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课堂实录完美版

合集下载

摩西《短歌行》课堂实录(精选15篇)

摩西《短歌行》课堂实录(精选15篇)

摩西《短歌行》课堂实录(精选15篇)摩西《短歌行》课堂实录篇1时间:2023年9月22日星期三班级:盐外高二、三班记录:铁皮鼓整理:摩西教学过程:师:上一个星期,一个同学跟我说过,她有一篇非常好的文章要给我观赏,我看了,我觉得有一些不足,但是的确不错,至少的阅读面和思索值得大家学习。

生:(他是我哥哥),师:噢,你告知他我很佩服他。

他这篇文章,原来她读,他身体不适,我就代劳了老师读同学哥哥的文章〈酒的遐想〉。

酒的遐想很偶然的灵感,想到了酒。

第一个闯进脑海的是“把酒问青天”的苏轼,那个当年在月光下起舞弄清影,感叹出“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的苏轼酷爱饮酒,他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非凡的气概啊!是酒赠与他的吗?“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还是悄悄地与江水、明月抒情吧。

喝醉了,美也,愁也。

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真的醉了吗?假如他没醉,柳永肯定醉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哦,他好象已经醉醒。

那江头的屈原肯定醉了,彻彻底底的。

“众人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我好象又错了,屈原说他没醉,恩……哦!酒醉的人总说自己没醉……让我认真想想,肯定有人醉过……有了!辛弃疾醉过!“醉里挑灯看剑”,对!是他!他“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

哦……还有那位“独上兰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李清照也醉在酒里。

醉是酒的魅力,那愁思呢?愁?不应当责备酒吧?曹操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看来酒不是愁的梦……渐渐咀嚼,细细推敲品尝。

突然想到范仲淹,他说酒可以化作“相思泪”,为何?由于“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古人好象总醉在酒里,醉在梦里,醉在愁里……“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看来醉里的人很简单醒来,但愁呢?“古来圣贤皆孤独,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的话道出了真理,就让咱们“今朝有酒今朝醉”、“酒不醉人人自醉”、“会须一饮三百杯”吧!望着祖国大好山河简单醉,望着英雄当年“雄姿英发”简单醉,望着曹雪芹勾画的儿女情长简单醉,醉得太多,醉得太美,醉得值得!又想起那句俗话:“酒逢知己饮!”就让我们为友人一醉方休吧!思绪随便自然地来到那座小城----------布达佩思东北一百多公里的埃盖尔。

《短歌行》课堂实录试讲逐字稿

《短歌行》课堂实录试讲逐字稿

《短歌行》一、课堂导入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既能登大雅之堂,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又能入草野闾巷,让百姓谈说不尽,将近两千多年依旧鲜活在人们的口头心上。

这个人就是——曹操。

曹操的历史功绩和政治才能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对于他的文学成就,大家却众口一词,一个字:赞!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名篇《短歌行》走进曹操,去了解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二、知人论世同学们已经预习了,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经历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三、初读诗歌1、听录音,正读音我们先来听一下录音范读,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诵读,揣摩气韵。

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自由诵读,读正字音,并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歌大意,初步感知诗人的情感。

请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诗。

3、齐读四、细读诗歌1、自主思考: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忧”。

下面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再次诵读这首诗,并思考:作者为何而“忧”?曹操又是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忧”的?2、合作探究:下面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小组间合作探究讨论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层的“忧”是什么?请一组的同学选一位代表,发表一下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二组同学评价、补充。

我们来明确一下两个组讨论的结果。

明确:(1)一忧:人生短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①设问。

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②比喻。

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③借代。

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

第二层的“忧”是什么?请三组的同学选一位代表,发表一下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四组同学评价、补充。

(2)二忧:求贤难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①用典、比兴。

《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对贤才的渴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完整版)《短歌行》课堂实录

(完整版)《短歌行》课堂实录

师:英语中有一句谚语,是从汉语中的一条谚语翻译过去的: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appears。

(课件展示)谁能说说它的意思?(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说出了答案)师:我请我们班英语科代表来回答吧。

