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一览表

合集下载

3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简述

3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简述

• 《文心雕龙》
• 《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文学创作和 文学批评的专著,作者是梁代的刘勰。强调文学 的社会功能,指出文学既应有充实的内容,也要 有华美的形式(《风骨》);批判了“贵古贱今”、 “各执一隅”的不良风尚,提出文学批评要“六 观”,实事求是,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对 我国古典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发展有巨大的奠 基意义。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简述
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学,在诗歌、辞赋、 散文、小说、文学理论、文学批评
等方面都卓有成就
一、诗
• (一)乐府民歌 乐府民歌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间 创作,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而且具有高 度的思想性。 代表作:《陌上桑》、《孔 雀东南飞》
(二)古诗十九首
(三)建人小说《世说新语》
•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志人小说的集大 成之作,主要记述汉末至东晋士族人物的玄虚清 谈。它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分成36门, 反映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揭露魏晋 时期的黑暗社会、腐败政治以及统治集团的残暴 和荒淫。其内容体现了当时一些真实的社会史实 和文学思想,对后世笔记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 竹林七贤
• 蔡文姬《悲愤诗》
• 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 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山水诗标志着人与 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自 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其代表人 物是谢灵运、谢佻。
• 陶渊明
• 陶渊明的田园诗通过 对田园景物的恬美、 田园生活的简朴的描 写,表达自己悠然自 得的心境。
• 南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与《木兰诗》
• 南北朝民歌继承了乐府民歌的特点,反 映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但由于南北朝 时代南北的长期对峙,北朝又受鲜卑贵族 统治,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 自然环境等都大不相同,因而南北朝民歌 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调。所谓“艳曲 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乐府诗 集》),正是这种特征的扼要说明。

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介绍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期,诗、赋、小说等体裁,在这一时期都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并奠定了它们在此后的发展方向。

魏晋南北朝的作品文学思想与佛教在中土的传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介绍一、建安风骨1、建安诗坛的时间断限。

建安诗坛,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196)下迄魏明帝太和六年(233),即汉末魏初时期文学。

(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

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2、建安风骨形成的原因。

建安时代,汉末的动乱现实一方面给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激发起士人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

因此形成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的风尚。

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第一节曹操与曹丕1、曹操生平及思想、性格。

曹操,字孟德,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操是一个注重实际的人,知道乱世用儒学不能及时奏效,所以用刑名法术之学。

精通音乐、书法、围棋,为人简易。

动乱板荡的时局,戎马倥偬的经历,统一天下的雄心,交织在他的诗歌中,形成了他古直悲凉、慷慨沉雄的艺术风格。

2、曹操诗歌创作成就。

①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

②曹操的诗有一种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

3、曹丕生平及感情特点。

曹丕,字子桓,三十一岁立为魏太子,三十四岁代汉自立。

曹丕博学多识,感情敏锐而细腻,对人生苦短有特别强烈的凄怆感受,诗作中更倾向于对个体感情的体会与抒发。

4、曹丕对七言计的贡献。

曹丕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他的《燕歌行》二首,不仅为乐府产生一新体制,且为中国诗学开一新纪元。

至曹丕始形成纯粹的七言诗。

古文阅读魏晋南北朝刘宋文学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古文阅读魏晋南北朝刘宋文学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古文阅读魏晋南北朝劉宋文学的特点与代表作品魏晋南北朝刘宋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在这个时期,文学作品主要以古文、辞章和诗词为主,它们既继承了前代文学的传统,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和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和政治动荡,社会变得动荡不安。

这种动荡对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痛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文人士人的精神追求。

这种矛盾在作品中反映得很突出,给人一种深刻的印象。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崇尚玄言和议论文。

在这个时期,文人们追求的是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他们常常通过玄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玄言是一种含义深远的隐喻和寓言,它不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而是通过象征和隐喻来传达思想。

议论文也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文人们表达了自己对时事的看法和态度。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点之二是注重个性和自我表达。

在这个时期,文学作品中常常能看到作者的个人情感和体验。

文人们通过自我表达来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

这种个性化的表达使得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作品具有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王粲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首诗以长江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之无常的思考。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给人一种宏大的气势和深刻的思索。

这首诗既是对时代的反思,又是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追问。

另一部代表作品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渔夫偶然发现的一个隐秘而美丽的桃花源,他在那里过上了理想的生活。

这个故事通过描绘诗人的美好愿景,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它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受到了后世文人的广泛关注。

总结起来,魏晋南北朝刘宋文学的特点在于崇尚玄言和议论文,注重个性和自我表达。

代表作品有王粲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

中国文学之魏晋南北朝文学讲义+笔记)

中国文学之魏晋南北朝文学讲义+笔记)

中国文学之魏晋南北朝文学(讲义)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学元明清文1.诗歌①建安诗歌建安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之杰)1.诗歌②陶渊明与田园诗《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闲情赋》《归去来兮辞》“白璧微瑕,唯在《闲情》一赋”——萧统“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欧阳修1.诗歌③谢灵运与山水诗大小谢:(1)谢灵运、谢朓[tiǎo];(2)谢灵运、谢惠连“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2.辞赋①曹植——《洛神赋》②王粲——《登楼赋》③左思——《三都赋》3.小说①《搜神记》——古代志怪小说的最高成就(干宝搜集)《干将莫邪(gān jiāng mòyé)》、《董永》《吴王小女》、《李寄斩蛇》②《世说新语》——我国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刘义庆编撰)望梅止渴、七步成诗、咏絮之才、东床坦腹巩固练习1.写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千古名句,被鲁迅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A.曹丕B.曹操C.曹植D.王粲2.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是()。

A.谢灵运B.陶渊明C.王维D.李白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是()。

A.《岳阳楼记》B.《桃花源记》C.《归去来兮辞》D.《归园田居》知识梳理中国文学之魏晋南北朝文学(笔记)【说在课前】这次是文学常识的第三节课。

幼儿翻到251页,小学在233页,中学在242页。

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元明清文学【解析】本节课讲解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三部分内容,比较少。

