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基础课件——概述
《税收基础理论》课件
![《税收基础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00510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b.png)
目 录
• 税收概述 • 税收原则 • 税收负担 • 税收效应 • 税收征管 • 税收筹划与避税
01
CATALOGUE
税收概述
税收的定义与特点
税收定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 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 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 种形式。
税收特点
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 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税收征收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使得国家能够有效地 进行宏观调控和提供公共产品。
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税收起源
税收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当时社会剩余产品出现并形成私 有制,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其职能,开始向单位和 个人征收税款。
税收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迁,税收制度也在不断 地发展和完善。现代税收制度主要包括所得税、流转税、财 产税等,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制定适合自己的税收 政策。
税收的种类与结构
税收种类
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以分为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等。其中,所得 税是对单位和个人的所得征税,流转税是对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额征税,财产税 则是对财产价值或收益征税。
税收结构
税收结构是指各种税收所占的比例和相互关系。不同国家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 和政策目标的不同,税收结构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以所得税为主 ,发展中国家则以流转税为主。
02
CATALOGUE
税收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 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 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
税收公平原则的具体内容有:横向公平 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要求经济条件或 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负担相同的税;纵 向公平要求经济条件或纳税能力不同的
税收基础理论ppt课件
![税收基础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41d23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b.png)
六、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是指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 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 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
我国税法规定的纳税地点主要是机构所在地、 经济业务发生地、财产所在地、报关地等。
税目分为列举税目和概括税目两类。
三、税率
(一)税率的含义
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也是 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税率是税 收制度的中心要素(核心要素)。
(二)税率的形式
税率的形式有基本形式、其他形式、特殊形式。
税率的基本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 税率(也称固定税额)。
3、中央地方共享税: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 府的共同收入,目前的增值税就属于中央地方共 享税,由国家税务机关征收管理。
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
1、价内税:就是商品税金包含在商品价格 中,商品价格由“成本+利润+税金”构成。
2、价外税:是指商品价格中不含商品税金, 商品价格仅由“成本”和“利润”构成,商品税 金只作为商品价格之外的一个附加额。
(3)税额式减免。 就是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来实现 税收减免。具体包括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 定减免率以及另定减征额等。
(二)减免税的分类
1、法定减免,凡是由各种税的基本法规定的减 税、免税都称为法定减免。
2、临时减免,又称“困难减免”,是指除法定 减免和特定减免以外的其他临时性减税、免税。
税率的其他形式: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边际 税率与平均税率。
税率的特殊形式:附加与加成、综合负担率。
《税收基础》课件
![《税收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c69f2231b765ce04081437.png)
三、税法的原则
(一)财政原则 (二)公平原则 (三)效率原则 (四)稳定原则
四、税收法律关系 (一)总则 总则主要包括立法依据、立法目的、适用原则等。
(二)纳税义务人
纳税义务人又称“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 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有两种基本形式:自然人和法人。 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而出生的,有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包 括本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法人是自然人的对称,我国 法人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社团法人。 与纳税人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是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 另外,与纳税相关的概念还有纳税人与负税人、直接税与间接税。
六、我国税收立法
(一)税收立法机关
我国制定税收法规的机关不同,其法律级次也不同: 1、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 2、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的暂行规定或条例。 3、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 4、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 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 6、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
税收基础
主编 魏永辉 顾 军 周艳丽 葛惠弘 语文出版社
第一章 税收概论
