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问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家庭教育 开题报告

家庭教育开题报告家庭教育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家庭成员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因此,研究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探讨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对于培养健康、有责任心的下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哪些?2.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哪些?3. 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总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调查家庭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最后,通过分析研究结果,提出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建议。
四、预期研究结果1.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感培养、价值观塑造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2.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家长缺乏时间和知识、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教育方式单一等。
3.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建议包括加强家庭教育宣传、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培养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技能等。
五、研究的局限性和可行性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选择的限制和研究时间的限制。
由于时间和资源的有限性,本研究的样本选择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然而,通过合理的样本选择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可行性较高。
六、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健康、有责任心的下一代。
研究结果可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教育孩子。
此外,研究结果还可为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参考,促进家庭教育的改进和发展。
七、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家庭教育开题报告

家庭教育开题报告引言: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家庭成员对孩子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它被普遍认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作用以及如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教育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群体,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其次,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情感依靠和心理支持来源,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际关系。
最后,家庭教育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动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2. 家庭教育的作用(1)塑造孩子的价值观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优秀的人格品质。
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公平意识、友爱精神等积极价值观,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明确道德底线。
(2)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良好的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赢,并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使孩子在社会中能够融入、交流和合作。
3.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方法(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父母应深入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认识到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2)加强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
父母应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提供孩子需求,加强亲子互动,增进亲子感情。
(3)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父母应提供适度的自主空间和自主权,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和责任感。
(4)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家庭教育的开题报告

家庭教育的开题报告家庭教育的开题报告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是指在家庭环境中,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和培养。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品德、智力、情感和行为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健康、快乐和有责任感的人。
首先,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品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
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可以学习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的品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父母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教会孩子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勤劳奋进等美德。
其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习场所,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帮助孩子开发潜力和培养兴趣。
他们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父母还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情感发展同样重要。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情感依托,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
通过与父母的互动,孩子可以学会表达情感、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培养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
父母的关心和支持对孩子的情感发展至关重要,他们可以给予孩子爱、安全感和归属感,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最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通过明确的规则和约束,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能力。
他们可以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遵守规则、解决冲突等社会交往技巧。
父母还可以给予孩子必要的责任和自主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孩子的第一堂课堂,也是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培养他们健康、快乐和有责任感的品格。
只有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家庭教育开题报告(集合7篇)

家庭教育开题报告家庭教育开题报告(集合7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庭教育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家庭教育开题报告1一、选题的意义人的最初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
“民风、世风皆起于家风”,古有“曾子杀猪”、“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外有苏霍姆林斯基“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础上的,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可见家庭教育责任意义重大。