【解析】魏晋南北朝文学包括诗歌、辞赋、小说,诗歌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发展为三个流派,首先讲解诗歌中的第一个流派建安诗歌。

1.诗歌①建安诗歌建安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空陈王,需软硬留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之杰)【解析】建安诗歌:建安是一个年号,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的年号,他只是个傀儡,大权掌握在曹操的手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就是汉献帝,这一时期诗歌特点慷慨、悲凉、刚健有力、渴望建功立业。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魏晋南北朝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魏晋南北朝部分
左思《咏史八首》 其旨不外借古讽今, 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把忿激之 情化为投枪,投向那贤愚倒置的社会制度和 持权骄宠的显贵。全诗情调高昂,气韵沉雄, 笔调劲挺,这就是钟嵘《诗品》中所谓“左 思风力”。实际是“建安风骨”的延续,是 我国诗歌发展史中的主流。
三、西晋诗歌
艺术特点:一是它的结构很奇特。一般咏 史诗多借史实以言志,少用比兴,而这首诗 和其八“习习笼中鸟”却采用了比兴。二全 诗皆以上下、大小、高低、贵贱、贤愚等正 反对比,来说明阴阳易位,贤愚颠倒的极不 合理的事实,达到讽喻的最佳效果。
一、建安诗赋
3、王粲的《七哀诗》共三首,这是第 一首叙事诗,记述了诗人离开长安到荆州 途中所见所闻,深刻描述了东汉末年军阀 争战,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人民苦不聊 生的悲惨情形。诗人面向血淋淋的现实生 活,毫不掩饰地加以暴露,充满悲愤之情 的血和泪的控诉。
一、建安诗赋
《七哀诗》,可说是“建安风骨”的代表 作。这固然主要是社会原因,但和“粲性躁竞” 的个性气质也分不开。因此王粲的诗中哀怨悲 惨的气氛,胜于慷慨悲壮之气。当然,这不一 定是王粲诗的缺点,反之,这种尽性缘情之作, 正是六朝缘情绮靡诗风的开始, 比“哀而不 伤”的温柔敦厚诗教有很大的突破。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
主讲教师
刘孟虎
一、建安诗赋
(一)背景知识 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是中国文学 中古期的第一段。五古在魏晋南北朝进入高 潮,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 为标志的。期间,文学的自觉性和创作的个 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
一、建安诗赋
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 为中心形成了文学集团。集团内部的趋同性, 使文学在不同时间内呈现出一种不同群体性 的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明显。 文学家族的大量出现,与政治的权力一起世 代相传。南朝以后逐渐减少。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一览表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一览表

《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作业》魏晋南北朝诗歌文学一览表文学时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特点建安文学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桀、徐干、阮瑀、刘桢、应玚蔡琰诗歌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

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盛起来的新诗体,桓、灵之世"古诗"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初步成熟。

而"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写得情采飞扬,变化多致,使五言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

如徐干的《室思》就比同一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生竹》写得细腻深厚。

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门行》等都作于汉末战乱发生之前,其写作时间不一定比"古诗"晚,它们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就更加值得重视。

辞赋"七子"写了大量的小赋,他们在张衡、蔡邕等已经取得的成就基础上,为小赋的进一步繁荣作出了贡献。

"七子"的小赋有三点值得注意:①取材范围更加扩大,题材的普通化、日常化进一步冲淡了过去大赋的贵族性质;②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更趋加强,直接描写政治事件的作品有所增多;③抒情色彩愈益浓厚。

对于"七子"的赋,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也表示了同样的意见,还特别认为王粲、徐干二人是曹魏一代的"赋首",说他们可与宋玉、司马相如、左思、潘岳等并列。

散文孔融的章表,陈琳、阮瑀的书记,徐干、王粲的论说文,在当时都能独树一帜。

它们的共同优点就是曹丕所说的"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贯注了作者独特的气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从黄巾起义到魏明帝景初末年,大约五十年时间。

在东汉末群雄并峙逐鹿中原的争夺兼并中,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并吸引大批文士,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

建安诗歌便是社会由分裂动荡趋向统一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文学的自觉”“骈文”1、三国两晋时期骈文(“四六文”)、骈赋、志人志怪小说三国: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正始体、竹林七贤、建安七子、曹操《短歌行》『“古直悲凉、慷慨沉雄”』、曹丕《典论》、曹植(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诗品》』《白马篇》、王粲、蔡琰、阮籍“咏怀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诗品》』、稽康两晋:西晋(265-317);太康体(三张、二陆、两潘、一左)、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左思“咏史诗”(开拓了借咏史以抒怀的新路)《三都赋》(“洛阳为之纸贵”)、刘琨(闻鸡起舞)、郭璞“游仙诗”『文体相辉,彪炳可玩。

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

《诗品》』东晋(317-420):玄言体、陶渊明“田园诗”『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谢灵运“山水诗”『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文心雕龙》』小说:干宝《搜神记》(志怪小说)2、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南朝:宋(420-479)元嘉体、鲍照“乐府七言歌行”『雄健豪放』、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小说)齐(479-502谢脁“山水诗”、刘勰《文心雕龙》(文学理论专著)梁(502-557)宫体诗、箫统《文选》、钟嵘《诗品》(五言诗研究专著)徐陵编辑诗歌专集《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陈(557-589)南朝民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西洲曲》)北朝:北魏(386-534)东魏(534-550)北齐(550-577)西魏(535-556)庾信『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沈约北周(557-581)北朝民歌《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敕勒歌》、《木兰诗》)骈文骈赋(04)魏晋南北朝时期,赋体受到诗歌讲究对偶,声律,辞藻风气的影响,趋向骈化,出现骈赋。

