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地质勘探报告

合集下载

补充勘探技术要求及管理办法

补充勘探技术要求及管理办法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晋城有限公司补充勘探钻孔工程管理办法县(区)公司、各煤矿:现各单位已开始进行补充地质勘探,为保证补充勘探钻孔(井筒检查孔)的施工工程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一、所有勘探工程必须在签订合同后,方可组织施工。

合同中必须对质量标准、验收要求、付款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对达不到合同要求的工程,约定重新施工的明确规定。

二、每一个钻孔施工之前,都必须按照勘探设计的要求和标准的规定,编制勘探设计及钻孔单孔设计。

勘探设计要充分考虑与原勘探线结合,补充(验证)原有资料。

勘探设计必须报市公司地测防治水中心审查。

三、设计通过审批后,施工单位应按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对单孔设计做出明确要求,并明确施工目的、施工时间、施工负责人、施工设备、参加验收的煤层和项目、要求钻探和测井分别解决什么问题、工程质量标准、成果资料、安全措施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施工组织设计通过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后,施工单位方可组织施工。

四、施工技术要求:1、钻机和测井组应按钻孔设计进行施工和作业。

钻孔竣工后,按标准和钻孔设计进行验收。

2、钻孔至煤层取芯前应先通知矿方,矿应通知市公司防治水中心,矿技术人员要到现场监督。

钻探发生打煤质量问题时,应采取验证或补救措施。

补救由项目负责人在现场组织实施。

补救之后可按实际达到的质量状况进行验收。

3、钻孔封闭必须按封孔设计要求和钻探规程的规定进行。

4、孔斜及其它质量问题,不允许在钻孔终孔后补救。

5、原则上所有煤层都要否参加验收评级。

6、煤心长度采取率必须符合《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

7、钻探和测井分别确定的煤层厚度的差值超过质量标准的规定或煤层结构的差异较明显时,必须找出原因。

8、钻探和测井分别确定的煤层深度差,超过规定时必须找出原因,必要时应进行有效的检查验证工作。

9、钻探孔斜达到工程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孔斜度。

10、含水层的近似稳定及稳定水位观测要求,按规程的规定执。

五、管理要求1、钻孔见煤、抽水试验、测井、封孔时矿方技术人员必须到现场监督执行,并应通知市公司防治水中心。

杏花煤矿储量核实报告

杏花煤矿储量核实报告

1 绪论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为了查明所属部分煤矿井深部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规律,提高煤炭资源储量级别,为下一步矿井开采设计提供地质依据,于2011年初向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进行部分矿井深部补充地质勘探立项申请报告,得到了龙煤集团批复,并将该勘探工程列为集团“三大工程”项目。

勘查设计由黑龙江龙煤地质勘探有限公司编制,龙煤矿业集团资源环保部对设计进行了批复。

设计批复后,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委托黑龙江龙煤地质勘探有限公司进行勘查。

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杏花煤矿,采矿权证号为C1000002009081120035104。

本次补勘工作在矿井深部布置9个钻孔,设计工程量9800m,实际施工9个钻孔,累计完成钻探工程量9883.02m。

1.1 目的和任务1.1.1目的为了提高杏花煤矿矿井深部的地质构造控制程度、查明采区内煤层赋存状况、煤层瓦斯数据和参数以及储量级别,以满足对矿井改扩建的要求,解决水平、采区接续紧张的问题,为杏花煤矿扩大生产提供可靠资料。

1.1.2任务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及《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杏花煤矿深部勘探实施方案》,确定本次生产补充勘查任务如下:①进一步查明勘查区构造形态,评价勘查区的构造复杂程度;②进一步查明勘查区城子河组可采煤层的层位、层数、厚度、结构和可采范围,确定可采煤层的连续性。

评价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和可采性;③进一步查明可采煤层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确定可采煤层煤类及其分布,评价煤的工业利用方向;初步查明主要可采煤层煤质变化程度。

④进一步查明主要可采煤层瓦斯情况。

⑤提高补勘区储量级别,对补勘范围内受影响的块段重新估算储量。

1.2 井田位置、交通1.2.1位置杏花煤矿采矿许可证由国土资源部颁发,采矿权人为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号是C1000002009081120035104,面积34.9958km2,开采标高+240m—-800m之间。

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补充勘探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为基建煤矿。

