则可以更直接地反映学生掌握物理思想和实验能力的情况。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基本原理与操作原理装置图操作要领①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②不需要满足悬挂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1)平行:细绳、纸带与长木板平行 (2)靠近: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3)先后: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实验后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4)防撞:小车到达滑轮前让其停止运动,防止与滑轮相撞或掉下桌面摔坏 (5)适当:悬挂钩码要适当,避免纸带打出的点太少或过于密集二、数据处理与分析1.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的方法如图1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 1、s 2、s 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Δs =s 2-s 1=s 3-s 2=s 4-s 3=C (常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图12.由纸带求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n =s n +s n +12T 。

3.利用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两种方法 (1)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即根据s 4-s 1=s 5-s 2=s 6-s 3=3aT 2(T 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 a 1=s 4-s 13T 2、a 2=s 5-s 23T 2、a 3=s 6-s 33T 2,再算出平均值 即a =s 4+s 5+s 6-s 1-s 2-s 39T 2。

(2)用图象法求加速度即先根据v n =s n +s n +12T 求出所选的各计数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后作出v -t 图象,图线的斜率即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认识“两种仪器”(1)作用:计时仪器,接频率为50 Hz 交变电流,每隔0.02 s 打一次点 (2)工作条件⎩⎨⎧电磁打点计时器:4~6 V 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220 V 交流电源 区别“两种点” (1)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实际点,两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计数点是人们根据需要选择一定数目的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由选择点的规则而定。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
匀变速直线运动指的是物体在直线上做匀加速或匀减速的运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准备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包括小车、光电门、计时器、线轮、杠杆等。

2. 建立直线运动模型:设置好实验小车在直线轨道上的运动路线,并制定好实验计划。

3. 测量起点速度:通过给小车一个初速度来开始实验,在车经过起点时使用计时器计算其通过起点的时间,再通过杠杆计算小车的起点速度。

4. 测量运动过程中的速度:通过将小车放在轨道上并用光电门记录它通过每段路程的时间,可以得到小车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5. 测量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通过计算小车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变化率来计算小车的加速度。

6. 计算运动的位移和时间:通过测量小车运动开始和结束时的位置以及小车经过每个点的时间,计算小车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和时间。

7. 分析实验结果: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小车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变化等规律。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深入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并且了解运动学中的基础概念与公式。

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

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

实验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目的: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加速度、瞬时速度的求法原理: a =△S/ T2 = x m-x n/(m-n)T2;v n=x n+x n+1/2T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f=50Hz)、木板、小车、滑轮、钩码、纸带。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一:木板平放,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好电路。

二:穿纸带;挂钩码。

三:先连接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

四:换纸带,再做一次。

实验注意点:1.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再长木板的中央位置。

2.滑轮不能过高,细线应与木板平行。

3.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在撞击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小车从木板上掉下来。

4.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5.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

纸带分析: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从清楚的点开始,每隔五个间隔取一个计时点,然后取6个点,进行标号。

列入表格记录数据,求出各点瞬时速度,画出v-t图像(坐标轴、描点、连线、与坐标轴交点、斜率a)。

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要为国际单位制单位,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习题演练一、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将每条纸带上每5个几十点取好了一个计数点,即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次打点先后编为0、1、2、3、4、5。

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1.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B、C、D三段纸带中的。

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是。

二、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时点A、B、C、D、E、F、,相邻两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0cm、5.0 cm、9.0 cm、14.0 cm、20.0 cm.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在B点的速度,CE间的平均速度是;2.以打A点为计时起点,建立v-t坐标系如右图所示,请在图中做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梳理高一物理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梳理高一物理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梳理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实验原理1.利用纸带计算瞬时速度:以纸带上某点为中间时刻取一小段位移,用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表示这点的瞬时速度。

2.用v-t图像表示小车的运动情况: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用描点法画出小车的v-t图像,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如果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小车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二、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复写纸、纸带、导线、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槽码、刻度尺、坐标纸。

三、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槽码,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然后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4.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两次。