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谈到:“所以,上帝既已将这种责任交托给父母,他们就应明智地承担起来并应备加勤勉地把一切属于知识和敬畏上帝的事灌输到儿童们脆弱的心灵之中;应当殷勤教育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责任十分重大。
责任在社会学是这么解释的:责任是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或一个人必须承当的事情。
分为三种,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学习责任。
人要有责任,要对家庭、社会、人民和自己都负有责任。
那么要孩子有责任,家庭的教育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家庭教育,《辞海》是这样定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
在中国,虽然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任务主要由学校承担,但家庭仍是教育的主要阵地,父母是儿童最早的“教师”,家长与教师密切配合,统一教育影响,能使儿童、青少年在德、智、体几方面都获得发展。
《教育大辞典》对“家庭教育”的界定指出: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者其他年长者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
本文所论及的“家庭教育”主要指父母及暂时监护人对儿女的教育。
马克思说:“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
也就是说家长有家庭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
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家长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想尽一切办法促进子女成才。
家庭教育 开题报告

家庭教育开题报告家庭教育开题报告一、引言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和培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将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以及家庭教育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家庭教育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重要环节,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家庭教育还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父母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
首先,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来影响孩子。
其次,父母应该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此外,父母还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参与家庭活动来促进他们的成长。
四、家庭教育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在现代社会,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父母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全面关注孩子的成长。
其次,信息爆炸给孩子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如网络游戏、追逐时尚等。
此外,家庭教育还受到社会环境和教育制度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父母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时间,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加强亲子关系。
同时,父母还应该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络。
五、结论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父母的努力,孩子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家庭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应对这些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改进,才能更好地实现家庭教育的目标。
希望本文能够为家庭教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而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成为了热门话题。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很多家庭教育问题,如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期望、过度保护、过度干涉等,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1. 研究目标:探究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2. 研究内容:(1)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家庭教育的内涵和特点,了解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家长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2)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常见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概述,分析其原因,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3)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提出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3. 研究思路:(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做出准备。
(2)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家长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收集研究数据。
(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4)提出对策:针对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方案,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家长的角色,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三、预期研究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能够探究出以下结论:(1)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等都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2)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压力过大、焦虑紧张、自卑、孤独等方面。
(3)提出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对策,如适当放手、加强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能够对缓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开题报告

家庭教育开题报告尊敬的教育专家:我很荣幸向您提交本次家庭教育开题报告。
本报告将详细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一种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型。
以下是本报告的章节安排:1.研究背景:介绍家庭教育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为什么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
2.相关理论介绍:介绍几种经典的家庭教育理论,并比较其优缺点。
包括巴德拉赫夫的人本主义家庭教育理论、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家庭教育理论等。
3.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分析当前社会的家庭教育现状,包括家庭教育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调查数据和专家访谈,深入分析当前的问题和挑战。
4.家庭教育发展趋势:根据当前社会背景和教育环境,展望未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包括数字化家庭教育、全球化家庭教育等。
5.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型提出:提出一种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式,包括家庭教育目标、具体实施方法和评估指标。
6.案例分析:选择几个家庭教育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7.结论和建议:总结本研究的重点发现,并给出对未来家庭教育的建议。