英语科代表:我觉得是“说曹操曹操到”。

师:你说对了,也就是说“devil”这个单词是“曹操”的意思,是么?生:不知道,我是根据大意推测的。

师:很好,你很注重词的语境意。

老师来告诉你,其实“devil”这个词是魔鬼的意思。

(学生先发出惊叹声后似乎又理解了)师:谁能根据你的理解来说明一下为什么?生1:因为曹操是个奸臣的形象,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所以称他是“魔鬼”。

生2:我知道他的一个小故事:他在逃跑途中因为多疑误杀了救他性命的吕伯奢一家,知道真相后他不但没后悔还说“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由此看出他是个心狠手辣的“魔鬼”。

师:我们所了解的曹操的“魔鬼”的形象大都来自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生:(齐)《三国演义》。

师:那同学们知道《三国演义》第一回就引用许邵的一句话评价曹操,非常经典,大家知道么?生: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师:“能臣”、“奸雄”。

看来这个“魔鬼”还有其“英雄”的另一面?哪位同学了解曹操英雄的一面呢?生1:他曾经独自一人借献刀刺杀董卓,可见他很勇敢,能舍生取义。

生2:曹操还是个文学家,我们在初中时学过他的《观沧海》。

师:能否回顾一下《观沧海》这首诗?生:(齐背)师: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生2: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师:也就是说他不仅是个会写诗的文学家,还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政治家。

那么你还了解他的哪些事呢?生3:曹操还是个军事家,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就是他领导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师:曹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呢,下面让我们客观、全面地认识一下历史上的曹操。

(课件展示曹操简介)师:我们让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屏幕上关于曹操的简介。

《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

《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

《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老师把其教学设计发给学生,听课老师陆续走进教室,教室前后左右中所有的过道都坐满了老师。

还的老师找不到座位,便站在门口,前门后门都站了许多的老师。

同学们见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有点紧张。

师:今天,来了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诗。

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办法,学业习的时候,你要是觉得有难题,有疑问,你就指一个老师帮你回答,好不好?生齐(大多数学生都笑了):好!师:那好!现在我们欢送老师的到来。

生齐鼓掌。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来听课的老师,心中算好,等会找谁来帮你回答问题。

(学生一起往旁边、往后看听课的老师。

老师们都笑了,还有的老师有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上课铃响。

师生互想致礼。

师:今天我们学习《短歌行》这首诗,大家已经学过,所以今天我们学这首诗呢,准备用这首诗来帮助我们一起去思考一些问题,好,下面我们先回顾一下这首诗。

这首诗一开篇我们的主人公,我们的作者曹操,他就发出了感叹,他发出了什么感叹?生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师:还有呢?生齐: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师:对,开始他就发出了感叹。

(板书: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就是说人的寿命很短,而且他已经50多岁了,已经过去了大半辈子,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

好,那么曹操发出的这种感叹,我们一起读一遍。

“对酒当歌”,预备齐。

生齐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师:曹操发出的这个感叹,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叹,他在感叹什么?曹操的话是这样的,下面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一下,他在感叹什么?好,哪位同学能说说看。

生1:曹操感叹人生苦短,而且忧愁很多。

师:人生苦短,他就说人生很短暂,人生活在世间的时间非常少,那么人生活在世间的时间非常少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相对于哪个世界而言的?生小声说:自然世界。

师:对,相对于自然世界而言的,那么我们说自然世界很宽广,无边无际,无垠,但是人生很短暂,好,我们把这个意思用一句话说一说看,那么曹操感叹的是什么?现在大家把自然世界和人结合起来用一句话说说看。

短歌行课堂实录

短歌行课堂实录

短歌行课堂实录一、介绍背景故事,营造文学氛围在课堂开始时,我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这首诗的背景故事。

我讲述了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夕,面对江东英豪,感慨万千,写下这首《短歌行》的情景。

通过这个背景故事的介绍,我试图营造出一种文学氛围,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情感基调。

