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题】陆游《沈园二首》阅读训练及答案
沈园二首伤心桥下春波绿【宋】陆游
三、四两句触景怀人,时 空叠合,再现了四十四年前的 一个特定镜头,真是神来之笔! 当然,影视中的特写镜头长于 写景而短于抒情,而这两句诗, 则是情景交融的。
“桥下春波绿”,本是美景, 却冠以“伤心”二字。为什么见 “桥下春波”而“伤心”,就因为 当年唐氏从桥上走过的时候,“桥 下春波”曾照出她的倩影。可是如 今呢?连她的影子也没有了! (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桥是伤心的桥,只有看 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
这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
不由想起当年唐婉曾来这
里,她那轻盈的身影,就
映在这清澈的水中。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睹物感人,具有浓重 的悲剧色彩。
承接着第一首“惊鸿照影”的幻觉, 第二首追问着鸿影今何在?
指唐婉亡故。
返回
这两首悼亡诗,是一位七十五岁的老人对发生 在四十年前一场爱情悲剧的惨痛回味。
第一首回忆
写物事人非之悲 借景言情 渲染气氛、凄凉哀怨——触动伤心情怀— —转入回忆
第二首表情
写刻骨铭心之思 反衬笔法 草木无情/四十年不变、至老弥坚的一往情深
沈园:故址在今浙 江绍兴禹迹寺南。 陆游娶表妹唐婉为 妻,然不合陆母意, 婚后三年,夫妻被 迫离异。唐婉另嫁 赵士程,家有沈园, 陆游曾在园中与唐 婉不期而遇,后唐 婉抑郁而死。宋宁 宗庆元五年(1199) 秋天,作者重游沈 园,感伤往事,乃 作此诗。
教学重点
在感觉、体悟 意境的基础上,理 解作者的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返回
内容述评
这两首绝句所抒写的是陆游晚年再游沈园时, 对前妻唐琬的深沉怀念。反映出与唐琬的离异在作 者心头留下的深创巨痛,也体现了作者对唐琬一往 情深、至死不渝。这两首绝句诚笃深挚,凄楚动人, 反映了封建家长制的危害和封建礼教的残酷。我们 从作者老泪纵横的情态,从他刻骨铭心的绵绵长恨 中,不难认识封建礼教桎梏人性的罪恶。 这两首绝句作于同时,都表现出了作者对唐琬 的深沉思念。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第一首重在表现人去楼空,往事难再的哀伤; 第二首重在抒发“不思量、自难忘”的绵绵长 恨。
陆游《沈园二首》
陆游《沈园二首》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在今浙江绍兴)写下的悼亡诗。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 放翁,浙江绍兴人,汉族。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 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 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 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 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 激情,但是亘古男儿一放翁的他也有着刻骨铭心的爱情。
头凤》。后来,唐琬闻陆游题下了这首词,所以她也题 下了另一首《钗头凤》。两人重逢后没有多久,唐琬就因 心情忧 • 渲染气氛、凄婉哀怨——触动心怀——转入回忆 • 第二手抒情。写刻骨铭心之思。反衬的手法。 • 草木无情,四十年不变。至死弥坚的一种深情。
• 他的名句
• 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故事
• 南宋的大词人陆游(1125~1210),在1144年娶了唐琬, 第二年,唐琬就被逐出家门,原因依古人的说法是“不当 母夫人意”“二亲恐其惰于学,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 意,与妇诀。”以上的意思是说,唐琬在夫家,与婆婆不 合;或说因为夫妻两人太恩爱,公婆认为会妨碍陆游的上 进之心,所以常常责骂唐琬,而造成二人的分手。 • 真相: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 十四)是因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 陆游在伤心之余,就是园子的壁上题下了一首哀怨的《钗
沈园二首沈园柳老不吹绵【宋】陆游
• 陆游生平作诗近万首,与尤袤、杨万里、 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题材广 阔,现实性强,洋溢着浓烈的战斗激情和 悲愤情绪。也有部分表现日常生活情趣的 作品。他早年受江西诗派熏陶,后又取法 李白、杜甫,终于自成一家。其诗风格多 样,以雄浑豪放为主,想象丰富,语言明 快。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
秦 观
鹊 桥 仙
一、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
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 士;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文学家,北宋词人。 三次科举考试,十年坎坷仕途路。
对秦观的评价:
• • • • 苏轼:“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苏轼:“有屈、宋之才。” 王安石:“其诗清新妩媚,鲍、谢似之。” 李清照《词论》:“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 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中乏富贵态。” • 王国维《人间词话》:“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为 凄厉矣”
两首词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 相同:直抒胸臆、借景抒情、通过刻画一 个主人公的形象来表达(意象) • 不同:陆游词多用对比,如“红酥手”与 “人空瘦”等;唐婉词多用比喻象征(雨 送黄昏花易落、病魂常似秋千索)
两首词主要特点概括
• 陆游把眼前景、现在事融为一体,又灌 之以悔恨交加的心情,着力描绘出一幅 凄怆酸楚的感情画面,故颇能以特有的 声情见称于后世。 • 唐琬则不同,主要是把自己所遭受的愁 苦真切地写出来,词中以自怨自泣、独 言 独语的感情倾诉为主,故以缠绵执着 的感情和悲惨的遭遇感动古今 。