魏晋南北朝文学汇总豆神大语文

魏晋南北朝文学汇总豆神大语文

魏晋南北朝文学汇总豆神大语文魏晋南北朝文学汇总豆神大语文: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正是这一时期
的文学,使中国文学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文学主要有四
种形式,分别是“三言”、“七言”、“五言”和“长文”。

早在魏晋时期,就出现了“三言”体文学,其特点是两言一绝,
以大言为主,多以叙事诗或赋诗呈现。

“三言”体文学的主要代表作
家是贾谊、萧统、胡曾等人,他们的作品在魏晋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
的印记。

随着魏晋时期文学技巧的发展,便出现了以小言为主的“七言”
体文学,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是篇句精炼有序,结构整饬紧凑,行文
流畅自然。

“七言”体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是陶渊明、李白、苏轼等人,他们的作品集中体现了魏晋文学的高超技巧和豪迈风骨。

南朝时期,文学体裁又出现了“五言”体的文学,以唐诗宋词的
精美绝伦而闻名。

“五言”诗的特点是每句五言,以小言为主,大量
运用假借、排比、引申、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行文内容华丽动人。

“五言”诗的主要代表作家有刘长卿、韩愈、柳永、李商隐、韩翃等人,他们的作品在南朝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出现了“长文”。

“长文”说的是贴
近实际生活的文章,多以长句子构成,文字结構要求严格,主题思想
精准,具有较强的发挥潜力。

“长文”的代表作家有司马光、谢灵运、王勃、萧衍等人,他们的作品丰富了魏晋文学的艺术形式,开创了文
学新篇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代表作品与特点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代表作品与特点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代表作品与特点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代表作品1.建安七子:曹操《短歌行》、曹植《七步诗》、曹丕《典论·论文》、王粲《七哀诗》、徐干《中论》、阮璃《咏怀诗》、应玚《公宴诗》。

2.正始文学:何晏《景福殿赋》、夏侯玄《离合诗》、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向秀《思旧赋》。

3.两晋诗坛:陶渊明《归园田居》、谢灵运《山居赋》、鲍照《芜城赋》、庚信《哀江南赋》。

4.南北朝诗歌:北朝民歌《木兰辞》、庾信《哀江南赋》、南朝山水诗谢灵运、鲍照、谢朓、颜之推《颜氏家训》。

5.骈文:萧统《陶渊明集序》、萧纲《与朱异书》、江淹《恨赋》《别赋》、庾信《哀江南赋》。

6.小说: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萧统《陶渊明集序》、萧纲《与朱异书》、江淹《恨赋》《别赋》、庾信《哀江南赋》。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点1.文学创作风格的多样化:既有建安七子的豪放,又有正始文学的玄妙,还有两晋诗坛的婉约,以及南北朝诗歌的南北交融。

2.文学题材的广泛:涉及政治、历史、山水、田园、爱情、友情等多种题材。

3.文学形式的创新:骈文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4.文学理论的成熟:曹操的《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等,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5.文学教育的普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为士人必备的素养,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6.文学交流的促进: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交流,使南北文学相互借鉴,丰富了文学创作。

7.民间文学的兴起:北朝民歌《木兰辞》等,展现了民间文学的魅力。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具有丰富的代表作品和独特的特点,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为后世文学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问建安七子中,哪位作家的作品以豪放见长?解题方法:回顾建安七子的代表作品,分析作品风格,找出以豪放见长的作家。