8.附件:本文档中的附件包括相关调查数据、采访记录和案例分析报告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家庭教育:指父母或监护人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活动,包括情感教育、学习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
2.人本主义家庭教育理论:在家庭教育中强调尊重和关注儿童自主性和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等。
3.行为主义家庭教育理论:强调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将教育视为一种行为的改变和塑造的过程。
本文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调查数据表、采访记录、案例分析报告等,详见附件部分。
总之,本研究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型。
希望本报告对于教育专家和家长们能够有所启发和借鉴。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家校共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家校共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尊敬的评审专家:您好!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审阅我们的开题报告。
我们的课题研究主题是“家校共育”,旨在探讨如何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协同不足,学生往往无法得到全面的教育和指导,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因此,深入研究家校共育的方式和路径,以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探讨家校共育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a. 家校共育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
b. 家校共育的现状分析,包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程度、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等。
c. 分析影响家校共育的因素,如家长教育水平、学校管理机制等。
d. 探讨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如家校联合活动、家长培训等。
e. 提出促进家校共育的措施和建议。
2. 研究方法:a.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家校共育的理论相关研究。
b. 问卷调查:对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校共育的现状与问题。
c. 实地调研:走访学校和家庭,了解家校共育的实际情况。
d. 统计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
四、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能够:a. 系统地总结家校共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b. 分析家校共育的现状与问题,找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c. 提出有效的家校共育途径与方法,为学校和家庭提供可操作的建议。
d. 推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
以上为我们的开题报告,请您审阅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非常感谢!。
2023年家庭教育的问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3年家庭教育的问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2023年家庭教育的问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研究的背景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方式已在国外普遍开展与实践,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已取得较大的成果。
但毕竟国内的信息技术环境与发达国外不可同日而语,加之文化差异与地域特色,决定了国外在此领域的实践与研究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但无法取代我们的研究。
从国内情况来看,在部分中学都成立有自己的家长学校,但这些家长学校的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而未能发挥家长学校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构建中的应有作用,此类的实践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探讨多,具体实践少;提出问题的多,拿出切实可行办法的少;理性思考的多,实践研究的少。
不少学校也开发了家长学校,但这类与其他同类一样,只是将原来传统环境下的家长学校信息电子化。
本课题研究的趋势是:研究信息技术对德育活动方式的意义、价值,以及家、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施教的目的、内容和模式产生的深刻的影响,提出了学校德育必须由传统封闭的、限制性的德育,转变为以实现美好人性为目的的、开放的发展性德育等新理念、新见解、新对策,旨在建构一种青少年网络德育模式,指导网络德育尤其是小学网络德育实践,进一步提高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2.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1)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都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把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2)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是以网络为背景,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活动。
“在活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成人”是我们课题的观点。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短短二十几年间从无到有,异常迅猛地扩展到了全球的每个角落。
家庭教育的问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家庭教育的问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家庭教育的问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
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以下内容是XX为您精心整理的家庭教育问题开题报告,欢迎参考!家庭教育的问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家校合作现已成为一个全球化教育问题,根据各国国情所采取的家校合作方式也有所不同。
(一) 家校合作的方式1、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家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1)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
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2)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
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3)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
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英国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 (V?Morgan)等人按家长参与的层次分为三类:(1)低层次的参与。
这个层次的家校合作方式有: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业展览等活动。
另外。
家长联系薄、家长小报、家庭通讯等也属此类。
(2)高层次的参与。
这种层次的合作方式有:经常性的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制作教具、为学校募集资金等。
(3)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
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等。
3、美国学者戴维斯 (D?Davies)主张,家校合作活动的类型应该以其合作目的来划分,可分为四类:(1)以解决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
合作方式有约见家长、成立临时咨询委员会等。
(2)以促使家长参与其子女的教育为目的。
合作方式有:家庭教育指导、开放日等。
(3)以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为目的。
合作方式有:参观博物馆、开辟教育基地等。
(4)以吸收家长参与教育决策为目的。
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等。
《家庭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7]樊熠, 乔媛. 浅析幼儿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儿童大世界, 2019(5):37-39.
