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归荒野: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回归主题(一)

合集下载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中国山水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诗歌流派之一,旨在表现山水之美、自然之神、人的情感与哲理。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认知的变迁,中国山水诗意识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代变,其中显著的是从主体意识向客观意识的转变,以及从景物描写向人文关怀的转变。

本文将对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其艺术内蕴进行探析。

一、主体意识向客观意识的转变中国山水诗的最初创作在唐宋时期,主要由诗人们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而产生。

这一阶段的山水诗大多具有强烈的主观情感,在表现山水之美的同时,也透露着诗人个人的情感状态。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不但展示了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愁思和落寞;苏轼的《浣溪沙·次韵王定国侍人笛起听赋》中写到:“青山隔烟,碧水连天,一声何处笛声悲”,则是将自己内心的愁苦与自然景物融合在一起,表现出极强的主体意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社会、科技和文化的进步,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而引发了山水诗意识的转变。

南唐诗人杨炯的《问刘十九》中提出了著名的“物我两忘”思想,即消解自我意识,凝神物外,以达到身心舒畅的境界。

这一思想不仅影响了唐宋诗人的写作,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文化。

在明代以后,一些山水诗作家开始注重写作中客观性的表现。

他们从自然景观中体察与世界的互动,以达到与自然融合的目的。

明代诗人戴复古的《题紫泥洞》中写到:“天上月城朗霁明,此夕今宵上不成。

千峰不尽千峰翠,万壑无穷万壑声。

”这一作品将景物的形态、气氛与内容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了多姿多彩、自然优美的山水画卷,融合了主观观感与客观表现。

二、从景物描写向人文关怀的转变中国山水诗创作过程中,诗人不仅要表现出山水之美,还要引入人的情感与哲理的表达。

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写到:“离别家园岁月多,忆君心似西江水。

日暮沙场斗转蓬,人生何处不相逢。

”这一作品不仅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还在此基础上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1. 引言1.1 中国山水诗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山水诗始于先秦时期,最初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在游览山水中所写的感悟性诗歌。

在这些诗歌中,山水被视为自然的象征,代表着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清静无为”的理念。

山水诗从起初的简单的描写自然风景,逐渐演变为富有哲学意蕴与情感内涵的高雅诗歌形式,成为中国文人雅士追求的诗歌境界。

山水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是文人雅士们表达情感和境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文人眼中,山水被视为崇高、清澈、永恒和超越尘世的象征,是他们追求诗意境界的重要对象。

山水诗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代表了中国文学的精髓和风骨。

【中国山水诗的起源和发展】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也展现了中国文人墨客对自然、生命、人生等诸多哲学问题的思考和表达。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1.2 山水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山水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凸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境界的追求。

中国山水诗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文人雅士的重要创作领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心灵的栖息之所,对于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审美追求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山水诗所描绘的山水景致,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对心灵世界的抒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被视为先知先觉之地,观赏山水不仅可以提升审美情趣,更可以启迪心灵,澄清心境,修身养性。

中国山水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中国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和表达情感的载体。

通过中国山水诗作品,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国文人对于自然、生命、情感的诗意表达,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与人文的融合理念。

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地位不仅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更是凝聚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2000字】2. 正文2.1 山水诗意识代变的历史背景山水诗意识代变的历史背景主要涵盖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古代至现代,山水诗的意识形态和表现方式均有所变化。

浅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自我回归意识

浅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自我回归意识

浅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自我回归意识浅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自我回归意识摘要:柳宗元在其山水游记中通过描绘自然山水,抒发了自己回归自然的意向。

但由文中表达的情感趋向看,这种回归是暂时的不稳定的。

文章通过对柳宗元十一篇自然山水游记的分析,阐述其作品中自我回归这一情感价值的表达;主要就作品中描写的意象、意象的色彩、抒发的情感几个角度阐述其自我回归的实质,并由柳宗元的心境、生平经历、艺术创作的渊源三个方面分析产生这一意识的原因,最终得出结论:这一回归实质是柳宗元在被迫远离仕途后不得已的自我压抑。

关键词:柳宗元山水游记自我回归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前人已多有论及,但论述的角度多集中在游记散文的艺术创作特色、美学特质以及对山水文学的影响上。

{1}本文主要通过讨论柳文中的山水形态,探讨文中表达的回归意识这一心理特征。

柳宗元山水诗与山水游记有相似之处,都具有通过寄意景物以抒己之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但诗歌与游记相较,二者由于文体特征不同,在抒发自我回归的情感时也会产生差异。