二、引导学生通读诗歌,理解诗词大意在学生们了解了诗歌的背景之后,我引导他们通读了这首诗。

我让学生们逐句阅读,并尝试理解每个词、每个句子的意思。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对整首诗的大意有了初步的理解。

三、帮助学生理清诗歌层次或故事情节接下来,我帮助学生理清了这首诗的层次和故事情节。

我让学生们注意到诗歌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中间的各个层次。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情节,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四、带领学生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在学生们理解了诗歌的大意和层次之后,我带领他们把握了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我让学生们关注曹操在这首诗中的形象,以及他表现出的性格特点。

通过分析曹操的形象和性格,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五、引导学生体会思想情感,把握文章主旨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们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尝试把握文章的主旨。

我让学生们反复阅读这首诗,并尝试从中感受曹操的情感变化。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六、带领学生掌握表现手法,领会语言风格接着,我带领学生们掌握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和领会其语言风格。

我让学生们注意到诗歌中的比喻、用典等表现手法,并尝试理解这些手法在表达情感和主题方面的作用。

此外,我还让学生们关注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如简洁明快、自然流畅等。

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欣赏这首诗的艺术魅力。

七、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领略文学艺术之美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试图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让他们领略文学艺术之美。

我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那个历史场景之中,感受曹操的情感和心境。

《短歌行》课堂实录完美版

《短歌行》课堂实录完美版

《短歌行》课堂实录天津一中柴福花教学目的:让经典走进学生,让学生走进经典;体会古人的胸襟抱负,培养自己的胸怀;树立人生理想,设计人生步骤教学重点:理解古人胸怀,培养人生理想理解什么是用典课时安排:一课时(本节课临时有三个新加坡的学生和接待他们的中国学生一起上课)课堂实录:师: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已经步入青年行列的各位,想必也不例外,今天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谈谈他们的理想。

这组的最后一位同学先谈谈。

生:我想踢球。

(有几位男同学在低声嘲笑)师:你想业余踢着玩,还是要进什么队?踢出天津,踢出亚洲呢?生:(不好意思地)还没想过。

师:十六岁的我们按古人的标准来说已经“束发”,该要“及冠”了,还是认真严肃地想想自己要干什么,再决定如何实现它。

××同学,你的理想是什么?生:我想从事文字工作。

师:他的目标很明确,又很具体,而且他在咱们班中文字功底很强。

那么,你有方向吗?是想做编辑还是想当一名作家,还是做什么?生:当作家需要灵感和创意,我可能差一点,还是编辑更适合我。

师:他已经给自己定型了,好像也挺符合他的性格。

但是还是希望你能多尝试一下,先去创新、创造生活,然后再去编辑你的生活。

下面,我们请他前面的新加坡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好不好。

(同学们热烈鼓掌)生(新加坡):我想在新加坡当一名成功的商人。

师:他的目标也很明确。

哪个成功商人是你的偶像?生:没有。

我就是我的偶像。

(同学们热烈鼓掌)师:因为时间所限,不能让更多的同学畅谈心中抱负。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看看我国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的人生抱负是什么?为了实现心中理想,他又想怎么做呢?请大家先朗读一遍课文《短歌行》。

生:(齐读课文)师:对曹操我们并不陌生,虽然《三国演义》对他有些偏见,但也遮不住他的光辉,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什么作品吗?生:《观沧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观沧海》中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短歌行》教学实录.doc

《短歌行》教学实录.doc

《短歌行》教学实录.doc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短歌行》的基本内容和文学价值;2.能够分析《短歌行》的诗歌语言和情感表达;3.识别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4.培养学生欣赏诗歌和感受生命的情感与哲理;5.拓展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学习兴趣,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2.《短歌行》的艺术特点和修辞手法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在课前,教师可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搜索《短歌行》相关知识,并为学生提供一些线索和提示。

引导学生思考:“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你是否曾经体验过这种情感?你为何对于诗中这句话有所共鸣?请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讲授新课(1)提供史料背景:介绍作者、作品创作时代和背景等,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该篇诗歌铺垫。

