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寰枢关节半脱位
寰枢关节侧向半脱位
寰枢关节侧向半脱位表现为侧间隙左右不等宽,寰椎两侧块形态相同,齿侧间隙宽侧其寰椎侧块外下缘与枢结节外上缘呈反阶梯状,窄侧呈阶梯状。
枢椎棘突、椎弓投影大小形态相同。
临床上单纯环椎侧滑少见,多伴有旋转。
一.解剖学特点寰枢关节是一种特殊类型关节,因其关节结合面依两侧侧块关节面联结,所以由于创伤造成关节脱位极少使整个关节分离。
寰枢关节包括3 个独立的关节,即由寰椎下关节凹和枢椎上关节突构成的两个寰枢外侧关节;以及由枢椎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的后关节面和寰椎横韧带之间构成的寰枢正中关节。
寰枢关节只能使头连同寰椎绕齿突作旋转运动。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构成联合关节,使头能作多轴运动。
寰枢关节为复合关节,与两侧的寰枢外侧关节和中央的寰齿关节构成头颅旋转运动及部分屈伸运动功能的重要结构。
其稳定性主要依赖于本身骨性结构的完整及位于齿状突后方的横韧带和翼状韧带。
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寰枢横韧带是维持寰枢椎稳定性的最重要结构,是防止寰枢椎前方脱位的重要因素。
寰枢横韧带的重要作用,在于使寰齿前间隙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成人不超过3mm,儿童不超过7 mm)。
寰枢关节的轴向旋转由双侧翼状韧带限制,翼状韧带丧失将意味着寰枢关节存在着潜在旋转不稳,翼状韧带和环状纤维共同作用使寰枢关节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旋转自如并防止寰枢关节发生侧方移位。
但是,寰枢关节移位时,横突孔进一步错离,使经过横突孔的椎基底动脉扭曲、受压、牵拉,椎基底动脉变窄,变曲,使之供血不足。
当椎间孔变形时,容积减小,经过椎间孔的第2 对脊神经受压,临床即出现头晕,头疼,视物不清等症状。
当压迫颈髓时,可能会出现四肢无力、步态不稳等症状。
但是,后颅凹或小脑病变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主要表现为颈痛及转颈困难,颈椎CT提示为寰枢关节半脱位。
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取决于横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寰椎前脱位程度以及是否对脊髓造成压迫。
如果单侧向前移位时,头部离开患侧向健侧倾斜;颈部疼痛和僵直, 枕大神经痛等,脊髓压迫症状和体征极少发生。
寰枢关节半脱位伤残鉴定
寰枢关节半脱位伤残鉴定
寰枢关节半脱位伤残鉴定是指对于因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寰枢
关节半脱位伤残的个体进行评估和鉴定的过程。
寰枢关节是人体颈部最上方的两个椎骨之间的关节,是颈椎的重要部分,能够支撑头颅并保持头颅的运动。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该关节的上下移动范围超出正常范围,导致颈椎脊髓受到压迫,引起颈部运动障碍或者神经功能缺陷。
对于受到寰枢关节半脱位伤残的个体进行伤残鉴定,需要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功能评估等多项检查,综合评估其颈椎运动范围、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等指标,以确定其伤残等级和赔偿金额。
寰枢关节半脱位伤残鉴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难度,需要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学评估人员进行评估和鉴定。
同时,伤残鉴定结果对于个体的生活和经济权益具有重要影响,需要保证鉴定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 1 -。
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
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
寰枢关节是人体颈椎的第一和第二椎骨之间的连接点,它是颈椎最重要的关节之一。
当寰枢关节发生异常,可能会导致关节半脱位,使得患者出现颈部疼痛,肌肉僵硬以及运
动障碍等症状。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制定了以下的诊断标准:
1.病史和症状有颈部创伤史或感染,以及呼吸、吞咽和平衡障碍等症状。
2.体格检查颈部活动受限,颈部肌肉僵硬和压痛。
可能存在异常的颅颈转曲试验和
寰枢关节前屈试验。
3.影像学检查颈部X线摄片显示寰枢关节行程范围的限制,寰枢关节间的间隙变窄,以及椎骨的不对称性。
CT或MRI检查显示寰枢关节半脱位,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颈椎病变。
4.功能评估应进行神经系统评估,以及颈部活动度、肌力、感觉和反射等方面的评估。
5.其他测试诊断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寰枢关节的稳定性测试,例如强制旋转和牵引试
验等,以帮助确定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状态。
总之,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全面的评估和综合治疗方法。
正确的诊断标
准是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
同时,患者也应尽早就诊并接受相关治疗,以避免疾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与护理
排除其他疾病
需排除颈椎病、颈椎骨折等其 他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
03
治疗
保守治疗
牵引治疗
通过颅骨牵引或枕颌带牵引,使寰枢 关节复位。牵引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 年龄、体重、耐受情况等因素调整牵 引重量和时间。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如热敷、按摩、针灸等,可改善局部 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关节 功能恢复。