“在形式上,文更为自由、流畅、平易,而诗仍受句式、押韵的约束,诗体重含蓄、凝练、典雅。

〞{2}虽然柳诗与柳文中都表现出通过寄情山水,使自己的郁闷不满得到解放的情感,但由于文体的限制。

柳文可以利用长短不一的句式,娓娓道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主观情感;而柳诗中所表现的情感那么受到韵律与字数的限制,故二者相较,柳文中更明显地流露一种希望寄情山水以自娱却又不得解脱的暂时性的满足。

这种“自我回归〞在文中是指作者在作品中通过以山水自娱的方式实现自身的情感寄托,从而对自然产生归属感的一种心理状态。

柳宗元在山水游记中通过抒发感触,如“与万化冥合〞之类,表达了自己希望与自然融合的回归意识,但这种表达在文中多有情感的反复曲折,实际上是短暂且不稳定的。

本文就柳宗元?永州八记?及?游黄溪记??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柳州东亭记?十一篇山水游记,探讨这种意识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

一、柳文中自我回归的表达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其自我回归主要表达在意象的形态、意象的色彩以及抒发的情感上。

古代诗歌中的山水田园主题对人们的情感有何影响

古代诗歌中的山水田园主题对人们的情感有何影响

古代诗歌中的山水田园主题对人们的情感有何影响山水田园主题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出现的一种题材,它以自然山水和宁静田园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传递出一种恬淡宁静、纯净清雅的境界。

这种主题对人们的情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古代诗歌中的山水田园主题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的人民生活在封闭的城市环境中,生活压力和繁杂琐碎的琐事使人们渴望远离喧嚣,回归自然。

山水田园主题通过描绘青山绿水、田园风光,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唤起了人们对自然和纯粹生活的向往。

其次,古代诗歌中山水田园主题的描绘方式给予读者一种情感寄托的途径。

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一种对于理想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通过描述山水田园的美好景色,古代诗人们为读者营造了一个理想的心灵归宿,使读者在想象中获得一种情感安慰。

这种情感寄托也给予了读者对现实生活的希望和力量,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此外,山水田园主题还能引发人们深思与思考。

古代诗歌中的山水田园描写往往含有丰富的哲理与意境,通过山水之间自然景物的对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们在诗歌中融入自己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文字将自己的思考展现给读者。

读者在欣赏古代诗歌时,也会从中获得灵感,引发自己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等问题的思考,并从中获取自己处境的抚慰和启示。

最后,山水田园主题在古代诗歌中也起到了情感情绪的调节作用。

封建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处境往往是压抑与困苦的。

然而,山水田园诗歌通过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色和宁静的田园生活,给予读者一种心灵上的安抚和慰藉。

读者在欣赏这些诗歌作品时,不仅可以暂时遗忘现实的艰辛与痛苦,而且能够从中获得一种情感的宁静与安定,增强内心的抵御力和平和心态。

综上所述,古代诗歌中的山水田园主题对人们的情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既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追求,又给予了人们情感寄托的途径,引发了读者的深思与思考,并起到了情感情绪的调节作用。

山水田园主题通过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深刻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为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开发荒野的现实历程与回归荒野的精神之旅——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生态视阈

开发荒野的现实历程与回归荒野的精神之旅——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生态视阈

江西社会科学2011.7开发荒野的现实历程与回归荒野的精神之旅———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生态视阈■王惠中国古代山水诗中的山水世界体现了荒野特性和荒野品质,或者说,山水诗塑造了一个荒山野水的意象世界。

这一意象世界,一方面体现了人类通过开发荒野推进文明历程的现实世界;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类渴望回归荒野以寻找自我的精神世界。

山水诗所呈现的人类与荒野之间的深刻关联,体现了人性与自然冥合的文化特征,中国古代山水诗因此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超拔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山水诗;荒野性;冥合[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1)07-0084-05王惠(1970—),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文艺学。

(云南昆明650031)中国古代山水诗特指以自然山水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以自然山水为描写题材,表现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的一类诗歌。

在中国古代山水诗中,充满了具有荒野特性和荒野品质的山水意象。

山山水水,正是以其亘古不变的荒野精神,进入诗人的审美视野,成为诗人的审美对象,荒野意象构成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审美世界。

而山水诗中的荒野意象,一方面体现了人类通过开发荒野推进文明历程的现实世界;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类渴望回归荒野以寻找自我的精神世界,也正是在这种悖论和张力中,中国古代山水诗表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

一、开发荒野的现实历程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前,荒野曾经是全部的自然;当人类的形体发育成熟,在地球上活动之后,人曾经作为荒野的一部分和荒野融为一体;当人类的意识进化成熟,人类逐渐开始了从荒野中脱颖而出的过程,由氏族公社到部落联盟再到民族国家,人类开始了极其艰辛而又漫长的开发荒野、缔造文化的历程。