(2)阅读理解:对于每一首《短歌行》,先让学生尝试朗读,并将整首歌词正确无误地背诵下来。

然后,让学生通过多次阅读,抓住文中主旨,理清歌词的基本结构,并逐句逐字标注文中的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等。

(3)共同探讨: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语言和情感表达,以及歌词所蕴涵的哲理思考。

如:1.歌词中“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意”是什么意思?2.歌词中“朝云行使捷径,夜雨送人千里”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3.歌词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有何作用?4.歌词中的一些常用词汇是何含义?如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4)启迪思考:通过课堂讨论、学生演讲等形式,启迪学生思考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并将其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加以联系,深入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课后作业1.带着所学内涵,学生可以尝试独立创作一首自己的短歌行。

2.搜集其他类似的优秀诗歌作品,分析其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做到事半功倍。

3.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寻找其中所含有的修辞手法和情感,增加文学修养,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总结本堂课主要分析了《短歌行》的基本内容、文学价值、艺术特点和修辞手法,深入探讨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生命哲理,并通过学生思维启发、情感沟通等多种形式,培养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短歌行》曹操课堂实录

《短歌行》曹操课堂实录

《短歌行》曹操课堂实录【教学目的】1、从历史的高度认识曹操。

2、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

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陆游也以诸葛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周瑜等人固然称得上英雄,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曹操。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

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

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

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幻灯片:曹操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

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

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幻灯片: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短歌行》课堂实录

《短歌行》课堂实录

《短歌行》课堂实录偶然翻起5年前的这个课堂实录,很是怀念!作为老师,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与学生一起编织一堂美好的课。

常常上完一节课很久了,那课堂上的欢乐还在我的心里酝酿,那师生生命共振共鸣共生共享的时光还在我眼前闪亮。

我怀念2000年-2003年在南丰一中上的那些课,那些在操场在田野的课,那些在清晨在月夜的课;我怀念在郸城二高的很多课,那节《赤壁赋》聊苏轼的悲喜人生,那节《兰亭集序》悟死生之大事,那节《锦瑟》那节《离骚》那节《再别康桥》......我很想把那些课录下来记下来,可惜总是忙于无聊俗务,而误了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遗憾中总是自我安慰,来日方长,更多的课在将来等着呢!好吧!但愿如我所愿。

与很多明师的好课相比,这节《短歌行》也许算不得什么好课,但是对我和我的学生而言,却是生命中一次珍贵的精神漫游,值得珍惜,难以舍弃。

所以,敝帚自珍,是有道理的。

2019年3月29日《短歌行》课堂实录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014年12月24日,周三,下午第一节课,学生困倦,无精打采。

这是文理分科后,新班级的第一节语文课。

我问:“咱班有没有上课时喊‘起立’的?”学生:“没有。

”学生1(付洋洋)举起手:“老师,我愿意负责喊起立!”我说:“待会我说‘上课’,大家起立向我问好,我再向大家问好,大家会不会?”学生哄笑:“会——”互相问好后,我说:“我们上课前互相问好有两个好处,谁知道?”学生2:“表示尊敬老师。

”学生3:“大家都迷迷糊糊的,能提神。

”我表示赞赏:“这两位同学说的对!还有一条好处,能让同学们把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身上来,以便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

短歌行教学实录 人教课标版(免费下载优秀版)

短歌行教学实录 人教课标版(免费下载优秀版)

《短歌行》教学实录(一)导语:(课前分钟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正如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有这样一个人,在三足鼎立的历史舞台上,他是一个个性张扬的英雄,在中国文学的舞台上,他是个慷慨豪迈的大诗人。

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功过成败至今还令人评说不尽。

他就是——曹操。

(说曹操,曹操就到。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乐府诗《短歌行》(幻灯片)(二)知人论世:(幻灯片),下面我们先走进作者,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点评: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

老师点评:今天语文课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 (三)解题:我们先看下题目,了解些基本知识,这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

一般是根据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因此我们从题目可以知道这首诗的音节较短。

行,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

这些,大家作为常识了解即可。

(幻灯片)(四)背景:我们都知道学习诗歌,背景知识必不可少。

诗歌的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诗歌的主旨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当时是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攻灭孙刘势力,大战前夕,曹操酒宴文武百官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