2011年3月,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地整合矿井地质报告》,2012年7月6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2]756号文件批复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开工建设,至2018年4月底煤矿基建已经基本结束。

为满足矿井建设需要,2018年10月,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委托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按照《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提纲附录E要求为其编制《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报告编制完成后,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组织有关专家(专家组名单附后)于2019年1月4日对报告进行了审查,编制单位按专家意见对报告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并于2019年1月7日将修改稿送专家组,经有关专家复核后,形成评审意见如下:一、矿井概况(一)位置交通及矿井开发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灵石县城西南方向直距18km处的塔口村水牛沟附近,行政区划属灵石县坛镇乡管辖。

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1°32′14″~111°36′46″,北纬36°47′00″~36°49′29″。

2016年3月17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21220046360),批准开采2-11号煤层,生产规模90万吨/年,井田面积19.3717km2,有效期2016年3月17日至2025年3月17日。

开采煤层深度由1074.94m-819.94m标高。

井田西北与山西灵石天聚富源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西南与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相邻,东南与已关闭坛镇乡安头沟煤矿相邻。

井田东南界外直距5km处有大运公路和南同蒲铁路通过,其间有乡镇公路连通,井田东南距富家滩车站8km,由井田至富家滩车站向北可经介休抵达省城太原,向南可通往临汾、运城,交通较为便利。

地质勘察报告

地质勘察报告

地质勘察报告地质勘察报告是指通过对地球地壳构造和地质成因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后,得出的关于某一地区地质状况的报告。

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工作文献,地质勘察报告不仅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还对于工程建设、资源勘探和自然灾害预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地质勘察报告的目的和意义地质勘察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地下情况,为后续的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进行地质勘察,可以得到独特的地质信息,如岩石层的性质、构造特征、地下水位和地下水类型等,这对于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基础设计、工程材料的选择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地质勘察报告还可以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选矿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地质勘察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地质概况、地质调查与测试、地下水勘察、工程地质特点、地质灾害评价等。

在地质概况部分,需要对勘察区域的地质发育背景、地质历史、构造特征等进行描述,全面了解勘察区域的地质状况。

地质调查与测试是地质勘察报告的核心部分。

通过对地质特征、岩石层面、断裂带、地下水位等进行详细调查与测试,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地下水勘察主要是对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变动、地下水类型等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工程建设提供地下水条件的可行性评估。

工程地质特点则主要是对勘察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概况以及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地质因素进行论述和预测,以便在工程施工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地质灾害评价是对勘察区域地质灾害潜在性和风险的评价,如滑坡、地面塌陷、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

三、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和审查要求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要注重客观真实、科学准确地反映勘察成果。

首先,报告应具备完整的数据和资料,主要依据实地调查、采样、测试、分析等获得。

同时,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勘察人员需要在报告中注明数据来源和测试方法,以便审查机构对其进行核实。

补充勘察施工方案

补充勘察施工方案

补充勘察的目的本标段详勘报告所提供的地质资料基本上满足了本标段施工的需要,但是存在少数钻孔与相邻钻孔所揭示的地质相差较大的情况。

为准确掌握本标段地质情况,需补充一定数量地质钻探,为后续的施工创造条件;本工程车站及明挖区间详勘钻孔间距为30~40,地层揭露较详细,未发现孤石或溶洞,可不进行补堪;本标段盾构区间地层变化较大,砂土和砂岩地层交替变化快,联络通道处存在少量<3-1>和<3-2>砂层断层,因此此次补探主要是针对区间隧道联络通道。

2.2 补充勘探的要求1.进一步查明本标段内地层分布、分层层序、地质年代、构造特征、地貌特征;2.进一步查明勘察范围内及其附近特殊性土和不良工程地质单、液化元(淤泥、液化砂层、断裂、分化深槽)的特征和分布,评价土的固结状态以及砂层的富水性、液化等级;3.在区间联络通道部位应有沿联络通道轴线方向1个地质纵断面图,在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应增加横剖面图。

三、补充勘察的执行标准本次地质补堪执行下列标准,并按各标准的应用范围实施: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3. 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4. 国家标准《土的分类标准》(GBJ 145-90);5.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当岩土工程参数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难以恰当求得时,应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国家标准或广东省标准);6. 《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J83-91)7. 现行国家或行业其他规范、规程和规定。