在这过程中,人类的斑点不断扩大,以中国为例,如果形象地来说明的话,新中国建立之时,中国人口已经爬过了四个坡。

第一个坡,从夏至西汉末年(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初),大约2000多年时间,人口沿着一条缓升的总量线波动,直至接近6000万。

魂归荒野: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回归主题

魂归荒野: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回归主题

魂归荒野: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回归主题
王惠
【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09)006
【摘要】在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创作中,回归是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除了朝向田园故里的回归之音,还有更为深远的指向荒野的回归之唱.因为与作为诗人个体故乡的田园不同,荒野是人类种群的原乡、人类童年的家园和精神的起点.诗人因为在世的异己体验和基于集体无意识根源的乡愁冲动,在诗中进行魂归荒野的自由之旅.
【总页数】6页(P43-48)
【作者】王惠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回归荒野的入世情怀r——论加里·斯奈德的荒野思想与荒野实践 [J], 李世存
2.开发荒野的现实历程与回归荒野的精神之旅——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生态视阈 [J], 王惠
3.回归荒野的入世情怀——论加里·斯奈德的荒野思想与荒野实践 [J], 李世存;
4.回归荒野重返自然——《荒野的呼唤》的生态批评解读 [J], 李敏
5.回归荒野重返自然——《荒野的呼唤》的生态批评解读 [J], 李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禅意和回归主题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禅意和回归主题

中图分类号 : 0 . I 7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5 5 8 ( 0 ) - 0 3 0 10 — 6 1 0 60 07 -4 2 4
Th d h s n e p e a i n o o n a n a d e Bu d itI t r r t t fM u t i n o W a e s o a e r y W a g W e t r Pa t r l Po t y b n i
维普资讯
NN eQA AASEHII T 1lN I ESS G O ls H ⅢcAI RC N ne 翟黧 RR 1n aC E l
V i 9 厌 O - 0- . 2- ~ . 6B L 0 . ”’ 2 q 晰
王雏 山水 田 目诗 的 评 惠和 回 归 主题
L l Nig UO Ha- n
Ab t a t T e a t l n r d c s C a e to h n s d hs c mbn d w t e l e e p r n e o o tW a g W e . tas sr c : h ri e i t u e h n a s c fC i e e Bu d im o i e i t i x ei c fp e n i I lo c o hh f e e p s s t e Bu d itt o g t f n e c b b e fe d m n i n e a d t e t e fmt mi g t au e b sn y . id d x o e d hs h u h o d s r a l r e o a d s e c n h me o u n o n tr y u i g f i g br s a h i i l h l n h se n i g si h u ti n trp so a o t w i e y W n i t e W e t r ma e n t e mo n an a d wae a t rlp er rt n b a g W e・ y t Ke r s y wo d :W a g W e ;mo n an a d wae ; p so a o t ;c a n i u ti tr a trlp er n , y hn

试析山水诗研究的空前力作—评《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一)

试析山水诗研究的空前力作—评《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一)

试析山水诗研究的空前力作—评《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一)自清末黄人、林传甲各自所著《中国文学史》发韧之作的百年以来,我国已出版了千余部《中国文学史》著作。

其中中国山水诗史之研究,显得较为薄弱。

直至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才有几部山水诗史研究专着问世,如王国樱《中国山水诗研究》(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版)、丁一泉《中国山水诗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年版)、李文初等《中国山水诗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王玫《六朝山水诗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等;且大多为山水诗断代史。

令人所欣者,陶文鹏、韦凤娟主编的《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4月版,以下简称《灵境》),以其近百万字的宏篇巨制,将中国山水诗的研究推向了空前的新高度、新水平、新境界。

《灵境》两位主编乃治学有成的学术名家,其他几位参撰者,如王英志、尹恭弘、张晶、韩经太、廖可斌等,均为独擅胜场的知名学者。

因此,这是一部强强联合、精心结撰的中国山水诗通史的空前巨著,也是国家“九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江苏省“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结项的丰硕新果。

较之以往的中国山水诗研究著作,《灵境》的创新之处,约有五端。

其一,尊重史实,立论新稳《灵境》中许多新人耳目的见解,都是建立在对山水诗史客观而理智的逻辑描述基础之上的,摈弃了浮根之淡。

例如第一编“山水诗的形成”,作者在具体分析了《诗经》时代人们对自然意识不断变化的过程之后,得出了“人们对待山水的态度也有一个从《周颂·般》的敬畏崇拜到《郑风·傣》的亲切嬉戏的变化”《灵境》,下文所引该书者,仅标页数)的结论。