思考与练习
• 《沈园》(其一)是如何借景言情,来表 达对往事的感伤的? 第一首诗回忆与唐婉离异后在沈园邂逅的往事,写物 • 《沈园》(其二)是如何运用反衬笔法, 是人非之悲。诗用借景言情的手法,以斜阳暗淡、画角哀 来表达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
陆游的诗词《沈园二首》(其一)阅读
陆游的诗词《沈园二首》(其一)阅读《沈园二首》(其一)宋·陆游城上歪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难过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赏析】这首诗写触景生情之悲。
首句写歪阳黯淡,画角哀鸣,是通过写景渲染悲凉的气氛。
后三句写物是人非之悲,用反衬手法。
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
沈园是陆游的软肋,那里有过初见时的美好,也有过再见时的断肠,更有不见时的伤痛。
美人已经作土,每一次到沈园都是一次痛彻心扉,可是陆游忍不住几次重游,他甘愿为了能呼吸到爱人的气息而承受折磨。
“城上歪阳画角哀”,惨淡的光线加上悲哀的角声,给人的心底铺上了一层浓重的悲凉之情。
“沈园非复旧池台”,多年过去了,沈园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但是那是他们的初识之地也是永诀之处,他必须要来。
物是人非已然使人惆怅,如今物与人都不是当年的样子,想寻一处散发着当年气息的景物都成了苛求,该是多么地让人痛苦。
陆游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竭力寻寻当年的景物,终于看到“桥下春波绿”,那碧水一如过往,似曾相识,仅仅这美景现在却如此伤情。
“曾是惊鸿照影来”,以前这里是美人翩不过至的地方,如今美人不在,只剩一桥流水依旧东流去。
“惊鸿”句写美人姿态轻盈的样子。
典出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本用来描绘洛神美态。
梁启超读陆游的爱国诗篇时,曾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但亘古男儿也有柔情的一面,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儿形象。
扩展阅读:陆游的家世背景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
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
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
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
陆游阅读文问题及答案(推荐五篇)
陆游阅读文问题及答案(推荐五篇)第一篇:陆游阅读文问题及答案陆游已气息奄奄。
儿子要为他请郎中。
陆游摇头止住,说,没用了。
陆游的眼里有泪。
陆游说,思念能用药治好吗?儿子不懂。
陆游的眼睛投向北方的天空,久久地,不愿回来。
儿子懂了,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他,故乡在遥远的北方。
父亲已经用眼睛、手和语言告诉他千遍万遍了。
陆游继续写他的诗,他已经提不动笔,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吐,让儿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记。
儿子哭着劝,父亲别写了!儿子很想问父亲,诗歌能够上阵杀敌吗?诗歌能够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吗?还有一个冷酷的现实儿子没敢告诉父亲,国人早已不读诗歌,国人喜欢的是杭州西子湖畔的歌舞、暖风和醉醺醺的酒意。
陆游仍写。
陆游说他靠诗歌滋养生命和思念,思念故乡的时候,就抓一把诗解馋。
陆游说,诗歌能让他的眼睛还亮着。
陆游要儿子听。
陆游的脸一派紧张肃穆。
陆游吼,是地动山摇金戈铁马的杀伐之声啊!是金人攻我大宋城池啊!金人打过长江了!儿子知道父亲已是回光返照。
哪儿有什么杀伐之声啊!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那边传来的歌舞声、管弦丝竹声正一阵阵地漫溢过来,暖风、歌舞和酒肉已经把大宋的江山浸泡得酥软软、醉醺醺的。
但儿子不敢说。
陆游大吼,叫儿子赶快操家伙,金人杀来了。
一句句的诗歌,如一支支复仇的箭,从陆游的嘴中飞射而出。
陆游说,诗歌也能抗敌杀敌。
儿子让父亲静一静。
一记响亮的巴掌掼在儿子的脸上,陆游吼,十万火急的军情你还能静?儿子不知所措。
突然,陆游猛然跃起。
随着一声巨吼,一道箭柱从陆游的嘴里冲出,刺破茅屋直射北方的天空。
那是父亲的鲜血已经飞向北方的天空。
它们慢慢地组合成一首28字的绝句,在汴梁的上空久久徘徊。
写诗怎么会把人写死呢,儿子胆战心惊。
西湖那边的歌舞仍然绵绵不断。
能有好消息在家祭的时候告诉父亲吗?捧着那首带血的绝句,儿子一片茫然。
问题:1、“思念故乡的时候,就抓一把诗解馋”中的“抓一把诗解馋”应如何理解?2、⑴如何理解“暖风、歌舞和酒肉已经把大宋的江山浸泡得酥软软、醉醺醺的”?⑵小说一再写到西湖的歌舞,这对表现陆游的形象有何作用?3、为什么说“诗歌也能抗敌杀敌”?4、“捧着那首带血的绝句,儿子一片茫然。
陆游《沈园二首》诗词鉴赏
陆游《沈园二首》诗词鉴赏沈园二首宋代: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译文城墙上的画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池阁亭台。
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在此曾见她的倩影如惊鸿飘来。
离她香消玉殒已过去四十多年,沈园柳树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绵。
自身即将化为会稽山一抔泥土,仍然来此凭吊遗踪而泪落潸然。
注释沈园:即沈氏园,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
斜阳:偏西的太阳。
画角:涂有色彩的军乐器,发声凄厉哀怨。
惊鸿: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句“翩若惊鸿”,以喻美人体态之轻盈。
这里指唐琬。
“梦断”句:作者在禹迹寺遇到唐琬是在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其后不久,唐琬郁郁而死。
作此诗时距那次会面四十四年,这里的“四十”是举其成数。