曹操感此景持槊歌此《短歌行》。

(幻灯片)(五)朗读(一):所谓诗歌是“三分诗,七分读。

”下面我们听下《短歌行》的配乐诗朗诵,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听后我请同学来谈谈有什么感觉体会?看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答老师肯定同学们的感悟能力。

总结(朗诵者把曹操内心深处复杂、丰富的情感以及全诗感伤、苍凉的基调表现得淋漓尽致)。

《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2)

《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2)

《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2)师:对。

面对美酒本应放声高歌、及时行乐,但诗人却感叹年华易逝、生命易尽,就像早晨的露珠,太阳一出来就被蒸干了。

诗人心中痛苦不堪,带有明显的感伤苍凉的情调。

师:诗人说“忧思难忘”,他为何忧思?生1:可能是因为生命易逝所产生的忧愁吧。

生2:依据文章的内容,诗人的忧思是因求贤若渴却求之不得和他功业未成却感人生苦短而产生的苦闷。

师:回答得很好。

“忧思”是全诗的脉络,既解释了前面痛苦感叹的原因,又为后面诗人对贤才的渴求埋下了伏笔。

“杜康”本是古代发明造酒的人,这里采用了借代的手法,是酒的代称。

师:一组的同学把这一层朗读一次。

(学生朗读)师:接着,请第二组的同学来分第二层。

生1:这一层是诗人抒发对贤才的渴慕,表明自己对嘉宾的礼遇和思念。

生2:这一层采用了借喻和比兴的手法。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是借喻,“明明如月,何时可”是比兴。

师:这一层作者就是用这样的手法来展开的。

他活用了《诗经·郑风·子矜》里面的诗句:“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本是表达对情人的思慕,这里借喻对人才的渴求。

“明明如月,何时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明月”喻指“贤才”。

作者面对一轮皓月,感慨人才如空中之月可望而不可得,何时才能为我所用。

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人生感叹。

师:本文在用典上贴切自然。

除了刚才我们讲到的例子之外,“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四句引用了《诗经·小雅·鹿鸣》,它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呢?生:这本是宴请宾客的诗句,这里用以表示对贤才的礼遇。

师:这八句化用《诗经》的成句,以明己志,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尊重贤才的思想感情。

化用前人成句自然严整,与诗歌主题浑然一体。

师:这一层点明前面忧思的原因,呼应了前文。

师:现在我们进入对第三层的学习。

这一层的前四句该如何理解?请第三组的同学来回答。

生:明月当空星辰稀少,乌鹊展翅向南而飞。

短歌行教学实录

短歌行教学实录

短歌行教学实录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诗歌《短歌行》,对于诗歌的学习,我们除了要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感情之外,还要学会如何去评价诗歌当中所包含的那种美。

二、解题1. 了解标题的意思(1)同学们看这个题目,《短歌行》它属于古体诗,那何为“短歌”呢?学生答:歌声短促,所以“短歌”指歌声短促有力。

(2)“行”呢?学生答:“行”就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好,我们一起把标题的意思说一遍,(我们一起)“路远莫致之,好言共君饮,何为弦上音?”--这样的诗歌就叫做“歌”,加上“行”,它合起来叫做“歌行”。

2. 了解作者及背景(1)对于作者曹操,我们并不陌生,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观沧海》和《龟虽寿》,现在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的说一下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答: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他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

(2)关于《短歌行》的写作背景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在长江酒宴上横槊赋诗,慷慨自励,表明有志于天下一统的情怀。