并进一步指出:“正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的这种对应关系的认可和为了表现这种对应关系。

《诗经》的无名作者们创造了‘比兴’手法”《诗经》时代人们对自然山水的认识,尽管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人们尚未将山水景物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但人们对于山水景物意识的不断增强,却为山水诗的诞生,起到了必不可忽缺的孕育作用。

回归山林——为中国古典诗歌正名

回归山林——为中国古典诗歌正名

回归山林——为中国古典诗歌正名(本文系作者在“首届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青年论坛”上的发言,据录音整理,略作删节。

原文刊发于《诗潮》2015年第10期。

)文:施议对先生大约一百年前,胡适写作白话诗,曾经感叹:“可惜须单枪匹马而往,不能多得同志,结伴同行。

”(《尝试集》自序)我在词界也算做了好些个年头。

我是“文革”以前的研究生,到“文革”后第二次当上研究生。

1980年前后,发表有关诗词研究的学术论文。

不久,在学界就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主要是关于豪放、婉约“二分法”的问题。

这也是我的老师吴世昌先生最反对的一种说词方法。

那时候,同志也非常少。

到了1990年代,我发现一位持有相同立场的同行,就是曾大兴。

他有一部著作叫《柳永和他的词》,其中一章题为“柳永以赋为词”,讲赋法而不讲豪放、婉约“二分法”。

给词界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

我很高兴。

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这是一部已经入了门的专著”,并曾在一篇有关20世纪词学研究的文章中,用了一大段文字,专门推荐曾大兴的论著。

那个时候还没见面。

一直到2001年,才在一次关于柳永的研讨会上见面。

就是同志太少,只有二三子。

以后,当代诗词研究也一直是这个样子。

但这回的“桂平论坛”,想不到竟有这么大的阵容,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同志。

以下,想给你们讲的,是一个大题目:《回归山林——为中国古典诗歌正名》。

这一题目,既是多年思考的心得,也代表自己的一种忧虑。

这个大题目讲完,再讲三个小题目。

第一个小题目是,诗词事业以及诗词与事业。

第二个小题目是,我们应当写些什么?是为时、为事,或者是为时、为事、为自己。

第三个小题目是,形下之思和形上之思,也就是讲怎么样从诗歌到哲学的提升问题。

“回归山林——为中国古典诗歌正名”,这个题目总的来说是什么意思呢?中国古典诗歌,这是我们的研究对象。

面对着这一具体的研究对象,两个问题首先须要弄清楚。

一是怎么称呼这一研究对象;二是这一对象在当代应当如何运用,有何职能。

一个是正名问题,一个是创作与研究问题。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1. 引言1.1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变革,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表达。

在古代,中国山水诗的意识主要表现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赞美,将山水与人的生活和情感相结合,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中国山水诗的意识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转变。

在唐宋时期,中国山水诗的意识开始有所转变,诗人开始强调个人情感和审美体验,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色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理念和文学风格。

随着元明清时期的文化变革和社会转型,中国山水诗的意识更加侧重于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诗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抒发来反映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态。

在现代时期,中国山水诗的意识进一步发展,诗人们开始注重探索人类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借助山水的象征意义和意境来表达内心的挣扎和追求,展现出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意境和情感。

最终,中国山水诗的意识代变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也丰富了世界文学的面貌,成为中国文化的独特符号和精神遗产。

1.2 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山水诗一直被视为文人墨客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内蕴深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山水诗的艺术内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山水诗的内蕴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赏析与表达。

古代文人通过山水诗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他们以笔墨描绘山峦起伏、江河纵横,将大自然的壮丽气势和恢弘气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对自然景观的赏析与表达,体现了中国文人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追求。

山水诗的内蕴还体现在对人生境界的探讨与诠释。

中国古代文人在山水诗中常常借助自然景观来寄托情感和表达思想,借助山水之美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通过与自然的亲近与沉思,他们反思人生、感悟人生哲理,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山水诗的内蕴还表现在对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扬。

山水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学遗产和审美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三野”的行吟之歌———文学旅行志的一种范式

“三野”的行吟之歌———文学旅行志的一种范式

“三野”的行吟之歌———文学旅行志的一种范式◎彭兆荣内容提要 人与自然不仅体现为一种共生关系,也表现出文明样态的独特性。

“三野”(荒野、原野、田野)是自然的语境化表述。

无论作为自然的语义表述,还是人类与之相处的态度和关系,都真切地反映出人与自然的亲密性。

“三野”叙事,以旅行为前提,从古代的行吟诗人到现代的意识流,皆可视为文学旅行志的“行吟之歌”。

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述形式,对“三野”的描述包含着生态智慧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而中西方的“三野”文学表述却差异甚殊。