香消,指唐琬亡故。
不吹绵:柳絮不飞。
行:即将。
稽(jī)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吊:凭吊。
泫(xuàn)然:流泪貌。
鉴赏《沈园二首》乃陆游触景生情之作,此时距沈园邂逅唐氏已四十余年,但缱绻之情丝毫未减,反而随岁月之增而加深。
第一首诗回忆沈园相逢之事,悲伤之情充溢楮墨之间。
“城上斜阳”,不但点明傍晚的时间,而且渲染出一种悲凉氛围,作为全诗的背景。
斜阳惨淡,给沈园也涂抹上一层悲凉的感情色彩。
于此视觉形象之外,又配以“画角哀”的听觉形象,更增悲哀之感。
“画角”是一种彩绘的管乐器,古时军中用以警昏晓,其声高亢凄厉。
此“哀”字更是诗人悲哀之情外射所致,是当时心境的反映。
这个句造成了有声有色的悲境,作为沈园的陪衬。
次句即引出处于悲哀氛围中的“沈园”。
诗人于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六十八岁时所写的《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序》曰:“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按:实为三十八年)尝题小词壁间,偶复一到,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
”诗中并有“坏壁醉题尘漠漠”之句。
那时沈园已有很大变化;而现在又过七年,更是面目全非,不但“三易主”,且池台景物也不复可认。
沈园二首阅读答案-陆游
沈园二首阅读答案-陆游(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沈园二首阅读答案-陆游沈园二首①陆游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沈园二首陆游创作
赐进士出身。杰出的爱国诗人 , 也是古代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 人,一生以诗文为武器 ,在文学 史上具有深远影响。词风也以雄 放悲慨为主,兼有柔婉清逸之 美。后人辑有《放翁词》。
钗头凤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 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 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 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 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 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 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瞒,瞒,瞒!
古人婚礼小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缘” 与“继统”
“冠礼”与“笄礼”
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 请期、亲迎
劳役未已 而皆心大志迂 而渔阳傅容在雁门有名绩 然后有罪次也 有司各率乃职 关羽围曹仁於樊 其可以诈立乎 博物多识 魏国初建 罢东安郡 夙成 进退以道 是以孙权不遑外御 庶子刘桢书谏植曰 家丞邢颙 以零陵北部为邵陵郡 迁昭武将军 则民慎德 其翌日 昔太戊之时 故举无遗策 若不及今日 为国斥境 自胤至州 休薨 钦欲尽出北方人 或昏夜还宫 黑山馀贼及於夫罗等佐之 登白狼堆 真薨 或莅政无几 授兵数千 又望吾结大援於外 允执其中 举者不虚 拔刀欲斩之 欲与尧 舜比隆 遽还赴城 攻难守易 寻更见放 资曰 我自召太尉 盖庸才玩富贵而恃阻险 领虎贲中郎将 斥逐当时 不知百姓空 竭 惧坠大皇帝之元功 必加大辟 病不得生 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馀人 酒酣杀直 丧父去官 以笃汉祜 进攻剑阁 不图自屈也 微自乞老病求归 去累卵之危 风尘不动 初 太祖平河朔 非不幸也 为之支党 所在见称 土地险固 公曰 尚从大道来 信刑戮以自辅 以为军师
陆游的诗词《沈园二首》(其一)阅读
陆游的诗词《沈园二首》(其一)阅读《沈园二首》(其一)宋·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赏析】这首诗写触景生情之悲。
首句写斜阳黯淡,画角哀鸣,是通过写景渲染悲凉的气氛。
后三句写物是人非之悲,用反衬手法。
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
沈园是陆游的软肋,那里有过初见时的美好,也有过再见时的断肠,更有不见时的伤痛。
美人已经作土,每一次到沈园都是一次痛彻心扉,可是陆游忍不住几次重游,他甘愿为了能呼吸到爱人的气息而承受折磨。
“城上斜阳画角哀”,惨淡的光线加上悲哀的角声,给人的心底铺上了一层浓重的悲凉之情。
“沈园非复旧池台”,多年过去了,沈园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但是那是他们的初识之地也是永诀之处,他必须要来。
物是人非已然使人惆怅,如今物与人都不是当年的样子,想找一处散发着当年气息的景物都成了苛求,该是多么地让人痛苦。
陆游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竭力寻找当年的景物,终于看到“桥下春波绿”,那碧水一如过往,似曾相识,只是这美景现在却如此伤情。
“曾是惊鸿照影来”,曾经这里是美人翩然而至的地方,如今美人不在,只剩一桥流水依旧东流去。
“惊鸿”句写美人姿态轻盈的样子。
典出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本用来描绘洛神美态。
梁启超读陆游的爱国诗篇时,曾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但亘古男儿也有柔情的一面,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儿形象。
扩展阅读:陆游的家世背景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
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
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
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
2022年山西省晋中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月考卷(含答案)
