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几何专项——相似模型(相似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几何专项——相似模型(相似三
角形)
相似模型
相似模型一:A字型
特征:DE∥BC
模型结论:
根据A字型相似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C∠B=∠XXX
AC²=AD×AB
相似模型二:X型
特征:AC∥BD
模型结论:
根据X型相似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O×OB=OC×OD
BOC∽△DOAC
AOC∽△DOB
相似模型三:旋转相似
特征:成比例线,段共端点
模型结论:
根据旋转相似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BEF∽△BCD
DEF∽△DAB
AEB∽△DEC
相似模型四:三平行模型
特征:AB∥EF∥CD
模型结论:
根据三平行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BE∽△CDF
相似模型五:半角模型
特征:90度,45度;120度,60度
模型结论:
根据半角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BN∽△MAN∽△MCA
ABD∽△CAE∽△CBA
相似模型六:三角形内接矩形模型
特征:矩形EFGH或正方形EFGH内接与三角形模型结论:
根据三角形内接矩形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BC∽△EFH
相似模型七:十字模型
特征:正方形HDGB
模型结论:
根据十字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若AF=BE,则AF⊥BE,且为长方形
若AF⊥BE,则AF=BE
BDBC平行四边形,且△GME∽△HNF,
△MED≌△BFA。
下面给出几个几何问题。
1.在△ABC中,AB=AC,且有以下七个结论:
①D为AC中点;
②AE⊥BD;
③BE:EC=2:1;
④∠ADB=∠CDE;
⑤∠AEB=∠CED;
⑥∠BMC=135°;
⑦BM:MC=2:1.
求AC和CD的比值。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线段BC,AD相交于点F,点E是线段AF上一点且满足∠BEF=∠C,其中
AF=6,DF=3,CF=2,求AE的长度。
3.在Rt△ABD中,过点D作CD⊥BD,垂足为D,连接XXX于点E,过点E作EF⊥BD于点F,若AB=15,CD=10,求
4.在□ABCD中,E为BC的中点,连接AE,AC,分别交BD于M,N,求
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AD,BC相交于点E,过E作EF∥AB交BD于点F。
已知
①△EFD∽△ABD;
②
③
④.
6.在△ABC中,AB=9,AC=6,点M在边AB上,且
AM=3,点N在AC边上。
当AN=4时,求△AMN与原三角
形相似的比值。
7.在△ABC中,∠C=90°,AC=8,BC=6,D是边AB的
中点,现有一点P位于边AC上,使得△ADP与△ABC相似,求线段AP的长度。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是坐标原点,点A、B分
别在x、y轴上,OA=1,OB=2.若点D在x轴下方,且使得
△AOB与△OAD相似,求点D的坐标。
9.在Rt△ACB中,∠C=90°,AC=16cm,BC=8cm。
动点
P从点C出发,沿CA方向运动;动点Q同时从点B出发,
沿BC方向运动。
如果点P的运动速度均为4cm/s,Q点的运
动速度均为2cm/s,那么运动几秒时,△ABC与△PCQ相似。
23.在图中,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E为BC的
中点,ED的延长线交CA的延长线于点F。
要证明:
AC×CF=BC×DF。
24.在图中,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点M在
CD上,DH⊥XXX且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E。
要证明:1)△AED∽△CBM;
2)AE×CM=AC×CD。
25.在正方形ABCD中,△BPC是等边三角形,BP、CP 的延长线分别交AD于点E、F,连接BD、DP,BD与CF相交于点H。
给出下列结论:
①BE=2AE;
②△DFP∽△BPH;
③△PFD∽△PDB;
④DP²=PH×PC。
正确的结论是:B.②③。
26.在△ABC中,AB=AC=x,BC=4,点E为BC边上一动点,连接AE,作∠AEF=∠B,EF与△XXX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G,当EF⊥AC时,EF的长为:x²/2AE。
27.在Rt△ABC中,CD⊥AB,垂足为D,DE⊥AC,垂足为E。
要证明:2BC×CE=AD²。
三角形内接矩形模型】
1.在△ABC中,CD⊥XXX于点D,正方形EFGH的四个顶点都在△XXX的边上。
要证明:CE²+AE²=AC²。
2.在图1中,相似三角形有:△ABC∽△AFG、
△ABD∽△AEC、△BDC∽△FEC、△DGF∽△DAB、
△GFE∽△CBA。
在图2中,相似三角形有:△APB∽△ACQ、
△APB∽△BCP。
1.如图,点D是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上一点,点
E在AC上,连接DE、CD,且∠ADE=∠BCD,CF⊥CD交
D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AF。
证明:AF⊥AB。
解决问题:首先,我们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来证明
△ADE∽△BCD。
由于∠ADE=∠BCD,又有
∠AED=∠BDC=90°,所以△ADE和△BCD有一个角相等,
且两个直角,因此它们是相似三角形。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frac{AD}{BD}=\frac{AE}{BC}$
又因为BC=AB,所以有:
frac{AD}{BD}=\frac{AE}{AB}$
即:
frac{AD}{AE}=\frac{BD}{AB}$
根据正弦定理,我们可以得到:
frac{AD}{sin\angle ADE}=\frac{AE}{sin\angle AED}$
frac{BD}{sin\angle BDC}=\frac{BC}{sin\angle BCD}$
因为∠ADE=∠BCD,所以sin∠ADE=sin∠BCD,代入上式得:
frac{AD}{AE}=\frac{BD}{BC}$
结合之前的式子,可得:
frac{AE}{AB}=\frac{BD}{BC}$