关键词 行吟之歌 文学旅行志 三野 自然生态〔中图分类号〕I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0)05-0095-06 全球化凸显出“生态”命题,当今的“生态”是特定语境下的表述。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是自然的“别称”,生态有着独立的自然谱系,人类对其认知也有独特的知识谱系;而人作为自然-社会的特殊物种,早已将自己的属性、秉赋和情感深深地羼入其中,“三野之歌”即为典范。

“三野”(荒野、原野、田野)无论在语义上有多少重叠,皆在强调自然野性与人性间的默契。

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形象化表述方式,无疑是二者最“真实”(authenticity)的样态呈现。

①综而观之,“自然”是文学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对“野”的描述已然构成了文学史上重要的叙事范式。

由于文学表述凭附于特定的文明体系、特殊的文化价值、特别的认知模式等,即使是对同样对象的描述,亦呈迥异之态,且各具特色。

一、荒野之诉“国家公园”(NationalPark)作为联合国向世界推广的一种遗产类型,属于自然遗产的保护模式,是由美国创造的“荒野之歌”。

这种文明,概括起来就是“荒野”(wilderness):“荒野是美国文化的一项基本构成,利用物质荒野的原材料,美国人建立了一种文明。

他们曾试图用荒野的观念赋予他们的文明一种身份和意义。

”②从wilderness在词源上的构造可知,“will”(意志、决心),带有一种我行我素、坚决的意思。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中国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流派,它以描绘大自然山水景色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山水诗的意识和艺术内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审美趣味,更展现了诗人们对生命、自然、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涵的探析,来揭示中国山水诗的发展轨迹和艺术魅力。

第一部分:中国山水诗意识的代变中国山水诗的意识代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探讨,可以从时代背景、诗人心态以及审美观念等方面进行分析。

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山水诗的意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古代,中国山水诗是以山水风物为背景,以表现诗人的情感和心灵境界为主要特征的。

古代诗人主要是通过描绘山水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在面对大自然时,常常会产生敬畏之情,从而写下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山水诗篇。

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山居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

而到了宋代,中国山水诗的意识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宋代的山水诗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强调“意境”和“气韵”,注重对自然景色的品味和体验。

宋代诗人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这里的山光、池月,以及诗人的闲适心情都被融合在了诗的意境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元代、明代和清代,中国山水诗的意识也经历了一些变化。

元代的山水诗主要体现了游历和抒情之情,明代的山水诗则更加注重气息和意趣,清代的山水诗则强调了情感的内敛和意境的质朴。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表现,表达了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展现出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和情感境界。

中国山水诗的艺术内涵丰富多彩,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也折射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中国古代山水诗歌研究综述

中国古代山水诗歌研究综述

中国古代山水诗歌研究综述中国古代山水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竞相挥毫泼墨。

这些诗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本文将从山水诗的定义、发展历程、主题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山水诗歌进行全面的研究综述。

一、山水诗的定义山水诗,顾名思义,是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风景描绘,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探讨。

山水诗中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二、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山水诗歌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先秦时期、汉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

在先秦时期,山水诗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已初步显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汉唐时期,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山水诗逐渐成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宋元时期,山水诗发展达到巅峰,成为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

明清时期,虽然山水诗的影响力有所减弱,但仍有许多优秀的诗人继续发扬山水诗的传统。

三、主题内容山水诗的主题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自然景观的各个方面。

其中,山川河流是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诗人通过对山川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此外,云雾阳光、花鸟鱼虫等也是山水诗常见的主题。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些自然元素描绘得栩栩如生,赋予其深刻的象征意义。

四、艺术手法中国古代山水诗在艺术手法上独具特色。

首先,诗人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比喻,使诗歌更具画面感和立体感。

其次,诗人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使诗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此外,山水诗的语言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五、总结与展望中国古代山水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通过对山水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念、人生哲学和文化内涵。

同时,山水诗所蕴含的自然观念和生态意识对当今社会仍有启示意义。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中国山水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和艺术创造的产物。

山水诗承载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天赋。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的过程可以追溯到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在古代诗歌发展的初期,人们对自然山水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和赞美。

这种山水描写主要强调对景物的真实还原和客观表达,追求的是对自然山水的真实再现。

这种诗歌意识在《诗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中国的山水意识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唐代,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诗开始强调诗人自身的主观感受和情感表达。

王维的山水诗常常以游览的方式来描绘山水景色,通过诗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来表达对山水的景观和情感的认同。