答案:曹操。

2.习题:请问正始文学中,哪位作家的作品以玄妙见长?解题方法:回顾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品,分析作品风格,找出以玄妙见长的作家。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阅读参考书目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阅读参考书目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参考阅读书目(一)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郭豫衡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魏晋文学史》徐公持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中国中古诗歌史》王钟陵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中古文学史论集》王瑶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八代诗史》葛晓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中国诗学研究》张伯伟著辽海出版社2000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张伯伟著中华书局2002年《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穆克宏中华书局1997年版《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钱志熙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卢盛江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陈洪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刘跃进北京三联书店1996 年(二)《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三国志》陈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宋书》沈约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南齐书》萧子显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梁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陈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魏书》魏收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北齐书》李百药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周书》令狐德芬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人物志》刘劭撰四部丛刊本《世说新语》刘义庆撰四库全书本《文心雕龙》刘勰撰四库全书本《诗品》钟嵘撰四库全书本《文选》(1—6)萧统编、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版(三)曹操集译注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中华书局1979年版曹子建诗注黄节注叶菊生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阮步兵咏怀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阮籍集校注陈伯君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陆机集金声涛点校中华书局1962年潘黄门集校注王增文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两晋诗风王澧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四)《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陶渊明集校笺》龚斌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撰中华书局2003年《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戴建业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陶渊明研究》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诗品注》[梁]钟嵘著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诗品集注》[梁]钟嵘著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六朝文学论稿[日]兴膳宏著岳麓书社1986年乐府诗集郭茂倩编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乐府诗集导读王运熙王国安巴蜀书社1999年版乐府诗述论王运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谢康乐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谢灵运集校注顾绍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鲍参军集注钱振伦注,黄节补注,钱仲联增补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明]张溥辑江苏古籍出版社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南北朝文举要高步瀛选注中华书局1998年六朝文絜笺注许梿评选黎经浩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江文通集汇注[明]胡之骥中华书局1984年宫体诗研究胡大雷中华书局2006年庾子山集注倪璠著许逸民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版汉魏六朝辞赋曹道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六朝辞赋史王琳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赋——时代投影与体制演变陈庆元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国骈文通史于景祥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国骈文发展史张仁青著台湾中华书局1986年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钟涛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颜氏家训译注庄辉明、章义和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张伯伟著中华书局2002年版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吴先宁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五)1、《白话文学史》胡适 东方出版社 19962、《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3、《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4、《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5、《中国文学史纲要》褚斌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6、《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7、《唐代文学史》乔象钟、陈铁民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8、《唐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 辽海出版社 1998 9、《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10、《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历年)11、《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王运熙、顾易生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12、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3、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4、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15、殷璠《河岳英灵集》,四部丛刊本16、清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7、清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8、明胡震亨《唐音统签》,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华书局,1981年20、《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 [唐]王绩撰韩理洲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排印本21、《王子安集》十六卷 [唐]王勃撰《四部丛刊》本22、《卢照邻集》七卷《杨炯集》十卷 [唐]卢照邻杨炯撰徐明霞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23、《骆临海集笺注》十卷 [唐]骆宾王撰 [清]陈熙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排印本修订重印24、《陈子昂集》[唐]陈子昂撰徐鹏点校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排印本(六)1、《王右丞集笺注》二十八卷[唐]王维撰[清]赵殿成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2、《孟浩然集》三卷 [唐]孟浩然撰 [明]朱警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宋蜀刻本3、《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唐]高适撰刘开扬编注中华书局1981年排印本4、《高适集校注》 [唐]高适撰孙钦善校注中华书局1984年排印本5、《岑参集校注》[唐]岑参撰陈铁民、侯忠义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排印本6、《王昌龄诗注》[唐]王昌龄撰李云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7、《王维新论》陈铁民北京师大出版社 19908、《纵横论王维》王志清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李白:1、《李太白全集》三十六卷[唐]李白撰[清]王琦辑注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2、《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三十卷[唐]李白撰詹锳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排印本3、《李杜诗学》杨义北京出版社 20024、《李白诗歌艺术论》房日晰三秦出版社 19935、《李白大辞典》郁贤皓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7杜甫:1、《杜诗详注》二十五卷[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校点本2、《杜诗镜铨》二十卷[唐]杜甫撰[清]杨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重印3、《杜臆》十卷[清]王嗣奭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重印4、《钱注杜诗》二十卷 [唐]杜甫撰 [清]钱谦益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排印本5、《读杜心解》二十四卷 [清]浦起龙撰中华书局1977年排印本6、《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代序——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叶嘉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七)1、《元次山集》十卷《拾遗》一卷[唐]元结撰孙望校中华书局1960年据《四部丛刊》本校点排印2、《韦苏州集》十卷 [唐]韦应物撰《四部备要》本3、《刘随州文集》十一卷 [唐]刘长卿撰《畿辅丛书》本4、《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十二卷 [唐]韩愈撰钱仲联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5、《韩昌黎文集校注》八卷.文外集二卷 [唐]韩愈撰马其昶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排印本6、《孟东野诗集》十卷[唐]孟郊撰华忱之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7、《李贺诗歌集注》[唐]李贺撰蒋凡等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排印本8、《柳宗元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外集补遗一卷 [唐]柳宗元撰吴文治等校点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9、《柳宗元集笺释》四卷附诸家评论辑要[唐]柳宗元撰王国安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排印本10、《刘禹锡集》四十卷 [唐]刘禹锡撰卞孝萱等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排印本11、《刘禹锡集笺证》三十卷外集十卷[唐]刘禹锡撰瞿蜕园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排印本12、《长江集新校》十卷[唐]贾岛撰李嘉言新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排印本13、《白居易集》七十一卷外集二卷[唐]白居易撰顾学颉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14、《白居易集笺校》七十一卷外集三卷[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排印本15、《元稹集》 [唐]元稹撰冀勤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排印本16、《张籍诗集》八卷 [唐]张籍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排印本17、《王建诗集》十卷 [唐]王建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排印本18、《韩昌黎文集校注》八卷.文外集二卷[唐]韩愈撰马其昶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排印本19、《柳宗元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外集补遗一卷[唐]柳宗元撰吴文治等校点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20、《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21、《唐代小说史》 程毅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2、《唐代小说嬗变研究》 程国赋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23、《唐人小说》 汪辟疆校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24、《唐宋传奇集》 鲁迅校录 齐鲁书社 200025、《唐宋传奇选》 张友鹤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八)1、《李商隐诗歌集解》五册 [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排印本2、《樊川文集》二十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 [唐]杜牧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据《四部丛刊》校点排印本3、《樊川诗集注》四卷附别集一卷外集一卷补遗一卷 [唐]杜牧撰 [清]冯集梧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排印本4、《皮子文薮》十卷 [唐]皮日休撰萧涤非、郑笃庆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排印本5、《唐甫里先生文集》二十卷 [唐]陆龟蒙撰《四部丛刊》影印清黃丕烈校明抄本6、《司空表圣集》十三卷 [唐]司空图撰 1914年刊《嘉业堂丛书》本7、《韩内翰别集》一卷补遗一卷 [唐]韩僱撰明汲古阁刻《唐六名家诗》本8、《郑谷诗集笺注》 [唐]郑谷撰严寿澄、黄明、赵昌平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排印本9、《罗隐集》 [唐]罗隐撰雍文华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排印本10、《韦庄集》十卷附补遗 [唐]韦庄撰向迪琮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11、《花间集校》 [后蜀]赵崇祚编李一氓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12、《阳春集》 [南唐]冯延巳撰《百家词》本13、《南唐二主词》 [宋]阙名辑王仲闻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14、《全唐五代词》 王兆鹏主编 中华书局 2000年15、《敦煌歌辞总编》 任二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16、《唐宋词通论》 吴熊和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年。

古代文学作品选(魏晋南北朝)

古代文学作品选(魏晋南北朝)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 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 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 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 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 之进退,实为狼狈。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 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 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 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 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短歌行
朝代:魏晋
作者:曹操
原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 一作:谈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海 一作:水)
咏史八首·其一
朝代:魏晋
作者:左思
原文: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画工弃市
作者:葛洪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 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 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一览表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一览表

《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作业》魏晋南北朝诗歌文学一览表文学时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特点建安文学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桀、徐干、阮瑀、刘桢、应玚蔡琰诗歌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

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盛起来的新诗体,桓、灵之世"古诗"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初步成熟。

而"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写得情采飞扬,变化多致,使五言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