[8]欣 佟, 小平 邓. 基于微观视角分析家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教育研究(2630-4686), 2020, 003(001):P.90-91.
本文选取了一则较为典型的案例,通过该案例中幼儿的行为,以及父母的做法,对于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影响进行分析。
2、文献分析法
通过在知网、万方等学术平台上,对家庭教育、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其对于幼儿性格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相关的研究,作为本文的基础。
3、调查问卷法
本次研究使用的( 0-3岁婴儿家庭科学育儿状况调查》的家长问卷,是在参考了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相关文献和己有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修订后的《问卷》由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母亲问卷和父亲问卷三部分组成。其中,母亲问卷包括33个题目,父亲问卷包括23个题目,分别从科学育儿观念、科学育儿状况、家长的需求以及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的现状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步骤
1.收集资料:根据论文选题,通过查阅图书馆资料和网络资源,收集大量的家庭教育、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其对于幼儿性格的影响的论文、书籍,并认真阅读相关的文献,为设计说明的撰写提供大量的可利用资讯。
2.拟定计划,观察学习:笔者在学习大量文献以及导师的帮助下,拟定论文写作的计划,设计论文的框架。
2021年4月论文中期检查;
2021年5月初论文修改阶段,完成论文2、3稿;
2021年5月中旬论文定稿,进入评审阶段;
2021年5月下旬论文答辩阶段;
指导教师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学困生家庭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学困生家庭教育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学困生家庭教育研究一、选题背景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达到正常学习水平的学生。
学困生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困扰,也给家庭带来了教育上的挑战与困难。
学困生家庭教育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然而目前相关研究还较为匮乏,需要进一步探讨学困生家庭教育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二、选题意义1.推动学困生问题的解决:深入研究学困生家庭教育,探索解决学困生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推动学困生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性互动:学困生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学困生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互动,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3.提高教育者的专业素养:研究学困生家庭教育,可以增进教育者对学困生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教育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开展学困生教育工作。
三、研究内容1.学困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了解学困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学困生家庭教育存在的挑战和限制。
2.学困生家庭教育影响因素分析:分析学困生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资源等。
3.学困生家庭教育解决方案研究:研究学困生家庭教育的解决方案,包括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优化家庭教育方式、提供家庭教育支持等,以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困难。
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学困生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相关文献,了解学困生家庭教育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设计相关问卷,对学困生家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情况和需求。
3.实地调研法:选择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家庭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观察和访谈,全面了解他们的家庭教育情况和问题。
五、研究预期成果1.学困生家庭教育问题的深入认识: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认识学困生家庭教育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2.学困生家庭教育解决方案的探索和建议:研究学困生家庭教育解决方案,提出改善学困生家庭教育的建议和措施,为改善学困生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乡村家庭教育开题报告

乡村家庭教育开题报告一、背景和研究意义乡村家庭教育是指在农村地区家庭中进行的教育活动。
乡村地区的家庭教育与城市地区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如社会环境、家庭生活方式、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因此需要独立进行研究。
乡村家庭教育的开展对于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和农村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家庭教育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乡村家庭教育现状:通过研究乡村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实施情况,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乡村地区的教育现状,为发展乡村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2. 分析乡村家庭教育问题:乡村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不足、文化传承问题、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等。
通过研究可以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3. 探索有效家庭教育模式:乡村地区的家庭教育模式需要考虑特殊环境下的实施情况,研究可以发掘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式,为乡村家庭提供科学的教育指导。
4. 促进乡村教育公平:研究乡村家庭教育问题,可以帮助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提供改善乡村地区教育质量的对策措施。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深入了解乡村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并探索适合乡村地区的有效家庭教育模式,以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和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乡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了解乡村家庭教育的特点、教育资源利用情况、家庭教育观念等。
(2)乡村家庭教育问题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乡村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3)乡村家庭教育模式探索:综合借鉴已有的优秀乡村家庭教育案例,提出适合乡村地区的有效家庭教育模式,并进行实施和评估。
2. 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对乡村家庭教育的参与者进行调查,获取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2)实地走访法:选择若干个乡村地区,亲自走访乡村家庭,与家长和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访谈,获取深度信息。
(3)统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问题的来源和特征。
关于家庭教育课题开题报告

关于家庭教育课题开题报告题目:家庭教育的超教育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小康社会的到来和农村税费改革全面铺开,家庭教育已成为我国农村最为迫切的文化需求。
可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农民自身素质的局限,农民工的大量进城,农村大量留守孩子的出现,使农村家庭教育无法找到发展的平台,甚至日益缺失,正处于或胎死腹中,或生机蓬勃的历史关键时刻。
在发展祖国教育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动下,立足当地实际,结合小本研究成果,我们提出本研究课题。