5.增减所挂槽码,按以上步骤再做两次实验。

四、数据处理1.纸带的选取与测量(1)在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最清晰的纸带。

(2)为了便于测量,一般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作计时起点(0点)。

(3)每5个点(相隔0.1 s)取1个计数点进行测量(如图所示,相邻两点中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4)采集数据的方法:不要直接去测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而是要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计时零点的距离d1、d2、d3…然后再算出相邻的两个计数点的距离x1=d1;x2=d2-d1;x3=d3-d2;x4=d4-d3…2.瞬时速度的计算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时间间隔很短时,可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表示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n =x n +x n +12T。

3.画出小车的v -t 图像(1)定标度:坐标轴的标度选取要合理,应使图像大致分布在坐标平面中央。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针对训练2-1〛 (2017·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月考)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 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取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 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 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 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2)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纸带上O,A,B,C,D,E,F,G为计数点,每相
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由图可知纸带的加速度为a=
,
在打D点时纸带的速度为vD=
xFG=
.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F到G的距离为
答案: (2)0.75 m/s2 0.40 m/s 5.90 cm
(2)用逐差法处理纸带求加速度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数据以减小偶然误差, 但如果所给数据为奇数个,实际计算时必须去掉一个,至于去掉开头、结尾 还是中间一个数据,可以自行选择.
D.取下纸带,再断开电源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F.从所打的纸带中选取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错误和遗漏:

;

;
③G.
;
正确的步骤顺序为
.
答案:A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 D中应先断开电源,再取下纸带 换上新纸带,重复操 作两次 BECADGF
类型二 实验数据的处理
【典例2】 (2017·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一检测)(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
感悟解题规律·培养科学思维
类型一 实验步骤的考查
【典例1】(2017·莆田高一期末)(1)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打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聊聊匀变速直线运动,这可是物理课上一个既神秘又有趣的话题!你知道吗?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运动,其实都藏着不少秘密呢!从小轿车的加速,到篮球飞翔的轨迹,都是匀变速运动的例子。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复杂?别担心,我们就像一杯奶茶,慢慢来,分层品尝!2. 实验准备2.1. 实验器材首先,咱们得准备一些基本的实验器材。

你需要一个斜面,几块木板,和一些小球,比如乒乓球。

记得还要准备一个秒表和卷尺,没这些可就没法玩了哦!想象一下,斜面就像是小朋友的滑滑梯,球球从上面滚下来,速度可是越来越快的,嘿嘿,想想就兴奋!2.2. 实验步骤接下来,咱们开始动手实验吧!先把斜面架好,确保它稳稳的。

然后,把小球放在斜面顶端,准备好秒表,注意,心里默念“三、二、一,GO!”小球一落下,秒表立刻开始计时。

你会发现,球的速度越来越快,像是脱缰的野马,真是让人激动得不行啊!记得每隔一段时间就记录一下时间和位置,这可是搞懂规律的关键哦!3. 数据分析3.1. 结果观察实验完毕,数据收集可不能马虎。

你会发现,每次球下滑的时间和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律,简直是像打麻将一样,有牌可打!将这些数据整理成表格,然后用图表来展示,这样一来,直观又容易理解。

慢慢分析,你会发现,球的速度是线性增加的,嘿,难道这就是匀变速运动的真谛?3.2. 规律总结最后,我们要总结一下这次实验的结果。

根据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同样的条件下,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以恒定的加速度运动。

这就好比你坐在过山车上,刚开始的时候慢慢爬升,接着就飞速下滑,肾上腺素飙升,让你心跳加速,感觉无比刺激!所以说,匀变速直线运动,真的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发现。

4. 结尾今天的探究之旅就到这里啦!通过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还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

下次再看到汽车飞驰而过,或是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时,想想今天的实验,心中一定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慨。

鲁科版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教案及教学反思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理规律,理解加速度和速度的概念。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实验器材和材料1.直线轨道2.小球3.计时器4.尺5.电子秤实验原理1.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实验探究:小球在倾斜的直线轨道上匀加速运动,根据重力和轨道的弧度产生向下的分力,计算出小球在不同时间段内的速度和加速度。