第一节 税收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 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 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它体现了国家与纳 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一定社 会制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 最主要来源。马克思指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 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 恩格斯指出:“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 用——捐税。”19世纪美国法官霍尔姆斯说:“税收是我们 为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这些都说明了税收对于国家经济
税务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税务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2e74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f.png)
税务部门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纳税人的会计账簿、凭证等实行管理和监督,是税收征管的重要环节 财务、会计制度备案制度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处理办法 纳税人执行的财务、会计制度或办法与税收规定抵触的,依照有关税收规定计算纳税。 账簿及凭证保管要求
三、税收优惠
一、税收概述
二、重点税种介绍
重点税种-增值税
定义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因此,在计税过程中采用税款抵扣制的原则。 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收入,25%为地方收入。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政收入。 特点 以增值额为计税依据 该税既普遍征收又多环节征收。 属于价外税:即税款与价格分开,属间接税的性质
重点税种-增值税
税额计算(一般纳税人) 应缴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专用发票、普通发票) 进项税额(专用发票认证、抵扣、三小票) 三小票:海关完税凭证、农产品收购凭证、运费发票(7%) 案例 某电脑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0月销售给某商场50台电脑,不含税单价为4500元/台,已开具税控专用发票,同时支付运费1000元,当月企业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1170,当月该电脑企业应交增值税税额。 应交增值税=50*4500*17%-1000*7-1170/(1+17%)*17%
城市维护建设税 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它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为计税依据,区别纳税人所在地的不同,分别按7%(在市区)、5%(在县城、镇)和1%(不在市区、县城或镇)三档税率计算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同时缴纳 教育费附加 与城建税类似,征收率为3%
《税收基础知识》课件
![《税收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078a9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e.png)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收管理。
纳税申报
纳税人应当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定 期向税务机关申报应纳税款,并提供相关 纳税资料。
税款征收
税务机关应当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款进行征收,确保 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税务检查
税务机关可以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检 查,核实纳税人申报的纳税资料的真实性 和准确性。
列活动。
01
依法征管
税务机关必须严格遵守税收法律法规 ,依法进行征收管理,确保税收法律
法规的正确实施。
03
效率征管
税务机关应当采取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 方式和方法,提高征收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05
02
税收征管的原则
依法征管、公平征管、效率征管和文明征管 。
04
公平征管
税务机关应当对所有纳税人一视同仁 ,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征收 管理,不偏袒、不歧视。
、车船使用税等。
税收的作用与意义
1 2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国家提供公 共产品和服务的需要提供资金支持。
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通过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可以调节社会总供 给和总需求,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3
公平负担和社会分配的调节器
通过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可以调节社会财富 的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指纳税义务人应当缴纳税款的期限。
税收制度的类型
01
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分 类:直接税和间接税。
02
按税收计征标准分类: 从价税和从量税。
03
按税收收入归属分类: 地方税和中央税(有时 还有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
税收基础知识(PPT 93页)
![税收基础知识(PPT 93页)](https://img.taocdn.com/s3/m/fbf3403df61fb7360b4c65f9.png)
4 纳税人的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
5
中国税收制度改革
第一节 税收概述
苛政猛于 虎也!
国家的本质是统治 阶级压迫被统治阶 级的暴力工具。
国家为了实现其对内、对外 职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占 有一部分社会财富。国家的 这种占有和分配社会产品的 活动及其形成的经济关系称 为“财政”。
税收起源
❖ 在国家产生的同时,也就出现了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财政。 ❖ 在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最早出现的财政征收方
主要内容框架
❖ 1.税收基础知识 ❖ 2.企业纳税基本程序 ❖ 3.增值税会计实务 ❖ 4.消费税纳税实务 ❖ 5.关税纳税实务
❖ 6.营业税纳税实务 ❖ 7.企业所得税纳税实务 ❖ 8.个人所得税纳税实务 ❖ 9.其他小税种纳税实务
第一章 税收基础知识
1
税收概述
2
我国现行税制体系
3
税收制度要素
第五节 中国税收制度改革
4.2011年增值 税转型改革
1.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 (1978-1993年)
❖ 1978-1982年的涉外税制改革
第五届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中外 合资企业、外国企业继续征收工商统一税、城市房地产税 和车船使用牌照税,初步形成了一套大体适用的涉外税收 制度。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税率 (%) 3 10 20 25 30 35