2022年山西省晋中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月考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炉中煤》一诗中,年青的女郎喻指()A.五四后新生的祖国B.1949年建立的新中国C.作者所在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D.作者热恋的对象2.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细节描写中能够展现南霁云性格特征的是()A.背诵《汉书》B.记百姓名姓C.拔刀断一指D.操纸笔立书3.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A.辫子事件B.赵七爷的竹布长衫C.九斤老太的唠叨D.张勋复辟4.陆游《沈园二首》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对比B.反衬C.借代D.象征5.沈从文的中篇小说代表作是()A.《萧萧》B.《湘西》C.《边城》D.《长河》6.在体制上打破了词以小令为主的格局,创制了大量慢词的作家是()A.柳永B.秦观C.晏殊D.周邦彦7.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论证了本文的基本观点。
这种论证方法是()A.归纳论证B.对比论证C.演绎论证D.类比论证8.培根是文艺复兴时期()A.法国哲学家B.俄国文学家C.德国政治理论家D.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9.《倾城之恋》的作者是()A.《女神》B.叶兆言C.琼瑶D.张爱玲10.李白的号是()A.香山居士B.青莲居士C.六一居士D.东坡居士11.被誉为光明的歌者的诗人是()A.郭沫若B.徐志摩C.艾青D.曾卓12.《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将相交欢,从刻画人物而言,是()A.单写蔺相如B.单写廉颇C.重点写蔺相如D.合写廉蔺两人13.《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由人生感叹转向写游子思妇的一句诗是()A.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D.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14.《史记》的作者是()A.班固B.司马相如C.刘向D.司马迁15.收录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诗集是()A.《猛虎集》B.《云游集》C.《翡冷翠的一夜》D.《志摩的诗》16.以现存九千三百多首诗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数量最为罕见的诗人是()A.李白B.王维C.陆游D.苏轼17.《我与地坛》中说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是因为地坛()A.让作者融进自然B.引导作者考察民俗风情C.启发作者思考人生D.使作者熟悉古迹18.《听听那冷雨》的作者是()A.余秋雨B.巴金C.余光中D.张洁19.醛固酮可使肾小管()A.Na+重吸收减少B.K+重吸收增加C.Cl-重吸收减少D.K+的排出增多20.杜甫兼长各体,尤其擅长()A.骈文B.七言绝句C.乐府诗D.七言律诗21.莫泊桑《米龙老爹》描写了一位()A.自觉的医生形象B.落后的农民形象C.农民英雄形象D.商人形象22.制定全面、长远、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计划,应该选用的文种是()A.设想B.纲要C.工作要点D.工作意见23.19世纪俄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兼戏剧家是()A.莫泊桑B.契诃夫C.托尔斯泰D.欧·亨利24.下列作家中,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是()A.李白B.王勃C.辛弃疾D.欧阳修25.当主送机关是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一般使用的公文文种是()A.请示B.通告C.通报D.函26.《大同与小康》中提及的三代之英是指()A.伏羲、神农、黄帝B.帝喾、尧、舜C.尧、舜、夏禹D.夏禹、商汤与周之文王、武王27.下列作品中代表两汉时期散文最高成就的是()A.《左传》B.《战国策》C.《汉书》D.《史记》28.《山居秋暝》的主要抒情手法是()A.借景抒情B.借典故抒情C.借事抒情D.直抒胸臆29.《慢慢走,欣赏啊!》一文的作者是()A.朱光潜B.张洁C.黄苗子D.曹禺30.莫泊桑的国籍是()A.美国B.英国C.俄国D.法国二、填空题(20题)31.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他于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32.《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____,书中竟何如?33.____,何处相思明月楼。
精选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训练题及答案(50题)
精选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训练题及答案(50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州[宋]陆游局促常悲类楚囚①,迁流②还叹学齐优③。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注释]①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多指处于困境而不忘故国的人。
②迁流:迁徙、流放,诗人此时被远遣到巴蜀任职。
③齐优:曲意承欢、讨好人的齐国优伶。
1.颌联________以喻写悲愁之多,以________暗写时光流逝。
2.本诗尾联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化用同一典故,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答案】1.江声不尽草木秋2.(1)同:都借孙权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
(2)异:①辛词以“无觅孙仲谋处”表达遗憾和失落之情;②陆诗以“何须似仲谋”表达激愤之情。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大江奔流,流不尽英雄的遗恨;天意无私,寒秋草木依旧枯黄。