2.速度与位置关系的实验探究:小球在直线轨道上做匀变速运动,通过测量小球的起点、终点、时间,计算出小球在不同位置处的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步骤1.静态重量测量:使用电子秤测量小球的静态重量,记录下数据。

2.实验一: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探究1.调整直线轨道,使其呈倾斜状态,测量得到轨道长度L和高度H,并记录下数据。

2.将小球放置于轨道的起点,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并记录下小球的过程时间t1。

3.将小球从起点开始推动,记录下小球的过程时间t2。

4.根据公式v=gt和a=(2H-L)/t^2,计算出小球在不同时间段内的速度v和加速度a,并用表格记录下数据。

3.实验二:速度与位置关系的探究1.调整直线轨道,使其处于水平状态。

2.将小球放置于轨道的起点,让小球自由滑行,记录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坐标。

3.测量小球滑行的时间,计算出小球的平均速度v和加速度a,并用表格记录下数据。

4.将小球从不同位置处推动,重复上述步骤,记录下小球在不同位置处的速度和加速度。

教学反思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经过手动操作、实地观察、测量和数据处理等环节,全面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和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实验探究的精神。

在实验上的开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实验安全问题:学生在实验前需要详细了解实验注意事项,掌握操作规程,并注意自我保护。

2.实验设备完备问题:学校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直线轨道,保证实验进行的基础设备受到保障。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基础知识归纳1.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2)测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2.实验原理(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 交流交流 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的工作电压是 4~6 V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220 V .当电源频率是50 Hz 时,它每隔它每隔 0.02 s 打一次点. (2)若纸带上相邻点间的位移差x n +1-x n = 0 ,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x n +1-x n = C (非零常数) ,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根据纸带求加速度的方法:根据纸带求加速度的方法:用“逐差法”求加速度.设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 1、x 2、x 3、x 4、x 5、x 6,根据x 4-x 1=x 5-x 2=x 6-x 3= 3aT 2 (T 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 1=2143 T x x -、a 2=2253T x x -、a 3= 3 236Tx x -,再算出a 1、a 2、a 3的平均值,就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3.实验器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4.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接通电源,释放小车,重复打纸带三条. (3)挑选纸带,确定计数点,测相邻间距. (4)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5.注意事项(1)计时器打出的点不清晰,可能是计时器打出的点不清晰,可能是 电压偏低电压偏低 或 振针位置不合适振针位置不合适 . (2)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果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些. (3)计时器打点时,应先计时器打点时,应先 接通电源接通电源 ,待打点稳定后,再,待打点稳定后,再 拉动纸带拉动纸带 . (4)拉动纸带前,应使拉动端停靠在拉动纸带前,应使拉动端停靠在 靠近打点计时器靠近打点计时器 的位置. (5)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50 cm cm 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7~8个计数点为宜. 重点难点突破一、对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的理解和掌握要熟练实验的操作过程,特别注意减少实验误差的操作技巧. 二、数据分析与处理1.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如图所示,A 、B 、C 、D 、…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x 1、x 2、x 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Δx =x 2-x 1=x 3-x 2=…=常数,即若两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里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2.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1)根据Δx =x 2-x 1=x 3-x 2=…=aT 2(T 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 =2T xD ,然后求平均值. (2)用逐差法求加速度:根据x 4-x 1=x 5-x 2=x 6-x 3=3aT2 求出a 1=2143T x x -、a 2=2253T x x -、a 3=2363T x x -,再算出a 1、a 2、a 3的平均值a =3321a a a ++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3)用v-t 图象法,先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v n =T x x n n 21++,求出打第n 个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然后作出v-t 图象,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t vDD . 以上三种求a 方法中,方法(1)求法误差较大,如果所测数据多一般选取方法(2)、(3). 三、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其他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除了运用纸带数据分析法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频闪照相法、滴水法等进行分析研究. 典例精析典例精析1.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例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下述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 .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F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G .断开电源,取出纸带断开电源,取出纸带【解析】正确的实验步骤是: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用垫片把木板的一端垫高.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较高的一端,并连好电路.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完一条纸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再重做两次,即顺序为DBFAEGC. 