补充勘察实施方案5.1补充勘察钻孔位置及深度1.补堪钻孔位置根据补充勘察钻孔布置原则,本工程拟定补充地质钻孔2个,所有勘探孔均规范要求进行取试验样品和原位测试,原位测试的项目根据工程需要的地质参数和土层特性确定(如标准贯入试验)。

地质勘察报告【范本模板】

地质勘察报告【范本模板】

一、前言1。

1拟建工程概况我院受********村委会的委托,承担其拟建********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拟建场地位于******境内,沿海大通道的西南侧,其西北侧为古浮村居民区和其他规划建设用地,东北侧为后期规划用地及泉州加顺彩印有限公司用地,东南侧为石狮市源兴金圣服装有限公司用地.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200m2,总建筑面积56000m2,共包括A5~A10、A12、A14和B1~B4安置楼等12个单体项目,该工程由武夷山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拟设计采用桩基础。

建筑物的性质和特点如下表1—1:建筑物设计参数表表1—11。

2.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

1条与条文说明第3。

1。

1条的相关规定,对本工程勘察等级综合划分如下:勘察等级划分表表1-21。

3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

勘察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⑴查明场地及附近范围内有无影响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现象;⑵查明场地地基土层结构特征、分布规律;⑶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与赋存条件,分析与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施工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情况;⑷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⑸分析并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对拟建物基础方案选择提出合理建议,并提供满足基础设计方案的岩土参数.1。

4 勘察依据本工程勘察主要依据以下文件和现行规范进行:⑴业主提供的拟建物总平面图、合同书、勘察任务委托书;⑵准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⑶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条文;⑷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⑸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⑹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⑺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⑻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⑼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件(闽建设[2002]37及[2003]10号)。

补充勘探报告编制内容

补充勘探报告编制内容

补充勘探报告编制内容1. 引言在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时,编制一份完整的勘探报告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提供对勘探区域的详细描述,还可以告知相关方面该地质勘探项目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因此,编制一份全面而准确的勘探报告对于决策者、研究人员和设计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补充勘探报告的编制内容。

2. 项目背景本节应简要介绍勘探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项目的名称、地理位置和勘探目的等。

同时,还应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先前的勘探工作成果,以便读者对项目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勘探方法这一部分应详细描述勘探项目所采用的勘探方法和技术。

具体来说,应包括地质调查、物探测量、岩心钻探、土层分析、水文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等内容。

此外,还应说明每种方法和技术的优缺点,并评估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4. 勘探结果在本节中,应提供关于地质勘探结果的详细信息。

这包括不同勘探方法下所获得的数据、观测结果、测量数据和实验数据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制作地质剖面图、地质地图和勘探成果报表等方式清晰地展示结果。

5. 结果解读与分析在本节中,应对勘探结果进行仔细的解读和分析。

这意味着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并与之前的历史资料和勘探成果进行比较和对照。

同时,还应根据数据和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释和假设,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

6. 结论在本节中,应根据研究的结果和分析的情况,得出勘探项目的结论。

这一结论应准确、客观地回答勘探目的,并提供对决策者和设计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7. 参考文献在本节中,应列出编制勘探报告过程中参考的文献和资料。

这包括以前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勘探方法手册和地质调查数据等。

对于参考文献的引用应符合相应的格式要求。

8. 附录在本节中,应提供与勘探项目相关的附加材料。

这可能包括地质剖面图、物探测量曲线图、岩心钻探样品照片和实验数据等。

附录应根据需要进行编号和标注,以便读者查阅。

结语通过编制一份完整且准确的勘探报告,我们可以为研究者、决策者和设计师提供关于地质勘探项目的详细信息和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韶关市曲江至南雄高速公路C02合同段K11+000~K19+500工程地质补充勘察(超前钻探)总说明(全长8.50公里)1. 前言本项目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内,是粤湘赣三省的结合部,起于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欧山,连接京珠高速公路,止于南雄市梅岭镇,与拟建的江西省赣州至大余高速公路三益至梅关段相接。