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思贤若渴的时候写的这首诗歌。

三、整体感知1. 放录音,学生听录音(1)放完录音以后,找2个同学说一说你听后的感受。

学生答:悲凉慷慨的,有气势的等。

(2)同学们的感受都很准确。

这首诗确实是一首悲凉慷慨的诗歌。

那么这首诗的气势又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学生答:有。

(3)好,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诗歌的那种悲凉慷慨的气势。

要注意停顿,注意语速。

声音要压低一点。

注意是自励而不是自怨自艾。

好开始。

2. 学生齐读(男生女生分开读)(1)女生先来读一下,注意要读出那种慷慨悲凉的感觉。

开始。

(2)女生读的如此有感觉,那男生来读一下。

注意读出慷慨悲凉的感觉。

开始。

3. 评价朗读(采用自评和他评的方式)(1)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去试一下,同学们给我打一下分,10分为满分好吗?(教师朗读一遍以后做出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完后然后再让同学们评价一遍)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朗读中能够再接再厉,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短歌行》课堂实录(2)

《短歌行》课堂实录(2)

《短歌行》课堂实录(2)师:他解释得真好,有没有什么疑虑?跟上一节冲不冲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使我不去,你也应该自己过来呀。

那么这个地方,到底是曹操去寻找贤士还是贤士自己找来了?这里的屈驾,是尊称还是谦指?(尊称),所以此处应该是贤士来了,千万不要以为是曹操找去了。

下一句跟着一句是连在一起的,找同学说下两句的意思。

生:(译)师:我们齐读这一小节。

看看能不能读出忧虑之情,这里就少了些慷慨之气了。

·生齐读(明明如月——心念旧恩)师:刚才第一部分告诉大家了,为求贤不得而忧,在第二节是不是还在忧,此时贤士已经经历千辛万险来了,为什么还忧呢?生:贤士来了,但还没有成就大事,也忧照顾不周。

师:所以,除了忧人生短暂,忧贤士不得,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忧,功业未就。

三忧一脉相承。

功业未就是对贤士不得的升华,这个升华就是贤士来多少,我都不会感到满足,后一节谈到了这个问题,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一下。

·又一生读(月明星稀——天下归心)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刚才我们在背景资料里说道,这是他在畅饮之时,鼓动群臣的时候写的这首诗,所以这里的乌鹊南飞,单单指乌鹊向南飞吗,应该怎么理解?生: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示说自己是明君,来我这儿。

生:曹操是北方,你往南飞,哪儿能找得到枝头可依呢?师:意思是这些贤士不要再犹豫,投奔到我这里来吧。

我们知道,刘邦曾经写过大风起兮云飞扬,那种壮阔跟曹操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接下来看,他求贤不得的升华,就在这一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厌,满足。

我们以前写到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学习永远不会满足。

所以此时也是在说贤士们都来吧,多多益善,来再多我也不会觉得满足,都会觉得不够用。

周公吐,天下归心,这虽然有一点夸张,但是表达了自己对天下贤士的重视。

虽然忧功业未就是根本,但是在这三点之中,通篇曹操最忧的是什么(求贤不得),所以这首诗都是表达一个目的:为成就功业而招纳贤士。

这首诗通篇以忧贯穿全诗,一气呵成,我们应该将这首诗背下来。

八年级语文:第三册《短歌行》(教学实录)

八年级语文:第三册《短歌行》(教学实录)

初中语文标准教材八年级语文:第三册《短歌行》(教学实录)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八年级语文:第三册《短歌行》(教学实录)教学设想:1、贯彻两个思想:诵读是基础,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

2、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应该通过分析曹操的生平、为人及写作背景来评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是必要的。

3、全课教学分为三块:初步体味(熟悉内容),深入体味(讨论分析其思想感情),巩固体味(诵读、听音乐)。

深入体味部分用三个问题来结构(你对诗中哪个句子有感触?“忧”、“求贤”各为了什么?曹操何许人也?)。

教学过程:(课前先发“补充阅读材料”,板书题目、作者)?一、熟悉诗歌1、导入:导语:(指黑板)这个人大家认识吗?我们在初中的课文《青梅煮洒论英雄》中曾和他见过,《三国演义》电视剧播出后,大家和他也就频频见面了。

《短歌行》大家听过吗?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就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场面,唱的就是这首《短歌行》;同学们谁会唱这首歌吗?――我会,我给唱唱看好吗?自唱《短歌行》。