等。
饮食护理
术前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 、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以增
强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 体征,如呼吸、心率、血 压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 更换敷料,防止感染。注 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 液等情况,及时处理。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 予适当的镇痛措施,如使 用镇痛泵、口服或注射镇 痛药物等。
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剂等药物 ,缓解疼痛、减轻肌肉紧张,有助于 寰枢关节的复位。
手术治疗
寰枢关节融合术
通过手术将寰椎和枢椎融合在一起,以稳定寰枢关节,适用于保 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
寰枢关节复位内固定术
在手术中将脱位的寰枢关节复位,并使用内固定材料将其固定,以 保持关节的稳定性。
其他手术方式
02
诊断与评估
临床表现
颈部疼痛
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常出现颈部 疼痛,疼痛可向头枕部或肩部放
射。
颈椎活动受限
患者颈椎活动度减小,尤其是旋转 活动受限明显。
神经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上肢麻木、无力等 神经症状。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X线检查
是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的 主要方法,可显示寰枢关 节间隙不等宽,齿状突偏 移等异常表现。
寰枢椎半脱位诊断标准
寰枢椎半脱位诊断标准椎体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寰枢椎半脱位是指寰枢椎骨折后,椎体向前滑移,但椎弓关节面并未完全脱位。
诊断寰枢椎半脱位需要全面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对病史的详细了解。
下面将详细介绍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症状。
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头颅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紧张等。
患者在发病后会有明显的颈部疼痛,尤其是在头部活动时疼痛加重。
此外,患者还会出现头颅活动明显受限的症状,甚至出现颈部肌肉痉挛,进一步加重颈部疼痛。
在临床诊断时,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疼痛的发作规律和特点,以及其他伴随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二、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寰枢椎半脱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CT和MRI等。
在X线片上,可以观察到寰枢椎的前滑移,以及椎体的变形。
CT和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寰枢椎的解剖结构,进一步确认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
此外,影像学检查还可以排除其他颈椎疾病,如颈椎骨折、颈椎间盘突出等,从而更准确地诊断寰枢椎半脱位。
三、实验室检查。
在诊断寰枢椎半脱位时,实验室检查并不是主要手段,但在排除其他疾病时仍然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例如,血常规和炎症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炎症情况,排除感染性疾病。
此外,实验室检查还可以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为手术治疗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诊断寰枢椎半脱位需要全面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同时,医生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寰枢椎半脱位诊断三大标准
寰枢椎半脱位诊断三大标准
椎体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诊断过
程中,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椎体半脱位的情况。
下面将介绍寰枢椎半脱位诊断的三大标准。
首先,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判断寰枢椎半脱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者常表现为颈
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头部姿势异常等症状。
在进行临床检查时,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观察患者的头部姿势和颈部活动情况,以及进行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如颈椎叩击症状、寰枢椎叩击症状等,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椎体半脱位的可能性。