这种意识的转变,使得山水诗不再是简单的对山水景色的描写,而是加入了诗人自己的情感表达,更加注重诗人对山水的品味和审美体验。

这种意识的代变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宋代以后,随着山水画的兴起,山水诗的意识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宋代的山水诗开始注重对山水的意境和气氛的表达,诗人通过具体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对山水的情感体验,强调山水与诗人情感的融合。

这种山水诗的意识在苏轼的《赤壁怀古》中表现得尤为典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到了元明清时期,随着禅宗的兴起和文人墨客文化的繁荣,山水诗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山水诗的艺术内蕴也更加丰富。

山水诗开始注重对自然山水的象征意义的表达,通过山水的形象来寄托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追求。

这种山水诗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荒山野水: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意象世界

荒山野水: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意象世界

荒山野水: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意象世界
王惠
【期刊名称】《鄱阳湖学刊》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山水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蔚为大观、十分显要的艺术流派.如果说自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土壤的话:山水诗反映的恰恰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依相生、声气相感、血脉相通的亲密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种亲密关系表现为人类内在于山水诗的自然属性和荒野精神.这里所说的荒野,并非只是一片空间,一个自然的客体,它和中国文化史上的"自然"概念一样,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一个美学的范畴,它甚至比"自然"更自然,因为它是原生的、纯粹的、真正的自然而然,这样一种美学精神在山水诗中突出表现为荒山野水的意象世界.
【总页数】5页(P110-114)
【作者】王惠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山水诗研究的空前力作 --评《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 [J], 李金坤
2.凿破南荒千古閟--生态旅游视阈下的郑珍黔中山水诗解读 [J], 唐燕飞
3.中国古代山水诗英译时的"选择"与"适应"
——生态翻译观下的中国山水诗意境再现 [J], 李晶晶
4.中国古代山水诗之冠——简论李白的山水诗 [J], 张家骐
5.陆游山水诗是中国古代山水诗走向心灵的美学归宿 [J], 曾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水田园诗词的意象与主题

山水田园诗词的意象与主题

山水田园诗词的意象与主题概述山水田园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山水田园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主题,以及它们所传达出的深刻思想。

1. 意象1.1 山水意象山水作为自然环境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在山水田园诗词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常见的山水意象包括: - 山峰和岭谷:代表着高远、雄伟和壮丽。

- 河流和湖泊:象征着柔和、清澈和宁静。

- 林木和花草:表现出茂盛、繁荣和生机。

1.2 田园意象田园意象则突显了农村生活的平凡、淳朴和富饶。

常见的田园意象有: - 农田与稻谷:代表着勤劳耕作和丰收的喜悦。

- 村庄和农舍:展现了宁静、安逸和家园的温暖。

- 牛羊与耕牛:象征着劳动和农村生活的牢固基石。

2. 主题2.1 自然与人文融合山水田园诗词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它描绘了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景象,强调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

- 通过描绘各种山水景观和农村生活,表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欣赏和享受。

- 展现出农民勤劳耕作、辛勤努力的精神面貌,并将其视为一种对自然的尊重与回报。

2.2 心灵安宁与洗涤山水田园诗词经常以优美平淡的语言描述着纯净而宁静的场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心灵追求平静与净化的理想境界。

- 山水诗描绘出山川河流等大自然景色,使读者感到清新明朗,舒畅愉悦。

这或许是大自然的洗礼和心灵的安宁所带来的。

- 田园诗以其淳朴质朴、真实自然的生活景象,给人带来内心上的平静与放松。

读者通过诗文感受到解脱尘世纷扰和得到内心宁静的美好。

2.3 生死与转世山水田园诗词中亦描绘了生死及来世转世等主题。

这些观念经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隐喻来表达。

- 山水意象中山水相交、江湖相依暗示着生命与死亡、生与死本身的循环变化。

- 描述曲径通幽处或者禅房智慧等景点,强调东方文化中关于转世命运美好向往。

结论在山水田园诗词中,意象和主题相辅相成地展现出中国古代文人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魂归荒野: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回归主题(一)摘要]在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创作中,回归是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

除了朝向田园故里的回归之音,还有更为深远的指向荒野的回归之唱。

因为与作为诗人个体故乡的田园不同,荒野是人类种群的原乡、人类童年的家园和精神的起点。

诗人因为在世的异己体验和基于集体无意识根源的乡愁冲动,在诗中进行魂归荒野的自由之旅。

关键词]回归;田园;荒野;原始意象;乡愁Abstract:InancientChineselandscapepoetry,returnwasarecurrenttheme.Besidesthesoundofreturningtothecountryside,thereisthesingingofreturningtotheprofounderwilderness,which,differentfromthecountrysideaspoets’hometown,iswheremankindisfrom,andthegardenofman’schi ldhoodandthespiritualstartingpoint.Poets,whoweretaughtbytheirunusualexperienceinthisworldanddrivenbythenostalgiaimpulsebasedonth ecollectiveunconsciousness,wererecurrentlymakingthespiritualtripoffreedombacktothewildernessintheirpoems. Keywords:return;countryside;wilderness;primitiveimage;nostalgia一、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中国古代山水诗及其回归主题人们在苍茫浩瀚的大自然中感受和发现山水之美,并且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和赞美山水之美,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