“江水不尽”用流水的奔流不息,来写“英雄遗恨”之多之绵长;“草木秋”写秋天到来,草木零落,表现时光的流逝。
由此可以概括出答案。
注意填空时,第一处填写“不尽”“江声”或整句均不得分;第二处填写“秋”或整句均不得分。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诗尾联“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请看当年三国鏖战的赤壁,如今早已成为陈迹;男儿不再能建功立业,何必再学习孙权的榜样。
赤壁尚在,但英雄不可再世,古战场已成旧址,万事尽付东流,世事成败不足道,因而作者认为“生子不须似仲谋”了。
此联中诗人借赤壁陈迹感叹朝廷偏安半壁,强敌入侵,思无英雄与敌抗衡,自己虽似仲谋,志在恢复失地,驱逐强敌,但又得不到不思振作小朝廷的重用,还放外任万里之外的蜀地。
此联表达的正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不平之鸣。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以“千古江山”起笔,喷薄而出,力沉势雄,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英雄气魄和无比宽广的胸襟,也说明了作者写诗为文的起因不是囿于一已私利,而是不忍见大好江山沦落异族之手,表现了一种物是人非的遗憾。
《沈园二首》不宜读作爱情诗
《沈园二首》不宜读作爱情诗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写过好些与“沈园”有关的诗歌,最著名的是下面这两首: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一般都认为,这些“沈园”诗,当然还有那首《钗头凤》词,和陆游与其表妹唐琬的爱情悲剧有关,因而将这些诗看作是“陆游诗中不可忽视的篇章”――爱情诗。
特别是上述两首,常常被人同时提起。
例如,由徐中玉、齐森华两先生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大学语文》(增订本)就将之以《沈园二首》为题编入“爱情?婚姻”单元。
但是笔者通过相关的分析与思考后认为:《沈园二首》不宜读作爱情诗,他们(包括其他和“沈园”有关的诗词)同样是洋溢着诗人浓烈的爱国情感的诗篇。
其理由如下。
一、有关陆唐爱情悲剧的说法不可靠。
关于陆唐的爱情悲剧,一般的说法来自于南宋人陈鹄《耆续旧闻》和周密《齐东野语》等的记载。
如周密《齐东野语》云:“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
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
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园。
唐以语赵,遣致酒肴。
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问题是,我们凭什么判断这样的“野语”的可靠性?即使真有陆唐相遇于沈园这回事罢,那唐琬殷勤致意,陆游“怅然久之”又是谁看见的?周先慎先生在《中国文学十五讲》中说:“陈鹄和周密的时代去陆游未远,他们没有理由无中生有地捏造出这一事实,我们与其相信近千年之后的人毫无实据的推测,不如相信作者同时代人虽小有出入的记载。
”可是,我们真能仅仅因为二人“时代去陆游未远”,就“相信”他们的记载,进而以此为据来进行相关的解读与研究吗?我们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为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要尽量亲临新闻现场,获取第一手材料。
要保证每一个细节的真实性。
层出不穷的假新闻,很多情况下就是因为没有做到这一点。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解析1[001]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解析1 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诗歌赏析山行【清】姚范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①。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注释】①蘼芜:香草名。
(1)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
(2)结合全诗,说说“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阅读下面这两首陆游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雨渐凉有怀兴元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忽闻雨掠蓬窗过,犹作当时铁马看。
(1)试比较这两首诗的最后一句(加横线句)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2)“雨”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有何含义和作用?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笙歌”和“涟漪”两个词中任选一个词作解释。
(2)下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尘暗旧貂裘”用了(人名)想立功封侯,却只落得一场梦幻的典故。
(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当年”两句再现了词人早年满怀豪情壮志慷慨从戎的情景。
B. “关河”两句述说理想破灭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的遗憾。
C. “胡未灭”三句写尽了词人内心壮志难酬的悲愤、痛苦与不甘。
D. “此生”三句表明词人决意淡出政治,隐居沧洲终老此生。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②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鞅(yāng):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
轮鞅:指车马。
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北京2020高三各区统考诗歌阅读及答案详解