45
《税收基础知识》课件
![《税收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b6f2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b.png)
纳税申报
纳税人按规定填写申报表,报送税务机
税务审核
2
关进行申报。
税务机关对纳税申报进行审核,核实申
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
税款缴纳
纳税人按时向税务机关缴纳纳税申报中 的应缴税款。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基础知识
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按照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额计算的一种税种。
以个人所得为对象的税种,分为工资薪金所得和 非工资薪金所得。
征收方式
直接征收,间接征收,提前征收,事后征收。
税收政策和法规
1 税收政策
国家为了调节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制定的税收原则和措施。
2 税收法规
国家制定的法律规章,用于管理和执行税收相关的法律。
税收优惠和减免
税收优惠
政府为鼓励特定行业或个人提供的减少税收负担的 政策。
税收减免
政府根据特定条件对部分或全部税款予以减免。
《税收基础知识》PPT课件
税收的定义和意义
税收是政府从居民和企业收取的金钱,用于社会项目的投资和公共服务的提 供。它是国家财政运作的基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
税种及其分类
直接税
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 财产税
间接税
消费税,增值税,关税
地方税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
税收征管和征收方式
征管
税务机关监督纳税人遵守税法,进行税务登记和税 收审核。
《税收基础》课件
![《税收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2f188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6.png)
纳税服务与纳税监督的优化
优化纳税服务
通过加强政策宣传、简化办税流 程、提高服务质量等方式,优化 纳税服务,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
和遵从度。
强化纳税监督
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税收 征管制度、提高执法水平等方式 ,强化纳税监督,确保税收征管
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建立互动机制
建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互 动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 及时解决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纳税服务
02
税收制度
Chapter
税收制度的概念与构成
税收制度的概念
税收制度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法规,以及税务机关根 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而制定的具体规定和实施办法。税收制度是整个财 政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财政法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税收制度的构成
税收制度由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免税、税务争议 以及税务检查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规定了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活动中最核 心的内容。
税收征收管理的概念
税收征收管理是指税务机关依据国家 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纳税人应纳税款 进行征收、管理和监督的行为。
税收征收管理的原则
依法治税、公平公正、科学高效、服 务纳税人。
税收征收管理的内容与程序
税收征收管理的内容
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 、税务检查、税务行政复议等。
税收征收管理的程序
税率
税率是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衡量税收负担的尺度,是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税 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水平。
税收制度的要素
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商品或劳务在生产和流通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不同的税种有 不同的纳税环节,如增值税在商品销售或劳务提供环节缴纳,企业所得税在年 终汇算清缴时缴纳。
纳税基础完整版PPT资料
![纳税基础完整版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c4e3730b9f3f90f77c61b36.png)
五、纳税环节
• 纳税环节是指对处于不断运动中的纳税对象选定 应该缴纳税款的环节。
• 税法对每一税种都有确定纳税环节,有的税种纳 税环节单一,有的税种则需要在许多流转环节中 选择和确定。
六、纳税申报期限
• 纳税申报期限是指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应 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起止时间。
• 纳税申报一般分为按期申报和按次申报两种类型。 • 超过期限未申报纳税的,属于税收违法行为。
2.完税凭证的种类和使用范围 (1)完税证 (2)印花税票 (3)税收专用缴款书 (4)一般缴款书 (5)涉外税收凭证(代缴款书)
3.完税凭证的主要内容 其主要内容包括:纳税人部分、税源部分、
税收部分、征收管理部分以及其他部分。 4.完税凭证的填写要求(详见P31)
第4节 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纳税人的权利 二、纳税人的义务
一、纳税人的权利
二、会计管理制度
(一)会计账簿、凭证的设置和管理 (二)会计制度、会计处理方法的管理
注:(详见P27)
三、纳税申报制度
(一)纳税申报方式 1.直接申报 2.邮寄申报 3.数据电文申报 (二)纳税申报的范围
凡是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不论当期是 否有应纳税款,都应办理纳税申报。
(三)纳税申报的期限
税率可以分为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
(二)按照税率的表现形式划分 1.定额税率:按纳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
的税额。 2.比例税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金额大小,都
按同一比例纳税。 3.累进税率:按照纳税对象税额的大小,实行等级
递增的税率。 (1)全额累进税率 (2)超额累进税率 (3)超率累进税率
第2节 税制构成Βιβλιοθήκη 素一、纳税权利义务人(一)纳税权利义务人(纳税人)
税收基础知识(PPT 192页)
![税收基础知识(PPT 192页)](https://img.taocdn.com/s3/m/e3abae9cf242336c1fb95e76.png)
4、纳税环节:是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
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 节。
• ①流转税 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 税
• ②所得税 在分配环节纳税
5、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 定缴纳税款的期限。三种类型:
按期、次纳税和按年计征、分期预交。
6、纳税地点:纳税人的具体纳税地点。
固定业户
所在地
C、退还的时限
纳税人发现的,可自缴款3年内要求退还。 税务机关自接到申请后30日内查实并退还。 (还要加利息)
税务机关发现的多缴税款,无论多长时间, 都应退。自发现之日起10日内退还。
多缴的税款,无论谁发现的,税务机关核 实后,立即退还
②少缴款的追征
A、因税务机关责任,在3年内可要求 补缴,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2)纳税人不办税务登记,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的,由工商局吊销执照
(3)未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的,处以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 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扣缴义务人违反账簿、凭证管理的处 罚: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 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 000元以上5 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 申报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 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 款报告表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 可以处以2 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 的,处以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的罚 款。
1.课税对象的内容 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 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
2.计税依据
从价税和从量税
3.计税价格和税收 价内税和价外税 关系
4.税收管理权和分 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
配权
共享税
税收基础第一章 PPT课件
![税收基础第一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0d36ab102de2bd9605887a.png)
期的税收是一种畸形而又复杂多变的封建性、买办性和殖
民地性的税收。
11
税收的发展
• 第四阶段:过渡期 •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废除了国民党的苛捐杂税,
根据“保证税收,简化税制 ”的精神,建立了多税种多次 征的复税制。新税制使税收在保证财政平衡,稳定物价, 以及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后来由于“左”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税制又不可避免地 受到“左”的错误思潮影响,片面强调简化税制,大幅度 下放税收管理权限,忽视税收的调节作用,甚至有一部分 人对税收本身的存在也产生了怀疑和否定。到“文化大革 命”时期“非税论”思潮开始盛行,税制被不适当地简化 。这段时间大大延迟了新中国的税制建设进程,严重影响 了国家经济建设的复苏,从税制建设的角度看,税收发展 出现了彷徨不前甚至暂时倒退的现象。
产权利 • ③税收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 ④税收分配是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的征税活动 • ⑤税收是国家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14
社会公共需要
• (1)定义:是指社会安全、社会秩序、公民基本权利的 维护和经济发展的条件等公众共同利益的需要。只能由政 府提供,区别于个体需要。
• (2)特征: • A: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
5
身边的税收现象
•
在当今社会,税收这个古老的范畴正受到前
• 所未有的重视,税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
• 现象。无论是对于纳税人而言,还是对于税务机关
• 、政府来说,税收都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已成为
• 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纳税人该缴多少税收?税
• 务机关怎样才能及时足额地把税收上来?政府到底
• 应该收多少税?大家都在不断地思索着。
《税收基础知识》PPT课件
![《税收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ce3f0280eb6294dc886ca8.png)
精选课件ppt
12
• ④特别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存在。即市场活动 所必然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状态。如核能利 用、太空探索。
• ⑤社会分配不公。即“马太效应”的存在。
• ⑥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即经济周期波动。
一方面,公共产品是人们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 重要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公共产品自身的特征 及“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通过自愿缴费或市 场交易的方式又无法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这样就需要一个超乎于社会各微观主体之上的机 构采用强制性手段进行融资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 问题。这就是政府的税收。
精选课件ppt
13
• 4)税收分配的依据是公共权力,即政治权 力。
• 5)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 1.4税收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三性”是统一的整体,是衡量一种 财政收入是否是税收的基本标志,是税与 非税的界限。其中,无偿性是核心、强制 性是保证、固定性是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 二是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 是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
精选课件ppt
5
• 税收产生的过程 。从中国的历史上看,税收由原始意义 上的租税不分,到国家征税权的正式确立,也跨越了两千 年的漫长过程。
• ▲夏商周三代的“贡助彻”是税收的雏形,是我国税收的 早期形式。夏、商、周是我国三个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当 时的税收分别采取的是贡、助、彻三种初级形式。据《孟 子·滕文公上》记载:“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 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税收基础新版》课件
![《税收基础新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8856b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a.png)
02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纳税人
征税对象
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 个人,是纳税义务的承担者。