《诗经》中已包括大量描写山水的作品,论者一般认为,此时的山水尚未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不过是诗人借以引发、陪衬、烘托、渲染或比喻诗人思想感情的片断。

然而,山水如何能够比附人间的情怀和人世的道德呢?那是因为一种生命共感,亦即人与自然所共有的一种生命节律。

此时的人类,尚未完全从自然界中脱离出来,也就是说,人的意识还没有完全觉醒,“《诗经》所描绘出的恰恰是天人合一的原始形态,即主体意识尚未从大自然中剥离出来,仍处于混冥为一的状态”。

这“正是先民童年时代的现实,在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情境下,不写自己生活周围的花、鸟、树木,就无法清楚地表达自我,它们已构成了主体自我生命的一部分”1]。

这个时代,类似于庄子经常向往的那个“至德之世”:“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庄子·马蹄》)。

在这里,人类和万物比邻而居,浑然不分,呈现出一派人生在世的本然状态。

这事实上是人类文明发端之前的漫长荒野时期的余绪。

楚辞诞生在巫风盛行的楚地,洋溢着蛮荒色彩浓厚的巫术文化色彩,而巫术文化,则是诞生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的荒野时期。

由此可知,庄子所向往的“至德之世”,原来不属于未来,而属于过去,要顺着回归的路途才能抵达。

或许正因为如此,在楚辞中,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回归主题已初露端倪。

如果说“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鬼》)中的“归”是回归家园的意思,那么,“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离骚》)等诗句中的“旧乡”,既是生命的故地,又是生命的归宿;除了地理的意义,已经具备精神的意义。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宋玉《九辩》),从此,回归成为后世山水诗的传统主题。

后世的山水诗经历了自己发展演变的过程,然而,无论中国历史朝代的变迁更迭,无论中国人世社会的离乱烦忧,也无论中国诗歌的迷雾和索解的隐约,中国古代山水诗中的回归主题却一直顽强地延续着。

让我们从两汉开始追索:西汉的“怊茫茫而无归兮,怅远望此旷野”(严忌《哀时命》)尽情抒写了无路可归的愁情;东汉的“感老氏之遗诫兮,将回驾乎蓬庐”(张衡《归田赋》)将心灵的“回驾”驶向“蓬庐”;汉末的“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王粲《七哀诗》)把独在异乡的羁旅愁思托付给自然万物的“故林”情怀。

晋人张翰的“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思吴江歌》)用千里之外的空间距离表达背井离乡的山水情思;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把人类的故地之思解释为一种与鸟兽同有、与生俱来的天性;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则有“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之句,以山水所含的清晖来宽解游子的归心;永明诗人谢眺的“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改”(《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诗句写尽了寂寞游子的怅惘乡思。

梁陈诗人的“客悲”和“归念”丝毫没有稍减:“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王籍《入若耶溪》);“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何逊《慈姥矶》)。

初唐诗人王绩的《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遂以为问》一诗以“忽逢门外客,道发故乡来”开端,一气贯下地连续发问,极富感染力地表达了故园之思的深切和营构故园山水的匠心。

少年诗人王勃的山水诗同样表现出一种无处不在的乡思愁怀:“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深湾夜宿》)。

生活在唐人走向鼎盛精神状态之际的陈子昂,仍然有着“故乡杳无迹,日暮且孤征”(《晚次乐乡县》)的苍凉感慨。

其他如张九龄的“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西江夜行》)等诗句中的山水境界虽然有一种空明清远的闲适和洒脱,但“故乡”之思还是一直逶迤和漂泊在盛唐的诗心中。

中国诗歌历史上照耀古今的双子星座李白和杜甫,分别以仙心和仁心、以仙游山水和苦游山水的人生经历写下了许多山水诗词,其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杜甫《江亭》)中的“故林”意象和“归程”探询抒发着生命漂泊无着的悲感。

与李白同时的崔颢用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在山水之间把地理意义上的“乡关”和精神意义上的“乡关”交织在一起。

中唐以后,大历诗人刘长卿有“牛羊归故道,猿鸟聚寒枝”(《雨中过员稷巴陵山居赠别》)的感慨,“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向往,诗坛巨子韩愈有“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山石》)的嗟叹。