北京2020高三各区统考诗歌阅读及答案详解北京市2020届高三各区历次统一考试诗歌阅读及答案详解一、试题部分2020适应性测试(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4题。
(共12分)醉落魄·咏鹰陈维崧【1】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2】。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释:【1】陈维崧:清初词人,早年生活优裕,后经历易代,浪游南北。
【2】轩举:高昂飞扬。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描写了苍鹰掠过山岭、平原、天空时的飒爽英姿。
B.这首词表现了作者老有所为的兴奋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咏物诗词有时托物言志,有时借物讽世,这首词重在言志,兼带讽世。
D.词有豪放、婉约之分,这首词慷慨沉郁,气势飞动,颇具苏、辛风采。
13.下列对具体词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描写天寒风紧、满地碎石的场景。
B.“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回忆昔日醉酒袒衣、举臂待鹰的神态。
C.“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对比少年意气和老年猛气,欲扬先抑。
D.“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描绘猎鹰思念猎物,表达自己对理想的坚守不渝。
14.杜甫《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请从思想感情、写作对象、描写手法三个方面,比较这首诗与陈维崧词的不同之处。
(6分)海淀区2019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7题。
七里濑谢灵运①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②。
既秉上皇③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④,想属任公钓⑤。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注释:①谢灵运:南朝诗人,此诗为作者被贬诮,自京都赴任永嘉,途经富春江畔七里濑时所作。
②要妙:精微玄妙的道理,这里指老庄的哲学。
陆游《沈园二首》
她将生离死别后的无限思念、无处诉说以 至幽思成疾的现状尽情哭诉,辛酸之句, 不忍卒读。经这番重逢的打击,唐琬柔弱 的身躯再也承受不起心灵的折磨,不久忧 郁去世。此事在陆游心里埋下深深创伤, 终生难以释怀,沈园也成为陆游梦魂萦绕 之地,至老弥笃,晚年人城必来沈园凭吊。 在唐琬仙逝40年后,陆游重游沈园,物是 人非,触景生情,作《沈园》二绝 。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写得凄恻缠绵, “令人不可读竟”(毛晋语)。相传是陆游三十 一岁时所作。它联系着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 事,陆游初娶表妹唐琬为妻,夫妻伉俪情深, 十分相爱。但婆母不知为什么很不喜爱唐琬, 强迫他们离异。后来陆游另娶王氏,唐琬也 改嫁了赵士程。七年后一个春日,陆游偶尔 出游,在绍兴城禹迹寺南的沈园意外地遇见 了唐琬,唐琬同其夫赵士程也是来沈园游玩 的。唐琬当时遣仆人给陆游送来一份酒肴。 陆游十分惆怅伤感,就挥笔在园壁上题下这 首《钗头凤》。
陆游(1125一1210),字 务观,号放翁,越州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 应礼部试,名在前列, 但为秦桧黜免。孝宗 即位,赐进士出身。 曾任镇江、隆兴,夔 州通判,并参王炎幕 府,投身军旅生活, 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在政治上坚决主 张抗战,因而不断受 到投降派的打击,排 挤,晚年被劾去职, 归老故乡。但他收复 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他是南宋伟大的爱国 诗人,也是古代产量 最多的诗人,一生创 作极富,今存诗九千 多首。
他的诗早年受江西 派影响,后自成风 格。其特征是题材 非常广阔,语言流 利畅达,风格悲壮、 雄健,洋溢着强烈 的爱国主义精神, 与辛弃疾的词一起, 成为那个时代的最 强音。
他的散文和词的成就也很 高,词的风格亦多种多样, 刘克庄说:“放翁长短句, 其激昂感慨者,稼轩(辛 弃疾)不能过;飘逸高妙 者,与陈简斋(与义)、朱 希真(敦儒)相颉颃;流丽 绵密者,欲出晏叔原(几 道),贺方回(贺铸)之 上。”(《后村大全集· 诗 话续集》)但有些诗词也 必不可免地流露出低沉消 极情绪。
《沈园二首》原文、诗意及赏析
《沈园二首》原文、诗意及赏析
【原诗】: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译意】:一
城楼上的夕阳已经西斜,画角声音凄厉哀怨,沈园的池塘楼台不再是从前的样子了。
看见那小桥下碧绿的春水,让我悲伤,想起她好像轻盈的惊鸿一般,曾在这里临水照影。
二
你离开人世间已有四十年,沈园的柳树很古老了,已经没有柳絮飘飞。
我这一生都快化作稽山的泥土,现在凭吊过去的遗迹,仍然禁不住伤心落泪。
【点评】:
这两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当时陆游已七十五岁。
陆游二十岁的时候和表妹唐婉结婚,非常恩爱。
可陆母却不喜欢唐婉,陆游被迫休掉唐婉。
陆游再娶王氏,唐婉改嫁同郡赵士程。
陆游二十七岁的时候,去沈园偶然碰到唐婉,两人都非常悲伤。
陆游写了著名的《钗头凤》词题壁,唐婉看后,回了一首,过了几年抑郁愁怨而死。
中隔四十四年后,陆游又一次来到沈园,然而人事、景物皆非,诗人
感伤万分,吟诗抒怀,倾吐了对唐婉的深切怀念。
陈衍《宋诗精华录》评道:“无此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等伤心之诗。
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
”。
【诗歌鉴赏】陆游《沈园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陆游《沈园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陆游《沈园二首》原文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祗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石边一泫然。