因此,我们证明了△ACF∽△BEC,进而可以证明
AF⊥AB。
具体证明过程如下:
由于∠ACF=∠BEC,所以△ACF和△BEC有一个角相等。
又因为AC=BC,所以它们有一个边相等。
因此,根据相似三
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frac{AF}{BE}=\frac{AC}{BC}=1$
即AF=BE,因此AF⊥BE。
2.如图1,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EFG均为正方形,且
点E、G分别在边BC上、CD上,连接DE、BG,点M是
BG中点,连接CM。
猜测CM与DE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
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旋转模型来证明CM与DE的数
量关系与位置关系。
具体证明过程如下:
将△ADE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ACF。
因为
AC=CE,所以△ACF和△XXX有一个边相等。
又因为
∠ACF=∠CEG=90°,所以它们有一个角相等。
因此,根据相
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frac{AF}{CG}=\frac{AC}{CE}=1$
即AF=CG。
又因为M是BG的中点,所以AM=MC。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
CM=AM+AC=AF+CE=AF+DE$
因此,CM与DE的数量关系为CM=DE+AF,位置关系
为CM⊥DE。
3.如图1,在Rt△ABC中,∠B=90°,BC=2AB=8,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连接DE。
将△ED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为α。
当α=0°时,求DE的长度;当0°≤α<360°时,判断CM与DE的位置关系。
解决问题:当α=0°时,△EDC重合于△ABC,因此
DE=AC=BC/2=4.
当0°≤α<360°时,我们可以利用旋转模型来判断CM与
DE的位置关系。
具体证明过程如下:
将△EDC绕点C顺时针旋转α度,得到△E'D'C'。
因为
CD=C'D',所以△EDC和△E'D'C'有一个边相等。
又因为
∠XXX∠E'D'C'=90°,所以它们有一个角相等。
因此,根据相
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frac{DE}{E'C'}=\frac{DC}{D'C'}=\frac{BC}{B'C'}$
因为BC=8,所以B'C'=8.又因为∠B'C'C=α,所以B'C'的
长度是固定的。
因此,当0°≤α<360°时,E'C'的长度是固定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
frac{DE}{E'C'}=\frac{BC}{8}$
即:
DE=\frac{BC}{8}E'C'$
因此,当0°≤α<360°时,CM与DE的位置关系为
CM⊥DE。
3) 如图3,将图2中的角$\angle$MON沿OA方向平移,
当顶点落在线段OA的中点P时,再继续绕点P逆时针旋转$\angle$MPN,此时点E,F分别在边AB,BC的延长线上。
求此时PE和PF的值。
十字模型】
1.在直角三角形ACB中,AC=4,BC=3,点D为AC上
一点,连接BD,E为AB上一点,CE$\perp$BD,且AD=CD。
求CE的长度。
2.如图,将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得点A 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在AD边上,则折痕FG的长度为()。
3.如图,已知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B、A 两点,将△AOB沿着AB翻折,使点O落在点D上,当反比例函数$y=\frac{k}{x}$经过点D时,则k的值为()。
另外,CF 的值为()。
4.在矩形ABCD中,AB=5-1,BC=2,过D点作
DE$\perp$AC交BC于F点,则$\frac{AF}{FC}$的值为()。
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ngle ABC=90^\circ$,BA=BC,点D为BC边上的中点,BE$\perp$AD于点E,延长BE交AC于点F,则$\frac{AF}{FC}$的值为()。
6.如图,把边长为AB=6,BC=8的矩形对折,使点B和D重合,则折痕MN的长度为()。
7.如图,把边长为AB=22,BC=4且$\angle B=45^\circ$的平行四边形ABCD对折,使点B和点D重合,则折痕MN的长度为()。
8.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angle
BAC=90^\circ$,点D是AC上一点,连接BD,过点A作
AE$\perp$BD于E,交BC于F。
1)如图1,若AB=4,CD=1,求AE的长度;
2)如图2,点G时AE上一点,连接CG,若
BE=AE+AG,求证:CG=AE;
9.证明:(1)在矩形ABCD中,EF$\perp$GH,EF分别
交AB,CD于点E,F,GH分别交AD,BC于点G,H,则$\frac{EF}{AD}=\frac{GH}{AB}$;
2)在满足(1)的条件下,又AM$\perp$BN,点M,N
分别在边BC,CD上,若$\frac{BN}{AM}=\frac{1}{\sqrt{3}}$,则$\frac{AB}{AD}=\sqrt{3}$。
GH15联系拓展:在四边形ABCD中,角ABC为直角,AB=AD=10,BC=CD=5,点M在BC上,点N在AB上,且AM⊥DN,求DN的长度。
10.(1) 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AD上,点F在BC上,点G在AB上,点H在CD上,线段EF与GH相交于点O,
且∠EOH=∠C,证明EF=GH。
2) 若将正方形ABCD改为矩形ABCD,且AD=mAB,其
他条件不变,探究并证明线段EF与XXX的数量关系。
3) 将结论推广到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情况,写出推广命题,画出图形,并证明或说明理由。
在矩形ABCD中,BD为对角线,且AD=kAB(k>1)。
将△ABD以B为旋转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FBE
(点D的对应点为点E,点A的对应点为点F),直线EF交
直线AD于点G。
1) 在图1中连接AF,DE,可以发现在旋转过程中存在一个三角形始终与△ABF相似,这个三角形是△ADE,它与
△ABF的相似比为k-1.