同样的“故道”充溢着安宁、止泊和生命满足的幸福之感。

晚唐山水诗中的故地之思未曾稍歇。

我们只要读一读姚合的“极目思无尽,乡心到眼前”(《晚秋江次》),杜牧的“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南陵道中》),温庭筠的“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商山早行》)等等,便不免被一片“孤迥”的“乡心”和“客心”带回迢遥的“故乡”。

有宋一代,苏舜钦的“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淮上遇便风》)寄归心于“归舟”;欧阳修的“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戏答元珍》)更是直言“乡思”成病,“物华”方休的思深情长;曾巩有“送春无限情惆怅,身在天涯未得归”(《城南二首》)的喟叹;苏辙有“忽忆故乡银色界,举头千里见苍颜”(《绩溪二咏·翠眉亭》)的追忆;张耒有“寄书故国还羞涩,白首萧条老病婴”(《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之一)的想像;贺铸有“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后登快哉亭》)的期待。

回归仍然是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书写不尽的块垒。

进入南宋以后,这个情结和块垒在时光的流变和诗歌的积淀中愈亦深厚。

“客里无人共一怀,故园桃李为谁开”(《浙江小矶春日》),“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付晚潮回”(《重九赏心亭登高》),范成大的“乡心”无法托付“故园”,人生始终萦绕着客愁,这也就是姜夔在“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湖上寓居杂咏》其一)中所要抒写的人世况味,同时也是南宋后期的文天祥在“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金陵驿》)中所要表达的江湖归心。

从金元到明朝,诗人们的思乡之情与异域之感被极大地触动,他们同样在创作中尽情吟咏着他们的乡愁和归思:“回首乡园天渺渺,惊心时序水悠悠”(杨士奇《九日过宿迁县》),“天涯何处寻归路,野景无边动客情”(于谦《太原道中晓行》),“夜猿啼不尽,凄断故乡心”(何景明《峡中》)等,以人世旅途的倦怠、疲乏、寂寞与悲凉来表达归去的心声。

开清代山水诗风的钱谦益视山水为故国的象征,并由此发出“今愁古恨谁消得?只合腾腾放桌归”(《西湖杂感》其二十)的回归之音。

自号野人的山水诗人吴嘉纪因为“龙钟不还乡”而“羞见东西路”(《登康山》其二)。

这样的思乡愁情和回归之唱一直延续到与自然相与、与山水为友的中国古代末期的山水诗创作之中。

二、魂归荒野:回归与超越的自由之旅在中国古代山水诗中,回归是一个贯彻始终的主题。

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古代的诗人们究竟要归向何处?有学者认为:“‘比兴’所赖以产生的心态,为一种农业文化心态。

惟有在农业文化心态中,方能对人与自然之生命节律,抱有极亲切之一种认同,方能对人心与自然之相通,抱有一份关注之兴味,以及对人心由自然物而触发,抱有一种不言而喻的意会。

”2]那么,在农耕文明得到极大发育的中国,回归指向田园和村巷,当然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然而,回首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创作,我们又分明听见了另外一种全然不同但绵延不绝的声音:“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屈原《九章·哀郢》),“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张衡《归田赋》),“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苏舜钦《淮上遇便风》),“我在尘土中,白云呼我归”(苏轼《送运判朱朝奉入蜀》),“自叹不如华表客,故乡常在白云中”(高士谈《晚登辽海亭》),“一笑蒙城门下士,几归沧海几飞尘”(袁宏道《山居》),“身如古初士,步步入鸿蒙”(吴嘉纪《和集之、简文登泰山绝顶观日出》),“渔父频招手,回舟入杳冥”(屈大均《钓台》),“峰形积古谁得窥?上有鸿蒙万年雪”(洪亮吉《天山歌》)。

同样是回归的吟唱,但这些诗人归去的指向却并不是他们从小生长的家园和故乡。

这些诗句中,无论是“山岭岩阿”,还是“鹿门南轩”;无论是“杳冥沧溟”,还是“白云春芳”,或者“水泽蝶群”,一言以蔽之,回归的方向都是“自然”,是“八还”,是鸿蒙万年的古初岁月。

这是一个比村巷田亩更为深远的指向,因为它们直接通向时间的幽眇深处——人类最初的栖息之所——也就是屈子笔下的“终古之所”,如前所述,这是一个万物群生、禽兽成群的“至德之世”——人类在此表现出人生在世的本然状态——这就是人类文明发端之前和开始之初的荒野时期。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终古之所”、“杳冥之地”并非农业文化心态的产物,它属于一个更为古老更为幽眇的历史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