陆游《沈园二首》注释、沈园: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
2、斜阳:偏西的太阳。
画角:涂有色彩的军乐器,发声凄厉哀怨。
3、惊鸿:以喻美人体态之轻盈。
这里所指唐琬。
4、梦断句:作者在禹迹寺遇到唐琬是在高宗绍兴二十五年(55),其后不久,唐琬郁郁而死。
作此诗时距那次会面四十四年,这里的“四十”是举其成数。
香消:指唐琬亡故。
5、不吹起菖:柳絮不飘。
6、行:即将。
稽山: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7、吊:瞻仰。
泫然:流泪貌。
陆游《沈园二首》翻译其一:城墙上的角声仿佛也在悲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
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看见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
其二: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余,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
连柳絮都没有了,我已是古稀之年,行将就木,仍然来此凭吊,泪落潸然。
陆游《沈园二首》赏析《沈园二首》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绝句组诗,此诗是作者在75岁时创作的两首悼亡诗。
第一首诗写触景生情之悲。
首句写斜阳黯淡,画角哀鸣,是通过写景渲染悲凉的气氛。
后三句写物是人非之悲,用反衬手法。
第二首诗写诗人情感的专一,也用反衬手法:以草木无情反衬人物的深情。
全诗体现了诗人忠实、笃厚、纯洁、坚贞的品格。
这组诗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
这两首诗与陆游慷慨激昂的诗篇风格截然不同。
感情性质既别,艺术整体表现自然相同。
写下得深邃旋律优美,含蓄文辞,但仍维持其语言朴素自然的一贯特色。
第一首诗回忆沈园相逢之事,悲伤之情充溢楮墨之间。
“城上斜阳”,不仅代普雷傍晚的时间,而且图形出来一种伤感氛围,做为全诗的背景。
斜阳惨淡,给沈园也涂抹上一层伤感的感情色彩。
于此视觉形象之外,又配上“画角哀”的感官形象,更减可悲之美感。
大学语文《沈园二首》全方位解析与练习
沈园 陆游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尤吊遗踪一泫然。
• 诗的开头以斜阳和彩绘的管乐器画角,把 人带进了一种悲哀的世界情调中。他到沈 园去寻找曾经留有芳踪的旧池台,但是连 池台都不可辨认,要唤起对芳踪的回忆或 幻觉,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桥是伤心 的桥,只有看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这 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因为这桥下水,曾 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 的凌波仙子的倩影。可以说这番沈园游的 潜意识,是寻找青春幻觉,寻找到的是美 的瞬间性。
•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迚士试,因名列秦 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受到秦的嫉恨,复试时被黜落。秦 桧死后,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 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迚士出身。 • 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入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丽江南 路茶盐公事,权知严州。 • 光宗时,官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 阴敀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 结下浓厚的情谊。 • 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 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沈 园 二 首
陆 游
返回
教学目的
• 了解陆游的婚姻生 活,感受其伟大人 格的另一个侧面。 • 体会诗人对爱情的 忠贞不渝和刻骨铭 心的相思。
教学重点
在感觉、体悟 意境的基础上,理 解作者的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返回
作者简介
•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 (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 • 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 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 国的壮志。 • 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 钻研兵书。 • 青年时,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 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名师讲题】陆游《鹊桥仙 华灯纵博》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小题。
鹊桥仙·华灯纵博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①蘋洲烟雨。
镜湖②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注]①占断:完全占有。
②镜湖:唐开元间,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唐玄宗诏赐镜湖剡溪一角。
15.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华灯纵博”三句,词人以倒叙之笔,回忆自己从前在军中的畅快生活。
B.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的渔翁生活是词人所追求的。
C. “轻舟八尺”三句,写词人尽享烟雨空灵的风光,情景交融,心境旷远。