其次,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寰枢椎半脱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X线片、CT、MRI
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显示椎体的位置、形态和结构,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椎体半脱位的情况。
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别是颈部疼痛、头部姿势异常等症状,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椎体半脱位。
最后,生理学检查也是诊断寰枢椎半脱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进行颈椎生理
学检查,如颈椎活动度测试、颈椎稳定性测试等,可以评估患者颈部的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椎体半脱位的情况。
在进行生理学检查时,医生需要注意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来全面评估患者的颈部功能状态。
综上所述,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生理学检查
三大标准。
只有全面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生理学检查结果,才能准确诊断患者是否存在椎体半脱位的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希望本文介绍的寰枢椎半脱位诊断三大标准能够对临床医生的诊断工作有所帮助。
寰枢椎半脱位判断标准
寰枢椎半脱位判断标准
椎体半脱位是指椎体的前移或后移,导致椎间隙变窄或增宽,进而压迫或拉伸
脊髓和神经根。
寰枢椎是颈椎中最重要的两个椎骨之一,其半脱位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正确的判断标准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寰枢椎半脱位至关重要。
寰枢椎半脱位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体格检查三个方面。
首先,从临床症状上来看,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上肢感觉异常、无力、肌肉萎缩等神经系统症状。
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寰枢椎半脱位导致脊髓和神经根受压所致。
其次,影像学表现也是判断寰枢椎半脱位的重要依据。
通过X线、CT、MRI
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寰枢椎的位置是否正常,椎间隙是否变窄或增宽,以及是否存在骨折、脱位等情况。
这些影像学表现可以直观地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寰枢椎半脱位。
最后,体格检查也是判断寰枢椎半脱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患
者的颈部活动度、肌力、感觉、反射等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寰枢椎半脱位。
同时,医生还可以进行特殊的体位检查,如寰枢椎牵引试验、寰枢椎前屈试验等,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寰枢椎半脱位。
综上所述,寰枢椎半脱位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体格检
查三个方面。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方面的情况,可以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寰枢椎半脱位,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能够加强对寰枢椎半脱位的认识,及时发现和诊断,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帮助。
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
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头晕、视力模糊、上肢无力等。
对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下面将介绍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症状。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常常表现为颈部疼痛,头颅活动受限,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上肢无力等症状。
在诊断时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对病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二、体格检查。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颈部活动度的检查,观察颈部的活动度是否受限,是否存在明显的畸形。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的检查,了解上肢的感觉、肌力等情况,以便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损伤。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检查包括X线片、CT和MRI等。
X线片可以清晰显示寰枢关节的位置和畸形情况,CT和MRI则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韧带、椎动脉、神经等结构,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寰枢关节半脱位。
四、功能检查。
功能检查主要是指颈椎功能的检查,包括颈椎的活动度、稳定性等。