如徐干的《室思》就比同一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生竹》写得细腻深厚。

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门行》等都作于汉末战乱发生之前,其写作时间不一定比"古诗"晚,它们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就更加值得重视。

辞赋"七子"写了大量的小赋,他们在张衡、蔡邕等已经取得的成就基础上,为小赋的进一步繁荣作出了贡献。

"七子"的小赋有三点值得注意:①取材范围更加扩大,题材的普通化、日常化进一步冲淡了过去大赋的贵族性质;②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更趋加强,直接描写政治事件的作品有所增多;③抒情色彩愈益浓厚。

对于"七子"的赋,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也表示了同样的意见,还特别认为王粲、徐干二人是曹魏一代的"赋首",说他们可与宋玉、司马相如、左思、潘岳等并列。

散文孔融的章表,陈琳、阮瑀的书记,徐干、王粲的论说文,在当时都能独树一帜。

它们的共同优点就是曹丕所说的"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贯注了作者独特的气质。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从黄巾起义到魏明帝景初末年,大约五十年时间。

在东汉末群雄并峙逐鹿中原的争夺兼并中,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并吸引大批文士,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

建安诗歌便是社会由分裂动荡趋向统一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

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年表

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年表

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年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汉献帝初平元年庚午(190)关东诸侯起兵讨董卓,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为诸侯之一。

董卓胁献帝迁都长安,焚烧洛阳宫殿。

曹操作《薤露行》。

阮瑀受学于蔡邕。

王粲年十四,至长安,为蔡邕所称。

蔡琰约于此年被虏至胡中。

初平三年壬申(192)蔡邕死于狱中,年六十。

曹植生。

王粲与王凯、士孙萌赴荆州依刘表,粲有《初征赋》、《七哀》其一。

建安元年丙子(196)八月,汉献帝被曹操胁迫,由洛阳迁都至许昌。

曹操任大将军、武平侯,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王粲作《赠士孙文始》诗。

建安二年丁丑(197)曹操作《嵩里行》。

建安三年戊寅(198)祢衡作《鹦鹉赋》,被杀。

王粲作《三辅论》及《赠文叔良》诗。

建安五年庚辰(200)十月,曹操大破袁绍于官渡。

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

王粲作《荆州文学记官志》。

阮瑀在曹操幕府,坚辞曹洪辟。

刘桢、应瑒本年已在曹操幕中。

建安七年壬午(202)蔡琰被曹操赎归,重嫁董祀,作《悲愤诗》。

曹丕、丁廙作《蔡伯喈女赋》。

建安八年癸未(203)三月,曹操攻黎阳,大破袁谭、袁尚等。

八月,袁谭乞降,曹操许之。

曹操作《败军令》、《论吏士能行令》、《修学令》。

王粲为刘表作书劝袁谭、袁商。

建安九年甲申(204)八月,曹操破袁尚,取邺城,平冀州,自领冀州牧。

陈琳归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

徐干约于本年归曹,为司空军谋祭酒。

建安十一年丙戌(206)曹操征高干,作《苦寒行》。

王粲《登楼赋》、《七哀》其二、其三约作于本年。

建安十二年丁亥(207)曹操征乌桓,回军时作《步出夏门行》诗。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

建安十三年戊子(208)七月,曹操发兵南下,征荆州;九月,刘琮举荆州降。

十一月,曹操攻孙权,权将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

王粲劝刘琮降曹,粲归曹,为丞相掾。

孔融被曹操所杀,临刑前作《临终诗》。

杜夔归曹,使创定雅乐。

曹丕从征,作《述征赋》、《感物赋》。

阮瑀从征,作《纪征赋》。

陈琳、徐干、对桢皆从曹操南征。

古代文学之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文学)

古代文学之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文学)

古代文学之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是文学史上的大转折时代,文学走向自觉。

并且产生了大批依据文学审美特征而开展的论文和文著。

此时不仅有三曹、二陆、陶谢、鲍照、谢脁、庾信等流芳百世的大作家,更有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田园诗、山水诗、以及元嘉体、永明体等诗歌的典范。

建安文学建安文学是汉末建安时期兴起的文学,是以曹操父子为核心、以及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曹魏集团文人为主力的文学,其中王粲刘桢的成就最高,曹植被称为“建安之杰”。

主要作品精读曹操刘勰评曹氏父子的诗曾说:“志不出于滔荡,辞不离于哀思。

”(《文心雕龙·乐府》)锺嵘评曹操的诗也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诗品·下》)都指出了曹操的诗歌感情沉郁悲怆的特点。

惟其有情,故曹操的诗读来有感人的力量;惟其悲怆,故造成了其诗沉郁顿挫、格高调响的悲壮气势。

蒿里行(背诵)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蒿里行》即是极为典型的例子。

故陈祚明说:“孟德所传诸篇,虽并属拟古,然皆以写己怀来,始而忧贫,继而悯乱,慨地势之须择,思解脱而未能,亹亹之词,数者而已。

”(《采菽堂古诗选》)可见曹操诗歌抒忧写愤的特征已为前人所注重。

短歌行(背诵)作者: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一览表)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一览表)