1、XX~XX年我们课题调查组组织调查了本县的部分中学生家长,共发放调查问1000份,收回问卷合格率为97%。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及基本收入情况、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等。
调查发现:⑴农村家长对子女成人、成才的期望值正在提高。
在“您对子女的期望”的调查中,选择“好好读书”的占38%、“考大学当官发财”的占9%、“成才”的占40%、做“自食其力好公民”的占24%。
91%的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有美好的期求,而不希望孩子重复自己的生活轨迹。
⑵调查中,23%的家长认为“孩子不用教育、树大自然直”,“好孩子不用教育、坏孩子打死不成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成不成才是(孩子)自己的事”,农村家庭的家长基本上没有科学的理性的家庭教育意识,更缺少才情、心智、品德、情操等多方面的引导、熏陶和示范。
“93%的家长没有学过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也没有读过家庭教育的刊物”,农村的家长可以说是顺水推舟的“自然”家长,有限的模糊的教育意识是从祖辈传承下来的,是从邻居、亲友和同事那里道听途说的,是非科学、非规范、非理性的一代代的自然传承。
⑶不良农村环境和社会风气以不良的熏陶,铸就农村孩子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
调查得知,很多的农村孩子在很小时就坐在父母身边,看着大人叼着烟卷打扑克和麻将,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识别赌具,部分孩子还伸着脏兮兮的小黑手儿到牌桌上“凑数顶人”;农村辍学学生的发生多数受其邻居和周围村屯学生的影响,有的家长和孩子“傻子过年看界比”——别人不上学了,我也不念书了,农村的环境和家风以及辍学孩子的人数均以村屯为圈子,农村近距离的环境要大于远距离环境的影响,社会风气、村屯环境、邻里习俗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开题报告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氛围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开题报告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氛围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氛围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引言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家庭教育氛围的重要反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绩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氛围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家庭教育氛围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
1. 研究背景1.1 家庭教育氛围的定义与意义家庭教育氛围指家庭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对学生学业表现的评价以及提供学习支持的情况。
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孩子成功学习和成长的基础。
1.2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氛围与学业成绩的关联研究过去的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氛围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一些研究发现,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业成绩的提升。
2. 研究目的与问题2.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氛围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并分析各种家庭教育氛围因素对学业成绩的重要性。
2.2 研究问题(1)中小学生在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下的学业成绩是否较好?(2)家庭教育氛围中哪些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较大?3. 研究方法3.1 研究设计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并结合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分析。
3.2 研究样本抽取一定数量的中小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学生,男女比例尽可能均衡。
3.3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发放问卷形式,收集关于家庭教育氛围和学业成绩的数据。
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家庭教育氛围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各种家庭教育氛围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
4. 预期结果我们预计研究结果将显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同时,我们也期望能够发现哪些家庭教育氛围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更为突出,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
5.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于家庭教育氛围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理解,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指导,从而优化家庭和学校教育环境,提升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绩水平。
家庭教育课题开题报告(最新)

关于家庭教育课题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现实意义1、目前小学数学课内外作业的现状:①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
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
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
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②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只从本身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练习、作业形式单调,书面作业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趣味性,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
③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时代的呼唤。
①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②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练习中变得十分必要。
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练习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使练习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练习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练习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以便收到较好的效果。
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改变传统的练习观,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反思当前哪些练习是有效的,哪些练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学术论文 - 家庭教育课题开题报告

f I. }迅'九 'I ;l,[ ij : •• 1II IH i'l'丿 1飞t 1, · .! [ '丛 ·,
4 、;i i,, f也 女 j, 4 .、女 J..: l [牧
1 名, 个'1';·他 4 小 4 。..』` | ! I 教们 '·尔 h'ti f},[ f1 1 分 .;也说;.上 : " I! i 义 lI勹命巳 ,
; ,士`',见九[ ·• {、J f亥打;{才\. t11\ '.I- 4 [、、 /分`入拿寸.,久丿, 1、 I fl I '.I之 !/I~ (1'丿)1[仇!}、 :f:i'i .i1-YJ./.. f,i 1.j、J
f 容利 1 力,人、 甘教 l j 1 1 i、,f! I 夕Ii 合 、山、、I ,R I it乙,卒厄 J {、J 贝 、 小甘, i 创;打 飞、妊
家庭教育课题开题报告 一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丛