通过功能检查可以了解患者颈椎的功能状态,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寰枢关节半脱位。
五、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的检查手段外,还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电生理检查、颈椎动态X线片等,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综上所述,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功能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工作。
希望本文对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有所帮助,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寰枢关节半脱位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骨科
Ⅳ型:寰枢椎旋转固定,寰椎
向后侧移位,此型常发生于齿 突缺如的病人。
治疗目的
恢复颈椎的运动功能,防止畸
形。
影响治疗的因素
包括斜颈畸形持续时同、旋转
脱位程度、韧带损伤情况、神 经损伤情况。
治疗效果
当向两侧主动旋转活动度相等
时。
治疗方法
牵引:肩高头低位,以利于前间隙复位。 手法松解肌肉痉挛。
治疗方法
牵引复位后颈围领固定6周。
斜颈畸形超过1个月,则行颅骨牵引。 儿重患者开始牵引重量为3.2k g,然 后每3~5d增加O.5~O.9kg,最大 重量为6.8kg。成人开始牵引重量为 6.8kg,最大重量为9.1kg。 持续牵引2~3周后,改用头环背心外 固定3个月。但有时脱位时间太长,牵 引不能复位.可考虑手术治疗。
分型
Ⅱ型:囊枢椎旋转固定,寰椎
向前移位3~5mm,伴有寰椎横 韧带断裂。一侧侧块未受 损.作为旋转轴,另一侧侧块 向前移位,寰枢椎旋转超出正 常旋转范围。
分型
Ⅲ型:寰枢椎旋转固定,寰椎
向前移位超过5mm,寰椎横韧 带及其他辅助韧带均断裂。两 侧侧块均向前移位,一侧移位 较另一侧重。
分型
手术治疗指征
寰枢椎不稳;复位后再脱位;
未能完全复位;横韧带断裂; 寰椎前脱位;神经损伤以及畸 形超过3个月。
预后 寰枢关节约占颈椎旋转功能的 50%,因此对寰枢关节进行融 合后,会使颈椎丧失一部分旋 转功能。 但从临床情况来看,寰枢关节 融合后,对患者颈椎的功能并 没有显著的影响。对于陈旧性 的寰枢椎旋转半脱位,可考虑 牵引后植骨融合。
寰枢椎解剖
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围手术期康复指导
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围手术期康复指导(一)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的基础知识寰枢关节位于人体的哪个位置?在人体的解剖上第一颈椎又称为寰椎,第二颈椎又称为枢椎。
所以寰枢关节是第一颈椎寰椎和第二颈椎枢椎之间连接的总称。
何谓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寰枢关节脱位是上颈椎最常见的损伤。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以旋转运动为主的寰枢关节发生不完全性脱位。
哪类人群容易发生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可发生于任何人群。
中年、青少年多以外伤为主,婴幼儿多以先天性畸形为主,而老年人则以类风湿关节炎等继发性疾病为主。
(二)术前健康指导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需要做哪些检查?1)X线检查:前后位片可见各椎体之间关系紊乱,小关节相互关系显示不清。
2)CT检查:在拍摄X线片并未发现异常时,可行CT检查用来协助诊断。
CT检查可排除上颈椎畸形和枢椎椎弓骨折等其他疾病。
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时有哪些治疗方法?如仅为部分撕裂伤,通常采取颅骨牵引或颌枕带牵引来治疗。
如为完全断裂,且非手术治疗不能恢复其稳定性的患者,应主张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什么是颌枕带牵引?牵引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颌枕带牵引属于兜带牵引的一种,是运用颌枕带托住患者的下颌和枕骨粗隆部,向头顶方向进行牵引。
该牵引方法多适用于颈椎骨折、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颈椎间盘突出和神经根型颈椎病。
牵引重量应根据体重来换算,牵引重量不要大于5kg。
颌枕带牵引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如下。
1)心理护理:患者进行牵引时需要长时间卧床,从而导致活动受限,自理能力下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耐心讲解牵引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维持有效的牵引: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
颅骨牵引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颅骨牵引是骨牵引里最常见的一种,主要适用于颈椎骨折、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等颈椎外伤的患者。
牵引的重量多为体重的1/12,一般第1、2颈椎用4 kg,之后每下降一个椎体就增加1 kg。
颅骨牵引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如下。
(1)心理护理:向患者耐心讲解牵引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多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
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
以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疾病的相关知识。