【答案】DBFAEGC 【思维提升】对实验步骤可简化为:放置→固定→连接→先接后放,开始实验→重复实验→数据分析,同时要理解实验步骤中关键几步,如“固定时定滑轮要伸出桌面,打点计时器固定于远离定滑轮的一端;开始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等. 【拓展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的是( ACD )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计算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的个数【解析】选取计数点可以使用于测量和计算的相邻点的间隔增大,选取计数点可以使用于测量和计算的相邻点的间隔增大,在用直尺测量这些点间在用直尺测量这些点间的间隔时,在测量绝对误差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相对误差较小,因此A 正确;在实验中,如果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过小,打出的点很密,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测量准确性降低,因此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些,而使小车加速度增大的常见方法是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以增大拉力,故B 错,D 对;为了减少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舍去纸带上过于密集,甚至分辨不清的点,因此C 项正确. 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其他方法【例2】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可知 ( ) A.在时刻t 2以及时刻t 5两木块速度相同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t 3两木块速度相同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t 3以及时刻t 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t 4以及时刻t 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解析】设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t ,记录木块位臵的直尺最小刻度间隔长为l ,由图可以看出下面木块间隔均为4l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tl4.上面木块相邻时间间隔内木块的间隔分别为2l 、3l 、4l 、5l 、6l 、7l ,相邻相等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Δl =l =恒量, 所以上面木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t 2、t 3、t 4、t 5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2=t l t l l 25232=+ v 3=t l t l l 27243=+ v 4=t l t l l 29254=+ v 5=tlt l l 211265=+ 可见速度v =tl4介于v 3、v 4之间,选项C 项正确. 【答案】C 【思维提升】(1)解决本题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分辨和信息提取能力,这也是近几年高考的考查热点. (2)熟练应用匀变速运动的一些重要结论,如Δx =aT 2,202t t vv v +=等可快速深入问题的实质,简化解题过程. 【拓展2】用滴水法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值,方法是:在自来水龙头下面固定一块挡板A ,使水一滴一滴持续地滴落到挡板上,如图所示,仔细调节水龙头,使得耳朵刚好听到前一个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下一个水滴刚好开始下落.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挡板的高度h ,再用秒表计时,计时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0”,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1,2,…”,一直数到“n ”时,按下秒表按钮停止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t .写出用上述测量方法计算重力加速度g 的表达式:g = 2hn 2/t 2 . 【解析】n 次响声间隔时间对应n 个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所以一个水滴下落的时间T =t /n 由h =21gT 2得 g =22T h=2hn 2/t 2 3.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例3】某同学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实验步骤如下: a .安装好实验器材. b .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下图中0、1、2、…、6点所示. c .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为s 1、s 2、s 3、…、s 6. d .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e .分别计算出s 1、s 2、s 3、…、s 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66332211t s t s t s t s 、、、、 . f .以t s 为纵坐标、t 为横坐标,标出t s 与对应时间t 的坐标点,画出t s -t 图象.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①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列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和 (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 Hz 交流电源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刻度尺D.秒表秒表E.天平天平 F .重锤重锤②将最小刻度为1 mm 的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所示,则s 2= cm ,s 5= cm. ③该同学在下图中已标出1、3、4、6计数点对应的坐标,请你在该图中标出与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t s -t 图象. ④根据ts -t 图象判断,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 0=m/s ;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 = m/s 2. 【解析】①A ,C ②0刻度线和0计数点左端对齐,s 2是计数点0与2间的距离,读数时应注意从计数点2的左端读起,s 5同理.答案为(2.99~3.01),(13.19~13.21). ③ts-t 如图所示. 26)26(=TT T 4)26. 【思维提升】t -斜率为21a 【例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表格所示计数点序号计数点序号1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时刻(s) 0.1 0.2 0.3 0.40.5 0.6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 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为了算出速度,合理的方法是为了算出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 =2T D 求出加速度,再取平均值,即为实验所。

3.2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报告

3.2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报告

第三章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实验探究 班级 姓名 座号一、实验目得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2、掌握判断物体就就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得方法。