魏晉南北朝文學建安文學三曹曹操《薤露行》(詩歌)《蒿裏行》(詩歌)《短歌行》(詩歌)《龜雖壽》(詩歌)《觀滄海》(詩歌,通過遼闊雄壯的滄海景色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是我國詩史上的一首比較完整的寫景詩)曹丕《燕歌行》(現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雜詩》(五言詩)《清河作》(五言詩)-《典論》(我國文學批評史較早的專門論文)-《與吳質書》,《又與吳質書》(散文)-《答繁欽書》(散文)曹植《白馬篇》(詩歌前期)- [充滿豪壯的樂觀的精神]《雜詩》(詩歌後期)-[表現了壯志不得施展的憤激不平之情]《贈白馬王彪》(詩歌後期)-[表現了豐富的複雜的感情,客觀上深刻地暴露了統治階級內部萁豆相煎的殘酷]《籲嗟篇》(詩歌後期)-[以轉蓬為喻形象地描寫了他“十一年中而三徙都”的生活處境和痛苦心情]《野田黃雀行》(詩歌後期)-[表現了他對迫害的憤怒和反抗] 反映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 表现政治理想和宏大的 抱负 描写男女爱情和离愁别恨 写对深厚的爱情的向往 悼念亡友,凄楚感人 体现建安文学的时代精神七子孔融《論盛孝章書》(散文)《薦禰衡表》(散文)《汝潁優劣論》(散文)-[表現精神境界和性格情操]《六言詩》(最早的完整的六言體作品,詩歌)-[熱情讚揚曹操]《臨終詩》(詩歌)-[對自身最後遭遇做總結,有自省,更有責人 ]《雜詩》(詩歌)-[ 寫悼子之情,哀痛欲絕]陳琳《移豫州檄》(書檄)-[討曹操之文]《為曹洪與魏太子書》(章表書記)《飲馬長城窟行》(詩歌,樂府歌辭)- [揭露了當時繁重的徭役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與災難]《武軍賦》(賦)《神武賦》(賦)王粲《七哀詩》(詩)-[ 是漢末現實的真實寫照]《登樓賦》(賦,抒情小賦)-[ 寫思鄉懷土之情,表現了作者處於亂世壯志不得伸展的沉痛感情]《從軍詩》(詩)-[對曹操的讚頌和自身的功名欲望]《鶯賦》(賦)《出婦賦》(賦)《寡婦賦》(賦) 《七釋》(賦)《仿連珠》(賦)为推荐人物 而作叙征战徐幹《中論》(論文)- [抨擊儒者之弊]《室思》(情詩)《答劉楨詩》(詩)-[表現誠篤友情]《齊都賦》(賦)《七喻》(賦)阮瑀《文質論》(論文)-[主張文質兩通]《駕出北郭門行》(詩)-[家庭悲劇]應玚《文質論》(論文)-[強調文]《弈勢》(文)-[演弈棋陣勢及變化]劉楨《贈從弟詩》(詩)-[ 寫出有理想有抱負之士守志不阿的節操] 《魯都賦》(賦)《遂志賦》(賦)《諫曹植書》(箋記)《雜詩》(詩)-[說明產生厭煩情緒之原因]《處士國文甫碑》(篇帙)蔡琰《悲憤詩》(五言詩)《悲憤詩》(騷體詩)《胡笳十八拍》(騷體詩)正始文學嵇康《酒會詩》(詩)《答二郭》(詩)《幽憤詩》(四言詩)《贈秀才入軍》(四言詩)《秋胡行》(四言詩)《雜詩》(四言詩)《贈秀才詩》(五言詩)《述志詩》(五言詩)《思念詩》(六言詩)《與山巨源絕交書》(散文)《與呂長悌絕交書》(散文)《養生論》(論文)《答向子期難養生論》(論文)《聲無哀樂論》(論文)《蔔疑》(文章)《家誡》(文章)《太師箴》(文章)《聖賢高士傳》(傳)阮籍《詠懷詩》(詩)- [表現了詩人一生的複雜的思想感情] 《大人先生傳》(散文)《達莊論》(玄學論文)《通易論》(玄學論文)《通老論》(玄學論文)《樂論》(玄學論文) 《大人先生傳》(傳) 《元父賦》(賦)《首陽山賦》(賦) 《獼猴賦》(賦)《鳩賦》(賦)西晉文學傅玄《傅子》(書)《豫章行》(漢樂府) 《秋胡行》(漢樂府) 《秦女休行》(漢樂府) 《苦相篇》《昔思君》(詩)《正都賦》(大賦) 《七謨》(序文)《連珠》(序文)張華《鷦鷯賦》(賦)《壯士篇》《遊獵篇》《輕薄篇》《博陵王宮俠曲》(詩) 《情詩》《答何劭詩》《勵志詩》(四言詩) 《女史箴》《晉武帝哀策文》《甲乙問》(短小雜記) 《博物志》(小說)陸機《長歌行》(詩)《門有車馬客行》(詩) 《長安有狹斜行》(詩) 《悲哉行》(詩)《壯哉行》(詩)《擬古詩》(詩)《赴洛道中作詩》(詩) 《歎逝賦》(賦)《感時賦》(賦)《述思賦》(賦)《行思賦》(賦)《感丘賦》(賦)《懷土賦》(賦)《思歸賦》(賦)《吊魏武帝文》(文章) 敷词结句,藻采绮丽,寄托不深客居游宦情绪及故土之思《演連珠》(文章)《文賦》(論文)-[代表作]《辨亡論》(論文)《五等論》(論文)《吊魏武帝文》(哀吊)潘嶽《金穀集作詩》(貴遊之詩)《關中詩》(應詔詩)《於賈謐坐講漢書詩》(贈答酬唱詩) 《魯公詩》(贈答酬唱詩)《為賈謐作贈陸機詩》(贈答酬唱詩) 《北芒送別王世胄詩》(贈答酬唱詩) 《金穀會詩》(貴遊之詩)《河陽縣作詩》(述志詩)《懷縣作詩》(述志詩)《東郊詩》(述志詩)《悼亡詩》(親情之詩)《懷舊賦》(抒情小賦)《寡婦賦》(抒情小賦)《悼亡賦》(抒情小賦)《西征賦》(大賦)《秋興賦》(大賦)《籍田賦》(大賦)《閒居賦》(大賦)《笙賦》(大賦)《哀永逝文》(文章)《陽城劉氏妹哀辭》(誄文) 《馬汧督誄》(誄文)左思《三都賦》(賦)《齊都賦》(賦)《蜀都賦》(賦)《五都賦》(賦)《魏都賦》(賦)《白髮賦》(賦)《七諷》(賦)《詠史詩》(詩)《雜詩》(詩)《嬌女詩》(詩)張協《雜詩》(五言詩)《七命》《詠史詩》(詩)劉琨《扶風歌》(詩)《重贈盧諶》(詩)《答盧諶詩》(詩)《為並州刺史到壺關上表》《勸進表》《與石勒書》東晉文學郭璞《答賈九州愁詩》(詩) 《遊仙詩》(詩)《江賦》(大賦)《南郊賦》(賦)《流寓賦》(賦)《鹽池賦》(賦)《因天變上書》 (書) 《諫留任穀宮中疏》(疏) 《客傲》(文)葛洪《抱樸子。