(过渡语:遇到古诗文,我们怎样进行学习呢?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它背下来再说)2、要求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来背诵全诗,之后齐声背诵。

(过渡语:……接着再来解决古诗文中的疑难问题)3、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

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

1《短歌行》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短歌行》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短歌行》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教学详析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完成二单元学习后,我们即将开启三单元的学习之旅。

那么在开启新任务前,我们首先应了解什么呢?生:应先了解“单元提示(说明)"。

师:没错,这是进入单元学习的关键入口,也是把握整个单元学习的基本导向。

下面请大家齐读:生:“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师:教材编辑者在本单元为我们安排了哪些文体呢?生:古诗词等名作。

师:本单元汇聚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体式的名作,包含三国时期曹操的、东晋时期陶渊明的以及唐代李白等人的作品。

而且单元说明中提到“感受诗人的精神境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这在提示我们什么呢?生:要了解诗人的生平、写作背景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师:对!这便是单元说明让我们掌握的“基本方法”,那这个“基本方法"具体指(最好用四字格短语回答)?生:老师,我知道,是“知人论世”。

师:那请你给大家解释一下?生:“知人论世"有两层含义:一是泛指鉴别历史与现实人物的好坏,评论世事的得失;二是指了解历史人物以及论述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师:非常棒,大家掌声鼓励!请大家翻到课本第58 页,这首诗的题目和作者分别是?生:《短歌行》曹操。

师:诗的题目《短歌行》源自何处呢?生:汉乐府的旧题。

师:汉乐府旧题指的是使用汉代乐府机关采集或编制的诗歌题目,这些题目原本为乐府诗而设,后来被后世诗人沿用,以表达类似主题与情感。

好,结合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这首诗……现在请大家齐声朗读:《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歌行》课堂实录
天津一中柴福花
教学目的:
让经典走进学生,让学生走进经典;
体会古人的胸襟抱负,培养自己的胸怀;
树立人生理想,设计人生步骤
教学重点:
理解古人胸怀,培养人生理想
理解什么是用典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本节课临时有三个新加坡的学生和接待他们的中国学生一起上课)
课堂实录:
师: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已经步入青年行列的各位,想必也不例外,今天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谈谈他们的理想。

这组的最后一位同学先谈谈。

生:我想踢球。

(有几位男同学在低声嘲笑)
师:你想业余踢着玩,还是要进什么队?踢出天津,踢出亚洲呢?
生:(不好意思地)还没想过。

师:十六岁的我们按古人的标准来说已经“束发”,该要“及冠”了,还是认真严肃地想想自己要干什么,再决定如何实现它。

××同学,你的理想是什么?
生:我想从事文字工作。

师:他的目标很明确,又很具体,而且他在咱们班中文字功底很强。

那么,你有方向吗?是想做编辑还是想当一名作家,还是做什么?
生:当作家需要灵感和创意,我可能差一点,还是编辑更适合我。

师:他已经给自己定型了,好像也挺符合他的性格。

但是还是希望你能多尝试一下,先去创新、创造生活,然后再去编辑你的生活。

下面,我们请他前面的新加坡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好不好。

(同学们热烈鼓掌)
生(新加坡):我想在新加坡当一名成功的商人。

师:他的目标也很明确。

哪个成功商人是你的偶像?
生:没有。

我就是我的偶像。

(同学们热烈鼓掌)
师:因为时间所限,不能让更多的同学畅谈心中抱负。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看看我国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的人生抱负是什么?为了实现心中理想,他又想怎么做呢?
请大家先朗读一遍课文《短歌行》。

生:(齐读课文)
师:对曹操我们并不陌生,虽然《三国演义》对他有些偏见,但也遮不住他的光辉,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什么作品吗?
生:《观沧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观沧海》中有“东临碣石,以观
沧海。


曹操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有人曾说,他的胸怀和气势甚至使他的诗歌在他的儿子之上。

今天。

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胸怀和气势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请××同学诵读这首诗。