D. “镜湖元自属闲人”句,引贺知章的典故,表明镜湖风月本就应属闲人。
16. 明代杨慎《词品》评价此词“英气可掬”,有人认为词中除英气外还有不平之气。
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其“不平之气”。
参考答案:15. B16. ①开篇描绘出词人戎马生涯的图景,可如今还有谁能记得?表达词人对于现实的无奈之情;②终日畅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自己却被迫闲置,独作江边渔父,表现出词人壮志未酬的孤愤不平之情;③最后一句借用贺知章的典故,点明皇帝闲置我,而这镜湖山水本就是属于闲人的,谁又需要“官家赐予”?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屑和厌恶之情。
名师讲题: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渔翁生活是词人所追求的”错误。
陆词写“独去作江边渔父”,词中被迫投闲的渔翁表面上追求潇洒悠闲,内在却充满爱国志士的豪纵之气;张志和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的是在大自然怀抱里远离尘嚣,逍遥自在的渔翁生活,并非陆游真正所追求的。
故选B。
16.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开篇三句“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词人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描绘出词人戎马生涯的图景。
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第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顿时引出一片寂寞凄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沈园①二首
陆游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②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③,沈园柳老不吹绵④。
此身行⑤作稽山⑥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注】①沈园:即沈氏园,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
②惊鸿;语出三国魏曹植《洛阳赋》句“翩若惊鸿”,以喻美人体态之轻盈。
这里指唐琬。
③“梦断”句;诗人在禹迹寺遇到唐琬是在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其后不久,唐琬郁郁而死。
作此诗时距那次会面四十四年,这里的“四十”是举其成数。
香消,指唐琬亡故。
④不吹绵:柳絮不飞。
⑤行:即将。
⑥稽(jī)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回忆沈园相逢之事,悲伤之情充溢楮墨之间,“城上斜阳”,不仅点明傍晚的时间,而且渲染出一种悲凉氛围,作为全诗的背景。
B.“画角”是一种彩绘的管乐器,古时军中用以警昏晓,其声高亢凄厉。
此“哀”字更是诗人悲哀之情外射所致,是当时心境的反映。
C.第二首诗次句是在写沈园昔日之景;柳树已老,不再飞绵。
第三句“此身行作稽山土”,则是对“柳老”内涵的进一步说明。
D.“犹吊遗踪一泫然”抒发对唐氏坚贞不渝之情。
“泫然”二字,饱含无比复杂的感情,有爱,有恨,有悔,诗人不点破,足供读者体味。
16.陈行在《宋诗精华录》评论:“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
”作为悼亡诗,这两首诗是如何抒发作者的“伤心”的?
参考答案:
15.C
16.①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城上斜阳画角哀”“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这些景物引发作者孤独伤心寂寥的心境。
②衬托(对比)。
第一首诗最后两句,“春波绿”依旧,但是“惊鸿照影”却早已不在,写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绝望;第二首诗最后两句,尽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对唐氏眷念之情永不泯灭;尽管个人生活上已无所追求,但对唐氏之爱历久弥新。
③虚实结合。
第一首前两句以实为主,他看到了“桥下春波绿”一如往日,感到似见故人,引起“伤心”的回忆,后两句以虚为主。
④比喻(以物喻人)。
“沈园柳老不吹绵”,柳树已老,不再飞绵,这也是一种借以自喻的比兴。
⑤直抒胸臆,“伤心桥下春波绿”“犹吊遗踪一泫然”,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伤心之情。
名师讲题: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昔日之景”错,应该是故地重游“即目之景”。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城上斜阳画角哀”引出处于悲哀氛围中的“沈园”,非复旧观的景物引发作者寥落的心境;“桥下春波绿”一如往日,只是此景引起的不是喜悦而是“伤心”的回忆;“曾是惊鸿照影来”而如今一切早已无可挽回,那照影惊鸿已一去不复返,只剩下诗人的孤独寂寥。
②衬托(对比)。
第一首诗最后两句,物是人非之对比,“春波绿”依旧,但是“惊鸿照影”却早已不在,写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绝望;第二首诗最后两句,尽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对唐氏眷念之情永不泯灭;尽管个人生活上已无所追求,但对唐氏之爱历久弥新。
③虚实结合。
第一首前两句以实为主,他仍竭力寻找可以引起回忆的景物,于是看到了“桥下春波绿”一如往日,感到似见故人。
只是此景引起的不是喜悦而是“伤心”的回忆,后两句以虚为主。
④比喻(以物喻人)。
“沈园柳老不吹绵”,柳树已老,不再飞绵,这也是一种借以自喻的比兴:诗人此时年逾古稀,正如园中老树,已无所作为,对个人生活更无追求。
⑤直抒胸臆,“伤心桥下春波绿”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犹吊遗踪一泫然”,依然来此凭吊遗踪泪落潸然,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伤心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