魏晋南北朝文学大事年表

魏晋南北朝文学大事年表

魏晋南北朝文学大事年表公元 220年魏文帝黄初元年汉亡。

曹丕称帝,魏王朝建立。

三国时期开始。

公元 223年魏黄初四年曹植的《洛神赋》和五言诗《赠白马王彪》作于本年。

公元 227年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于伐魏前作《出师表》,为三国时期散文代表作品之一。

公元 232年魏明帝太和六年曹植卒(生192年)。

曹植后期作品还有五言诗《野田黄雀行》等。

公元240年魏齐王正始元年正始时期,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号“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齐名,并称“嵇阮”,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

正始时期与整个曹魏后期的文学风貌,后人称之为“正始体”。

正始时期,诗歌中开始出现玄理,为后来玄言诗之滥觞。

公元 263年魏元帝景元四年阮籍卒(生于210年)。

阮籍作有五言《咏怀》诗82首,为时代较早、规模较大的个人抒情组诗;又作有散文《大人先生传》等。

嵇康卒(生于 223年)。

嵇康作有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等。

公元 265年晋武帝泰始元年魏亡。

晋王朝建立。

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太康时期,代表作家有张载、张协、张亢、陆机、陆云、潘岳、潘尼、左思等,后人称之为“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三张”一作张华、张载、张协)。

太康年间及其前后一段时期的诗风,后人称之为“太康体”。

公元 285年晋太康六年陈寿的《三国志》成书。

为继《汉书》之后又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

公元303年晋惠帝太安二年陆机卒(生于261年)。

陆机作有《文赋》,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

公元305年晋惠帝永兴二年左思卒〔?〕(生于250年?)。

左思作有《三都赋》,为继承汉赋传统的散体大赋代表作品;又作有《咏史》诗 8首等,为西晋时期五言诗代表作品。

公元311年晋怀帝永嘉五年挚虞卒(生年?)。

挚虞作有《文章流别论》(系后人集中其《流别集》中对各种文体的评论而成,今佚)。

西晋后期,士大夫间形成清谈风气,崇尚黄老玄学,其后至东晋时期玄言诗盛行,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等。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一览表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一览表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学作品⼀览表《中国古代⽂学史概论作业》魏晋南北朝诗歌⽂学⼀览表⽂学时期代表⼈物代表作品特点建安⽂学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孔融、陈琳、王桀、徐⼲、阮瑀、刘桢、应玚蔡琰诗歌七⼦"以写五⾔诗为主。

五⾔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盛起来的新诗体,桓、灵之世"古诗"的出现,标志着五⾔诗已经初步成熟。

⽽"七⼦"的优秀五⾔之作,写得情采飞扬,变化多致,使五⾔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

如徐⼲的《室思》就⽐同⼀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写得细腻深厚。

⽽陈琳《饮马长城窟⾏》、阮瑀《驾出北郭门⾏》等都作于汉末战乱发⽣之前,其写作时间不⼀定⽐"古诗"晚,它们在五⾔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就更加值得重视。

辞赋"七⼦"写了⼤量的⼩赋,他们在张衡、蔡邕等已经取得的成就基础上,为⼩赋的进⼀步繁荣作出了贡献。

"七⼦"的⼩赋有三点值得注意:①取材范围更加扩⼤,题材的普通化、⽇常化进⼀步冲淡了过去⼤赋的贵族性质;②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更趋加强,直接描写政治事件的作品有所增多;③抒情⾊彩愈益浓厚。

对于"七⼦"的赋,曹丕在《典论·论⽂》中曾给予了相当⾼的评价,刘勰在《⽂⼼雕龙·诠赋》中也表⽰了同样的意见,还特别认为王粲、徐⼲⼆⼈是曹魏⼀代的"赋⾸",说他们可与宋⽟、司马相如、左思、潘岳等并列。

散⽂孔融的章表,陈琳、阮瑀的书记,徐⼲、王粲的论说⽂,在当时都能独树⼀帜。

它们的共同优点就是曹丕所说的"⽂以⽓为主"(《典论·论⽂》),贯注了作者独特的⽓质。

⽂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从黄⼱起义到魏明帝景初末年,⼤约五⼗年时间。

在东汉末群雄并峙逐⿅中原的争夺兼并中,曹操完成了统⼀北⽅的⼤业,并吸引⼤批⽂⼠,形成了以曹⽒⽗⼦为核⼼的邺下⽂⼈集团。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著作有哪些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著作有哪些

20XX年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著作有哪些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展迅速,其中南朝风格偏向华丽纤巧,而北朝风格偏向豪放粗旷。

南朝文学代表是骈文,讲究格律、词藻、用典,内容多脱离实际生活,抒发一些富贵闲愁,以庾信、应扬的文章为代表。

那么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著作有哪些?南北朝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期,此阶段文学有何特点,又有哪些著作产生呢?诗、赋、小说等体裁,在南北朝时期都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并奠定了它们在此后的发展方向。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看,魏晋南北朝文学出现的这些“新变”,与佛教在中土的传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南北朝文学是文学研究整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

综观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

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

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

文学自觉的标志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辑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新的文学思潮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相对于文学创作异常地繁荣,(梁)刘勰《文1/ 3心雕龙》、(梁)钟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以后,人物品评的风气更加兴盛。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的《识鉴》、《赏誉》、《品藻》、《容止》等门,记载了许多品评人物的生动事例。