寰枢关节是颈椎的第一和第二节椎体之间的关节,是颈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枢关节的关节面之间的错位,导致关节不稳定。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颈椎的骨折、脊髓损伤和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下面是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标准:
1. 颈部疼痛和僵硬: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通常会出现颈部疼痛和僵硬的症状,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 颈部肌肉痉挛: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颈部肌肉痉挛的症状,这是由于颈部肌肉试图保护颈椎的稳定性而引起的。
3. 神经症状: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症状,如手臂麻木、手指无力等。
4. 颈部X线检查:颈部X线检查是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主要方法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X线检查来确定寰枢关节的位置和稳定性。
5. CT扫描和MRI检查:CT扫描和MRI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确定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6. 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神经损伤。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一种严重的颈椎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如果您出现了上述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推拿治疗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推拿治疗寰枢关节失稳寰枢关节失稳又称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枢向前、向后脱位,或寰齿两侧间隙不对称,引起关节不稳,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出现头部活动功能障碍、头痛、头晕、耳鸣、视物模糊、恶心等临床症状。
脊髓受压严重时可出现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甚至危及生命。
本病好发于青少年,以男性多见。
本病属中医“骨错缝”“筋节伤”范畴。
【应用解剖】1.寰椎寰椎呈环形,无椎体及棘突,分为前弓、后弓、侧块及横突。
前弓中央前面为前结节,有颈长肌附着;后面为一圆关节面,与枢椎齿突构成寰齿关节(寰枢中央关节),寰齿关节以旋转运动为主,其旋转范围占颈椎活动的40%~60%。
前弓上缘有寰枕前膜附着,下缘有寰枢前韧带附着。
后弓正中后方为后结节,有头后小直肌附着;后弓上缘有寰枕后膜附着,下缘有寰枢后膜附着;后弓上面两侧近侧块处为椎动脉沟,椎动脉进入枢椎横突孔后穿经寰椎横突孔走行至椎动脉沟内。
此段椎动脉行程中有4个连续而明显的弯曲,为椎动脉供血不足最易发生部位。
椎动脉沟内还有第1颈神经通过;后弓下面两侧近侧块处有一浅沟,与枢椎椎弓根上缘围成一孔隙,内有第2颈神经穿过(其后支的内侧支为枕大神经);前后弓两端之间为侧块,有上、下关节面。
上关节面为椭圆形,与枕骨髁构成寰枕关节。
寰枕关节以屈伸运动为主,其活动范围可占颈椎屈伸的40%~50%。
下关节面圆而凹,与枢椎上关节突构成寰枢外侧关节。
侧块外侧为横突,其与侧块交界处为横突孔,内有椎动脉通过。
2.枢椎枢椎棘突较大,椎体上方有齿状突,其余结构与第3~6颈椎大致相同。
齿状突上端膨大,基底部稍窄,尖上有齿突尖韧带附着,膨大部两侧有翼状韧带附着;齿突基底部后方有横韧带将其束于寰椎前弓后方。
齿状突前面的圆形关节面与寰椎构成寰齿关节。
枢椎横突前方有交感神经干中最大的神经节(颈上神经结节)。
3.寰枢关节寰枢椎之间无椎间盘和椎间孔。
寰枢椎之间的关节有寰枢关节和寰齿关节(齿状突前、后关节)。
浅谈14例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4 6小时) ,前 2例采用保守治疗 ,禁食 、置 胃肠减压 ;胸腔 闭 式 引流 ,并保持 引流通畅;联合应用有效抗生素;静脉高营养
或 空 肠 造 瘘 支 持 。4 小 时 确 诊 者 为外 院转 来 病 人 ,且 在外 院 6
自发 性食 管破 裂 ( orav 综 合 症 )多 为 暴 饮暴 食后 剧 B eha e
1 临床 资 料
2 治疗
11 一般 资料 。 0 3年 6月 至 2 1 . 20 0 0年 6月 , 院治 疗 了 我
本 组 l 均 采用 改 良 Glsn牵 引 ( 颌 带 防滑 脱 装 置 ) 4例 io s 加 3 ~4 周 ,双 肩 垫 枕 使 头后 伸 ,头 两 侧 置 沙 袋 防 止旋 转 , 同时
烈呕吐致食管腔 内压力骤然升高, 使食管全层破裂。由于食管
下 1 / 3段肌 层 薄 弱 ,故 伤 多 发 生 于此 ,左侧 多见 。病 人 获 得
行剖腹探查,结果 阴性 , 我们手术治疗采用食管全层修补 ,带 蒂大网膜 覆盖 , 但终 因胸腔污染严重, 中毒性休克 , 术后死 。
我 们 尚无 食 管 覆 膜 支 架 治 疗 B eha e 合 症 的 经验 。 orav 综
21 0 0年 1 0月 学 术 版 下半 月 总第 2 9期 1
C ia a h hn Hel t
・
临床研究 ・
2 结 果
本 组 共 手 术 9例 , 外 侧 切 口进 胸 , 现 食 管 破 口均位 于食 管 后 发 下 段 或 中 下段 ,左 侧 8例 ,裂 口呈 不 规 则 ,沿 食 管纵 轴 ,长 度 约 3 65m,采 取 食 管 粘 膜 单 纯 问 断缝 合 ,再缝 合 肌 层 ,或 再 -. c 胸膜 瓣缝 覆 破 口位 置 。 本组 末 获 l 小 时确 诊 者 3例 ( 别 为 1 时 、2 2 分 9小 7小 时 、
寰枢关节半脱位最佳治疗方法