C02合同段的起迄里程桩号为K11+000~K19+500。

1.1 任务依据受业主托付,我院承担了韶关市曲江至南雄公路C02合同段(K11~K19+500)的超前钻探地质勘察任务,路线总长约8.50Km。

本次勘察工作的范畴、内容、方法和工作量布设均按托付书执行,局部个别的超前钻孔有变更时,均征得C02施工项目部、设计单位、业主等方的同意。

1.2 目的任务本次勘察工作的要紧目的是:在施工图设计时期详细勘察的基础上,对不良地质强烈发育的桥梁场地进一步作施工时期的补充地质勘察工作,为桥梁桩基础的施工提供必需的工程地质依据。

要紧任务是:⑴、查明建筑场地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作出评判。

⑵、详细查明对确定工程场地的位置起操纵作用的不良地质条件、专门性岩土的类别、范畴、性质,评判对工程的危害程度。

⑶提供为确定桩基础类型及桩长所要的岩土参数及地基基础资料。

1.3 工作范畴C02合同段本次超前钻探勘察工作要紧包括15座桥梁,其中有5座大桥, 9座中桥,1座互通主线桥,分别是:钟屋中桥、莲花训练场中桥、大陈屋中桥、小陈屋中桥、韶关东互通主线桥、韶关东互通式A匝道中桥、A 匝道大桥、B匝道大桥、C匝大桥、D匝道大桥、D匝道中桥、E匝道大桥、E匝道中桥、新韶规划路中桥、东山规划路中桥。

1.4 方法手段及执行技术标准1.4.1 方法手段依照C02合同段超前钻探下达的任务要求,本次勘察采纳了工程地质钻探,结合原位测试,室内岩石、土工试验等多种方法手段。

工程地质钻探:按照补充地质勘察方案批复表放点孔位、即依据设计提供的钻孔坐标及里程桩号,用全站仪沿线测设操纵点、导线点,采纳极坐标法施测定位,施工完成后进行了复测。

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1

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1
地质勘探定义: 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
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 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 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 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勘探类型
1、资源勘探
石油、煤炭、天然气、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等;
2、工程地质勘探(勘察)
3、数值法 数值法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迅速发展起来的
一种近似计算方法,常用的是有限元法 足够的观测孔和清晰的边界条件
建立数学模型
反求参数 预测计算

五、煤矿水文地质勘探成果
补充勘探成果的特点:
1、不同于资源勘探成果,资料累积,分析研究程度不足; 2、补充勘探的成果不仅来源于补充勘探所取得的资料,还来源于前期勘 探、生产实际揭露等,其成果是综合性的; 3、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成果紧紧围绕煤矿生产实际,必须回答煤矿水文地质 疑难问题,为解决水害问题提供地质依据。 4、成果应不断更新,随时补充、修正和完善。
上,建立矿区水文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参数及合 理
的方法计算矿区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主要方法有:比拟法、数理 统
计法、水均衡法、解析法、数值法和物理模拟法等。必须注意计 算

矿井涌水量计算
1、比拟法: 富水系数:
采空面积富水系数: 采掘长度富水系数:
单位涌水量比拟法:
函数关系比拟法: (降深、巷道长度、雨季补给增长系数)
位下降速度<2cm/h
孔封闭
原状水样
单孔抽水试验稳定时段延 续时间不少于8小时
水位、冲洗液消耗、孔内 情况、岩心描述等
பைடு நூலகம்

钻孔结构设计
考虑因素:孔深,孔径、抽水试验等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

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第三总队二○一三年二月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写人:审核:项目负责:总工程师:队长:证书等级:证书编号:编制单位: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第三总队提交单位:盘县淤泥大河煤矿提交时间:二○一三年二月正文目录第一章前言 ............................................................................................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目的................................................. 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任务................................................. 第三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依据................................................. 第二章矿井概况 ........................................................................................ 第一节矿界范围及位置交通................................................................. 第二节自然地理..................................................................................... 第三节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以往水文地质勘探情况............................................................. 第三章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 .................................................................... 第一节矿井地质..................................................................................... 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 第三节矿井水患评价及防治水主要问题............................................. 第四节矿区水文地质复杂程度及类型................................................. 第四章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 第五章 DUK-2A高密度点法 ....................................................................... 第一节工作方法及特点......................................................................... 第二节工程地球物理条件..................................................................... 第三节异常特征与成果分析................................................................. 第六章矿坑涌水量预测 ............................................................................ 第七章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第八章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建议..........................................................................................附图目录1、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1幅(1:2000);2、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1幅(1:2000);3、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柱状图 1幅(1:500);4、盘县淤泥大河煤矿区域水文地质图 1幅(1:20000);5、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矿井充水性图 1幅(1:2000);附表目录1、盘县淤泥大河煤矿2012年涌水量观测台账记录表;附件目录1、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2、业主委托书;3、业主承诺书;4、编制单位承诺书;5、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第一章前言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目的为加强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排查整治水害隐患,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督促煤矿企业落实水害防治主体责任,认真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8号)、《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2〕29号)和《贵州省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黔安监煤矿[2012]67号)要求,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结合《贵州省煤矿安全监管监察“三位一体”执法办法(试行)》,由于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受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的委托,我公司对其矿区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在DUK-2A高密度点法及简易抽水试验的基础上编制本报告。