生:诵读诗歌(有感情地)
师:读得不错,有一种慷慨之情。

曹操在这首诗中感慨人生,畅谈抱负,忧思绵绵。

你读了这首诗,体会到曹操在忧什么?
生:忧人生短暂。

师:那些诗句表现了这个忧虑?请赏析一下
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像朝露一样短暂。

师:一个比喻句就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曹操对人生的忧虑。

我们人一辈子短短几十年,匆匆而过。

去除掉幼年、青年和老年,真正施展抱负的时间就更加短暂了。

既然人生苦短,应该如何度过呢?曹操是沉醉在酒中哀伤人生苦短还是有别的什么忧伤呢?
生:曹操渴望人才。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师:“但”是什么意思,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只是”,强调的作用。

师:只是为了人才,而思念忧愁到现在,那我们就体会到了曹操为什么感慨人生短暂了,光阴荏苒,时不我待啊。

渴慕人才是曹操的人生目标吗?
生:不是,是建功立业。

师:那些诗句反映出来了?
生:“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师:“天下归心”就是天下归顺,建立统一大业。

曹操作为一名军事家、政治家,他的雄心就是平定天下,建立统一霸业。

那么,曹操的担忧还有大业未成之忧。

谁归纳一下曹操的忧思有什么?
生:曹操忧虑人生苦短、人才未至、大业未成。

师:如果只是忧虑,就不是曹操了。

大家再齐读诗歌,体会一下曹操对待人才的胸襟和态度。

生:齐读课文。

师:曹操对待人才是一种怎样的胸襟?
生:“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师:“厌”是什么意思?表现了曹操怎样的胸襟?
生:满足。

胸怀开阔。

师:像山一样高了又高,像海一样深了更深,这胸怀确实够宽广够阔大。

有了阔大的胸襟去容纳人才,还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去迎接贤才呢?
生: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师:你读读书下的典故,说说这是一种什么态度?
生:(读注释),热切,殷勤(注释中的词语)。

师:他能够挑选出关键词语来概括,很不错。

如果我们再仔细地琢磨一下:一顿饭中能够三次不把饭咽下而吐出来,还表现出对人才的什么态度?
生:尊重人才,重视人才。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还有非常重视人才的态度。

有了阔大的胸襟,有了热切的行为,有了重视的态度,这也是历史上的曹操能够招揽众
多人才的原因吧。

同学们把这首诗再齐读一下,能背的同学试着背诵一下。

生:齐读课文(个别学生背)。

师:希望刚才谈过理想的还有没谈过理想的同学能从曹操的人生抱负和人生成就中得到些启发,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

最后,我们结合诗句体会一下曹操的文学积淀。

这首诗中,曹操涉及到了那些文学作品中语句、故事?
生:《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管子.形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史记.周公世家》“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师:其实“悠悠鹿鸣”也是《诗经》中的诗句。

这种把自己熟悉的诗句或故事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的手法叫用典,由此,也可看出,曹操不是一介武夫,也是一位富有才学的文人,这也更提醒我们在求学阶段更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以后才有可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今天的作业就是回去背诵《短歌行》并诵读《归园田居》
下课。

反思:
从必修二开始进行古诗的鉴赏和学习,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精品往往缺乏了解,缺乏兴趣,所以,在进行经典学习时,就力求寻找古人和学生的结合点,让经典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经典。

曹操的《短歌行》体现了曹操的理想和忧虑,而现在的高一学生正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会有自己的理想和方向。

所以,课堂就选择人生理想作为学生和本课经典的入手点。

果然,90后的学生,敢想敢说,但是缺乏具体的步骤和行动。

而这节课,恰巧有三个新加坡学生听课,他们和接待自己的学生坐在一起,和全体同学形成一个整体。

那么,新加坡学生的理想对中国学生来说也很新奇,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本节课,课堂氛围浓厚,学生畅谈人生理想,自然过渡到对课文的学习。

在一步一步的学习中加强了对曹操的了解和理解,也给学生以明显的启发:人生要有理想,更要有行动,人生不能消极度过。

启发:
拉近古典和学生的距离,让古典和时代生活结合起来,这是教师要思考和行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