主 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 育影响的社会动。因此家庭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是孩 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 。 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 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范成长的 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 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 是成才的基础 。 但是,在目前众多学生家庭中,家长只正视孩子学 习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思想上的培养和提 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 家庭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奠基 作用 、 家长的言行对小学生的发展起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文化对 小学生的心理具有熏陶作用。作为家长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成 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
___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开题报告

___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开题报告县级教育小专题《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家庭教育有效性指导研究》开题报告动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成员结构、家庭子女教育理念的变化以及家长教育方法的滞后和不恰当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地家长出门打工的较多,与孩子的接触时间较少,家长的文化层次一般较底,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家庭文化层次更低,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出现了许多的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祖父母生活的问题家庭。
因此,我们提出了关于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家庭教育有效性指导的研究。
论证:在发达地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情况比较乐观,而在民族地区却没有搜索到相关研究,因此开展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有效性指导研究是很有必要性的。
同时,我们需要加强自下而上的研究,总结经验并寻找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包括“蒙氏教育”以儿童为中心、反对填鸭式教学、教师协助启导、父母关键等观点,以及最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国家政策、相关法律如《教育法》等。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贯彻了文献法,分类阅读与本课题有关的教育理论,写研究笔记,整理出对本课题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资料,并在课题组活动中进行讨论研究。
在第二阶段,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等方法,调查了解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的事实情况,并对调查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的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在前两个阶段中,我们采用了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
个案研究中,我们注意到原始的资料积累,并认识到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了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改革教育方法。
我们还采用了案例研究法,搜集整理关于家庭教育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育事件,并对此进行描述、总结分析,寻找教育规律或产生教育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或改进教育工作的方法,或者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的问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家庭教育的问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篇一」一、课题的提出家训又称庭训、庭诰、家诫、家范等,是父家祖辈诫示子孙后代用以规范家人行为、处理家庭事务的一种言行准则,是父权与族权的重要表达形式。
在历史中,家训因其具有较为现实的指导意义而存在;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家训背后发现其闪光点,虽历经时间的磨砺但并不褪色。
家训因其在道德方面起的独特的作用,在时代的变迁中保持着其生命力。
现代经济社会的急速发展,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然而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文化和道德的发展。
在我们今天探讨传统家训中科学的教育理念时候,对于精神文化或者是道德教育来说,应该也是时代的追问。
为此,我们本着新道德教育观生活化、体验性的道德教育理念,提出“我国古代家训与现代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实验研究。
通过分析家训产生的原因、形式和内容,借鉴家训中的优良教育理念对于我国现代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研究传统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对于创立具有新时代精神的中国家庭教育内容,发挥其伦理教化与维护社会稳定等功能,古为今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传统家训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对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的灌输和培养有借鉴意义。
家训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一)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身示范的作用。
家庭环境是人们最早的最直接的生活环境。
人的社会化一般是从家庭环境中开始的,人的自我意识首先是在家庭环境中萌发和形成的。
可以说,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都有特别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境教”。
今天对于各个年龄的孩童,我们有数不清的教材。
我们似乎没有必要自己花时间为孩童写一些“家训”。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每一篇“训”,每一句能保留下来的言语,都是作“训”的人的反映。
在为子孙作“训”的时候,应该是把自身的人格魅力贯穿其中的。
像曾国藩的《诫子书》实际上已经是这位文正公的遗言了,把自己一生为人向、兄弟子孙垂范,这才是我们应该加以发扬的。
做好自己,为子孙做模范,比任何教材和教育手段都要有效。
(二)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家庭教育训儿有道。
传统教训中的“孝亲敬长,睦亲齐家”在今天仍有时代意义。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作为对《周易》开篇的重要的解释,讲述了万物应该有其运行的自然秩序。
历代君王都践行儒家的“以孝治天下”的信条,儿子在家不能随便和父母、长辈顶嘴,在社会上更不能随便越位不尊敬上司。
现在小家庭单位的出现代替了原来的家族式的大家庭,在道德、传统权威的教育上有不可避免的缺失。
现今,因为独生子女问题,父母祖辈普遍过分溺爱孩子,父母只从经济上满足孩子的生活需要,忽略对他(她)的做人教育;过于宠爱,不懂艰苦,不能遭受挫折,个人意识过强,自我中心强烈。
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是父母,父母的作用无可替代。
父母从生活细节上入手遵循循序渐进式教育,从小就教育孩子立志高远、勤奋学习,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才能有明确的目标和奋斗的动力,这在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
(三)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养成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生活习惯。
“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故曰:‘俭,德之共也。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故曰:‘侈,恶之大也。
’”一个人生活中奉行节俭,则其物质欲望就少,精神生活会变得充实。
一味追求生活上的奢侈享受,经济条件不容许时,有可能会做出违法的事情或者造成心理畸形。
正因为此,宋代家训作者将节俭视为做人的美德。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本课题的研究基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素质教育思想及新课程理念,从以下三点加以呈现:(1)回归学生道德生成的基本规律;(2)回归学生的生命本质;(3)回归为学生学会做人而奠基。
四、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家训产生的原因;(2)家训的内容和形式;(3)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一)了解我国古代家训文化的深刻内涵,探讨古代家训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认识家训文化对现代家庭德育的特殊作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精神,让学生从庸俗走向高尚,从知识学习走向精神教化。