三矿补充勘探报告最终

三矿补充勘探报告最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绪论一、项目原由大雁三矿井田范围为“能投煤技[1991]278号”《关于大雁矿务局三矿初步设计的批复》规定的井田范围,此规定将原三矿井田北部边界由F1断层扩至国铁煤柱。

而F1断层至国铁煤柱之间的勘探程度为1976年原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公司109队与物测大队地震二队进行的详查,其勘探网度为1200×1000米。

为了提高详查区域内的勘探程度,为矿井准备设计接续采区, 解决煤质化验点控制不足,地质构造控制较差等问题,需在此范围内与部分生产首采区(北二采区)内进行补充勘探。

为此,大雁矿业集团公司于2005年6月5日通过呼伦贝尔市发改委将《大雁三矿补充勘探项目建议书》上报至自治区发改委、之后,根据呼发改基础字[2005]327号文件,于8月10日编制上报了《大雁三矿补充勘探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于2005年末自治区发改委《下达2005年度煤矿地质勘探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计划的通知》(内发改投字[2005] 1923号文件)。

根据文件要求,在此基础上,大雁矿业集团公司委托呼伦贝尔市大雁勘测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完成此项工作。

大雁三矿补勘工作外业勘查及内业报告编制均由呼伦贝尔市大雁勘测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证书编号1520051150014,注册登记日期:2005年12月8日,注册登记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完成,外业勘查工作于2006年4月14日—2006年12月20日完成,《大雁煤田大雁三矿补充勘探报告》编制工作分为资料收集、资料核实、储量核实汇总,报告编制等四个阶段,于2007年8月30日完成。

二、勘查目的、任务及编制依据1、目的详细查明深部勘查区内煤炭资源的赋存情况,提交通过评审认定的煤炭资源量,为矿井的开采设计提供详实、准确的地质资料。

2、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本次勘探进行下列地质工作:(1)、详细查明落差等于和大于30m的断层,对小构造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及对开采的影响做出评价;(2)、详细查明可采煤层的层位及厚度变化,确定可采煤层的连续性;(3)、详细查明可采煤层的煤类,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并做出相应评价;(4)、详细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矿井充水因素,评价矿井水的利用可能性及途径;(5)、详细研究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的工程地质特征、煤层瓦斯、煤的自燃趋势,煤尘爆炸危险性,并做出相应评价;(6)、详细调查老窑、小煤矿和生产矿井的分布和开采情况,划出其采空范围,详细调查生产矿井的和小煤矿的涌水量、水质及其动态变化,分析其充水因素;(7)、估算各可采煤层的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资源/储量;3、报告编制依据(1)、由呼伦贝尔市大雁勘测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末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大雁煤田大雁三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文号:国土资储备字[2004]325号;(2)、大雁勘测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勘察分公司在大雁三矿井田范围内所施工的补勘钻孔;(3)、大雁三矿井田截止2006年末开采的地质测量资料;(4)、[DZ/T 0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5)、[GB/T17766—1999执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6)、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要求编写;三、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大雁矿区位于大兴安岭西麓的海拉尔河中游,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管辖,矿区东接牙克石市,西连海拉尔区,南邻巴彦嵯岗苏木,北至海拉尔河与陈巴尔虎旗相望。