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 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是区别 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税率
纳税期限
指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 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制 度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
税收的种类与结构
总结词
税收的分类和构成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标准,税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征税对象可以分为流转税、所得 税、财产税等;按计税依据可以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按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可 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税收的职能与作用
总结词
税收的主要功能和影响
详细描述
税收具有多方面的职能,如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监督经济活动等。同时,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基础,能够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国家安全和稳定、推动经济发 展等。
总结词
国际税收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税收分配关 系,具有跨国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 点。
VS
详细描述
国际税收涉及到多个国家之间的税收权益 分配,是跨国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由于各国税收制度、税制结构和税收政 策存在差异,国际税收表现出复杂性和多 样性,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进行协调 和合作。
国际税收的协调与合作
调整企业组织结构
通过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股权架构等 方式,合理规划税务责任,降低税负 。
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深入研究并充分利用国家及地方政府 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负。
合理安排资金运营
通过合理安排资金运营,如选择适当 的投资项目、合理利用资金杠杆等, 降低税务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税收概念及内涵
一、税收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二、税收概念的内涵
●税收分配的目的是提供公共品
●税收的形式特征
●强制性: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无偿性:国家不承担将所征税款直接返还给纳税人的义务
●固定性:国家征税之前必须将征税规范、标准等固定下来
●税收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
第一节思考:
●什么是税收?
●怎样理解税收的“三性”?
第二节税收制度概念及构成要素
一、税收制度的概念
传统概念:税收制度是国家的各种税收法令、征收管理办法和税收管理体制的总称,是国家征税和纳税人纳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现代概念:税收制度形成多种税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税收体系。
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税收制度的核心是税法。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集中体现在税法上。
1、征税对象(也称课税对象、征税客体)是最基本的税制要素。
指对什么征税,是征税的目的物。
征税对象质的规定体现在税目、征税范围方面;征税对象量的规定体现在税基、计税依据上。
2、纳税人(全称纳税义务人,也称纳税主体)
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
纳税人与负税人不是一个概念。
3、税率指税额与税基的比率。
是税制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
税率形式包括: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
1)比例税率:不论税基增减,始终保持固定百分比形式的税率。
又可进一步分为统一比率税率和差别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的固定税额。
3)累进税率:随税基的扩大,税率相应上升的税率形式。
●全额累进税率:按最高边际税率计算税额。
●超额累进税率:分别按各等级适用相对税率计算税额。
●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简易与结果的不合理。
例:某人收入101
●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复杂与结果的相对合理性。
●速算扣除数: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与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额之间的差数。
在税率表上是常数。
三种税率形式比较
●比例税率,体现等比负担政策,征税后纳税人收入差距不变。
●累进税率,体现累进负担政策,征税后纳税人收入差距缩小。
●定额税率,体现等量负担政策,征税后纳税人收入差距有可能扩大。
4、纳税环节:征税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缴纳税款的环节。
5、纳税期限:计交税款的期间。
纳税期限与交纳期限不是一个概念。
6、减免与加征:是税率的延伸。
几个概念:起征点、免征额
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差异
第二节思考:
●几种税率形式的比较。
●什么是速算扣除数?
●简析减免税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
第三节税收分类
税收分类是对税收制度及组成税制的税种进行归并,以分出不同类别。
一、单一税制与复合税制
这是对税收制度分类的最常用标准。
我国和绝大部分国家
均采用复合税制。
二、以税收收入归属划分,可将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各国典型的中央税为关税。
我国中央税还有消费税。
我国典型的共享税有: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
三、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可将税种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价内税:税收是价格的内含。
典型公式:
价格=成本+利润+税金
价外税:税收游离于价格之外。
四、以计税依据为标准,可将税种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从价税:计税依从金额。
从量税:计税依从数量、容积、体积、面积等其他标准。
五、以税收形态为标准,可将税种分为实物税与货币税。
六、以税负是否转嫁为标准,可将税种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
直接税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
间接税可以转嫁。
七、以征税对象性质为标准,可将税种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受益税、特定行为税。
第三节思考:
⏹与单一税制相比,复税制有什么优点?
⏹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的划分,与税务机构的划分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