寰枢关节半脱位最佳治疗方法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关节损伤,通常由于外力作用或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引起。
患者在发生半脱位后会感到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最佳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对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最重要的是保持关节的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和局部固定来实现。
对于轻度的半脱位,可以采用简单的保守治疗,如局部冷敷和休息,以减轻关节的疼痛和肿胀。
对于较严重的半脱位,可以考虑使用石膏固定或功能支具来限制关节的活动,从而达到稳定关节的目的。
其次,在保持关节稳定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物理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受损肌肉和韧带的功能,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理疗、按摩和功能锻炼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加快康复进程。
除了保持关节稳定和进行物理治疗外,药物治疗也是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对于急性期的半脱位,可以应用止痛药和消炎药来缓解疼痛和肿胀。
对于慢性期的半脱位,可以考虑使用关节保健药物和软骨修复药物来帮助恢复关节功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药物的不当使用和滥用。
最后,手术治疗是针对寰枢关节严重半脱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而采取的一种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关节复位术、韧带修复术和关节镜手术等。
手术治疗可以直接修复受损的组织结构,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然而,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需要慎重考虑,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的来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避免再次受伤。
同时,定期复诊和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保证关节功能的完全恢复。
希望本文对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方法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寰枢椎半脱位注意事项
寰枢椎半脱位注意事项寰枢椎半脱位是指寰枢椎(头骨和颈椎之间的连接部分)发生了部分脱位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头部受到外力的冲击或扭曲造成的,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颈椎损伤。
对于患有寰枢椎半脱位的患者来说,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患者应该立即就医。
寰枢椎半脱位是一种严重的颈椎损伤,未经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颈椎骨折或神经损伤。
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应注意听从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同时告知医生自己的详细的病史和受伤情况。
其次,患者应该避免用力转动或扭曲头部。
寰枢椎半脱位的患者的头部的活动范围可能会受到限制,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损伤,患者应该尽量保持头部的稳定。
避免突然的头部活动,尽量保持颈椎处于正常的位置。
第三,患者应该避免仰卧和低头。
这两个动作可能会对颈椎施加额外的压力,增加寰枢椎半脱位的风险。
患者应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避免头部过度仰起或低头弯腰。
如果需要长时间平卧或低头的话,患者应该使用枕头或其他托枕来提供额外的支撑。
第四,患者应该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导致肌肉和韧带的疲劳和损伤,加重寰枢椎半脱位的症状。
患者应该适当地休息和运动,以缓解颈部的压力和疲劳。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颈椎运动,如转头、扭颈和前后倾斜,但要避免剧烈的运动,以免加重症状。
最后,患者应该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和康复指导。
寰枢椎半脱位的治疗通常包括保守治疗和物理治疗,如颈椎牵引、理疗、按摩等。
患者应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坚持使用颈颈托或其他辅助器具来支撑颈部,以保持颈椎的稳定。
总之,患有寰枢椎半脱位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保护颈部,避免头部活动过大或姿势不正确,就医诊疗,遵从医生的治疗和康复指导。
只有正确对待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患者才能更好地康复并减少后续并发症的风险。
寰枢关节半脱位ct诊断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寰枢关节半脱位ct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颈椎疾病,其特征是寰椎与骨枢之间产生了不稳定性的脱位现象。