鲁新煤矿水文地质补勘竣工总结地质报告讲解

鲁新煤矿水文地质补勘竣工总结地质报告讲解

鲁新煤矿首采工作面水体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鲁新煤矿水文地质补勘竣工总结地质报告新汶矿业集团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9月编制单位:新汶矿业集团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恒强总工程师:赵兰春报告编写:王心玉高祥川野外地质:王心玉于洪岭制图: 和小惠郁艳萍审核:李经海目录一、概况 (1)二、补充勘探设计主要技术要求 (2)三、工程施工情况 (4)四、地质 (18)五、水文地质 (24)六、结论与建议 (48)附图目录1、补勘水文钻孔工程布置图2、补勘水文钻孔柱状图3、钻孔抽水试验成果图4、煤岩层对比图5、补勘水文地质剖面图附表目录1、钻孔综合确定成果表2、钻孔孔斜测量成果表3、钻孔地温测量成果表4、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附件1、钻孔水质检测报告一、概况鲁新井田处于锡林郭勒盟高原,位于大兴安岭西坡,为大兴安岭山地和内蒙古高原的衔接部位,地面标高海拔+868~+922m。

除丘陵山顶局部出露基岩外,均为第四系表土覆盖。

井田南北长8.6km,东西宽5.4km,面积46.25km2,其中含煤面积34.53km2。

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于2008年8月31日开工建设,计划2013年12月份完成首采面安装并试生产。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Mt/a。

2012年12月北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提出了《鲁新煤矿首采工作面水体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鲁新煤矿水文地质补勘设计》(以下简称《补勘设计》),2013年2月集团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对《补勘设计》进行了审查,作为补勘钻孔工程施工的依据。

鲁新井田首采区内,6、9、11煤层都存在着直接顶板为砂砾岩含水层的区域,在该区域回采时,存在出水、溃砂威胁。

必须采取合理的防治水技术措施,才能实现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综合以往水文地质工作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井田生产建设阶段的要求及有关规范,煤系砂岩地层含水层和新近系含水层均为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含水层,而现有资料对煤系地层含水层与新近系含水层的认识程度不足,无法制定安全合理的矿井和工作面防治水技术措施,也就无法保证矿井的生产安全,因此,必须进行水文地质补勘,且将补勘孔留作长期观测孔,长期监测地下水动态,为制定合理的防治水技术措施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为防治水方案、开采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这是实现首采工作面和后续工作面安全开采的前提和基础。

地质勘探报告范文

地质勘探报告范文

地质勘探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地质勘探是指对地球地壳内各种地质体的地质建造、构造、岩性、矿产资源等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并提供有关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指导的科学活动。

本次勘探目的是为了对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解,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二、勘探区地质概况本次勘探区位于省市,位于该市的山脉地带,地势较为陡峻。

根据之前的地质调查资料显示,该地区岩性以片麻岩和花岗岩为主,其中含有较多的石英和透闪石。

此外,该地区还具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包括铜、锌、铅等金属矿。

三、勘探工程目标及方案本次勘探的目标是对该地区的构造、岩性、矿产资源等进行详细调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以下勘探方案:1.地质勘探方法本次勘探采用了地面勘探和钻探勘探相结合的方法。

地面勘探主要采用了遥感技术和航空磁、航空电法进行地下地质环境的分析和评价,钻探勘探则对局部区域进行了实地勘探和取样。

2.特殊设备为了实施钻探勘探工作,需配备手持钻探机、钻杆、钻头等专业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在地下工作区进行垂直或倾斜钻探,以便获取更加准确的样品。

3.样品分析在勘探区域选取了几个典型的钻探点进行钻探取样。

取样后,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矿石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定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以获取关于该区域矿产资源的详细信息。

四、勘探结果及分析根据本次勘探的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构造分析通过航空磁、航空电法等勘探方法,我们发现该地区的构造类型主要是深断层,断裂方向主要为北西—南东向。

这给该地区的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地质构造的影响。

2.岩性分析钻探取样显示,该地区的岩性主要以片麻岩和花岗岩为主,石英和透闪石含量较多。

岩石的物理性质如抗压强度和可塑性以及化学性质都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

3.矿产资源分析经过实验室分析,该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铜、锌、铅等金属矿。

其中铜矿资源储量较为丰富,适合进一步开发利用。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地质勘探的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该地区的构造类型以深断层为主,对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

某高速公路施工阶段补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secret

某高速公路施工阶段补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secret

第一章概述一、工程概况子公路是国道主干线(GZ35)青岛~银川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陕西省高等级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段高速公路的修建,对改善陕北地区交通环境,促进和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