3、利用纸带求某点得瞬时速度与匀变速质点运动得加速度。

二、实验原理1、判断物体就就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利用平均速度v =错误!,当Δt 很短时,可以近似认为平均速度错误!等于t 时刻得瞬时速度,利用速度与时间关系判断物体就就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利用Δs =s 2-s 1=s 3-s2=…=s n -s n -1=aT 2判断物体就就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求匀变速直线运动得瞬时速度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得瞬时速度求出= ,= 、、、、、、=3、求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加速度(1)法一、逐差法以取六个间隔为例,则a 1=s 4-s 13T 2,a 2=\f(s5-s 2,3T 2),a 3=\f(s 6-s 3,3T 2)、 加速度得平均值为a =13(a1+a2+a 3) =13错误!=错误![(s 4+s 5+s 6)-(s1+s2+s 3)] 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加速度得平均值,好处就就是各个数据都得到了利用,达到正、负偶然误差充分抵消得作用,使计算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2)法二、用v-t图求加速度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用纵坐标表示瞬时速度v 建立坐标系,标出(T ,),(2T,)、、、、、、各点,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可画出一条直线(让尽可能多得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得点尽可能等量地分布在直线两侧),求此直线得斜率即为物体得加速度。

三、实验器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交流电源、小车、细绳、钩码、长木板、刻度尺、导线等。

四、实验步骤①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得一端。

②连接好打点计时器得电路。

(注意此过程中要断开开关)③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小车后面,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并连接砝码到小车。

④闭合电路开关,然后释放小车,打完纸带后立即关闭电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学习目标】1、会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时间。

2、了解频闪照相法及其应用。

3、探究重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的作用。

4、知道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减小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怎样分析处理实验获取的数据并得到实验结果。

【知识精讲】一、实验原理1、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交流电的计时仪器。

当交流电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 打一次点,因此纸带上的点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2、电火花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

当接通220V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纸带上就打出一系列点迹。

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也是每隔0.02s打一次点,即打出的纸带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也是0.02s。

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小,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误差小。

3、如何应用打点计时器探究沿斜面下滑的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方法1、课本中已经说明,不在赘述。

方法2、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求相邻位移的Δs设相邻点之间的位移分别为s1、s2、s3……(1)若s2-s1=s3-s2=……=s n-s n-1=0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若s2-s1=s3-s2……=s n-s n-1≠0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实际实验中,只要近似相等即可证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证明:相邻点之间的位移s1、s2、s3……的时间都是相同的,设为T(如果认为T不太小,可取6个计数点之间的位移,即以6个点为一段划分纸带,每段的时间间隔就是6个点对应的时间间隔,即5×0.02s=0.1s,这样计算简单,因此只要s1、s2、s3……各段的时间相同即可)那么s1=v1T+s2=v2T+故Δs1=s2-s1=(v2-v1)T又v2-v1=aT因此Δs1=aT2同理可证Δs2=s3-s2=aT2,Δs3=s4-s3=aT2……所以,只要Δs1=Δs2=Δs3=……=s n-s n-1≠0物体就做匀变速直线运动4、求加速度的方法(1)用“逐差法”求加速度根据s4-s1=s5-s2=s6-s3=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得:,再求出a1、a2、a3的平均值,即为物体的加速度,其加速度为:即全部数据都用上,这样,相当于把2n个间隔分成前n个为第一组,后n个为第二组,利用这两组的位移之差Δs和时间间隔(nT)进行处理,起到了减小误差的目的,即。

而如若不用逐法而是用:,再求加速度有:相当于只用了s6与s1两个数据,这样起不到用多组数据减小误差的目的。

(2)用v-t图象求加速度:先根据,即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求出打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然后作出v-t图像,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的加速度。

5、数据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1)事先接通电源后,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放开小车。

放开小车时,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以充分利用纸带。

(2)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可能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3)利用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有关计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计数点是如何取的;二是长度采用什么单位;三是给出的哪段长度。

(4)用求得的几组速度值在v-t图像中描点作图,要使描得的点尽可能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的两侧,从而减小作图带来的误差,然后在图线上取两个较远的点,依这两个点由求出a 即可。