(三)探讨现代家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构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体系。
六、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一)研究方法1.教育调查法;2.行动研究法;3.案例研究法。
(二)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做好课题组成员分工,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搜集相关的参考资料,为实验研究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
开展方案设计,进行专题讨论、调查,通过开展“古代家训”的征文与演讲比赛,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亲情节日举办主题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家训文化。
第三阶段:深化研究阶段。
举办阶段性成果展示会和交流总结会等,扩大课题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课题组成员对各类材料进行系统整理、分析、总结,撰写研究论文,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存入我校教育科研档案,同时评选和表彰优秀教师和学生,并将研究的成果材料报送上级,申请专家组进行结题鉴定。
家庭教育的问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篇二」隔代家庭教育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孩子的父母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使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
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
一项关于“隔代教育”的全国范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
在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而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孩子多达70%隔代教育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隔代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隔代教育教育的类型。
我把隔代教育分成一下几种类型:过分关注型、过分监督型、严厉惩罚型、民主、温暖和理解型。
二、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利弊分析:(一)、利:1、祖辈拥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为教育孩子提供了资本和权威性。
他们有过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经验,并且有较多的时间和较好的耐心,从而能更好地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2、孩子由祖辈教养,年轻父母得以解除后顾之忧,专心致力于事业、工作上。
3、隔代教育也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孤寂,使其从孙辈的成长中获得生命力,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对老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大有裨益。
(二)、弊:(1)过分的溺爱和迁就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我,任性的不良个性。
(2)过分保护扼制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强孩子的依赖性,易使子变的更加娇气。
(3)祖辈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事物较慢,影响孩子个性的形成。
三、隔代教育与父母教育:隔代教育引起家庭内部教育现象的不一致。
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祖辈在生理心理上必然带有老年人的特点,而年青父母们对现代教育观念吸收较快,两代人在对待教育孩子问题上经常出现不一致,如父母在幼儿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总引导孩子如何与小朋友友好游戏,与同伴发生纠纷时,比较冷静,注意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而祖辈容易从自己孩子“利益”出发,保证孩子“不吃亏”的教育,很容易使孩子滋长骄横、霸道的不良习性,长期与祖辈生活在一起易造成孩子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
祖辈们对孩子的爱满足不了孩子的情感需要,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0-5岁儿童最需要的是对父母的情感依恋这种需要,是祖辈们不能满足的祖辈的爱更多在于满足幼儿的生存和安全需要,而对于更高层次的需要――情感归属的需要只有父母才能满足。
四、对策:方法一,两代人互相沟通。
方法二:优化和提升家庭成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自身修养以理性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
方式三,用成功的教子经验说服隔代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教育孩子。
方法四,两代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轻松的家庭环境。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孩子,隔代教育具有不可避免性、它的存在必然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但任何问题都是辩证的,隔代教育有利有弊,只有扬长避短,才是教育好孩子的良方。
家庭教育的问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篇三」一、论文名称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对策——以宕昌县关停学区为例二、选题依据目前农村家庭教育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远远赶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具体表现:家教观念较滞后,缺少科学的教子理念;家教方法较简单,缺乏有效的教子措施;家庭氛围有的不和谐,缺乏良好的家教环境。
造成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的原因,既有现实的宏观因素,又有微观因素。
为克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提高广大农村的人口素质,推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强化政府统筹,构建社会监护体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做合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教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从小抓起,注重习惯培养;讲究家教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搭建家庭教育平台,提高家长与监护人的素质。
三、相关理论研究概述改变孩子,要从改变父母开始。
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
一日为父,终身为父。
一日为父,也是终身为师。
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几乎就是终身性的。
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
天资唤醒得越早越容易发展,天资唤醒得越早越有助于孩子形成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建立自信。
父母要尽全力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失望和厌烦,任何时候爱孩子,都是一种行动。
你和他在一起,你带领着他,你站在他身后。
努力让孩子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对他形成对污秽、邪恶的免疫力和抵御力大有帮助。
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家庭是人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
很多父母愿意为孩子出钱,他们让孩子进入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但他们忘记了,最需要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
如果父母让孩子1~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学校很可能会成为“问题儿童”:他会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或者,成为侵犯他人的捣乱者、攻击者。
看电视太多会导致阅读能力低下。
一个家里有一个看电视的“小东西”,这个家里一定有几个看电视的“老东西”。
家庭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是两个“零”:管理孩子的零食;管理孩子的零花钱。
父母的责任就是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二是和孩子一起游戏、游玩;三是邀请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参与家务劳动,参与破损的玩具、家具或衣物的修理或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