该段公路目前处于施工建设阶段。

2005年7月,K130+460~760天云煤矿改线段,路基侧边坡开挖过程中,由于施工放炮及连续暴雨等因素,导致K130+460~760段基岩以上3-6级边坡失稳滑塌,后经重新刷坡处理该段目前已处于稳定状态,刷坡后共分十六级边坡,每级边坡高7-10m,平台宽4-8m,综合坡率约为1:1.75(见附录照片1)。

2006年6月,K130+575.3~744.7段已施工完毕的高边坡3-6级边坡又产生局部滑塌,并产生错台裂缝,错台高度2-3m,为保证6级以上边坡稳定,防止产生边坡整体失稳,受院经营室委托,我岩土公司对该滑坡进行了勘察,通过本次勘察确定了滑坡的范围和规模,评价其稳定性,提出了治理建议。

二、目的与任务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查明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体的结构,滑动面、滑动带的位置,分析滑坡的成因及演化过程,评价和预测滑坡的稳定性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分析边坡的稳定性,为整个边坡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具体任务有:(1)在充分搜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及研究分析原线路勘察设计文件、施工文件的基础上,分析掌握滑坡的自然地质背景条件;(2)查明勘察区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提供各地层岩性及滑坡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3)查明滑坡体的分布范围、形态、规模、类型,分析滑坡空间分布特征;(4)查明滑坡体厚度、滑面埋深及展布特征,提供滑面(带)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5)在综合分析滑坡形成条件,产生机理及运动模式的基础上,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

(6) 对滑坡防治提出经济技术合理的建议措施。

三、勘察依据本次勘察工作依据和执行的规范、规程、技术标准及要求有:1.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3.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6.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7.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10.《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11.《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四、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以工程地质调绘、钻探和室内试验为主,并辅以工程测量(包括1:1000地形图测量、断面测量及定点测量)、挖探等多种现场勘测手段进行工程勘察,对所取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利用。

铧尖露天补勘报告正文

铧尖露天补勘报告正文

第一章绪论笫一节目的与任务一、目的内蒙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井田,曾于2009年上半年委托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勘探队,在其井田范围内的先期开采地段(井田中部区)进行了煤炭资源露天勘探工作,于2009年7月23日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露天煤炭勘探报告》。

井田地处之上游,沟川极发育,将井田切割为多个互不相连的含煤区。

以往煤田地质勘查,主要工作量都投入在井田中部的先期开采地段(首采区)内,周边几个含煤区工作量很少,勘查程度很低。

基于这种情况下,公司重新将井田进行规划,并提出采区的补充勘探设计,于2013年4月初与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勘探队签订补充勘探合同。

目的是进一步查明井田露天开采地段内煤炭资源赋存状况,为矿山开采初步设计及生产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根据委托单位意见,本报告不进行审批备案。

为了便于开采部门施用,本报告在《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编制题纲的基础上,部分章节、内容做了增删。

二、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及本次勘探设计的具体要求,本次补充勘探的主要地质任务如下:1、控制井田边界构造,其中与井田的先期开采地段有关的边界构造线的平面位置,应控制在150m以内;2、详细查明先期开采地段内落差等于和大于30m的断层,详细查明初期采区内落差等于和大于20m的断层,对小构造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及对开采的影响做出评述;3、控制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主要可采煤层的顶板等高线,煤层倾角小于10 °时,应控制初期采区内等高距为5~10m的煤层底板等高线;4、详细查明可采煤层层位及厚度变化,确定可采煤层的连续性,控制先期开采地段内各可采煤层的可采范围,对厚度变化较大的主要可采煤层,应控制煤层等厚线,详细查明各煤层的夹矸层数、厚度、岩性;5、严密控制先期开采地段煤层露头的顶底界面及煤层自燃边界,露天开采的最下一个煤层的露头,其底板深度的误差应控制在5 m以内;6、详细查明可采煤层煤类、煤质特征及其在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的变化,着重研究与煤的开采、洗选、加工、运输、销售以及环境保护等有关的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并做出相应的评价7、详细查明露天开采的最下一个可采煤层顶板以上各含水层,以及煤层底板以下的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分布、厚度及水文地质特征,计算露天开采第一水平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评价露天疏干的难易程度;8、基本查明露天边坡各岩层的岩性、厚度、物理力学性质、水理性质,详细了解软弱夹层的层位、厚度、分布及其物理力学特征,评价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地质因素,基本查明露天剥离物的岩性、厚度、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评价煤层上覆基岩的剥离难易程度;9、基本查明剥离岩层中赋存的其他有益矿产,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其他矿产,应提出必要的地质资料;10、估算各可采煤层的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资源储量。