2) 当点E落在DC边的延长线上时,点F恰好落在矩形ABCD的对角线BD上,此时k的值为2.
3) 当点E恰好落在BC边的延长线上时,证明CE=FG。
4) 当k=3时,在△ABD绕点B旋转的过程中,利用图4
探究DE-BG和DG的值。
12.在正方形ABCD中,点G在BC上,DE⊥AC于点E,BF∥DE,交AG于点F。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①△AED≌△BFA;②DE-BF=EF;③△BGF∽△DAE;
⑤DE-BG=FG。
答案:全都正确)
13.在正方形ABCD中,BE=EF=FC,CG=2GD,BG分别交AE、AF于点M、N。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①AF⊥BG;
②BN=2BM/3;③CG/BN=2;④四边形CGNF的面积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的1/3.
答案:①②③)
四边形ANGD,正确的序号有(B)②④。
14.在图中,正方形ABCD中,E为BC中点。
连接AE,DF⊥AE,连接CF,FG⊥CF交AD于点G。
下列结论正确的有(D)4个:①CF=CD;②G为AD的中点;
③△DCF∽△AGF;④FC=DF。
转换比例】
1.如图,直线l1∥l2,若.
2.在图中,□ABCD中,E是BA延长线上一点,CE分别
与AD,BD交于点G,F。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②EG=AG;
③GC/GD=BF/FF;④CF=GF×EF。
3.在图1中,□ABCD中,点E是BC边的中点,点F是
线段AE上一点,BF的延长线交射线CD于点G。
若
AF/CD=3,则CE/CG=3/4.解答过程:(1)过点E作EH∥AB
交BG于点H,则AB和EH的数量关系是EH/AB=1/2,CG
和EH的数量关系是EH/CG=3/4,CD的值是4;(2)类比延伸,若AF/CD=m,则CE/CG=3m/(4m+3)。
(3)拓展迁移,
若AF/CD=m,则BE/ED=(2m+1)/(2m-1),
CE/CG=(3m+2)/(4m+3)。
4.在图1中,D是△ABC的边BC上一点,过点D的一条
直线交AC于点F,交BA的延长线于点E。
若BD=CD,
CF=2AF,则EA/EB=7/3.解答过程:(1)如图2,在原题的
条件下,若BD=CD,CF=mAF,则EA/EB=(m+5)/(3m+1);(2)代入CF=2AF,解得m=2;(3)代入m=2,解得
EA/EB=7/3.
注:已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如无法确定是否有问题的段落请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如图3所示,如果我们将原题改为“过点D的一条直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F,交AB于点E”,并且满足BD=aCD,CF=bAF,那么我们需要求解的是EA/EB的值,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在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三角形ABC和三角形EFD是相似的。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等式:
AE/AC = EF/CD
EB/AB = FD/AD
由于BD=aCD,CF=bAF,我们可以将这些值代入上面的等式中,得到:
AE/AC = EF/aBD
EB/AB = FD/bCF
接下来,我们需要求解出EF和FD的值。
根据图3,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等式:
EF = AC - AF - CF
FD = AB - AE - BD
将BD=aCD,CF=bAF代入上面的等式中,得到:
EF = AC - AF - bAF = AC - (a+b)AF
FD = AB - AE - aCD = AB - (a+b)CD
将EF和FD的值代入上面的等式中,得到:
AE/AC = (AC - (a+b)AF)/aBD
EB/AB = (AB - (a+b)CD)/bCF
化简上面的等式,得到:
AE = aAC - (a+b)AF
EB = bAB - (a+b)CD
因此,我们得出了EA/EB的值,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为:
EA/EB = (aAC - (a+b)AF)/(bAB -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