该病常常表现为颈椎活动范围受限、颈部疼痛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T成像在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顺序介绍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定义与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以及CT诊断标准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最后,我们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概述寰枢关节半脱位的CT诊断标准,明确该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并探讨其在促进寰枢关节半脱位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中所具备的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寰枢关节半脱位的CT诊断标准,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该疾病,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定义与病因2.1 定义寰枢关节半脱位,又称为寰枢关节亚脱位,是指由于寰骨和枢椎之间的结构异常或损伤导致的寰枢关节错位现象。
正常情况下,寰骨与枢椎相互连接,并通过韧带和肌肉维持稳定。
当这些连接结构受损时,就会导致寰骨和枢椎之间的位置不正常,形成寰枢关节半脱位。
2.2 病因寰枢关节半脱位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包括以下几点:1. 创伤性损伤:外力撞击、跌倒或运动中过度扭转颈部等都可能导致寰骨与枢椎之间的结构受损,从而引发半脱位。
2. 先天性畸形:一些人在出生时可能存在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颈椎畸形或颈椎骨折愈合不良等,这些畸形会增加寰枢关节发生半脱位的风险。
3.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颈部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也会导致寰枢关节结构受损,引发半脱位。
4.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指骨组织密度减少,骨质变薄和韧带松弛等情况。
当寰枢关节周围的骨组织受到骨质疏松影响时,寰枢关节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半脱位现象。
总之,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发生可以有多种原因。
寰枢关节半脱位伤残级别(3篇)
第1篇一、引言寰枢关节是人体颈椎中最重要的关节之一,位于颈椎的第一、二椎体之间,是人体颈椎活动度最大的关节。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与枢椎之间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但未达到完全脱位的状态。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颈椎损伤,可能导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
本文将详细探讨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伤残级别。
二、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定义与病因1. 定义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与枢椎之间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但未达到完全脱位的状态。
根据半脱位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
2. 病因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外伤:如车祸、跌倒、扭伤等,导致寰椎与枢椎之间的稳定性降低,发生半脱位。
(2)慢性劳损:长期低头、颈部姿势不当等,使颈椎负担加重,导致寰枢关节稳定性下降。
(3)颈椎病: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导致颈椎结构异常,引起寰枢关节半脱位。
(4)其他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也可能导致寰枢关节半脱位。
三、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表现1. 疼痛:患者常感到颈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头部、肩部、上肢等部位。
2. 活动受限:颈部活动度受限,尤其是在旋转和侧弯方面。
3. 神经症状:如头痛、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
4. 其他症状:如肩颈部肌肉紧张、僵硬等。
四、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与治疗1. 诊断(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受伤史、颈椎病史等。
(2)体格检查:观察颈部姿势、活动度,检查颈椎有无畸形、压痛等。
(3)影像学检查:如颈椎X光片、CT、MRI等,可明确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
2. 治疗(1)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牵引治疗等。
(2)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如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五、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伤残级别1. 伤残级别划分根据我国《劳动能力鉴定与赔偿条例》,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伤残级别可分为以下几类:(1)一级伤残:患者丧失自主生活能力,需要长期依赖他人照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寰枢关节半脱位