二、频闪照相法及其应用频闪照相法是一种利用照相技术,每隔一定时间曝光,从而形成时间间隔相同的影像的方法,与打点计时器记录的信息相比,频闪灯的闪光频率相当于打点计时器交变电源的频率,而相同时间间隔出现的影像则相当于打点计器打出的点子。

因此运动物体的频闪照片即记录了物体运动的信息,也记录了物体运动的位移信息。

因此,用此手段处理获取的数据信息,与处理利用打点计时器获取的数据信息方法是雷同的。

北京四中【典例分析】例1、如1图所示,为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其中A、B、C为三个计数点,有关长度如图所示。

已知此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使用50Hz交流电,则测得物体的加速度为m/s2,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v B m/s。

解析:由图可知s1=s AB=3.27cm=3.27×10-2ms BC=s2-s1=(8.00-3.27)cm=4.73×10-2mT=0.02×5s=0.1s根据Δs=aT2得例2、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图2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记数点。

测得相邻计数点的距离依次为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作出速度图象,并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解析:小车在打各计数点时的速度为:同理:v2=21.40cm/s,v3=26.30cm/s,v4=31.35cm/s,v5=36.30cm/s,作出图象如3图所示:在直线上选取A和B两点计算加速度,v A=12.00cm/s,t A=0,v B=42.20cm/s,t B=0.6s,则:例3、如图4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

(1)为了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请进行下列计算,填入表内(单位:cm)s2-s1s3-s2s4-s3s5-s4s6-s5Δs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cm,即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小车的位移在的位移之差,在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的运动是。

(2)根据,可以求出:=m/s2,=m/s2,=m/s2,所以=m/s2。

解析:(1)s2-s1=1.6cm;s3-s2=1.55cm;s4-s3=1.62cm;s5-s4=1.53cm;s6-s5=1.61cm;Δs=1.58cm;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0.05cm,即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3.2%。

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位移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采用逐差法,即:【过关练习】1、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仪器,它的工作电压为V。

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s打一次点。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V。

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s打一次点。

若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如果仍按0.02s的时间间隔打一个点计算,则测出的速度数值将比物体的速度真实值。

3、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B、位移C、加速度D、平均速度4、运动小车拖动的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的第1点到第6点的距离为18cm,则( )A、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B、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m/sC、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m/sD、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5、为了测定某辆桥车在平直公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作是匀加速运动)。

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下图所示,车身长为3个小格,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约为m/s2(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6、一同学在打点计时器做测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

如下图所示的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打点针压得过紧7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表格中所示,为了算出加速度,误差最小的方法是(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取其倾角,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9、如图示(a)(b)两图都是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重力加速度g的装置示意图,已知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

(1)这(a)(b)两图相比较,哪个图所示的装置较好简单说明为什么(2)图中(c)的图是采用较好的装置并按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O为打出的第一个点,标为1,后面依次打下的一系列点迹分别标为2、3、4、5….经测量,第15至第17点间的距离为11.76cm,第1点至第16点间距离为44.1cm,则打下第16个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m/s,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为g=m/s2(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0、为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它是用的时间拍摄的。

从某个稍大些的位置间隔开始测量,照片上边数字表示的是这些相邻间隔的序号,下边的数值是用刻度尺量出的其中两个间隔的长度。

根据所给两个数值求出小球下落加速度的测量值g=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由所给数据,求出小球的位置A的瞬时速度v A=m/s。

11、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出重力加速度g。

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的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个正在下落中的水滴。

测出水龙头到盘子间距离为h(m), 再用秒表测时间,以第一个水滴离开水龙头开始计时,到第N个水滴落在盘中,共用时间为T(s),则第一个水滴到达盘子时,第二个水滴离开水龙头的距离是多少重力加速度g的关系式如何【参考答案】1、火花放电,计时,220,0.022、低压交流,4-6,0.02 ,大3、AB4、C5、26、D7、ACD8、C9、(1)a图较好。

因为夹子固定,可以避免(b)图中由于手的抖动而造成纸带上的第一点迹被拖长和位置不确定的现象;另外由于用夹子固定纸带,便于将纸带调整为竖直方向,以避免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产生过大摩擦.而(b)图中用手握住纸带,难以做到这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