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补充勘探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为基建煤矿。

2011年3月,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地整合矿井地质报告》,2012年7月6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2]756号文件批复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开工建设,至2018年4月底煤矿基建已经基本结束。

为满足矿井建设需要,2018年10月,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委托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按照《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提纲附录E要求为其编制《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报告编制完成后,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组织有关专家(专家组名单附后)于2019年1月4日对报告进行了审查,编制单位按专家意见对报告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并于2019年1月7日将修改稿送专家组,经有关专家复核后,形成评审意见如下:一、矿井概况(一)位置交通及矿井开发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灵石县城西南方向直距18km处的塔口村水牛沟附近,行政区划属灵石县坛镇乡管辖。

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1°32′14″~111°36′46″,北纬36°47′00″~36°49′29″。

2016年3月17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21220046360),批准开采2-11号煤层,生产规模90万吨/年,井田面积19.3717km2,有效期2016年3月17日至2025年3月17日。

开采煤层深度由1074.94m-819.94m标高。

井田西北与山西灵石天聚富源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西南与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相邻,东南与已关闭坛镇乡安头沟煤矿相邻。

井田东南界外直距5km处有大运公路和南同蒲铁路通过,其间有乡镇公路连通,井田东南距富家滩车站8km,由井田至富家滩车站向北可经介休抵达省城太原,向南可通往临汾、运城,交通较为便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地质勘探报告
1. 引言
本文档是对目标地区进行补充地质勘探的报告,旨在对前期勘探结果进行进一
步补充和完善。

本报告将对地质勘探的目的、方法、结果及其意义进行描述和分析,为进一步的工程设计和决策提供依据。

2. 目的
地质勘探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目标地区的地质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岩性、
地层分布等,为工程设计提供地质基础和风险评估。

本次补充地质勘探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前期勘探的不足,获取更多准确的地质数据,并进一步理解目标地区的地质特征。

3. 方法
本次补充地质勘探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包括地质剖面观测、钻孔取样和地质
实验室分析等。

具体方法如下:
3.1 地质剖面观测
通过对目标地区的地质剖面进行观测和记录,获取地层分布、岩性变化、构造
特征等信息。

观测过程中,使用了测量仪器和相机等设备,记录了详细的地质剖面信息。

3.2 钻孔取样
选择代表性地点进行钻孔勘探,获取地下岩石的实际情况。

通过钻孔取样,可
以获取更深层的地质信息。

钻孔过程中,采用合适的工具进行岩心样品的取样,保持样品的完整性。

3.3 地质实验室分析
将钻孔取样的样品送至地质实验室进行分析,包括岩石成分分析、岩性鉴定、
地层厚度测定等。

通过实验室的分析结果,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地层的性质和特征,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4. 结果
根据上述的地质勘探方法,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地质数据。

主要结果如下:
4.1 地质剖面观测结果
通过对地质剖面的观测,我们发现目标地区的地层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积地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厚度相对较小,平均约为20米。

构造特征呈现出
断块状分布,主要为走滑断层和逆冲断层。

4.2 钻孔取样结果
通过钻孔取样,我们获得了目标地区不同深度的岩心样品。

经过地质实验室的
分析,我们发现岩石的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和云母,岩性为粉砂岩和砂岩。

地下水位较浅,埋深约为10米。

4.3 地质实验室分析结果
地质实验室对钻孔取样的样品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包括化学成分分析、岩性
鉴定和地层厚度测定等。

分析结果显示,目标地区的地层主要由第三系沉积岩组成,平均厚度约为50米。

地下水水质良好,无污染物的检测结果。

5. 意义
通过本次补充地质勘探,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目标地区的地质特征和地层情况。

这对后续工程设计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1.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和对地质风险的评估,为工程设计提供有力支撑。

2.帮助判断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和水质状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3.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参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6. 结论
通过本次补充地质勘探,我们对目标地区的地质情况有了更全面、准确的了解。

本报告的结果对后续工程设计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对地质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地质风险,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需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