14 寰枢关节半脱位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与枢椎之间因内外力失衡、解剖位置移动超过生理限制范围后,不能自行回到正常状态,引起以颈项疼痛和关节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严重者可造成脊髓和(或)椎动脉压迫。
14.1 诊断依据
14.1.1 病史: 急性起病,可无颈部外伤史,部分儿童患者可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但部分老年患者也可隐匿起病。
14.1.2 症状: 自觉颈痛,颈部旋转时疼痛加重,头颅有向前下坠感;往往合并有轻重不同程度的头痛。
部分患者可因椎动脉血流障碍而出现眩晕,少数移位严重的患者因脊髓受压而出现上肢麻木无力,下肢走路不稳的症状。
14.1.3 体征: 部分患者出现头颈倾斜,体检发现颈肌痉挛,活动不利,其中以旋转或前屈功能受限最突出;颈椎触诊可触及颈1、2关节突和横突凹凸不平,棘突偏歪,压痛,与 X线摄片检查所见一致。
脊髓受压者低头时可出现项背下肢放射性麻木或触电样疼痛;严重者上下肢出现锥体束征。
14.1.4 X线摄片为诊断本病的基本依据。
张口正位片齿突与两侧侧块间隙宽度相差超过1.5mm应引起注意,超过3 mm 具有诊断价值; 侧位片上寰椎前弓与齿突前间隙呈“V”字形,成人>3mm,儿童>4mm具有诊断价值, >5mm则可诊断寰椎横韧带撕裂。
14.1.5 怀疑有寰枢关节失稳、寰枕畸形、寰枢椎骨折、高位脊椎占位性病变及脊髓受压迫的患者,可拍摄上颈椎CT或MRI片。
合并剧烈眩晕患者可作TCD或DSA检查,以观察椎动脉血流情况。
14.2 证候分类
14.2.1 寰枢关节紊乱: 见于颈椎退变失稳或隐性损伤患者,一般无明显的斜颈畸形,颈部轻度的前屈及旋转运动障碍,无明显颈2神经根及脊髓受压症状与体征。
张口正位X线摄片显示寰齿关节间中医推拿科病证诊疗常规 461隙不对称,但颈椎侧位动力片未见到明显的寰枢失稳迹象。
14.2.2 寰枢关节失稳: 发生于头颈外伤后,或见于儿童咽喉部感染后,造成横韧带和附属韧带损伤或松弛,使寰椎失稳,造成脊髓和(或)椎动脉受压。
除出现寰枢关节损伤的一般症状外,突出的表现是同时出现颈2神经根、脊髓和椎动脉受压症状和体征,如枕顶部放射性疼痛、麻木,上肢麻木无力,下肢走路不稳,眩晕及颈部活动时的猝倒发作。
X线摄片检查显示有明显的结构性失稳,如侧位片寰齿前间隙>5mm,或在前屈时出现明显增大的倾向; 或齿突尖至枕骨大孔前缘距离成人>5 mm,小儿 >10mm。
14.2.2.1 器质性不稳: 包括自发性寰枢脱位(多因咽喉部炎症引起寰椎横韧带松弛所致)、外伤性寰枢脱位后遗症(急性期治疗不当或损伤严重者)、先天性不稳(如颅底凹陷症)、医源性不稳(主要由颈椎牵引过度所致)。
14.2.2.2 动力性不稳: 主要因横韧带、翼状韧带或齿突尖韧带及周围关节囊等松弛与不稳所致。
14.3 治疗方案
14.3.1 分型施治: 推拿手法分为松解手法、整复手法和整理手法。
松解手法宜在颈部放松的情况下用轻缓柔和的刺激性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法、拇指按揉法在颈项肩背部操作,刺激关键穴位及部位为: 风池、枕骨下缘、颈夹脊、横突后结节、天鼎、肩井、肩胛骨内侧缘、天宗等。
并在手法刺激的同时,轻巧地小幅度被动运动头颈部。
当患者颈肩背部肌肉逐渐放松之后,宜在颈椎拔伸状态下小幅度旋摇颈椎,以调整颈椎微小错移。
整理手法主要选用拿法、点法刺激两侧风池穴、两侧颈椎诸夹脊穴及两侧肩井穴,最后顺势用指、掌从肩井向两侧分推。
14.3.1.1 寰枢关节紊乱: 以坐位操作为宜。
整复手法可选用坐位颈椎旋转微调手法、拔伸下颈椎旋转定位扳法及颈椎旋转定位扳法。
14.3.1.2 寰枢关节失稳: 以卧位操作为宜,整复亦宜采用卧位整复手法。
对于器质性失稳的患者,应在手法整复成功后予以颈部石膏固定2个月,以维持复位状态;对于动力性失稳的患者,应在整复成功后予以颈托稳定2~3周,以待松弛的损伤软组织修复。
14.3.2 其他疗法
14.3.2.1 颈椎牵引: 主要用于寰枢椎失稳和寰枢椎交锁的患者。
急性期患者可采用床边颈椎颌枕带牵引,慢性患者则可采用坐位或仰卧位机械牵引。
14.3.2.2 头颈后仰平卧体位整复: 主要用于寰枢椎失稳,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寰枢椎失稳,部分急性期患者可经后仰平卧自行复位。
14.3.2.3 头颈支具: 对于儿童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在急性期盲目应用手法整复是危险的,可先采用颈托支托,并积极治疗引起关节囊和滑膜炎症的原发性感染,多数患儿可自行复位,其余者则
可在软组织炎症消退后再予以手法整复,较为安全。
14.4 注意事项
14.4.1 并发症处理
14.4.1.1 脊髓受压: 应在排除手法禁忌证的前提下,积极将手法整复、脊髓减压作为第一选择,同时采用脱水疗法及短期激素应用以减轻颈椎管内外损伤性炎症反应及水肿。
经手法整复,寰枢椎已复位而脊髓压迫仍不见改善者,或手法整复困难者,应请神经外科及其他相关科室会诊。
14.4.1.2 椎动脉受压: 椎动脉受压主要因寰枢椎旋转移位,形成扭曲而致,一般在正确复位后随即解除。
14.4.2 诊断过程中应排除齿状突骨折、寰椎骨折、颅枕畸形等骨骼问题。
14.4.3 整复手法应注意: ① 定位定性准确。
② 手法轻柔,切忌粗暴;严防用力过猛,切忌追求弹响声。
③ 尽量降低手法操作中的头颈旋转度数。
④ 医者要高度重视手法的安全性。
⑤ 失稳型错位型宜采用卧位操作,普通错位患者可采用坐位操作。
14.4.4 手法整复困难者应组织会诊或及时转诊。
14.4.5 对于寰枢失稳型应住院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4.5 疗效评定
14.5.1 治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头颈活动无障碍。
14.5.2 好转: 临床症状改善,体征减轻,头颈运动无障碍。
14.5.3 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无变化,头颈前屈、旋转运动仍然存在障碍。
14.6 病名注释
本病证尚未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