魏晋以后的人物品评有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在预言性和政治、道德的评议外,增加了许多审美的成分,为已经享名的人物用形象的语言、比喻象征的手法加以品题。

如《世说新语》中的这些品题:“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赏誉》)“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作业》魏晋南北朝诗歌文学一览表
文学时期代表人

代表作品特点
建安文学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七子:
孔融、
陈琳、
王桀、
徐干、
阮瑀、
刘桢、
应玚
蔡琰
诗歌
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

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
盛起来的新诗体,桓、灵之世"古诗"的出现,标志着五言
诗已经初步成熟。

而"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写得情采飞
扬,变化多致,使五言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

如徐干的
《室思》就比同一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生竹》
写得细腻深厚。

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
郭门行》等都作于汉末战乱发生之前,其写作时间不一定
比"古诗"晚,它们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就更加值得
重视。

辞赋
"七子"写了大量的小赋,他们在张衡、蔡邕等已经取
得的成就基础上,为小赋的进一步繁荣作出了贡献。

"七
子"的小赋有三点值得注意:
①取材范围更加扩大,题材的普通化、日常化进一步
冲淡了过去大赋的贵族性质;
②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更趋加强,直接描写政治事件
的作品有所增多;
③抒情色彩愈益浓厚。

对于"七子"的赋,曹丕在《典
论·论文》中曾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刘勰在《文心雕
龙·诠赋》中也表示了同样的意见,还特别认为王粲、徐
干二人是曹魏一代的"赋首",说他们可与宋玉、司马相如、
左思、潘岳等并列。

散文孔融的章表,陈琳、阮瑀的书记,徐干、王粲的论说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从黄
巾起义到魏明帝景初末年,大
约五十年时间。

在东汉末群雄
并峙逐鹿中原的争夺兼并中,
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并吸引大批文士,形成了以曹
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
团。

建安诗歌便是社会由分裂
动荡趋向统一这一历史时期
的产物。

“世积乱离,风衰俗
怨”的时代特征,建安文人开
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
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
度,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
情风格,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
有的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风
貌。

为中国诗歌开创了一个新
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
骨”这一诗歌美学风范。

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
时期,建安文学中所反映的人
在社会角色义务之外,还有个
人的情趣,爱好,公共的社会
生活之外还有私人的日常生
活。

建安文学是充分展示个体
生命的文学,它充分展示着伟
大的生命精神,具有恒久的魅
文,在当时都能独树一帜。

它们的共同优点就是曹丕所说的"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贯注了作者独特的气质。

"七子"散文名篇有孔融《荐祢衡疏》、《与曹公论盛孝章书》,陈琳《移豫州檄》、《为曹洪与魏太子书》,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王粲《务本论》、《荆州文学记官志》等。

"七子"散文在形式上有逐步骈化的趋向,尤以孔融、陈琳比较显著。

他们的一些作品对偶整饬,又多用典故,成为从汉末到西晋散文骈化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略的环节。

作品集
"七子"著作,原集皆已佚,今独存徐干的政治伦理专论《中论》。

明代张溥辑有《孔少府集》、《王侍中集》、《陈记室集》、《阮元瑜集》、《刘公干集》、《应德琏休琏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清代杨逢辰辑有《建安七子集》。

力和价值.。

东汉王朝恢复,曹操便制订了“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治国方针。

曹操在逐个消灭各个割据势力,消除战乱,实施一系列富国强兵措施的同时,身体力行,积极领导发展文学事业,“御军三十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以及追随他们的建安七子:孔融(唯其与曹操政见不一)、王灿、陈琳、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及一、二十位文人学士亦仿照曹操
积极努力创作。

建安时期,无论是诗歌、辞赋,文章等都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尤其是诗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创作高潮,使汉乐府诗完全成熟,五言诗体得以发展,七言诗体从此开创。

曹操又率先冲破儒学的禁锢,打破当时盛行的骈体文格式,采用通脱的文体作文章,追随他的文人学士亦积极响应。

在北方,不仅出现了一个文学繁荣的局面,而且使一代文风得以转变。

这一时期的文学被称之为“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为推动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对后来的文化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始文

嵇康、
阮籍、
阮籍著有《大人先生传》、《达庄论》、《通易论》、
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嵇康作品有《赠兄喜秀才入军诗》十
九首、《幽愤诗》一首、《叙志诗》二首、《游仙诗》一
首、《六言诗》十首、《重作四言诗》七首、《思亲诗》
一首、《答二郭诗》三首、《与阮德如诗》一首、《酒会
诗》七首、《杂诗》一首
书《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吕长悌绝交书》赋《琴
赋》、《酒赋》、《蚕赋》、《怀香赋》

《声无哀乐论》、《养生论》及《答难养生论》、《释
私论》、《管蔡论》、《明胆论》《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及《答解宅无吉凶摄生论》、《难自然好学论》
其他
《琴赞》、《灯铭》、《卜疑》、《太师箴》、《家
诫》、《圣贤高士传赞》、《春秋左氏传音》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
发生了重大变化。

建安文学的
昂扬的基调是对於建立不朽
功业的渴望和自信。

但是,也
存在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于个
体生命能否实现其应有的价
值的怀疑。

阮瑀的诗已有这样
的内容,曹植后期的某些作品
更为突出。

正始文人面对远为
严酷的现实,很自然的发展了
建安文学中表现“忧生之
嗟”的一面,集中抒发了个人
在外部力量强大压迫下的悲
哀。

换言之,建安文学中占主
导地位的、高扬奋发、积极进
取的精神,在正始文学中已经
基本消失了。

由于周围环境危机
四伏,动辄得咎,也由于哲学
思考的盛行,正始文人很少直
接针对政治现状发表意见,而
是避开现实,以哲学的眼光,
从广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来
观察事物,讨论问题。

也可以
说,他们把从现实生活中所得
到的感受,推广为对整个人类
社会生活和历史的思考。

这就
是正始文学呈现出浓厚的哲
理色彩。

深刻的理性思考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